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心理諮商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致力於用淺白易懂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心理諮商的專業如何有效地改善生活。
歡迎你前來試試心理諮商,選擇你想要的未來生活,撥開層層包圍的迷霧,讓我們共同摸索出 ...
在生命的裂縫中,尋找微光
微光心理諮商所
全預約制・高隱私性・多元文化
每一個糾結,都藏有複雜的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值得好好說出口
心理師團隊
莊博安
WesleyChuang
微光心理所長諮商心理師
林宛萱
WanHsuanLin
諮商心理師
郭玟秀
WenhsiuKuo
諮商心理師
鄧善庭
ShantingTeng
諮商心理師
蔡秀娟
JoyTsai
諮商心理師
周昱帆
YuFanChou
諮商心理師
林彥妤
YenYuLin
諮商心理師
楊婉姃
LillianYang
諮商心理師
邱韻哲
Cho
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
許雅茹
TreeHsu
諮商心理師
吳侑璇
SammyWu
諮商心理師
尤福欣
DaisyYo
諮商心理師
莊詠程
BenjaminChuang
諮商心理師
鄭芷昀
CeciliaCheng
諮商心理師
廖孟真
MengChenLiao
諮商心理師
黃芸瑩
JudyHuang
諮商心理師
李宜靜
YiChingLee
實習心理師
預約流程
STEP1
點我加入「LINE@預約」
STEP2
專業個管師協助您快速媒合心理師
STEP3
安排心理師確認諮商時間
STEP4
預約完成
STEP5
在指定時間前往諮商
心理文章
×
全部
害怕孤獨
憂鬱
心理諮商
焦慮
強迫行為
伴侶關係
情緒困擾
原生家庭與父母關係
親密關係
職場關係與壓力
創傷
自殺議題
人生迷茫
分離焦慮
信任感不足
榮格心理
睡眠問題
自我覺察
心靈療癒
青少年
成癮
暴食
挫敗感
潛意識
疾病問題
冥想練習
性侵
自我探索
親子關係
精神分析
婚姻問題
家暴議題
同志議題
夢
藝術治療
情緒表達
人際關係
自我價值
性諮商
強迫癥狀
多元性別
失眠
心理諮商是什麼?有什麼幫助?
雖然心理諮商的書籍越來越多,但許多人對於「心理諮商是什麼」可能還是很困惑。
如同你詢問正在被諮商的人有什麼效果時,他們通常很難說出具體的成效,但又覺得具有某種效果而一直去。
其實關於心理諮商的成效,國內外心理師也不斷的發表論文或文章在討論,這個最核心的問題還是:
「心理諮商到底有沒有用?值不值得那個費用?」
畢竟北部動輒2000-4000元(純自費,不包含其他補助)的費用不是人人承擔得起,就算覺得是小錢也不想被當凱子,既然花了錢,就要覺得值錢。
因此本篇文章也是讓考慮是否要進入諮商的人,以及正在諮商中的人參考,你可以如何提出你的需求,讓你的諮商更能協助到自己。
大致上,諮商費用包含以下幾點考量:
諮商費用=個案準備度+心理師專長與能力+諮商功效+諮商後覆盤+行政費用
一、個案準備度:
把準備度放在第一個,也是因為願意進入諮商的人,代表他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意願,開放心胸嘗試改變。
這也是讓諮商有效率的重要一環。
很多人覺得費用越高越有用,他也越會珍惜和努力改變。
所以偶爾會聽到一個狀況是:「個案預約完就覺得自己好了。
」
這不是什麼神秘力量,而是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做出改變,而諮商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他在敲定下下週三要諮商後的這段時間,自己做足了充分的功課和行動,因此到預約的前幾天,他就覺得沒必要前往了(當然大家還是盡量避免這個行為XD)。
價格和成效的確有所關聯。
但越貴真的越好嗎?當然不是,所以還要加上以下幾個因素。
二、心理師專長與能力:
他是適合你的心理師嗎?如果需要談成人感情議題,但找到一位專長是失智老人的,不是說他不會處理感情,而是他經驗未必那麼多,處理起來可能需要花更久的時間。
再極端一點,如果你是一位同志,找到一位反同志的心理師,那在價值觀上就有明顯的衝突,這就很難談得好,甚至被惹怒洗腦。
基本上,心理師也都要有清楚的自覺:「是否能/要接下這位個案?」、以及「談不來時能否轉介給其他心理師?」這是道德問題。
反過來說,當不適合時你會提出來嗎?其實當你願意提出來,心理師都是願意一同調整的。
就像很多人到精神科拿藥說沒效,但藥物對每個人作用不同,醫師一開始也只是開最普遍有效的那種藥,但未必適合你,所以需要不斷回去調藥。
同樣的,心理諮商一開始也是心理師先按照原本的模式傾聽和分析,如果你也沒有特別反應,那心理師大概會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
