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遲到:明明努力試圖改變,為什麼卻無法改變 - 今天頭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早晨7.20分,鬧鐘第四次響起,終於清醒了,掙扎著起了床。

... 那麼,為什麼這種強烈的負面回饋,仍然無法使我們改掉遲到的毛病? 首頁 職場手記 習慣性遲到:明明努力試圖改變,為什麼卻無法改變 2019-10-25  職場手記 早晨7點,鬧鐘第一次響起,半夢半醒之間,我們按下了取消。

早晨7.10分,鬧鐘第二次響起,迷迷糊糊中,再次按下了取消。

早晨7.15分,鬧鐘第三次響起,稍微清醒些,還是按下了取消。

早晨7.20分,鬧鐘第四次響起,終於清醒了,掙扎著起了床。

昨晚睡得不錯,但是一想起要上班,心情又開始變得沉重,起床,穿衣、洗漱、吃飯。

抬頭看了一眼鬧鐘,7.50分,腦海中計算著,8點就可以出門上車,路程25分鐘,8.30肯定可以準時到。

在出小區門口時,發現門口又排起了長龍,「這個月都幾次了」怎麼老堵在這,等待了5分鐘,終於出了小區門。

也顧不上安全了,一路加速沖往公司,內心深處不斷的祈禱,千萬不要遲到啊,領導一定不要這麼早到公司啊。

這個月是第幾次了?似乎已經記不清了,似乎每天小區門口都在堵車,每天都晚了幾分鐘到公司。

最終還是遲到了,8.01分踏入公司,原本認為不會這麼早到的領導,正巧站在門口,四目相對。

懊惱、悔恨、自責,三種情緒在我們心裡交織,明明只差這麼一分鐘,明明時早起一分鐘就可以規避的問題,為什麼還會犯?「都怪自己的拖延症」 當遲到變為一種習慣相信每個人都經歷著或是經歷過這種窘境,根據最新的調查研究報告顯示,79%的職場人,或多或少的存在遲到現象。

許多人認為,經常無法控制的遲到,原因在於自己有「拖延症」,但實際上,這可能並不是拖延症的問題。

雖然不管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遲到都會經常發生,但遲到所導致的後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是不同的。

和朋友約好了見面,雖然遲到幾分鐘,但沒有朋友會因此生氣,甚至於當我們表現出深刻的愧疚之情,朋友反而會安慰我們。

「沒有關係,不要放在心上」而在工作中出現了遲到的行為,雖然也是幾分鐘,但是領導並不會因為遲到時間短而不予處罰,多次的遲到往往帶來的是責罵、處罰、影響晉升。

「你這周都第幾次遲到了!扣你這麼多次錢,為什麼還不長記性?」在生活中,即使我們經常遲到,但只要遲到時間不長,朋友不會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因此,我們是沒有接收到任何負面回饋的。

而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遲到,即使遲到時間不長,也會受到領導的責罵與處罰,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升職,因此,我們往往因遲到而受到強烈並影響深刻的負面回饋。

那麼,為什麼這種強烈的負面回饋,仍然無法使我們改掉遲到的毛病?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沒有找到自己遲到的真實原因。

有些人積極尋找解決「拖延症」的方式;有些人去尋找「生物鐘」的設置方式;有些人求助於科技的力量,使用了「會飛的鬧鐘」,但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

由於忽略了真正的原因,即使我們努力的想要進行改變,也由於解決方式不夠「對症」而以失敗告終。

是什麼導致了遲到能夠感覺到的現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處我們一無所知的那些亂象在洋面上的表象。

——勒龐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提出的「習得性無助」概念相同,多次的遲到本身就是一種重複的失敗,並且每一次失敗都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最終與習得性無助相同,陷入了習慣性遲到。

由於形成了習慣性的遲到,我們越來越無力解決自己的遲到問題,最終我們對遲到這一習慣放棄控制,放任自流。

但其實,對習慣性遲到無力控制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沒有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為什麼遲到。

01焦慮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你的想法變成了你的擔心,你的擔心變成了你的想法。

