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生科系CP值低是因為系很爛?統計沒意義?還是誤上賊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生命科學系常被調侃CP值很低,該系核心以生物學為基礎,但比生物學多了跨領域與技術發展題材。

photo credit:Ingimage. 「畢業生收入大調查」這種題材 ...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全產品速覽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買東西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新冠肺炎 時事觀察 軍事評論 鳴人放送 法律評論 鳴人選書 影評 作者群 念生科系CP值低是因為系很爛?統計沒意義?還是誤上賊船? 顏聖紘 19Jul,2016 生命科學系常被調侃CP值很低,該系核心以生物學為基礎,但比生物學多了跨領域與技術發展題材。

photocredit:Ingimage 「畢業生收入大調查」這種題材一向很受到媒體的歡迎。

畢業的時候,選志願的時候,年底換工作的時候,就要來一下。

如果看到自己念過的科系平均收入還OK,自己也屬於OK一族,就會覺得「嘿啊,真的不錯」,然後轉身告訴大家念XX系真的很棒。

但如果自己屬於不OK的那一族,就會開始在Dcard還是黑特版,或是各個靠北社團說「千萬不要念XX系」。

有一個科系經常被說CP值很低,然後在收入前10名中也從來沒有排上榜過,那個科系叫「生科系」。

我每次上PTT或Dcard看同學的悲鳴,有人認為老師亂教、就業前景被吹捧得太好、老師研究做得不怎麼樣、課程不太紮實、沒有證照可以考等等等。

其實我也沒有不同意,但是我又想問:那請問其他科系就都沒有這些問題嗎? 一、生命科學是甚麼碗糕? 生命科學(LifeSciences)其實是一個相對晚近出現的龐大學門,此學門的核心是生物學(Biology),然而生命科學比較起生物學來說,有較多的跨領域(例如生物數學演算、生物物理)與技術發展(例如生物醫學工程)題材。

而生物學本身也幾乎是19世紀才被確立的一個學門,生物學可以包含的各個子學門,例如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解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理學、生態學、演化學、系統分類學等,其實在早期都是獨立發展卻又互相牽涉的科學學門。

每一個生物分類群都會有一個「學」,例如哺乳動物學(mammalogy)或魚類學(ichthyology),這些學門的核心是生物的分類體系、演化、生態,或加上生理與延伸議題。

然而每一個生物分類群學門也會因為被人類利用而出現相應產業,再發展出應用學門。

例如動物學(Zoology)的核心是分類、型態、解剖、演化與生態。

但是當動物被圈養與利用時,就會產生動物科學(AnimalScience)(昔稱畜產)、水產養殖、野生動物經營管理、與獸醫這些學門。

若產業規模夠大,便會步入政策研究,例如漁業科學。

若是換成植物學(Botany)則可以對應森林學、農藝、園藝、農產運銷與推廣。

而微生物學,也能對應到生物工程、公共衛生、醫事檢驗、甚至是護理體系。

如果是人類呢?解剖學、藥學(不管是中醫或是西醫)、生理學、醫學幾乎都是為了服務人類而發展出來的學門,不過除了解剖學與生理學外,完全服務人類的臨床醫學技術(也就是醫院內的各科)並不被納入生命科學中,至於醫學研究則屬於生命科學的範疇。

這也就是說,生命科學包含了以生物學為基礎的所有學門,這些學門又因為對應的生物分類群、產業、研究社群的差異,各自發展出未必被劃入生命科學的其它應用學門。

每一個學門之間其實都可能因為研究材料、方法論與技術,或對應的產業與科學議題,或多或少具有重疊的部分。

清華大學創立生命科學系後,各校就開始紛紛成立相關學系。

photocredit: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二、那生命科學系又是甚麼碗糕? 這得先從大學科系的改名風潮說起。

