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能動性為什麼不存在 - 香港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位是否相信人有主觀能動性呢?當然,絕大多數的人是相信的,畢竟由初高中到大學的教育一直都在講,儘管也沒幾個人知道具體的主觀能動性是什麼,但 ...
港聞娛樂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更多服務登入港聞娛樂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港聞社會新聞突發偵查政情深度香港經濟天氣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MIRROR聲夢傳奇高清相片下載生活教煮親子寵物教育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紀實影像科技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攝影專區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動感影像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觀點社論01觀點政策評析治政之道國家與香港世界變局論壇健康健康Easy醫師Easy醫美Easy銀髮族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活動好去處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影像熱話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攝影界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紀實影像請先登入享受更多會員獨家優惠及功能!登入新聞總覽港聞娛樂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其他服務訂閱《香港01》周報藝文格物哲學主觀能動性為什麼不存在撰文:轉載出版:2017-04-2820:26更新:2017-05-0416:37作者:拉普拉斯大魔王 諸位是否相信人有主觀能動性呢?當然,絕大多數的人是相信的,畢竟由初高中到大學的教育一直都在講,儘管也沒幾個人知道具體的主觀能動性是什麼,但大家還是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有做選擇的能力,以及努力改變命運的能力。
人定勝天的想法是人之常情,然而,事實並不是像教科書上那樣,主觀能動性是一個不存在的虛設概念。
在教科書上我們學過,唯物主義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樸素的唯物主義,把物質的本原看作是火,水,氣等物質,第二階段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也叫機械唯物主義,把原子看做世界的本原,第三階段就是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
而關於主觀能動性是否存在的辯論,就在機械唯物主義和馬克思的唯物論之間,大家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看法都大致瞭解,既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又要遵循客觀規律,而且客觀規律比主觀能動性高一點,大概就是這樣,但是關於機械唯物主義,大家記得的應該是課本中的介紹,它孤立、靜止和片面地看待事物,在歷史觀中呈現唯心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而且我們認為機械唯物主義否定了主觀能動性。
這段描述是十分模糊的,它為什麼否定了主觀能動性,為什麼在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都能理解的問題上,兩個世紀以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們不理解(機械唯物主義有很多科學工作者)? 讓我們重新看待一下這個問題,機械唯物主義是否否定了主觀能動性。
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培根作為近代唯物主義的第一人,說出的這句話明顯是在說意識的反作用,讓人們利用知識去改造世界。
