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米與地主階級的興衰 - 日本綜合研究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日本的殖民政策,雖然在增加殖民地的米穀生產,但更重要的是在於經由地主階級之 ... 在台灣實行「米穀統制法」,是依日本國內法而非殖民地特別法。
聯繫我們•
繁體
简体
簡介
(財)日本文教基金會
緣起
章程
董監事介紹
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簡介
最新消息
學者觀點
許介鱗教授專欄
傅琪貽教授專欄
學者觀點
臺灣講堂
學者觀點
趣味茶道
深入學習
研究所出版品
好書推薦
相關網頁連結
聯繫我們
【繁體】
【简体】
台灣米與地主階級的興衰
許介鱗
2005/7/21
「台灣米」解救日本資本主義化的危機
台灣學者的腦筋只想到日本如何促使台灣資本主義化,而不知道實際上是「台灣米」解救了日本資本主義化的危機,怎麼還能奢言台灣的「主體性」?
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資本主義化以來,至少有三次米荒、米價高漲、群眾搶米的「米騷動」。
第一次是在1890年,第二次在1897年,第三次在1918年。
而1918年的「米騷動」跟前兩次完全不同,這次是因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矛盾所激成。
當時的米價暴漲並不是因為農村收成不好,而是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忙於戰爭無暇生產,日本參戰奪得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的利益,並以「戰爭獲利者」(warprofiteer)採取出口急增政策,快速的發展資本主義,而增大糧食的需要,激起一般物價上漲,但是一般民眾的收入趕不上物價上漲,生活極度受到壓迫。
1918年的「米騷動」是「內地米」的生產不能趕上市場所需,米商和地主爭相囤積居奇,政府又不肯撤廢對外國米的進口關稅。
因此由殖民地供給廉價的米糧,成為日本經濟的重要課題。
這時殖民地以飢餓移出「外地米」到日本,才解救了日本資本主義化以及「工業化」的危機。
因為日本工業化時,產業人口移動,農業人口大量移入都市變成勞工,而造成糧食短缺。
日本如果沒有仰賴殖民地台灣和朝鮮「外地米」的移入[1]補給,必定減緩資本累積的速度,並陷入資本主義化的危機。
表 朝鮮和台灣的外地米飢餓移出[2]
地域
年次
(平均)
生產量(千石)
A
移出量(千石)
B
生產量與移出量之比率B/A(%)
朝
鮮
1912-16
12,303
1,389
10.2%
1917-21
14,101
2,443
17.2%
1922-26
14,501
4,376
30.3%
1927-31
15,799
6,617
41.7%
1932-36
17,003
8,735
51.3%
1937-41
21,246
5,991
26.1%
台
灣
1910-14
4,416
756
17.1%
1915-19
4,785
950
19.9%
1920-24
5,145
1,117
21.7%
1925-29
6,460
2,390
37.0%
1930-34
8,060
3,478
43.1%
1935-38
9,344
4,750
50.8%
台灣蓬萊米增產是給日本人吃的
日本自米騷動以後,米價高漲而威脅到日本工業化的低工資政策,於是必須依靠殖民地的米穀增產。
朝鮮的產米增殖自1920年施行第一期計畫,1926年更新為第二期計畫;台灣則在1923年以15年計畫實施水利建設事業。
這些計畫要求殖民地增產米穀,從此朝鮮的米穀生產量每年增加,但是向日本內地的移出量更是增加。
