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管理會計(Management Accounting)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併列的、 ... 在行為科學基礎上形成的現代管理會計的基本框架,依然包括“決策會計”和“執行會計”。

管理會計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管理會計(ManagementAccounting) 該條目對應的頁面分類是管理會計。

目錄 1什麼是管理會計? 2管理會計的起源 3管理會計師 4現代管理會計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4.1  一、執行性管理會計階段 4.2  二、決策性管理會計階段 4.3  三、管理會計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的新動向 4.3.1  (一)信息經濟學的引進與應用 4.3.2  (二)行為科學的引進與應用 4.3.3  (三)“代理人說”的引進與應用 5現代管理會計的對象 6現代管理會計的方法 7現代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 8管理會計的特點 9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繫和區別 [編輯]什麼是管理會計?   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併列的、著重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一個企業會計分支。

  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CMA)2008年定義:管理會計是一門專業學科,在制定和執行組織戰略中發揮綜合作用。

[編輯]管理會計的起源   管理會計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

第一次世紀大戰後在美國許多企業中推行,泰羅的科學管理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與工作效率;為了配合科學管理“標準成本”、“差異分析”和“預算控制”等方法開始引進到會計中來,成為成本會計的一個組成部分。

當時有學者提出了“管理的會計”這個辭彙,並主張將管理的重心放在加強內部管理上,但當時沒有受到會計界的普遍重視。

到了20世紀40年代,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為了應付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廣泛實行職能管理與行為科學管理,藉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擴大企業利潤。

與此相適應,“責任會計”與“成本一業務量一利潤分析”等專門方法也應運而生,並加入到原有的會計方法體系中來。

1952年會計學會年會上正式通過了“管理會計”這個名詞,標志著管理會計正式形成。

於是,傳統會計被稱為“財務會計”。

[編輯]管理會計師   管理會計師是管理團隊的成員,工作在組織中的各個層級,從高層管理者到支持層面的會計和財務專家。

管理會計師應該具備在會計和財務報告、預算編製、決策支持、風險和業績管理、內部控制和成本管理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編輯]現代管理會計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編輯]  一、執行性管理會計階段   執行性管理會計階段(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   在西方,所謂執行性的管理會計,是以泰羅的科學管理學說為基礎形成的會計信息系統,其占主導地位的時期,是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

  歷史背景:從本世紀初到本世紀50年代,中間經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個時期內,資本主義世界總的說來社會物資缺乏,供不應求,企業的產品生產出來以後不愁沒有銷路,是以賣方市場居主導地位。

企業之間的競爭並不激烈,企業對客觀外界經濟環境的分析、研究並不十分重要。

因而企業與外界關係的有關問題在執行性管理會計體系中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反映。

  泰羅的科學管理學說:泰羅科學管理學說的核心,是強調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要求企業把生產經營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損失和浪費儘可能縮減到最低限度。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它在管理上要求實行“最完善的計算和監督制度”。

而“最完善的計算和監督制度”當時在會計上主要是通過科學地制定“標準成本”,嚴格地進行“預算控制”和“差異分析”來體現,這是會計為配合泰羅制的廣泛實施,在計算和監督方面所取得的重大進展。

特別是它把嚴密的事先計算引進到會計體系中來,實行事先計算、事中控制與事後分析相結合,可以看作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會計直接服務於企業管理開創了一條新路。

其基本點,是在企業經營方針、基本決策等重大問題已經確定的前提下,協助企業在執行中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經濟效果的問題。

  執行性管理會計在中國:在我國,執行性管理會計這個階段始於新中國的建立,終於本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進行的經濟管理體制改革。

新中國建立之初以至在以後較長的一段時期,產品的生產都是供不應求;而在管理上,對整個國民經濟實行權力高度集中化的管理,企業管理局限於生產領域,是一種典型的執行性管理,不需要企業研究市場的需求問題。

