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整合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供應鏈整合(Supply Chain Conformity)供應鏈整合對現代管理者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了。
供應鏈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中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 ...
供應鏈整合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供應鏈整合(SupplyChainConformity)
目錄
1供應鏈整合概述
2供應鏈整合的主要類型
3供應鏈整合的三個重要維度
3.1(一)信息整合
3.2(二)協調與資源共用
3.3(三)組織互聯
4從供應鏈整合中創造價值
5相關條目
6本條目外部鏈接
[編輯]供應鏈整合概述
供應鏈整合對現代管理者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了。
供應鏈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中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組成的供需網路。
在這個網路中,每個貿易伙伴既是客戶的供應商又是供應商的客戶。
他們既向上游的貿易伙伴訂購產品,又向下游的伙伴供應產品。
供應鏈管理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對現有的供應鏈進行有效整合,建立協調有序的貿易伙伴關係。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競爭的含義不再是以往意義上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爭或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供應鏈的管理與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已經密不可分,豐田、沃爾瑪、戴爾的成功都是供應鏈整合優勢的證明。
供應鏈整合是一種供應鏈伙伴之間為了給顧客提供更高的價值和提高競爭優勢,而進行更高水平的合作的管理方法。
供應鏈整合的具體定義:
企業和它的供應鏈伙伴之間戰略性合作的程度。
通過協調管理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業務流程,實現有效果、高效率的下列幾個流的管理:
產品和服務
信息流(資訊流)
資金流
決策流
目標:以低成本和高速度提供最大的價值給客戶
[編輯]供應鏈整合的主要類型
1、內部整合:為了滿足客戶需要,將不同功能單元在企業內部執行的工作聯結成一個緊密無縫的流程。
多功能的工作小組:具有交叉功能的工作小組的經理使用多種來源的信息並被授權做決策
標準化:建立跨功能部門的政策和程式來協助同步運作
簡單化:識別,採用,執行,並逐步改進最佳實踐方法
服從性:堅持已建立的生產運作和行政的政策和程式
內部整合具體事務
定期的跨部門會議的採用
在流程改善中,跨職能團隊的採用
在新產品研發中,跨職能團隊的採用
一體化的庫存管理(一個電腦系統讓使用者在做庫存決定時查詢不同地點的庫存水平,並考慮多個來源的需求)
庫存的實時跟蹤(real-timesearching)
物流運作數據的實時跟蹤(real-timesearching)
從原材料的管理,到生產、運輸及銷售,各內部功能部門之間的實時整合及聯接
2、外部整合
公司和它的主要供應鏈成員(顧客/供應商)形成伙伴關係的程度。
為了滿足客戶需要,將企業之間的實踐、程式和行為組織成合作的、同步的和能夠管理的過程。
外部整合主要包括客戶整合和供應商整合兩種類型。
客戶整合具體事務
主要客戶與我們共用市場信息的程度
與主要客戶溝通的程度
為主要客戶建立快速訂貨系統
對主要客戶進行跟進以收取反饋
與主要客戶頻繁的定期接觸
主要客戶與我們共用銷售(POS)信息
主要客戶與我們共用需求預測信息
公司與主要客戶共用庫存信息
公司與主要客戶共用生產計劃信息
主要客戶訂貨過程電腦化的程度
供應商整合具體事務
與主要供應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與主要供應商建立快速訂貨系統
通過網路與我們的主要供應商進行穩定的採購
主要供應商參與我們的採購和生產過程的程度
主要供應商參與產品設計的程度
幫助主要供應商改善流程來更好地滿足我們的需求
公司參與選擇及管理供應商的供應商
主要供應商與公司共用其生產計劃信息
主要供應商與公司共用其生產能力信息
主要供應商與公司共用其庫存信息
公司與主要供應商共用生產計劃信息
公司與主要供應商共用需求預測信息
公司和主要供應商共用庫存信息
[編輯]供應鏈整合的三個重要維度
供應鏈管理涉及到由客戶、供應商、製造商和分銷商組成的網路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如圖1所示)。
物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貫穿整個鏈中的從供應商到客戶的有形產品流;二是經由產品退貨、維修、回收和處理而形成的逆向物流。
信息流主要反映訂單的傳遞與交付狀態。