---琳賽·福爾摩斯所而對於一些極力追求完美的人來說,在「守時」的競爭之中,因遲到到受挫,導致自己經常擔憂自己是否會再犯這種錯誤,最終形成了對於遲到的「焦慮」。

這種焦慮深刻的影響著極力追求完美的人,他們希望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是完美無缺的,但因為遲到的原因,生活於工作出現了缺憾。

如果在這時,通過合理的規劃時間、留出較多的空餘時間來規避遲到,那麼可以有效的消除遲到行為與焦慮的情緒。

但如果在這個階段控制不當,出現了多次的遲到行為,那麼就會不斷的加重焦慮,最終成為習慣性遲到。

而隨著習慣性遲到的持續存在,將會不斷的加重焦慮情緒,從而引起更為複雜、更為嚴重的問題。

02延遲面對有些時候,雖然告訴自己不要遲到,但因為對工作的焦慮,潛意識中也會不斷的拖慢自己的行動速度。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即使提前設置了鬧鐘,但仍會一次一次的關閉它,直到我們不得不去起床,不得不去工作的時候。

即使玩的最開心的時候,一提起上班心情也會瞬間陰沉。

因為本身就對上班抱有厭惡、恐懼、煩躁的心情,潛意識本能的抗拒上班,從而產生了延遲面對的心理,因此即使設置再多的鬧鐘,也只會在最後那個鬧鐘起床。

03自我測試在職場中,因為一名領導需要對多名員工負責,受限於領導的精力分配,並無法對每個員工都準確評價。

而即使企業通過多種考核、評價方式對員工進行了評價,由於評價的目的性、利益相關,員工可能也無法對自身進行客觀的評價,並且由於長久的焦慮,導致了員工經常處於自我懷疑之中。

「我到底工作怎麼樣?領導們是如何看待我的?」由於無法對自身客觀的評價,因此選擇了以「遲到」這種既有損自身形象、又不會引起劇烈反響的方式,來對領導進行試探。

一次次的遲到其實並不是自己無法把控時間、無法抵抗拖延,而是由於焦慮引起的自我懷疑,以遲到這種行為來探究自己在企業中的價值。

可能幾次的遲到,並沒有換來過高的處罰,因此獲得了短暫的自我認同,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自我認同感也會逐漸消失。

最終形成了遲到——測試——認同——懷疑——遲到的惡性循環模式。

04心理防禦機制—反向形成張愛玲一邊寫信說著分手,一邊在信中附了30萬元的支票。

在心理學六大人格理論中的心理防禦機制中,反向形式被稱為一種強迫性的防禦機制,這往往是幼兒時期留下的,而隨著成年後的長期焦慮,可能也會重新觸發。

由於一次遲到行為,而受到了責罵與處罰,從而觸發了反向形式的心理防禦機制,使自己的思維路徑發生了變化。

正常的思維路徑:遲到——受到責罵——不想受到責罵——改變自己不再遲到。

反向形成的路徑:遲到——受到責罵——極力不想遲到——表面卻表現無所謂。

這種思維路徑的變化,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是很難觀測到的,這往往是源自於嬰兒時期對自身的壓抑造成的,在這裡舉個例子。

「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吃糖,於是經常央求媽媽給我們買糖吃」「後來媽媽擔心我們蛀牙,於是告訴我們再吃糖就不愛你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尋求母親的愛,不得不將自己的需求(吃糖)壓抑下去,並且在今後母親問我們吃不吃糖時,只能壓抑自己的需求,表示「現在不喜歡吃糖了」。

雖然仍然喜歡吃糖,但出於尋求母親的愛,只能將吃糖的需求壓抑至潛意識之中,而相應的表現出反向的「不喜歡吃糖」。

由於自己的需求(吃糖)並不被現實(母親)所接受,所以我們將自己的需求通過反向的方式來進行表現,以減輕我們的焦慮情緒。

那麼,在遲到這件事情之中,遲到受到了領導的責罵,自然想要避免遲到,但遲到並不是百分百受控的,因此而產生了焦慮,觸發了習慣性的反向形成心理防禦機制,使遲到情況更為嚴重,在這裡舉一個例子。

「小明很喜歡一個女孩(糖),但這個女孩並不喜歡他(母親)」「小明為了減輕自己的焦慮情緒,使自己產生了討厭這個女孩的外在行為」05自我攻擊/自我厭惡對同類極度恐懼的人,反而更加期盼能夠親眼見識令人可畏的妖怪,越是神經質,越是膽怯的人,越是期盼著強獷的暴風雨到來。

