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台灣:台灣史最近十年研究成果》系列報導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表示,台灣史研究應該建構多元族群的史觀,「這不是理論,而是現實的 ... 3台灣島有人類早在五萬年前冰河期,與歐陸相連分開後,成島嶼中心.
曹銘宗的部落格這裡收錄了我從過去到現在的一些寫作…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01171558《重新發現台灣:台灣史最近十年研究成果》系列報導?新聞專題前言:
十年來,台灣史研究在社會開放、人才投入、史料發掘之下,研究成果足以讓我們重新「發現台灣」。
二○○四年三二○總統大選,雖然凸顯台灣的主體性,卻引發台灣內部的族群問題和分裂危機。
本報文化版推出「重新發現台灣:台灣史最近十年研究成果」系列報導,從史觀、考古、族群、社會、文化等角度,探索、理解台灣的過去,讓大家在台灣找到安身立命、共存共榮的意義,為台灣創造充滿活力和希望的未來。
1台灣未來何去何從先問「我是誰」誰的歷史?多元族群史觀應建立
跳脫統獨!曹永和提「台灣島史」在世界座標上重新書寫歷史
2004-05-13╱聯合報╱第22版╱文化
記者曹銘宗∕專題報導
二○○四年三二○總統大選後,文化評論者龍應台發表「為台灣民主辯護─與華人世界對話」一文,文中提及:不同來歷的台灣人─福佬人、客家人、原住民、外省人,因為集體經驗不同,感情投射方向不同,對「台灣應該是什麼」有截然不同的認知。
她提出大哉問:「未來怎麼走,取決於過去怎麼解釋,那麼過去怎麼解釋?」
早在一九九七年,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周婉窈撰寫學術大眾化的「台灣歷史圖說」一書,她因感受社會上已逐漸發展以台灣為主體的思考,就提出了「誰的歷史」的問題:「新的時代要求新的歷史,新的族群關係要求新的族群歷史。
」
如何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中研院社會所所長柯志明表示,主體性史觀的建構,首先要回答「我是誰」的問題,如果以心理分析治療來類比,那就是誠實、勇敢面對過去被扭曲的經驗,在深刻的自我理解下重建自我;台灣史學者應該重新面對台灣獨特的歷史與社會,建構屬於台灣的史觀,但為了避免專斷、強加的弊病,仍須強調尊重歷史事實,並採取開放與多元的態度。
台灣史過去的史觀,或由大清中國邊疆統治出發,或從日本帝國主義出發,以至於如今相互對抗的中國國族主義、台灣國族主義,但這是台灣現在需要的史觀嗎?
這十多年來,中研院院士曹永和提出「台灣島史」概念,主張超越國家單位的範圍,跳脫「中國五千年史」與「台灣四百年史」的統獨爭議,把台灣放在世界的座標上,探討從史前以來所有人民與這塊土地互動的歷史。
主編高中歷史教科書「認識台灣」的中研院院士杜正勝則提出「同心圓」理論,主張歷史教育應該以台灣為中心,再擴及中國、亞洲、全世界。
當年參與編寫「認識台灣」的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林富士指出,台灣不僅國際定位不明確,連內部的國家認同也不一致,所以台灣史應該暫時擱置政治紛擾,不提國家,改以社會的角度,探索台、澎、金、馬四個島嶼的人如何形成共同體,以他們及祖先的生活、文化和命運作為歷史研究的主體。
輔大歷史系教授尹章義則強調,歷史就是「追求真實」,不是政黨、政客的工具,所以絕不能帶著藍色、綠色的「有色眼鏡」看歷史。
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表示,台灣史研究應該建構多元族群的史觀,「這不是理論,而是現實的必要性」,每個族群都要擺脫各自的正義,重新追求公平的遊戲規則,「歷史是為現在而存在,台灣史可以重新論述。
」
台東大學社教系教授夏黎明說,每個族群的歷史書寫,都在重構台灣的圖像,讓台灣的每一個人,不論血緣、語言、歷史記憶、價值取向等差異,都得以在此安身立命,「這當然不是簡單的社會工程。
」(系列八之一)
2新住民開啟族群史研究新頁,從平埔族研究打破漢文化獨尊局面後,
原住民族相繼發聲,客家人也走出福佬人陰影,
現在則是外籍配偶如何融合台灣社會
2004-05-14╱聯合報╱第22版╱文化╱
記者曹銘宗∕專題報導
「你們漢人說吳沙是開發宜蘭的英雄,但對我們噶瑪蘭族來說,吳沙是滅族的首惡!」慈濟大學傳播學系講師潘朝成這句話,提出了一個問題:誰來寫一部可以關照台灣所有族群的台灣史?
