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卷1) - 漢文大藏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夫聲同則應、道合自隣,是以法雄命宗賴宣揚乎法子、素王垂範假傳述乎素臣,蓋德必不孤、聖無虛應矣。

《起信論》者,大乘之祕典也。

佛滅度後五百餘年,有 ... 目錄分卷大乘起信論新譯大乘起信論序第一第二大乘起信論No.1667[No.1666]夫聲同則應、道合自隣,是以法雄命宗賴宣揚乎法子、素王垂範假傳述乎素臣,蓋德必不孤、聖無虛應矣。

《起信論》者,大乘之祕典也。

佛滅度後五百餘年,有馬鳴菩薩出興于世,時稱四日、道王五天,轉不退輪、建無生忍,銘總持之智印、宅畢竟之真空,受波奢付囑、蒙釋尊遠記,善說法要、大啟迷津,欲使群生殖不壞之信根、下難思之佛種,故造斯論。

其為論也,示無價寶、詮最上乘,演恒沙之法門惟在方寸、開諸佛之祕藏本自一心,遣執而不喪其真、存修而亦忘其相,少文而攝多義、假名而會深旨,落落焉晈智月於淨天、滔滔焉注禪河於性海,返迷歸極莫不由之。

此論東傳總經二譯,初本即西印度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此云真諦,以梁武帝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共揚州沙門智愷所譯。

此本即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齎梵文至此,又於西京慈恩塔內獲舊梵本,與義學沙門荊州弘景崇福法藏等,以大周聖曆三年歲次癸亥十月壬午朔八日[A1]己丑,於授記寺與《花嚴經》相次而譯,沙門復禮筆受,開為兩卷。

然與舊翻時有出沒,蓋譯者之意,又梵文非一也。

夫理幽則信難,道尊則魔盛,況當劫濁尤更倍增,故使偏見之流,執《成唯識》誹毀此論真妄互熏,既形於言遂彰時聽,方等甘露翻為毒藥。

故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豈可輒以凡心貶量聖旨。

夫真如者物之性也,備難思之業用、蘊不空之勝德,內熏妄法令起厭求,故《勝鬘經》云:由有如來藏,令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又經云:闡提之人,未來以佛性力故,善根還生,如彼淨珠能清濁水。

是勝義之常善,異太虛之無記,故經云:佛性常故非三世攝,虛空無故非三世攝。

豈執事空以齊真理?夫論妄者,依理故迷真性、隨流為妄漂動,故經云:隨其流處有種種味。

又《楞伽經》云: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

《密嚴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雖在纏而體淨,不變性而成迷,故經云:然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

又云:雖處五道受別異身,而此佛性常恒不變。

若言真不熏妄、妄不熏真,真妄兩殊,豈會中道?故梁《攝論》云:智[A2]障極盲暗,謂真俗別執。

今則真為妄體、妄假真成,性相俱融一異雙遣,故《密嚴經》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聖教明白,何所致疑?良由滯相而乖真、尋末而棄本,言越規矩、動成戲論,自貽聖責深可悲哉。

余少小以來專心斯論,翫味不已、諷誦忘疲,課拙傳揚二十餘遍,雖未究深旨而麁識文意,以為大乘明鏡莫過於此。

幸希宗心之士時覽斯文,庶日進有功。

聊為序引云爾。

大乘起信論卷上馬鳴菩薩造[1]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歸命盡十方,  普作大饒益,智無限自在,  救護世間尊,及彼體相海,  無我句義法,無邊德藏僧,  勤求正覺者。