因此,像我也會在第一次諮商後詢問我的個案:「今天這樣的狀況還好嗎?有沒有什麼部分想要多一些、少一些?」
配合得好,後續合作才更有成效。
三、諮商功效:
情緒宣洩:很常聽到的一個誤解是:「心理諮商只是把話重講一遍、重哭一遍」。
這只有一部分正確。
心理諮商的過程,是先引導你將悲傷憤怒的情緒降下來,我們才能客觀地討論現況,願意思考。
否則一直壓抑著焦躁的情緒很難讓人好好坐著。
而引導要做得好不容易,可能就需要花上心理師自身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和督導訓練等。
從根源解決問題:許多事情被我們當作必然或合理,但其實它正嚴重地影響自己卻不自知。
我們的確是把事情重講一遍,但當中可能有些細節被你理所當然地忽略。
重述不只是重述,還包含了挖掘新的可能;就像是溝通過程的某個環節,個案對朋友說到某一句話,但他卻不是說出心裡真正想說的那句話,他也從來沒想過自己為什麼沒說那句話,這可能就是影響這件事情的轉捩點。
再深入一些探討,這可能是你的性格使然,造成了不只在這件事情的困擾,也複製到了其它場合,而這個人格的討論、分析到轉變,才叫做「根源性的解決問題」。
突破分析的天花板:不論是自己分析自己,或是朋友分析自己,都有著分析深度和廣度的限制。
而心理師所受的訓練就是,從自己和個案的主/客觀角度看待這件事情、感受這件事情,也就是練習過N遍全世界都在強調的同理心。
除了知識性的分析之外,更會從情緒或身體感受層面與你討論(因心理師訓練而異),這也是一般日常對話較少重視、也很難操作的細節,但常常是更加深入問題的關鍵。
最真實的回饋:外面的人際關係,可能會考量到你的感受、雙方的關係、地位與利益等因素,而不會把真正的內心話和你說。
但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心理師會很殘忍地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給你最真實的回饋,並且有機會將平常埋在底下的暗流導出,讓你在適當的時機,能夠看見自身沒有意識到、或不願意識到、卻影響甚深的自我樣貌。
陪伴:自己諮商自己會抗拒,容易感到孤獨且沒有其它力量的支持。
如果有朋友可以講講當然很好,但更多的狀況是:
我們無法對親近的人講述現況,因為他就是和你的現況有關的人。
不論是親近或陌生的朋友,都擔心他對你有不好的評價。
我們身旁根本沒有人。
這些情況中,個案也許都知道方法和結果,但沒有人理解他正努力的生活,沒有人在乎他的成就,沒有人知道他能夠快樂了。
這份辛苦與痛苦,需要被看見。
四、諮商後覆盤
心理諮商結束後,雖然個案離開了,但心理師的工作還沒結束,我們會再統整、紀錄、翻書查詢、思考諮商時腦中的幾條路徑如何修正、下次諮商能做什麼該怎麼做等等,甚至有些時候需要更多觀點,每週會再花錢找督導討論(督導費用通常和諮商費用差不多,一週可能要找好幾次)。
因此,諮商結束只是代表見面時間結束,但心理師其實持續花費心力在個案帶來的議題上。
五、行政費用
場地:心理諮商所和一般的房間其實不太一樣,需要經過政府審核種種的標準,包括隔音(你說話時會不會被外面的人聽到)、場地大小、緊急應變措施等。
還有諮商所都會打造和維護一個溫馨的環境,確保個案走進來時,是感到安全、放心、舒適的。
人力服務:櫃檯的服務相當重要,也需要經過大量培訓,包括解答一切進入諮商前的疑惑、說明流程、更改時間等等。
諮商所通常也都會有會計處理款項,以及法律人士諮詢,以協助解決個案可能碰到的法律問題。
其它開銷:基本上諮商所的燈光、飲水機、小點心、香氛機、冷氣等等,從早上開門到晚上關門都要開著備好,為的就是讓個案一走進來就能夠進入狀況,也才能讓心理師和個案最充分的使用這一小時的時間。
--------------------------------------------------------------------------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心理諮商有沒有用?這要看個案的動機、心理師的能力專長與反思性、以及雙方如何搭配良好而啟到諮商功效。
而心理諮商值不值得這個費用?五點綜合起來,你可以自行判斷。
過去我還是研究生時,覺得心理師的專業和其它醫療專業比起來,沒有太特別的地方,直到有位醫師和我說:「雖然都要讀很久的書和考到國家證照,但我們這科最常見的就是這幾種病症,就是開這幾種藥。
但心理諮商不同,你要針對每個人、每件事、每次處理流程都不一樣。
那太累了。
」
我才突然覺得,「對耶,許多專業都有SOP,但心理諮商基本上是沒有的。
」
標準化的目的在於提高效率、降低所需精力,如果沒有標準化,也就是每一次都是客製化,那麼耗費的精神和時間也就大幅提高。
也因此如果你有心理師朋友,可能會聽到他說:「今天一次接了六個個案快累死了!」你可能會想,不就是工作六小時嗎?但其實他在開始前,就要先準備六份資料和要談的東西。
開始後,六小時中的腦袋完全沒有停過,他在思考和嘗試各種談話路徑。
結束後,他開始寫紀錄和重新思考談話策略。
說了那麼多,我們能保證心理諮商有效嗎?
