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華文科幻小說史(鄭政恆) - 明報月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倪匡以後,香港科幻小說作家接踵而來,計有崑南、張君默、宇無名(麥繼安)、黃易、譚劍、李逆熵(李偉才)等等。

近十年來,香港科幻小說發展並未休止,香港小說作家 ... 2022年4月23日(星期六)最新文章世紀疫症──香港市民的堅持、矛盾與失望(楊日華) 訂戶登入 新登記 《明報月刊》 欄目 專題.特輯特稿/專稿卷首語批評與回應人生小語社會.時事心田集文學.藝術思潮.動向歷史.人物生活.資訊語文.書話新書訊文化網絡 作者 《明報月刊》Emag 《明藝》電子版 專題.特輯 2019-6-29 二〇一九年七月號 鄭政恆 特輯:華文科幻小說史(鄭政恆) 若要說華文科幻小說,必先由晚清說起。

晚清科幻奇譚 學術界對於晚清科幻小說的研究,以王德威的《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Fin-de-SiècleSplendor:RepressedModernitiesofLateQingFiction,1848-1911,宋偉杰譯)中「淆亂的視野─科幻奇譚」(ConfusedHorizons:ScienceFantasy)一章,為重要標誌,千里之行,始於此書。

王德威說:「烏托邦或惡托邦的歷險,月界或太陽旅行,星際迷航,以及地心或海底探險等,林林總總,都出現於晚清說部。

」書中討論的晚清科幻奇譚作品,有梁啟超的《新中國未來記》(一九○二)、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說》(一九○四)、東海覺我(徐念慈)的〈新法螺先生譚〉(一九○五)、吳趼人的《新石頭記》(一九○八)、陸士諤的《新中國》(一九一○)等等。

魯迅是科幻小說的重要譯者,他透過日譯本,轉譯了凡爾納(JulesGabrielVerne)的《月界旅行》(FromtheEarthtotheMoon,一九○三年中譯)和《地底旅行》(JourneytotheCenteroftheEarth,一九○六年中譯),以及路易斯托侖(LouiseJ.Strong)的〈造人術〉(一九○五)。

另外,包天笑也有轉譯科幻小說。

民國科幻小說:老舍《貓城記》 從晚清到了民國,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登堂入室,但科幻小說卻備受冷淡對待,晚清科幻奇譚的發展半途而廢,寫實小說才是當時的主流。

民國科幻作品如鳳毛麟角,老舍的科幻小說《貓城記》本來也不大起眼,老舍甚至在〈我怎樣寫《貓城記》〉(收於《老牛破車》)中說《貓城記》「是本失敗的作品。

」 《貓城記》原本在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誌連載,一九三三年由現代書局出版了單行本,一九七○年就有WilliamA.Lyell的英譯本。

二○一七年香港三聯書店出版了新裝圖文版。

《貓城記》是科幻小說,也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諷刺小說,說的事情似是遙不可及,但一切卻近在眼前。

小說由「我」第一身事,主角在往火星的途中墜機,卻被貓人帶到貓國,為大地主兼政客、詩人與軍官大蠍,看護迷葉。

迷葉是貓人的主要食物,教人精神煥發,但手腳懶散,迷葉大概意指鴉片。

大蠍頗為懂得生財之道,當然也貪財(貓國的錢名為國魂),連主角在河岸洗澡,都可以成為景點,同時也反映了貓人的看客心理,這一點在烈士大鷹之死一節,揭露得淋漓盡致。

《貓城記》中對於小蠍的刻畫,最見心思,小蠍住在貓城,小說到中段左右,隨着大蠍與主角入城,才帶出新角色小蠍。

他代表着有理想但無法改變現狀的青年。

小說中對共產主義的諷刺,也十分尖銳,大家夫司基(一種人人為人人的理想主義)在理念上是好的,可是實踐不得其法,後來馬祖主義(意指共產主義)帶來革命亂象,而最致命是國民性的問題:「上下糊塗,一齊糊塗,這就是貓國的致命傷!」 《貓城記》是頗有趣味的小說,諷刺力甚強,可是論說多,有的幾乎佔了整整一章,情節難免付之闕如,但老舍筆鋒之銳利、批判之辛辣,還是教人目不暇給。

