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日文動詞變化的2個秘訣|Amber日文-日文文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掌握日文動詞變化的2個秘訣|Amber日文. 你有想過為什麼日文動詞為什麼有這麼多變化規則?或是為什麼日文動詞需要分類嗎? 有學過日文或是正在學日文 ...
線上課程日文學習日文文法日文自學方法日文口語日本語能力測驗文化觀察日本留學日本工作YoutubeFB旅行生活曼谷日本
搜尋
‹‹【日文助詞用法整理】日文檢定必出的助詞用法!|Amber.LHome››日文學習››日文文法
掌握日文動詞變化的2個秘訣|Amber日文
你有想過為什麼日文動詞為什麼有這麼多變化規則?或是為什麼日文動詞需要分類嗎?
有學過日文或是正在學日文的人就知道,日文動詞變化要背很多規則、分類所以導致很多人學到一半就在這裡放棄了。
但是其實學會日文動詞變化後,你將會看懂7成以上的句型,並且開始使用各種日文來跟日本人溝通。
在這個文章裡,我要教你學好日文動詞的2個秘訣,只要搞懂這2個大觀念,能夠幫助你更了解日文這門語言的結構!
【文章目錄】
日文動詞為什麼要變化?
日文動詞為什麼需要分類?
日文動詞總共有幾種分類?
1.日文動詞為什麼需要變化?
在日文裡面動詞需要接上各種句型才能表達各種意思。
比如說,我們一開始學到的「〜ます」就是一個用來「表達尊敬」的敬體的意思。
假如我今天想要把動詞「歩く」把他變成比較有禮貌的「ます」的說法,我們沒辦法像下圖一樣,直接把「歩く」+「ます」=「歩くます」,而是需要把動詞「歩く」的語尾的「く」變化成「き」才能接上「ます」。
★延伸閱讀:日文謝謝的6個說法!別再只會說「阿里嘎多」!於是,當我們想要說出「歩く」的比較尊敬的說法的時候,就會說「歩きます」。
(如下圖)
所以說,為什麼動詞需要變化呢?答案是「為了能夠接上各種句型,表達各種意思」。
2.日文動詞為什麼需要分類?
我們了解到日文動詞為什麼要做變化了,那到底為什麼動詞需要分類呢?我們以剛剛的「ます」來舉例,把「歩く」跟「食べる」這兩個動詞來分別變成「ます」的形態後會是這樣:
如上圖,「歩く」要變成「歩きます」,變化的部分在於「く→き」,而「食べる」會變成「食べます」,變化的部分在於語尾的「る」會不見。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同樣是動詞,但是不同種類的動詞,會有不同的變化方式。
也就是說,動詞為什麼需要分類呢?答案是
「為了能讓不同種類的動詞正確的接上各種不同的句型,表達各種意思」。
3.日文動詞總共有幾種分類?
至於日文動詞總共分成幾種呢?目前市面上的教科書都是教3大分類法,也就是「第一類動詞、第二類動詞、第三類動詞」;但是我當初學的方式是按照日本人自己在學習日文動詞的5大分類的方式學習的。
這五大分類分別是「五段動詞、上一段動詞、下一段動詞、サ行変格動詞、カ行変格動詞」。
這兩大分類方法分別的不同在於,3大分類法是為了讓外國人能夠快速知道哪些動詞屬於哪一類而衍生出來的分類法,由於沒有告訴你為什麼會有這樣分類,所以只能以「死背」的方式來學習。
而日本人學習的「五大分類」法,是依據「這類動詞為什麼要叫這樣的名字」的方式來命名,比較好理解,自然能夠不用背就以理解的方式來記住日文動詞的分類。
關於「動詞的五大分類」,我在「動詞變化一次搞懂」這篇文章裡有詳細講述各個種類的動詞的判別技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那篇文章學習。
如果不喜歡看文章的人,可以直接報名免費的90分鐘講座「如何用日本人學習動詞的方式掌握7成以上的句型?」
以上就是學好日文動詞必須要理解的2個觀念,希望能夠幫助到正在學習日文動詞的朋友們~
★延伸閱讀:日文動詞活用變化一次搞懂!
‹‹【日文助詞用法整理】日文檢定必出的助詞用法!|Amber.L
延伸文章資訊
- 1"掌握"日文- 日語翻譯 - 查查綫上辭典
十分に理解し運用する.身につける.自分のものとする.掌握英語…,點擊查查權威綫上辭典詳細解釋掌握日文怎麽說,怎麽用日語翻譯掌握,掌握的日語例句用法和解釋。
- 2日文翻译中文- 掌握是什么意思 - 沪江网校
沪江日语单词库提供掌握是什么意思、掌握的中文翻译、掌握日语翻译中文日语翻译成中文、日文翻译中文、日文怎么读、日文怎么写、例句等信息,是最专业的在线日文翻译 ...
- 3掌握日文動詞變化的2個秘訣|Amber日文-日文文法
掌握日文動詞變化的2個秘訣|Amber日文. 你有想過為什麼日文動詞為什麼有這麼多變化規則?或是為什麼日文動詞需要分類嗎? 有學過日文或是正在學日文 ...
- 4掌握日文
掌握日文翻譯:[ zhǎngwò ] (1)把握する.十分に理解し運用する.身につける.自分の,點擊查查權威綫上辭典詳細解釋掌握日文怎麼說,怎麼用日語翻譯掌握,掌握的日語例句 ...
- 5助詞思考術(第二版)10個掌握日文助詞的黃金概念
助詞思考術(第二版)10個掌握日文助詞的黃金概念- 日文閱讀/寫作/文法, 明智周, 9789868847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