沒人敢保證。
因為心靈並不像實體能夠輕易塑形,也無法眼見為憑。
命運也完全超出我們的掌控,如果嚴重的事件接二連三的來臨,那也不只是諮商就能解除的事情,但諮商的功效在於:讓你有足夠的內在資源去消化與應對這些苦難。
不論心靈或命運,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也沒有體驗或不想體驗,那麼肯定會有所懷疑。
但如果你願意、也有需要時,可以嘗試看看心理諮商的過程,也許你會有不同的見解。
文章來自: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需要多少快樂,才不會憂鬱?
「我這樣是憂鬱症嗎?」
基本上,會來問這句話的十個人,有九個都是。
這是個弔詭的問題,憂鬱症的診斷不停改變,標準越來越嚴格,允許我們悲傷的時刻越來越少。
如同現代被標籤出越來越多「精神疾病」,但那些真的都是「病」嗎?畢竟以現今精神醫學的定義來看,不是憂鬱症還滿困難的。
但我們真正要去探究的並非是否患有疾病,而是,情緒背後代表的意涵為何。
如果我們換個說法,它就是憂鬱、煩悶的情緒,那本來就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能做的,一直以來都是去發現它、接受它。
讓它靜靜地待在心裡某一處,然後體會,原來你們可以和平共處。
《憂鬱的演化》書中提到一個研究,「高度重視快樂的女性表示,他們對自己生命的整體過程比較不滿意,而且較容易受到憂鬱症狀侵擾。
﹝1﹞」
針對這個結果,不論以榮格的光明/陰暗面、完形取向的兩極、或是中國思想的中庸概念來說,我們要問的治療性問句都是:「讓你這麼重視快樂的原因是什麼?」
當天秤傾向一端,那麼另一端肯定有重物,壓著不放。
我們常認為快樂是一項努力追求就能獲得掌握的東西,如同學英文、彈吉他、跑步練心肺功能。
但種種研究顯示似乎不是如此,不會因為看多了youtube或聽人八卦就快樂。
倘若快樂不能這樣追求,但我們的行為和文化卻偏執的這樣取得快樂,我們則容易再陷入一次達不到目標的挫敗,反而更加憂鬱,認為連這些方法都無法得到救贖,自己是不是再也快樂不起來了?
但當「你認為高度正面的心情應該很容易達成,就會把長期心情低落當成一種羞辱。
......人如果為自己的心情設下不切實際的目標,在感受到焦慮或悲傷等負面情緒時,可能會比較難接受或容忍它們。
」
也就是說,進展到後來,你因為自己的不快樂而不快樂。
最為嚴重時,變成了整天躺在床上,憂鬱到下不了床。
這種情況常會被認作缺乏動機,人生沒有方向、無法鞭策自我。
但事實上,你可能先前已經加倍努力了,憂鬱症患者通常比他人投注更多心力在事件上,目標卻仍舊無法達成。
這時,低落的情緒就會持續惡化,直到某個時間點,重鬱症強制停止所有行為。
從生活適應性的角度來看,「憂鬱症患者會躺在床上,不是因為不追求目標。
他們會躺在床上,是因為太執著於追求無法達成的目標。
」
過度追求目標的族群,無非多是完美主義者。
他們對自己的期待更高,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成功,卻也更容易感到無法成功的挫折。
而根據研究顯示,越來越多人的目標是:大量錢財、成名、外貌。
大量錢財必須拚了命去賺取,這個例子在與男性、主管或老闆們諮商時最常聽見:「我需要更多的錢才能安心。
」但總是賺到了錢,失去了愛。
成名最容易的方式便是引起注意,可能是一時驚世的行為,像是在與演藝人員諮商時常聽到的一句話,「負評好過沒有評價」,但伴隨的都是下一次諮商時,更加失落的情緒。
外貌在修圖與整形技術日漸發達之下,上癮的程度越來越深,自己的容貌因為外在評論而不停改變,也代表難有穩定的自我概念。
後來更變成自己怎麼看自己都不順眼,需要透過這些「科技的儀式」得到撫慰。
這些外在目標都隱含著一種焦慮:難以取得恆久的滿足。
你必須不停的追趕、不停的奔波、不停的操心。
好累。
電視網路把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現出來,越來越多、越誇張。
只接收到光亮的一面的結果就是,我們無法接受自己的陰影,因為在以炫耀為主流的時代中,人們很少勇於揭露自己的不堪。
2018年的世界快樂報告(WorldHappinessReport)指出,芬蘭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2﹞,雖然芬蘭人的困惑不亞於高雄人對於發大財的困惑,但仍有作者歸納出一些重點原因。
文章指出,芬蘭人會淡化自己的快樂,尤其不太會在社交平台上PO出來,降低他人被誇大不實的虛華給影響,能夠真正享受自己的快樂﹝3﹞。
許多研究都顯示,「社會比較」在人們的生活滿意度中占有重要的腳色。
如果每個人都比自己過得好,那麼無論本身有多棒,我們也很難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
因為這不只關於分享的「內容」,還包含了「比較快樂」這種「形式」在潛意識中變成了一種思考模式,逼得我們不想比較也會去進行比較,而陷入焦慮憂愁中。
這也是為什麼研究者擔心,人們經常PO出自己完美生活形象的社交媒體,會讓其他人更覺得憂鬱。
而少放上這些看似完美的貼文,能讓所有人活得更實在。
因此,回到受到憂鬱情緒侵擾的人身上,可以思考的是:
「你也是個高度追求快樂的人嗎?」
「這些方式讓你快樂,還是造成了更多後續的痛苦?」
「還有沒有任何方式,是你曾經看過、想過、經歷過,讓你覺得真的自在、且幸福的呢?」
放手試試看吧。
文章來自: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參考資料:
﹝1﹞憂鬱的演化。
左岸文化。
﹝2﹞http://worldhappiness.report/ed/2018/
﹝3﹞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finland-is-the-happiest-country-in-the-world-and-finns-arent-happy-about-it/
「童年」與「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假若是重大創傷,像是性侵、家破人亡、身體虐待、極度貧窮、目睹自殺殺人等等。
探索這些災難般的事件影響,應該是一件必要且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更多時候,為什麼沒有這些狀況,卻也在討論早期經驗?
