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過是觀點與角度」 究竟甚麼是道德相對主義?(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道德相對主義的第一個核心想法是:世上並沒有絕對的道德真理。
世上不存在「錯」或「不應該做的」這些絕對的道德特性。
Skiptocontent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免廣告![可按此]Spreadthelove作者:豬文 難度:★★★★☆
「天然的相對主義者」
「這些不過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而已。
對你來說是那樣,對我來說是這樣。
」這類說話,我們都不會陌生,甚至是我們常常會講的話。
在現在這個「後現代」或「後真相」時代,彷佛我們都是「天然的相對主義者」。
「客觀」、「絕對」這些詞只會讓我們眉頭緊皺。
當然,很少人或哲學家,會認為世上一切都是相對的。
有些領域,例如科學和數學,似乎還沒被相對主義「佔領」。
但某些特定領域的本質,不少人或哲學家都深信是相對的。
當中最明顯的便是道德領域。
這種道德相對主義會說:「世上無所謂絕對的對與錯,甚麼是對,甚麼是錯只視乎你站在甚麼角度看事情」。
相對主義看似簡單易明,但若我們再細心考察這句說話,究竟這句說話是甚麼意思呢?這種立場主張的是甚麼?又是否站得住腳?其實都不易說清。
哲學家Boghossian,曾發表過兩篇著名的文章:〈WhatisRelativism〉和〈ThreeTypesofRelativism〉去探討這個問題,他認為搞清楚相對主義的立場後,我們便可以發現相對主義其實根本不是一個站得住腳的立場。
這篇文章會簡單介紹他的想法,希望各位「天然的相對主義者」可以更了解所謂的相對主義。
道德相對主義的基本任務
道德相對主義的第一個核心想法是:世上並沒有絕對的道德真理。
世上不存在「錯」或「不應該做的」這些絕對的道德特性。
基於這理解,相對主義者會認為所有「救人是對的」、「說謊是錯的」、「這件事是好的」這些道德判斷都是假(false)的。
這些判斷就好像「蘋果在左邊」這句說話一樣,嚴格而言都是假的。
為甚麼?因為世上根本不存在一種絕對的屬性叫「在左邊」,可以讓那個蘋果擁有;世上也根本不存一些絕對的道德屬性叫「錯」、「對」、「好」、「應該做」、「不應該做」,可以讓不同的行為或狀況擁有。
所以,「殺人是錯的」與「蘋果在左邊」一樣,都是假的。
[1]
那麼,既然所有這些道德判斷都為假,是否意味着相對主義者會叫我們放棄一切道德判斷呢?不是。
相對主義第二個核心想法是,雖然世上沒有「對」、「錯」這些絕對的道德屬性,但有相對的道德屬性,例如:「對X而言,對的」、「對X而言,錯的」。
就好像我們沒有「在左邊」這個絕對的屬性,但可以有「對某個東西而言,在左邊」。
「蘋果在左邊」雖然一定是假的,但「對我而言,蘋果在左邊」卻可以是真的。
同理,「殺人是錯的」雖然一定是假的,但「對X而言,殺人是錯的」卻可以是真的。
因此,道德相對主義並不是一種虛無主義。
道德相對主義的任務,不是要論證世上沒有任何道德真理、一切道德判斷都是假的、我們不應作出任何道德判斷。
道德相對主義要旨,是指出世上不存在絕對的道德真理,只有相對的道德真理。
因此,按Boghossian的術語,相對主義是一種取代式(replacement)立場。
[2] 道德相對主義的任務不是要打倒整個道德領域,而是要以相對的道德判斷代替絕對的道德判斷。
我們不應該再說「殺人是對的」(因為這句話是假的),而應該說「對X而言,殺人是錯的」(這句話不一定真,但起碼有可能為真)。
[3][4]
X是甚麼?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大約把握到道德相對主義想要做甚麼:以「對X而言,這行為是錯的」這種相對的道德判斷,代替「這行為是錯的」這個絕對的道德判斷。
但要搞清楚道德相對主義的立場,這裡還剩下兩個空白格:第一,X是道德判斷的參數,是道德對錯所相對於的東西,但究竟這個東西是甚麼呢?第二,除了X是甚麼之外,我們還要知道「對X而言」是甚麼意思,亦即是究竟「X」以怎麼樣的方式使得「某個行為是錯的」為真?唯有填上這兩個空格,我們才能完整把握道德相對主義的立場。
X是甚麼呢?一個很直接的答案便是:道德準則或者道德框架(moralcodes/moralframeworks)。
至於是哪一套道德準則,則通常是作道德判斷之人所接受的道德準則。
換言之,道德相對主義建議的是:判斷「殺人是錯的」時,我真正應該要說的是「殺人是錯的,對我所接受的道德準則而言」。
那麼,道德準則又是甚麼呢?最直接的答案便是:它是一組普遍的道德命題(asetofgeneralmoralpropositions)。
[5]例如:「凡是能帶來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便是好事」、「凡傷害無辜的人都是錯的」等等這些普遍的道德命題集合起來便是一套道德準則。
每組不同的普遍道德命題,構成了不同的道德觀。
所謂道德準則便是這些不同的集合,不同的道德觀。
因此,說「犠牲一個無辜的人去拯救十人的性命」這個行為是對候,我們真正應該要說的是相對於「凡是能帶來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這道德準則來說,這是一個對的行為;反之,若我們說要它是不對的時候,我們真正應該要說的是相對於「凡傷害無辜的人都是錯的」這道德準則來說,這是錯的行為。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相對主義,其實也可以理解成這一種相對主義。
如我們常聽到「相對你的文化,這是對的」,但「相對我們的文化,這是錯的」這種文化相對主義中,我們可以把一種文化理解成不同的道德準則,所以說相對於不同的文化,其實就等於說相對於不同的道德準則。
而另一種常遇到的個人相對主義,會說「相對於你而言,這是對的」,但「相對於我而言,這是錯的」。
我們也可以把這理解成相對於不同個體所接受的不同道德標準。
如我認同「凡是能帶來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便是好事」,而你認同「凡傷害無辜的人都是錯的」。
故此,相對於不同個體而言行為有不同的對錯,其實也只是相對於不同道德標準而言,有不同的對與錯。
「對X而言」又是甚麼意思?
