吸引力法則讓你心想事成?不可不知背後的危險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己的信念會影響結果,不但是生活智慧,更是心理學研究的課題。
對自己的信念行為負責,是一種成熟積極的人生態度。
如果撇開偽科學的問題,吸引力法則鼓勵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9/03/19,科學PhotoCredit:depositphotos樹洞-TreeholeHK心理學推廣團體。
致力以心理學、靜觀冥想改善香港人的精神健康。
舉辦生活化的冥想活動,例如遠足及煮食等。
試圖打破大眾對冥想嚴肅、靜態的印象。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甚麼是吸引力法則?「吸引力法則」(TheLawofAttraction)[注]好像是眾多「心靈雞湯」中頗爲熱門的理論。
它源自《秘密》一書,主張整個宇宙和自己的心靈有種連結,當心念的力量夠強,就能影響所謂的「宇宙頻率」吸引你想要的任何事物。
所以只要信念夠強,無事不可成。
而人生所有失敗,包括天災倫常慘劇,其實都是自己吸引的。
吸引力法則其實是個偽科學理論,但我認為吸引力法則之所以風行,是因爲吸引力法則部份理論的確有心理學基礎,例如信念確且和個人成功息息相關。
下文分兩部份:我會先簡介和吸引力法則相關的心理學理論,包括安慰劑效應(PlaceboEffect)和自我現實預言(Self-FulfillingProhency)。
其後我會介紹公正世界理論(JustWorldTheory)並以此分析吸引力法則背後的核心思想,顯示吸引力法則實質上是一個非常自私而且脫離現實的理論。
吸引力法則實在配不上「心靈雞湯」的名號,頂多叫「心靈棒棒糖」好了,吃的時候或許有點快感,可是長遠對心靈健康必定有害無益。
無端扯上宇宙物理、誇大現實嘩眾取寵偽科學(Pseudoscience)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胡亂使用毫不相干的科學詞彙包裝理論,誇大其可靠性,比如說「頻率」一類。
對宇宙很多物理現象都牽涉頻率,腦部的運作也有所謂腦波。
可是為何腦波的頻率會影響整個宇宙的頻率呢?這點吸引力法則之流並無法作出合理的解釋。
況且,認為整個宇宙會圍繞着自己的心靈而轉,不但缺乏科學根據,更加是非常自我中心的態度。
當然吸引力法則其中一個危險之處,是因為在現象上的而且確有些正確的地方。
比如說醫學、心理學上有所謂安慰劑效應。
就是當病人服食以為是藥物的藥丸(實際上多是葡萄糖),會對病情有所幫助,無論是心理病或身體的疾病,這點已經廣受科學界的支持。
或者有所謂的自我現實預言,比如說某人認為自己對異性吸引力很低,自然追求女生就很容易失敗,因為自己的信念會表形緒於外,旁人容易察覺他的自卑,就自然容易失敗。
自己的信念會影響結果,不但是生活智慧,更是心理學研究的課題。
對自己的信念行為負責,是一種成熟積極的人生態度。
如果撇開偽科學的問題,吸引力法則鼓勵自己對自己的信念負責又有何問題呢?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信念影響結果有其程度以及限制。
如上文追求女生,以致人生、學業成就、家庭生活的確很取決於個人的信念與態度,抱有不同的信念會導致不同的成果。
可是這個程度有其限制,比如說癌症病人不會單靠天真一味相信「會治好的」,癌症就真的不藥而癒(當然,樂觀地看待病情多數對病情有幫助)。
當反對吸引力法則的人以反例挑戰所謂「法則」,例如有病人很相信自己會痊癒卻死於癌症,他們就會搬出:「其實他死了,是因爲他不夠相信自己會治好。
」怎麼知道他不夠相信呢?沒有。
就是他死了這個事實證明他不夠相信。
這是循環論證(CircularArgument),看似合理,實則荒謬。
自我中心過猶不及、缺乏同理冷血無情「不要關注貧窮、不要做慈善工作。
因為慈善工作只會創造出更多慘況,而不會解決問題」——WallaceWattles(其中一位吸引力法則創辦人)「只把注意力放在富人上,對窮人視而不見吧」——RhondaByrne(《秘密》作者)只要想想世界首富BillGates,就可以知道成功不必要信吸引力法則的狗屁胡言。
更加極端版本的吸引力法則,會將責任全盤歸咎受害者(BlametheVictim)——例如某人被強姦,是因為他的信念吸引宇宙強姦她;某人生於戰亂饑荒的年代,是因為他吸引宇宙把他投擲到這個年代。
基於上述的原因,這個說法固然站不住腳,更反映吸引力法則如何荼毒人心。
最極端版本的吸引力法則信徒,相信你遭遇任何不幸都是自找的,故之而言就沒任何同情的餘地。
這種心態和心理學家MelvinLerner提出的公正世界理論相當類似。
公正世界理論是一種認知謬誤(CognitiveBias),意指一種認為世界必定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態度,繼而推測所有受害者都必定是作了惡事。