因為我們在童年時期十分脆弱、且容易歸因錯誤。
也就是說,當發生一件不愉快的小事,已是大人的我們也許覺得沒什麼,但還是小孩的我們缺乏知識和理性,無法了解照顧者的情緒和想法,更無法自我安慰。
再加上,若這件小事拖了很長一段時間,更會埋在潛意識中揮散不去。
於是有了以下公式:
▎事件嚴重性x持續時間=影響程度
童年的小小裂痕,都會形成長大後難以縫補的鴻溝。
許多人流著眼淚,卻說自己的家庭沒什麼悲慘的經歷,甚至是很幸福的,其實這正是所謂的「非典型的家庭破裂」。
他們可能是雙薪家庭不缺錢、富翁等級常度假、所有親屬都健在、不曾有過重大天災人禍的創傷、父母時時刻刻提供溫暖提供愛。
但來到眼前的個案,就是莫名悲傷,打從沒什麼記憶以來,就對家庭有股芥蒂,對朋友缺乏信任、對社會無比失望、最終想離開人世。
電影《鬥陣俱樂部》當中,主角TylerDurden說「WehavenoGreatWar.NoGreatDepression.OurGreatWar'saspiritualwar...ourGreatDepressionisourlives.」這沒有對錯,而是,我們終於能把注意力擺回生活中。
但也因為注意力在生活中,因此發生的事件、引起的情緒,讓我們覺得自己太敏感,但其實你本來就會感受到這些東西,只是先前的戰爭存亡、經濟恐慌等更大的壓力創傷事件轉移了注意力。
現在,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小創傷,相對於國家當然微不足道,但在你的內心世界中卻是無比巨大,因為關連著你的情緒、你的思想、你的人生觀、你如何看待眼前這個世界。
主觀經驗中,當被各種小創傷所刺痛後,更會對人性產生一種慢性的失望與憤怒。
同時,若大腦(從小教養)又再告訴你這些沒什麼,那你就會反過來覺得是自己的錯,不該有這些感覺,內疚於自己想太多,再拿一個高敏感人格來標籤自己。
但其實大家都敏感,能不能意識到、有沒有說出口而已。
這些小創傷像是缺乏關注。
小時候缺乏情緒理解、眼神接觸。
這可能出現在父母自身有情緒困擾、輕度人格障礙、或是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的家庭中。
他們容易讓小小孩覺得「你不重視我」、「我不值得被重視」,進而隱藏自己的情緒,或是用更激烈的情緒奪得關注。
長大後也會用相同的模式,不自覺地對待親密伴侶。
反過來說,關注太多同樣不舒服。
像是「直升機父母」,在孩子旁邊無時無刻叮嚀,吃飯沒、累不累、功課怎麼樣、今天和誰出去、會不會使用水龍頭。
這可能讓小小孩覺得「拜託你走開」、「你覺得我沒能力嗎?」、「你怎麼會這麼看不起我?」因為這股看似關愛的好心,讓孩子無法發出憤怒,也讓孩子對關係產生疑惑:「你是真的在意我嗎?是的話根本不會這麼問。
」雖然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但實際上在孩子內心中是缺席的。
常見的情形還有,無法達到父母的標準。
尤其在學業等於成功的臺灣,成績不好就像人品不好,不擅長讀書就會一事無成,而爸媽討厭你一事無成!因為那彷彿是他們自己最大的失敗,而你是造成他們失敗的元兇!