十六世紀中葉以後,屬於台灣原住民族、住在平原上的十幾種平埔族,首當其衝遭到來自中國、歐洲、日本等外族的入侵,三百年間逐漸被迫漢化,幾近消失。
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說:「重建平埔族的歷史,才能架構完整的台灣史。
」
這十年來,平埔族是台灣史研究的一大課題。
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詹素娟表示,平埔族歷史的研究,改變了過去以漢人為主體的台灣開發史觀,突破以漢文化為中心的一元價值,目前也超越「番」、「平埔族」總稱式的研究方式,產生以噶瑪蘭、西拉雅、巴宰等族群為研究單位的趨勢,並且促進了平埔族後裔的族群認同及文化復振。
除了平埔族,高山族也在走出歷史的幽暗角落。
行政院原民會教育文化處長汪秋一表示,過去漢人書寫的台灣史,「原住民不是被忽視,就是被歧視。
」原民會阿美族專任委員林賢豐說,台灣史在清末「開山撫番」、被稱為「台灣現代化之父」的劉銘傳,在原住民眼中卻是殺害數萬族人的罪人。
客家人也發聲了。
行政院客委會主任祕書楊長鎮指出,過去客家人的政經地位不如福佬人,也跟著失去歷史詮釋權,現在客家意識覺醒,以客家角度去建構歷史記憶,讓台灣史的詮釋變得多元。
今年為台北市客委會撰寫出版「台灣客家史研究」的輔大歷史系教授尹章義認為,客家人在台灣開發史上的相關議題,還有很多未解的謎題,有待更多的論證。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前身台灣灣省文獻會)館長劉峰松表示,由於弱勢族群的歷史較少人研究,所以該館近年來修纂了「台灣客家族群史」、「台灣原住民族群史」;今年還將分別在原民會、客委會的主導下,展開相關的專題研究計畫。
此外,台灣的「新住民」也受到重視。
台東大學社教系教授夏黎明研究長期以來被忽略的東台灣外省榮民,探討他們不想回去中國卻又無法認同台灣,成為「心理上的流亡者」的歷史悲劇。
研究人類學的中研院台史所主任莊英章,則開始注意台灣近年來以東南亞外籍配偶為主的「第五族群」。
他說,台灣應該加強族群互動及欣賞異文化的能力;如果懂得珍惜東南亞新娘帶給未來台灣之子的「母文化」,將來不就是「南進」政策的資源嗎?
