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金融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智慧金融是建立在金融物聯網基礎上,通過金融雲,使金融行業在業務流程、業務開拓和客戶服務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智慧提升,實現金融業務、管理、安防的智慧化。

智慧金融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智慧金融(smartFinance) 目錄 1什麼是智慧金融 2智慧金融的特征[1] 3智慧金融的信息技術基礎[1] 4發展智慧金融的優勢[1] 5智慧金融和傳統金融的區別[2] 6參考文獻 [編輯]什麼是智慧金融   智慧金融是建立在金融物聯網基礎上,通過金融雲,使金融行業在業務流程、業務開拓和客戶服務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智慧提升,實現金融業務、管理、安防的智慧化。

[1] [編輯]智慧金融的特征[1]   智慧金融具有海量數據感知分析、智能化決策服務、全方位互聯互通、協作化社會分工等特征。

  (一)海量數據感知分析   Web2.0時代,社交網路和移動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催生了網路空間出現海量數據。

海量數據的感知和分析是智慧金融決策的基礎。

一方面,利用任何可以隨時隨地感知、測量、捕獲和傳遞信息的設備、系統或流程,實現海量數據感知;另一方面,分析海量數據,尋求其規律性,可以把握用戶的態度、需求、習慣行為和發展趨勢,從而能夠制定高效、有針對性的服務和營銷戰略。

  (二)智能化決策服務   在海量數據感知分析的基礎上,制訂精細、高效、可行的金融服務方案,包羅市場定位、用戶劃分、產品規劃、價格策略、廣告策劃、促銷手段、合作伙伴等各個決策方面,使金融服務機構能夠在恰當的時機、以恰當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及時、多樣、便捷的服務,以增強競爭優勢、搶占市場先機。

  (三)全方位互聯互通   互聯互通是指在客戶、金融主體、第3方服務機構、環境等不同系統節點之間建立全方位的有效連接,實現信息的暢通傳播和協調合作。

全方位互聯互通有利於金融系統節點間的信息共用,完善合作方式,增強協調和快速反應能力,形成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四)協作化社會分工   金融主體面對當今用戶地域分散,需求個性化、多樣化的社會環境,如果要保證對所有用戶的高質量服務,就必然要實現協作化社會分工。

協作化社會分工採用資源共用和優勢互補的方法,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分散投資風險,有利於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同時,協作化社會分工也能夠促進各金融主體根據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發展特色化專長,促進競爭和創新,保證整個分工協作鏈條的利潤最大化。

[編輯]智慧金融的信息技術基礎[1]   金融行業是信息技術應用和創新的生力軍。

我國金融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目前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以電腦技術應用目標的金融服務體系。

電腦時代主要以電腦技術應用為目標,而信息時代更多地體現的是信息技術與綜合業務的融合。

這意味著需要從海量金融數據中挖掘出有用信息以支持決策和業務創新,近年興起的物聯網技術和雲計算技術能夠為這一過程的順利實施奠定技術基礎。

  1.物聯網(theInternetofthings)技術:物聯網技術是繼電腦技術、互聯網技術之後的第三次信息產業浪潮,?它通過各種智能感知與識別技術(RFID射頻識別技術、紅外感應技術、GPS全球衛星定位技術、激光掃描技術和無線感測器技術等),實時採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的信息,按照約定協議,根據社會需求,將人、物體和互聯網互相互通,實現彼此之間的信息共用、交換和通信,達到對物理或虛擬的“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目的。

  2.雲計算(cloudcomputing)技術: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新型計算模式,它將軟硬體、數據、應用等計算資源,以服務的形式通過互聯網進行統一調試和管理,形成無限擴展的計算資源池,供用戶隨時獲取、按需使用。

  目前雲計算服務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體即服務(SaaS)、硬體即服務(HaaS)、數據即服務(DaaS)和應用即服務(AaaS)等。

