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構造學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地球表面岩石圈的運動及海陸變遷的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是20世紀地質科學的重大革命之一,將地球最外層分為數公里到數十公里厚的岩石圈和其下厚數十公里的軟流圈;岩石圈可分成十幾個板塊,載浮在軟流圈上並獨立移動。
地球表面主要的劇烈活動,如地震和火山等,大多是沿著板塊的邊界發生。
1912年韋格納首先提出「大陸漂移學說」,認為大陸會在地表緩慢漂移,有時大陸會分裂成好幾塊,有時又會碰撞而聚在一起。
證據包括美洲東岸與非洲西岸大陸輪廓的銜合、非洲與南美洲的地質構造與礦床分布可接續,南半球的非
延伸文章資訊
- 16-2_板塊運動(一) 板塊運動學說: A、 大陸漂移說: 甲、 緣起 ...
( )3. 關於「板塊構造學說」,下列何者錯誤? (A)韋格納在二十世紀初提出(B)岩石圈的破裂即為板塊(C)軟流圈的熱對流為大陸漂移的. 原動力(D)板塊運動仍在持續進行 ...
- 2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Plate tectonics). 板塊構造學說的有關理論展,從大陸漂移說開始,以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板塊學說引出了“板塊:的觀念!按照板塊構造的理論, ...
- 3板塊構造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 4板塊學說 - 市立北一女中
之四板塊學說統一地球. [韋格納] [大陸漂移說] [海底擴張說] [板塊構造運動學說] [學習園地]. 海底 ...
- 5Plate Tectonics - 板塊構造學說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名詞解釋: 探討地球演化歷史的地球科學理論。板塊學說認為地球表面係由相互運動的板塊組成,大陸地殼及海洋地殼則負載於板塊之上。板塊邊緣為線狀的地震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