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綱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課程綱要(英語:Curriculum Guidelines),簡稱「課綱」,舊稱課程標準,是規範臺灣學校課程教學、教科書和升學考試的重要依據。

課綱經由國家教育研究院進行研究與 ... 課程綱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22年1月18日)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編輯這個條目。

(幫助、討論) 此條目缺少有關臺灣時期的資訊。

(2022年1月18日)請擴充此條目相關資訊。

討論頁可能有詳細細節。

課程綱要(英語:CurriculumGuidelines),簡稱「課綱」,舊稱課程標準,是規範臺灣學校課程教學、教科書和升學考試的重要依據[1]。

課綱經由國家教育研究院進行研究與撰寫,並經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審議核可後公告實施。

臺灣現行課綱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於2019年(民國108年)實施,因此俗稱「108課綱」。

目次 1歷史 1.1大陸時期 1.2臺灣時期 1.2.1統編本時代的開啟 1.2.2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1.2.3「一綱多本」與九年一貫課程 1.2.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2現行課綱簡介 3法律地位 4爭議 5參考資料 6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大陸時期[編輯] 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12年(民國元年)發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並依此制定〈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為民國史上第一份課程標準。

1913年(民國2年),教育部發布〈師範學校課程標準〉、〈中學校課程標準〉、〈高等師範學校課程標準〉。

1923年(民國12年),新學制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訂定小學、初中各科綱要,及高中課程總綱,發布〈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

1929年(民國18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暫行標準〉、〈中學課程暫行標準〉、〈幼稚園暫行課程標準〉。

1932年(民國21年),教育部正式發布〈小學課程標準〉、〈中學課程標準〉、〈幼稚園課程標準〉。

1934年(民國23年),教育部修正發布〈師範學校課程標準〉。

1936年(民國25年),教育部發布〈修正中學課程標準〉,教學時數減為每週三十一小時;同時發布〈修正小學課程標準〉,採合科課程型式,減少教學時數,自四年級起加授珠算;及〈修正幼稚園課程標準〉。

[2] 1940年(民國29年),為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需,教育部修正發布〈中學課程標準〉。

1942年(民國31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修訂標準〉。

1944年(民國33年),教育部修正發布〈師範學校課程標準〉。

[2] 1945年(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開始對臺灣行使統治權,臺灣地區改採中華民國各級學校課程標準製作教科書。

1948年(民國37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第二次修訂標準〉,旨在增加公民訓練。

同年12月,教育部修正發布〈中學課程標準〉,以因應《中華民國憲法》頒布需要。

[2] 臺灣時期[編輯] 統編本時代的開啟[編輯] 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而撤退至臺灣。

在此時代背景下,1952年(民國41年),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強化「反共抗俄」之教育目標。

政府亦於次年編寫國文、地理、歷史、公民四科教科書標準本,至此開啟「統編本時代」。

[3]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編輯] 「一綱多本」與九年一貫課程[編輯]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編輯] 現行課綱簡介[編輯] 臺灣現行課綱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於2019年(民國108年)實施,因此俗稱「108課綱」。

108課綱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自發」、「互動」、「共好」為三大基本理念,並訂定「啟發生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涵育公民責任」等四項總體課程目標,貫穿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考量各學習階段特性,結合核心素養加以發展。

[4]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核心素養分為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

[4] 自主行動:個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習者應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進行系統思考以解決問題,並具備創造力與行動力。

溝通互動:學習者能廣泛且妥善運用各種工具,包括物質工具(如人造物、科技及資訊等)和社會文化工具(如語言、文字及符號等),與他人及環境能有良好且有效的互動,並具備藝術涵養與生活美感。

社會參與:學習者處在彼此緊密連結的地球村,需要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以參與行動與他人或群體建立適切的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

[4] 上述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如下:[5] 核心素養面向 核心素養項目 項目說明 A自主行動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判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並能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解決生活、生命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的能力,並試探與發展多元專業知能、充實生活經驗,發揮創新精神,以因應社會變遷、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力。

B溝通互動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的能力,並能了解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與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體會藝術文化之美,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的態度與能力。

C社會參與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我到社會公民,循序漸進,養成社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而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發展與人溝通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服務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核心素養依照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狀況,各教育階段定有不同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

主要應用於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的一般領域/科目;技術型、綜合型、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則依其專業特性及群科特性進行發展,彈性納入與整合核心素養。

