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台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国总统艾森豪于1960年6月18日访问台湾台北时,与蒋中正总统搭敞篷车前往圆山行馆途中接受热情群众夹道欢迎。

蒋总统伉俪亲至松山机场迎接,艾森豪总统并于傍晚在总统府前 ... 1960年代台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世纪: 19世纪台湾|20世纪台湾|21世纪台湾 年代: 1930年代台湾|1940年代台湾|1950年代台湾|1960年代台湾|1970年代台湾|1980年代台湾|1990年代台湾 年份: 1960年台湾|1961年台湾|1962年台湾|1963年台湾|1964年台湾|1965年台湾|1966年台湾|1967年台湾|1968年台湾|1969年台湾 1960年代台湾即是民国[[]]49年至58年,相当于“民国50年代”。

由于此一时期奠定良好经济基础,之前所采取财经政策产生效果,加上台湾主要盟友——美国1960年代持续经济景气繁荣,台湾民生状况明显改善。

于台湾执政的国民党政府因应此趋势,采取“工业取代农业”、“低廉工资代工”等经济措施,让出口大幅增加,终达成经济发展、物价稳定的双重经济目标。

目录 1政治 2九年国民义务教育 2.1实施缘起 2.2筹备经过 2.3筹措经费 2.4办理方式 3经济文化 4大事记 5参考资料 政治[编辑] 美国总统艾森豪于1960年6月18日访问台湾台北时,与蒋中正总统搭敞篷车前往圆山行馆途中接受热情群众夹道欢迎。

蒋总统伉俪亲至松山机场迎接,艾森豪总统并于傍晚在总统府前广场对50万群众发表演说。

两国总统发表联合公报,稳固邦谊,谴责中共对金门隔日炮击之恶行,也依《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共同抵御中共在本地区之挑衅”。

艾森豪与蒋中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分别担任欧洲及中国战区的盟军统帅。

相对经济发展蓬勃,台湾政治气氛仍处于反共的意识形态与中国大陆的战争状态。

1960年举行的总统大选,已连任两次的蒋中正因中国大陆对台湾还处于战争状态,而三度连任总统。

中华民国虽于台湾站稳脚步,亦争取反攻大陆,惟因美国阻扰、中共发展核子武器成功等因素,终在1960年代中期放弃反攻大陆计划,直到1980年代后期随着政治民主化及本土化才予以扬弃。

于政治考量下,台湾省政府于1962年设置了第一家官方电视媒体——台湾电视台,官方利用该媒体进行各项政令宣导。

1960年代的政治气氛相对缓和。

蒋经国政府也借由扩大地方自治选举权,将其部分政治权利释放给台湾籍政治人物,不管党内谢东闵或无党籍高玉树都在此年代崭露头角。

1961年,“苏东启案”计划以武力号召台湾独立。

史明于1962年完成日文版《台湾人四百年史》,其后又花了六年完成中文版。

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彭明敏与学生谢聪敏和魏廷朝于1964年共同起草“台湾自救运动宣言”,而被中国国民党判刑八年,并于1970年1月在默许下神奇逃抵瑞典。

1966,随着中共于中国大陆发起文化大革命,统治台湾的中华民国与中国国民党随即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与之分庭抗礼,以显示中华民国为正统中华文化与道统,法统之代表。



九年国民义务教育[编辑] 台湾1960年代最重要的大事,应属蒋故总统中正先生实施1968年台湾义务教育由六年延长为九年的教育措施。

此措施的实施,提高台湾教育水准,广设技职学校,亦奠定19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时中级技术人才的人力资源基础。

实施缘起[编辑] 有鉴于台湾国民学校毕业生升学压力日趋沉重,再加上1958年八二三炮战结束,台湾与中国内战逐渐降温,台湾开始发展经济。

为提高教育水准,改进人力素质,同时增强国防力量与加速经济发展,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故总统中正先生于1967年6月27日于总统府国父纪念月会发表言论,“要继耕者有其田政策推动成功之后,加速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以现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来解决九年义务教育问题,定可乐观厥成。

” 1967年6月30日蒋故总统中正先生召集教育部长阎振兴、台湾省主席黄杰、台湾省政府教育厅长潘振球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长刘先云,指示筹画延长国民教育为九年事宜。

同年8月17日蒋故总统中正先生正式以台统(一)义字第五零四零号命令公告:“兹为提高国民智能,充实戡乱建国力量,特依照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第四项之规定,经交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会议第三次会议决定:国民教育之年限应延长为九年,自五十七学年度起先在台湾及金门地区实施,关于实施九年国民教育之有关事项其需以法律定之者,应提案制定一特别法,以资适用,希遵照上项决定迅即办理。

” 筹备经过[编辑] 在蒋故总统中正先生发表谈话与会谈后,行政院与教育部开始办理筹备工作,分别成立专案小组,进行研订法令,筹措经费,广设国民中学,同时新订国民中学课程暂行标准及修订国民小学课程标准。

