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列夫·托爾斯泰誕生 - WIKICC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托爾斯泰小說藝術大廈的三塊基石1828年9月9日,列夫·托爾斯泰出生於一個真正的貴族之家。
美國俄裔作家納博科夫在成為大 ...
WIKICC標籤·LIST人物書籍組織機構出版物行業人物地點《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托爾斯泰小說藝術大廈的三塊基石1828年9月9日,列夫·托爾斯泰出生於一個真正的貴族之家。
美國俄裔作家納博科夫在成為大作家之前,曾為美國的斯坦福大學、衛斯理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學生開設俄羅斯文學翻譯課,在課堂上,他毫不保留地表達了自己對十九世紀俄羅斯作家作品的誠摯喜愛,並格外青睞列夫·托爾斯泰,認為他代表著俄蘇文學的絕對高度。
有一次他走進教室後,讓大家把窗簾都拉起來,把電燈都關掉,然後他先後開了三盞燈。
納博科夫開啟左邊的燈後,說,“這是俄國文學的星空中的普希金”,繼而開啟右邊的燈,說,“這是果戈理”,最後開啟中間的燈,說,“這是契訶夫”。
當學生們都還迷惑不解的時候,納博科夫老師跑到窗邊,一把扯開窗簾,指著照進教室的陽光,說:“這是列夫·托爾斯泰。
”
列夫·托爾斯泰(1828.09.09-1910.11.20)列夫·托爾斯泰(1828.09.09-1910.11.20)像我們國家的曹雪芹、英國的莎士比亞一樣,他一個人的創作就可以構成一門學問。
換言之,在中國有“紅學”,在英語世界有“莎學”,在俄語中有一個詞叫“托爾斯泰學”。
在世界範圍內,對“托爾斯泰”這個名字完全不知道的人可能很少,而且大部分人知道,托爾斯泰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很小就成為孤兒,被姑媽帶大,跟哥哥關係很好,在喀山大學上過學,但是後來退學,回到自家莊園,在莊園裡嘗試土地改革,創作了很多作品,晚年又離開這個莊園出走,本來想到修道院當一個修士,但是被人發現又只好去找另外一個地方,最後死在一個鐵路小站。
在十九世紀的俄羅斯文學中,托爾斯泰是高峰上的高峰。
在托爾斯泰的創作中,最著名的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今天我們結合作家和身世和創作,換個角度來談談這三部長篇小說。
三大長篇在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生涯中的時間位置我們讀作家的小說的時候,有時不會特別地把小說的寫作時間、發表時間和作家的生命週期對應起來。
托爾斯泰活了82歲,在當時的俄國是很長壽的,在俄國作家中也是長壽的。
這82年中,他有60多年在寫作,托爾斯泰從20多歲發表處女作《童年》(1852)開始,就贏得了作為作家的名聲。
也就是說,托爾斯泰作為一個作家的生命持續了60多年。
1873年的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開始寫《戰爭與和平》的時候是30多歲,他寫了6年,從30多歲寫到快40歲的時候。
《安娜·卡列尼娜》他是從44歲寫到48歲,也就是我們認為一個作家最好的年紀,尤其是寫作長篇小說的黃金時期,因為寫長篇小說是一個力氣活兒。
1876年的列夫·托爾斯泰我認識的很多作家都說寫長篇小說是最累的,他們覺得一般過了60歲就很難寫得動長篇小說。
可是,托爾斯泰是在60歲開始寫《復活》的,從60歲寫到70歲。
1899年的列夫·托爾斯泰所以,我們發現,這三部小說是在他人生的這三個時間段中創作的,30多歲、40多歲和60多歲。
我們還會發現,從托爾斯泰發表處女作到開始創作《戰爭與和平》,這之間大致是1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在寫《戰爭與和平》之前做了10年準備。
在《復活》寫完到離世的10年間,他沒有再寫長篇小說。
我們剛才說了,托爾斯泰作為一個作家,他的創作時間持續了60年,但是去掉一頭一尾的10年,這中間的40年就是他寫作這三部長篇小說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中,他在《安娜·卡列尼娜》出版之後“休息”了12年。
這個“休息”是帶引號的,這12年間托爾斯泰寫了很多作品,但是沒有寫長篇小說。
這就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在托爾斯泰創作生涯中的時間定位。
三大長篇在列夫·托爾斯泰個人生活中的空間位置空間理論是現在非常時髦的一個理論,我們對一個城市的理解,可以把它放到文化的空間裡,放到歷史的空間裡,甚至社會也是一個空間。