[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依學制劃分為三個教育階段。

其中,國民小學教育六年、國民中學教育三年為強迫入學;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三年為非強迫入學,有四種學校類型供學生選讀: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高中」,提供一般科目課程,協助學生試探不同學科的性向,著重培養通識能力,奠定學術預備基礎。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高職」,提供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課程,協助學生培養專業實務技能,奠定生涯發展基礎並提升就業力。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綜合高中」,提供一般科目及專精科目課程,協助學生發展學術預備或職業準備的興趣與知能,於入學第一年時確定學生興趣為學術研究或實務操作,並於第二年時分流。

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單科高中」,提供特定學科領域為主課程,協助學習性向明顯之學生持續開發潛能,奠定特定學科知能拓展與深化之基礎。

[5][6] 各教育階段再依學生之身心發展狀況,區分如下五個學習階段: 第一學習階段:國民小學一、二年級 第二學習階段:國民小學三、四年級 第三學習階段:國民小學五、六年級 第四學習階段: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 第五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十、十一、十二年級[5] 課程類型的部分,108課綱課程類型區分為二大類:「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

部定課程由國家統一規劃,養成學生的基本學力,奠定適性發展的基礎。

校訂課程由學校安排,以形塑學校教育願景及強化學生適性發展。

課程架構如下:[7]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普通型 技術型 綜合型 單科型 第一學習階段 第二學習階段 第三學習階段 第四學習階段 第五學習階段 部定課程 語文領域 國語文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 英語文 數學領域 數學 社會領域 生活課程 社會 社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歷史 地理 公民與社會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生物、理化、地球科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地球科學 地球科學 藝術領域 藝術 藝術(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 音樂 美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領域 綜合活動 綜合活動(童軍、家政、輔導) 生命教育 生涯規劃 家政 法律與生活 環境科學概論 科技領域 科技(資訊科技、生活科技) 資訊科技 生活科技 健康與體育領域 健康與體育(健康教育、體育) 健康與護理 體育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校訂課程 彈性學習課程 校訂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 團體活動時間 彈性學習時間 第五學習階段以分科教學為主。

第一至四學習階段,若該科目名稱後有括號者,表示學校可經由該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通過後,實施分科教學。

「本土語文」包含閩南語文、客家語文、原住民族語文、閩東語文;「新住民語文」包含越語、印尼語、泰語、緬甸語、柬埔寨語、菲律賓語、馬來語。

彈性學習課程可為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以及諸如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等各式課程,亦可進行領域補救教學課程。

校訂必修以通識、知識應用或校本特色課程為原則,不得為部定必修課程之重複或加強。

學校得依其發展特色、師資結構及相關條件開設之。

選修課程包括加深加廣、補強性及多元選修課程,由學生自主選修。

加深加廣選修之課程名稱、學分數與課程綱要由教育部研訂第二外國語文,包含未列於上表的第二外國語文課程。

高級中等學校採行學年學分制,學生三年應修習總學分數為180至192學分,普通型及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150學分;技術型及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160學分。

法律地位[編輯] 爭議[編輯] 課綱爭議最大者為歷史科,由於其經常涉及政治意識形態,因此造成持有不同價值觀的族群對立。

教育部於2014年(民國103年)微調國文及史、地、公民等高中課綱,本次課綱微調小組人員全部匿名、第一線執教的高中教師被排除在外、課程綱要成為鉅細靡遺的指導細則、中性字眼被含有潛在思維的主觀表述給取代、史觀主體的改變、臺灣史編序的大位移、以及消失的平埔族等爭議造成社會紛亂。

[8]部分反課綱的高中生更密集到教育部抗議,於2015年(民國104年)7月23日深夜還發生學生夜襲教育部,衝進部長室,警方逮捕學生記者33人事件。

[9]而108課綱實施後,有網路傳聞「新課綱出來了,完全去中國化,從商朝到隋唐只剩下短短四頁....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就沒人會去注意討論」,隨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證實為錯誤訊息。

[10] 108課綱實施後,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顯示,僅有兩成教師表示全面準備就位,但也有四成教師認為新課綱對學生有幫助。

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分析,新課綱很多課程時數減少,但教學內容仍無法對應到目前包山包海的考試制度,老師的壓力大。