了解到X是指說話者所接受的道德準則,亦即他所接受的一組普遍的道德命題之後,我們便可以填上第二個空格:X與個別的道德判斷有甚麼關係。
現在我們知道X是一組普遍的道德命題,而個別的道德判斷則表達了個別的道德命題(如「這行為是錯的」),所以,當我們問X與個別的道德判斷有甚麼關係時,其實是問這兩類命題有甚麼關係。
很順理成章地,這兩種命題的關係便是一種蘊含關係(entailmentrelation)。
甚麼是蘊含關係?一般來說是指某命題在邏輯上包涵了另一個命題,以致我們可以從前者邏輯上推出後者,例如:「白水既高大又威猛」,蘊含了「白水高大」。
故此,X蘊含個別的道德判斷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從某套道德準則之中,邏輯上推論出各種具體而個別的道德判斷。
例如,假設某組普遍的道德命題之中,有「凡傷害無辜的人都是錯的」一條,那我們便可以說這套道德準則蘊含了「白水傷害了曹星如這個無辜的人是錯的」這個別的道德判斷。
總括以上所說,我說「這行為是錯的,對X而言」時,意思其實是按我所接受的道德準則 ── 該組普遍的道德命題 ── 蘊含了「這行為是錯的」此個別的道德命題。
甚麼是道德相對主義?
說了這麼多,我們終於可以搞清楚道德相對主義的主要立場了:
世上沒有絕對的道德屬性,因此沒有絕對的道德真理。
因為沒有絕對的道德真理,我們所有絕對的道德判斷都是假的。
因為所有絕對的道德判斷都是假的,我們不應再作絕對的道德判斷。
我們不用放棄整個道德領域,因為世上有相對的道德真理。
我們應以相對的道德判斷取代絕對的道德判斷
相對的道德判斷與絕對的道德判斷的分別,是前者會把「道德準則」(moralcode)加進道德判斷裡作為參數。
「道德準則」是一組普遍的道德命題,並蘊含各種具體而個別的道德命題。
我們應該要作的道德判斷是「這行為是錯的,對我所接受的道德準則而言」,而非「這行為是錯的」。
如果道德相對主義長這個樣子的話,它會面對怎麼樣的理論問題呢?不知道各位室友是否已經感覺到哪裡怪怪的呢?不用急,下篇文章會繼續說說Boghossian如何批評道德相對主義。
他認為如果道德相對主義是上述這樣的立場,便根本站不住腳。
注意:上述只是Boghossian對道德相對主義的一種理解,所以必須注意兩點:一,Boghossian自己在上述兩篇文章裡也討論不多其他可能的版本,但因為這些其他版本要嘛無法把握相對主義的核心精神,要嘛只是這個版本的不同修正,因此文章選取了最核心且簡單的版本來談;二,Boghossian對道德相對主義的批評,正正建基於他對道德相對主義的這種理解。
因此不少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Boghossian的批評只是源於他錯解了道德相對主義的立場,如SharonStreet〈HowtobeaRelativistaboutNormativity〉一文中便作出了有力的辯護。
我認為各位室友雖然不應把Boghossian的理解看成是對道德相對主義的「教科書式定義」,但Boghossian清晰的整理,仍然對我們把握道德相對主義,這個看似熟悉的立場,有莫大幫助。
[1]嚴格對說,這個類比未必正確。
因為「在左邊」這個屬性是關係屬性(relationalproperty)。
「蘋果在左邊」之所以非真,其實是因為這句話是不完整的,就像「我比_高」一樣,句子的意思並不完整。
而某些哲學家認為,相對主義要做的是對道德屬性相對化,而相對化跟關係化是兩回事。
這裡牽涉更多繁複的哲學問題,暫且以此或帶點誤導的例子幫助室友理解。
[2] 說明這種取代式相對主義之前,Boghossian也討論了相對主義其他可能的版本,但他認為其他版本都有明顯的問題,甚至根本無法把握到相對主義最核心的想法。
所以他認為取代式相對主義,才是相對主義中最合適的理解。
[3]不同的相對主義可以對「不同的X之間有沒有高下之分」或「按甚麼標準去分高低」之類問題有各種講法。
但道德相對主義者會堅持的是「沒有唯一一個X是最好」。
[4]Boghossian同時認為道德相對主義應該以其他領域裡的相對化計劃為模版,來建立自己的理論。
他又認為,伽里略對運動(motion)的相對化與愛因斯坦對時間的相對化,都是一種取代式計劃。
所以道德相對主義也應該是一種取代式立場。
[5]Boghossian也認為它也可是一組道德命令。
為免複雜,在此不述。
參考資料:
PaulBoghossian,“ThreeKindsofRelativism”,inStevenHales(ed.), ACompaniontoRelativism.Blackwell(2011)
PaulBoghossian,“WhatisRelativism”,inPatrickGreenough&MichaelLynch(eds.), TruthandRelativism.ClarendonPress.pp.13–37(2006)