培根生活的那個年代,西歐的經濟和科學均得到了長足發展,人們愈來愈享科學帶來的各項好處,人們因此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
(連結) 而斯賓諾莎說過「心靈和整個自然相一致」、「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他主張人要認識自然的規律,主張人的認識作用。
法國的霍爾巴赫則說過,「人在社會生活中受著激勵,它的能動性得到發揮,一個社會中的人越多,它的能動性、知識、技巧、惡習和美德就越多,人在這個社會裡就約有依靠。
」同樣支持著人的能動作用。
而德國的費爾巴哈也說過「自我不僅是某種能動的東西,而且也是受動的東西。
」 似乎這些舊唯物主義的代表者們並沒有否定人的意識的反作用,那麼他們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矛盾在哪裡呢? 後來學馬克思的人們說,舊唯物主義並沒有徹底否定意識的反作用,而是低估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然而我作為一個機械唯物主義者,還是要說,機械唯物主義確實不承認主觀能動性。
各位可能看迷糊了點,為什麼機械唯物主義者承認意識的反作用,但不承認主觀能動性呢?對,機械唯物主義者承認意識的反作用,但認為意識的反作用是固定的,無選擇的,而不是自由的。
這就是機械唯物主義的意識觀和馬克思的根本分歧。
霍爾巴赫說了一段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我們所做的和所想的,以及我們的現在和將來,只不過是無所不包的自然在我們身上做的事情所產生的結果,我們的一切觀念、意志、活動,都是這個自然賦予我們的本質和特性的必然產物,也是自然用來強迫我們前進,強迫我們改變的那些環境的必然結果。
」這段話中將我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描述為物質世界的強力所導致的必然事件,它體現出一種漂亮的宿命論。
類似的,有一個著名的「拉普拉斯妖」的假設。
我們可以把宇宙現在的狀態視為其過去的果以及未來的因。
如果一個智者能知道某一刻所有自然運動的力和所有自然構成的物件的位置,假如他也能夠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那宇宙裡最大的物體到最小的粒子的運動都會包含在一條簡單公式中。
對於這智者來說沒有事物會是含糊的,而未來只會像過去般出現在他面前。
」-拉普拉斯 這裡更是體現出一種宿命論,很多人對這個假設有相當的認同,但同時又相信自己有所選擇,那麼試問,你的主觀能動性拉普拉斯妖算得出來嗎?沒辦法算出來,因為你認為你的選擇是自由的,沒法計算。
遵循客觀規律的同時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是一種可笑的悖論,規律代表著必然性,代表著相同的原因必然導致相同的結果,但主觀能動性的可笑之處在於,我們受到了基因、環境、教育等條件的重重限制,但你的大腦產生的意識是可以一定程度突破這些限制而做出選擇的,我們得出結論,做出選擇的不是物質,因為物質遵循客觀規律,在相同的條件和相同的刺激下,大腦一定會做出相同的反應,像蘋果和玻璃杯一樣,但有一個叫主觀能動性的東西則說它可以在受到相同的刺激時有兩種以上的反應。
例如一個人已經打了你一拳,你可以選擇憤怒地打回去,也可以選擇忍一時風平浪靜。
聽起來就像是兩種選擇,問題是,你只會選一種,而且當時你的腎上腺素和你的荷爾蒙只會讓你打回去,而不會讓你忍下來,大腦是物質的,它會受到毒品、酒精、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物質的影響,讓你想到你應該想到的東西,做出你應該做的行為,這裡的「應該」就是客觀規律,而你相信你被打了之後能有所選擇,甚至你表示你能忍得下來,那只能說明你的激素水平不夠或者你不夠強壯。
有句俗話說得好,酒壯慫人膽,酒精能對人的膽量和人的想法做出改變,酒精對人的影響是客觀規律咯?那主觀能動性在哪裡,在應對酒精的時候選擇醉不醉嗎?是了,這是我們無力抵抗的客觀規律,那麼巴多胺是可以抵抗的?還是荷爾蒙是可以抵抗的?還是對大腦的物理損傷是可以抵抗的?它們會導致你的行為,塑造你的思想,製造你的情緒,然而你依舊以為你是有所選擇的。
換個角度來想想,意識如何反作用於物質? 意識是什麼,如果說它是物質的對立物,我們可以想像這是一個沒有能量,沒有品質,沒有體積,沒有實體的「存在」。