為欲令眾生,  除疑去邪執,起信紹佛種,  故我造此論。

論曰:為欲發起大乘淨信、斷諸眾生疑暗邪執,令佛種性相續不斷,故造此論。

有法能生大乘信根,是故應說。

說有五分,一作因、二立義、三解釋、四修信、五利益。

此中作因有八,一總相,為令眾生離苦得樂,不為貪求利養等故。

二為顯如來根本實義,令諸眾生生正解故。

三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不退信心,於大乘法有堪任故。

四為令善根微少眾生,發起信心至不退故。

五為令眾生消除業障,調伏自心離三毒故。

六為令眾生修正止觀,對治凡小過失心故。

七為令眾生於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退大乘信故。

八為顯信樂大乘利益,勸諸含識令歸向故。

此諸句義,大乘經中雖已具有,然由所化根欲不同、待悟緣別,是故造論。

此復云何?謂如來在世所化利根,佛色心勝,一音開演無邊義味,故不須論。

佛涅槃後,或有能以自力,少見於經而解多義;復有能以自力,廣見諸經乃[2]生正解;或有自無智力,因他廣論而得解義;亦有自無智力,怖於廣說、樂聞略論攝廣大義而正修行。

我今為彼最後人故,略攝如來最勝甚深無邊之義,而造此論。

云何立義分?謂摩訶衍略有二種,有法及法。

言有法者,謂一切眾生心。

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此顯示摩訶衍義,以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體故,此心生滅因緣相能顯示大乘體相用故。

所言法者,略有三種。

一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在染在淨性恒平等,無增無減無別異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本求具足無量無邊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於此入佛地故。

云何解釋分?此有三種,所謂顯示實義故、對治邪執故、分別修行正道相故。

此中顯示實義者,依於一心有二種門,所謂心真如門、心生滅門。

此二種門各攝一切法,以此展轉不相離故。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

是故諸法從本已來性離語言,一切文字不能顯說,離心攀緣無有諸相,究竟平等永無變異不可破壞,[3]唯是一心,說名真如。

[4]以真如故,從本已來不可言說不可分別,一切言說唯假非實,但隨妄念無所有故。

言真如者,此亦無相,但是一切言說中極以言遣言,非其體性有少可遣、有少可立。

問曰:若如是者,眾生云何隨順悟入?答曰:若知雖說一切法而無能說所說,雖念一切法而無能念所念,爾時隨順妄念都盡,名為悟入。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建立有二種別。

一真實空,究竟遠離不實之相,顯實體故。

[5]二真實不空,本性[6]具足無邊功德,有自體故。

復次真實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離一切法差別相故,無有虛妄分別心故。

應知真如非有相、非無相、非有無相、非非有無相,非一相、非異相、非一異相、非非一異相。

略說以一切眾生妄分別心所不能觸,故立為空。

據實道理,妄念非有、空性亦空,以所遮是無、能遮亦無故。

言真實不空者,由妄念空無故,即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圓滿,故名不空。

亦無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離念[1]智之所證故。

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

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

復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

離一切妄念相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

依此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以待始覺立為本覺。

然始覺時即是本覺,無別覺起。

立始覺者,謂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說有始覺。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

此雖名覺,即是不覺。

如二乘人及初業菩薩,覺有念無念體相別異,以捨麁分別故名相似覺。

如法身菩薩,覺念無念皆無有相,捨中品分別故名隨分覺。

若超過菩薩地,究竟道滿足,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始名為覺。

遠離覺相微細分別究竟永盡,心根本性常住現前,是為如來,名究竟覺。

是故經說: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

又言:心初起者但隨俗說,求其初相終不可得。

心尚無有,何況有初?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恒有無明妄念相續未曾離故。

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無自性故,如是知已則知始覺不可得,以不異本覺故。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差別相,一淨智相、二不思議用相。

淨智相者,謂依法熏習、如實修行功行滿足,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顯現法身清淨智故。

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

眾生亦爾,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

如是三事,皆無形相、非一非異。

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動識隨滅,智性不壞。

不思議用相者,依於淨智能起一切勝妙境界常無斷絕,謂如來身具足無量增上功德,隨眾生根示現成就無量利益。

復次覺相有四種大義,清淨如虛空明鏡。

一、真實空大義如虛空明鏡,謂一切心境界相及覺相皆不可得故。

二、真實不空大義如虛空明鏡,謂一切法圓滿成就無能壞性。

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於中現,不出不入、不滅不壞、常住一心,一切染法所不能染。

