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政治-戒嚴時期禁歌之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論文的目的在探討戒嚴時期的禁歌政策、音樂與政治,此主題牽涉到那個年代流行音樂的研究,以及禁歌政策形成的過程。

然而許多事情不免穿鑿附會,捕風捉影,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2/08/0308:29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趙婷研究生(外文):chaoting論文名稱:音樂與政治-戒嚴時期禁歌之研究指導教授:林谷芳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佛光大學系所名稱:藝術學研究所學門:藝術學門學類:綜合藝術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9畢業學年度:97語文別:中文中文關鍵詞:戒嚴、禁歌、淨化歌曲、音樂與政治、流行歌曲相關次數: 被引用:8點閱:5961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0 禁歌,從何時開始?古已有之!當「歌」字前冠上一個「禁」字,形成一詞,其背後所蘊含的政治謀算、盤算、清算、..不知凡幾。

眼前立刻晃過的盡是人類的鬥爭、無情的戰火、黨同伐異的對抗,忽明忽滅地隱現詭諜的紅色、陰冷的黑色、恐懼的白色…本論文的目的在探討戒嚴時期的禁歌政策、音樂與政治,此主題牽涉到那個年代流行音樂的研究,以及禁歌政策形成的過程。

然而許多事情不免穿鑿附會,捕風捉影,甚至流於傳聞,真要拿出白紙黑字的憑證,難度頗高。

甚至許多研究彼此在年代、數據、理由、機關都有出入,而若以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角度來看,似乎又過於簡化與單純,因此筆者在前人已架構的基礎上,將研究方向指向六處:一、禁歌政策形成的過程與時代背景二、執政者在禁歌政策中扮演的角色三、執行機關運作的機制與查禁標準的沿革四、建構出禁歌運作的模型五、重建禁歌的年代表,釐清模糊地帶六、收集「演員證」、「廣播收音機執照」等具體證照以資佐證筆者以廣播人的角度並嘗試運用圖表化的方式,以便於研究者更能從國家大事、查禁事件、法規訂定、機關部門的互動關係中找出蛛絲馬跡,為禁歌研究提出一個更為明確的範圍與理論基礎。

同時也訪問了當時的歌手。

緒論..........................................1一、研究緣起...............................................1二、研究範疇................................................2三、文獻梳理................................................3四、研究方法................................................4五、研究價值與挶限..........................................5第一章音樂與政治之歷史背景...................6第一節神話傳說到歷史......................................6一、從遠古神話看音樂與政治的關係.............................8二、從歷史看音樂與政治的關係.................................9第二節鬥爭、戰火到對抗,紅色、黑色到白色....................12一、從上海時期國共鬥爭看音樂與政治的關係....................14第三節台灣禁歌政策之形成-戰火、諜影、除三害................23一、戰火煙硝下的台灣........................................24二、政工諜影下的台灣........................................25第二章國語流行歌曲的傳唱與查禁.............30第一節禁忌的年代、燦爛的星光-國語歌曲的傳唱...............31一、台灣淡水河畔螢橋下的百樂門............................35二、空中歌聲傳千里∕群星歡唱台北頌∕唱自己的歌.............37第二節歌曲的查禁法源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42ㄧ、對於廣播執照的控制.....................................44二、廣電媒體政令宣導......................................46第三節歌曲中的顫音、星光下的驚慌-國語歌曲禁歌分析.........49一、影響民心士氣...........................................49二、與匪同聲通氣...........................................55三、違背風序良俗...........................................64四、縱情歡樂戲謔...........................................67五、荒謬怪誕不經...........................................70六、其他...................................................71第三章台語歌曲的傳唱與查禁.................74第一節桃花泣,春風吹-台語歌謠興衰概述......................74第二節政治的禁忌與與推行國語運動............................82第三節台語歌曲查禁內容之分析...............................86一、影響民心士氣............................................86二、與匪同聲通氣............................................91三、違背風序良俗............................................92四、縱情歡樂戲謔............................................95五、荒謬怪誕不經...........................................96六、反映時代錯誤............................................99七、其他.................................................101第四章禁歌的把關與執行.....................104第一節戒嚴時期警總的角色...................................106第二節運作機制..............................................109第三節禁歌的標準............................................112第四節實際的執行............................................119一、歌手的管理..............................................119二、唱片公司的管理..........................................123三、電台與電視台的管理......................................124四、歌廳的管理..............................................125第五節愛國歌曲淨化歌曲.....................................127第五章結論..................................133參考書目.....................................139 參考書目一、專書Attali,Jacques([法]賈克.阿達利)著,宋素鳳.翁桂堂譯,《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台北:時報文化,民84。