在這種條件下,在企業內部,以前蘇聯經驗為借鑒,結合我國實際,採取了許多措施,來為提高企業生產和工作效率服務,如編製全面的生產技術財務計劃和月度財務收支計劃;建立流動資金歸口分級管理制;推行以班組核算為基礎的廠內經濟核算;開展經濟活動分析,等等;雖然當時還沒有使用“管理會計”這個名稱,它們都可看作是我們自己原有的管理會計,總的說來,也是實行事前計劃、事中控制和事後分析相結合,比以泰羅的科學管理學說為基礎形成的會計信息系統,內容更加全面、豐富,方法上也更加多樣化。

它構成我國管理會計形成和發展歷程中的執行性管理會計階段。

[編輯]  二、決策性管理會計階段   決策性管理會計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後)   決策性管理會計是一種全局性的、以服務於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的管理會計,它包含了執行性管理會計。

  決策性管理會計是以“決策會計”和“執行會計”為主體,並把決策會計放在首位。

而預算(計劃)是以決策為基礎,是決策所定目標的綜合表現和對它作進一步的分解、落實與具體貫徹實施的重要依據。

因此在決策性管理會計體系中,預算(計劃)是從決策會計到執行會計的中介。

[編輯]  三、管理會計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的新動向 [編輯]  (一)信息經濟學的引進與應用   1.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三個特點決定了它同信息經濟學具有天然“血緣”聯繫。

  2.信息經濟學特別是其中關於信息經濟性的理論、概念和方法,完全可以運用於管理會計信息的研究。

  3.管理會計的研究在相應範圍內實際上也是信息經濟學的研究。

[編輯]  (二)行為科學的引進與應用   1.以行為科學為基礎的現代管理會計的行為方面   在行為科學基礎上形成的現代管理會計的基本框架,依然包括“決策會計”和“執行會計”。

  在決策會計方面,適應決策目標從單一化向多樣化的轉變和決策方法從最優化準則向滿意性準則的轉變,決策會計則必須協助企業在總體上正確地進行目標多樣化決策,達到切實可行的滿意解,並協助做好各層次在橫向和縱向上的多目標之間的協調配合。

  在執行會計方面,在決策的執行上,認真分析多種激勵因素的“相對作用度”的大小,找出“激勵─貢獻”之間的最佳關係,採取最有效的激勵措施。

同時,在業績的計量、評價和監控要採用多樣化的指標體系,從而在“目標一致”的原則下,使局部與整體相互協調,充分調動企業整體的積極性。

  2.行為科學在預算、成本控制中的具體應用   (1)預算 預算的重要性。

  從行為科學的觀點來看,作為現代管理會計中“決策會計”和“執行會計”中介的預算,其重要性集中表現七個方面:   a.預算是企業有關成員在企業未來經營目標上所達成的共識   b.預算是企業成員行動的路線圖   預算是企業成員行動的路線圖,既反映了高層經理對企業經濟資源分配的重點,又表明企業內部各級、各單位以至各個成員怎樣工作才能達成企業的總體目標。

  c.預算是企業內部溝通工具   預算是企業內部溝通工具,將企業內部各級、各單位以至各個成員和高層經理連接為一體。

從高層經理到基層經理的預算信息包括業績考核指標或標準,從基層經理的預算信息包括業績實際達成水平以及與標準的比較分析,而不同層次、不同單位之間的預算信息又可用於協調和引導企業的整體活動等等。

  d.預算是企業業績評價的基礎   預算用定量的形式說明業績標準,因而可以用來同實際達到的業績水平比較。

這是對企業內部各級、各單位以至各個成員進行業績評價的基礎。

  e.預算是企業的控制工具   預算是控制工具,使高層經理能夠據以洞察企業經營的強點和弱點,進而採取適當的修正措施。

  f.預算對企業成員具有影響和激勵作用   g.預算還可以導致“功能紊亂”。

參與性預算。

  所謂參與性預算是指預算執行者參與預算編製和預算執行結果評價的過程。

  從行為科學的角度看,參與性預算是滿足組織成員受尊重和自我完成需要的手段,它有助於增強組織凝聚力,同時又可以降低與預算相關的壓力和擔心。

傳統預算與行為觀預算。

  與傳統預算明顯不同,以古典管理理論為指導,以行為科學為指導,以M型組織結構為依托的行為觀預算在“預算編製與預算責任委派”和“預算的計量、評價與控制”兩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點,它有助於企業的整體發展。