它不可能推動或者改變任何物質,否則我就能用我的意識改變我的腦細胞,我甚至能用意識讓我面前的書飄起來,然而一個沒有實體的東西,並不具備這樣的力量,它推動不了一個原子,更別說改變大腦了,它沒辦法抵抗酒精,也沒辦法抵抗毒品,也沒辦法抵抗荷爾蒙。
但是在馬克思哲學書上用了一個有馬哲特色的詞,意識是特殊的物質,那麼就更有趣了,我們來做一個假設。
後來學馬克思的人們說,舊唯物主義並沒有徹底否定意識的反作用,而是低估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連結) 在拉普拉斯大魔王的實驗室裡,放著兩顆大腦,在兩個完全相同的駭客帝國世界裡培養,兩顆大腦的構造是完全相同的,所有的粒子,場,都是完全相同的,我們給了兩顆大腦完全相同的構造和環境,接下來,大魔王在某一時刻同時給了兩顆大腦,一個被史密斯特工打了一拳的信號,那麼,其中一個在0.5秒後回頭開始跑,另外一個大腦會做出什麼行為呢? 或者我們把實驗設想得更複雜一點,我們去找牛頓,在實驗室裡放置兩個太陽系,互不影響,做對照實驗,在兩個太陽系的地球上,都有一個牛頓,他們經歷了完全相同的童年,有同樣的基因和同樣的經歷,然後坐在同樣的兩棵蘋果樹下,大魔王表示樹上的蘋果一樣多,構成蘋果的原子數量都一樣多。
然後蘋果在相同的重力作用下掉了下來,砸在了牛頓的頭上,我們觀察到牛頓的神經信號傳遞疼痛,傳遞速度一樣,腦細胞的活動也一樣,然後,其中一個牛頓拿著蘋果看了看樹上,又看了看天空,然後突然發現了什麼一樣笑了起來,我們知道他發現了萬有引力。
另一個太陽系的牛頓則是摸了摸頭,看了一眼蘋果,把蘋果遠遠地扔了出去,一臉氣憤的樣子。
他什麼都沒發現。
啊,這就是我們常常理解的主觀能動性,有選擇的能力。
但兩個完全一樣的牛頓,為什麼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呢?因為主觀能動性?不,要從物質的角度找出一個原因,我們會發現所有的行為都有其原因,但兩個牛頓做出不一樣的選擇,這件事是沒有原因的。
就像是用杠杆撬東西,相同的杠杆,相同的東西和相同的力,完全相同的一切條件,一個杠杆能撬起來,另一個不能,問這是什麼原因,根本沒有原因,因為這根本就不可能。
為什麼一個牛頓在思考而另一個牛頓在氣憤,他們的神經和大腦是一樣的,大腦遭受了相同的疼痛刺激,在同時同地,同因同果就是規律,而這一點很明顯違背了規律,甚至找不出原因,這就是我們想要的主觀能動性,而它不可能存在。
就像是我在兩個相同的太陽系裡,以完全相同的力和在相同的環境下,摔了完全相同的一個玻璃杯,那碎成的碎片都應當是完全相同的,但我們神聖的意識竟然不是,那它作為特殊的物質,確實有特殊之處(笑)。
回到之前的爭論吧,在認識論上,機械唯物主義的觀點確實有所欠缺,例如洛克的「白板說」,認為人的心靈如同一塊潔淨的白板,人對自然的認識就是自然在這塊白板上所刻畫的印跡,就像物體在鏡子中產生的映射或是觀念一樣。
狄德羅和拉美特利等人也有類似的「鋼琴說」。
洛克認為人心中沒有天賦觀念,「人心就如一塊白板」(TabulaRasa),一切知識和觀念都起源於經驗。
人們能夠經驗外界事物,並對所觀察的事物加以反省,我們便得到知識。
(連結) 這種觀點當然是錯誤的,甚至還說出了「給我一打嬰兒,我可以讓他們……」的「教育萬能論」,機械唯物主義不否認差別,但洛克的說法有些過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大小不一樣,形狀不一樣,材質不一樣的白板,對他們的教育自然不可能千篇一律,基因就已經決定了其先天的不同,讓一群容貌不同和智力不同的白板都接受相同的訓練,成為明星的或者是學者的也只是極少數。
在認識到這種差別的情況下,人的認識確實是自然的塗抹,你無法反抗基因或是環境對你造成的影響,哪怕你反抗,你反抗的意識也是環境給予你的,而不是你的意識自發產生的。
或許環境沒有教給你反抗,但你對認識的加工讓你意識到反抗也是有可能的,但你的一切,只是自然的造物,而非人的造物。
正如之前所說的,世界是遵循客觀規律的,人也要遵循客觀規律,那麼人的大腦有特權可以脫離哪怕一點點的客觀規律嗎?仿佛大腦不再是物質而是某種神秘的脫離物質的東西一樣。
關於人自己是否嚴格遵循客觀規律,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下,要是認為不遵循,可以說說那自由的主觀能動性是什麼,並如何起作用嗎? 最後再來說說這個搞笑的半截子唯物主義是怎麼來的,這篇專欄就算收工。
在歷史觀上,舊唯物主義從「環境決定一切」的機械決定論走向了「意識支配世界」的唯心主義。
機械唯物主義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人的智力,才能,品德上的差異,是後天的不同社會環境所薰陶和教育而成的(這裡我表示先天的遺傳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霍爾巴赫說:「他之所以變成對自己,或者對他的同胞們有益或有害,乃是由於環境把他引得向善或是向惡,也就是說,乃是由於人們給他的教育。