JacquesMarseille、NadeijiLaneyrie-Dagen,《世界藝術史》,台北:聯經,民87。

人間副刊策劃主編,《回到中山堂》,台北:台北市文化局,民91.6.1。

小谷豪冶郎著,陳鵬仁譯,《蔣經國先生傳》,臺北:中央日報出版部,民79。

小野,《想要彈同調》,台北:皇冠,民81.9。

山口淑子著,陳鵬仁譯《李香蘭自傳-戰爭.和平與歌》,台北:商務書局,民94.5.1。

中國文藝年鑑社編,《中國文藝年鑑(1966)》,台北:平原出版社,民55。

中國時報編輯部,《台灣:戰後五十年:土地、人民、歲月》,台北:時報文化,民84.10.1。

內政部編印,《查禁歌曲第一冊》,台北:內政部,民60.6。

天下雜誌,《一同走過從前》,台北:天下雜誌,民79。

水晶,《水晶之歌》,台北:爾雅,民82.3.15。

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台北:大地出版社,民74。

王正華,《蔣中正總統檔:事略稿本》,全套共36冊,台北:國史館,民92。

王壽南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民70。

王禎和,《電視電視》,台北:遠景出版,民86。

司馬遷(漢),《史記故事》,台北:廣達文化,民90.11.1。

司馬遷(漢),劉一新、廖玫玫編,《史記故事精選》,台北:新潮文化,民97.7.7。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文化建設》,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出版,民70.10。

安德魯.瓊斯(AndrewF.Jones)著,宋偉航譯,《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台北:台灣商務,民93。

朱自清,《中國歌謠》,收錄於《朱自清文集6:學術論著卷III》,朱喬森編著,開今文化,民83.8。

吳奕德、吳玲玲、黃文樹,《高雄縣第三級古蹟萬山岩雕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高雄!高雄縣政府,民91。

吳濁流,《台灣連翹一書》,台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84。

宋耀良,《中國史前神格人面岩畫》台北:書華出版,民81。

宋耀良,《中國岩畫考察》,臺北:聯經,民87。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李天鐸、亞太,民86.10.15。

李坤城,《再見!禁忌的年代》,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民96.11。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收錄於《中國歷代經典寶庫》,台北:時報文化,民70.3.10初版,民71.12.25三版。

杜文靖,《大家來唱台灣歌》,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民82。

杜雲之,《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出版部,民75.10。

沙榮峰,《繽紛電影四十春:沙榮峰回憶錄》,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民83。

汪其楣,《歌未央:千詞人慎芝的故事》,台北:遠流出版,民96.4.27。

亞瑟.克拉克(ArthurC.Clarke)著,郝明義譯,《2001:太空漫遊》,台北:台灣商務,民90。

電影由「美商華納家庭娛樂有限公司」出版,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Kubrick。

林二、簡上仁,《台灣民俗歌謠》,台北:眾文圖書,民68。

林芳玫,《解讀瓊瑤的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民83。

林金池主編,《大眾之歌》,高雄:群雄文化,民67。

林淑真,《張彩湘:聆聽琴鍵的低語》,台北:時報文化,民91。

芥川龍之介著,葉田譯,《河童》,台北:水牛出版社,民84.2.20。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台北:台灣商務,2003。

若林正丈著,賴香吟譯,《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民87。

凌晨,《你儂我儂:中國流行歌曲》,台北:長橋出版,民66。

凌晨,《南屏晚鐘:中國流行歌曲》,台北:長橋出版,民66。

孫瑜,《大路之歌》,台北:遠流出版,民82.2.18。

桂冠編輯部,《中國神話傳奇》,桂冠圖書,民89.7。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稻鄉,民96。