這讓小孩覺得一定要把書念好,才會成績好,爸媽才會愛。
成績等於了愛,成就等於了愛。
那他也會覺得「你只是為了你自己」、「你不是真正的愛我」、「真實的我不值得被在乎」。
《不只是憂鬱》中提到一個核心概念──有毒的羞愧。
這些童年小創傷讓你不斷私語著「我不好、我還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
它會在親子間代代相傳,稱作代間傳遞。
當孩子被上一代的爸爸冷漠拒絕,他可能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才沒能得到爸爸的關愛。
他因為羞愧而封閉自己,大幅降低自信心,減少與他人的互動,也更不會與他人互動。
當他再長大一些,成為爸爸後,孩子向他討愛時,因為他持續地封閉而沒注意到孩子需要愛,也因為互動少而不曉得如何回應孩子,讓孩子又被爸爸拒絕,覺得是自己不夠好,進而學習到當初爸爸的模樣,持續複製下去。
你可以看到,這一代的爸爸是羞愧的加害者,卻也是受害者。
他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像是上一代的爸爸對待自己的方式,同樣的對待自己的孩子。
這不是誰的錯,因為他們都只學習到這種方式。
所以,我們並非一昧的責怪父母,那可能也是他們的父母教導他們,關於別太敏感、要隨時注意孩子需求、好好讀書才會成功、別跟其他人不一樣等等。
我們的追溯與討論,是為了能讓自己從當時延燒到現在的憤怒平息、讓難過勇敢表達、讓愧疚消散,看見父母當時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知識,讓他們自己解脫。
而你逃避的情緒,並沒有真的消失,大多時候滿了出來,變成眼淚。
因此,如果你願意,想像你覺得如何正確地對待當時的自己。
問問自己,你需要什麼?
「將同情和安全感帶到某個痛苦的情緒性時刻。
」你可以對年幼的自己說說話,拍拍他抱抱他、縮在溫暖的被窩中感覺到被保護。
你無法扭轉過去的事實,但你能改變現在的感受。
成為自己的父母,你可以撫慰他受傷的心靈。
牽起他細嫩的小手,重新長大。
文章來自: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你也有著光鮮亮麗的外表,卻是千瘡百孔的心靈嗎?
這些年,我諮商過大量的個案中,大概有一半的人符合這個狀況。
諮商室外,他是活潑有趣、陽光般的溫暖、帶給他人正向的勇氣與力量。
走進諮商室前,他仍看似自信滿滿,只不過臉上微露陰影。
坐下來開始談話後,能夠感受到他的語氣中帶有防衛,那可能不是他願意,而是他沒辦法拋下理智的、社會化的面具。
但你若仔細聽見那聲音中的顫抖,會發現某種聲嘶力竭後的無奈,渴望自己還有向外求救的能力。
我們強迫自己戴上微笑面具,努力不讓心中的負面感受現形,但每當遇到好事時,又忍不住心想:「別高興得太早,等一下就毀了」、「我根本不值得被這麼好的對待」、「我應該要做到更好的......」。
這些想法讓你就算要快樂,也快樂不起來。
亮麗的外表底下,是一顆受傷與自卑的心。
《暗黑心智》的作者認為,我們每天都在用「意念操縱」(Mindfuck)的方式,覺得自己會失敗、停止讓自己追求快樂、認定自己永遠無法平靜,也就是用負面的想法在控制與限制自己的潛能。
Mindfuck,你可以把它看作是自己在潛意識中聰康自己。
這也容易產生「自我預言實現」。
比如說,你越覺得工作會出錯,就會讓你越感到焦慮不安,而在報告時聲音弱小、做不下事情整天查看臉書的通知、忘記老闆告知的重要事項,最後導致工作上真的漏洞百出。
作者列出七大自我破壞的意念操縱,這些都是阻礙自我的原因,我在這邊舉出三種在心理諮商中最常見的類型:
災難式意念操縱:容易想到最糟的結果,雖說是未雨綢繆,但想像的畫面已經嚴重干擾自己的情緒、思考和行為,讓我們無法正常生活。
評價式意念操縱:認定他人會用負面的方式看待自己,但更本質的原因是:我們的自卑感在作祟。
我們已經先用負面的眼光看待自己了,因此就算再多稱讚的話語,我們也只會看到其中一條負面的評論,把它放大,接著腦中陷入無限的批評輪迴。
過度正向式意念操縱:外表光鮮亮麗的人最常用的方式。
當你看到「過度」,肯定要聯想到,他在掩蓋另一方面的不足,也就是他可能是個滿(怕)負面的人,才需要這麼多的正向情緒來補足。
這經常出現在會用工作逼死自己的人身上。
因為表面的我們,受到各種社會期待和金錢文化的影響,覺得必須起身前進,不允許自己像是廢物,用盡方法塞滿內心的空缺,告訴自己要正向、要擺脫懶惰努力上班,再用大量的歡樂社交和長途壯遊「好像」跳脫痛苦的瑣事輪迴。
但同時,其實你也正使用正面情緒勒索自己,逼迫著「我一定要變好!」這些時候反而讓我們的判斷偏離現實。
過度正向時,讓我們忽略了真正應該多花時間處理的事情,也讓我們從自我中抽離。
而不管是哪一種意念操縱,事實上都是為了保護自己。
只是這些讓自己奮力起身的意念,若缺乏恰當的覺察與釋放,它就也壓抑了「情緒」的那一面,只使用「理智」告訴自己「應該」做什麼。
當我們不在乎內心的感受時,會有一股反噬的力量站在對立面。
雖然「意識」可以強迫自己去做該做的事情、表現的正向積極。
但你的潛意識裡,始終有個聲音呢喃著:「我不快樂。
」
「理智」嚴守義務,極度遵從於社會的期待。
這些戴著微笑面具的人,面具下總是嘴角下垂,表面上過著成功的生活,內心卻早已分崩離析,而最終,他將被自認的成功給壓倒。
你覺得他是否知道自己出現異狀?