」 但機械唯物主義者們所說的環境主要不是指社會經濟關係和階級關係,而是指政治法律制度(在拉普拉斯尺度來看,應該包括每一個基本粒子)。
完善的政治法律制度來自于天才的立法者的主觀理性意志。
良好的教育來自於良好的政治法律制度帶來的理想環境和有理性頭腦的天才教育者。
聽起來就回到了意見支配一切的教育萬能論的唯心主義。
這就是半截子唯物主義,馬克思在批評這種觀點時指出,他們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必然會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會之上。
很有趣的辯論,但很可惜,馬克思是錯的。
人確實是教育的產物,算上遺傳和環境,廣義的教育就是環境,環境和基因決定了一個人的一切行為和思想,如果沒有完全決定,多出來的東西是沒有原因就存在的無因之果,然而無因之果就目前的經驗來看是不存在的。
我們有豐富的考試經驗,名師容易出高徒,但不是名師,甚至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也有出色的學生出現,這是為何?之前就已經說了,廣義的教育就是環境,有人眺望大山遠處的時候想到的是大山真美,有人眺望大山的時候想到的是大山真窮,後者會奮發,前者會安逸,窮是環境給的概念,大山也是環境,想要走出大山,正是環境給個人的力,而不是富二代坐在風景區表示,我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環境造就人,人也造就環境,這就是馬克思的意見,一種渾然天成的辯證觀點,然而,環境比人出現的早,也早得多。
馬克思的辯證觀把人和自然割裂了,而且還提出了一個相互作用,人是自然的產物,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何來人作用於環境,環境又作用於人。
充其量就是人是環境的一個產物,然後人和環境的其餘部分相互作用。
回到大魔王的實驗室,大魔王把時間調回遠古,只有猴子沒有人的時候,然後在人從猿類分化出來的這個過程,是自然造就了人,還是人改變了自然,讓自然創造了自己? 或者我們回到地球上第一個微生物出現的時間點,在微生物出現之前,是微生物改變了自然,讓自然創造了自己?不,沒有這種相互作用,而是自然在自己體內創造了生命。
這種生命的一切本就是環境賦予的,而後從環境中獲取的一切,也是自然賦予的,第一因是自然,那之後就不存在什麼人改變環境,環境再反作用於人的話題,應該表述為,環境創造了人,環境改變了人,人的一切行為包括改變環境的行為,都是環境驅使其行動的,而不是人自發自覺的行為。
因此,環境決定一切,沒有問題。
(牛頓與蘋果是虛構,只為說明問題)本文轉載自作者個人知乎專欄:原文鏈接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辯證法你可能感興趣
延伸文章資訊
- 1能動性 - 中文百科全書
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或影響作出積極的、有選擇的反應或回答。人的能動性與無機物、有機生命體、高等動物的能動性有別,稱為主觀能動性。其特點是通過思維與實踐的結合, ...
- 2能動性 - 中文百科知識
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或影響作出積極的、有選擇的反應或回答。人的能動性與無機物、有機生命體、高等動物的能動性有別,稱為主觀能動性。其特點是通過思維與實踐的結合, ...
- 3agency - 行動者;施為者;能動者;主體;能動性;機構
agency, 通訊社;代理機構;行動力;代理商;能動性. 學術名詞 地理學名詞-兩岸地理學名詞, agency, 行動者. 學術名詞 社會學名詞
- 4能動性- 月旦知識庫
游美惠,能動性(agency)一詞在女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都算是一個重要的詞彙,尤其是考量到性別政治的相關議題時,能動性更是一個,月旦知識庫,整合十大資料庫交叉檢索 ...
- 5評介《教師能動性:生態取向》 -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教師能動性(teacher agency)是實踐教育改革的關鍵,包括教學創新、. 學校教育品質提升、課程改革等,無不需要教師基於角色位置的配合與貢. 獻,而加以實現(黃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