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手禮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執手禮,是古代漢族相見時的一種禮節。

從文獻上看,“執手”一詞出現甚 ... 令顧榮家人驚訝的是,張哭罷“遂徑上牀,鼓琴作數曲竟,撫琴曰:顧彥先(顧榮字)頗覆賞此不?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執手禮/9958178 複製 複製成功 執手禮 編輯 鎖定 執手禮,是古代漢族相見時的一種禮節。

從文獻上看,“執手”一詞出現甚早,只是其含意與後世有別。

中文名 執手禮 拼    音 zhíshǒulǐ 注    音 ㄓㄧˊㄕㄡˇㄌㄧˇ 釋    義 猶握手;拉手 目錄 1 詞彙釋義 2 歷史記載 執手禮詞彙釋義 編輯 1.猶握手;拉手。

《詩·鄭風·遵大路》:“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

”鄭玄箋:“言執手者,思望之甚也。

”宋柳永《雨霖鈴》詞:“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清吳偉業《別維夏》詩:“正逢漉酒登高會,執手西風嘆落暉。

”2.亦稱“執手禮”。

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相見時的一種禮節。

《北史·齊安德王延宗傳》:“延宗見士卒,皆親執手陳辭,自稱名,流涕嗚噎。

”《北史·可朱渾元傳》:“元至,﹝神武﹞引見執手。

後拜幷州刺史。

”《遼史·國語解》:“執手禮:將帥有克敵功,上親執手慰勞;若將在軍,則遣人代行執手禮。

優遇之意。

”3.猶拱手。

《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説罷,便向姑娘執手鞠躬行了半禮。

” [1]  執手禮歷史記載 編輯 從文獻上看,“執手”一詞出現甚早,只是其含意與後世有別。

《詩·鄭風·遵大路》中就有“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的説法,不過文中的“執手”,不是相互間的行禮,而是表達一種慕戀的情愫,誠如鄭玄所箋:“言執手者,思望之甚也。

”正因為“執手”中的這一意藴,古人往往視之為一種不雅的輕佻之舉,如《史記·滑稽列傳》中的“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就顯示了“執(握)手”的私褻性。

這一含義在後世的一些詩詞中仍有流露,如三國時阮籍《詠懷詩》:“攜手等歡愛,宿昔同衣裳”;[宋]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可能正因“執手”的私戀性,東漢時公孫述在自己的登基大典上不與馬援“握手”而行“拜禮”:據《後漢書·馬援傳》,公孫述稱帝於蜀時,隗囂派遣馬援前往觀禮。

馬援以為自己和公孫述從小一起長大,兩人關係又不錯,“以為既至當握手,歡如平生”。

但公孫述卻不,史稱兩人見面後,行“交拜禮畢,使出就館”。

可見在當時人眼裏,“握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惟有“拜禮”是正式、嚴肅的禮節。

[2]  到了魏晉時期,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士人相見、分別之際,常行“執手”禮,“執手”成為一種正式而通行的禮節,在某些場合下,甚至是一種理當奉行的禮節。

下面的兩則故事,就頗為生動地説明了這一點。

[2]  其一是張翰哭顧榮。

張、顧兩人是老鄉,也是好友。

顧不幸亡故後,因其平生好琴,家人遂在其靈牀上放了一張琴。

張聞訊前來弔唁,哭得很悲傷。

令顧榮家人驚訝的是,張哭罷“遂徑上牀,鼓琴作數曲竟,撫琴曰:顧彥先(顧榮字)頗覆賞此不?因又大慟,遂不執孝子手而出”(劉義慶著《世説新語》)。

其二是王弔唁謝安。

本來王、謝兩家,因婚姻問題而鬧翻了,後來王聽説謝安辭世,則捐棄前嫌,前往哭喪。

孰料謝家管事的不讓他進靈堂,“王亦不與語,直前哭甚慟,不執末婢(謝安少子謝琰小字末婢)手而退”(《世説新語》)。

按這兩則故事的文義,顯然是應“執手”而出、而退的,只是由於當事人過於悲傷而忘情,忽視了應行的禮節。

反過來看,這種忽視表明,當時“執手”已成為一種理應行之的禮數。

[2]  可能也因為魏晉時期“執手”禮的禮節化,所以這一時期的“執手禮”相當習見。

這方面的材料很多,僅從《世説新語》來看,當時人在相與往來之際,常行“執手”之禮。

[2]  分別時“執手”,在魏晉時尤為常見。

如桓玄與殷仲堪相鬥時,桓追殺殷氏,殷氏從荊州敗退,只有豫章的羅企生追隨他,“路經家門,遵生(企生之弟)紿之曰:‘作如此分別,何可不執手?’企生回馬授手,遵生便牽下之,謂曰:‘家有老母,將欲何行。

’企生揮涕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世説新語》)。

這裏的“執手”,顯然是生死離別時的互道珍重,其悲壯和莊重之意,不言而喻。

蕭昭業父子訣別之際的“執手”,其意境也近乎此:其父“臨死執昭業手曰,阿奴若憶翁,當好作”(《世説新語》)。

[2]  事實上“執手禮”不僅在分別時用,在見面時也用。

《世説新語》注引《楚國先賢傳》説,南陽的宗承(字世林),在當時是一位名士,史稱他“修德雅正,確然不羣,徵聘不就,聞德而至者如林”。

那時尚未成名的曹操很是敬仰他,曾“屢造其門”,但每次都因為宗的客人太多,他連説話的機會都沒有。

後來曹操終於找到了一個空子,“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請交,承拒而不納”(《世説新語》)。

曹操的願望雖然落空,但卻體現了時人“執手”請交的禮數。

又如時任廷尉的鐘毓欲與夏侯玄交,夏以志趣不同,斷然謝絕。

後夏因事下獄,“毓為廷尉,執玄手曰:太初,何至於此。

玄正色曰:雖復刑餘之人,不可得交”(《世説新語》)。

[2]  耐人尋味的是,魏晉時期何以興起“執手”之禮呢?這可能與漢末戰亂導致的各民族大交融有關,亦即北方少數民族的“執手禮”,隨着民族的遷徙傳到了中原和江南。

據史料所載,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有行“執手禮”的傳統。

如女真人就以“執手禮”表示重託、安撫和慰勞;滿族人也是“無作揖打躬之禮,相見惟執手”。

史書中於此也多有記載。

如《北史·慕容垂傳》説慕與苻堅會面時,“堅大悦,郊迎執手,禮之甚重”。

據《遼史·國語解》,“執手禮”在遼軍中也普遍施行,“執手禮,將帥有克敵功,上親手慰勞;若將在軍,則遣人代行執手禮,優遇之意”。

這種歷史習俗,今天仍在一些少數民族中盛行,如位於呼盟根河市最北部敖魯古雅河畔的鄂温克族,每當有客人來時,男女老少全家出迎,先行“執手禮”以示歡迎,然後再生火備飯菜,款待來賓。

[2]  參考資料 1.    執手禮  .漢典[引用日期2012-07-24] 2.    [中國傳統禮儀]執手禮  .快樂城堡[引用日期2015-02-24] 圖集 執手禮的概述圖(1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9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1143139665t (2020-08-18) 1 詞彙釋義 2 歷史記載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