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提高到25250元是一大進步,但仍不足以維持台灣勞工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台灣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上週五召開會議,決定在2022年將基本工資提高至每月新台幣25,250元,但這個金額仍不足以維持台灣的基本生活水平。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21/10/18,社會PhotoCredit:中央社RoyNgerngRoyNgerng(鄞義林)writesonsocialissuesandequality.HewasnamedaHumanRightsDefenderbytheUnitedNationsandbelievesthathumanrightsandsocialjusticewillenablefairer,happier,andmorecompassionatesocieties.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台灣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上週五召開會議,決定在2022年將基本工資提高至每月新台幣25,250元,但這個金額仍不足以維持台灣的基本生活水平。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由勞動部和經濟部官員以及勞方、資方與學者專家代表組成,每年在第三季度舉行會議,討論調整基本工資的幅度。
今年,勞工團體主張將基本工資提高8%至10%,而企業團體則希望將基本工資增幅限制在3%。
委員會最終決定將基本工資提高5.21%。
雖然全國工業總會在會前發布了一項調查,堅稱大多數企業無法接受超過3%的漲幅,但其他企業領導人,如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翁朝棟和台泥資深副總經理黃健強則出面表示,5.21%的增幅是可以「接受」的,對他們的經營「影響不大」。
鑑於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3.11%,是全球表現最強勁的國家之一,以及今年經濟預計增加5.88%,將創2011年以來、近11年最高成長率,勞工團體因此呼籲將基本工資提高8%至10%。
此外,台灣經濟表現強勁,相較起來去年基本工資僅增加0.84%,因此勞工團體也呼籲明年基本工資應增加8%至10%,以反映這兩年的經濟表現。
在本文中,就讓我們來探討5.21%的基本工資增加,是否足夠。
今年增幅突破過往紀錄,但仍無法彌補過往的過度壓抑首先,我們看一下與過往相比的改進。
5.21%的增幅,實際上是台灣過去14年來基本工資幅度增加最高的一次。
作者製作提供在蔡英文總統任內,台灣基本工資增幅也快於兩位前總統——至今已增加了26.2%,而前總統陳水扁和馬英九分別只達到了9.09%和15.79%的增加。
事實上,蔡總統在6年內將基本工資提高的比例,比前任總統整個八年任期內做到的還要高。
作者製作提供從1990年代中期的六年移動平均線來看,確實可以看到,在蔡總統的領導下,基本工資是過去六年累計增加最快的。
作者製作提供但即便如此,新台幣25,250元的基本工資,仍不足以應付台灣的生活成本。
根據Yahoo奇摩新聞進行的一項調查,47,500名受訪者中,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基本工資還需要提高——45.6%的受訪者表示基本工資需要「應再調升」,只有17.2%的人認為基本工資「調得剛好」,17.5%的人希望維持在今年的2萬4000元。
作者製作提供一如我之前所寫,與台灣的生活成本相比,台灣的基本工資遠遠不夠。
根據Numbeo的生活成本指數,台灣的基本工資,其實和消費物價比台灣少20%至30%的國家差不多低。
然而——如我在前一篇文章中強調——台灣的日用品和房價卻是世界上最高的前幾位。
如下圖所示,若將台灣的最低工資和生活成本,與人均GDP與台灣相近(介於25,000美元至50,000美元之間)的發達國家相比,台灣的基本工資距離趨勢線的差距最大(紅點)。
作者製作提供換句話說,在這些國家中,台灣的基本工資是最不能滿足生活成本的。
如果台灣的基本工資應該與其他同樣富裕的發達國家的生活成本相當,那麼台灣的基本工資實際上應該在新台幣40,000元左右(綠點)。
換句話說,台灣的基本工資需要比目前高三分之二。
基本工資調升,其實對各個階層的勞工都有好處在Yahoo奇摩新聞的調查中,近半數(48.4%)受訪者認為基本工資上漲對他們的生活「完全沒影響」或「不太有影響」。
但實際情況是,若以滿足台灣基本生活水平所需的基本工資來看,台灣工業及服務業的私人企業勞工約有半數工資低於40,000元,這意味著其中一半的勞工,實際收入不足以維持在台灣的基本生活水平。
不僅如此,如果把台灣所有受僱就業者計算在內,有62.62%的台灣全時工作者月收入低於新台幣40,000元——低於台灣基本生活所需的水平。
作者製作提供換句話說,基本工資調漲確實對台灣的大多數勞工產生了影響,因為只要基本工資保持在低(或不足)的水平,其他工資水平的勞工就會繼續賺取低迷的工資。