台灣到了1935-38年時,米穀的移出量佔生產量的一半,也就是台灣增產蓬萊米,是為解救日本的糧食不足。
日本的殖民政策,雖然在增加殖民地的米穀生產,但更重要的是在於經由地主階級之手,加強對農民生產米穀的壓榨,迫使農民陷入困境,不得不被迫供出自己所要吃的米糧。
這樣窮困的朝鮮農民,就改吃「滿洲粟」和「蔞蒿」,而將朝鮮米移出到日本;貧窮的台灣農民,則改吃蕃薯或樹薯,也將自己要吃的的米移出到日本。
所以這叫作「外地米飢餓移出」。
朝鮮米的移出到日本是由三菱商事壟斷,台灣蓬萊米的移出則是由三井商事等獨佔資本所壟斷。
日本依「外地米飢餓移出」的低米價政策,對日本的工業化有貢獻,但是迫使在殖民地種田的農民無米可吃。
殖民地台灣所生產的米,對日本的資本主義化或工業化,有特別安定米市場價格的作用。
台灣米是二期作,與日本國內一期作的米市場,有青黃不接時的銜接米貢獻。
此外,台灣米的價格低於日本國內米以及朝鮮米的兩成到一成半。
價位低的台灣米,對日本資本主義的資本累積或節省外匯去購買糧食,當然有非常重要的貢獻,台灣米移出的消費地,也都集中在日本工業化的各大都市。
日本人要吃的蓬萊米利潤高於在來米,因此1922年在台灣移植蓬萊米成功之後,台灣的米作經濟乃以蓬萊米為中心快速成長,蓬萊米耕作面積佔總耕作面積的比例,1922年只有0.08%,到1927年已成長為17%,1935年更進而達到43.59%[3]。
可見經濟學者津津樂道的日據時期台灣農業改良增產,原來是給日本人享用的。
為了供應日本帝國的糧食所需,台灣總督府必須維持台灣農業社會的既有生產結構,但是另外設計一套米穀流通過程的控制,來汲取農業資源的供應。
這就是為什麼殖民統治者不要在台灣推行農業的資本主義化,進行合理的農地改革,而維持台灣封建的「地主-佃農制」,因為對殖民統治者來說,最緊要的是掌控台灣米的對日移出,並避免農業生產發生破綻,造成米穀生產的不足供給。
在日本母國亟需糧食的催促下,20年代台灣米穀產量大幅增加,1930年較20年產量增加了大約50%。
台灣的地主是很有商業頭腦的,況且蓬萊米的生產量比在來米高17%~20%[4]。
殖民政府雖然擁有一大片國有土地,日本糖業資本也擁有不少土地,但是台灣地主擁有農地總數的58%,擁有適合稻作的水田總面積70%,並且有些地主還經營土壟間的碾米加工業,以及米商的流通業。
既然台灣地主的勢力不能拔除,殖民政權就設計,如何利用台灣的地主來壓榨農民,由地主推廣蓬萊米的增產移出日本之用,到了1930年代,大約有80%的蓬萊米是移出到日本。
當然,台灣地主從收取米穀的實物地租也獲利甚多,嚐到蓬萊米貢獻日本的甜頭。
但是,從佃農的立場來看,收穫越高的佃地,佃租率的負擔加重,農民因競爭謀求佃地耕地,忍受苛酷的佃租條件,佃農貧困而叫苦連天,必須依賴借貸過活,收穫時以稻穀還債,對稻穀的買賣條件根本沒有要求的餘地。
日本為什麼要維護台灣的「地主-佃農制」
日本的農業社會存在著「寄生地主」的半封建結構,因此不希望也不能打破殖民地的半封建生產關係。
日本帝國對殖民地的掠奪方式,受本身半封建結構的限制而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剝削,即直接榨取殖民地實物地租的方式,另一種是間接剝削,即利用殖民地封建的「地主-佃農制」榨取農民的小生產。
直接榨取實物地租的方式,如在朝鮮的東洋拓殖會社(公司),出資收購朝鮮的土地,日本資本變成地主直接剝削朝鮮農民[5];在台灣則有日資的製糖會社,以地主身分強制農民種植甘蔗,以佃租收取甘蔗原料的方式。
但是在台灣比較普遍的方式是間接剝削,即利用「地主-佃農制」來掠奪殖民地農民的小生產方式。
因此,殖民政權對台灣的剝削方式,是維護當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拉攏台灣的地主階級、特別是大地主,來壓榨小農增產米穀,大量移出日本之用。
