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灼然 黃家賢 張漢寧:港、台設計師論當代設計文化美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毛灼然,Milkxhake設計工作室創立人及設計總監,一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平面設計師,也是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黃家賢,洋蔥設計創辦人,作品曾 ... 毛灼然✕黃家賢✕張漢寧:港、台設計師論當代設計文化美學 香港招牌設計。

(圖/毛灼然提供) 自1960年代至今,香港與台灣不論在政治環境、城市風格、流行文化,皆歷經截然不同的演變,連帶影響了設計思維的轉變,而香港與台灣的文化是如何相互牽引,並影響兩地的設計思維? 毛灼然,Milkxhake設計工作室創立人及設計總監,一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平面設計師,也是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黃家賢,洋蔥設計創辦人,作品曾入圍美國葛萊美獎、金曲獎、金鼎獎,一位在香港出生,但是大部分創業過程都發跡於台灣的設計師。

VERSE本場香港文化學講座的主題為「台港流行文化與設計美學」,邀請毛灼然與黃家賢線上對談,由桔禾創意整合行銷有限公司的創意總監張漢寧主持,分別藉「香港人看香港」、「香港人看台灣」,與「台灣人看香港」三種視角,談港、台之間的文化與設計美學。

首先自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開始談起,從精彩的館藏中,帶聽眾一窺過去香港公部門營運如何影響民間設計思維。

接著,三人自殖民文化、流行文化的視角切入,討論兩地的設計美學異同。

「不論從哪一個層面觀看,兩地的設計與文化皆有著交錯而緊密的關係,且有許多可以互相學習之處」,主持人張漢寧如此為這場對談的尾聲下了註解。

從M+博物館看香港的公部門設計 張漢寧(以下簡稱張):最早認識到黃家賢,是聽聞他於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規劃的品牌「Yii」至法國Maison&Objet參展,這個品牌創造了台灣工業輸出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在早期還沒有人討論UI(使用者界面)時,他就已經能用DesignThinking(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替各種議題尋求解決方案的方法論)談如何在網頁上呈現視覺操作與互動。

而最早認識到毛灼然先生是從一本讓我為之驚豔的雜誌《Design360°》,其使用斜面的裁切方式、新穎的編排作法,讓它在架上脫穎而出。

雖然在廣州發行,讀者大部分都是香港人,卻用繁體字展現平面設計美學,同時發行於台灣、香港、中國。

相信台灣與香港文化的相互交流對設計的影響是巨大的,我首先想請教兩位近期開幕的香港設計博物館「M+博物館」建立的背景與其重要性。

毛灼然(以下簡稱毛):甫開幕的M+博物館以有脈絡的方式展出1960到1990年代的香港視覺、流行文化,是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其定位與美國的MoMA相當。

1960至1980年間,香港政府做了很多公部門的設計,作品對我影響深遠。

M+博物館藏中,必須一提的是由石漢瑞設計的《亞洲雜誌TheAsiaMagazine》,石漢瑞是1960年香港很有名的設計師。

當時,香港已經有很重要的設計美學概念,那就是用雙語(中、英文)把東西方的文化元素連結起來,石漢瑞便是透過「TheAsiaMagazine」的標題字體設計,呈現出亞洲的典型面貌,影響了很多現今的設計師。

另外,這本雜誌雖然在香港發行,卻在日本東京印刷,反映出當時香港如此小的地方,卻和亞洲重要的城市有明顯的連結。

黃家賢(以下簡稱黃):1980年代香港具代表性的設計師除了石漢瑞,還有靳埭強,我認為他們是第一批東方設計家,將中國東方元素以現代主義呈現,且這個風格後續對台灣設計師的影響非常大。

談到公部門設計,值得討論的還有香港的身份證,1940至1960年代的身分證字樣還保有古典主義的全英文字型,直到1970年代,身分證才有雙語版本。

1960年代的香港身分證設計。

(圖/黃家賢提供) 毛:1973年,為了增進香港人「保持城市清潔」的意識,香港政府的新聞處便和英國設計師許敬雅合作,進行公共設計「清潔屋宇」,雖然他是英國人,但他卻知道如何將中英文準確的在海報上轉換,且保有設計感。

類似的設計應用還有「CleanHongKong」(1972-1975)的系列海報,及1969年香港節的海報。

香港的國際化也是這20年間的一大特色。

1968至1970年的香港是當時亞洲最開放的城市,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香港館便是由許多英國建築師和設計師打造。

而香港貿易發展局在1975年發行的「香港之進展(ProgressHongKong)」小冊子,從歷史、工藝、產品、未來四部分期望將香港的不同工業推廣到海外,都反應香港當時活躍的國際地位。