智體具足無邊無漏功德為因,熏習一切眾生心故。

三、真實不空離障大義如虛空明鏡,謂煩惱、所知二障永斷,和合識滅,本性清淨常安住故。

四、真實不空示現大義如虛空明鏡,謂依離障法,隨所應化現如來等種種色聲,令彼修行諸善根故。

不覺義者,謂從無始來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

然彼妄念自無實相、[2]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迷無自相、不離於方。

眾生亦爾,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

復待不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

復次依[3]於覺故而有不覺,生三種相不相捨離。

一無明業相,以依不覺,心動為業,覺則不動。

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二能見相,以依心動能見境界,不動則無見。

三境界相,以依能見,妄境相現,離見則無境。

以有虛妄境界緣故。

復生六種相。

一智相,謂緣境界生愛非愛心。

二相續相,謂依於智苦樂覺念相應不斷。

三執著相,謂依苦樂覺念相續而生執著。

四執名等相,謂依執著分別名等諸安立相。

五起業相,謂依執名等起於種種諸差別業。

六業繫苦相,謂依業受苦不得自在。

是故當知,一切染法悉無有相,皆因無明而生起故。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一同相、二異相。

言同相者,如種種[4]瓦器皆同土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皆同真相。

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無始已來常入涅槃。

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畢竟無得。

無有色相而可得見,見色相者當知皆是隨染幻用,非是智色不空之相,以智相不可得故。

廣如彼說。

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相差別故。

復次生滅因緣者,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

此義云何?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

此意復有五種異名。

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

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

三名現識,謂現一切諸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

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

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

五名相續識,謂恒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

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何以故?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

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言意識者,謂一切凡夫依相續識執我我所,種種妄取六種境界。

亦名分離識,亦名分別事識,以依見愛等熏而增長故。

無始無明熏所起識,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薩始學觀察,法身菩薩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猶未知盡,唯有如來能總明了。

此義云何?以其心性本來清淨,無明力故染心相現,雖有染心而常明潔無有改變。

復以本性無分別故,雖復遍生一切境界而無變易,以不覺一法界故不相應。

無明分別起生諸染心,如是之義甚深難測,唯佛能知,非餘所了。

此所生染心有六種別。

一執相應染,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

二不斷相應染,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至淨心地永盡無餘。

三分別智相應染,從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離,至無相行地方得永盡。

四現色不相應染,此色自在地之所除滅。

五見心不相應染,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

六根本業不相應染,此從菩薩究竟地入如來地之所除滅。

不覺一法界者,始從信地觀察[1]起行,至淨心地能少分離,入如來地方得永盡。

相應義者,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

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

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

此義云何?以依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違一切法平等之性。

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無明不覺,妄與覺違。

是故於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皆悉不能如實而知。

復次分別心生滅相者,有二種別,一麁謂相應心、二細謂不相應心。

麁中之麁、凡夫智境;麁中之細及細中之麁,菩薩智境。

此二種相皆由無明熏習力起,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

問: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言滅?答:實然。

今言滅者,但心相滅,非心體滅。

如水因風而有動相,以風滅故動相即滅,非水體滅。

若水滅者,動相應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水體不滅,動相相續。

眾生亦爾,以無明力令其心動,無明滅故動相即滅,非心體滅。

若心滅者,則眾生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

復次以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

一淨法,謂真如;二染因,謂無明;三妄心,謂業識;四妄境,謂六塵。

熏習義者,如世衣服非臭非香,隨以物熏則有彼氣。

真如淨法性非是染,無明熏故則有染相。

無明染法實無淨業,真如熏故說有淨用。

云何熏習染法不斷?所謂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然此無明即熏真如,既熏習已生妄念心,此妄念心復熏無明,以熏習故不覺真法,以不覺故妄境相現。

以妄念心熏習力故,生於種種差別執著、造種種業,受身心等眾苦果報。

妄境熏義有二種別,一增長分別熏、二增長執取熏。

妄心熏義亦二種別,一增長根本業識熏,令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受生滅苦;二增長分別事識熏,令諸凡夫受業繫苦。

無明熏義亦二種別,一根本熏,成就業識義;二見愛熏,成就分別事識義。

云何熏習淨法不斷?謂以真如熏於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

以此妄心厭求因緣復熏真如,以熏習故則自信己身有真如法本性清淨,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畢竟無有。