自從清華大學創立了「生命科學系」,而其聯考錄取分數馬上直逼當年第三類組除醫學院科系以外的第一志願——臺大動物系以後,各校就開始紛紛思考成立生命科學系。

成立生命科學系有兩種途徑,第一,是把原來的「生物系」改名叫「生命科學系」。

第二,就是把原有的「動物系」和「植物系」合併。

在各式各樣的生命科學系紛紛成立以後,又出現了「生物科技系」。

而「生物科技」四個字有時候也會與「海洋資源」、「食品營養」、「農業」或「水產養殖」混搭。

在科系名稱變得比較潮比較長、系所的研究與教學目標變得包羅萬象以後,學生就開始迷惘了。

因為如何把眾多的「生命科學相關科系」(把生物學列入「必修科目」的系,其實都是生物相關科系)和高中生物所習得的知識連結在一起,無論對學生甚至是高中老師來說,都可能是困難的。

原因出於我們的國高中教育,不管是課綱還是課本,其實都不重視各個學術領域從發想、理論成型、技術發展、議題分眾,到連接現今人類生活、產業與地球環境的發展歷史。

如果一個高中生只知道如何解一道「吃一塊肉的消化與蛋白質代謝過程」的考題,卻不知道同樣的議題可以出現在生科、水產養殖、昆蟲、獸醫、動科與醫學系,他當然看不見科系全貌,也很難描繪出一個科系的理想輪廓。

所以生命科學是有定義的。

而一個理想的生命科學系的教師成員,也應該具有主要領域的專長。

但是在實際上,台灣的各個生命科學系的樣貌取決於該科系成立的脈絡、該系老師的專長分布、系所的發展方向、和產業的遠近,甚至是系所成員對「生命科學」的認知。

萬一因為上述理由,生命科學的內容被扭曲了,那麼為何有些學生總以為「生命科學」同等於「生物科技」或「生物醫學」,甚至在政府的各項施政與統計中,生命科學也經常被窄化為生技與生醫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收入大調查有參考價值嗎? 如果了解了生命科學的內涵,還有各種「要修生物學」的科系之間的關聯以後,你大概就會開始懷疑這類調查與統計的意義了。

原因如下: 政府對職別的分類能反應出快速的學術領域發展嗎?以農、林、漁、牧業來說,哪一個科系不需要修生物學?甚至還要修生物技術課程(或學程)?但是這些職別,不會在政府的統計中被納入生命科學範疇。

生物醫學與相關產業,其實是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系所的發展重點之一,然而有關醫學這個職別的統計,卻不見得可以反映出非臨床醫學學門的比重。

傳統職別分類忽視跨領域發展。

並非每一個系所都會直接對應一個產業,每一個學門離「直接做出產品來賣」的產業遠近是有差距的。

因此有些離產業很近的科系(例如水產養殖),會希望學生在畢業前考證照,並直接進入產業。

但是有些科系並沒有專屬證照可考(例如生態科學),這時候就必然跨領域發展。

許多科系的人才訓練目標,側重學術人才培養,但是偏偏會進入學術界的人少之又少,能留下來的更是九牛一毛。

就算該系輔導學生報考檢定或是證照,也不表示擁有該證照的畢業生就會從事相關職業。

此外,許多科系本身屬跨學門,以計算生物學來說,應該算是數學還是生物呢?如果我們的政策經常高喊跨領域,但是在這樣的統計上卻忽視「多數人都在跨領域」的現實,那麼這種調查就沒有意義可言。

科系與收入的關聯性不明確。

承上述可知,當一個科系可以對應多種行業,而一個行業,也可以讓其他科系背景人才加入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之時,畢業科系、從事職業,與收入間就不可能具有一對一的對應關係。

以生命科學領域來說,如果我們把所有需要修生物學,甚至大量使用生物技術的科系或職別,都囊擴在生命科學領域下,那麼平均收入大概會暴增,絕對不只甚麼33-35K。

如果科系與職別的連結並不具專一性,這種統計有意義嗎? 平均數並非妥當的統計策略。

我們這個政府很怪,從小大家都學過平均數不足以完整描述一個群體的某種特質(例如:收入)的分布,尤其在標準差很大的時候,平均數所代表的意義並不大。

那麼若要告知年輕人,這個系所畢業生或是某個職別的薪資,應該使用的是眾數,而非平均數。

但很妙的是不知道為什麼,連人力銀行的業配文也喜歡使用平均數來洗腦或是製造偏見。

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如果一個生命科學系所開設在職專班,有醫生就讀,那麼該系所的畢業生的平均薪資必然會暴增超過100K,但如果使用眾數,這種離均差很大的數值就不會誤導對薪資的解讀。