翁嘉銘,《流行的軌跡》,台北:時報文化,民79。

翁嘉銘,《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出版社,民85。

翁嘉銘,《從羅大佑到崔健:當代流行音樂的軌跡》,台北:時報文化,民81。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台北:台灣商務,民82。

袁珂,《中國神話史》,台北:時報文化,民80。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市:巴蜀書社出版發行四川省新華書店經銷,民82。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台北:駱駝,民76。

袁珂,《神異篇》,台北:書泉,民82。

崔小萍,《崔小萍獄中記》,台北:耕者出版,民78。

張之傑總纂,《台灣全記錄》,錦繡出版社,民79.5。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時報出版,民83。

張夢瑞,《金曲金嗓不了情》,聯經出版,民92。

教育部文化局編,《國民生活歌曲集》,民61年。

曹聚仁,《蔣經國論》,台北:一橋,民86.8。

梁良,《看不到的電影-百年禁片大觀》,台北:時報文化,民93.5.24。

盛竹如,《螢光幕前─盛竹如電視生涯回憶錄》,台北:新新聞文化,民84。

莊永明,《台灣紀事》(上、下),台北:時報文化,民78.10.10。

莊永明,《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前衛,民83。

莊永明,《臺北老街》,台北:時報文化,民80.7.1。

莊永明、孫德銘,《台灣歌謠鄉土情》,台北:孫德銘出版,台灣的店經銷,民83.6。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0.9.20。

許常惠,《尋找中國音樂的泉源》,台北:大林出版社,民71.6.30。

郭麗娟,《寶島歌聲之壹》、《寶島歌聲之貳》,台北:玉山社,民94.7。

陳志奇,《美國對華政策三十年》,台北:中華日報社,民69.9.30初版,民70.5增訂再版。

陳星,《廣陵絕響:歷代音樂佳話》,台北:幼獅,民84陳郁秀,《台灣音樂閱覽》,台北:玉山社,民86。

陳郁秀,《百年台灣音樂圖像巡禮》,台北:時報文化,民87.12.8,陳郁秀,《音樂台灣》,台北:時報文化,民85。

陳郁秀,《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台北:台北市財團法人白鷺文教基金會,民86。

陳郁秀、孫芝君,《呂泉生的音樂人生》,台北:遠流出版,民94.10.1。

陳郁秀、孫芝君,《張福興:近代臺灣第一位音樂家》,台北:時報文化,民89。

陳儒修英文原著,羅頗誠翻譯,《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民82.12。

陶涵(JayTaylor)著,林添貴譯,《蔣經國傳》,臺北:時報文化,民89。

陶曉清,《春天的歌》、《夏天的歌》、《秋天的歌》、《冬天的歌》,台北:皇冠,民68、69。

陶曉清、馬世芳,《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冊》,台北:滾石唱片股份有限公司,民84。

喬治.歐威爾(GeorgeOrwell)著,林淑華譯,《一九八四》,台北:小知堂,民90.7。

彭懷恩,《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民79.4。

斐魯恂(LucianPye)著,胡煜嘉譯,《中國人的政治心理》,台北:洞察出版,民77.8.20。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出版,民87.12。

焦桐,《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臺原出版,民83.3。

黃仁,《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書局,民83。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書局,民83.5。

黃建業總策劃、趙慧如主編,《世紀電影年鑑:世界電影編年全記錄》,台北:貓頭鷹,民90.7。

黃裕元,《台灣阿歌歌-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台北:向陽文化,民94.8。

楊二車娜姆,《人生沒有不可能》,台北:布克文化,民92。

楊克隆,《台灣歌謠欣賞》,新文京開發出版,民96.9。

楊志弘主編,《媒體英雄-100位傑出大傳人物浮雕》(一、二),台北:久大文化,民77.8.10。

楊秀菁、薛元化、李福鐘編註,《新聞自由1961-1987》,國史館出版,民91。

楊祖珺,《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時報文化,民81。

楊碧川,《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臺北:稻鄉,民85。

楊澤主編,《七O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出版,民83.12.10。

楊澤主編,《七O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出版,民83.12.10。

楊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民88。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稻鄉,民92。