台灣約有70%的種稻農民,以及70%的種稻田地的稻米生產是在地主與佃農的關係下,而台灣水田的租佃費率在50%以上[6]。
所謂「剝削」,就是地主可以不勞而獲一半以上佃農的辛勤種稻收穫。
當時蔣渭水就在『台灣民報』指摘台灣地主是「收租派」,「現時地主所得六割(六成),是太不公平了。
所以台灣的地主應該要將小作料(佃租)減一半才是」[7]。
因高額的佃租,佃農陷入貧窮而被迫出售自家保留消費用的米,不得不賣掉自己所生產的稻米70%以上[8],而改吃蕃薯簽等雜糧。
還有貧窮的佃農則賣女兒為「查某嫻仔」(女傭),或出租兒子為「長工」。
日本的殖民政策為什麼支持台灣地主的剝削,因為高額的佃租正是促使地主、商人向農民收聚米穀,再匯集於市場移出到日本的推動力。
因此,朝鮮從1920年產生佃租爭議,在台灣也從1924年以來發生佃租爭議,爭議歷年飛躍式地增大。
日本的殖民政權對於大爭議,總是出動憲警武力去鎮壓。
總督府對於佃租爭議的一般對策,是將日本內地的辦法搬到殖民地應用,在台灣設立調停爭議的機構稱為「業佃會」,自1922年以來都是由總督府指導,在朝鮮則到1932年才開始有自作農創設事業,1933年發布佃租爭議調停令,1939年變成朝鮮農地令。
台灣的剝削方式是間接剝削,為日本附庸的台灣地主,從蓬萊米栽培獲利不少;相對的,朝鮮的剝削方式是直接的,朝鮮地主和農民都受日本壓榨,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的地主階級比較親日,而朝鮮人民比較反日的原因。
日商支配台灣米的移出過程
台灣地主是靠土地資本經營稻作經濟並累積資本,殖民政府維護「地主-佃農制」的剝削關係,讓地主經由租佃關係左右佃農的稻作栽培,並且以碾米加工業者和米商的身分,支配米穀的收購、加工以及島內的市場,集聚稻米「移出」日本。
亦即,台灣米的島內產銷過程是由地主和碾米業者(中間商)控制,地主本身也有經營碾米業「土壟間」的,這是借錢給農民而收取穀物償還的一種高利貸資本,兼營稻米的買賣,扮演島內稻米集聚的角色。
至於朝鮮半島的情況是日本直接控制米穀的交易,在1931年碾米及精米工廠中,日本人經營者所佔比例是工廠數的56.7%;搬運馬車數是80.1%,糙米製造量是67.8%,精米製造量是75.0%。
因此,朝鮮人的反日情緒特別劇烈。
日本壟斷資本能夠凌駕在台灣土壟間勢力之上,乃是依靠總督府的政治權力,要求米穀規格統一,以日本帝國的進口商品為至高原則,對殖民地的米穀進行檢驗,從而支配台灣米的價格與優質,只要「移出」日本市場就可大撈一筆。
台灣米的移出,是由日本的四大壟斷資本所支配,三井物產、三菱商事兩家佔對日移出米的50%,加上松原產業、加藤商會的四家,共佔移出米總數的91.7%[9]。
日本壟斷資本將台灣米的移出過程組織化、大規模化,與日本內地的米穀市場結合,壟斷台灣米的移出到日本。
對台灣地主來說,1922年蓬萊米種植成功和其後產量的增長,對其累積資本是有利的。
由於蓬萊米的產量比在來米高出17%到20%,地主因而提高其佃租率,並且收實物佃租時,不收在來米而改收蓬萊米。
但是從佃農的立場來看,並未因耕種蓬萊米而增加收益,也沒有減輕佃租負擔。
以1936-38年來看,稻穀的總生產分配,農民消費為26%、島內市場為23%、移出到日本市場的佔51%。
對殖民政權來說,「地主、碾米業者、高利貸放款者」三位一體的農民剝削結構,有利於壓低台灣米價來移出到日本之用。
殖民政權不能完全掌握台灣島內的米穀產銷過程也就沒有關係了,只要運用在殖民地的統治權力,將台灣地主階級所控制的栽培、加工、島內產銷過程,隸屬於日本壟斷資本的支配之下。
從日本壟斷資本的大米穀商來看,也在刻意地維護台灣島內的米穀產銷過程,以保持台灣米移出至日本市場的低廉價格優勢。
這樣,台灣地主越剝削農民,就越是變成日本殖民政權的最大「幫手」,台灣米廉價移出到日本內地的一大「功臣」,並成為台灣米穀經濟成長的獲利者,但是日本的四大米穀貿易商也輕而易舉的轉手謀利,台灣地主階級與日本壟斷資本形成共謀圖利的結構,為日本帝國節省外匯,並對日本資本主義的資本累積有所貢獻。