資金流則包括信用、支付、托收/托付和發票等。
這些流在一個公司內併在多個公司的交叉之間(有時是跨行業的)超越了多重功能和範圍。
這些公司內部以及跨越公司之間的流的整合與協調是使供應鏈管理有效的關鍵。
圖1供應鏈管理系統
有效地管理這些流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尤其是對於全球化運作的公司而
言。
一個跨國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其供應鏈可能是非常複雜的,它通常由位於世界各
地的多家企業構成,且這些企業中的每一個都會涉及到不同的供應鏈活動(如:履
行訂單、國際化採購、新信息技術的獲取和客戶服務等)。
在這些活動之間存在著
複雜關係,如:可能有多家供應商服務於多個客戶,一個供應商可能成為供應鏈上不同組成部分的客戶、甚至可能是一個競爭者。
這種複雜性正是人們稱供應鏈為“供應鏈網路”(SupplyChainNetworks)的緣由。
正是由於網路的複雜性,造成實體之間的溝通和及時、準確地信息傳遞成為難
點。
特別是一個供應鏈的多級層次可能會造成需求信息的扭曲,這種扭曲可能會導
致庫存的積壓,能力資源的閑置、過高的製造和運輸成本,以及不滿意的客戶數量
的增長。
因此,要實現供應鏈的效率,就需要及時、準確的信息。
而且,供應鏈越
是複雜,這一需求就越強烈。
在當今的環境中,客戶們越來越無法原諒劣質的客戶
服務,而且對定製化的產品或服務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當競爭持續不斷地把新的定
制化產品或服務提供給不同的細分市場時,一個企業也不得不通過提供相似的定製
化和高度個性化的產品或服務對之做出響應。
再者,當今競爭環境的日益惡化促使產品生命周期正變得越來越短。
目前一個
高技術產品(如:個人電腦)的預期壽命只有9至12個月。
另外,技術的更新速度
也非常快,產品在不斷升級,從而導致系列產品也要不斷更新換代。
因此,一個企
業的成功還有賴於對貫穿供應鏈的新產品引入和舊產品逐步淘汰的有效管理。
本文提出三個重要維度有助於實現供應鏈整合,它們分別是:信息整合、協調
和組織互聯(如表1所示)。
表1實現供應鏈整合的三個維度
維度互換的內容整合的方式
信息整合信息、知識信息共用;合作計劃、預測與補給;
協調與資源共用決策、工作任務決策授權;任務重新安排;資源外包
組織互聯責任義務風險、成本、利潤延伸的溝通與績效測評;獲利的調整
[編輯](一)信息整合
信息整合涉及到在供應鏈成員之間信息和知識的共用。
通過信息整合,供應鏈
成員分享市場需求、庫存狀態、能力計劃、生產日程、促銷計劃、需求預測和交貨
日程等信息,同時還可調整預測和補給計劃。
信息整合是更廣泛的供應鏈整合的基礎。
公司要協調其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就必須能隨時隨地獲得反映供應鏈真實狀況的信息。
如果沒有信息的整合,就幾乎
不可能在整個供應鏈整合中獲得財富。
整合的第一層次就是在供應鏈伙伴之間分享
需求驅動的信息。
事實上,有些學者喜歡把供應鏈管理叫做“需求鏈管理”,以強
調供應鏈中的所有活動都須建立在客戶實際需求基礎之上,客戶訂單就是供應鏈上
其他部分所有活動的最終驅動力。
信息共用是對付供應鏈中需求信息失真問題(人
們熟知的“牛鞭效應”,參見圖3)的最有效方法。
在理想條件下,下游節點能
夠與它的上游節點共同分享其客戶或客戶的客戶的銷售信息。
信息共用的範圍越大,牛鞭效應帶來的潛在損失就越小。
同樣,一個上游節點也能夠與它的下游節點共同分享存貨水平、生產能力狀況
和交貨日程的信息。
通過給下游伙伴一個其供應商供應狀況的清晰畫面,最小化了
他們之間的“博弈”傾向。
此外,供應商不僅能分享其自身的庫存與生產量信息,
而且還能分享到他們的供應商數據。
在一個理想的供應鏈中,所有信息都將貫穿整
個供應鏈。
信息(資訊)整合的第二個層次就是供應鏈伙伴間的知識交換。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更深層的關係。
它與簡單的數據共用相比,需要伙伴之間有彼此更多的信任。
世界著名的連鎖零售商Wal-Mart的醫葯保健品的預測與補給系統就是採用了與其供應商進行知識共用的協調運作方式。
因為像Wal-Mart那樣的零售商有著與顧客溝通的廣泛渠道和經驗,同時他們還能通過POS機收集客戶消費數據,使他們掌握有當地消費者偏好的最佳知識;而藥品公司作為供應商則熟知自己生產的藥品特性,且能藉助外部數據(如:氣象預報)來進行需求計劃。
在這條醫葯保健品供應鏈上,Wal-Mart與其藥品供應商分別貢獻了自己的知識,且密切合作地制定出正確的補給計劃。
[編輯](二)協調與資源共用
協調涉及到決策權、工作任務及對處於最佳地位的供應鏈成員的資源的調整與
配置。
例如,一個歷史上曾建立自給計劃的公司也可能選擇放棄它的決策權,而讓
供應商代理其進行補給,因為供應商對其產品知識、整個市場的瞭解以及預測技術
方面可能更高一籌,因此他們在完成補給方面可能處於更佳地位。
這就是賣方管理
庫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和不間斷補給(ContinuousReplenishment
Programs,CRP)的概念。
為了改進供應鏈的整體效率,公司還可能重新調整其工作任務,如在個人計算
機行業中的渠道裝配就是這樣的例子,即PC製造商授權分銷商代替其完成為最終產
品的配置、為客戶進行測試,以及一些被製造商所認可的任務。
最後,資源可能被
重新分配、合併或共用,由此使供應鏈上的多個參與者都能受益。