筹措经费[编辑] 由于当时各县市负担教育经费早已超过宪法规定比例,因此由财政部规划,开辟专案财源。

根据专案小组提出《延长国民教育有关经费事项会商结论报告》,经行政院1967年8月3日第一零三次院会通过,由省县市政府筹措,不足处由中央支援,且经《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允许,不受《财政收支划分法》的限制。

五十七至五十九学年度三年总经费台湾省估计新台币2,855,510,700元,台北市估计新台币744,489,300元,省市经费合计约三十六亿元,超额经费以预备金支应。

办理方式[编辑] 全国初中、初职及五年制职业学校,均停止招生。

划分学区,当年国民学校毕业生一律通知免试分发入学。

私立初级中学得视需要,指定为代用国民中学。

私立完全中学如停止招生高中部学生,条件符合者亦得指定。

国中学生免收学费,其余费用照收;另设奖学金名额,补助清寒学生。

五十六学年度各届国校毕业生,年龄未超过十五岁志愿就读国中者,由各县市教育科(局)按照国中余额办理甄试入学,或接受补习教育;但上述学生均不得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之一切权利(如免学费)。

国中课程除重视文化陶冶之基本科目外,并加强职业科目及技艺训练,兼顾升学就业准备之需要。

提高师资素质,一方面提高师资培育资格与训练,同时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

国民学校改制为国民小学,促进教学正常化,对于身心障碍儿童施以特殊教育,保障其就学机会。

同时各县市国民小学设备应尽量提升其基本水准,避免城乡差距。

因应国民中小学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各县市教育行政编制扩大,并成立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

由教育部统一督导各省县市实施进度与考核,于一年内完成各项筹备工作。

经济文化[编辑] 1960年代的台湾,都会经济持续发展。

圗为1966年成立;位于西门町之“成都杨桃冰”冰饮店 政治大环境失利,美国持续透过国民党统治的中华民国政府以美援规划各项经济计划来建设台湾,这里面包含“第三期台湾经济建设四年计划”、“第四期台湾经济建设四年计划”、“第五期台湾经济建设四年计划”,该类型计划重点为维持物价稳定、扩大输出、促进农业现代化、扩建基本设施、改善工业结构等;也获得预期效果。

这过程中间,台湾也积极兴建基础建设,如可用于观光、农业、民生用水的石门水库。

在财政金融上,台湾于此年代中期成立行政院赋税改革委员会、实施“海关管理保税”、成立证券交易所及取消结汇证制度,在充分准备中,即使美援终止,台湾经济并未受到太多影响,相对的,也让财源充足的台湾得以实施教育界的大事--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并全面预为实施各项社会福利措施及体育赞助活动来做准备。

在地域发展上,以台北市为主的北台湾都会型态正式于此年代成型,其关键点在台北市于年代中期突破100万人的院辖市门槛。

延续前20年,此年代不但让台北市人口从战后的20万迅速成长至1967年的100万以上,也让其人口族群结构,产生与台湾其他都市完全不同的现实状况。

为了因应人口增长的趋势,台北市除了将其行政区域扩展,纳入了郊区的木栅、士林、南港等行政区,也积极开拓东区田野发展。

该市政府除了沿用日治时期已订定的市区计划外,更着重以土地高度利用为主的公共建设开发,并加速拆除市区大量旧建物。

这些措施,虽象征国民党政府经营台北市成为实质首都决心,但相对地,却也正式宣告台湾南北经济差距加快加大的序曲。

大事记[编辑] 1960年(民国4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访问中华民国,成为唯一于任内访问中华民国的美国总统(6月18日)。

1962年(民国51年):台湾电视公司开播,台湾从此进入电视时代(10月10日)。

1963年(民国52年):桃园石门水库开始蓄水(8月11日)。

1964年(民国53年):湖口装甲师司令赵志华发动兵变失败(1月21日)。

中华民国与法国断交(2月10日)。

彭明敏、谢聪敏、魏廷朝因印制“台湾人民自救宣言”被捕。

(9月20日) 1965年(民国54年):美援停止。

经济部正式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区管理处筹备处,这是台湾的第一个加工出口区(3月)。

台湾铁路管理局新店线停止营运(3月24日)。

1967年(民国56年):台北市正式改制为院辖市(7月1日)。

[1]:116 1968年(民国57年):台东县红叶少棒队以7:0击败来访的日本少棒明星队(8月25日)。

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初级中学全面改制为国民中学(9月9日)。

1969年(民国58年):柏杨因在自立晚报刊登改编的大力水手漫画被捕,并依匪谍罪嫌判处12年有期徒刑(9月1日)。

参考资料[编辑] ^陈布雷等编著:《蒋介石先生年表》,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6月1日 民国50年代-政策制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家政策研究中心:战后台湾历史年表 林柏维:台湾历史年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60年代臺灣&oldid=71811774” 分类:​1960年代台湾20世纪台湾依年代划分的台湾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大马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页面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添加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