當然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公正世界理論的信徒大多自身遭遇不幸時,又會暫時放棄這個信念,歸咎環境。
通常徹底相信(定義:任何人的遭遇都完全、100%是他自己的責任)吸引力法則的人心理都非常虛弱,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世界很多事都不由人的現實,吸引力法則給予了他們控制的錯覺,並藉此保護他們的弱小心靈。
例如如果某信徒遭遇不幸時,他可以安慰自己:「噢!只要信念再強一點,下次就不會這樣了。
」
邁向積極現實的人生觀雖然吸引力法則有很多問題,但其提倡的積極、主權在自己的世界觀的確對很多人而言有價值。
只是中庸之道最為重要,現實是:有部份東西自己可以控制,有部份東西則不能。
認為自己什麼也控制不了,不但脫離現實,更會導致意志消沉;以為自己什麼也可以控制,則導致歇斯底里的亢奮,同是脫離現實。
「盡人事,聽天命」方爲理性合宜的人生態度,當然,什麼是「人事」什麼是「天命」則需要人生智慧判斷。
我也在掌握的過程當中,然而就這個議題有兩本書可以推介:第一本是管理學的經典The7HabitsofHighlyEffectivePeople的第一章"BeProactive";第二本是介紹古希臘哲學的HowtobeaStoic。
兩本書縱橫古今,互映生輝,對處世之道,甚有助益。
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Tags:心理學吸引力法則謬誤心靈雞湯偽科學公正世界理論認知偏誤安慰劑效應譴責受害人譴責受害者《秘密》自我現實預言不幸More...BrandStudio2022/06/08,理財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關鍵特務關鍵特務為關鍵評論網與讀者溝通品牌形象及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專區,內容由BRANDSTUDIO團隊製作。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本文作者: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台灣區總經理黃士豪
由於資訊流通發達,相當多年輕上班族皆能吸收到相對充足的投資理財觀念,比起需要自己花時間做功課及了解的股票,有些人可能會透過銀行行員及保險經理人的推薦而購買基金或是投資型保單。
這些看似相對有保障的「投資產品」,有時候可能正悄悄讓通膨吃掉你的資產。
同樣金錢放到別的投資標的上,即使無法讓你賺更多錢,卻可能幫你省下許多不必要成本浪費。
前來向我諮詢的學員邱老師是位中學的約聘老師,多年來工作一直相當穩定,但他總覺得自己只是「約聘」身份,不是終身職的「鐵飯碗」。
因此儘管邱老師每月有五萬多不錯的月薪,為了有更多資金可以用來理財,邱老師日常生活單純沒什麼特別開銷,偶爾買些網路小說作為日常休閒娛樂,幾年下來也累積170幾萬總資產。
檢視一下邱老師的投資目標及現況,每個月如果還希望能有5萬多塊的投資被動收入,評估之下約需要達到資產2,000萬元才能達成此一目標,雖然看似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但其實邱老師最大的問題在於:她還沒真正開始進行投資理財。
170幾萬元總資產在我看過案例當中算是相當不錯的「基礎」,但邱老師整體資產配置保障型就佔了76%,防守型則為15%,真正能幫助自己增加資產的進攻型只有7%。
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
資產配置參考示意圖
這樣的配置形式不單單無法讓每一塊錢發揮最大化價值,甚至有76%資產正因為通膨而逐漸被稀釋。
給予邱老師的第一步建議便是保留6個月現金做為保障型資產,將總數壓低至18.48%,防守型可以保留16%,將餘下116萬都投入進攻型資產開始「真正的」投資。
再者,除了資產配置無法跟上目標這個常見問題外,在檢視邱老師的投資組合裡,發現在「保險」及「基金」這兩個區塊,她也犯了相當多保守型投資人會犯的錯誤。
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
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台灣區總經理黃士豪建議邱老師細算成本,進行保險基金健檢,檢視摩擦成本。
給邱老師的投資建議一:細算兩個成本,落實進行保險健檢。
邱老師的支出中,每個月有8千元是花在保費上,這其實是筆不低的開銷,也遠超過保險支出不得超過收入10%這個標準,當中也存在一些儲蓄險。
如果是醫療險、癌症險等風險型保險不需特別檢視,需要檢視的是那些跟投資混在一起的儲蓄險及投資型保單。
針對這個部份,我建議邱老師先進行一項功課:了解現在贖回手邊那些投資型保單,可換回多少現金?用歸零思考角度先細算機會成本後,可以反問自己:即使10萬最後只能拿回8萬,但當你有這8萬塊時,還會繼續去買相同類型的保險商品嗎?