以能如是如實知故,修遠離法,起於種種諸隨順行,無所分別無所取著,經於無量阿僧祇劫,慣習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心相不起,心不起故境界相滅。

如是一切染因染緣及以染果心相都滅,名得涅槃,成就種種自在業用。

妄心熏義有二種[2]別,一分別事識熏,令一切凡夫二乘厭生死苦,隨[A3]己堪能趣無上道;二意熏,令諸菩薩發心勇猛,速疾趣入無住涅槃。

真如熏義亦二種別,一體熏、二用熏。

體熏者,所謂真如從無始來具足一切無量無漏,亦具難思勝境界用,常無間斷熏眾生心。

以此力故,令諸眾生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自信己身有真實法發心修行。

問:若一切眾生同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而有信不信者?從初發意乃至涅槃,前後不同無量差別,如是一切悉應齊等。

答:雖一切眾生等有真如,然無始來無明厚薄[1]無量差別過恒沙數,我見愛等纏縛煩惱亦復如是,唯如來智之所能知,故令信等前後差別。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事乃成辦。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或、有雖知而不施功,欲令出火[A4]焚燒木者無有是處。

眾生亦爾,雖有真如體熏因力,若不遇佛諸菩薩等善知識緣,或雖不修勝行、不生智慧、不斷煩惱,能得涅槃無有是處。

又復雖有善知識緣,儻內無真[2]如熏習因力,必亦不能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要因緣具足乃能如是。

云何具足?謂自相續中有熏習力,諸佛菩薩慈悲攝護,乃能厭生死苦信有涅槃,種諸善根修習成熟。

以是復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令修勝行,乃至成佛入于涅槃。

用熏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有無量義。

略說二種,一差別緣、二平等緣。

差別緣者,謂諸眾生從初發心乃至成佛,蒙佛菩薩等諸善知識隨所應化而為現身,或為父母、或為妻子、或為眷屬、或為僕使、或為知友、或作[3]怨家、或復示現天王等形,或以四攝、或以六度,乃至一切菩提行緣,以大悲柔軟心廣大福智藏,熏所應化一切眾生,令其見聞[4]及以[5]憶念如來等形增長善根。

此緣有二,一近緣,速得菩提故;二遠緣,久遠方得故。

此二差別復各二種,一增行緣、二入道緣。

平等緣者,謂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以平等智慧、平等志願普欲拔濟一切眾生,任運相續常無斷絕。

以此智願熏眾生故,令其憶念諸佛菩薩,或見或聞而作利益,入淨三昧隨所斷障得無礙眼,於念念中一切世界平等現見無量諸佛及諸菩薩。

此體用熏復有二別,一未相應、二已相應。

未相應者,謂凡夫二乘初行菩薩,以意意識熏,唯依信力修行,未得無分別心修行,未與真如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未與真如用相應故。

已相應者,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一切如來自體相應故,得自在業與一切如來智用相應故,唯依法力任運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復次染熏習,從無始來不斷,成佛乃斷。

淨熏習,盡於未來畢竟無斷,以真如法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用熏習起故無有斷。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恒究竟,從無始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謂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如實了知義、本性清淨心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

如是等過恒沙數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絕,依此義故名如來藏,亦名法身。

問:上說真如離一切相,云何今說具足一切諸功德相?答:雖實具有一切功德,然無差別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離分別相無二性故。

以依業識等生滅相,而立彼一切差別之相。

此云何立?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分別,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名為無明。

心性本淨無明不起,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

若心[6]性見境則有不見之相,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

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非本性清淨、非常樂我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由是具起過於恒沙虛妄雜染。

以心性無動故,即立真實了知義,乃至過於恒沙清淨功德相義。

若心有起、見有餘境可分別求,則於內法有所不足。

以無邊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見有餘法而可更求,是故滿足過於恒沙非異非一不可思議諸佛之法無有斷絕,故說真如名如來藏,亦復名為如來法身。

