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古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襄陽,是中國從漢朝開始使用的一個地名,既作郡名又作縣名,縣址在今天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內,轄區大概為今天的襄城區、樊城區和襄州區等地。

襄陽(古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中國古地名。

關於與「襄陽(古代)」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襄陽(消歧義)」。

歷代變更 設立 西漢 使用狀況 現存 西漢 襄陽(南郡) 三國 襄陽(襄陽郡) 東晉/十六國 雍州、襄州 隋朝 襄陽(襄州) 北宋/遼朝 襄陽(襄陽府) 元朝 襄陽(襄陽路) 明朝 襄陽(襄陽府) 現代 襄陽縣(襄樊市)1983年至2001年襄陽區(襄樊市)2001年至2010年襄陽市(湖北省)2010年至今 襄陽,是中國從漢朝開始使用的一個地名,既作郡名又作縣名,縣址在今天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內,轄區大概為今天的襄城區、樊城區和襄州區等地。

概述[編輯] 襄陽縣建於西漢初年,屬於南郡,因處襄水之北而得名[1],而城北則是漢水(沔水)。

漢朝期間,襄陽逐漸發展壯大。

到東漢末年劉表出任荊州刺史時,由於荊州原治所武陵郡漢壽(今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附近有賊寇叛亂未定,於是將荊州州治遷移到了襄陽。

曹操占領荊州後,從南郡中分出襄陽郡,治襄陽城,是襄陽設郡之始。

襄陽成為三國時期荊州爭奪中曹魏勢力的重要據點,蜀漢方面由大將關羽指揮的樊城之戰就是以對襄陽城的圍困為主。

割據江南的軍閥孫權及其部下大將呂蒙也有意進取襄陽。

為了拉攏孫權一起消滅關羽,曹操答應將被圍的襄陽割讓給孫權,關羽於是敗亡。

但襄樊二城在關羽水淹之下城牆已壞也沒有糧食,孫權軍路過襄樊,曹操的繼承人曹丕誤以為孫權要占領襄樊。

長史司馬懿認為襄陽是水陸要衝,不可放棄,孫權急於與曹氏交好不會奪取襄樊,但曹丕沒聽,命守將曹仁燒毀襄樊二城。

孫權果然沒有立即占領襄陽,後來才占領,很快就被心生後悔的曹丕以其「擅取襄陽」為由派曹仁奪回。

東晉和南北朝時期,襄陽因為聚集了大量從北方流亡來的士民,被多次僑置為雍州,期間則稱襄州或襄陽郡。

隋朝統一後,先稱襄州,後又改為襄陽郡,唐朝稱襄州,還是山南東道治所。

北宋後,襄州升為襄陽府,元朝稱襄陽路,明清皆為襄陽府。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期間名稱、歸屬變化繁多,直到1983年與漢水以北的原樊城合併為襄樊市。

2001年,撤襄陽縣設襄陽區,襄陽區治所遷至樊城東張灣鎮。

2010年,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襄陽區更名為襄州區。

注釋[編輯] ^襄陽周邊水道情況,如襄水所指已基本不可考或有很大爭議,有稱現在的南渠就是古襄水。

北魏時的《水經注·卷二十八》有襄水記載:「一水東南出,應劭曰城在襄水之陽,故曰襄陽,是水當即襄水也。

」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襄阳_(古代)&oldid=60174593」 分類:湖北古地名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