他肯定知道。
但仍舊會對自己實施「意念操縱」。
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法,這套方法在多數時管用,我們也習慣了這套方法。
因此在面臨更大、更困難,或是這套方法無法解決時,我們仍會持續的使用,也形成困擾我們的來源,這也是所謂的「內在限制」。
至少能讓我們覺得一切都在掌控中,不會偏離原本的生活軌道,也就是上述所言之「保護」。
只要沒有新事物,就沒有新危險,也就不需要再花心力去處理。
但也成為我們無聊、對生活無感、重複造成困擾的來源。
說到底,我們都是害怕改變的。
過往所養成的思考習慣,讓我們經常「從成年人切換到兒童狀態。
」覺得自己做不到,很無能、無助,拒絕再為自己負起責任,想要躺在地上耍賴。
或是反過來,「切換到當初被我們內化的父母狀態。
」嚴厲的對待自己,處罰自己,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
只是過去的生活環境與自我條件,和現在已經不同了,但我們的內心還停留原地。
因為:
我們認為自己能夠控制「不能控制的東西」。
我們沒去控制「應該控制的東西」。
已經長大成熟,有能力替自己做點事情的時候,你是否也能清楚知道,「自己可以擁有掌握人生的權利?」我會這麼問是因為,這是身為小小孩的幼童時期、父母以愛或暴力控制類型、或是成長旅途中迷路的孩子,所不知道的。
我們需要細膩地感受,自己內在角色的轉換。
接受負面想法,看見它正在破壞現在的自己。
但沒關係,它並不會造成真正的傷害──除非你願意讓它影響你。
因此,我們不評價它,持續專心於手頭上的事情。
它會漂走的。
最終,讓你的外在表現與內在感受一致。
也就是,讓你的外在成人與內在小孩能夠相遇,他們可以合作、相互打氣、和給予對方所需要的心靈能量。
尤其在那些我們對自己說「這我不行」的時候,「聽起來就像是舉起食指在對自己說話,傳達出來的訊息並不是『沒辦法做』,而是『不被允許去做』。
他們禁止自己擁有。
」
每個人想要的都不同,你的內在真正期待的,也許是和家人的相處時間多一些,也許是工作減少生活變好,也許是找到人生在世的終極意義。
現在,我想邀請你,聽聽內心的聲音: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讓你感到幸福滿足的是什麼?即便現實不允許,但有沒有一些妥協的可能性,讓兩方面稍微平衡?
思考,你的人生定位是什麼?
當有了目標,我們才知道這些辛苦是值得的。
當有了方向,我們才不容易在繞路時走失了。
當有了持續前進的勇氣,我們才能向內心深處探求,求一個這輩子的渴望得以實現。
文章來自: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情感複製:你的情人和爸/媽剛好是同一個樣嗎?
「他從來沒有愛過我!」M小姐第一次進諮商室就大吼著。
「發生了什麼事?」我試探性地詢問。
「我和他交往了兩年,他沒有一次願意認真聽我說話,不是一邊用手機用電腦,就是心不在焉,尤其電話中好幾次,我的事情講到一半,突然發現,他正在酒吧和旁邊的朋友聊天!那我呢?我在哪裡?他有任何一點點在乎我嗎?」M小姐咬字越來越用力。
「沒有!好,就當我太不敏感沒有感受到,我也和他說了這件事情,他竟然一點都不在乎。
只嘴巴說說自己做了哪些事情關心我,反而怪我為什麼要一直提這種小事情。
我整個快要抓狂,你能想像自己最親密的人竟然是這種態度嗎!?」
M小姐的男友K先生對待她很冷漠,好像不愛她似的,兩個人的互動若有似無,說是女友好像哪邊怪怪的,稱為炮友都還太親密。
事實上,K先生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如此,他不會投注太多心力在人際關係上,即便最親密的伴侶也是。
「我知道他本來就是滿有距離的一個人,但總不能交往了還是這樣吧?我試著和他談過,但過不久又恢復成原本的樣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M小姐說完一連串關於男友的忽視後,逐漸從憤怒轉為無力,可以感覺得出,這情況持續了好久一段時間。
但同時,若原本就知道對方是這樣的人,而想在交往後改變對方,這想法背後通常隱含著某些更久遠的個人議題尚未被處理。
「我聽到你說和他談過,你們談到些什麼呢?」我想瞭解他和男友溝通的細節,因為當事人的敘述通常帶有偏頗,但細節總能瞄到被掩蓋的端倪。
「我們其實很少有時間聚在一起,所以都是在電話中講。
我和他說,我想要他可以專心和我說話,他會說好,後來幾次沒做到,我們又規定講電話的時候不能做其它事情,包括吃東西、用電腦、滑手機、整理衣服、和別人說話或打暗號。
」
「哇,聽起來列出了所有的可能。