  (2)成本控制   行為觀的成本控制並沒有推翻傳統的運用標準成本系統進行成本控制的技術方法,而是在行為科學的基礎上加以運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在標準制定上,除必須依據嚴密的科學計算外,還實行廣泛的“參與制”,制定出切實可行且更易使執行者接受的成本標準。

  對成本標準制定來說,“參與制”的意義在於:由“嚴密的科學計算”制定標準通常只有在執行者盡了最大努力,且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未超出計算者預料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標準不一定與現實情況相符,必須在這個基礎上留有一定的餘地,即所謂松馳。

“松馳”是保障標準執行者順利完成標準的“潤滑劑”,但“松馳”的幅度以多大為宜,很難找到客觀的衡量標準,從而需要“參與制”,使標準制訂者與執行者共同協商,面對面地溝通各自的處境和想法,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成本標準。

對執行者來說,通過“參與制”制定的成本標準則是現實的而不是強加的,因而更容易接受,即使完不成標準而受到懲罰,也會“心服口服”。

  b.在成本差異分析方面,強調經常、及時而具體,以便於執行者能夠經常而又及時地瞭解到自己的成本標準的執行情況。

  c.在獎懲制度上,強調綜合而有效地運用各種激勵因素。

  d.重視積累定期性差異分析的資料,為下個期間制訂切合實際的成本標準提供指導性依據。

  應當指出:將成本控制區分為“傳統”和“行為觀”兩類,並不意味著傳統成本控制不涉及當事人的行為,不屬於行為會計的範疇,而是說,傳統成本控制在考慮如何“驅動”當事人行為時,使用的是經濟手段,而且是唯一手段,而行為觀的成本控制則既考慮經濟手段,又考慮非經濟手段。

  在現實的成本控制中,究竟利用什麼手段“驅動”當事人的行為,應該取決於當事人在一定條件下的客觀實際需要。

[編輯]  (三)“代理人說”的引進與應用   代理人說發源於美國,以科斯產權理論為基石形成了微觀經濟學的“代理人說”,借用其相關的研究成果以及行為科學和信息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解決現代管理會計的問題,就形成了現代管理會計的“代理人說”。

  1.管理會計“代理人說”的基本框架   該框架由12個要素和3個相互聯繫的模型組成。

   基本模型是在既無私有信息又無公有信息的假定下獨立建立的數學模型,不直接依賴通用模型和分類模型,並且在基本模型中,委托人的主要作用是根據實現的結果(生產成果)設計代理人的報酬函數,從而使他自己的效用函數最大化。

結合一些設定條件,將公有或私有信息加入基本模型便可演繹出各分類模型。

通用模型描述了契約的時間結構和信息結構,一方面概括了這些具有不同假設的研究,另一方面也為未來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參照系。

在通用模型中,委托人的主要作用是為代理人設計報酬函數。

分類模型是對通用模型的具體化。

它依據通用模型建立的時間結構,重點說明流動著的信息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的分佈以及確定代理人報酬時所使用的變數。

在模型中,信息分佈用私有信息和公有信息來表達。

委托人與代理人的數目與特征   在大多數研究中,委托人與代理人通常各為一人,但委托人或代理人為一個群體,併在研究過程中考慮群體成員之間的互動行為,當然允許,而且這會更貼近現實。