至於台灣地主擁有蔗園的,只有少數大地主「權勢者」,充當了製糖會社的「原料獲得組」助理或原料獎勵委員,從而成為日本糖業資本的買辦,其他大多數地主則與製糖會社相同,也變成掠奪佃農的剝削階級[10]。
自1920年代台灣米穀經濟的增長,的確助長了地主階級的經濟實力,而蓬勃了台灣社會在1920年代的種種民族運動。
從「抑制米穀」到「統制米穀」的總督府政策
但是到了1929年,世界經濟發生大恐慌,進入1930年代之後,日本資本主義受到波及,從春繭市價的慘跌,波及到全部農產品物價的暴落,米穀市場也出現「穀賤傷農」的現象。
為了保護日本母國的農民,一向輸日而蒸蒸日上的台灣米穀,首先被日本帝國所犧牲,遭受嚴重的打擊。
日本帝國要犧牲台灣米的措施,是經由總督府的米穀統制政策。
此政策當初是以「抑制性」為主,即為了保護母國日本的農民,並為防止台灣的米穀經濟過度增長,影響日本帝國的另一殖民地作物糖業,奉命進行「抑制米穀」政策,自1933年起對台灣實施米穀經濟的控制措施。
在台灣實行「米穀統制法」,是依日本國內法而非殖民地特別法。
這一打擊,迫使台灣蓬萊米移出到日本的價格呈現下降,而輸日米價也大幅下降,結果使台灣和日本的「移出物價指數總和」出現大逆轉,如以1934-36年為基準100,則從1930年的145.47%降為1932年的79.01%,1934年升為93.40%,1936年才恢復到108.66%[11]。
殖民政策的這樣改變,不但是台灣農民受影響,連台灣地主都蒙受不利而陷入財務困境。
總督府為了要在台灣實行米穀統制,自1931年起加強米穀檢查制度,而且隨著實施米穀統制,接管米穀儲存業務的「產業組合」也逐漸整編為「組合制度」,亦即由國家指定的機關,來控制和壟斷米穀的產銷過程。
但是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七七事變」,日本國內又再出現食米不足的問題,改為需要殖民地供給更多米穀糧食。
總督府出爾反爾,1937年10月修改「米穀檢查規則」,10月通過「米穀管理案要綱」,從此總督府完全壟斷了米穀的收購、移出、販賣。
1939年4月總督府實施「米穀配給統制規則」,以米穀交易商為對象,鼓勵五大米商合併為「米穀輸出組合」,11月實行「台灣米穀移出管理令」,由流通機構的集中化,和米穀收購制度的採用,來加強米穀統制,並經由「組合制度」將米穀的流通權,完全控制在日本帝國政府的手中。
到了1940年2月,更將適用對象擴大到擁有米穀的農民和地主。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1942年發佈「台灣米穀應急措施令」,規定除自家用米外的所有稻米均須全數售予政府,而採取了一種強制配給制度,此米穀統制政策所造成的糧食飢餓,波及到台灣全體人民。
此米穀管理政策是以「汲取性」為目的,即經由對食米消費數量限制以及販賣對象的單一化,來減少農民手中所能掌握的所謂「剩餘米」,再藉由「農業組合」的運作,將剩餘米移出到島外的市場。
農民不但因為米穀價格被控制而所得減少,又因米穀配給制度的實施陷入飢餓的困境。
為了生存,農民只好虛報產量,以減少米穀被徵收的數量,或自行稻穀脫殼以逃避「組合」收購,將自產米穀暗藏的行為,如被村里「保正」帶領殖民地憲警察到時,會被拷打而遭受嚴厲的處罰。
總督府轉手賺取台灣米的差價
農民虛報米穀產量,也是因為總督府所訂收購價格比市價要低13-25%。
對殖民政權來說,收購價格的差距,有抑制在來米生產並鼓勵種植蓬萊米的效果,這樣可以擴大蓬萊米對日本的移出,減少島內的消費米。
因此,總督府的所謂改造台灣農業經濟,從米穀生產來論,在於抑制台灣島內的消費米,來供給日本國內市場的蓬萊米需求。
最可惡的是,總督府以低價收購台灣島內的米穀,再以相當的價格在市場上拋售,賺取中間的差價。
從1939年第二期稻作到1944年之間,總督府轉手所得的帳面利潤就高達9307萬日圓。