」
「沒辦法,其實我還有紀錄在電腦裡的好幾項沒說出來,因為我前男友也是這樣,我覺得自己都有種不被重視的感覺。
」M小姐皺起眉頭,深深地吸吐一口氣,頭趴向搭在沙發椅把的左手上。
「聽起來現任男友和前任男友的個性滿類似的?」
「......其實我一開始就是喜歡他們給我很大的自由,我要做什麼都不會管我,像是在家裡的感覺,我爸媽就給我很大的彈性,應該說是放牛吃草啦!但我吃得很好。
」她不忘為自己補上一句防衛,證明沒有爸媽也能有所成就。
原來,M小姐的爸媽長期在外工作,很少回家。
大部分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尤其爸爸是大律師,回到家持續忙著事務所的事情。
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小學四年級,她的水墨畫在全國拿到特優獎,打算等爸爸回家後炫耀一下,也藉此和久未見到的爸爸聊天。
但一直到晚上十二點,當她快抵擋不住睡意時,爸爸才終於回來。
小小的M小姐總算不再焦躁,覺得能夠得到關注和稱讚。
但爸爸卻沒有收下這份心意。
更正確地說,當M小姐跑到爸爸面前時,他看了一眼,電話又即刻響起,她被揮揮手趕出房間,只好拿著那張水墨畫坐在門口的地板上,噘著嘴巴偷偷討厭爸爸,但仍抱著一絲期待,直到抵擋不住眼皮的重量,第二天睡醒在空無一人的家裡。
多年來,M小姐不斷找尋他人的關注,而且冥冥中個性一定是愛理不理的那種。
她想要吸引他們的目光,那是M小姐成就感的來源,她發現若能將這些人的焦點擺回自己身上,特別覺得開心與被愛。
於是每一次,她總先看見一個喜愛或熟悉的外在模樣,接著想把對方改造成自己內在理想的真實。
潛意識中,她想要找的對象不只是男友,而是「還原」當初的爸爸,再讓這個爸爸注意到自己,願意真心地誇獎與瞭解自己。
這是一種情感的複製。
在心理諮商中,我們總說,最親密的關係總是相似:你和父母的互動關係,會類似於你和伴侶的相處態度,又會再近似於你對待孩子的方式。
這種狀況很常見的原因是,我們從小會不自覺的模仿學習,從爸媽的「身教」中瞭解為人處世。
如今這份新的情感,就是爸媽的行為模式殘留在你潛意識中的痕跡,讓你不斷地想要修正它。
所以愛情的對象經常是個幌子,尤其在缺乏自我覺察、加上從小心靈匱乏的情況下,我們總在找尋的人是早期原生家庭經驗中,沒有充分得到的關愛。
為什麼說充分?愛不需要過多,但須要「足夠」讓我們感受的到,能夠填補來自內心與人互動的渴望。
那份愛是心靈的潤滑劑,當雜亂無序的世界迎面而來,所有東西不會撞在一起,使得心靈坑坑洞洞,碰到的每一處都是傷痛。
倘若沒有這份愛,眼前即是個危險的世界,即便表面上看起來安全,但長大後的你,心中早已形成假設。
危險不在表面,它在腦海中留下的硬傷才是難以抹滅。
「對!這兩任男友也太像我爸!?」M小姐仍然皺著眉頭,露出點苦笑。
「我原本想解決他的問題,但看起來跟我自己找的人好像也有關係?」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我微笑。
「哈哈,我覺得太可怕了,我知道很多人說會找和自己的爸爸或媽媽類似的人當作未來的對象,但沒想到實際就發生在我身上!」
我們兩個相覷而笑,預約下週時間後,結束這一次會談。
上述文字截自於莊博安諮商心理師新書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梳理你的原生家庭,走出鬼打牆的愛情》
致憂鬱症患者:「你並沒有破碎,破碎的是文化。
」
「也許我的憂鬱症沒那麼嚴重。
」
「像我媽說的,我的工作和家庭都過太爽,才會整天感覺不開心。
」
「但每天睡前,我的意識就要往下墜落。
像是在深不見底的懸崖壁上攀岩,看不到頂端在哪裡,只知道不努力往上爬就會被人踩過,滑落,掉到底層濕黑的草叢裡。
」
許多現代人都有這種感受,尤其職場角逐激烈,人際關係被迫產生比較,家庭也把競爭視為常態。
可怕的是,當我們認定這些輸贏是必要時,批判鞭策的聲音就會接踵而來,而這種激烈的攀爬與踩踏卻日益明顯。
這個現象讓各級階層的人都受到影響。
當代社會,幾乎人人都必須思考自己的位階:「這樣做能被老闆賞識嗎?」、「誰是我的競爭對手?」、「最後會不會每個人都討厭我?」
有些人選擇閉起眼睛往上爬,有些人不得不停留在原地掙扎,有些人乾脆讓自己往下直墜。
但不論哪一種,都讓我們沒有辦法做回自己,沒有辦法只是顧好自己,因為這個社會原本就不只有自己。
這讓一個人的不安全感加深,覺得自己做不到而糟透了,批判鞭策的聲音也從他人口中轉為自我心中。
但這真的只是個人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才導致所謂的失敗、身心耗竭、憂鬱崩潰嗎?