——太宰治《人間失格》除了嬰兒時期形成的反向形成心理防禦機制,還有一種原因,就是自我攻擊行為以攻擊自身的形式,來釋放情緒壓力。

《人間失格》一書中的葉藏,就具有強烈的自我攻擊/自我厭噁心態,葉藏對自身的討厭、厭惡、憎恨,並不是一種表層的自我評價,而是真正深層的對自己整體一切的厭惡。

這種對自己的厭惡,深刻的影響到了葉藏的一生,最終以不斷的自我攻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而有些人遲到的原因,可能正是源自於此,認為自己能力不行、不配得到朋友、不配這份工作、不配這份薪水,從而以遲到的行為來進行自我攻擊。

「我不配這份薪水——自我攻擊——經常遲到就會降低別人對我的評價,最終辭退我」「我的能力不行——自我攻擊——故意工作態度散漫,最終辭退我」這種自我攻擊行為的出現,本質上源自於對生活失去了控制能力,從而潛意識之中對自己產生了整體性的厭惡,認為自己不配獲得美好的東西,最後通過自我攻擊的形式來釋放情緒。

「問我想要什麼,我反而突然間什麼都不想要了。

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隨便好了,反正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讓我快樂起來。

」——太宰治《人間失格》利用元認知客觀獨立思考認識到思維謬誤,才能避免它們。

,一切因為元認知。

——劉末鵬《暗時間》正如前文所說,許多時候我們沒有解決遲到的問題,並不是我們的時間管理出現了問題,也不是因為我們的自控能力出現了問題。

只是我們沒有找到真正的根由,沒有「對症」的進行治療,前文所述的5種可能性,其實是存在關聯的,隨著時間、焦慮的增加,也會相應的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因此,想要不陷入更嚴重的問題之中,解決自己的習慣性遲到問題,我們需要找到自己真正的遲到原因。

但這當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能意識到的思維,往往是情緒化的思考,並不是理性、客觀的,自然也就無法找到自己真正的遲到原因。

而利用元認知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真正遲到的原因,並且幫助我們解決遲到的問題。

「當我們在上網時,突然彈出一個網頁,我們連內容都不看,就選擇了關閉」對彈窗廣告選擇快速關閉的行為,並沒有任何問題,這是一種本能的行為,但我們並沒有去思考這種本能的行為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在舉一個例子。

「當我們知道了一名同事被辭退時,我們可能會認為他應該被辭退,或者不應該被辭退」但我們只是本能的、情緒化的進行了這種評價,而不是真正的去計算這名同事的價值以及企業辭退他是否是合理的。

01思考認知在大衛·迪紹夫的《元認知:改變大腦的頑固思維》一書中說道,期以來的慣性思維方式在你的大腦中形成了一個個頑固的封閉循環,一直自動將你引向不理性行為和消極情緒,阻礙目標的達成和問題的解決,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

在拖延症出現之前,我們會將遲到怪罪於時間管理與控制力,但當拖延症在社會中普遍提起後,我們遲到的原因,突然就變成了「拖延症」。

頑固的慣性思維方式,將自己的行為、認知簡單化,以逃避真正的問題,這是現如今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而元認知能力,則需要我們通過元認知來思考我們的思考過程,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關注我們思考所產生的結果,還需要思考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結果。

「比如我們討厭一個同事,一直針對他,但其實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討厭他」「如果我們運用元認知的方式,來思考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思想,最終可能是因為他長得很像自己的前男友」對自己產生的思維進行反省和思考,其實就是在運用自己的元認知能力。

02客觀獨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我們在憤怒時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但當我們宣洩完憤怒後,又往往會感到後悔,這個場景是否很像遲到與遲到後的後悔情緒?杏仁核在我們的大腦中,負責處理與情緒有關的事物,而我們從外界所接收的信息,有兩道路徑可以傳遞給大腦。

這兩種通路,短通路往往被稱為情緒腦,而長通路往往被稱為理性腦,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攜帶的信息量。