也因此,將基本工資提高到新台幣25,250元是不夠的。
另一個要考量的點,得參看台灣過往兩任總統對基本工資調漲的抑制。
在陳水扁任總統的八年裡,台灣基本工資有七年根本沒有增加,馬英九任內則有兩年沒有增加。
蔡英文執政時期是自2000年以來,基本工資首次沒有出現零增加的年份。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解釋過,如果台灣的基本工資沒有從1997年開始停滯不前,應該平均每年增加4.11%。
然而,在陳水扁和馬英九的領導下,基本工資的增加遠低於應有的水平。
作者製作提供從圖中可以看到,相較於陳水扁的粉紅色虛線和馬英九的藍色虛線,台灣的基本工資只有達到黃色粗線,根據這個趨勢,只有蔡總統將基本工資提高到她任內應達到的水平(比較紅虛線和黃粗線)。
但這仍然不夠理想。
按照目前的增加率,還要12年才能達到「今天」合理的基本工資由於台灣的基本工資在前兩任總統期間被嚴重壓低,今天台灣的基本工資需要大幅提高才能趕上台灣的生活成本,而且需要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來將基本工資提高到這個水平。
上週,勞工團體呼籲蔡總統在任期結束前將基本工資提高至新台幣30,000元,以符合她首次當選時的承諾。
其中,勞團提出台灣基本工資應在2024年提高至30,233新台幣。
時代力量也提出類似建議,並呼籲在同年將基本工資提高至31,039新台幣。
若要達成這些組織的倡議目標,需要在未來三年內每年將基本工資提高8%或9.27%,或每年增加新台幣2,000至新台幣3,000元——考慮到台灣勞工去年平均加薪新台幣5,000元,這只是一個小數目。
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最新發展:我用數據證明,「調高基本工資」就能讓台灣GDP成長率回到1997年榮光1月前【圖表】薪水又追不上通膨,實質薪資近10年第三次倒退3月前台灣明年基本工資「漲幅」比日韓高,就表示我們這次「漲太多」了嗎?4月前工商團體常說「基本工資漲只有外籍勞工得利」,因為他們故意忽略這些數據5月前行政院宣布基本工資調漲配套:受疫情衝擊較深店家,全職員工每人補貼1000元、兼職補貼560元6月前軍公教明年調薪4%算多還是少?不知道,因為政府一直不肯公開資料6月前最低工資會造成更多失業?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打臉效率市場假說6月前數據可以證明,工商團體宣稱「調漲基本工資會增加失業率」根本就是謊言7月前Tags:基本工資最低工資勞動部企業盈餘25250低薪物價勞團生活工資More...BrandStudio2022/05/25,理財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關鍵特務關鍵特務為關鍵評論網與讀者溝通品牌形象及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專區,內容由BRANDSTUDIO團隊製作。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本文作者: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台灣區總經理黃士豪先前一名網紅指出「25萬高收入族煩惱跟3萬小資相同」引發熱議,多數網友都無法認同,但我曾經遇過一位每月平均收入約25萬的牙醫,焦慮指數遠超過一般月薪3萬小資族。
職業為牙醫的陳醫師,雖然每月收入依診所患者數量有所起落,但近一年來平均月收入也有25萬,如果看診數量較多,當月收入可能差不多是小資新鮮人一年的薪水。
接到陳醫師的諮詢需求時,我檢視了一下陳醫師資產負債情況,各種狀況算相當不錯,並沒有特別需要修改的地方,除了投資組合總資產比多數人高出許多外,手頭也有足夠現金可以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然而我也發現陳醫師的焦慮恐慌指數位居「前段班」。
在老婆還有一份時間彈性的工作,可共同貼補家用同時,陳醫師本人還是因為每月總「入不敷出」而始終對「缺錢」存在極大焦慮,對談時可以明顯感覺到他愁眉不展。
除了覺得賺的錢跟不上花錢速度外,陳醫師對投資始終無法看到明顯獲利,也對能不用擔心經濟壓力、實現財務自由和減少晚上及週末工作時間,這些遲遲無法達成的願望感到無力。
將陳醫師的資產負債、預算損益及投資組合全盤檢視一遍後,發現他入不敷出及焦慮主要原因有三個:「財務審視不全面」、「保險機會成本過高」及「理財結構過於保守」,而這三個問題同時也是相當多小資族財務管理及投資理財時容易犯的錯誤。
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台灣區總經理黃士豪建議陳醫師要看清財務全面大局拋除金錢焦慮。
賺再多也是超支,都是因為缺乏財務的大局觀。
陳醫師雖然有做帳的習慣,但缺少了與老婆妥善溝通,因此對整個家庭支出總是後知後覺,金錢分配也有些混亂。
建議陳醫師應該要清楚將每月預算損益明確分類,倘若不能知道家中各個支出類別、就容易缺乏全局觀,不會知道各個預算哪邊多、哪邊少。
一直見樹不見林就會覺得每一筆支出都該花,最後造成怎麼賺都無法完全支付開銷。