豬文→→打賞荼毒室←←MorePosts分享此文: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WhatsApp(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Pocket(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按一下以分享到Telegram(在新視窗中開啟)更多按一下即可以電子郵件傳送連結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文章導覽
【哲學家故事】撥火棒之謎:消失的真相也許相對很難──道德相對主義要面對的困難?(下)
FollowUs免廣告瀏覽|會員專享如以手機瀏覽器登入,重新導向至網站時須手動reload頁面一次
Patreon|誠邀加入Patreon會員專屬內容!可能世界–會員有偈傾–04/09/2022莊子與故事–會員有偈傾–07/08/2022【會員專屬講座】面對傷悲|講者:鹽叔社會科學哲學–會員有偈傾–24/7/2022→所有Patreon會員活動影片自家網店實址開放時間哲學漫畫|哲學人間:無限人生哲學人間第一話:無限人生by好青年荼毒室哲學讀本系列|天窗出版
Popular
Today
Week
Month
All
我的分析哲學書單
同一・永恆・回歸
《哲學係咁跳》是場LecturePerformance?甚麼是LecturePerformance?
你是自由的──直面自己的年老與死亡吧
度身訂造書單:哲學入門
標籤Ethics
《好青年哲學讀本》
中國哲學
人生
人生意義
人生的意義
他者
倫理學
傅柯
動物
卡繆
哲學
哲學史
尼采
康德
思想實驗
意義
愛情
愛情哲學
應用倫理學
梅洛龐蒂
權利
歧視
歷史
死亡
沙特
法律
海德格
現象學
理性
相對主義
自我
自由
荒謬
莊子
薛西弗斯
薛西弗斯的神話
西方哲學
西西弗斯
語言
語言哲學
資本主義
道德哲學
道德責任
馬克思
→所有文章列表
→打賞我們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可使用Cookie。
繼續使用此網站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若要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如何控制Cookie,請參閱此處:
Cookie政策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首頁關於我們作者哲學傳統
歐陸哲學分析哲學東方哲學Back
哲學專題
書單系列動漫系列電影系列文學系列時事系列哲學樹洞哲學散文Back
哲學領域
哲學綜論哲學史倫理學政治哲學形而上學知識論心靈哲學生命哲學愛情哲學藝術哲學其他哲學Back
深淺度
★★★★★★★★★★★★★★★Back
荼毒室動向
媒體曝光公開活動會員活動Back
♕Patreon自家網店🛒
×ClosePanel
%d位部落客按了讚:
延伸文章資訊
- 1Moral Relativism - 道德的相對主義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 道德的相對主義 · Moral Relativism · 名詞解釋: 道德的相對主義是指將道德規範之內容視為因時、因地及因人不同而有改變,即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有 ...
- 2相對主義 - MBA智库百科
相對主義(Relativism)相對主義,是一種認為觀點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因立場不同、條件差異而相互對立的哲學學說。該學說主要應用在涉及道德準則的場合,因為在相對 ...
- 3道德相對主義 - 中文百科知識
在哲學中,道德相對主義是一種立場,認為道德或倫理並不反映客觀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張社會、文化、歷史或個人境遇的相對主義。道德相對主義者與道德普遍主義相反, ...
- 4自由概念与道德相对主义
在本文的以下两个部分,我们将借助对“自由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论题”的剖析,细致讨论自. 由主义不但不能提倡、反而必须拒斥道德相对主义。这首先要求我们简单定义道德、自由 ...
- 5「不過是觀點與角度」——甚麼是道德相對主義? - 關鍵評論網
道德相對主義的第一個核心想法是︰世上並沒有絕對的道德真理。世上不存在「錯」或「不應該做的」這些絕對的道德特性。 基於這理解,相對主義者會認為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