代理人提供勞動力或努力(e),達成生產成果(X),並取得報酬(R)。

委托人提供資本,享有生產成果扣除代理人報酬之後的剩餘(X-R),並確定代理人報酬(R)。

委托人與代理人如果訂立契約進行合作則是為了實現各自的預期效用。

委托人的效用函數為Up(X-R),而代理人的效用函數為Ua(R,e)即代理人的預期效用取決於報酬水平和努力水平兩個因素。

委托人與代理人的合作是在不確定性環境中進行,他們對待風險的態度通常被假定為:代理人厭惡風險,委托人為風險居中。

信息分佈   信息分佈是指信息在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分佈,有平衡與不平衡兩種狀態,需要考慮四種情況下的四類信息:   a.訂立契約之前的契約前信息;   b.訂立契約到代理人開始執行契約之間的決策前信息(之所以稱“決策前”,是因為代理人開始執行契約時,他必須選擇自己的努力水平,決定如何執行契約);   c.契約開始執行到達成生產成果之間的決策後信息;   d.達成生產成果到披露生產成果之間的結果後信息。

期間數目   研究代理人問題既可以在單一期間內進行,也可以在連續的若幹期間內進行。

如果是後者,上一期間的決策後或結果後信息,將影響下一期間的契約前信息或決策前信息。

在一個研究期間的情況下,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簽約和履約用到博弈論思想,在連續的若幹研究期間情況下,運用博弈論思想還可以得到許多新的頓悟。

公司的生產成果   通過代理人的努力,公司取得生產成果。

生產成果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但必須與代理人報酬保持一致,如報酬為貨幣,生產成果也應用貨幣表示。

值得註意的是,決定生產成果的因素因研究的問題不同可多可少,但代理人的努力水平(e)和外生的不確定性環境的因素(θ)是必不可少的。

換句話說,生產成果至少是e和θ的函數即,X=X(e,θ)。

經理人才市場和資本市場   委托人與代理人都能自由地接近市場,按照一定的期望效用銷售自己的勞動力和資本。

代理人將自己的勞動投入公司的機會成本等於在勞動市場上銷售自己的勞動力所獲得的期望效用(K),委托人將自己的資本投入公司的機會成本等於在資本市場上銷售自己的資本所獲得的期望效用(C)。

可供選擇的信息系統的集合   選擇信息系統至少考慮三個問題:   a.信息系統選擇權的歸屬。

委托人、代理人還是雙方協商?   b.信息系統中包括的子系統種類。

為委托人和代理人服務的信息系統由四類組成,即契約前信息系統、決策前信息系統、決策後信息系統和結果後信息系統。

  c.信息系統發出的信號的種類及其用戶。

一個信息系統可以發出若幹種類的信號,當信號種類確定之後,還應當明確信號用戶。

對於某一信號,報告還是不報告?如果報告,是公開地報告給委托人和代理人,還只報告給其中一方?對於所有信號,是全部地報告給委托人與代理人,還是一部分報告給委托人和代理人,而另一部分只報告給其中一方。

信號用戶選擇直接影響到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信息分佈。

可供選擇的代理人行動的集合   在不確定性環境下,可供代理人選擇的行動是多種多樣的,但在具體問題的研究中,一般重點考慮選擇努力水平,並假定努力水平為非負有界的矢量,簡化為高中低三種水平。

另外要特別註意,代理人的行動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一定環境下影響委托人又受委托人影響的結果。

法律制度   代理人問題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雇佣契約,包括代理人報酬和信息系統(特別是監控系統)。

契約受法律機關的保護。

法律機關對於契約雙方是否違約的裁決取決於契約雙方所能提供的證據。

法律制度規定哪些證據是合法的,從而影響契約類別的選擇。

在最嚴格的代理人問題研究中,假定只有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觀測到的數據才能納入契約,否則,很可能發生道德風險。

法律制度也規定非法行為的種類,例如代理人是否可採取既損自己利益又損委托人利益的行動?如果委托人不同意對代理人最有利的雇佣合同,代理人是否可採取矇騙或恫嚇行為以迫使委托人“就範”?在代理人問題研究中,通常假定法律制度既不允許代理人採取有損自己利益的行動,也不允許代理人為影響委托人而採取矇騙或恫嚇行為。