老舍寫的是過去中國的醜態,但對於當代的中國,恐怕還是有警世意義。

當代中國大陸科幻小說:劉慈欣 毫無疑問,劉慈欣是當代中國大陸科幻小說的領軍人物,得到學界和大眾的注視,代表作《三體》曾經獲得二○一五年雨果獎(HugoAward)最佳小說獎。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的中篇小說,二○○○年寫成,收於香港中和出版的《流浪地球—劉慈欣中短篇科幻小說選》,也曾譯成英文和收錄於劉慈欣作品選集TheWanderingEarth。

二○一九年中國農曆新年期間上映的電影中,竟有兩部劉慈欣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由郭帆執導,十分賣座,評價不錯,比寧浩導演、黃渤主演、改編自《鄉村教師》的《瘋狂的外星人》,更受觀眾重視和喜愛。

電影《流浪地球》中,太陽衰敗毀滅,人類想到流浪地球計劃,打算遠離太陽系,用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流浪到新地方。

可是發動機發生問題,而人類竭力要生存下去。

導演郭帆說﹕「把地球推離太陽系看上去是奇思妙想,其實背後有很深刻的文化背景,就是中國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

」至於劉慈欣,他十分喜歡電影版,但他也批評說﹕「確實裏面的很多設定不是太嚴格,甚至是一個bug。

這可能有各方面的原因,可能受拍攝技術的限制、故事的需要。

」 除了劉慈欣,當代華文科幻小說的重要作者還有王晉康、韓松、陳楸帆、馬伯庸、何夕、夏笳、飛氘,以及憑《北京摺疊》獲得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的作者郝景芳等等。

最近,陳楸帆尤其受到注意,代表作《荒潮》已由劉宇昆(KenLiu)譯成WasteTide在二○一九年四月出版。

香港科幻小說:從許地山到倪匡 香港的科幻小說,至少可以追本溯源到一九四一年,時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院長的許地山,在香港《大風》八十四期發表了短篇小說〈鐵魚的鰓〉。

小說的主角是老頭雷先生,雷是發明家,興趣在兵器學,他發明了一條模型「鐵魚」(即潛艇),有能呼吸的鰓,可是雷所學無所用,沒有機會一展才學。

最後,雷決定將發明貢獻國家,就在轉赴廣西,到埠下船的時候,模型一失手掉下海裏,雷情急之下也跳下海去,結果身亡。

雷先生有科學知識,如果可以一展所長,就能有利於戰事。

但事實就如雷先生的朋友黃所想,雷是「不應當發明得太早,所以要潛在水底。

」 小說表面上略帶諷刺,實際上雷就好像先知,在時代中沒有空間與機會一展所長,人們又不理解他,雷且有一點宗教情懷,甘為發明而投海。

雷的發明好比他的信念堅持,他願為此而喪命,視之比性命更重;而發明其實可能解除時代之厄運,但最終歸於大海的懷抱。

由此可以想到時代與理想之矛盾,雷先生的發明,正是「被壓抑的現代性」。

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當代科幻小說有趙滋蕃的《飛碟征空》(一九五六)、《太空歷險記》(一九五六)、《月亮上望地球》(一九五九),楊子江的《天狼A-001號之謎:科學幻想小說》(一九六○)。

但香港的當代科幻小說名家,當數倪匡,科幻作品數量之多,前所未見。

倪匡的衛斯理系列,從《鑽石花》到《新年》,自一九六三年起到一九七三年在《明報》副刊連載,倪匡一度停筆五年,又從七八年至九二年間,在《明報》副刊連載《頭髮》到《禍根》多個小說。

之後小說只以書籍形式出版,不再在報紙副刊連載,至二○○四年的《只限老友》,為衛斯理系列劃上句號。

多年來,衛斯理系列膾炙人口,深得香港和台灣兩地讀者重視,甚至有碩士論文以衛斯理系列為主要研究對象。

然而,關於衛斯理小說的特色,還有不少討論空間。

譚劍的文章〈衛斯理與西方科幻〉就將衛斯理小說與西方科幻小說作比較對照,他點出《禍根》的複製人橋段,可與美國科幻小說家菲利普.迪克(PhilipK.Dick)的著名作品《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AndroidsDreamofElectricSheep?)對照,當然許多人知道這個小說,是因為列尼史葛(RidleyScott)電影《2020》(BladeRunner)。

譚劍也提出《頭髮》和《神仙》中,外星人變成神祇,可以對照亞瑟.克拉克(ArthurC.Clarke)名作《2001:太空漫遊》(2001:ASpaceOdyssey),同樣《2001:太空漫遊》,有寇比力克(StanleyKubrick)的經典電影。

