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身分的創作者,如何定義適合自己的理想觀眾? - SHANNON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同身分的創作者,如何定義適合自己的理想觀眾? 當你了解自己是誰,便能吸引正確的事物。

You attract the right things when you have a sense of who you are. Skiptocontent 2021-08-29 事業經營,自我探索 不同身分的創作者,如何定義適合自己的理想觀眾? 當你了解自己是誰,便能吸引正確的事物。

Youattracttherightthingswhenyouhaveasenseofwhoyouare.-AmyPoehler 很久之前,曾寫過一篇關於「如何定義理想觀眾」的文章。

內容大致在說,製作理想顧客檔案,精準描述其特質、痛點與熱情,便能對症下藥、抓住讀者的心。

現在回頭去看,彷彿能在字句之間,清晰地看見當時堅信不移的信念系統:「想建立個人事業、做熱愛的事情賺錢,服務觀眾是第一優先;了解他人的需求、成為解決問題的人,才能收穫成功。

」 彼時的我還不知道,「以觀眾為優先」的信念並不總是適切,所謂的「理想觀眾」也不全然只有一種樣子。

在那看似被既定好的框架裡,你還能延伸出另一種方式。

而今天想和你分享的,就是我如何重新看待與定義「理想觀眾」這件事。

我對「理想觀眾」的重新定義 最初意識到「理想觀眾原來可以改變」,是在轉換身分之後。

當時的我還處在新舊價值觀的汰換更迭裡頭,反覆思考:「我該怎麼做,才能在自己的喜好與觀眾的需求之間,有所取捨或平衡?」 有過之前丟失自我的經驗,這次我想先以自己為優先,寫自己想寫,做自己想做,多一些率性自由,少一點束縛桎梏,也相信只有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更多的豐盛滋養別人。

但與此同時,仍會不小心掉進另一種掙扎裡,亂了自己陣腳:「這樣是不是太任性了?」、「經營事業不是應該滿足他人的需求嗎?」、「我是不是偶爾也該寫一些觀眾會想看的內容?」⋯⋯就在思緒如亂七八糟的毛線球,糾纏成一團的時候,我在《人生給的答案》這本書裡,找到了理清問題的線頭。

長期經營部落格「WaitButWhy」的高人氣網路作家TimUrban,在書裡這麼說: 我是作家,而我時常發現一些寫給年輕作家(特別是想在網路上成名的人)的建議都強調如何抓住讀者的心。

如果你把潛在的讀者都想成是釘子,那這個建議就是要我們把自己形塑成剛好可以與釘子相契合的洞,把自己變成可以快速吸引大量讀者的樣子,或用其他方式讓自己的寫作職涯起飛。

我的個人建議則是完全相反。

你應該尋找身為一個作家最有趣、最令人興奮,最真實自然的自己,並朝這個方向開始努力。

現在有無數的人在網路上,每個人只要輕點口袋裡的手機就能看到我們的作品,所以只要在一千個人之中,有一個人是剛好與我們相合的釘子,就等於百萬使用者中,有千分之一熱愛我們的作品。

剛開始寫作時,我想像讀者是一群複製的我,一切就簡單多了,因為我知道我感興趣的主題、喜歡的風格、以及笑點所在。

我不管普遍認為網路文章都應該篇幅短、更新快、持續貼文等看法,因為我知道「我」根本不在乎這些,我會想看特定主題的文章。

這個做法也真的有效。

四年之後,那些剛好喜歡我風格的讀者們找到了我。

把重心放在自己內在的作家想寫什麼,而不是揣測讀者想讀什麼,最後一定能夠創作出最棒、最原創的作品,而那千中選一、喜愛你作品的人也會找到你。

看到這篇內容的瞬間,層層困住我的疑惑和糾結就地鬆綁。

原來,會覺得必須得在觀眾和自我之間做出取捨,是因為最初定義的「理想觀眾」,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我——只有當兩人前行的方向不再相同、甚至相反的時候,你才會面臨「要跟著對方走」還是「遵從自己所愛」的抉擇。

但如果,你的觀眾是一群和你相似的人,這樣的兩難便不復存在了。

既然說是「理想觀眾」,它就不會永遠都是同一種樣子,而是會隨著你的身分轉換、思想成長而改變,就像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你欣賞的理想對象條件會有所異動,你嚮往的感情模式也不會總是轟轟烈烈。

