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現代生活與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當代書寫 - 國立臺灣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摘要台灣自日治時期開始,在殖民地政府推動「近代化」的整體建設進程中,透過西方現代化制度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的各項改革,逐漸脫離傳統守舊的俗民社會,並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NationalTaiwanMuseumofFineArts|國立台灣美術館
:::
中文
English
sitemap
facebook
youtube
rss
video
cart
搜尋
最新消息
公告快訊新聞稿行事曆
關於國美
館長個人簡介本館簡介館區720度環景歷史紀事組織架構政府資訊公開國美館形象識別檔
參觀
施工告示開放時間參觀須知國美館APP交通資訊服務電話樓層介紹桌布下載
展覽
當期展覽典藏策劃展展覽預告展覽回顧展覽徵件線上展覽線上語音導覽
典藏
國美典藏典藏應用典藏維護保存
出版
出版品臺灣美術學刊展訊/館訊國美E讀誌
活動
一般大眾家庭親子學生文化近用教師資源數位學習導覽場地租借報名查詢活動回顧
圖書
資料中心服務圖書查詢延伸閱讀電子資源
線上資源
性別平等
兒童
購物
:::Home/出版/臺灣美術學刊
都市化、現代生活與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當代書寫
facebooktwittercontactprintpageqrcode關閉視窗分享轉寄
放大字級正常字級縮小字級
出版日期:2010-10-25
編著者:白適銘
頁碼:18
裝訂規格:0
摘要
台灣自日治時期開始,在殖民地政府推動「近代化」的整體建設進程中,透過西方現代化制度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的各項改革,逐漸脫離傳統守舊的俗民社會,並進而轉型成為一具有近代性意義的公民社會。
在此種時代變貌中,基於推動新式都會計劃之需,由有如雨後春筍般浮現的西式建築、街道、公園、鐵道、橋樑、海港、空港及電信等公共設施構築而成的「新地景」,改變了明清以來傳統景觀之「地方性」特色,同時建構了台灣近代社會都會生活空間的「公共性」特質,展現近現代市民更為多元、摩登的生活文明及風貌。
雖然,自1927年開辦的「台展」及日後的「府展」等官辦美展,對台灣近代化歷程中「新美術」的形成具有絕對的影響力,在所謂追求、建構台灣「地方色彩」(LocalColor)的過程中,藝術家們亦致力於發掘代表台灣的各種可能性。
有趣的是,在其當代實踐的過程中,亦同時造就諸多以記錄「當代風景」為主題、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這些作品,除了藉此形塑了具有當代意義的風景典範標誌外,亦清楚展示了日治時期殖民地政府「近代化」政策中建立嶄新都會景觀及公共空間的企圖。
以反映、展示現代化建設成果所形成的「新地景」圖像,是我們探索台灣近代都會科技文明生活及公共文化發展內涵意義最重要的視覺材料。
諸多台灣近代畫家,透過都會公共生活的參與與現代化公民身分的改變所形成的當代風景觀視、書寫觀點的轉移,提供觀看當代風景的可能模式,並直接導致台灣近代都會風景意象建構的完成。
本文即在此問題關心下,針對台灣近代畫家尋繹、圖解近代台灣風景中所開展的閱讀、思維與書寫手法,重新檢視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發展中「風景寫作」的近代性意義及問題。
關鍵字:近代性、公共性、市民生活、新美術、風景觀視、新地景
一、前言
昭和四年(1929),當時擔任台灣總督府官房營繕課課長的井手薰,曾在一篇演講稿中指出:
這個都市(指台北)位在平原中央,不論往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都具有充足的擴建餘地。
……近年來顯著進步的都市計畫之趨勢,已使其領先內地(指日本)一步。
而現在我台北市街,承此(都市計劃)之庇蔭,道路、上下水道、電氣都大略被整理過,家屋改變其外觀並獲致統一,樹木豐茂,市內已不再雜沓、喧囂,既清潔又明亮,市街既不過大,亦不致狹小。
其後,循序漸進地一一整備了官衙、學校、公共設施,雖然規模不大,卻如各位所見到地,已成為具備都市形態、令人愉快的市街。
在所謂台灣舊有市街社會得到統一改正,「樹木豐茂,市內已不再雜沓、喧囂,既清潔又明亮」的敘述中,我們不難想像,日本殖民政府領台之後,對台灣進行數十年的近代化建設過程中,台北府城已從日軍進城時所見之市街破損污穢、交通雜亂無章的景況,搖身一變成為嶄新的現代化空間,並呈現出其「向上提升」文明都會榮景的歷程。
自此以後,在「朝向完全模範都市的理想邁進」的規劃推動中,台北新都會空間已逐步成形,其改變,正標誌著台灣都會在邁向近代化的過程中完成近代公民社會建構的嶄新發展。
隨著大規模且全面的市區改正及都市建設規劃之逐步展開,進入日治時期之後台灣都市景觀的變異,諸如雨後春筍般浮現的西式建築、街道、公園、銀行、供水渠道、鐵道、橋樑、海港、空港及電信、衛生等公共設施,一方面扮演殖民統治者施行現代化建設具體展示成果之角色展示其自身的「現代性」;另一方面,藉由上述「新地景」所形塑的都會空間及權力展演,改變了明清舊有俗民社會保守、邊緣的「地方性」,並建構出台灣近代社會都會的「公共性」均統特質,呈現出更為多元、摩登及現代化秩序的新生活文明風貌。
BACKTOP
:::加入我們會員專區徵才志工徵募學生公共服務家族臺灣數位藝術網站志工園地其他政策宣導無障礙服務專區文化部主題網站TaiwanPlus電子報專區訂閱/取消電子報信箱720電話:(04)2372-3552傳真:(04)2372-1195建議使用IE或Chrome1280x720解析度瀏覽本網站©國立臺灣美術館民國98-108年版權所有/內容更新:110-11-27.無障礙網站政府標章聯絡我們|雙語詞彙|新聞稿|常見問題|文化部重大政策個資保護、著作權及資訊安全宣告|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延伸文章資訊
- 1在日治時期下的台灣
1.台灣為何被日本統治. 2.日本對台灣的統制政策. 3.日治時期的武裝抗日運動. 4.日治時期的近代化和建設. 5.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6.日治時期的結束.
- 2日治時期的建設與制度| 社會 - 均一教育平台
影片:日治時期的建設與制度,社會> 台灣吧歷史> 日本帝國時期的臺灣> 原住民族的處境:從理蕃計畫到霧社事件。源自於:均一教育平台- 願每個孩子都成為終身學習者, ...
- 3台灣日治時期 - 维基百科
交通建設
- 4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頭(上) @ 時空旅人 - 隨意窩
日治時期有三類建築,各代表政府、教會與民間的建築風格。 代表日本殖民政府權威主義性格的建築,大部分是模仿自 ... 日治時期,台北現代化的具體建設可分為三個階段。
- 5都市化、現代生活與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當代書寫 - 國立臺灣 ...
摘要台灣自日治時期開始,在殖民地政府推動「近代化」的整體建設進程中,透過西方現代化制度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的各項改革,逐漸脫離傳統守舊的俗民社會,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