一旦擁有恰當的共用信息和知識,則供應鏈伙伴關係將轉向更深層次的整合。
他們可以通過相互授予決策權、工作任務和資源的重新安排來協調工作。
授予決策
權不僅需要合作伙伴間的信息整合作基礎,而且還需要有更深層次的信息共用與依
賴關係。
一個供應鏈伙伴可能處於一個較有利的位置,做一項通常由其他伙伴所做
的決策,以此來提高整個供應鏈效率。
世界上最先運用CRP和VMI理念進行供應鏈協調並取得期望效果的的當屬食品
行業。
如著名的義大利面品製造商BarillaSpA與其分銷商Cortese為了剋服由
“牛鞭效應”造成的需求信息扭曲,共同實施了CRP和VMI計劃,即將補給決策由
零售(批發)商轉移給了製造商。
製造商根據從零售商POS機上採集的銷售信息和電腦中反映的庫存信息,做出及時補充零售(批發)商庫存的決策。
這項計劃取
得了極大成功,結果庫存下降了46%,缺貨率從6-7%下降到幾乎為零。
圖3表明瞭
在一個分銷中心由VMI創始的收益狀況。
圖3BarillaSpA公司採用VMI技術的收益
賣方管理庫存(VMI)策略中的決策權轉移不僅帶來了牛鞭效應的消除和預測與
補給決策的改善,而且它是建立在一個重要前提下,即認為對於分析、協調為客戶
(包括供應鏈上的批發商、零售商)補給的最優出貨計劃而言,賣方是處於最佳位
置。
例如,賣方可以將多方客戶的補給計划進行歸併彙總,以求最大可能數量的滿
載裝運(共同配送)。
這將在提供更快速的客戶服務響應的同時帶來運輸成本的大
幅度節約,是對低成本和附加值最大化戰略的綜合運用提供有效支持。
供應鏈協調的另一個層面就是工作任務的重新安排,它是以供應鏈整體效益最
優化為基礎,對供應鏈伙伴之間的有形活動進行重新分配。
而使這種重新分配成為
可能的前提就是信息的有效性與知識共用。
我們以典型的PC行業為例,傳統情況下,
PC機最終產品的配置全部是由製造商完成的,並以完成的產品形態銷售給客戶。
分
銷商和代理商(銷售渠道)從製造商手中訂購產品,然後對這些商品進行儲存。
當最終客戶與渠道銷售商取得聯繫時,從渠道銷售商那裡獲得產品。
然而,當前在傳
統供應鏈結構上已發生了許多變化,如原先供應鏈上的兩組主要活動(銷售與客戶
互動、產品定製與交付)已重新按照特定情形在製造商和渠道成員中進行了重新分
配(參見下頁的表2)。
在直銷模式中,製造商不僅承擔產品的客戶定製化與交付,而且還承擔著產品
銷售與客戶互動的任務。
美國Dell公司和Gateway公司的銷售模式正是該模式的典型範例。
銷售代理模式是由渠道成員負責銷售與客戶互動活動,而由製造商完成有形產
品定製化活動。
在這種模式中,產品是由製造商手中直接交付給客戶,像
Hewlett-Packard、Compaq等電腦製造商正是採取這一模式與其競爭對手的直銷
模式進行抗衡,並獲得成功的。
在這種情形中,由於產品十分複雜,因此公司的銷
售與顧客交互活動就需要用到銷售渠道的力量。
產品的高價值使得由製造商建立庫
存並直接運送到顧客手中更富有魅力,而不是在渠道成員處儲存庫存。
在渠道裝配模式中,渠道銷售商不僅要負責銷售與客戶互動,而且還要負責按
照消費者需求進行產品的裝配。
因為渠道銷售商處於與顧客密切接觸的位置,因此允許他們按照顧客的特定需求進行配置方案選擇,但是由製造商與渠道成員共同為
顧客提供售後服務。
因為消費者通常在購買PC產品時,都要填寫一份質量擔保書,
因此他們可以直接與製造商聯繫,提出任何服務請求。
事實上,製造商也需要這樣
的客戶聯繫,因為這些通過服務呼叫獲得的信息能為公司產品設計的改進提供有價
值的反饋信息。
但一般而言,製造商缺乏滿足快速響應客戶電腦維修請求的、地
理上覆蓋廣泛的服務網路,而在這點上渠道成員往往處於更有利的位置,因為他們
擁有地理上分散的資源。
例如,許多PC製造商都為客戶提供了800免費電話,以便
客戶呼叫服務請求,而PC機的實際維修工作則是由分銷商來完成的。
最後一種模式是資源外包。
該模式尋求製造商負責銷售與客戶互動,而渠道成員則負責產品定製與交付。
這種供應鏈上工作任務的重新安排正在被快速崛起的顧客導向和網路銷售趨勢
而加速,製造商們正越來越多地承擔起傳統上由分銷商和零售商完成的訂單履行任
務,他們將不得不重新定義他們在新的供應鏈中的角色和任務。
[編輯](三)組織互聯
在供應鏈整合戰略中,僅有信息整合和協調這兩個維度還不夠,因為在一個整
合的供應鏈中,組織的各組成部分必須相互適應才能有效協調,因此還需有第三個
維度的支撐,即建立組織互聯。
組織互聯與協調需要兩個方面的有力支持:一是跨
組織的信息溝通渠道;二是貫穿供應鏈的績效測評。
建立跨組織的信息溝通渠道需要供應鏈伙伴定義並維護他們之間的信息共用途
徑與內容,它們可能是通過EDI(電子數據交換)、互聯網等IT技術來實現跨組織信息系統(InterorganizationalSystem,簡稱IOS),也可以通過行政簡報或行
政組織等傳統途徑。
組織互聯的建立要從一系列適宜的供應鏈整體績效測評入手。
因為當公司運作
的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時,傳統的內部績效測評就越加顯現出不適應性。
首先,採
用單純的內部績效測評,公司之間的互動可能會因為伙伴們都不積極地測量那些銜
接點上的活動績效而使之成為泡影;第二,當公司開始共用信息、交換知識並授權
決策時,很難將一個活動完全定義成一個公司內部的。
例如,在賣方負責補給客戶庫存的VMI策略中,庫存管理也應當作為賣方績效測評的一部分。
而在傳統意義上,它則是在買方公司內部績效測評中考慮的。
貫穿供應鏈的績效測評是確保供應鏈整體效益最優的重要工具,它需要對供應
鏈成員的績效測評內容加以詳細定義,並對整個鏈加以整合與監督。
一個供應鏈成
員可能要對鏈上另一成員的某項績效指標負有責任,而且可能還會有一些共同的績