只要你想,你隨時都可以重新修正與定義自己的理想觀眾,以及它和你之間的關係。

不同創作身分的理想觀眾 在上一篇文章裡提到:身為創作者,我們都介於「專家」與「藝術家」之間。

而「理想觀眾」的角色與你之間的關係,也是相對的。

專家&學生 作為一名「熱衷於教導特定知識」的專家,看待理想觀眾的方式更像是老師與學生。

在這樣的關係裡,你的理想觀眾傾向於一群「想和你學習的人」,你有他們嚮往並渴望學習的專業知識,你能看見他們的盲點、梳理他們的困惑。

也正因為專家的熱情在於解決問題,「滿足他人需求」的方法相對適用。

藝術家&朋友 但對於「熱衷探索與表達自我」的藝術家來說,將注意力聚焦於他人的方法不僅不管用,還可能成為個人風格形塑最大的阻礙,因為當你過度關注他人的需求,就少了更多發現自我特色的可能。

對藝術家來說,理想的觀眾更像是一群知心好友(或如TimUrban說的,是一群「複製的我」),他們和你有相同的品味、喜歡類似的東西、關心同樣的議題,你不見得需要「教會」他們什麼,可是當你勇於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經驗,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被療癒、被陪伴,以及被理解。

你想創造的「價值」,不再只有一種形式——不再只能是知識與教學,還能是分享、傾聽、陪伴、鼓勵與共同成長。

定義適合你的理想觀眾 那麼,該如何定義適合自己的理想觀眾呢?就從你選擇的身分開始,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你覺得自己更傾向於專家,還是藝術家的身分?你希望理想觀眾和自己的關係,是比較像學生,還是朋友?如果是學生,你比較喜歡教哪一類人?你希望自己能為他們解決什麼問題?如果是朋友,你更想和什麼樣的人來往?和哪些人相處,你會感到最自在? 在定義理想觀眾的過程中,你不見得需要界定它是什麼樣的性別、年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但你需要知道它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它和你有哪些共通點。

就像你平常會想與之相處的人,不見得和你年紀相仿、來自同樣家鄉,也不見得和你在個性上十分相像,但你們可能同樣喜歡看某一類型的電影、聽同一調性的歌,同樣喜歡深度思考、琢磨不同觀點⋯⋯。

如果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你覺得,你和你的理想觀眾之間,有哪些共通點呢? ▎後記:成為一塊磁鐵,而不是一支箭 文章開頭曾提到:「以觀眾為優先的信念並不總是適切」,大概是我經營自媒體以來最深刻的理解,後來甚至衍伸為自己的一套付出哲學—— 一個人能為自己與他人創造的最大價值,不見得是你會的東西,而是你願意給予的部分。

付出自己心無所求的給予,是心甘情願;付出要有所獲才願意給的,是討好和委屈求全。

太過聚焦於以「成功」為追求的服務和付出,就容易變成另一種討要和索求:「我給你我會的技能、知識和擁有的專業,你能不能給我你的偏愛和關注?」於是,從服務他人開始,也在服務過程中丟失自己。

對現在的我來說,無論創作的身分是專家還是藝術家,無論理想觀眾的角色是學生還是朋友,最理想建立觀眾群的方法,是成為一塊磁鐵,而不是一支箭——你不再將自己的能量溢散出去、投擲在無數路過的人身上,期盼他們像被丘比特射中一般,愛上你的作品。

而是選擇成為一塊磁鐵,擁有穩固自身的力量,也因對適合自己的事物足夠了解,所以心懷理想但不渴求,期待裡沒有匱乏,深信所有美好都會如約而至,只是需要一點時間。

因此,願我們都能夠成為磁鐵,而不是箭——能夠吸引契合的理想觀眾,也有耐心陪伴自己慢慢成長;相信自己本自俱足,無論有沒有人結伴同行,都有能力抵達所有想去的遠方🙂 STEP2規劃路線,品牌定位,理想觀眾,行銷思維,身分認同 Shareonfacebook Shareonpinterest Shareonemail Prev上一篇專家vs藝術家:經營自媒體,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創作身分? 下一篇焦慮時如何讓自己慢下來,重拾內在平靜?Next LeaveaCommentCancelReply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Typehere..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Youmayalsolike 什麼是MOODBOARD?如何打造適合自己的品牌風格? 訪客留不住?3個簡單步驟,精準定義你的目標受眾 想做電子報行銷,除了Mailchimp和Convertkit,還能有什麼選擇? Followinstagram - 以前看待拖延總是不好的,覺得那是 - 月初在信裡分享對自我的觀察,發現 ▌感受溫度,自然就會生長 歲末年初 Followinstagram shannonwu.co • Follow - 以前看待拖延總是不好的,覺得那是不思進取、不夠自律。

但後來開始學會緩下來、學著去看見,不是每件事都得講求效率,尤其是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藝術,比如音樂。