我自己的收藏還有由香港政府新聞處設計的《HongKong》、《香港航運指南》(HongKongShippingGuide),過去許多政府出版品都是出版雙語兩種版本,而非在同一版本上使用雙語呈現,我很想和台灣朋友分享這個特點。

另外我希望台灣朋友能體會的是,香港自1960到1990年代自由開放的社會環境,是建立城市流行文化與設計美學的重要因素。

由香港政府新聞處設計的刊物。

(圖/毛灼然提供) 殖民環境如何影響港、台視覺美學? 張:香港跟台灣有一個很重要的共同特色,就是它們都是殖民地。

石漢瑞與許敬雅皆是當時受香港政府之邀,而從英國到香港公部門工作的設計師,這進而影響到民間的美學。

想請教兩位認為英國殖民對於香港設計的影響層面有多深遠? 毛:1960年代有一批人自英國來香港建立新的企業,香港變成一個很有生命力的市場,設計前輩們有良好的國際化的基礎,1980年代幾乎每週都有展覽,就像是今天的台灣,像松菸等文化場地,有自己的設計展,整體的環境讓台灣的設計師有很多機會跟不同部門合作,以前的香港就是這樣。

黃:香港是個殖民地色彩非常強烈的地方,我們有「很英國」的視覺文化,很特別的是我們也同時涵蓋了中國廣東的文化。

1940至1960年,大量中國人口湧入香港,人口約多了三、四倍,製造業興起,「草根」的味道是很濃厚的。

比如香港的農民曆就留下了很多過去廣東的生活文化(文革後很多都不見了),保留穿線的裝訂方式,我的設計採用了很多裡面的元素。

相較之下,台灣的流行音樂、出版、電影則透露較多菁英主義的色彩。

張:港、台產業結構有很大的不同,香港因為缺乏製造業,所以重視行銷層面,香港公部門在1970、1980年代就已經很重視這些視覺美學,使用設計作為跟民眾溝通的工具。

那麼家賢認為港人在台灣從事設計工作在過去這段時間有什麼樣的改變? 黃:隨著美國的商業開始發展(1950-1970年代),現代主義興起,然而台灣當時是在鎖國狀態,所以我常常覺得台灣沒有經過現代主義薰陶。

而香港在1960、70年代的設計便已經涵蓋許多現代主義的元素,如剛才提到的「ProgressHongKong」就是很厲害的範例,從操弄行距、字距的設計來看就帶有很強烈的現代主義色彩。

這幾年台灣年輕的設計師多了很多的機會,與政黨輪替脫不了關係,政府看見年輕人的品味,且願意給設計師機會與公部門合作發揮所長,這是很大幅度的改變。

以前曾有「中華民國美學」的這樣的詞彙,就是因為權力沒有下放,所以看不到人們的喜好何在,這幾年台灣設計氛圍有很大的改變都須歸因於此。

香港政府新聞處設計的《香港年報》封面(1970)。

(圖/毛灼然提供) 張:想請問兩位認為繁體字之於平面設計的影響,以及近期廣受香港設計選用的原因。

黃:我覺得「字」本身便承載了文化和歷史在其中,簡體字亦然,因此不同的字塑造出來的感受不一樣,繁體字的力量在於它沒有那麼商業化。

偶有一次,我碰到新加玻的設計師,他表示很羨慕我們可以用雙語排版,在一個格線系統自由的將中、英文字排版。

毛:在中國,官方有明確的出版規範,諸如直排、橫排都有規定的格式,這勢必會影響美感,比如官方將出版品中的引號「」統一改為西方的引號“’’,這似乎和中文字的排版搭配上沒有那麼合適。

近期,很多中國設計師很喜歡選用繁體字,因為覺得繁體字極具美感,願意花更高的價錢去買台灣的繁體書。

有一張對我影響很深刻的唱片是王菲1994年的《胡思亂想》封面設計,由林海峰、夏永康設計,雖然沒有圖像、攝影,在抽取掉其繁體字中的一些筆劃後,美感仍在。

香港街頭文化與流行文化之變遷 毛:為什麼台灣人喜歡所謂的「老香港」?我想和戲曲文化、黑膠唱片的視覺文化、顏色運用,以及整體音樂表現類型有關。

我們常談的「老香港」,大略就是電影《梅艷芳》中1980黃金年代的香港,這部電影的重要性在於它紀錄了從1960到1990年代的視覺文化變遷,將香港舊文化最美好的部分帶給觀眾。