效測評指標,即由多個組織共同承擔責任的績效指標,這點正是由供應鏈整合的協
調效應所決定。
這種延伸的績效測評強調密切地合作與協調,它需要一個集成的信
息系統去追蹤一系列擴展的績效測評,並允許多個供應鏈伙伴去獲取這些測評數據。
例如,PacificBell是美國西海岸的一家電信服務提供商,它就曾在其服務運營過
程中面臨績效測評問題。
拿用於替換壞損設備的插頭部件為例,傳統情況下,負
責插頭保管的庫存保管員是按插頭的庫存水平進行績效考核,而負責維修的領域工
程師則是按照拿到插頭至完成一次維修的時間進行考核。
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績效測
度導致倉庫保管員傾向於降低庫存,其結果可能造成當領域工程師需要該部件時庫
存出現短缺。
那麼,領域工程師則開始自己儲存插頭備件,以不必依賴倉庫的庫存
水平也能快速完成維修任務。
掌控私有庫存的普遍現實導致了高度的分散庫存,最
終將導致服務水平的退化。
為解決這一矛盾,PacificBell改變了它的策略,讓倉
庫保管員和領域專家對庫存量和服務完成率共同負責,則兩者動機不一致的問題便
迎刃而解。
最後,如果供應鏈中多個參與者的利益能結盟的話,則這些組織便能為共同目
標而密切配合地工作。
但利益結盟需要一種機制來有效保證聯盟的風險及整合的收
益能得到公平地分享與分攤,即風險分擔和成本、酬勞分享機制必須適合對供應鏈
伙伴參與和維護供應鏈整合活動加以激勵。
美國通用汽車(GM)的Saturn轎車配件
製造商與零售商之間的JMI(JointlyManagedInventory,共同管理庫存)計劃就
是這樣的案例。
Saturn製造商不僅負責向零售商及時地進行配件補給,而且還
要對最終用戶的維修完成率負責。
它們的JMI計劃通過重新分攤Saturn與其零售商
的風險,使兩者利益結盟。
雖然零售商庫存是由製造商和零售商共同管理的,但直
接面對消費者併為其服務和提供配件的仍是零售商。
因此,零售商必須處理好過剩
庫存與配件短缺的矛盾。
因為庫存補給決策權已從零售商手中轉移到Saturn手中,供給與零售需求不匹配的風險和成本也必須由雙方共同分擔。
Saturn還設計了一套
與零售商風險分擔的系統。
在缺貨情況下,Saturn有一套精心製作的支持緊急需求
的系統。
當零售商庫存不足時,Saturn就會啟用它的中央庫存系統,將其視為供給
的後援。
中央庫存系統主要源自從鄰近零售商、Saturn中央倉庫,或位於國內任何
其他位置庫存的調撥。
然後,製造商再迅速為零售商補足所缺庫存。
由於這些運輸
成本都是由Saturn負擔的,因此零售商的風險和缺貨成本是與製造商共同分擔的。
[編輯]從供應鏈整合中創造價值
一個真正整合了的供應鏈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給公司,它的供應鏈伙伴和股票持有者創造價值。
整合的基礎是信息共用。
整合需要各種合作。
然後是實現共擔風險,成本,共用利益的組織關係。
行業領頭羊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成功供應鏈整合給企業帶來的回報確實是巨大的。
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在投資者眼中出現了一顆閃亮的星,它公佈的創紀錄的銷售額讓業界人士大跌眼鏡。
Seven-Eleven,日本國內一家主要零售業連鎖商如此的成功,以至於近年來它的股票價值增值超過了華爾街的寵兒-DELL電腦公司。
當然,DELL公司是一個奇跡,它的銷售額,利潤收入,股票價格甚至肩膀在殘酷的競爭和飽和的市場上遠遠高於它的競爭對手。
有趣的是,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最富有革新精神的公司中,日本Seven-Eleven公司和美國Dell電腦公司是最有代表性的兩家公司。
兩家公司都使用創造性的新方法來運作他們的供應鏈,定義新的游戲規則,將維持供應鏈優異表現作為他們的戰略競爭策略的一部分。
他們是成功整合供應鏈的領導者。
日本Seven-Eleven公司和Dell電腦公司是供應鏈整合的成功者,它們取得的成績令人印象深刻。
降低成本是既定理想期望,但不是唯一的期望。
供應鏈整合還可以創造利潤,增加市場份額,鞏固競爭地位和增強公司價值。
所有這些都可以在美國郎訊科技公司那裡看到。
兩年前,公司修正了公司在亞洲的供應鏈策略,調整了公司在亞洲生產基地的使命,和當地供應商建立聯繫,重新設計產品和工藝支持供應鏈管理。
那之後不久,中國臺灣當局對電信業進行了調整,向全球開放電信設備市場。
郎訊科技在臺灣贏得100%的交換系統的市場份額,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績,這一切都歸功於公司的新供應鏈策略。
像郎訊科技,沃而瑪,P&G和太陽微系統公司這樣的全球性大公司向世人展示了通過供應鏈整合可以創造價值.但是小型和中型公司也可以獲得這樣的價值.SportObermeyer公司,例如,緊密整合了公司的海外生產基地和它的客戶和零售商.努力換取了60%的利潤增長同時公司連續幾年在市場客戶滿意度調查中位居榜首.NationalBicycle公司,一家日本自行車生產製造商,將革新供應鏈策略運用於創造新產品中和滲透到本行業內別人無法觸及的市場區域中.結果是幾年中公司的市場份額翻了一翻。
這些公司的成功都是供應鏈整合的結果,巧妙使用信息對供應鏈過程中的事務進行革新.他們的供應鏈不是靜態的,而是基於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而同步演變的.