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看,托爾斯泰在什麼環境中寫出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這裡說的空間不完全是時代的空間,其實托爾斯泰這三大長篇都是在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以後開始寫的,而19世紀俄國文學的興起和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以後全體國民民族意識高漲有著密切的關聯。
在19世紀的中期,俄羅斯人作為一個民族,突然意識到了本民族的力量,突然覺得自己的民族必須有尊嚴,這個尊嚴不光要通過打仗來實現,不光要通過經濟的發達來實現,還要通過文學、藝術的發達來彰顯。
托爾斯泰從60年代開始寫這三大長篇,前兩部都是在他的名叫“雅斯納亞·波里亞納”的莊園裡寫的。
這個莊園的俄語名稱翻譯成中文就是“明亮的林中空地”。
一大片森林中不知道什麼原因出現了一片空地,這片空地上不長樹,就叫“林中空地”。
“林中空地”前面有一個形容詞“雅斯納亞”,“雅斯納亞”的意思是“明亮的,明朗的,鮮豔的”,所以我們有時把這個莊園的名稱翻譯成“明亮的林中空地”,也有的翻譯家乾脆把它翻譯成“晴園”,不過這個譯名沒有完全流傳開來,因為我們覺得這個譯名太像蘇州園林的名稱了。
去過托爾斯泰莊園的人都知道,那裡有幾百公頃的土地,一覽無餘,完全不是中國意義上的“園”,所以,我們在更多的場合下還是用音譯,翻譯成“雅斯納亞·波里亞納”,雖然這對不懂俄語的人來說不容易記住。
現在這個莊園是中國旅遊者的打卡聖地。
儘管那裡交通並不方便,離莫斯科還有兩百多公里,為了去這個莊園可能需要一天往返,非常累,但是許多中國遊客都把它列入了必去的景點清單。
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在1989到1990年之間,當時是冬天,我在莊園裡待了一個下午沒有遇到一箇中國人。
我後來去過五六次,現在我每次去都發現,參觀莊園的遊客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國人。
我經常很驕傲地跟俄國人說,俄國是一個文學的民族,中國也是一個文學的民族,這麼多中國人專門來看托爾斯泰的莊園,中國作家更願意去托爾斯泰的莊園,拜謁他的墓地。
就是在這樣一個莊園裡,托爾斯泰寫下了他的前兩部作品《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爾斯泰墓地這個莊園本身非常大,非常壯闊。
很多中國作家看了感慨說:“我要是有這樣一個莊園,我也能寫出《戰爭與和平》。
”這當然是開玩笑的。
我想,世界上有很多人擁有比這個莊園還要大的莊園,但是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寫出這樣級別的作品。
但這個中國作家這麼說也有道理,因為,你所處的空間,它的氣魄,反過來會影響到你這個人,尤其在寫作的時候。
托爾斯泰在這個莊園中寫作,他的房子本來很簡樸,但是他不在樓上很明亮的地方寫作,而是在一樓挑了一間房,其實是一間半地下的房間。
和莊園一樣,這個房間也有個名稱——“帶拱頂的房間”。
《戰爭與和平》就是在這個房間裡問世的。
據說托爾斯泰是這樣寫作的:他寫好幾頁紙,讓人拿盤子託著送到樓上,請夫人索菲婭工整地抄寫一遍。
托爾斯泰寫作《戰爭與和平》數易其稿,他的夫人總共抄了八遍!現在,在每個與托爾斯泰相關的博物館裡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手稿。
托爾斯泰的筆跡非常難認,但是他妻子寫的字特別好認,托爾斯泰寫的這三大長篇,他的妻子都抄過很多遍。
列夫·托爾斯泰與夫人索菲婭·安德烈耶夫娜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復活》是在莫斯科寫的。
托爾斯泰後來為什麼遷居莫斯科了呢?因為他夫人是莫斯科人,他的岳父是莫斯科的一個醫生,她從小在大都市裡長大,18歲的時候嫁給34歲的托爾斯泰,在托爾斯泰莊園裡她一直懷念莫斯科。
索菲婭跟托爾斯泰一共生過13個孩子,當然不是每個都活下來了,托爾斯泰後來決定遷居莫斯科,是因為這些孩子大大小小都要上學,大的要上大學,小的要上小學,在索菲婭的堅持下他們搬到了莫斯科,買了一棟房子,現在那棟房子就是托爾斯泰故居,《復活》就是在那裡寫成的。
列夫·托爾斯泰故居,如今的托爾斯泰大街21號這個房子在莫斯科是很平常的房子,托爾斯泰雖然很富有,但他不想買特別豪華的房子,就安家在平民區。
在這幢房子裡,他又挑了最僻靜、光線最陰暗、天花板最低的一間作為自己的書房。
托爾斯泰把自己的書房佈置得很特別。
我們現在總想把桌子擺在靠近視窗的地方,因為光線會更明亮,我們一般也喜歡書桌面對著門。