競爭和批判撕裂我們。
總是在心理諮商的談話中聽見,許多人為了「利益」不得不做出委屈自己或傷害他人的選擇,這讓他們良心不安。
像是主管因為上級壓力而要求員工超時工作;或是媽媽為了拚業績每天加班,進而忽略了照顧孩子;又或是學校段考時為了多拿一分而作弊的國三女孩。
我們無法把錯誤完全歸咎於「個人」,因為整個社會體制,讓他們和他們的上一代的人都不得不做出某些犧牲,且被脅迫用自尊換取他們以為更重要的東西。
那位主管擔心若沒有達到上級要求,整個組別都被當作公司倒閉的代罪羔羊;那位媽媽則因為窮怕了,不想再讓孩子受一樣的苦,因此認定賺更多錢才是種照顧;至於國三女孩,因為性別而讓爺爺總瞧不起自己,她多拿那一分想要減少受到詆毀的可能。
這並非在替個人的錯誤找藉口,而是我們在「個人錯誤」的因素外,有沒有辦法看到更廣的影響層面?也就是什麼導致一個人必須違背自己的良心?難道只是因為他的貪婪、他的不知足嗎?
「一個人可以擁有在文化標準下所需要的一切,但這些標準誤判了人類過好生活的真正需求。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強調,不斷灌輸重視個人成長的價值觀中,這個成長又更多聚焦在外在層面,讓我們以為擁有特定的東西才會開心,但其實那些根本不是我們的需要。
#但當整個時代這樣流動了,#我們就也被挾持著往同一個方向與方式奮力前進。
儘管文化強調物質與地位,但我們心底仍有個微小的聲音說著:「這樣不對。
」當自己和社會發出的訊息有落差時,我們會陷入兩難,不曉得究竟該持續奮力向前,還是停下來稍作休息。
我們產生大量的困惑,懷疑自己的渴望是否正確。
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你懷疑的不只是事件本身,更是這個做決策的「自我」,它是對的嗎?它是好的嗎?我可以聽從它的決定嗎?當你沒辦法聽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望,而去追求多數人的期待時,自厭與不滿將被勾起,一塊一塊累積,緩緩堆疊,直到心中再也承受不住那個重量,然後崩塌。
當我們感受到社會整體的競爭、批判與歧視,那才是憂鬱的來源。
作者約翰.海利寫道:「你並沒有破碎,破碎的是文化。
」
身處在壓迫性的環境中,來自社會的惡意狠狠的指向我們,還告訴你不能哭,你應該忽視不足的部分,你只是不知好歹,只要往好的地方想就沒事。
無論一個人接受多少污辱與暴力,他只要「知足」,選擇性地獨活在世界上,仍舊能快樂的生活嗎?
只要整個文化仍然強調消費、權力、利益,人的內在價值就會向外移動,注重那些我們鄙視的東西。
直到最後,我們不能沒有那些東西。
漸漸地,社會環境讓我們無法在生活、工作、以及與他人連結時,仍然感受到內在價值的重要性,將導致社會與個人之間巨大的情緒裂縫。
而如果每個負面情緒都被期待自我好轉,這個社會註定不快樂。
如果人與人沒有辦法感受到悲苦的共鳴,那只能摀住耳朵抵擋惡意的聲響。
如果一顆坑坑疤疤的心靈,失去被串聯的可能性,它終將成為這顆星球上一個黑色的洞。
但如果、如果事情可以朝反向發展,也就是,我們都知道負面情緒會被接住、能聽見更多善意的聲音、人與人可以溫暖地擁抱彼此,是否也會因此消彌對立的寂寞,放下持有的武器不再為了防衛而攻擊,也能看見原來自己也是傷口疼的發痛,才需要抓住某個假面,在群體中還有著堪用的安慰?
或許我們只是受傷了,才需要撕裂彼此,讓人讀懂自己的瘡痕。
冀望更多人看見憂鬱症的苦,知道它並不只是一種個人的選擇問題,而是生理、心理與社會交互感染的產物。
它提醒著我們:「嘿,有人撐不住了,快來幫忙。
」
文章來自: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開啟線上櫃檯進行預約
您好,請問您需要什麼服務?
延伸文章資訊
- 1第一次諮商前的準備 -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心理師群. 我好像遇到問題了,我該怎麼辦? 當你感到自己的生活好像遇到問題,也許是一個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壓力,也許是一個身心 ...
- 2微光心理諮商所
我們致力於用淺白易懂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心理諮商的專業如何有效地改善生活。歡迎你前來試試心理諮商,選擇你想要的未來生活,撥開層層包圍的迷霧,讓我們共同摸索出 ...
- 3最新消息 -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中心. 版權所有 2022. 由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我們使用了cookies 來確保我們網站的運作正常與安全性,並為您提供最佳的使用體驗。
- 4微光心理諮商所 - Facebook
- 5關於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