半導體,自然資源,加工,電信,消費品和服務行業的公司從信息敏捷供應鏈中發現了類似的價值.難怪像Xilinx,Hewlett-Packard和Quantum這樣富於革新的公司的高層領導在進行公司全局策略計劃時一致將供應鏈管理列為最優先處理事務。
今天的供應鏈環境
供應鏈管理涉及了物流,信息和財務形成的由客戶,供應商,生產製造商組成的這樣一個網路。
物流包括產品通過供應鏈從供應商到客戶的流動,相對應也包括經由產品退貨,維修服務,回收處理等產生的同類型流動。
信息流涉及訂單傳送和交貨狀態。
財務流包括信用條款,應付計劃,委托和冠名權處理等。
所有這些流動涉及到一家公司或公司間(或行業間)的多種功能和領域。
在公司內或公司間對這些流動進行協作和整合對形成有效的供應鏈管理至關重要。
有效管理這些流動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全球性公司。
對於一個國際性跨國公司而言,產品或維修服務的供應鏈可以是很複雜的。
一家全球性公司的供應鏈現在通常都由位於世界各地的多個企業組成。
而且,每一個企業都涉及到了各種各樣的供應鏈如訂單完成,國際化採購,新信息技術的獲取以及客戶服務。
而且還可能設計到更複雜的關係如多供應商對多客戶,或者一個供應商在供應鏈過程的不同階段可能是一個客戶或者可能甚至可能是一個競爭對手。
正是由於這種複雜性,所以有些將供應鏈稱為“供應網”。
因為網的複雜性,團體間的交流以及信息傳送的準確性和準時性就變得很複雜。
而且,供應鏈的多層次性可能會扭曲需求信息。
信息的扭曲會導致過量庫存,生產能力閑置,高生產製造和運輸成本,增加客戶不滿意度。
高效率供應鏈要求信息必須準確及時。
供應鏈越複雜,要求就越高。
在今天的環境中,客戶不會容許質量低下的客戶服務,要求更客戶化產品和服務。
由於你的競爭對手在根據市場不同區域的特點不斷推出新的服務,你的公司也必須相應的提供類似的服務甚至更高質量的,更個性化的服務。
緊跟著由於國家,客戶和銷售方式的不同,產品越來越多樣化,所有這些使得市場預測,庫存管理,生產計劃,售後服務支持的難度大大增加。
最後,產品壽命周期變得越來越短。
高科技產品如個人電腦的預計壽命周期現在只有9到12個月。
另外,技術更新速度變得越來越迅速,產品更新也越來越快。
結果是由於系列性產品的壽命周期重覆,公司提供的產品種類顯著增加。
所以公司和生產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與對新產品推出和舊產品淘汰的供應鏈的高效管理。
供應鏈的組成
高效管理日益增漲的客戶要求和複雜的全球供應鏈過程中的產品供應要求對合作伙伴進行更緊密的整合。
那到底供應鏈有什麼組成的呢?三個主要因素:信息整合,合作和組織關係。
信息整合指的是信息和知識在供應鏈成員中實現共用。
他們分享需求信息,庫存狀態,生產能力計劃,生產計劃,促銷計劃,需求預測和交貨計劃。
成員同時也參與協作預測和補充。
合作指的是決策權、工作職責和資源重新佈署給處於供應鏈中最佳位置的成員。
舉例解釋:某公司在過去都是自己制定補充計劃,現在選擇放棄這項決策權而讓供應商代表它來執行這項決策權。
因為這家供應商對產品,整體市場以及預測技巧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優勢使其更適宜擁有這項決策權。
這就是類似像VMI(供應商管理庫存)和CRP(連續性補充程式)這樣的程式的基礎。
公司也可能會轉移他們正在做的某些實際工作以便提高改善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個人電腦的組裝就是一個例子。
現在個人電腦製造商允許分銷商負責為客戶進行最後的產品構造和測試,這些工作在以前是由製造商擁有的。
最後,資源也可以重新進行部署,合併或共用,這樣供應鏈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可從中獲利。
共用倉庫,庫存中心和供應商中心就是這樣的例子。
整合如果沒有涉及形成公司間更緊密的組織關係就不算完全完成。
供應鏈伙伴需要確定和維繫他們之間進行交流的渠道,不管這些渠道是EDI(電子數據交換),互連網交換,報告組或者執行大綱。
供應鏈成員的表現衡量也應該實現量化、進行整合和受到監控。
這樣,一個供應鏈成員可能負責評估另一個成員的表現。
也可能由多個組織聯合負責進行表現評估。