殖民政權就是這樣犧牲台灣人民的糧食消費水準,來供給日本帝國戰爭經濟的需要。
當時台灣自治聯盟幹部吳三連、楊肇嘉、劉明電等,就有反對總督府米穀統治政策的舉動,吳三連於1939年12月撰寫「台灣米穀政策之檢討」,以日本人之名發表,向日本上下議院議員展開反對米穀統制案的遊說活動。
結果,吳三連被東京警視廳人員到家裡搜查,然後帶到大森署警視廳拘押了21天[12],蔡培火不敢參加這項運動也以「中國間諜」及「反軍思想」的罪名被東京警視廳拘捕,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要鎮壓反對日本的米穀統制運動,這是「台灣人自民國十年開始非武力的近代民族自由運動以來,最後一次對統治者的反抗」[13]。
因此,1920年代興起的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到了30年代殖民政權的米穀統制政策鎮壓,地主因農業經濟的損失而逐漸衰退,已經不再有可以和殖民政權「嗆聲」的經濟力量。
地主不但紛紛退出政治活動,甚至失去了起碼的「自治」口號,這時,總督府也趁機對地主階級進行收編。
台灣的政治社會運動所訴求的對象也大為「轉向」,不是對台灣本地的廣大群眾訴求,而變成對日本當權者的「哀求」了。
地主與「土壟間」的沒落
另外,總督府的金融統制政策,以「信用組合」體系,逐漸取代傳統農村「土壟間」放款業者的勢力。
這樣以日本勸業銀行為代表的外來金融力量,更造成地主勢力的衰退。
而且在總督府的統制經濟體系內,加強對台灣的土地和地租的統制,更進一步限制了地主勢力的發展。
這樣,勸業銀行成為協助總督府進行農村金融統制的代理機構。
勸業銀行採取土地為抵押品的放款方式,因此「土壟間」的勢力自30年代總督府統治米穀以來式微,到了1940年,勸業銀行已經成為台灣地主階級的最大債主。
雖然地主階級經由參與「信用組合」而取得了一定的金融力量,但是地主階級只是「農業信用組合」的構成份子而分配到部分利益而已,各級「農業組合」的首長乃由日本官吏兼任。
於是各地農村的「信用組合」,變成由官僚控制地主,地主控制農村農民,而成為戰時殖民地官僚與台灣地主的利益分配結構。
殖民地官僚對於特別向日本帝國「忠」的台灣地主,就繼續給予各種專賣的特權,勸其早日加入常用日語的「國語家庭」,領取特別優待的配給。
地主階級的附庸化和隸屬化
1920年代,台灣的地主與佃農的關係隨著蓬萊米的增產而逐漸惡化,在長達20多年的期間,台灣農戶中的自耕農、半自耕農及佃農的數目始終維持在3:3:4的比例。
佃農的比例高於自耕農及半自耕農,但土地分配卻呈現出極大的零細化,導致擁有土地的地主本身的經濟力也隨之細分,就台灣本土的土地所有權者來看,絕大多數都是資源很少的小地主。
戰時金融統制政策對農村結構的主要衝擊,就是加深了地主階級在金融活動上的附庸化和隸屬化。
總督府更是有意藉著控制佃租、地價來「創造自耕農」,耕地零細化,來鼓勵全體農民進行日本戰時體制的糧食增產供應。
日本帝國的佃租統制或是農地價格統制,都是要抑制農業生產的成本,以壓低軍需工業生產的成本,因此受到壓抑的就是包括地主和佃農在內的所有農業人口,使地主階級的經濟力細小化,土地資源很小的「小農標準化」,其實就是台灣社會的「貧困的平等化」[14]。
地主階級在「地主-佃農制」下,雖然受抑制米穀政策的影響,但儘管台灣社會進行通貨膨脹,還是保有佃租的米穀實物,並獲得法外的利益。
相反地,佃農則扣除佃租的產額,收入要比每日外出打工的短工為低。
1940年甚至還有佃農寧願奉還土地不願意為佃農,而發生地主與佃農的糾紛,佃租的調停案件快速上升,因此米穀統制政策的犧牲者,可以肯定是自耕農下層和佃農[15]。
至於擁護日本統治的地主階級,因政治忠的狗腿角色,可以在經濟分配上比一般人獲得法外的利益。
大地主除了獲得紳章、參加饗老宴、揚文會之外,少數還被籠絡為「台灣總督府評議會」評議員(會長為台灣總督,副會長為總務長官),成為替日本殖民統治背書的舉手部隊。