外省第二代的夏黎明從「生物多樣性」概念提出了「台灣多樣性」觀點。
他指出,台灣不只在生態上,在歷史上、政治上、文化上都是各方勢力交會之地;多樣性本是台灣的特質和資產,「台灣多樣性」保證了台灣在文化生態系統上的雜異和穩定。
(系列八之二)
3台灣島有人類早在五萬年前冰河期,與歐陸相連分開後,成島嶼中心
南島語族觀點看台灣更是多族群活躍的原鄉
2004-05-15╱聯合報╱第22版╱文化╱
記者曹銘宗∕專題報導
四萬四千年前,當時是陸地的澎湖海面上,獵人正在追逐來自華北的古生物「四不像鹿」!這不是憑空想像,近年來台灣考古的研究成果,把台灣有人類居住的歷史一直往前推。
在古氣候下發生的幾次冰河期,地球因大面積結冰,海平面降低,各個大陸都與鄰近島嶼相連。
在冰河期,台灣與歐亞大陸之間也形成所謂的「陸橋」,歐亞大陸的人類和動植物可以經由陸橋來到台灣。
當台灣再變回島嶼時,台灣則因位於從東北亞到東南亞外緣一連串弧形島嶼的中心,也成為多族群活躍的舞台。
台灣考古界有兩大主題,一是以中原為中心的東亞文明發展史,一是以台灣為中心的東南亞考古研究,這十多年來後者成為主流,探討從長江以南到大洋州的「大東南亞」,分成史前考古、南島語族考古、歷史考古三大重點。
自一九九?年代以來,台灣考古已從過去的點狀擴大為全面化,去年還有一群潛水專家成立中華水下考古學會,希望幫忙探索台灣周邊海域的古沈船、古生物,以及可能有失落的古文明。
在史前考古方面,中研院史語所考古學門召集人劉益昌表示,多年前在台東長濱發現一萬五千年以上「長濱文化」、在台南菜寮發現二至三萬年前「左鎮人」的紀錄已被打破,近年來在澎湖海溝發現一萬至四萬多年前的「台灣陸橋人」,在苗栗大湖發現四萬七千年前的「網形文化」。
劉益昌說,如果說非洲起源的「現代人」從十五萬年前開始往東遷徙,大約在十萬年前到達亞洲,那麼未來也可能在台灣找到十萬年前的史前文化。
研究「台灣陸橋動物群」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指出,澎湖撈起的動物化石,過去被認為屬於華南動物群,但經他研究發現有些竟然屬於華北動物群;他也在動物化石中找到人類的上肢骨、小腿骨,「可惜還沒找到頭蓋骨!」
在南島語族考古方面,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臧振華表示,這十多年來「台灣原鄉論」成為國際盛行的學說,即華南的一個種族在五千多年前遷徙台灣,發展出南島語族,然後在三千多年開始往東南亞、太平洋群島擴散,陸續到達大洋洲的紐西蘭、南美洲西岸的復活節島、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目前台灣已在結合考古、語言、文化、遺傳基因的學者,全方位探討南島語族的起源和擴散。
曾前往東南亞考古的臧振華說,近年來在菲律賓巴丹島、呂宋島北部都發現與台灣東海岸卑南文化相同的玉器,證實在三千年多前台灣與菲律賓已有往來。
在歷史考古方面,劉益昌在濁水溪口南岸雲林北港的雷厝遺址,找到很多明代中葉的漳州窯器,推測當時是漢人在台灣與原住民進行鹿皮貿易的據點,證實漢人比荷蘭人更早來到台灣。
何傳坤說:「台灣自古以來就不是孤島。
」劉益昌說:「台灣從不封閉,海不是阻隔而是道路;台灣不只移入,也有移出。
」未來,台灣考古將再繼續拉長台灣史的時間縱深。
(系列八之三)
4研究荷西據台史台灣主體浮現
「熱蘭遮城日誌」有中文譯註「西班牙人在台灣」也出版
荷西史料漸清晰但中文史料待補強
2004-05-16╱聯合報╱第22版╱文化╱
記者曹銘宗∕專題報導
一部台灣史,從數萬年前到四百年前都是史前史,但到了十六世紀中葉,台灣一進入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就登上世界史的舞台。
歐洲從十五世紀進入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首先發展海外經營。
一五四0年代,葡萄牙船隊從澳門航向日本,經過台灣海峽,看到山林蒼鬱的台灣,不禁叫了一聲「Formosa」,從此東方的「福爾摩沙」被歐洲人畫入世界地圖。
然後,荷蘭人、西班牙人跟著東來,荷蘭人在一六二四年進入台灣南部,西班牙人在一六二六年進入台灣北部,直到一六六二年才由漢人的明鄭政權代之。