金融雲計算基於雲計算模型的基本原理,利用各金融機構的數據中心互聯互通而形成的金融雲網路,實現雲網路中的金融產品、信息及服務的分佈和集中,保證金融機構快速分析、智能決策、提升效率、改善流程、降低成本。

  智慧金融將以金融物聯網與金融雲計算的技術融合為基礎。

金融物聯網通過內部感測器與處理器,將收集到的海量的金融相關信息通過網路進行線上傳輸,併進行有效的匯聚、分析和利用,這些潛能都建立在金融雲計算處理核心的基礎上,反過來,金融物聯網推動著金融雲計算技術發展,改變著金融雲架構。

[編輯]發展智慧金融的優勢[1]   (一)發展智慧金融有利於提高支付業務的安全性和創新性   金融Ic卡和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手段逐漸代替信用卡、現金等傳統支付方式而成為金融物聯網界的新寵。

金融Ic卡因其內部集成存儲晶元,具有安全性高的優點,同時可以載入新的業務應用,實現業務創新。

手機移動支付利用多功能智能SIM卡,可以實現手機刷卡消費等新型支付模式。

  (二)發展智慧金融可以優化金融業務服務   發展智慧金融能夠實現對金融業務各環節的全程監控與可視跟蹤,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節約成本。

採用金融物聯網技術優化供應鏈金融,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實時跟蹤、統一調配,避免傳統供應鏈金融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三)發展智慧金融可以為客戶提供量身定製的個性化服務   結合生物識別和RFID等金融物聯網技術,實現VIP客戶的快速識別,金融機構可以為VIP客戶實現無干擾便捷服務,同時,也能夠瞭解客戶需求,為客戶量身定製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提高客戶滿意度,提升客戶體驗。

  (四)發展智慧金融便於對貴重物品進行全程監管   在企業原料或現金櫃等貴重物品上內嵌RFID晶元,可以對其採購、倉儲、運輸、加工和銷售等過程進行全程信息採集,並能夠對大批次產品進行數量、位置、質量的行彙總分析,便於企業管理者和金融機構進行物品的精准定位和決策分析。

  (五)發展智慧金融可以加強安防手段   通過錄像監控系統、門禁管理系統,配合RFID進行管理人員的主動實時監控定位,實現人防、物防和技防等多種防護措施的有機結合,加強金融安防能力。

[編輯]智慧金融和傳統金融的區別[2]   智慧金融和傳統金融雖然在本質上都是推動資金的有序流動,但是,智慧金融並不是傳統金融信息化的升級版本,也不是傳統金融的網路化。

事實上,智慧金融和傳統金融有顯著區別,智慧金融徹底改變了傳統金融的服務主體、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服務組織。

  (一)服務主體不同   在傳統金融情況下,金融機構與用戶形成一對一的服務關係,也就是說金融機構分別向每一個用戶提供服務。

銀行、保險、證券及中介服務機構等,憑藉自身建設的網點、網站,分別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各家金融機構及中介服務機構各自為戰,競爭多於合作。

每個金融機構基本上獨立完成主要的營銷活動,包括尋找用戶、制定營銷組合、售後服務等。

例如,當前大企業的貸款業務,通常由銀行單獨完成,甚至包括貸前、貸中、貸後的全部流程。

而如今,中國的中小企業已達到千萬量級,由銀行包攬全部業務過程顯然不現實。

原有金融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實際的發展需要。

  而在智慧金融體系下,金融服務的形式呈現多對一的服務關係,即多個金融機構通過合作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體,各盡所長,形成一個完善的產品,共同服務同一個用戶。

金融機構之間,以及金融機構與用戶之間依托開放的服務平臺,互聯互通,相互交換信息,形成緊密的分工和協作關係。

而每個金融機構都只是服務鏈條的一個節點,按照服務分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用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

所有這些節點的專業化服務彙集到一起,形成一個個完整的一站式服務包,分別作為一個整體,呈現給用戶。

  (二)市場主導不同   傳統金融服務模式下,銀行在客戶服務關係中,處於支配地位,起到主導作用。

現階段,我國企業融資渠道少,銀行成為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形成所謂的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