可行報酬水平的集合   通常委托人確定代理人報酬和監控系統,以回報和激勵代理人。

可行的報酬水平一般要兼顧三個方面:   a.法律限制。

如果法律規定最低小時工資為2元,那麼低於2元的小時工資是不可行的。

  b.報酬水平與監控系統的關係。

如果某類信息或信號不能由監控系統公開報告,那麼,基於該信息訂立的任何契約無法得到法律保護,由此確定的報酬水平也不可行。

  c.技術限制。

例如高等院校,在“多勞多得”的原則下確定教師的工資水平。

由於人們無法直接計算教師實際付出的勞動量,只好用課時數替代,即上課時數越多,報酬水平越高。

但教師的勞動量不僅僅表現在上課方面,還有科研。

上課與科研不具有正比例關係,而且同是一課時,對不同的教師來說所付出的勞動量也是不等的。

因此,按課時確定的工資水平是不可行的。

其根源是不能計量教師的勞動量,屬技術限制。

不言而喻,委托人確定代理人報酬的過程也不是隨心所欲的,要受到代理人的影響。

代理人問題的解   代理人問題的解由兩個因素組成:   a.雇佣契約,其中包括代理人報酬水平的確定,信息系統選擇和代理人對本身行為的承諾;   b.代理人的實際行動。

由於報酬水平和信息系統的選擇都基於合法的、雙方都能夠觀察到的數據,因而雇佣契約受法律保護。

  據此假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實際行動都符合契約的要求,否則將受到法律的製裁。

但代理人實際選擇行為的過程,如果不能為他人直接觀察,那麼,代理人不可能採取有損自己利益的行動而維護他人利益,產生道德風險問題。

個人利益的作用   按照一種較為流行的觀點,每個個體都是為了個人利益(包括經濟、非經濟),個體的行動是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每個個體的每一項選擇都是內在的,而不是外部強加的。

在代理人說中,個人利益被看成一股穩定的和可預見的力量。

據此,研究者很容易斷定特定個體行為的特定動機和特定取向,使特定問題的解決有一個基本思路。

其次,在用最嚴格的數學模型來研究代理人問題的場合中,抽象的數學符號和乾巴巴的數字之所以能夠表達活生生的人類行為,也是因為利用了個人利益這股力量。

符號、數字的變化是相關當事人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而求解模型又無非是對個人利益的協調。

最佳契約及其特征   代理人問題研究的目的是從若幹可行的契約中選擇出最佳契約。

契約,在絕大多數場合是指雇佣契約。

最佳雇佣契約至少符合兩個條件:   a.必須是自我約束性的。

對代理人來說,在雇佣契約和信息系統既定的前提下,他能夠實際地提供一定的勞動量,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對委托人來說,他能夠在雇佣契約中為代理人規定的勞動量,必須是代理人承諾提供併在事實上能夠提供的勞動量。

簡而言之,自我約束是說代理人能夠做委托人期望他所做的事情。

  b.必須符合帕累托優化原則。

帕累托優化原則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任何重新改變財富的分配方法已經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一人的處境變壞的情況下使任何一人的處境更好”。

在這種狀態下各當事人的個人期望效用和總體期望效用均達到最大。

按照帕累托優化原則選擇最佳雇佣契約意味著:如果放棄選定的最佳雇佣契約將導致委托人或代理人以對方處境變壞為代價而使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好。

  應用帕累托優化原則所選擇的最佳雇佣契約具有兩個特點:   a.最佳雇佣契約是生產效率與共擔風險效率互相替代的結果。

  b.最佳雇佣契約肯定是事前最佳,但不一定事後最佳。

  2.管理會計“代理人說”的應用   應用提示:   以完善、拓展和應用委托代理會計基本理論框架為目的的研究,對會計理論的建設和實務的發展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在應用過程中,應掌握下列幾點:   a.面臨的問題與管理會計相關,並至少涉及具有委托代理關係的兩位當事人。

  b.具有委托代理關係的諸位當事人均受個人利益的驅使。

  c.具有委托代理關係的諸位當事人的個人利益通常是相互衝突的。

  d.按照代理人說、按照委托代理會計的基本理論框架的要求,能夠找到一種方法使得委托人與代理人的預期效用同時最大化。

從應用的角度看,必須分析各種會計方法對諸位當事人利害得失的影響,然後進行選擇,有時可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具體應用:   它涉及到的內容有:責任會計、預算制度、參與預算、差異調查、成本分析、轉移價格、業績評價及激勵機制等多個方面。