荷蘭人、西班牙人統治台灣的歷史,曾長期荒廢在台灣史不為人知的角落裡。
日據時代以來,日本學者著手開發這個領域,但戰後卻面臨斷層。
一九五?年代,當時還是台大圖書館員的中研院院士曹永和,才發憤自學荷蘭文,以辨識、整理手寫的古荷蘭文檔案。
然後,下一代鑽研荷蘭文史料的旅荷歷史學者江樹生、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繼續更上層樓。
近年來,江樹生致力以中文翻譯當年荷蘭人在政經中心台南歷任最高首長寫的「熱蘭遮城日誌」,四大巨冊已完成出版了三冊。
翁佳音也努力註解荷蘭檔案及荷蘭人繪製的台灣古地圖。
他們兩人投入龐大的基礎研究工作,堪稱學者典範,也樹立了台灣學術的主體性。
江樹生表示,國人今後研究這段歷史,可以直接看中文譯註的原始史料,不像過去只能引用非專門研究台灣的英、日等外文譯著來「窺伺台灣史」。
不過江樹生說,荷蘭文記載大都沒有相關的中文記載可以比較,站在台灣主體來看相當遺憾,例如鄭成功入台以後的活動,中文的記錄很少,因此鄭荷對峙九個月的歷史幾乎仰賴荷蘭人的記載,必須再找到鄭成功留下的書信、告示,才能加以補充、修正。
一向被忽視的西班牙文史料,也在最近幾年有了成果。
在曹永和的引介下,台大外文系西班牙籍教授鮑曉鷗以十多年時間在全世界收集有關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台灣活動的資料,出版兩大冊西班牙文、葡萄牙文、荷蘭文等與英文對照的「西班牙人在台灣」。
正在西班牙尋找台灣史料的西班牙塞維亞大學博士候選人李毓中表示,台灣史以拼圖來比喻,西班牙這塊或許不那麼重要,「但就是缺一塊,現在終於拼上去了」;新的研究還發現,當年西班牙人活動的範圍不只在基隆、淡水,還包括了宜蘭、花東縱谷、蘭嶼、恆春半島。
此外,台灣的歷史考古也加入研究這段歷史了。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去年展開歷史上首次的熱蘭遮城考古挖掘,找到當年歐洲人用的酒瓶、菸斗,以及當年從中國轉口、將銷到歐洲的景德鎮瓷器。
今年劉益昌也將展開對當年西班牙人在基隆和平島建立聖薩爾瓦多城的考古研究。
翁佳音指出,研究十七世紀台灣史,不必太過歌頌荷蘭人、西班牙人把台灣開發成為「東亞轉運站」;但當年留下來遠比中文史料多的荷蘭文、西班牙文史料,讓我們得以了解台灣早年漢人、原住民族的活動及文化。
(系列八之四)
5台灣人概念清代即萌芽晚明後,百萬人唐山過台灣,閩粵移民土著化,也是漢人族群的延伸,隨著時代發展,定義應更廣義化。
2004-05-17╱聯合報╱第12版╱文化╱
記者曹銘宗∕專題報導
台灣歷史明清時期占了大部分,台灣現今問題的根源,不少來自這個時期。
這段歷史既是漢人移民的開發史,也是族群的鬥爭史,帶給當前社會一些省思。
台灣在荷蘭人來之前,已有中國的海盜或流民來追求新天地。
荷蘭人統治台灣時,發展農業經濟,招募對岸的漢人農耕,台灣成為漢人的移民地區,並形成幾萬人的漢人社會。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漢人在台灣建立政權,帶來大批軍隊及人口,漢人的數量逐漸超過原住民族。
到了清代,更有百萬閩粵移民「唐山過台灣」。
研究歷史人類學的新任文建會主委、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陳其南,多年前即以「土著化」來論述這段漫長時期在台灣形成的漢人社會─雖然是中國原鄉的移植,但後來轉化為對台灣本土的認同。
最明顯的例子是漢人移民早期還祭祀原鄉的「唐山祖」,幾代之後就改為祭祀來台第一代的「開台祖」了。
陳其南表示,「土著化」是中性的學術名詞,就像外來種植物適應新土地後,會變成新的亞種,漢人移民適應台灣風土後,也會產生台灣化的心態和生活方式,可以看成是「族群的延伸」。
陳其南說,「土著化」是自然的現象,不要把歷史、血緣與國家認同、統獨意識扯在一起,才能客觀看台灣史。
清代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重要課題是族群爭鬥及統治者操弄族群政治。
當年漳泉、閩客、漢番之間的械鬥,雖有族群本身的問題,但也有官方分化族群的伎倆。
中研院社會所所長柯志明近年來受到矚目的學術著作「番頭家」,即在探討清廷刻意讓平埔族居間成為隔離漢人和高山族(今原住民族)的「夾心層」,成為導致平埔族衰亡的原因之一。