復次真如用者,謂一切諸佛在因地時發大慈悲,修行諸度四攝等行,觀物同[A5]己普皆救脫,盡未來際不限劫數,如實了知自他平等,而亦不取眾生之相。

以如是大方便智,滅無始無明、證本法身,任運起於不思議業種種自在差別作用,周遍法界與真如等,而亦無有用相可得。

何以故?一切如來唯是法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作用,但隨眾生見聞等故而有種種作用不同。

此用有二,一依分別事識,謂凡夫二乘心所見者是名化身,此人不知轉識影現,見從外來取色分限,然佛化身無有限量;二依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受用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具無量功德莊嚴,隨所應見無量無邊無際無斷,非於心外如是而見。

此諸功德皆因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無邊喜樂功德相故亦名報身。

又凡夫等所見是其麁用,隨六趣異種種差別,無有無邊功德樂相,名為化身。

初行菩薩見中品用,以深信真如[1]故得少分見,知如來身無去無來無有斷絕,唯心影現不離真如。

然此菩薩猶未能離微細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

淨心菩薩見微細用,如是轉勝乃至菩薩究竟地中見之方盡。

此微細用是受用身,以有業識見受用身,若離業識則無可見。

一切如來皆是法身,無有彼此差別色相,互相見故。

問:若佛法身無有種種差別色相,云何能現種種諸色?答:以法身是色實體故,能現種種色。

謂從本已來色心無二,以色本性即心自性,說名智身;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說名法身。

依於法身,一切如來所現色身遍一切處無有間斷,十方菩薩隨所堪任、隨所願樂,見無量受用身、無量莊嚴土各各差別,不相障礙無有斷絕。

此所現色身,一切眾生心意識不能思量,以是真如自在甚深用故。

[2][3]復次為令眾生從心生滅門入真如門故,令觀色等相皆不成就。

云何不成就?謂分析麁色漸至微塵,復以方分析此微塵。

是故若麁若細一切諸色,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無所有。

推求餘蘊漸至剎那,求此剎那相,別非一無為之法,亦復如是,離於法界終不可得。

如是十方一切諸法應知悉然。

猶如迷人謂東為西,方實不轉。

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動,而實不動。

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之門。

[4]大乘起信論卷上校注[0583009]此序宋元明三本俱不載[0584001]大周于闐【大】,大唐【宋】【元】,唐【明】[0584002]生正解【大】,至解義【宋】【元】【明】[0584003]唯【大】,惟【宋】【元】【明】[0584004]以真如【大】,〔-〕【宋】【元】【明】[0584005]二【大】,一【元】[0584006]具足【大】,是是【明】[0585001]智【大】,有【宋】【元】【明】[0585002]不【大】,〔-〕【明】[0585003]於覺【大】,放逸【明】[0585004]瓦【大】,〔-〕【明】[0586001]起【大】,地【宋】【元】【明】[0586002]別【大】,〔-〕【宋】【元】【明】[0587001]無量【大】,自性【宋】【元】【明】[0587002]如熏【大】,實【宋】【元】【明】[0587003]怨【大】,冤【宋】【元】【明】[0587004]及【大】,乃【宋】【元】【明】[0587005]憶【大】,意【宋】[0587006]性【大】,生【宋】【元】【明】[0588001]故【大】,〔-〕【宋】【元】【明】[0588002]卷上終【宋】【元】【明】[0588003]卷下首【宋】【元】,卷中首【明】,但宋本元本俱有馬鳴菩薩造大唐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十六字[0588004]不分卷【宋】【元】【明】[A1]己【CB】【麗-CB】,已【大】(cf.K17n0623_p0702a04)[A2]障【CB】,慧【大】【麗-CB】(cf.T31n1595_p0153c07)[A3]己【CB】,已【大】(cf.T32n1667_p0591b04)[A4]焚【CB】,梵【大】[A5]己【CB】,已【大】(cf.T48n2016_p0501c19)【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2冊No.1667大乘起信論【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8-05【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CD經文,日本SAT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下一卷版權宣告捐款贊助流通分享漢文大藏經deerpark.app|大乘起信論(卷1)https://deerpark.app/reader/T1667/1掃描此二維碼分享下載PDF文件下載epub文件(AppleBooks)下載mobi文件(Kindle)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離線並置頂返回上次閱讀位置不用,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