《我的日常取向》曾寫道:倘若藝術和音樂追求效率,那會是什麼樣子呢?那麼《安娜・卡列尼娜》這本分成三冊的書,大概會提煉為「外遇的女人最後自殺」的總結,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則是濃縮成「BamBamBamBam」的音調而已吧。

(看到這段簡直笑翻) 這麼一想,忽然覺得能夠慢慢地、投入地、忘卻時間地做自己喜歡的事,真好,真好。

對吧:) . 1週前 ViewonInstagram | 1/3 shannonwu.co • Follow - 月初在信裡分享對自我的觀察,發現在急於求成的過程裡,最先失去的,通常是對自己的耐心。

那之後開始練習,讓心態再放鬆一點、讓日子過得再緩一些,於是看見原先著急的事情都慢慢步上正軌,一切順其展開。

仍持續在生活中嘗試練習與明白,很多事即便沒有緊緊相逼的努力,也能有所完成,而自己所能做的,就只是放手讓它自然圓滿。

- #一月又要過了哪好快 #近期的療癒方式是和MadyMorrison一起做瑜珈:) 3個月前 ViewonInstagram | 2/3 shannonwu.co • Follow ▌感受溫度,自然就會生長 歲末年初時,為自己立下的關鍵字是「培育」,希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如植物一般,順時生長。

但新年才過幾週,就發現自己一點都不「順時」—— 常有一半時間糾結在尚未穩固的新習慣,另外一半則擔憂於還不確定的未來。

於是,在意識到自己正逐漸遠離理想狀態之際,又嘗試透過閱讀、冥想、書寫,練習將自己找回來。

在近期看過的書中,最喜歡《#跟一棵樹聊天聽他的人生哲學》裡的一篇文章。

作者是一名植物溝通師,某次他在與杉樹的互動過程中,體驗了杉樹「由種子長成樹」的過程—— - 我感覺到自己變得小小的、圓圓的、扁扁的,和大家一起從空中落下、墜落到地面,成為土地的一部分。

我有一種奇怪的嚮往,全心全意地想要延伸、想要把腳伸出去,好像自己若不出去,就會死了一樣。

黑暗籠罩著整個空間,我活在哪裡⋯⋯我並不確定。

接著,我聽到一聲「啵」。

我以為是我的腳,結果是我旁邊的夥伴生出腳來,我感覺沮喪⋯⋯他說:「等待裂縫、等待裂縫,這裡好舒服,不要放棄。

」杉樹連聲音都不一樣了,更多的啵啵聲出來,我感覺更沮喪了⋯⋯ 我回到我身體裡專注地「等待裂縫」。

想著我的腳會如何長出來、我的那聲啵會有多好聽,聽起來會是脆脆的還是軟軟的,還是跟呼吸一樣小聲?一邊想著,我發現,我的腳已經開始伸直,接著,我的腰也直了⋯⋯ 好久沒有這樣的伸展,從黑暗中出來,我對於該往哪裡走、往哪裡長,感到困惑⋯⋯我甚至好像沒聽到自己的「啵」是怎樣的聲音。

杉樹:「你就先感受溫度就好,先不用想往哪裡長,感受溫度,你的身體自己就會長。

」 我聽樹的,先把注意力放在感受周圍,而不是想著我要生長。

我感受到自己有更多地方可以接觸土地、空氣和水,甚至感覺到有點熱,覺得好像先感受這樣的熱,身體就會有種安定感⋯⋯我沒有在想,只是在感覺當下的溫度。

我們一起在同一道陽光下,感受一樣的溫度。

我感覺到自己正在變厚,接著才發現,是我的腳、讓我的身體變厚。

杉樹笑了,低低的笑聲聽起來比較近了:「對吧?感受氣溫就會生長,不用擔心生長,你會長出腳,要死就比較難啊,你剛才還這麼想死,忘了自己純然感受自然就會長。

」 我們一起笑了,我覺得自己的笑聲也變得很低沉,跟他一樣低低的。

那個下午,我跟他一樣是一棵樹,一棵古老的大樹。

- 之前有一陣子,很喜歡將自己想像成其他事物,而植物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撇除人常有的過度思考,就能夠跳脫過去和未來,讓自己處在當下,感受到存在本身其實就是一種美好,對於生命如何開展,也就能更坦然與開放了:) 3個月前 ViewonInstagram | 3/3 COPYRIGHT©2022|SHANNONWU.CO 訂閱電子報,每週收到一封溫暖來信,陪伴你走過生活起落與創作之旅🙂 馬上訂閱! Loading... 馬上訂閱! Loading... 謝謝你的訂閱! 現在我們就是自己人囉!期待下週一和你見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