[編輯]現代管理會計的對象   一門科學或學科的對象,是其特定領域有關內容的集中和概括,是貫穿於該科學或學科的始終的。

現代管理會計的對象是現金流動,因為現金流動貫穿於現代管理會計的始終。

  從近代西方企業會計重心的轉移進行論證:   近代西方企業會計重心的轉移,大致上經歷了以下三個主要階段:   一、傳統會計階段(19世紀中葉以前)   這個階段的企業會計,是以獨資、合伙會計為其主要形式,這種企業組織形式對會計提出的要求不高,通過期初、期末資產與負債差額的對比,就能確定一定期間的盈虧,並簡易地進行盈利分配。

因而在傳統會計階段,企業會計是把重點放在資產、負債的平衡計算上,資產負債表是這段時期最重要的會計報表。

  二、近代會計階段(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   這個階段的企業會計,是以公司會計為其主要形式,它把“收益決定”放在首位,並把損益表看作是最重要的會計報表。

即著重於如何通過收入與成本的配合來正確地確定定期的經營成果,並以此為基礎來合理地進行盈利分配。

這是因為,股份公司的經營管理和上述獨資、合伙企業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其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是分離的。

一般是由公司聘請管理專家任經理,負責企業的經營管理,而為數眾多的買股票的股東(投資人),則遠離企業的實體,並不直接參与企業的經營活動。

他們自然很關心他們所投資的公司經營的好壞,特別是盈利的能力和盈利的分配情況。

因為這是其切身利益所在。

同時,由於公司組織集資能力強,可以創辦大規模的企業,從事複雜的生產經營活動。

這樣,公司的經濟活動及其同各方面的經濟關係就越來越複雜化了,對會計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要求它把正確地確定經營成果放在首位,以適應企業內外各方面的需要。

在企業生產經營比較複雜的條件下,為把一定期間內實現的收入和相應的成本有經濟根據地進行配合,正確地確定各期的經營成果,就有一些專門性的會計理論問題須進行研究,如收入實現理論、折舊理論、權責發生理論、跨期收支攤配理論等等。

以這一系列理論為指導建立的核算體系,是以“收益決定”為中心,著重於企業經營過程的核算。

  三、現代會計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後)   這個階段的企業會計還是以公司會計為其主要形式,為適應現代化管理的需要,企業會計的內部職能大大地擴展了,重點轉移到了現金流動的分析,並把全面反映企業現金流動的報表──現金流量表看作是最重要的會計報表。

這種以現金流動為中心的企業會計核算,具有更大的綜合性,可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生產經營中成本的耗費水平、資金的占用水平和經營盈利水平這幾個方面總括起來進行統一評價,為企業改善生產經營、提高經濟效益提供重要的、綜合性的信息。

  1.企業生產經營中現金流出與流入數量上的差別,制約著企業的盈利水平。

  2.現金流出與流入時間上的差別,則制約著企業資金占用的水平。

  3.現金流出與流入數量上的差別和時間上的差別還可綜合起來進行考察。

時間上的差別,可通過“貨幣時間價值”進行換算,轉化為在同一個時點上看問題,使時間上的差別也通過數量上的差別來表現。

  綜合以上各方面,以現金流動為中心的核算,具有更大的綜合性和敏感性。

通過把握現金流動的動態,就可以全面、系統、及時地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過程與主要方面,在預測、決策、計劃、控制等各個環節發揮積極的作用。

  由此可見,管理會計以現金流動為對象,同現代化管理的要求相適應,反映了現代會計學科最新的發展水平。

[編輯]現代管理會計的方法   現代管理會計的方法屬於分析性的方法,它是根據所研究問題的具體特點,運用一定的數學方法對被研究對象進行比較精確的定量描述,找出存在於有關變數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建立相應的經濟數量模型。