日本帝國的經營台灣殖民地,跟世界列強的經營殖民地一樣,把台灣當作原料、糧食的供給地,並不是日本的殖民政策比歐美善良。
日本殖民統治者,消滅了台灣舊有的「大租權」,確立了以小租戶為中心的單一所有權,但保留台灣半封建的「地主-佃農制」,這是要將米、糖作為殖民地台灣的兩大出口導向作物,以獲取在殖民地剝削的「超額利潤」。
所謂台灣農業「現代化」,引進新品種、新生產方式,提高生產力,其目的無非在於增加殖民地的剝削。
並且由於日本的壟斷糖業資本一直增加控制台灣的土地,以及日本金融勢力「勸業銀行」向農村擴張,導致台灣土地所有型態的崩潰,招致殘存地主的寄生化。
亦即台灣的地主喪失了當初的拓荒精神去耕耘,跟日本的「寄生地主」一樣,很多地主不在農村種田,變成只收取高額佃租的寄生蟲,而且是完全讓日本帝國任意安排的附庸。
台灣靠日本「資本主義化」的虛構
日據時期的台灣農村社會,基本上維持著半封建的狀態。
這是「地主制-佃農制」,加上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制,在統治後期籠罩在法西斯體制下,台灣在日據時期資本主義化是錯誤的觀念。
日本據台之後,一直維護台灣從中國大陸傳承來的慣行「地主制-佃農制」,目的是要台灣成為殖民地單一作物(米、糖)的供應地,並為日本帝國累積資本之用。
至於日本帝國本身的「現代化」,其實也不過是形式上的「現代化」,因為日本自明治維新「地租改正」以後,「寄生地主制」更為發展,這是地主自己不從事農業經營,把土地出租給農民而收取高額的佃租,可以說是「前資本主義」的半封建制。
從日本資本主義的後進性來看,與其打破台灣的「地主制-佃農制」來推行農業資本主義化,不如保存台灣的地主制,利用徵收地租,對佃農民進行層層剝削。
台灣高額的佃租正是促使地主、米商向農民收聚米穀,再匯集於市場移出日本的幫手。
日本據台之初,首先著眼於糖業的開發,日本壟斷資本吞併了台灣傳統的糖業資本,建立日本在台的「糖業帝國」。
這並不表示台灣的糖業生產完全施行資本主義,因為甘蔗原料的生產過程,仍舊依附於「地主制-佃農制」的零星小農。
日本糖業資本收購土地自營農場,只佔甘蔗生產的20%,其他80%是由台灣本地的蔗農供給,蔗農雖有自耕農,但大部分是佃農。
換言之,台灣糖業的基礎還是建立在半封建的「地主制-佃農制」。
日本壟斷資本是溫存和利用台灣的地主來推動資本積累的[16]。
日據時期台灣農村社會的性質,必須分析台灣地主在殖民地體制下所扮演的角色才能得到答案。
台灣經濟在日本殖民統制下的依附性,表現在米、糖的大批向日本「移出」。
這給我們一個疑問:日本帝國對殖民地經濟的開發與剝削,到底能稱為台灣經濟的發展嗎?「開發」(development)有兩種意涵,一是為剝削的開發,一是為殖民帝國的成長、擴大、繁榮的發展。
有良心的學者不可隱蔽剝削的開發,而只強調殖民統治下的發展。
殖民帝國對殖民地的經濟開發,一般的有三種類型。
第1種是礦山開發型:歐洲人在非洲中部、南部,為奪取礦物資源入侵殖民地,利用非洲人的低工資勞力開採礦山,例如在比利時領地的剛果或北羅得西亞開採銅;在南非開採鑽石和黃金,為了開採礦山也建設鐵路。
第2種是農場經濟型:例如在不生產礦物資源的東非建設鐵路,然後入侵殖民地的白人在鐵路沿線地區,經營幾千畝的廣大農場,役使非洲人的勞力,栽培可以變錢的單一作物,如咖啡、茶、煙草、瓊麻等,出口到本國牟利。
第3種是小農經濟型:例如在西非氣候炎熱地區,歐洲人不喜歡久居,就迫使非洲人的小農,去栽培可以出口變錢的作物,如棕櫚油、花生、可可亞、咖啡、橡膠等,然後歐洲人將這些單一作物集貨移出本國。
殖民帝國對殖民地單一作物的栽培和增產,乃是為移出本國之用的剝削行為,人類史上殖民主義的通則是「剝削」的,怎麼能稱為經濟發展呢?現在非洲的飢民遍地,世界上沒有學者昧著良心,歌頌殖民統治是為殖民地的經濟發展。
為什麼台灣有這麼愚蠢的學者,在歌頌日本的殖民統治是經濟發展呢?