這樣的擴展性表現評估方式鼓勵更緊密的協作和合作。
最後,如果供應鏈中各成員的動機是一致的,那麼供應鏈中的各個組織就可以為了共同的目標更緊密的協作工作。
保持動機一致需要有類似共同承擔風險,平等的共用利益這樣的機制來保證。
對包含信息,協作和組織等因素的供應鏈的整合使由此形成的網路不斷獲得成功。
在成功的整合基礎上,供應鏈中的成員的責任會隨著客戶要求的改變而變化。
成員進入或退出這個鏈造成的風險和成本最小化。
這種不斷演變的網路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強的責任感。
信息共用是基礎
信息整合是更廣泛供應鏈整合的基礎。
對於那些參與協作庫存管理,信息共用和財務流管理的公司來說,任何時候他們必須要有能獲取反映他們真實供應鏈運行情況方面的信息。
如果不能信息共用,你不可能期望能從整個供應鏈的整合中獲得較大回報。
整合的第一個層次就是實現需求驅動的信息在供應鏈中的共用。
實際上,有些人喜歡將供應鏈管理稱為“需求鏈管理”來強調供應鏈中所有活動都是基於客戶的實際需求的活動。
客戶訂單就是最終驅動接下來的供應鏈中所有行為的源頭。
信息共用是解決供應鏈中著名的被稱為“長鞭子效應”的需求扭曲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同樣的,上游點也可以和它的下游點共用庫存水平,生產能力和交貨計劃等方面的信息。
這就讓下游的合作伙伴能夠清晰的瞭解供應商的供應情況,減小了他們“賭博”的傾向。
所以供應商不僅可以共用他們自己的有關庫存和生產能力方面的信息,同時還可以共用他們的供應商的數據。
供應鏈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透明的。
信息整合的下一個層次是指在供應鏈伙伴中實現知識交流。
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關係。
這要求各合作伙伴之間要有更深層次的信任,而不是簡單的數據共用。
知識交流是沃而瑪公司和華納-蘭伯特公司協作預測和補充醫葯和保健品市場的基礎。
像沃而瑪公司這樣大型的零售商通過跟客戶的交流以及對他們的各銷售點的數據分析中可以清楚的瞭解到當地客戶的偏好。
醫葯公司瞭解他們的藥品的特性並且可以利用各種外部數據如天氣預測等來幫助計劃需求趨勢。
雙方可以將他們的知識貢獻出來分享並緊密協作來確定正確的市場補充計劃。
相類似的,通過和它的各供應商和商場的充分合作,日本Seven-Japan公司創造出很多新的,更客戶化的產品。
公司能夠迅速的補充商場,在不同地點和一天或一周內的不同時間滿足許多不同客戶的個人需要。
如此程度的客戶化(幾乎像是一對一的市場策略)極大的增強了客戶關係。
實際上,這是日本Seven-Eleven公司成功背後的關鍵因素。
另外一個關於知識共用的成功例子在協同計劃預測與補充(CPFR)中充分體現出來。
CPFR是雜貨業的一個創舉。
市場和產品知識的交流幫助了零售商和製造商制定出最好的商品促銷計劃和最佳的新產品推出計劃。
早有些情況下,CPFR甚至可以使零售商和製造商聯合起來設計新產品。
協作(合作)指的又是什麼呢?
在信息和知識共用的基礎上,供應鏈伙伴尋求更深層次的整合。
他們開始交換某些決策權,工作職責和資源,以更加加強協作,共同努力開拓市場。
從開始交換決策權起,各成員之間不僅要求信息的共用作為基礎,而且還要求更深層次的信任和信賴。
供應鏈上的某一個伙伴可能處於更適合的位置來執行某個通常由另一個伙伴擁有的決策權。
如果把這個決策權從這個合作伙伴轉給另一個更適合的合作伙伴,那麼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將得到改善。
舉個例子,零售業證明瞭協作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為應付“長鞭子效應”產生的信息扭曲,該行急切的開始尋求CRP和VMI程式。
這些程式幫助將市場補充決策權從零售商轉移給了製造商。
取而代之零售商不在做訂貨決策,而由製造商在零售商提供的銷售點和庫存信息基礎上行使這項決策權。
這些程式帶來了顯著的節約。
當義大利麵食品製造巨人BarillaSpa公司開始和它的一個最大的分銷商-Cortese-一起實施這樣的程式後,立即獲得了成功:庫存下降了46個百分點,缺貨率從原來的6-7個百分點幾乎下降到了0!
