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推崇的观其大略读书法,难道只需知道一本书 ... - 新浪看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读书之事有一句描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 诸葛亮推崇的观其大略读书法,难道只需知道一本书的大概意思吗! 赵国历史 03月08日12:08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确定取消 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因此,我们要努力汲取知识,收集能力,绽放自己的清纯之花,让世界万紫千红,希望我的文章能为大家贡献一点力量哦!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读书之事有一句描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简短的一句话,便把诸葛亮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四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做了鲜明对比,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三人读书务於精熟,唯独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或许陈寿只是对诸葛亮读书一事做个简单介绍,也没有说务於精熟和观其大略那种读书的方法会更好一些,但是到了《三国演义》之中,司马徽跟刘备推荐孔明时,不仅说到了上面的话,而且在最后对诸葛亮加了句极为推崇的评语:“其才不可量也!”正是这句“其才不可量也!”,使得人们对观其大略这种读书方式大为赞赏推崇,似乎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做到“其才不可量也!”,就是因为这种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所致,再加上文学作品之中对隆中对策、赤壁之战、足食足兵、北伐中原、空城计,特别是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等事迹的渲染,使人们对这种观其大略读书法可促人成才的观点更加笃信不疑。

爱屋及乌人之常情,但是毋庸置疑,诸葛亮这种观其大略的读书之法,确实有很大的可取之处,比诸葛亮晚些时候的陶渊明,在其《五柳先生传》之中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显然,陶渊明也是观其大略读书法的践行者。

但从陶渊明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来看,这种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可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读书之法,每当陶渊明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可见,这种读书之法要求读书人对所读之书,要抱着强烈的需求感。

观其大略,首先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要求读书之人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是要一目十行,理解文章大意就行。

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读的过程中要动脑筋思考,概括提炼文章里的精髓要义的同时,还要印证自己的观点,比细读更要集中注意力。

观其大略,其次也要去关注某些细节,大略不是指文章大意,而是指文章的要害精义所在。

对那些“每有会意”的章节,就要“便欣然忘食”的去读,目的明确,心无旁骛的直达要害,所以,观其大略读书之时,也要关注细节,带着存同求异的眼光来读书。

观其大略,最后是要对书中所言懂得梳理主次、取舍轻重、取己所需。

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完全没有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读;相反,对于那些独出心裁、闻所未闻的知识内容,不仅要通其大略,更要重读细读,把握要旨。

当然了,观其大略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诸葛亮和陶渊明,都是博闻强识、才气洋溢之人,他们读书时观其大略,只不过是看书中所载是否和心中所知相悖,表面上泛泛而读,实则是比务於精熟更高一境界。

读一本书,只要把握理解了书的中心思想,定义概念,并融汇读书者的智慧,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此的读书,就掌握住了独观大略读书法。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致我最亲爱的读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 视频 直播 美图 博客 新浪 政务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学 众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