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經濟學-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金融學創始人、凱斯-席勒指數共創者羅伯‧席勒迄今最重要的著作開啟經濟學新領域,在訊息瘋傳、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必懂的經濟新勢力! 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社會群體故事經濟學書名:故事經濟學:比數字更有感染力,驅動和改寫經濟事件的耳語、瘋傳、腦補、恐懼作者:羅伯‧席勒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出版日期:2020/09/30ISBN:9789863985921RATING書籍評分評分人數不足買書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金融學創始人、凱斯-席勒指數共創者羅伯‧席勒迄今最重要的著作開啟經濟學新領域,在訊息瘋傳、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必懂的經濟新勢力!經濟行為是個複雜的結果,混雜了人性的多變和流行的故事,看出數據忽略的動機要素,才能深入預測的核心、領先趨勢,更精準的判斷未來重大事件!◎巴菲特看壞的比特幣靠什麼爆紅?為什麼神祕的背景和與擺脫政府的概念會激起購買熱情?◎餐巾上的塗鴉竟能影響選舉結果,進而帶動世界各地的減稅風潮?◎科技股只漲不跌?房產可以保值?哪種故事最能引起共鳴,在組織、產業或客戶間傳播?席勒迄今最重要的著作,開啟經濟學新領域,瘋傳的故事像病毒,左右決策的威力更勝數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兩度成功預測網路和房地產泡沫,他深信「人性」的情感起伏遠比股票更有影響力!研究病毒式故事,才能認清流行背後的真相,避開蓄意操縱和欺騙,大幅提高預測金融危機、經濟衰退,以及其他重大經濟事件的能力,減輕損失。

他將流行病學應用在經濟學研究,從豐富的資料找出藏在市場結構中變動劇烈的非理性因素,發現百年來的重大經濟事件都與當時主導輿論的流行敘事有密切關係。

瘋傳的故事像病毒一樣快速擴散,左右選擇和決策:花錢或儲蓄、招聘或裁員、買入或賣出、如何投資、投入哪種工作,最終驅動了經濟和政治的進程。

簡化、易傳播的故事驅動力更強;傳染率>康復率,故事就會流傳不停席勒研究故事與經濟二十多年,淬煉出7種故事瘋傳的要素,包括敘事流行可快可慢;事實不足以阻止錯誤的敘事;身分認同和愛國精神助長敘事傳播;不容易聽到的敘事仍有可能具有重大經濟意義;不斷複述以鞏固敘事。

他也分析百年來掌控世界經濟的9大敘事力量:測量恐慌和信心的經濟晴雨表、人工智慧取代勞工、房地產興衰、股市泡沫,以及工資和物價等。

一句口號就能帶風向,故事也有生命,一再突變後又重現。

了解敘事的威力,才能真正深入認識經濟運作的模式。

我要跟泛科學說「   」!參加泛科學網站體驗調查,提供意見還能拿禮卷!如何打造科學家的房間!科學實驗室EP.6—會動的AR繪本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當玻璃小球浮起時測量氣溫~伽利略溫度計交換禮物大賞!QUALY醉愛北極熊酒瓶塞數學好無聊、不實用,到底為什麼要學數學?給大人玩的理財桌遊,從此航向財富自由!交換禮物首選、推理迷必買!台灣推理作家協會20週年限定週邊好書搶先看「恐懼」如何影響經濟?金融危機十年之後——《故事經濟學》「故事」不只改變你的消費,還可能影響陪審員判決!——《故事經濟學》假新聞其實存在數千年了,為何人們仍會相信?——《故事經濟學》故事經濟學經濟你可能會喜歡為工作而活: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俄羅斯:一千年的狂野紀事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特殊需求兒童篇撕下診斷標籤,幫助孩子面對日常挑戰,培養韌性、負責與適應力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流行病學×預防醫學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重思生命起源的歷史與身而為人的意義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最後一役:納粹第三帝國的末日鬼滅的日本史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RATING書籍評分評分人數不足買書去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42021/08/25十月終結戰12021/06/23【2021年5月選書】解題背後的心理學:行不通就換方法,建構有效的數學思維12021/04/30彈性習慣12021/04/16【2021年12月選書】為工作而活: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01970/01/0102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2好書推薦文明足跡本月選書社會群體編輯精選【2021年12月選書】為工作而活: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書名:為工作而活: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作者:詹姆斯.舒茲曼出版社: 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21/11/03ISBN:9789860763607RATING書籍評分評分人數不足買書去織雀勤奮築巢、也勤奮拆巢,這看似無意義的工作竟是演化所需?狩獵採集者從不擔心糧食匱乏,為什麼改當農夫後卻拼命囤積糧食?為什麼有人的職業是遛狗?學校裡的行政人員人數怎麼會超越教職員人數?古代人習慣把工作轉嫁給水牛和奴隸,現代人為何害怕被機器人搶走飯碗?綜觀人類三十萬年的歷史,我們幾乎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把工作看得如此重要。