柯志明說,清廷治台的族群政策,並非表面上宣稱追求族群的融合與安定,而是利用族群矛盾的手法;他的研究是出於「對已消失平埔族的虧欠感」。
台灣清代的閩客械鬥,經過不斷的仲裁,以及勢力範圍的再分配,一般認為到了一八六?年代以後就停止,走向文治社會。
不過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認為,當時清廷是把閩客矛盾轉為漢番矛盾,開始積極「開山撫番」,結果造成很多「番害」。
翁佳音說,清代台灣族群的緊張關係,要到具有日治時代才和緩下來;但一直到現代,台灣族群都還在「不斷通婚、走向穩定化的路途上」,可見族群問題仍待克服。
台大副教授吳密察表示,台灣當前的族群問題,與歷史或國際現狀相比,都不算嚴重,只是被「政治操作」罷了;族群具有生物、文化及政治上的意義,只要有政治目的人都會操作族群,這是防也防不了,但現代國家須建立制度性的規範,這是當務之急。
針對「台灣人」的概念,翁佳音指出,早在清代中期,「台灣人」就專指福佬人,不包括客家人和原住民族;這是「歷史產物」,並不是福佬人的沙文主義,但隨著新時代的需求,「台灣人」的定義應該廣義化。
6日據?日治?戰後60年族群歧見待化解雖有殖民但也帶來現代化
本省人矛盾的「日本情結」外省人的侵國之痛彼此應真心面對
2004-05-18╱聯合報╱第22版╱文化╱
記者曹銘宗∕專題報導
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已近六十年,但如何書寫這段歷史,因涉及族群經驗,台灣內部仍有歧見,有待更多的互相理解。
多年來,這段歷史連使用的時代名稱都有爭議,因對日本不同的觀感,有人用「日據」,有人用「日治」。
另有自認持平者認為,日本人來台初期,以軍隊鎮壓反抗,可稱之「日據」;後來實施法治,則可稱之「日治」。
但又有持台灣主體立場者指出,台灣歷史上未經台灣人民同意的統治者,都是占據者,當然稱之「日據」。
經歷八年抗日戰爭,戰後隨國民政府輾轉來台的中國人,如何了解台灣同胞被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後產生的「日本情結」?這個問題,正是這十年來台灣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八九五年,清朝在甲午戰爭後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希望透過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向西方列強宣示日本也有現代化的治理能力。
文建會新任主委、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陳其南以「殖民現代性」一詞,說明台灣由殖民政府帶來的現代化。
陳其南表示,當年日本在台灣進行的物質現代化計畫、行政資源調查、學術調查、制度建立、產業開發等,在世界殖民地歷史上很少見到這樣的「全面性實驗」,有些甚至比日本本土更早;這種混合了殖民性與現代性的日本殖民主義,成為在論述這段台灣史時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
「很多人感到矛盾,不知如何區隔。
」陳其南說,太強調現代性,就忽略了殖民母國的經濟剝削、種族歧視、差別待遇等政策;太強調殖民性,則又否定了日本人帶給台灣的現代化。
近年來,台灣史研究也在發掘二次世界大戰台灣人的「戰爭經驗」,包括慰安婦、台籍日本兵、原住民「高砂義勇隊」,以及被日軍招募到東南亞俘虜收容所擔任監視員,戰後被列為戰犯等事蹟。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許雪姬也致力「日據時期台灣人赴大陸經驗」、「日治時期在滿洲的台灣人」兩項口述歷史。
當年,台灣人因不滿日本政府的差別待遇,很多人以日本人身分前往中國發展,在不同時期分別加入滿洲國、國民政府、汪精衛政權、中國共產黨等立場互異的陣營。
歷史學家常教人回到歷史時空去思考的歷史思維,許雪姬說,現在應該平心靜氣思考當年台灣人艱難的處境,台灣人的祖國是中國,卻受日本統治,中日兩國之間開戰就好比「父母相仇」,教台灣人如何自處?