直接銷售模式情況下,製造商負責產品的客戶化和交貨,同時也負責銷售和客戶關係的處理。
戴而公司和Gateway公司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
銷售代理模式情況下,渠道負責銷售和客戶關係等活動,而製造商負責產品的實際客戶化工作。
這種模式下的產品從製造商直接付運給客戶。
像HP公司和Compaq公司在他們的PC客戶服務中就使用這種模式來響應他們競爭對手直接銷售模式取得的成功。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產品很複雜,因此需要渠道協作負責銷售和客戶關係方面的事務。
高價值產品更適宜於讓製造商生產入倉並直接交貨給客戶,而不是將庫存存放在銷售渠道那裡。
另一方面,作為銷售渠道組裝程式的例子,IBM公司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它的銷售渠道不僅負責銷售和客戶關係,而且負責產品構造來滿足客戶要求。
銷售渠道最接近客戶,和客戶交流更多,更瞭解客戶,他們被允許參與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構造類型選擇這樣的活動。
但是製造商和銷售渠道都提供產品售後服務。
因為客戶登記了保修單,任何維修服務要求,他們都可以和製造商直接聯繫。
製造商實際上也需要這樣的聯繫,因為通過維修電話中獲得有價值的反饋信息,幫助改善產品設計。
但大多數的製造商都缺乏廣泛的維修服務網來對客戶提出的維修電腦的請求作出快速反應。
這時候銷售渠道在這點上處於更加優勢的地位,因為他們本身是呈地理分佈的。
因此,例如,HP公司雖然擁有800名員工組成的一個小組負責處理客戶維修服務,但實際上家用PC的維修服務是由銷售商處理的。
最後,外協模式下,製造商負責銷售和客戶關係,而銷售渠道則負責處理產品客戶化和交貨。
由於消費者-指引(consumer-direct)和基於互聯網的採購程式技術的進步,這種工作職責重新分配的趨勢正在呈加速度發展;製造商們正在逐步承擔著傳統上由分銷商和零售商扮演的完成訂單的角色。
分銷商和零售商將在新的供應鏈中被重新定義地位。
除了決策權和工作職責的重新部署外,供應鏈伙伴可以協作和分享他們的資源來獲取協作優勢。
例如,為減小建立一個新半導體晶片加工實驗室的風險和成本,Xinlinx公司-一家在晶片(半導體)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決定和UMC公司-一家臺灣的專業晶片代工公司共同投資開發一種全新的藝術級晶片。
汽車銷售商通常都共用備用件庫存,這樣使他們可以改善客戶服務,同時充分利用庫存。
組織關係的重要性
僅僅靠信息整合和協作這兩點還不足以支持整個供應鏈整合。
組織這部分也很重要。
組織關係整合開始於一套表現評估方法,這套方法將在整個供應鏈中使用。
隨著公司綜合性越來越強。
公司內部傳統的表現評估方法很快顯得不合適。
首先,如果繼續沿用這些單純的內部表現評估方法,公司間的交流活動可能會遭致失敗,因為合作雙方都不會積極的去評估雙方活動的表現。
其次,隨著公司開始共用信息,交換知識經驗,委派決策權,要將某事務完全定義為某個公司的內部事務是非常困難的。
例如,在一個VMI程式中,一個負責補充客戶庫存的供應商,庫存管理也應該是該供應商表現評估內容之一。
而在傳統意義上,都被當作是公司內部評估內容。
聯合或廣泛性的表現評估內容對正確解釋整體活動很重要。
供應鏈雙方共同負責和解釋聯合表現評估內容的確定。
整合程度要求有一個整合的信息系統來跟蹤一套廣泛性的表現評估內容,同時允許所有供應鏈伙伴能登陸獲取這些信息。
組織內的表現評估標準也必須進行整合。
下麵的例子強調了這一點。
PacificBell公司,西海岸電信服務提供商,在維修服務過程中面臨著一個表現評估標準問題。
問題和用來替換受損設備的插入式零件有關。
情況是這樣的。
負責零件的庫存管理的經理表現評估標準是用零件的庫存水平,而外場工程維修工程師的表現評估標準是完成維修的時間。
這種相對比的表現評估標準導致的結果是庫存經理不充分存貨,以至於當外場維修工程師需要零件時缺貨。
於是外場維修工程師開始自己存儲零件,以便他們可以在不依賴倉庫的庫存水平情況下,迅速完成維修任務。
私自存儲零件之風廣泛流傳,導致公司出現分散庫存的高居不下,最終導致維修服務水平下降。
當PacificBell公司改變了策略,讓庫存管理經理和外場維修經理共同擔負起庫存管理和維修完成率的責任後,問題消失了。
擴展性的表現評估標準要和正確的動機相聯繫。
應建立如共同承擔風險,成本和共同分享回報這樣的機制是合作伙伴積极參与和維護供應鏈整合過程中所有事務。
這方面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Saturn公司的JMI(聯合管理庫存)程式。
Saturn公司的維修件運作不僅僅是負責及時提供維修件給零售商,還包括負責終端客戶最終的維修工作完成率。
JMI程式通過將風險在Saturn公司和它的零售商之間進行重新分配來調整了公司各合作伙伴的動機。
雖然由製造商和零售商共同負責零售商庫存,但是還是零售商負責面對真正的客戶和付帳。
這樣一來,零售商就必須同時負責庫存過量和庫存短缺的問題。
因為庫存補充決定權現在已經從零售商轉移到了Saturn公司,所以零售方面出現供求不協調的風險和成本就必須共同承擔。
基於這種決策,公司設計了一個系統,通過這個系統來使Saturn公司和它的零售商們共同承擔庫存短缺或過量到的風險。
在出現庫存短缺時,Saturn公司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系統支持系統來應付緊急需求。
當零售商出現庫存短缺時,Saturn公司利用集中庫存管理系統來確認後備供應資源。
後備資源可能是某個附近的另一個零售商,Saturn公司在田納西州SpringHill的中心倉庫或在國內某處的其他倉庫。
製造商迅速重新供應零售商所需的零件。
轉運成本主要由Saturn公司負責。
這樣一來,零售商和製造商就共同承擔庫存短缺的風險和成本。
作為這種共擔風險方式的一部分,Saturn公司同時制定了一項政策,就是如果在一個完全採購成本信用期-9個月內都沒有被移動過的零件,零售商可以退貨。
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
在許多工業巨頭的身上,我們可以發現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競爭的演變史。
在20世紀70年代,這十年間各公司競爭特點是質量。
像全面質量管理(TQM)和零缺陷(ZeroDefect)概念是這一時期的代表理論。
80年代,品質不再是競爭因素,因為品質是一個基本要求,離開了品質你的企業就不可能生存下去。
這一期間競爭重點轉向了生產效率。
柔性生產,工藝性設計,準時制(JIT)和零庫存等思想占主導地位。
到了90年代,大多數的公司都能夠運用這些技巧進行企業減肥,將工廠運作過程中臃腫的部分去掉。
接下來,最大的機會在四堵牆圍成的工廠外。
從那裡獲得你的物料?在那裡進行物料加工?使用什麼樣的銷售渠道?怎樣同你的供應商和客戶建立堅實的合作關係?怎樣從你的終端消費者那裡獲取直接信息?採用什麼樣的運籌結構?如何對你的全球信息流和系統進行協調?如何在供應鏈所有合作伙伴中建立一個激勵系統來優化整體表現?