那麼,人類是從何時開始將工作視為生活的核心? 跳脫經濟學思維,以跨學科的觀點,全面解讀人類工作的意義!人類學家詹姆斯.舒茲曼長年研究狩獵採集民族,他好奇的是,儘管人們認為狩獵採集社會物資匱乏,但他們每週卻只要工作十五小時,就能過上閒暇的生活;反觀,現代人的生活空前富裕,卻經常無止盡地工作,甚至加班到過勞、懷疑人生,更害怕自己有一天會被機器取代。

為什麼會這樣?實際上,人類工作最原本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

隨著學會用火、務農到工廠林立,人們除了找到更省時、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也開始確認工作的意義,並且得到滿足感。

換句話說,工作不僅讓人們成為「適者」而生存下來,工作也形塑了人們對周遭世界的理解與互動方式。

然而,隨著城市興起,人們有多餘精力追求地位、財富與物質享受,同時也導致了競爭意識、階級制度及其造成的不平等隨之出現。

另一方面,在工業革命以後,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全球人口逐年增加,有限的資源再也無法滿足人類無窮的欲望,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忙碌,只為了追求工作所帶來的安全感。

當工作成為義務,人們卻創造更多無意義的工作,把自己推入窮忙的火坑?在作者的觀點中,我們的工作觀長期以來被經濟學家把持,始終圍繞著資源分配與生產力問題。

但工作成為人類生活的重心,僅始於一萬兩千年前的農業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農業革命以來,我們的工作文化越來越無法容忍不勞而獲的人。

相較於狩獵採集社會強調有能力者有分享的義務,農業社會更重視有付出才有收穫,並且把工作視為每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人人都要有工作做,才導致今天的服務業如此複雜多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甚至出現大量無意義的工作。

為什麼有人的職業是遛狗?創意總監究竟在監督什麼?學校裡的行政人員人數怎麼會超越教職員人數?凡此種種都不禁讓人思考,我們今天是否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與共識,才為忙碌而忙碌。

發明新工作是人類創意的展現,但當科技日新月異,重複性高且內容單純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也是大勢所趨。

只不過,我們往往以為與機器人競爭是現代人獨有的挑戰,從未想過類似的挑戰與焦慮其實存在已久。

例如,我們如今害怕人工智慧有一天會轉而攻擊主人,但早在西元前兩百年的羅馬,被視為「非人類」的奴隸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就讓當時較為貧窮的公民傷透腦筋。

本書結合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物理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的觀點,從人類誕生一路談到AI時代,解讀不同時代驅使人類工作的動力。

本書也點出,我們今天之所以把工作看得比狩獵採集祖先還要重要,就在於我們的工作模式與工作觀,隨著文明變革發生了多次改變。

然而,如果我們曾經不為工作而活,那麼如今的我們究竟是為了自己而工作,還是甘願被工作綁架? 【專文推薦】詹宏志|PChome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知名文化人【聯合推薦】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林立青|工人作家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愛瑞克|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內在原力》作者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各界讚譽】「《為工作而活》是一場迷人的探索,挑戰了我們對於工作的意義的基本假設。

在自動化技術徹底攪亂全球市場之時,重新思考工作在經濟、心理,甚至精神層面上的重要性可說是十分迫切。

舒茲曼檢視狩獵採集者、猿類,乃至鳥類的的生活方式,強調我們如今認為很『自然』的事,往往只是產業泰斗與對農業的信仰所留下的可疑遺產。

了解我們過去如何運用時間的歷史,或許就能幫助我們在未來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哈拉瑞(YuvalNoahHarari),全球暢銷巨作《人類大歷史》與《人類大命運》作者「這是極少數能顛覆你既有思維方式的一本書。

一部鞭辟入裡、與眾不同的歷史,邀請我們重新思考自身與工作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重新想像在自動化技術越來越普及的未來,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

」──蘇珊‧坎恩(SusanCain),《紐約時報》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Quiet)作者「長久以來,我們的工作觀一直被某些經濟學家所把持,他們對物質的稀缺性與生產力問題十分著迷。

身為一名人類學家,舒茲曼想要改變的就是這種狀況。

他告訴我們,在人類歷史大部分的時間裡,狩獵採集者只花費遠遠少於我們的工時,就過上富足且悠閒的生活。

我以『工作』為研究主題已經二十年,而舒茲曼這本書堪稱傑作──我不記得自己上一次從單單一本書就學到這麼多,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亞當‧格蘭特(AdamGrant),《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GiveandTake)作者「我們離自動化未來只有一步之遙了。