中研院院士曹永和表示,在二次大戰的經驗上,中國人是被日本人欺負,台灣人則不但被日本人欺負,還被迫再去欺負別人。
台大副教授吳密察則認為,當年台灣人與中國人受日本之害有程度之別,台灣人是厭惡鎮壓的「日本警察」,但中國人卻痛恨帶來戰爭、流離失所的「日本鬼子」,這點本省人對外省人應該要有更多的理解。
許雪姬指出,族群之間應該真心去面對彼此不同的歷史經驗,學習互相體諒,「如果自己這一代真的改不了,也不要去影響下一代。
」(系列八之六)
7怎麼民主?如何本土?未來關鍵!開放潮流中
主軸雖清楚 卻在大選後撕裂成兩半
民主是否走在正道本土是否與國際接軌都要深思
2004-05-19╱聯合報╱第22版╱文化╱
記者曹銘宗∕專題報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灣現代史,雖然可以清楚看到民主化進程的主軸,但因一直與現實政治糾纏不清,國家檔案資料也才開始逐漸選擇性開放,以至於到了今天仍無法公平看待這段對國人又重要又切身的歷史。
戰後,台灣在威權體制下發生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社會上充滿政治肅殺的氣氛,直到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台灣的民主、人權發展才大步前進。
但另一方面,台灣也在這段期間創下自以為傲的「經濟奇蹟」。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許雪姬表示,戰後國民政府遷來台灣,約一百五十萬人「大量、軍事性的移民」突然湧入,不是以往階段性、可接納性的移民可比,「改變了台灣的體質」;來台灣的大陸一流技術官僚,在日據時代留下來的現代化基礎上,帶動了經濟發展,但也因「統治者不夠謙卑」,除了造成政治災難外,並引發長期以來的族群問題。
參與二二八事件口述歷史及資料蒐集的許雪姬說,研究戰後台灣史應該注意戰後的前兩年,當時兩岸文化人都想了解對方,也有很多正面交流,但直到發生二二八事件後,雙方互相了解的熱情被澆熄。
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表示,台灣自從解嚴後,「時代的空氣改變了」,才可能去做過去不能做的研究,中研院近史所、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都進行重大政治事件的口述歷史記錄,也出版相關書籍;近年來相關的國家檔案法、檔案局已立法通過;學界除了歷史學的研究外,也從政治學、社會學角度探討台灣民主化的動力。
研究戰後台灣政治史的陳儀深說,目前的研究成果尚不足以成為國民教育的內容,但研究者在檢討戒嚴時期的威權體制、國家暴力時,不應該被曲解為撕裂族群,因為當時所有族群都是受害者。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呂芳上表示,研究這段歷史,中央政府重要政策檔案文獻才剛開放,戰後以來也還有龐大的檔案資料有待整理,必須先做好基礎工作,或許再過十年才能看到研究成果。
呂芳上說,戰後的台灣,民主化是趨勢,本土化也是事實,但民主化是不是走在正道上?本土化是不是合理,有沒有考慮到周邊關係、國際接軌?都要再仔細反省和思考。
台大副教授吳密察指出,台灣本來走在開放的潮流中,但今年總統大選後,整個社會卻變成「選邊站」,任何事情都會被「政治性解讀」,無法心平氣和的討論、辯論,讓人擔心戰後台灣史的研究會不會走回頭路?