短通路,懈怠信息量少,但是具有更快的傳遞效率,往往是快速的、不經思考的本能傳遞,這種傳遞方式有助於我們躲避危險,但也使我們不具備理性。

而長通路,攜帶的信息量較多,但傳遞效率較慢,往往是分析、思考、與信息加工,這種傳遞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做出理性的決定。

「一次次取消、關閉的鬧鐘,往往是由短通路情緒腦所決定的」「在路途中的後悔情緒,是由長通路理性腦傳遞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陷入習慣性的遲到之中,因為我們恐懼、厭惡工作,從而導致了對鬧鐘的處理,交由了短通路情緒腦,自然也就無法理性的控制自己。

雖然我們恐懼、厭惡工作,但長通路的理性腦分析、權衡後還是會告訴我們,上班才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在兩種情緒的反覆交替中,我們不可避免的遲到了,而解決方式也顯而易見的並不是去設置多個鬧鐘,而是需要訓練自己長通路理性腦響應的積極性。

我們需要認識到情緒腦並不會為我們帶來好處,畢竟在現如今的社會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生死攸關。

因此,我們需要積極的調用自己的理性腦,當鬧鐘響起時,本能關閉之前,我們要強迫自己思考。

「為什麼我要關閉這個鬧鐘」「是因為晚一些也不會遲到嗎?」「這是情緒腦考慮的還是理性腦考慮的?」當養成了積極的理性腦調用習慣,我們也就能真正的找到自己的遲到原因,並且通過客觀獨立的思考方式進行解決。

「我為什麼不想起床?因為我不想上班;為什麼不想上班?;因為今天要交一份稿子;不起床就可以不交嗎?」四、最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的行為,可能並不是我們真正思考過、選擇過、權衡過得出的,而是一種不經思考的、下意識的邏輯慣性所導出的。

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我們自然無法認識到導致我們遲到的真正原因,那麼所做的一切對策也不過是無用功。

通過元認知,客觀、獨立的進行思考,積極調用長通路理性腦,才能真正的找出遲到的原因,也就可以解決自己遲到的問題。

不必自我懷疑,因為本來就很優秀,不遲到,只會更優秀。

文章來源:https://twgreatdaily.com/9ygaH24BMH2_cNUgVSMj.html 12年最長五一假期,他卻想申請辭職,這種衝動我們也許都有 2020-04-30 拒絕「天價」簽約的他,追求的是自由意志與選擇枷鎖 2020-04-21 「90後為何頻繁跳槽?」面對職場代溝,90後表示根本不慌 2020-04-17 90後如何面對職場代溝?低慾望背後是明智的選擇策略 2020-04-17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網際網路低俗的凈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凈化 2020-04-15 「上海有多少加油站?」奇葩面試題這樣回復,面試官:服了 2020-04-03 如何優雅的應對奇葩面試題?不糾結問題,也可以解答問題 2020-04-03 「舉棋不定」的決策癱瘓:在時間結束前,隨便做一個決定吧 2020-03-25 「舉棋不定」的決策癱瘓:選擇太多,卻使我們無法選擇 2020-03-25 失去界限的「在家辦公」:背後是文化模仿影響下的信任感匱乏 2020-02-13 不適的「在家辦公」:源於無力感帶來的認知平衡與閉合需要 2020-02-12 居家辦公:基於人性的「無法實現」將成就未來的「無需實現」 2020-02-06 跟風消費:信息流瀑影響下的獵奇心理與身份認同 2020-01-29 習慣性狡辯:防禦性歸因帶來的否定與怯懦 2020-01-13 「我沒錯!」別做辦公室中,習慣狡辯的那個人 2020-01-13 訴諸憐憫:處於保護下的自尊取向與自我欺騙 2020-01-06 狹隘經驗:信息篩選成本導致的思維定勢 2019-12-23 利己型雙重標準:極端利己主義帶來的積極歸因風格 2019-12-18 壓抑、痛苦、麻木,職場人士背後的創傷與異化 2019-12-06 瓶頸帶來的焦慮,使人執著於探尋「內幕」 2019-12-02 內核目標缺失,使你即使獲得了金錢與地位,仍不快樂 2019-11-28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與難以接受的付出 2019-11-25 真正阻礙你成長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他不如你 2019-11-20 「毒雞湯」,可能是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 2019-11-1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