幸運的是,舒茲曼提供了我們一部深具啟發的歷史,他在書中侃侃而談:人類的工業可以照亮眼前的道路,即使到了未來,就算我們被自己的發明所取代,這點依然不會改變。

」──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PowerofHabit)作者「妙不可言的一本書……所有活著的生命體都要消耗能量(也就是工作),但人類以自身獨特的創造力帶來了變化,促使石器,乃至城市、國家,以及各種耗能的機器的誕生。

人類學家專門描述這樣的過程,而舒茲曼富饒趣味地談論他們的發現,同時並未草草帶過他們可能的失誤。

本書是一部關於人類作為能源消耗者的迷人歷史。

」──《科克斯書評》(KirkusReview)「舒茲曼對人類過去的探索,揭示了閒暇時間是一種創造出來的概念,和我們想像的大不相同。

文明背後的心理代價、週一上班日前的恐慌,以及狩獵採集者的心法,這些都告訴了我們一個值得深思的觀點:保障我們自身的閒暇時間,也是一項工作。

」──《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本書細膩地描繪了勞動在三十萬年以來的演變,這樣的寫作取徑為我們當前的經濟困境帶來了十分可喜的視角。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科學書,但它強力地批判了消費資本主義,使得本書也是一本人生指南:它告訴我們,若以我們的祖先的標準來看,我們的生活有多麼不正常。

」──《愛爾蘭時報》(TheIrishTimes)「在這部啟迪人心、橫跨萬年的深歷史中,人類學家舒茲曼大膽審視經濟學對人類本質的主流假設。

他主張,若要弄懂我們文化中的不平等問題,我們必得先理解我們的過去。

」──《新政治家》雜誌(NewStatesmen) 【作者簡介】詹姆斯‧舒茲曼(JamesSuzman)1970年生於南非。

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St.AndrewsUniversity)攻讀人類學學位期間,帶著滿腔的冒險精神離開家鄉,來到非洲南部波札那的喀拉哈里沙漠,擔任布希曼族發展計畫的志工。

1996年,舒茲曼取得愛丁堡大學(EdinburghUniversity)社會人類學的博士學位後,就在喀拉哈里沙漠與布希曼族共同生活和工作,更以他的庫恩語名字「昆塔」為人所知,至今依然埋首於布希曼族的世界之中。

2001至2004年間,舒茲曼獲頒劍橋大學非洲研究的斯穆茲聯邦研究基金(SmutsCommonwealthFellowship)。

2007年,加入全球最大鑽石供應商戴比爾斯集團(DeBeersGroupofCompanies),擔任公共事務的全球統籌。

2013年起,舒茲曼全職投入喀拉哈里議題研究,並以英國劍橋為基地,成立人類學智庫「人類」(Anthropos)。

著有《原始富足》(八旗出版),多篇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觀察家報》、《衛報》、《新政治家》和《獨立報》。

【譯者簡介】葉品岑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

專職翻譯。

譯有《古蘭似海》、《我的應許地》、《午夜的佩拉皇宮》、《時光的製圖學》、《老到可以死》、《被隱藏的眾神》等。

 我要跟泛科學說「   」!參加泛科學網站體驗調查,提供意見還能拿禮卷!如何打造科學家的房間!科學實驗室EP.6—會動的AR繪本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當玻璃小球浮起時測量氣溫~伽利略溫度計交換禮物大賞!QUALY醉愛北極熊酒瓶塞數學好無聊、不實用,到底為什麼要學數學?給大人玩的理財桌遊,從此航向財富自由!交換禮物首選、推理迷必買!台灣推理作家協會20週年限定週邊JamesSuzman人類學工作採集為工作而活狩獵經濟學考古學職業農業你可能會喜歡解題背後的心理學時空行者史蒂芬.霍金:從漸凍人到當代最偉大物理學家,他的工作、生活、愛情、友情,與思考演進的側寫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居家常見101種蟲蟲大集合,教你如何分辨與防治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人類使用說明書假新聞【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後事實時代,究竟是誰在說謊?德國權威記者帶你直擊「謊言媒體」亂象,揭露「假新聞」與它們的產地!BBC專家為你解答:基因的祕密追光之旅:你所不知道的同步輻射為工作而活: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被遺忘的拉美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RATING書籍評分評分人數不足買書去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42021/08/25十月終結戰12021/06/23【2021年5月選書】解題背後的心理學:行不通就換方法,建構有效的數學思維12021/04/30彈性習慣12021/04/16【2021年12月選書】為工作而活: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01970/01/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