例如:陳醫師接下來可能會面臨換車這類龐大支出的抉擇,如果缺乏支出優先順序,容易讓每個花錢決策看起來都很合理,最後將陷入錢永遠不夠花的窘境。
我建議陳醫師將保險、生活費、交通、教育等支出分類,明確定義出每月比例,將這些支出以平均月收入設定底限,在有限「開銷」下就能避免各項開銷造成不必要浪費。
省下不必要的花費就有機會產生複利效應,這是高收入族群容易忽略的思維,所以會更容易在各個支出項目當中超支,即便收入高,最後也跟很多人一樣入不敷出。
給陳醫師的建議一:想清楚機會成本,每一塊錢都很重要!不管收入有多少,有個理財共通觀念必須記住:每一塊錢都很重要!陳醫師的財務現況,比起入不敷出這問題,我覺得更需要立即為他進行深入「保險健檢」!全家人一個月單醫療及意外險就高達4萬元保險支出,明顯高出該負擔成本,更不符合機會成本。
相當多人購買保險這類看似有「保障」的產品時,特別容易忽略機會成本問題,覺得應該多保一點,當有需求時就能多拿回一點。
但是當我們只專注於保險,忘記或忽略其他開銷,就會造成過度投入。
無論收入有多少,保險支出絕不能超過每月收入十分之一。
以陳醫師這個案例來看,假設把每月41,000元保險費降到合理比例24,000元,即使只將這省下的17,000元為小孩簡單投資ETF,以報酬率9%計算,30年就有2,400多萬元。
多出的17,000元保險費,能提供的保障是否超過將錢放入投資的報酬率?這就是他已經失去的機會成本。
給陳醫師的投資建議二:想實現財富自由夢想,先拋掉對金錢的焦慮為何擁有高收入的陳醫師,也有相當多資產分配於投資中,感覺做了很多投資、卻無法看到獲利成果?理由很簡單:因為投資配置沒有辦法支撐夢想。
分析他的投資組合,保障型資產高達600萬佔23%,防守型資產包含房子共2,000萬佔75%,進攻型資產只投入60萬、佔2%,明顯無法帶來足以支付開銷的高獲利。
我的建議是如果本身個性無法承受太多風險,可以將進攻型資產提高到至少47%,防守調整至47%;至於現金、活存這些保障型資產,就算每個月支出高達30萬,預留半年180萬保障金也就足夠,可以降低至7%。
在房地產無法變現情況下,他現在也只需要將當初為小孩存的美金保單活用於投資中立即就增加200萬進攻型資產,在已經懂得如何選股的情況下,自然就離夢想更進一步!針對高收入族群的財務焦慮,建議先清楚所有支出項目,列出每項支出的底限;檢視每一支出的流向、好好善用機會成本;最後重新調整資產配置,才能慢慢邁向想要的理想生活。
PhotoCredit: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本文章內容由「VI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
猜你喜歡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娛樂已死未?》:香港關鍵詞「古天樂」2則觀點行政院會通過刪除《礦業法》霸王條款,為何原民和環團認為「一次性同意」可能有問題?1則觀點為什麼小馬可仕叫「邦邦」?關於菲律賓取「名字」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慣例4則觀點中職開季洋砲表現回顧:貴卻不好用,大洋砲時代即將夭折?2則觀點石沉大海的中歐投資協定(下):中國、歐洲、美國的利益,彼此之間有什麼衝突?1則觀點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恢復德州HB20法案,社群平台以「不當言論」為由下架貼文時民眾可提告1則觀點鼓動親中台人嘲諷台灣防疫,中國「以疫謀亂」認知作戰又在蠢蠢欲動2則觀點想做物理治療,醫師說了算?台灣舉世罕見的醫療分工限制,帶來嚴重的照護後果1則觀點WHA前夕,美國正透過兩布局重回全球衛生治理核心,每一劍都揮向中國1則觀點羅訴韋德案爭議再起:為何川普任內一次修法,讓最高法院成為政黨意識形態的打手?2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基本工資提高到25250元是一大進步,但仍不足以維持台灣勞工 ...
台灣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上週五召開會議,決定在2022年將基本工資提高至每月新台幣25,250元,但這個金額仍不足以維持台灣的基本生活水平。
- 2110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調漲 - 行政院
110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調漲. 日期:110-01-15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110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調漲.jpg. 相關連結. 勞動部基本工資專區 · 110年基本工資調漲(勞動部...
- 3基本工資之制訂與調整經過 - 勞動部
♢民國19年我國政府批准國際勞工組織「設釐定最低工資機構公約」。 ♢民國25年12月23日國民政府公布最低工資法,法規定成年工資以維持 ...
- 4個人薪情比比看
- 5基本工資之制訂與調整經過 - Workforce勞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