托爾斯泰正好反過來,把桌子擺在書房入口的地方,他一坐下來,他的後背就會像一扇門一樣堵上房門。
更有意思的是,托爾斯泰是近視眼,但是他寫作的時候從來不戴眼鏡,所以他必須坐很低的板凳,眼睛貼著紙張寫作。
他寫作的時候還儘量不點燈,實在看不見的時候才點蠟燭,而且只點一根蠟燭。
我當時看到這間書房,第一感覺是托爾斯泰在有意營造這樣一個非常封閉、壓抑的寫作空間,這個書房就像修士祈禱的場所,他就是要把環境弄得非常狹窄、非常陰暗、非常壓抑。
這就使我產生一個感覺,影響到一部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的因素,當然跟作家寫作這部作品時的情緒有關,跟作品主題有關,甚至跟作家所處的年齡段、作家對世界的認識、作家世界觀的發展階段有關,或許,也與具體的寫作空間有關聯。
當然,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這個空間可能是作者自己選定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三大長篇在托爾斯泰創作整體中的比例托爾斯泰有可能是世界上所有作家中文字產出量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全集有90卷。
相比之下,普希金全集才10多卷,陀思妥耶夫斯基也算是一個產量很大的俄國作家,他的全集也就30卷。
90卷列夫·托爾斯泰全集在托爾斯泰的90卷全集中,這三部長篇小說雖然篇幅都很大,但實際上也只佔了10卷多一些。
《戰爭與和平》是其中的第9—16卷,共8卷。
我們知道,《戰爭與和平》在出版時一般會分成4卷,為什麼在全集裡會有8卷呢?是因為這個全集收入了這部作品的不同版本。
同樣的道理,《安娜·卡列尼娜》是第18—20卷,共3卷,《復活》是第32—33卷,共2卷。
這三部長篇小說加起來一共13卷,在托爾斯泰全集中的佔比約為15%。
換言之,托爾斯泰的其他作品的數量加起來,遠遠超過這三部長篇小說,然而,這三部長篇小說在托爾斯泰整個創作中的實際份量,它們在托爾斯泰創作中的價值和意義,它們在全世界的傳播和影響,跟這個比例是不完全相符的。
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能跟這三部長篇小說相提並論的托爾斯泰的作品,恐怕只有他早年的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和戰爭故事,還有他晚年的中篇小說和劇作(托爾斯泰還是一位非常好的劇作家)。
托爾斯泰一生創作形式多樣,體裁繁多,但是我們現在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依然覺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文學性的、也是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有可能會長久地居於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百部小說之列。
三大長篇的排序之爭在列夫·托爾斯泰所有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是三部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那麼,在這三部長篇小說中,到底哪一部最偉大?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其實一直在持續。
三個選項都有人選,關鍵看你從哪個角度來看這三部作品。
從俄國思想史的角度來讀的話,《復活》有可能定位最高,因為它最能體現托爾斯泰晚年對世界、對生活、對社會的看法。
從長篇小說寫作技巧的角度來說,我問過很多作家,他們覺得還是《安娜·卡列尼娜》好,《安娜·卡列尼娜》更適合作為長篇小說的標準範本。
從用文學的方式體現俄羅斯民族意識、用文學的方式塑造俄羅斯民族整體形象的角度說,顯然是《戰爭與和平》更為重要。
不是三部曲的三部曲托爾斯泰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是他的《童年》《少年》《青年》,這是一部真正的三部曲。
有人把托爾斯泰晚年寫的幾部中篇說成他的中篇三部曲,指的是《三死》《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萊採奏鳴曲》。
但是,很少有人把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說成“長篇三部曲”,我想,也許是因為這三大長篇在體量和風格上都太不一樣了,也許是因為它們的創作時間間隔很長。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許是因為它們的調性發生了重大變化——從樂觀主義的英雄史詩《戰爭與和平》,到藝術呈現家庭悲劇的《安娜·卡列尼娜》,再到作為道德懺悔、精神遺囑的《復活》。