藉助經濟數量模型可以確定有關變數在一定條件下的最優數量關係,瞭解其運動變化的趨勢,預測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出現的情況與問題,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做出最優決策提供客觀的、科學的依據。

  在基礎性管理會計中,思維過程運用的具體化專門方法,是屬於分析性的方法,它們從動態上來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方面和主要過程。

  “差量分析”作為一種基本的分析方法貫徹管理會計的始終,具體表現形式有:   一、成本性態分析法   它是將成本表述為產量的函數,分析它們之間的依存關係,然後按照成本對產量的依存性,最終把全部成本區分為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兩大類。

它聯繫成本與產量的增減動態進行差量分析,是構成基礎性管理會計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本·量·利分析法   它是將成本、產量、利潤這幾個方面的變動所形成的差量相互聯繫起來進行分析。

其核心部分是確定“盈虧臨界點”,並圍繞它,從動態上掌握有關因素變動對企業盈虧消長的規律性的聯繫,這對幫助企業在經營決策中根據主、客觀條件有預見地採用相應措施實現扭虧增盈,有重要意義。

  三、邊際分析法   它是增量分析的一種形式。

它涉及的增量是指自變數的微量變化。

由自變數的微量變化所形成的函數的精確變化率,就是邊際的概念,在數學上用導數來表現。

邊際分析的最大特點,是可用來作為確定生產經營最優化目標的重要工具。

運用邊際分析的方法確定其最優的邊際點,使企業管理部門具體掌握生產經營中有關變數聯繫和變化的基本規律性,從而有預見地採取有效措施,最經濟有效地運用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各有關因素的最優組合。

  四、成本─效益分析法   它是適應不同的情況形成若幹獨特的“成本”概念(如差別成本、邊際成本、機會成本、沉沒成本等)和相應的計量方法,以此為基礎,對各種可供選擇方案的“凈效益”(總效益與總成本之差)進行對比分析,以判別各有關方案的經濟性。

這是企業用來進行短期經營決策分析評價的基本方法。

  五、折現的現金流量法   它是將長期投資方案的現金流出(投資額)及其建成投產後各年能實現的現金流入,按複利法統一換算為同一時點的數值(現值、終值或年值)來表現,然後進行分析對比,以判別有關方案的經濟性,使各方案投資效益的分析和評價建立在客觀而可比的基礎上。

這是企業用來進行長期投資決策方案經濟評價的基本方法。

[編輯]現代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   現代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從財務會計單純的核算擴展到解析過去、控制現在、籌劃未來有機地結合起來。

解析過去:   管理會計解析過去主要是對財務會計所提供的資料作進一步的加工、改製和延伸,使之更好地適應籌劃未來和控制現在的需要。

控制現在:   管理會計在控制方面的作用是通過一系列的指標體系,及時修正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使企業的經濟活動嚴格按照決策預定的軌道卓有成效地進行。

籌劃未來:   預測與決策是籌劃未來的主要形式,現代管理會計在這方面的作用在於: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豐富資料,嚴密地進行定量分析,幫助管理部門客觀地掌握情況,從而提高預測與決策的科學性。

  現代管理會計解析過去、控制現在、籌劃未來這三方面的職能緊密結合在一起綜合地發揮作用,形成一種綜合性的職能。

[編輯]管理會計的特點   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在服務對象方面。

財務會計主要是為企業外部有關方面提供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因而屬於“對外報告會計”;而管理會計著重為企業管理部門有效地改善生產經營進行最優化決策及時地提供有用的財務與管理信息,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因而屬於“對內報告會計”。

  (2)在工作重點方面。

財務會計主要面向過去,提供並解釋歷史信息,因而屬於“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則是面向未來的,要能動地利用有關信息來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經濟活動,因而屬於“經營型會計”。

  (3)在程式與方法方面。

財務會計採用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製報表等比較固定的程式與方法,並受有關會計規範的約束;管理會計對企業自身服務,所採用的程式與方法可以靈活多樣,具有較大的可選擇性不必全受統一的會計規範約束。

[編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繫和區別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繫   1、同屬於現代會計。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源於同一母體,共同構成了現代企業會計系統的有機整體。