針對保險商品之取捨,更要有沉沒成本觀念。
許多人對投資型保單會猶豫可能是因為保單本身包含其他風險保障,但也要進一步思考「沉沒支出」這項成本。
我建議每年都要進行保單健診,即使投資型保單當中存在風險保障,也該檢視如果單純買那些保險,會不會比較便宜?如果會,那麼這些投資型保單就是弊大於利。
給邱老師的投資建議二:基金存在許多摩擦成本,不適合低資產族。
邱老師目前保守型資產最主要便是每月定期定額9千購買的基金,目前已累積28萬。
審視基金投資時建議關注兩個指標;年化報酬率跟投資回報率。
假設投入100元,隔年變成110元,再過一年變成121元,這就代表年化報酬率為10%,而換到投資報酬率則是21%,一個是動態、一個是靜態。
用這兩個指標比對其他投資標的,就能夠清楚知道該將資產如何分配?
邱老師所投資基金過往投資報酬率最低約為百分之十幾,最高則曾到百分之四十幾,雖然看起來可以,卻存在相當多容易被忽略的成本。
首先便是邱老師採定期定額每月分三次各扣3千,這就產生相當多手續費;且基金交易背後有販售基金的公司及業務,台灣基金都是從國外代理要支付代理費,還要支付基金管理人費用,帳面上看到的報酬最終會被這些摩擦成本給稀釋了。
很多年輕人都會忽略這一點,基金主要是給有資本的人投資,當你有絕對數字時即使只是年化報酬率1%,收益也相當可觀,卻未必適合資金本位少的年輕投資者。
特別是邱老師有相當明確,每月要有5萬被動收入這個目標,這時增加資產當然是首要關鍵。
而基金基本上屬於避險的保守型資產,假設提高資產是首要工作,對保守型投資人來說比起買基金,買ETF會更好,這是肯定的答案。
每年落實保單健檢、當心通膨可能稀釋資產的隱形成本,是小資族在理財時特別要留意的面向。
本文章內容由「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
猜你喜歡Tags:基金投資理財投資摩擦成本ETF投資型保單沉沒成本沉沒支出保險投資產品保單健檢被動收入保守型投資人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淺談初音未來】為什麼你應該花點時間,認識這位綠色雙馬尾的虛擬歌姬?1則觀點香港地標「珍寶海鮮舫」被拖離,港人不捨送別:「一個時代的終結」1則觀點連續兩週的國際羽球賽事掀起印尼「國球熱」,也為雅加達迎來新冠疫情後最熱鬧的景象1則觀點校長畢業有感:「校長致詞」是種必要之惡,所以我訂下五個盡量不落俗套的自我要求1則觀點魏晉風雲:隱藏在「周處除三害」神話背後的政治意涵1則觀點Google工程師聲稱聊天機器人LaMDA「擁有知覺」,公布完整對話紀錄:「其實我非常害怕被關掉」1則觀點游錫堃談俄烏戰爭啟示:台灣已有「雲峰飛彈」可打到北京,人民應展現防衛意志1則觀點是促轉會公信力不足,還是社會沒共識?——寧靜革命的台灣,轉型正義之艱難1則觀點美國最高法院對女權與槍枝的奇異解讀,要從保守派看待憲法的角度說起3則觀點獲「官方認可」翻譯泰劇不搶快,看台灣25人團隊的「地瓜字幕組」如何力抗「中國字幕組」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吸引力法則(上) – Farber醫師的批判
吸引力法則大師Esther Hicks說:「你不是來這裡用行動產生創造的。」行動本身就在告訴宇宙你知道你缺乏該物、你懷疑它會成真。即使「達成目標的重要條件之 ...
- 2吸引力法则是真的吗? - 知乎
总觉得这个挺假的,是迷信么?为什么很多人都相信呢?有理论基础么?请高手剖析下。
- 3吸引力法則讓你心想事成?不可不知背後的危險 - 關鍵評論網
自己的信念會影響結果,不但是生活智慧,更是心理學研究的課題。對自己的信念行為負責,是一種成熟積極的人生態度。如果撇開偽科學的問題,吸引力法則鼓勵 ...
- 4吸引力法則是真的嗎?只靠相信,是否就真的能願望成真?
吸引力法則認為當你擁有明確目標並保持正面思考時,可以吸引正面的事情發生,持續的吸引正面狀況最終可以讓願望達成。反過來說,要是內心充滿負面思想,則 ...
- 5【心想事不成?】心理學家證實:「吸引力法則」有效 - 公民報橘
我們真正該問的問題是,是否有證據能夠證實吸引力法則真的可以使生活變得更好?又或者它只是偽裝成自我幫助法的偽科學? 在一九九九年,加州大學的連.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