許雪姬說,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都要再研究下去,才能反省並了解「民主是要付出代價的」;戰後台灣史的研究過去也太偏重民主化的部分,未來應該再補強經濟發展、社會變遷等。
(系列八之七)
8跨學科擴及文化、生活史研究擺脫偏重政經領域
拓展到藝術、音樂、棒球…層面
研究還待整合與國際接軌
2004-05-20╱聯合報╱第12版╱文化╱
記者曹銘宗∕專題報導
歷史不是只有歷史家寫的歷史,歷史也不是只有政治史,台灣史走向跨學科研究,擴及文化史、生活史,更能彰顯台灣多元文化的內涵。
中研院社會所所長柯志明即自我定位為「研究台灣史的社會科學家」,他認為,台灣史研究雖然出現熱潮,但歷史不只被還原,歷史還要被解釋,所以除了歷史學之外,應該還要有更多的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等學者加入,從事跨學科的整合研究。
柯志明說,台灣一進入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就是處於近代世界,針對近代社會而發展出來的社會科學,不但可以幫助台灣史開拓新的論證議題與研究方向,還可以提供台灣史嚴謹的分析。
這十年來,台灣史研究逐漸擺脫過去偏重政治史、經濟史的研究,研究領域更拓展到藝術史、音樂史、文學史、教育史等文化史,涉及了宗教、習俗、疾病、醫療等生活方面。
玉山社出版公司總編輯魏淑貞表示,很多台灣史碩士、博士論文研究台灣的牛、茶、糖、省道、颱風、產婆、棒球、公共汽車等通俗化的題目,有些被民間出版社找去改寫出版。
曾為民間出版社寫過「台灣棒球一百年」,目前準備以台灣棒球史作為博士論文題目的台師大歷史系博士班學生謝仕淵表示,政治、經濟是制度性的,研究結果看來相當具象,其實與人民隔得很遠;他一直在想,「與生活最接近的,有沒有研究的可能」,結果他從自己最喜歡的棒球,找到了「殖民研究」的好題材。
謝仕淵說,當中華隊對上日本隊時,一方面想打敗日本,另一方面又覺得「日本太強了,一定打不贏」,這不就是「後殖民時代看殖民者」的心理嗎?戰後初年,台灣很少人打硬式棒球,因為當時台灣還不會製造紅線球及好木棒,正好反映了那個年代生產技術的落後。
近年來在台灣蓬勃發展的社區總體營造,也帶動了民間人士研究台灣史的熱潮。
當年引導社區營造運動的新任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表示,社區營造首先要認同社區,所以要了解社區的歷史,過去的台灣史研究是以整個台灣為單位,現在以社區為單位,「台灣史就走向細膩化了」;過去屬於學院的歷史知識,現在也變成人民的歷史知識了。
針對這十年來的台灣史研究,台大歷史系副教授吳密察表示,雖然有各種新的題材,但題目常太過分散化、邊緣化,因未設定重要主題,所以無法造成解釋架構上的翻轉;雖然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並未被整合進入新的台灣通史敘述,讓台灣史研究可以在新的基礎上繼續前進。
吳密察說,台灣史研究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島內消費」的層次,有沒有提升到可以與其他學科討論,與國際學界對話?以日本殖民台灣的歷史為例,就是一個國際性的議題,因為當年日本的殖民地並不是只有台灣。
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認為,台灣史有所謂的荷西、明鄭、清、日等斷代,但這些時期的歷史遺產有沒有連續性的影響到現在?台灣史研究常讓人覺得在改朝換代後就又重新開始,值得反思。
吳密察指出,研究歷史不能只看表象,而是要講出文化來,「台灣史研究如何講出獨特的台灣文化」,還在考驗所有的台灣史研究者。
(本系列完)tsao0215/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tsao0215's新文章018猶太人遊台灣017新加坡人遊台灣(2012/11/20)016比利時人遊台灣(2012/10/17)StrayBirds(離群鳥)之2StrayBirds(離群鳥)015十步之內七家滷肉飯(2011/4/25)014曹導學英文(2011/4/8)013筷子減肥法(2011/3/21)012在醫院遇見旅客(2011/3/15)011萬金聖母聖殿心靈之旅(2011/3/7)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tsao0215'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典藏台灣史》選摘:台灣歷史的建構 - 想想論壇
人群與文化構成當代的台灣是一個以漢人為主的社會,雖有學者倡議人群的組成 ... 這種史觀長期影響台灣史的建構,當然使得史前史以及近現代以來台灣原 ...
- 2第一單元 台灣史的史觀問題
台灣史研究的歷程:受政治影響極大; 日治時期:. 人種、民俗、舊慣、傳染病 ... 台銀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309種,595冊。 特性: ...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
- 3台灣歷史發展的特色- 炎憲1947 - Google Sites
回顧戰後五十五年以來,台灣史研究所走過的崎嶇道路,正是台灣社會發展的 ... 台灣歷史文化的地位更形突顯,而成為改變台灣價值觀、歷史觀、文化觀的 ...
- 4台灣的歷史 - 中國政府網
- 5臺灣歷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