現在競爭領域已經轉移到了全球供應鏈管理。
正如文章前面部分所示,像P&G公司,HP公司,DELL公司和Wal-Mart公司的成功證明瞭擁有一個精心組織的,緊密整合的供應鏈對一個企業的競爭能力至關重要。
供應鏈整合既不是一項簡單,也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
但它的回報卻是十分慷慨的。
掌握了供應鏈整合的公司已經從更高的利潤率,改善的客戶服務表現,和更快的客戶需求反應時間中獲益匪淺。
他們在庫存方面的投資和報廢急劇降低,同時企業資產卻翻了一番。
可能更重要的是,他們公司的股票市值翻了幾翻。
那些忽略了供應鏈整合的作用的企業只會發現他們和同行業領先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
企業原地不前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編輯]相關條目
供應鏈集成
集成化供應鏈管理
[編輯]本條目外部鏈接
整合供應鏈:渠道的另一種方向[1]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4%BE%9B%E5%BA%94%E9%93%BE%E6%95%B4%E5%90%8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8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供應鏈論文:供應鏈整合優化4頁 供應鏈整合對供應鏈上企業文化的影響2頁 供應鏈整合對供應鏈上企業文化的影響2頁 供應鏈下的物流整合29頁 供應鏈的整合戰略2頁 供應鏈流程整合29頁 供應鏈的整合戰略7頁 供應鏈的整合與優化51頁 戴爾供應鏈的虛擬整合4頁 第四方物流整合供應鏈3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山林,Lolo,Wwdz,Vulture,AngleRoh,Kane0135,Zfj3000,Dan,Cabbage,鲈鱼,Yixi,泡芙小姐,河河,连晓雾,jane409,Gaoshan2013,Mis铭,Lin,刘维燎. 頁面分類:供應鏈
評論(共2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供應鏈整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Shellysu(討論|貢獻)在2009年11月29日10:58發表
想問下供應鏈集成跟供應鏈整合的區別是什麼?如果用英文區分兩個詞又是怎樣區分的呢?
哪位大俠知道的麻煩告知一下啊謝謝困惑中呢....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25.77.150.*在2009年11月29日11:51發表
僅供參考:
供應鏈集成的英文應該為SupplyChainIntegrated
供應鏈整合的英文應該為SupplyChainConformity
關於2者的區別請分別閱讀供應鏈集成和供應鏈整合,本人也不是很瞭解。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2,642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ENFPINFPISFP焦慮型依戀INFJ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成吉思汗ENTJ稻盛和夫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垃圾人定律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破窗效應21天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5:24,2016年9月2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延伸文章資訊
- 1什麼是供應鏈分析? - TIBCO Software
供應鏈分析一詞是指一套軟體創新和工具,可將繁瑣、重複、機械性、可複製、非專業的任務自動化,這意味著利用技術和資料來消除複雜多元的操作和物流過程中的障礙。
- 2供應鏈分析:讓物流更順暢的5 項要訣 - CIO Taiwan
企業組織正逐步增加資料分析的應用,以應對供應鏈中斷的問題,並加強供應鏈管理(SCM)相關措施。本文將討論如何正確達到此一目標的可能做法。
- 3供應鏈 - MBA智库百科
供應鏈(Supply chain) 供應鏈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等成員通過與上游、下游成員的連接(linkage) ...
- 4何謂供應鏈分析? - 台灣 - IBM
分析代表可根據相關可靠資料之摘要製作資料驅動決策的能力,通常是使用圖形、圖表及其他方法的形式來視覺化呈現。供應鏈通常會產生大量資料。供應鏈分析有助於瞭解所有這些 ...
- 5Ch01 供應鏈管理概論
2.基礎策略分析:是指需依社會態度及流程與結構做障礙評. 估。 3.供應商的評估與選擇:在整體供應鏈的總成本與利益的考量. 下,根據財務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