作品的調性越來越悲觀,是因為作家的調性越來越暗淡,而且作家的寫作節奏越來越慢:《戰爭與和平》120萬字,4大卷,只寫了6年;《安娜·卡列尼娜》的篇幅只是《戰爭與和平》的1/3,卻寫了4年;《復活》的篇幅只是《戰爭與和平》的1/4,反而寫了10年。
按理說,作家到了60歲時,寫作的技巧已經爐火純青,本應該駕輕就熟,可托爾斯泰反倒越寫越慢,為什麼呢?因為托爾斯泰的思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刻,他想在作品中注入更多的思想,他可能把每一個字每一段話都作為一種思想的砝碼,一種人生思考的結晶,所以,他不再像三四十歲的時候那樣寫作,不再一瀉而下,那種忘我的、輕鬆的寫作狀態一去不復返。
你會覺得這個作家越寫越苦,越寫越慢。
但是,我們如果把托爾斯泰60年的創作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來看,也不妨把這三大長篇看成一個三位一體的創作,因為它們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論從情節的角度還是從思想的角度,這三大長篇都在作家的創作中完成了一組三級跳——從歷史寫到家庭再到個人精神生活。
這三大長篇像三塊巨大的基石,成三足鼎立之勢,托起了巨集偉的托爾斯泰小說藝術大廈。
原標題:《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列夫·托爾斯泰誕生》克萊採奏鳴曲
相關維基克萊採奏鳴曲#克萊採奏鳴曲內容梗概#克萊採奏鳴曲作者簡介#克萊採奏鳴曲銀屏再現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列夫·托爾斯泰誕生托爾斯泰在“難以置信的快樂時光”中,寫下偉大的《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的妻子為過兩人世界,逼女兒離家出走,82歲他選擇自縊有課│托爾斯泰的三部長篇,這一講梳理得清清楚楚!今晚19:30,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雲端不見不散書城大家|郜元寶:心情微近中年托爾斯泰-離家出走的路上病逝格雷厄姆·格林《戀情的終結》:帶有自傳性的愛情小說
搜尋
邪惡飛船2022-05約瑟夫·博伊於斯2022-05鴻運花園商業2022-05法味村(盤溪鎮月紅寨村委會下轄村)2022-05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末代將軍)2022-05
TAGS
官員音樂作品學校娛樂人物小說娛樂學科自然植物村莊科研人員生活大學教師電影網站行政區劃小說作品經濟電影作品單曲網頁遊戲藝術家科普動物教育非醫療人物演員旅遊音樂體育人物醫生足球鄉鎮網路小說運動員劇情電影醫學流行音樂文學足球運動員疾病成語品牌電子產品膝上型電腦經濟人物建築景觀景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列夫·托爾斯泰的三大巨著 - 壹讀
托爾斯泰的一生,是苦苦探求俄國出路的一生,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托爾斯泰的三大巨著,深刻揭露了俄國錯綜複雜的 ...
- 2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 头条搜索
- 3共產紅禍前夕的俄國文豪托爾斯泰| 大紀元
熱愛中國文化的俄國貴族列夫‧托爾斯泰(下). 追尋「道」的俄國 ... 這部自傳性質的著作,與奧古斯丁、盧梭的《懺悔錄》並列為世界三大《懺悔錄》。
- 4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名著是什么? - 百度知道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名著是什么? 我来答 ... 2014-08-25 托尔斯泰的三大巨作是什么; 2016-10-21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代表作有什么和什么?
- 5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巨著- 头条搜索
列夫托尔斯泰都有哪三大著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更多回答我不要这种回答提问:列夫托... 喜马拉雅FM. 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