「米糖相剋」論是社會學者的「附尾論」
日本學者是從日本殖民統治者的立場,申論日本帝國的殖民政策對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
選擇台灣「米糖相剋」問題的矢內原忠雄[17]或川野重任[18],在分析資本主義化的影響程度時,絕對沒有要去除台灣殖民地統治的意思。
今日台灣的社會學者,強調從台灣的主體性來論「米糖相剋」問題[19],其實是把台灣地主的「附庸性」偽裝成台灣人民的「主體性」,以為這樣就可以欺騙無知的台灣老百姓,而歌頌殖民統治的一種詐欺的「附尾論」。
所謂「米糖相剋」問題是出自日本資本主義的矛盾,絕不是台灣殖民地經濟或者是台灣農民的相剋。
對日本來說,只要米糖兩者都很需要,就一定會存在這個矛盾。
在第一次大戰後日本資本主義化而糧食供應不足,台灣的米糖供給日本的矛盾激化。
依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從過去要求殖民地台灣「種甘蔗」驅逐「種稻米」,逆轉為要求「種稻米」凌駕「種甘蔗」,而產生所謂「米糖相剋」問題。
從台灣農民的眼睛看,種稻米好就種稻米,種甘蔗好就種甘蔗,這難道是台灣農村社會的內部問題嗎?台灣社會學第一位留美博士,追隨日本的「米糖相剋」論,利用美國社會學的統計或其他量化技術的一般模式修飾,說穿來就是拾日本帝國殖民政策的牙慧,加乘了美國社會學專為資本主義服務的「附尾論」,又怎麼好意思自稱從台灣的「主體性」研究「米糖相剋」呢?[20]。
台灣的社會學者雖然也強調殖民地畸形經濟體制,但是避開日本帝國強權壓榨殖民地的事實,更是逃避對台灣地主角色的分析,僅依附日本學者所設定的米糖關係的枝節問題,用美國流行的量化模型表現,推定「前資本主義的台灣農民,如何在殖民經濟下被改造為市場取向的農民」,這樣將居住城市的地主與辛苦耕田的佃農通稱為「農民」,隱蔽台灣地主階級充當日本帝國「幫手」榨取農民的事實。
社會學者就這樣,設定日本的殖民統治是台灣史上最有意義的,在這時期「台灣資本主義化」了,台灣比中國大陸先進了。
社會學者以為「前資本主義」的台灣農業社會,在日本統治下被改造為市場取向的「資本主義化」,殊不知日本農村社會一直存在半封建的「寄生地主制」,而不能改變台灣農村社會的半封建「地主-佃農制」。
日本和台灣都要等到戰後,在美國的壓力下進行農地改革,才進入完全的資本主義階段。
社會學者不敢分析地主階級剝削佃農的真實過去,更不敢面對台灣地主階級在日據時代扮演「幫手」的角色。
因此,社會學者自己墮落為幫日本帝國的殖民剝削辯護的幫兇。
經濟學者也有追隨流行討論「米糖相剋」問題的[21]。
但是當代經濟學的理論,在美國霸權的領導下,不許涉及非經濟領域的研究,從而經濟理論愈鑽愈細,常與現實社會疏離,而成為先驗數理邏輯的推演。
美國的方法論,過於強調量化的分析,掩蓋實質的深層意涵,成為一堆不具意義和失去因果聯繫的概念,對現實沒有解釋力[22]。
台灣地主在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在戰爭總動員體制下,勢力逐漸衰弱,甚至以「蕃薯粥」充飢,但當時在台灣社會地主還是一個特權階級。
到了台灣光復以後,地主階級就慘了。
國民黨政府先劫收敵產,將台灣製糖會社的土地等資產充公,再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把地主私有的土地分配給佃農,台灣舊地主階級就遭受被消滅的命運。
隨著戰後台灣的資本主義化,商工企業的日益發達,從前的佃農如擁有土地變更地目為商工用地或住宅用地,就搖身一變為新興的地主權貴了。
舊地主失去了土地,從事工商敵不過國民黨政府的國家壟斷資本,從事政治敵不過國民黨的獨裁與不公平競爭,只好投資於子弟的教育。
現在子弟長大了,當大學教授、律師、醫生、職業政客等,他們傾聽父執輩老地主(日本紳士模樣)對日本統治的懷念,讚美日本的殖民統治比國民黨好,嚴厲批評國民黨政權的獨裁與腐敗,更憎惡中國大陸的共產黨政權以「階級鬥爭」的手段土地改革。
但是台灣與大陸,如果沒有進行土地改革的話,還有今天的經濟發展嗎?像菲律賓的經濟發展不能順暢,就是沒有進行土地改革,擁有土地的地主勢力一直阻擾菲律賓的經濟發展,不是嗎?
《註釋》
從外國進口食米稱為「輸入」,需要關稅,但從殖民地(外地)進口稱為「移入」,不需要關稅。
井上晴丸、宇佐美誠次郎『危機日本資本主義構造』(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頁75。