政府雖花了滿多時間宣導,仍讓很多老師還無法全面就位。

[11]教育部長潘文忠坦言,108課綱課程的規劃確實有太多細節、配套,除了調整師資人力結構、公布實施偏遠地區學校發展條例,也因應新課綱的科技領域,前瞻計畫也投入100億於校園的智慧化中。

他說,當然政府還得更加努力,不僅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也要讓這群熱血投入教育的夥伴們有更好的支援。

[12]此外,108課綱希望教師要翻轉課程內容及授課方式,開辦多門多元選修課程,全國高級中學教育產業工會認為,此讓高中職教育現場教師不只要準備原本的教程,還要準備新的教材及教具、批閱作業,只能「超鐘點」,卻不能「增員額」困境,希望增加高中職教師員額,落實新課綱精神。

[13] 搭配108課綱的大學考招新制於2022年(民國111年)正式實施,也引發不少爭議。

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表示,如今超過半數學生是透過個人申請入學,然而學生錄取科系後,高三下學期往往無心上課,但微積分等重要銜接課程都在高三,「學生高三的學習變得很破碎,素質也下降,這對台灣未來的競爭力影響很大。

」亦有高三學生認為在暑假仍要考分科測驗的情況下,高三下學期其實很難專心上課,依然同時要準備個人申請面試、分科測驗,還有設法兼顧高三課程,「而且從學測考試,到錄取放榜的時間拉得更長,學生過程中也會更焦慮,感覺沒什麼效果。

」[14]另外,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主張,用以取代備審資料的學習歷程檔案與大學考招脫勾,讓家長放心學生專心,高中三年學生能積極探索性向、快樂有效學習,達到新課綱激發學生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的初衷。

[15]台大校方則呼籲政府應立即啟動112考招新制精進研議,審慎檢視學測國英數綁分科測驗的合理性,重視採計數乙考科的校系需求,在有效評量學習完整性暨避免一試定終身之考量下,應及早討論分科測驗加考國英數乙事宜。

[16] 參考資料[編輯] ^什麼是課程綱要-108課綱資訊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12basic.edu.tw.[2022-01-15].  ^2.02.12.2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網站.[2022-01-15].  ^第二章統編本時代課程標準之發展(.pdf).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2-01-22](中文(繁體)).  ^4.04.14.24.3108課綱重點-108課綱資訊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12basic.edu.tw.[2022-01-15].  ^5.05.15.2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程綱要總綱(.pdf).教育部.2014-11-28[2022-01-15](中文(繁體)).  ^許榮添等.110年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宣導手冊(全國版)(.pdf).教育部.2021-01[2022-01-16](中文(繁體)).  ^教育部.(111學年度實施)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pdf).教育部.2021-03-15[2022-01-15](中文(繁體)).  ^編輯,TNL.高中歷史課綱「微調」吵甚麼?解析7大反對意見與3大支持論點-第1頁.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2015-05-09[2022-01-15](中文(臺灣)).  ^聯合新聞網.整理包/課綱微調爭議到底在吵什麼?.時事話題.[2022-01-15](中文(臺灣)).  ^【錯誤】網傳「新課綱出來了,完全去中國化,從商朝到隋唐只剩下短短四頁....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就沒人會去注意討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021-07-09[2022-01-15](中文(繁體)).  ^聯合新聞網.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聯合新聞網.20190926T112516Z[2022-01-16](中文(臺灣)).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ETtoday生活新聞|ETtoday新聞雲.www.ettoday.net.[2022-01-16](中文(繁體)).  ^中時新聞網.108課綱爭議延燒全國高中校長會議門外教師舉牌陳情-生活.中時新聞網.[2022-01-15](中文(臺灣)).  ^Storm.mg.考招新制爭議2》高三終能好好上課?108課綱首屆考生:放榜拉長更焦慮-新新聞.new7.storm.mg.[2022-01-15](中文(臺灣)).  ^108課綱衍生五大爭議藍綠之外終於有立委注意到這問題.www.cmmedia.com.tw.[2022-01-15].  ^聯合報.聯合報.聯合報數位版.[2022-01-15](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編輯]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課程綱要&oldid=69804091」 分類:​教育台灣教育史台灣教育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自2022年1月需要校對的頁面自2022年1月缺少重要資訊的條目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使用創建條目精靈建立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Español日本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