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登斯(A. Giddens)「結構化理論」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直到紀登斯提出結構化理論後,結構與行動兩者才真正統整在連貫的理論系統中。
他認為過去有關行動與結構的論點都應該被重新概念化,兩者的關係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 ...
首頁Home
卷期索引Vol./Iss.
徵稿辦法CallforPaper
審稿辦法ReviewProcess
編委陣容EditorialBoard
期刊倫理PublishingEthics
線上投稿OnlineSubmission
關於本刊AboutUs
來信聯絡ContactUs
優惠活動
首頁卷期索引199801 (40期)
篇名
紀登斯(A.Giddens)「結構化理論」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
全文下載
更多文章
並列篇名
TheImplicationofGiddens'
作者
許殷宏
中文摘要
由於長久以來受到社會科學研究取向分流的影響,教育社會學的發展陷入微觀與鉅觀研究的紛爭之中。
前者著重在般及社會互動的探討,後者以社會系統及教育政策為對象,兩者之間呈現一種二元對立的關係。
這種紛爭不僅發生在教育社會學的領域中,更是所有社會科學所面臨的難題,也造成社會科學整體發展的滯礙。
雖有學者不斷嘗試將兩者加以融合統整,但是仍只限於研究結果的應用,並未觸及真正的核心。
直到紀登斯提出結構化理論後,結構與行動兩者才真正統整在連貫的理論系統中。
他認為過去有關行動與結構的論點都應該被重新概念化,兩者的關係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雙重性。
紀登斯主張結構不再只是以往研究中的外在非人為因素影響;相反的,它應被視為是社會交互作用的媒介及結果。
另外,紀登斯雖然並未直接論述本身理論在教育情境的應用,但他所提出的結構化理論卻對教育社會學的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
據此,本文旨在闡釋紀登斯結構化理論的重要內容,以了解行動與結構兩者之間的真正意涵,進而申述其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
英文摘要
Duetolonginfluencesofdivisionsofsocialsciencestudies,developmentsofthesociologyofeducationhavefallenintodisputesofmicroandmacrostudies.Theformerfocusesondiscussionsofsocialinteractionsinclass;thelatterhassocialsystemsandeducationalpoliciesassubjects,akindofdualismrelationshippresentedbetweenthetwo.Thiskindofdisputenotonlyoccurredintheareaofthesociologyofeducation,butalsobecamethornyproblemsthatallsocialsciencefaced;inaddition,italsocausedimpedimentstowardthewholedevelopmentofsocialscience.Althoughsomescholarsconstantlytriedtoblendandunitethetwo,itisstilllimitedtoapplicationsofstudyresultsthatareyettotouchthecore.Thetwo,structureandagency,werenotreallyunitedinthecontinuoustheoreticalsystemuntilGiddensreferredtothestructurationtheory.Inhisopinion,thepastpointsatissueaboutagencyandstructureshouldbere-conceptualized;therelationshipofthetwoisnolongerdualism,instead,thecomplementaryduality.Giddens'advocatedstructureisnomorenon-man-madeinfluentialfactorsinpastinvestigations;onthecontrary,itshouldberegardedasthego-betweenandresultofsocialinteractions.AlthoughGiddensdidnotdirectlystatetheapplicationsofhissocialtheoryineducationalsituations,thestructurationtheoryhehadreferredtoproduceddeepandfarreachinginfluencestowardandsociologyofeducation.Accordingtotheabove,thisarticleaimsatexpoundingthesignificantcontentofGiddens'structurationtheoryanddeterminingtherealmeaningbetweenagencyandstructureandfurtherstatingtheimplicationthatithastowardthesociologyofeducation.
起訖頁
93-112
關鍵詞
行動、結構、雙重性、結構化、Agency、Structure、Duality、Structuration
刊名
教育研究集刊
期數
199801 (40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該期刊-上一篇
哈伯瑪斯(J.Habermas)「現代性哲學論辯」與李歐塔(J.-F.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的論戰及其教育意義
該期刊-下一篇
一八九五年以前鹿港教育史初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集刊DepartmentofEducation,NationalTaiwanNormalUniversity 10610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No.162,Sec.1,HepingE.Rd.,Da’anDist.,TaipeiCity106,Taiwan(R.O.C.) [email protected]+886-2-77343892Copyright2012©DepartmentofEducation,NationalTaiwanNormalUniversity.AllRightsReserved. 教育研究集刊
延伸文章資訊
- 1紀登斯CA. Giddens) r 結構化理論J
Giddens) r 結構化理論J. 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 許殷宏. E 摘要1. 由於長久以來受到社會科學研究取向分流的影響,教育社會學的發. 展陷入微觀與鉅觀研究的紛爭之中 ...
- 2結構化理論_百度百科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代中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後期,是在與功能主義的抗衡中誕生的。
- 3紀登斯(A. Giddens)「結構化理論」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
直到紀登斯提出結構化理論後,結構與行動兩者才真正統整在連貫的理論系統中。他認為過去有關行動與結構的論點都應該被重新概念化,兩者的關係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 ...
- 4吉登斯結構化理論 - MBA智库百科
吉登斯結構化理論(Geddens'Structuration Theory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 ...
- 5《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8期,2009年04月15號 - 南華大學
根據紀登斯(Giddens A.)所定義之「結構與行動是一體兩面的,也是結構化理論的核心概念。主體援用結構產生行動,而行動也會反過來形成或轉化成結構,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