此外,使得這些薪資統計沒有參考價值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對就業年資與薪資變動的了解。

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和就業三年、五年、七年、十年的中壯年人所經歷的學習與就業環境,與當下的社會氛圍必然是不同的。

因此如果我們真的很關心一個學門領域的就業狀況,或許應該了解的是「薪資成長程度」以及「是否已達到自認安定滿足的境界」。

最後,媒體上那些「薪資排行榜」訊息中不告訴你的是,為什麼有些領域的畢業生薪資相對較高?真的是因為專業門檻高?用人唯才?產業發展正在巔峰?還是因為非常血汗呢?選擇一個科系的決策基礎是因為「你想藉由這個科系的知識技術來解讀甚麼問題?」或只是幻想「畢業後馬上可以賺多少錢」? 當我們在唱衰一個科系的時候,究竟是因為該科系的成立純粹是一種取巧?只是仰賴一個極可能曇花一現的產業?或者是因為自己念錯學校沒有跟對老師?還是根本是自己亂填志願最後再來怪別人害他誤上賊船呢? 生命科學包含了以生物學為基礎的所有學門,以統計說明科系與收入的關聯性不明確。

photocredit:Ingimage 年輕人 顏聖紘 社會文化 大學選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

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min}}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利點數1點=NTD1元。

我已詳閱贊助說明,且同意站方的使用條款。

確認送出 您當前剩餘U利點數:{{balance}}點;前往購買點數。

延伸閱讀 獻給高中生的「正義課」:選擇法律這條路前,該思考什麼? 高中競相找大學教授模擬面試真的有用嗎? 給自認魯蛇和無頭蒼蠅畢業生的不中聽建言 冷門科系?只是你看不見社會的全貌 大學生抄作業其實還好捏,恐怖的是不會找資料 高中生推甄資料膨風空洞又矯情是誰的錯? 作者其他文章 為什麼能驗收?從石虎設計事件談公共採購的結構性沉痾 秋行軍蟲入侵台灣後:科學、教育、防治與媒體傳播,還能多做點什麼? 從「秋行軍蟲」一夕暴紅,談台灣有害生物風險評估與公眾知識落差 找到人與動物的最適距離:《和動物說話的男人》評介 因為很美所以無所謂?龍眼雞事件凸顯台灣在入侵物種防治態度的混亂 科技部「博後六年條款」,是立意良善還是自以為良善? 台灣獼猴自保育類下架(下):除名後一定要面對的問題 台灣獼猴自保育類下架(上):除名前沒被說清楚的議題 「特殊選才」拯救專才學生?或只是瀕臨崩壞的制度? 高中競相找大學教授模擬面試真的有用嗎? 帶貓狗進森林遊樂區,是對寵物的友善還是對野生動物的危害? 從菲籍研究生上銬事件,談台灣社會對田野研究的不了解 我們為何成為貓奴:我們愛的是貓,還是那個愛上貓的自己? 發展人工養殖產業就能救得了食蛇龜? 礦場植生復育真能復舊?或只是花大錢做公關?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顏聖紘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專長為系統分類學、演化生態學、擬態生物學,以及野生動物貿易管理政策。

關切教育、生態保育與環境政策、與社會公義事務。

最新文章 導演相米慎二的青春影像記事(下):水手服、機關槍與颱風過境 導演相米慎二的青春影像記事(上):日活羅曼情慾電影與藥師丸博子 後疫情大挑戰(一):新加坡能與新冠病毒共存多久? 我們看不見電影裡的壞人:《巴黎屬於我們》精準詮釋「何謂政治」 不曾經歷過日治時期?與世界一同走過歷史長河的馬祖列島 最多瀏覽 壁虎先生/《瀑布》:「鍾孟宏可以跟柯文哲結婚」 「狼」困淺灘——看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水下布局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開戰》,美中夾擊下的台灣會如何? 台美如何共構「整體性嚇阻」國防戰力,以防中共軍事冒進? 後疫情大挑戰(一):新加坡能與新冠病毒共存多久? 鳴人堂臉書專頁 鳴人堂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