譚劍還點出不少例子,在此恕不逐一列舉了。

另外一提,一些衛斯理小說的政治色彩相當濃厚,六七年底開始連載的《人造總統》(出版時改名為《換頭記》),寫獨裁國家黨主席,因為核子基地的意外,身體嚴重灼傷。

於是,獨裁者的重臣「靈魂」將衛斯理押走,要求衛斯理勸服生物學家奧斯教授,為獨裁者進行換頭手術。

衛斯理拒絕,但奧斯教授被「靈魂」捉去,衛斯理以身犯險,甚至冒充獻出身體的人。

在一髮千鈞的險境中,獨裁者改變了想法…… 《換頭記》令人想到六十年代中期,中共的原子彈試爆實驗,冷戰時期美蘇兩大國的動物換頭實驗,以至毛澤東時代的獨裁恐怖政治。

八三年連載的《追龍》,故事說東方有一個城市將會滅亡,小說寫道:「要毀滅一個大城市,不一定是天災,也可以是人禍,人禍不一定是戰爭,幾個人的幾句話,幾個人的愚昧無知的行動,可以令大城市徹底死亡……不必摧毀大城市的建築物,不必殺害大城市的任何一個居民,甚至在表面上看來,這個大城市和以前一樣,但只要令城市原來的優點消失,就可以令它毀滅、死亡。

」這個東方城市的名稱,呼之欲出。

香港新科幻奇想 在倪匡以後,香港科幻小說作家接踵而來,計有崑南、張君默、宇無名(麥繼安)、黃易、譚劍、李逆熵(李偉才)等等。

近十年來,香港科幻小說發展並未休止,香港小說作家更在類型框架的內外,另闢蹊徑。

陳冠中的小說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科幻小說,他的政治寓言小說《盛世:中國,2013年》(二○○九)說將來的中國盛世開展和國家想像,至於《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二○一五)並不是科幻小說,而是烏有史(Uchronia)、架空歷史小說(Alternatehistory)或推想小說(Speculativefiction),《盛世》和《建豐二年》都用了「狂想小說」(fantasy)的元素,接通了梁啟超的《新中國未來記》和陸士諤的《新中國》的政治想像傳說。

韓麗珠的《縫身》(二○一○)和《空臉》(二○一七)都有奇想的情節設置,《縫身》中的立法機構頒布《縫身法例》,成年者可以進行縫身配對,令人聯想到婚姻制度。

《空臉》的換臉法案,美其名為優化居民臉容,以符合社會與國家的要求,小說可以聯繫到香港人的身份政治思考。

Mr.Pizza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二○一二)本是高登討論區的連載小說,及後出版實體書,並由陳果拍成同名電影,此書可視為香港本土科幻小說,結合科幻與懸疑的sci-fithriller。

《暗流體:徐世琪的科幻創作實驗計劃》(二○一七)是獨特的實驗品,收錄Mr.Pizza等九位作者的小說,並有延伸的討論,據徐世琪所說是要「探討科幻小說作為方法的可能性—科幻可能是為弱勢充權的方法、在反烏托邦世界裏的生存指南、組織及建立各種另類社會模式的藍本……」 董啟章長篇小說《愛妻》(二○一八),顯然向現實生活取材並變形再現,也走入科幻世界,小說跨越生與死、男與女、人文與科技、精神與肉體的邊界。

《愛妻》榮獲二○一九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小說首獎,得獎評語中,評審說﹕「董啟章不惜現身說法,以『夫子自道』的方式,寫出一本『反言情小說的言情小說』,允為今年嚴肅文學最深情款款之作。

」似乎科幻小說與言情小說,在《愛妻》已渾然而成一體。

曾繁裕的《後人類時代的它們》(二○一八),把握近年熱門的後人類(posthuman)話題,小說中的主角不是人,而是機械人,即「天使」,曾繁裕刻畫出「天使」在未來世界的感情世界,作者志不在談科幻和科技,而是發掘愛情、自我與命運等題旨。

台灣與馬來西亞科幻小說 台灣的科幻小說,在六十年代末冒起,張曉風的〈潘渡娜〉(一九六八)開風氣之先,張系國也在一九六九年發表首篇科幻小說〈超人列傳〉,張系國的科幻短篇小說集《星雲組曲》(一九八○)是他的代表作,李歐梵的〈奇幻之旅—《星雲組曲》簡論〉和王建元的〈張系國《星雲組曲》的詮釋主題〉兩文,對此書已有全面評論。