梅艷芳《飛躍舞台》唱片封套設計(1984)。

(圖/黃家賢提供) 毛:M+博物館中也收藏了由陳幼堅設計的梅艷芳《飛躍舞台》唱片封套(1984),當時港日有許多來往,受日本百貨公司主視覺的影響,在沒有電腦的年代,唱片封套的噴畫技巧是非常特殊的。

1980年代,許多廣東歌的黑膠唱片封套也採用許多東西方的攝影、拼貼、廣告等元素,可從羅文、張國榮、達明一派、梅艷芳的作品看出香港人對DISCO文化的熱衷。

另外具代表性的還有李永銓設計的作品《荷東,荷里活東方明星舞會(HollywoodEast),的士高專輯系列》,這些作品都顯示當時香港已經開始重視許多流行文化的設計。

黃:我想從年輕時候會看的刊物切入:《年輕人周報》與《搖擺雙周刊》。

《搖擺雙周刊》的撞色封面使用很新鮮,特色是使用長篇文章介紹音樂,在香港要聽很偏門的音樂都是靠它,那個時期和音樂有關的資訊都是從這些刊物而來,它們主宰了聽音樂的品味。

當時香港人熱衷英國後龐克(Post-punk)居多,台灣則聽比較多美國搖滾樂,但當時的香港認為美國搖滾很商業化、虛假。

與現在不同的是,樂評人的文字在當時是很有份量和價值的。

毛:《號外》雜誌也是1980-1990年代非常重要的雜誌,是當時香港媒體最具代表性的雜誌。

另外,影響我創作的還有兩間書店:一是尖沙咀老牌英文書店辰衝書店(SwindonBookCo.)自1918年開業,2020年7月結業,招牌、裝潢在百年來沒有太大的改變;二是香港首間日本書店智源書店,開業70年後因不敵疫情於2021年關閉,任何語言的書店能在香港展店,顯示了香港的包容性。

黃:也可以從香港漫畫來看港、台的文化差異。

1970年代勞工階層很多,當時香港有報攤文化,這時字少圖多的漫畫就成了簡單便宜的娛樂,可以藉休息時,在短時間內看完內容,如龍虎門的前身《小流氓》。

當時港漫的五官構圖都是非常獨特立體的,只是後來遇到集團興起,漫畫的繪製也變成了分工的形式,熱潮漸漸消退。

若要從現今的漫畫看香港,我推薦「爵爵與貓奴」。

在香港,時間就是金錢,在外用餐時,只要多加冰塊就必須加錢,因為加冰塊需要花費到店員的時間,是非常特殊的文化。

爵爵與貓奴的作品畫出了電扶梯很快的速度感,也畫出服務業的態度為了爭取翻桌率而不友善的態度,重視效率的香港文化在筆下一覽無遺。

華戈在電影海報上為片名題字。

(圖/黃家賢提供) 黃:香港招牌也有很多文化象徵在其中。

華戈便是代表人物,他為很多香港電影題字,《倩女幽魂》(1987)、《殭屍》(2013)、《一念無明》(2016)等,現在已發展出IP和教學班。

張:生活方式不同會造成視覺語言不同。

因為商業化,我一直認為香港設計偏向實務主義,台灣近年則是有一些浪漫主義的設計產生,像「文青風格」正當流行,兩位如何看港、台的實用主義與文青主義? 黃:我認為文青風也是件很正面的影響,不然香港太有時候「實在」了(笑)。

毛:現在台灣的文青風已經影響到香港的年輕人,過去5年香港陸續開了很多獨立咖啡廳,「文青打卡」很流行。

過去香港有很多壟斷的商場,讓很多店的裝潢設計看起來都很相似,近5年到10年,年輕人陸續租了很小坪數的店開店,我認為這是知道自己「擁有選擇」的另一種方式。

張:不論是台灣或香港,從今天的討論可見,文化之於我們的設計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我想港、台之間未來仍有許多可以互相交流與學習之處。

|延伸閱讀| 香港廣告創作人畢明:透過廣告文化記憶香港時代創意 作家陳慧✕廖偉棠:透過香港文學談抗爭意識 香港媒體工作者張潔平:不認命的媒體人永不放棄為香港發聲 VERSE香港文化學系列講座|香港孕育著豐富的文化與故事,VERSE邀請了香港與台灣各領域的文化人,舉辦十場講座、十場香港文化學饗宴,帶領大家觀看香港的文學、建築、設計、飲食、電影、媒體、自然等各式議題,為這座璀璨的城市在台灣點起星光,讓我們從不同的文化領域,一起走入香港。