然而,企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大規模的資金,尤其中小企業更是面臨融資困難的局面。

資金是企業正常運轉的血液,企業維持運營、提升技術、開拓市場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撐。

融資渠道不暢,導致銀行的資金成為各方爭搶的稀缺資源,供不應求。

  在智慧金融階段,用戶躍升為整個金融服務鏈條的核心,形成用戶主導型的金融服務體系。

在智慧金融階段,全社會的信息透明度更高,資本市場更發達,銀行貸款、租賃、證券市場等融資模式更加完善。

那些盈利能力強、信用記錄好的企業更容易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成為金融機構搶奪的目標客戶。

為了提高競爭能力,金融機構會聯合與其他機構,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提高服務質量,開拓更廣泛的市場。

  (三)服務的狀態不同   智慧金融體系永遠處在動態調整過程中,而傳統金融服務體系在某一段時間內,處於相對靜態中。

傳統金融體系下,由於信息獲取渠道不暢,信息感知和分析能力滯後,金融體系的每一次決策和行動後,都會保持一段時間的相對穩定,直到信息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被應用於決策,推動金融體系採取下一步行動。

  智慧金融體系內,不斷流動著信息流、信用流、任務流和資金流,整個系統處在動態的變化過程中。

用戶在變化、合作伙伴在變化、其他金融主體在變化、環境在變化,這一切的變化都會被金融主體即時地感知和分析,並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動,以適應外界的變化。

這些變化永不停止,驅動整個金融體系保持相對穩定性和動態演化。

  (四)演化的動力不同   傳統金融體系的發展動力是他組織的力量。

在傳統金融體系下,政府在制定金融規則和改變規則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主動權,甚至超過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市場本身的驅動力。

政府是規則的制定者和變革者,金融機構是實現經濟、金融目標的橋梁。

金融機構在政府制定的規則框架下運行,既是金融演進過程中的受益者,也是金融風險的主要承擔者。

  智慧金融體系的形成和演化都是一個自組織過程。

金融機構主體通過不斷感知外界信息,自發地、自主地向調整演化方向加速,從而提高服務效率,降低金融風險。

在這個過程中,體系內的主體通過競爭和協同,在信息和利益不斷交換中彼此約束,協同耦合,從而保持整個體系的有序運行。

智慧金融體系下的發展動力是系統內部內各主體之間的競爭和協同,而不是政府的行政指令。

  智慧金融與傳統金融有著本質差別,這也啟示我們在智慧金融建設過程中,要尊重智慧金融發展的規律性,科學規劃,充分發揮金融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編輯]參考文獻 ↑1.01.11.21.3隋菱歌,陳佳音.基於物聯網與雲計算技術發展智慧金融(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3 ↑葉秀敏.智慧金融的特征及與傳統金融的區別(J).信息化建設.2012,9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6%99%BA%E6%85%A7%E9%87%91%E8%9E%8D"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智慧金融與金融雲計算7頁 (金融保險)年各國領導人對金融大戰的智慧26頁 借金融雲之力構建智慧城市和國際金融中心4頁 物聯網RFID的主動營銷式智慧金融7頁 智慧城市的雲之路與泛金融化實踐36頁 XXXX年各國領導人對金融大戰的智慧27頁 智慧金融-信用卡領域的反欺詐理念和案例分享28頁 智慧金融的特征及與傳統金融的區別4頁 智慧金融的概念、流程和特點4頁 基於雲計算的智慧金融構建4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苏青荇,Yangjing1991,刘维燎,33. 頁面分類:金融術語 評論(共0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智慧金融"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2,229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INTJ成吉思汗鈍感力INFP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ISTP(人格特質理論)三包《極簡學習法》貿易順差通貨膨脹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垃圾人定律21天效應破窗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1:23,2020年6月22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