台灣總督府米穀局『台灣米穀要覽』(台北:台灣總督府米穀局,1939年),頁4--7。
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頁188-189。
大河內一雄『幻國策會社東洋拓殖』(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1982年),頁43-46。
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頁186-187。
『台灣民報』154號(1927年4月24日),頁3-4。
同上,頁204。
同上,頁202。
同上,頁176。
溝口敏行、梅村又次編『日本殖民地經濟統計』(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88年),頁303。
吳豐山撰記『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頁91-93。
葉榮鐘等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叢書,1971年),頁541-542。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係之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頁165-166。
小林英夫『大東亞共榮圈形成崩壞』(東京:御茶水書房,1975年),頁250。
劉進慶、照彥、隅谷三喜男『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頁17。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版)。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譯『台灣米穀經濟論』(台北:台灣銀行,1969年版)。
柯志明「所謂的米糖相剋問題」,『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三、四期(台北:1989秋冬季號)。
林秀美「歷史社會學與台灣主體史觀之建立--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柯志明所長專訪」,『台大校友雙月刊』(2004年9月號),頁24-27。
古慧雯、吳聰敏「論米糖相剋」,『經濟論文叢刊』(台北:台大經濟學系,1996年)。
陳玉璽『台灣的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出版社,1994年),漢譯版自序,頁1。
回文章列表
©2017TaiwanJapanFundation.Allrightsreserved.
Email:[email protected]
延伸文章資訊
- 1日治時期米穀自治管理政策之制訂背景與實施(1936-1939)
李力庸,米,金解禁,經濟恐慌,統制,組合,倉庫,1936年日本在日本及臺灣、朝鮮同步實施米穀自治管理政策,管制米穀的市場流通量,以抑制殖民地米傾銷日本,減低日本政府為, ...
- 2米穀統制- 翰林雲端學院
- 3二戰期間臺灣糧食管理體制的建構(1939-1945) - 國史館
1939年日本頒布「米穀配給統制法」,1940年臺灣總督府頒布「臨時措置要. 綱」,宣布1940年的一期作米由總督府完全管理,開啟政府米穀總收購的濫觴。
- 4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農業統制下的臺灣米穀政策研究(1933~1945) ... 日本政府實施之米穀統制政策,對臺灣米穀生產造成影響者,如1933年實施的「米穀統制法」、1936年 ...
- 5米穀統制法關係法規・米穀摘要 -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 ...
米穀統制法第二條ノ規定ニ依ル昭和十年產內地米ノ最低價格及最高價格ノ件/35. ・, 政府所有米穀特別處理法/47. ・, 政府所有米穀特別處理法施行令/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