回到專題:香港文化學 國際.專題.設計 日期2021/12/07 文字/陳葶芸 圖片/與談者提供 編輯/陳葶芸 核稿/游千慧 #香港文化學 加入書籤 分享文章 複製連結 列印 相關文章 RelatedArticles 地方.新聞.最新消息.設計 T22鶯歌計畫:以新意延續器皿工藝,讓設計變成料理的色彩 台灣設計研究院與經濟部工業局主導「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希望透過創新設計思維與不同領域之間的人才協作,讓地方沒落的傳統產業得以重獲生命力。

今夏,這項長期計畫攜手鶯歌在地瓷器業者,各別串聯了各具風格的米其林餐廳和經驗豐富的設計品牌,創作出專屬的聯名餐食器皿,呈現鶯歌陶瓷工藝的多元樣貌。

新聞.最新消息.設計 Gucci致敬電影大師史丹利庫柏力克:服飾同樣是一種折磨又迷人的故事 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Michele,透過「Exquisite時裝秀」最新釋出的形象廣告,對電影大師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Kubrick)致敬,想像自己的創作如同電影般以影像記錄當下,透過服飾與偉大導演進行跨越時空與媒材的交流對話。

展覽.設計 痛苦與快樂背後的寧靜時刻——方序中X邵雅曼「小花計畫─Re:小花盛開的回音」 2015年,有感於故鄉屏東東港新村的拆遷,設計師方序中發起「小花計畫」希望以溫柔的提醒,讓更多人找回記憶中「不想失去的那件事」。

2022年6月「小花計畫─Re:小花盛開的回音」在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開展,VERSE邀請小花計畫的發起人方序中和負責現地藝術概念的執行長邵雅曼,詳談移展的經過與金馬賓館的故事。

地方.文化.設計 集集集度放空學校——大人的生活太緊繃,我們都需要練習放空 在大人的世界裡,「放空」似乎是一種偷懶的罪惡,何曾想過這樣的行為也能成為一種課程與練習?近期華康字型推出「集集集度放空學校」,這場在地活動串連了集集線鐵道周邊36處據點與店家,邀請大家在這座百年鐵道古鎮裡,探索慢活、悠閒(和一點耍廢)的樂趣。

新聞.最新消息.設計 2022式「VespaLX125」:一台同時展現義式美學、科技與環保意識的偉士牌 2022年式VespaLX125i-getABS,以忠於傳統的設計美學、融合現代科技與環保意識,提供更進化的騎乘體驗。

地方.展覽.設計 嘉義的樹與畫,有時還有光——2022文博會「嘉義館」 循高雄熾熱的光線走入2022臺灣文博會「嘉義館」,第一眼便會發現運用光影變化顯現而出的展覽主標題「摩登時光——大通小城」。

除了視覺感受,步入展館時,由展場大量木結構所散發的木質香氣撲鼻而來,整體感官彷彿瞬間沉浸在「木都」嘉義的氛圍裡頭。

建築.文化.設計 一堂以積木為主題的歷史課,如何改變一間教室? 走進萬芳高中的「美感積地」教室,由歷史老師黃小萍和3+2DesignStudio攜手合作,讓這間以積木為教材和空間設計理念的教學空間,提供學生沈浸於有別於過往的學習情境中。

這個改造是教育部指導、台灣設計研究院主辦的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之一,目的是為了協助台灣各級學校與專業設計團隊合作,進行校園環境美感改造。

文化.觀念.設計 從校園掃具到大眾文化,我們該如何看待「常民美學」? 在「美感細胞團隊」發布「校園掃具改造計畫」後,討論聲四起,有人懷疑我們的美學是否該被匡列在類MUJI的極簡風格中,也有人認為過往的紅綠掃具備「常民美學」應當被保留。

然而「美」的判斷是否有一套標準,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常民美學? 文化.觀念.設計 「校園掃具美感改造計畫」:這不是標準解答,我們只是願意做的人 2013年成立的「美感細胞」致力推動美學教育,今年6月,一份發布在粉絲專頁的「校園掃具改造懶人包」引爆了一場「何謂美感」的爭論。

然而,爭論之後,改造還是要繼續。

文化.觀念.設計 「美感積地」教師黃小萍:歷史老師如何推動校園美感? 「校園美感計畫」是一系列對生活、生命感知的體驗過程,用設計力導入校園,運用策略拆解關於教育現場的痛點,跨業結合產官學協力合作,掀起一波美學寧靜浪潮,在這場美的盛宴中,沒有人會缺席,沒有人不受吸引。

這是一門學習感受的課,用「看」學知識,用「問」學思考,動手做、學成就。

閱讀設定 0 夜間模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