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基要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基督教基本教義派(Christian fundamentalism)也稱基要主義(基要派)、基督教基本教義、基本主義,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基督教新教內興起的一個運動,而非一個宗派。

基督教基要主義 認為聖經絕對無誤的基督教派別 語言 監視 編輯 基督教基本教義派(Christianfundamentalism)也稱基要主義(基要派)、基督教基本教義、基本主義,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基督教新教內興起的一個運動,而非一個宗派。

在美國等地有較大影響。

英語「基要主義」一詞在20世紀初由美國的長老宗教徒提出,但基要主義運動後來是由浸信會繼承,並由福音派發揚光大。

基要派主張「聖經絕對無誤」,反對一切自由主義神學(或稱現代派神學),反對他們對《聖經》的批判。

目次 1概述 2教義要點 3基要派對基督宗教其它教派的立場 3.1對天主教 3.2對福音派 4批評 4.1路德教會 4.2其他看法 5參考文獻 6外部連結 7參見 概述編輯 基要派(fundamentalists)並非一個形式上存在的、或實際上有組織的宗派(denomination),而是在對信仰內容如何取捨的一種描述,或在神學取向上的分類,也稱為基要主義(fundamentalism)。

有時,這也指稱一場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很多教會的運動,其時為了對抗自由派神學、現代派神學的衝擊,基要派主張他們乃是堅守基督和他的使徒們所傳下來的信仰[1],也由此衍生出福音派、公理宗、與及眾多獨立或小型教會。

基要派是與自由派(或稱現代派)神學相對立的。

基要派強調基督教的核心信仰,以此為辨識基督徒身份的準則。

從19世紀開始,由於越來越多的自然科學發現、考古發掘報告、與及現代對宇宙的認知等等,都與聖經字面上的描述有所矛盾,自由派神學因此而出現。

他們採取各種方式、理論、解釋手法等等,以求協調上述種種的矛盾,與及長久以來神跡和超自然描述所帶來的問題。

對於無事實歷史可以考證的事(如例如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記載),或違背已知自然科學定理的事(例如童貞女生子)等等,都採保留態度,懷疑其真確性。

對此,引發部份基督徒強烈反對,堅持聖經為信仰的「基要真理」,內容完全無誤,任何協調手段其實都是在貶抑聖經的權威,置科學、知識於聖經之上,實際上就是在否定聖經,是不信派、假基督徒。

到20世紀初便出現了「基要派」這個詞。

基要派在誕生之始,就強調分別,而不只是強調五點基本教義。

正是為了與自由派、現代派有分別,才出現了基要派運動。

若是與他們合一,根本無需興起基要主義運動。

所以,從一開始,分別主義就是基要派的重要特徵。

另外,基要派在產生背景和發展過程上受到時代論的前千禧年主義深刻影響,其末世論也是基要主義的重要特徵。

目前,主要是浸信會的不少教會仍然持守基要派的立場。

長老教會中,很多教會是自由派立場,也有一些教會持守福音派立場。

「基要派」在英文中是fundamentalism。

從80年代開始,英美社會開始用fundamentalism指伊斯蘭教的原教旨主義。

在很多人看來,伊斯蘭教的「原教旨主義」與恐怖主義沾上了很多的關係,因此fundamentalism這個詞在外界的人心中也漸漸蒙上一些不好的感情色彩。

但中文的情況有點不同,因為「基要派」(指基督教)和「原教旨主義」(指伊斯蘭教)看上去是兩個不同的詞,雖然其文字的根源是相同的。

所以「基要派」還保留了其本來的含義。

在中國,基要派和現代派神學的爭論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王明道、宋尚節是基要派的代表,吳耀宗是現代派的代表。

正因如此,後來的三自教會在很多神學觀點上是與現代派相通的。

以前,以及今天,基要派神學在中國家庭教會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但現在有相當一部分的家庭教會偏向福音派和靈恩派。

但是基要派還是佔家庭教會的主流。

教義要點編輯 1895年,由美國保守派宗教領袖界定的「五點要道」[2]: 聖經各卷都是神的默示,是永無謬誤的; 耶穌基督是神,神跡的歷史真實性; 耶穌基督是童貞女所生; 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為人類贖罪; 耶穌基督肉身復活,並將以肉身再次降臨人間。

1910年美國長老會會議議決,把基督教基要信仰歸納成五點(稱為DoctrinalDeliveranceof1910或TheFiveFundamentals): 《聖經》無誤謬性。

(InerrancyoftheBible) 耶穌基督乃由童貞女所生,並且就是神。

(ThevirginbirthanddeityofJesusChrist) 「唯獨因信得救」的教義。

(thedoctrineofSalvationbyFaithAlone) 耶穌基督肉身復活。

(ThebodilyresurrectionofJesusChrist) 耶穌基督將以肉身再臨。

(ThebodilysecondcomingofJesusChrist)注,此處「肉身」(Thebodily)是一個神學術語,指基督復活後一種與我們人的身體在人看來無異,卻又卻有不同的實體,中文釋意是「基督復活的榮耀的身體」 基要派對基督宗教其它教派的立場編輯 對天主教編輯 「基要派」反天主教的教義,認為天主教是異教,完全偏離基督教的教義。

對福音派編輯 「基要主義」或「基要派」一詞在二十世紀上半期與福音派基本上是一個意思,但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葛培理領導的越來越妥協的福音派運動興起後,基要派和福音派便開始指代兩個很不同的運動,走的道路截然有別[3]。

基要派強調的是與世俗分別,不與自由派和天主教會對話來往,批判天主教和自由派,具有戰鬥精神。

福音派主張的是與世俗融合、包容、妥協,與自由派和天主教對話來往,尊重其他宗教,從中去吸納信徒。

對聖經無誤謬性上,基要派與福音派的差距也很大。

就以創世記第一章神六日創造天地為例:前者會理解為字面上的六天(每天廿四小時),而從中引申出年輕地球創造論和智慧設計論等說法;而後者則理解為主流科學所理解的數十億年。

面對福音派對基要派保守的批評,基要派的回應是:當代基督教的問題是過於自由,過於隨便,而不是過於保守,所以無需擔心保守的信仰。

批評編輯 路德教會編輯 路德宗認信教會並不認同基要派「五點基要」的立場,指出聖經中每一個教導都是「基要」和必不可少的,不存在一些可有可無、「非基要」的教義。

路德宗相信在處理教義上,「不同宗派,不同看法」(Agreetodisagree)的精神並沒有聖經根據,甚至與聖經背道而馳(歌林多前書1: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其他看法編輯 基要派通常支持保守派政黨,動員教友參與社會運動,反對墮胎和同性戀權利。

參考文獻編輯 ^輔仁大學神學院神學論集編輯委員會.神學論集基要主義簡介.光啟出版社.[27Jan20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GeorgeM.Marsden,"FundamentalismandAmericanCulture",(1980)partIII ^FredMoritz,BeYeHoly:theCalltoChristianSeparation,ISBN0-89084-737-1 ^CorrectChurches.WELSTopicalQ&A.WisconsinEvangelicalLutheranSynod.[15Jun2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7).  外部連結編輯 A.C.Dixon,ChicagoLiberalsandtheFundamentalsbyGeraldL.Priest ChristianFundamentalismandtheMedia EarliestWrittenVersionofTheFiveEssential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undamentalismProfile TheFundamentals:ATestimonytotheTruthOnlineversionof"TheFundamentals",notcompleteat2011-07-26.參見編輯  基督教主題 聖經無錯謬 自由主義神學 福音主義 王明道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基督教基要主义&oldid=7348078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