台灣的科幻小說作家不少,林燿德、黃凡、葉李華等都有出色嘗試,近年尤其突出的一位是伊格言,《噬夢人》(二○一○)和《零地點GroundZero》(二○一三)都受到重視。

至於馬來西亞科幻小說的代表人物是張草,他的小說《北京滅亡》(一九九九),得到倪匡推薦,在序言中稱許為「絕妙好小說」。

(作者為香港作家及文化評論人。

) 相關文章 更多 世紀疫症──香港市民的堅持、矛盾與失望(楊日華) 專題.特輯 2022-3-28 二〇二二年四月號 楊日華 執筆時香港新冠肺炎Omicron正爆發得如火如荼,疫情基本上是失控了。

隔離設施不足,確診者在家中等候多天也不能入院診治或入竹篙灣隔離。

醫療系統崩潰,病人要放在露天走廊或帳篷中。

後來殮房也應付不了突然而... 特輯:疫情下改寫的香港故事 專題.特輯 2022-3-28 二〇二二年四月號 特輯:疫情下改寫的香港故事 祁文傑、王思啟、紀碩鳴、楊日華、黃岐、苗延琼、李翠妍、綠騎士、華純、楊燕恩 截至三月十六日,香港在這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中,累計核酸陽性檢測個案加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 疫境裡.同心同行(祁文傑) 專題.特輯 2022-3-28 二〇二二年四月號 祁文傑 借唐末五代韋莊〈思帝鄉〉:「春日游,杏花吹滿頭」詞句,寫漫畫《疫境游.新冠吹滿頭》喻現今香港「實景況」。

祁願全世界「同心同行跨逆境,疫情逆境滅新冠」。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世紀疫症──香港市民的堅持、矛盾與失望(楊日華) 特輯:疫情下改寫的香港故事 疫境裡.同心同行(祁文傑) 三通電話 最後一面──前線急症室醫生的剖白(王思啟) 自測、自治、自癒 染疫後的至暗三天──一個香港患者的自述(紀碩鳴 記錄)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怎麼辦?(黃 岐) 疫境逆境──平常「心」活(苗延琼) 從古今疫病論到抗疫四步曲──探討中醫學抗擊新冠肺炎的思路(李翠妍) 消毒、疫苗二百年(綠騎士) 在生命的一片綠葉上另能所悟──從伊維菌素和疫苗產生的副作用談起(華 純) 熱門文章 ComfortFood──舒的是心還是胃?(吳富強) 街道小店的懷念 (小思) 對美三劍客──胡錫進、金燦榮、喬良(馬 玲) 「電光石火」還是「電光火石」?──兼論一些較常見的語言文字問題(單周堯) 〔學苑春秋〕異 夏 〔學苑春秋〕畢業將至 舊衣冠 (小思) 編者的話 特輯:綠騎士抗疫短詩圖 《牡丹亭》西遊記 (白先勇) 欄目 專題.特輯 特稿/專稿 卷首語 批評與回應 人生小語 社會.時事 心田集 文學.藝術 思潮.動向 歷史.人物 生活.資訊 語文.書話 新書訊 文化網絡 明報月刊 文化的重鎮 知識的寶庫 《明報月刊》是一本屬於全球華人的泛文化知識雜誌,由資深報人、著名小說家查良鏞(金庸)先生於一九六六年創辦,乃海內外歷史最悠久的文化刊物。

《明報月刊》創刊以來,向以「文化的重鎮,知識的寶庫」為辦刊宗旨,內容涵蓋社會性、知識性、文化性,一直廣受海內外華人和知識界的愛戴及支持。

關於明月 明月簡介 《明月》與我 《明報月刊》顧問 總編輯的話 廣告查詢 歡迎投稿 訂閱《明報月刊》印刷版 付款方法 聯絡我們 電子刊物 條款 本刊各欄目歡迎投稿,並請提供相關圖片。

因篇幅所限,本刊有權刪節文章。

來稿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請勿一稿兩投,包括網上。

文章三個月內不獲通知採用,作者可自行處理。

如需退稿,請註明並附回郵信封。

私隱條款 免責聲明 使用條款及細則 Copyright©2020明報月刊.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