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補充。

  2、最終目標相同。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所處的工作環境相同,共同為實現企業和企業管理目標服務。

  3、相互分享部分信息。

管理會計所需的許多資料來源於財務會計系統,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約束。

同時部分管理會計信息有時也列作對外公開發表的範圍。

  4、財務會計的改革有助於管理會計的發展。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1、會計主體不同。

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為主體,更為突出以人為中心的行為管理,同時兼顧企業主體;而財務會計往往只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

  2、具體工作目標不同。

管理會計作為企業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財務會計工作的側重點在於為企業外界利害關係集團提供會計信息服務。

  3、基本職能不同。

管理會計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屬於“經營型會計”;財務會計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於“報帳型會計”。

  4、工作依據不同。

管理會計不受財務會計“公認會計原則”的限制和約束。

  5、方法及程式不同。

管理會計適用的方法靈活多樣,工作程式性較差;而財務會計核算時往往只需運用簡單的算術方法,遵循固定的會計迴圈程式。

  6、信息特征不同。

  a.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時間特征不同:管理會計信息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態;而財務會計信息則大多為過去時態。

  b.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載體不同:管理會計大多以沒有統一格式、不固定報告日期和不對外公開的內部報告為其信息載體;財務會計在對外公開提供信息時,其載體是具有固定格式和固定報告日期的財務報表。

  c.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屬性不同:管理會計在向企業內部管理部門提供定量信息時,除了價值單位外,還經常使用非價值單位,此外還可以根據部分單位的需要,提供定性的、特定的、有選擇的、不強求計算精確的,以及不具有法律效用的信息;財務會計主要向企業外部利益關係集團提供以貨幣為計量單位的信息,並使這些信息滿足全面性、系統性、連續性、綜合性、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等原則和要求。

  7、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管理會計缺乏規範性和統一性,體系尚不健全;財務會計工作具有規範性和統一性,體系相對成熟,形成了通用的會計規範和統一的會計模式。

  8、觀念取向不同。

管理會計註重管理過程及其結果對企業內部各方面人員在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影響;財務會計往往不大重視管理過程及其結果對企業職工心理和行為的影響。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7%AE%A1%E7%90%86%E4%BC%9A%E8%AE%A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14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務會計與管理會計2頁 管理會計對會計學術的貢獻9頁 管理會計是會計的起源與歸宿2頁 會計轉型下管理會計的發展5頁 管理會計對會計學術的貢獻11頁 《管理會計》(會計本科補修)32頁 《管理會計》(會計本科補修)32頁 管理會計對會計學術的貢獻10頁 管理和會計32頁 管理和會計32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sky,Hanmlate,Wwdz,AngleRoh,18°@鷺島,山林,Zfj3000,Kuxiaoxue,Kane0135,Cabbage,Dan,Smileandblue,Maps,what,Yixi,鲈鱼,Zxe,泡芙小姐,连晓雾,KAER,可恨密码记不住,Lzw3511,王小军,Lin,Tracy,黄金通. 頁面分類:管理會計|會計類型 評論(共8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管理會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云云(討論|貢獻)在2011年11月5日21:16發表 很有用的資料。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218.65.156.*在2013年7月3日16:44發表 謝謝~多謝啦,辛苦了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222.222.30.*在2013年11月20日08:51發表 講得好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83.246.20.*在2017年11月16日21:34發表 好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11.30.142.*在2018年1月5日09:44發表 不只是管理會計,對於企業管理者通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60.220.209.*在2018年1月5日09:45發表 不只是管理會計,對於企業管理者通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23.151.77.*在2018年1月5日09:47發表 60.220.209.*在2018年1月5日09:45發表 不只是管理會計,對於企業管理者通用。

學會這個就去創業吧,當個董事長也不一定?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222.222.36.*在2019年11月21日11:06發表 基本上是行業領軍人物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2,035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INFPENFPISTP(人格特質理論)INFJGDPINTJISFP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成吉思汗鈍感力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垃圾人定律21天效應破窗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08:14,2020年11月27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