葉石濤,《女朋友》,〈光復前後〉,台北:晨星,民75。

葉石濤,《台灣男子簡阿淘》,台北:草根,民83。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民87。

葉龍彥,《台北西門町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民86.6。

葉龍彥,《台灣唱片思想起》,台北:博揚文化,民90。

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民84。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史》,台北:博揚文化公司,民88.9。

葛瑞姆.漢考克(GrahamHancock)著,高志仁、盛逸琴譯,《上帝的魔島》,台北:台灣先智出版,民93。

雷.布萊伯利(RayBradbury)著,于而彥譯,《華氏451度》,皇冠出版,民85。

布萊伯利於1953年完成原著。

雷震,民47.4.22,日記,傅正主編,《雷震全集》第39冊,頁273-4,桂冠圖書公司,民89。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小組,《台語片時代》,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民83.10.31。

漆高儒,《蔣經國評傳》,臺北:正中,民86。

瑪格麗特.歐麗梵,《發現古文明》,台北:貓頭鷹,民87。

蓋山林,《中國岩畫:岩石上的歷史圖卷》,台北:台灣商務,民85。

赫菲爾(FriedrichHerzfeld)著,李哲洋譯,《西洋音樂故事》,台北:志文,民67.5。

趙琴,《許常惠:那一顆星在東方》,台北:時報文化,民91.12。

趙慧平,《忌諱》,新雨出版社,《子不語》叢書之二,民81.2。

趙慕嵩,《老大在現場:趙慕嵩三十年採訪實錄》,台北:時報文化,民82。

銘傳大傳科,《台灣唱片業的過去、現在、未來》,台北:傳莘出版社,民79。

劉成漢,《電影賦比興集》(上、下),台北:遠流,民81。

劉星,《中國流行歌曲源流》,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民73。

劉國煒,《台灣思想曲》,台北:華風文化出版公司,民87。

劉國煒,《老歌情未了》,台北:華風文化出版公司,民86。

劉國煒,《金曲憶當年:懷念的國語流行歌》,華風文化出版,民88。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揚智文化,民86.10。

潘家慶,《媒介理論與實務》,台北:天下文化,民80.5.15。

蔣介石,《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民42。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蔣經國先生全集》,台北:新聞局,民80。

蔡棟雄執行編輯,《戀戀三重埔系列二:三重唱片業、戲院、影歌星史》,台北:台北縣三重市公所,民96.1。

鄭恆隆編著,《台灣民間歌謠》,台北:南海出版社,民78.12。

鄭瑞城等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民80。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民87.12.16。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一玄鳥之羽-射手英雄故事》,台北:桂冠圖書,民80。

蕭政全,〈國民主義:臺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收錄於《中國的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82.3。

蕭興華,《中國音樂史》,台北:文津,民83。

賴光臨,《中國新聞傳播史》,台北:三民書局,民67.10初版,民79.12五版。

賴淳彥,《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民88.10。

薛元化,《自由化民主化:台灣通網民主憲政的道路》,台北:日創社文化,民95。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編註,《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民89。

謝艾潔,《鄧雨賢音樂與我》,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

簡上仁,《台灣民謠》,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83.6。

簡上仁,《台灣音樂之旅》,台北:自立晚報社,1988。

簡上仁,《台灣福佬系民歌的淵源及發展》,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

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台北:書林,民82.5.1。

藍祖蔚,《聲與影:20位作曲家談華語電影音樂創作》,台北:麥田出版社,民91。

藍博洲,《白色恐怖》,台北:揚智文化,民82.5.15。

顏綠芬、徐玫玲,《臺灣的音樂》,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民95。

魏啟仁,《一曲難忘》,台北:皇冠出版,民69。

羅大佑,《童年》,台北:聯合文學,民91。

二、博碩士論文于靜文,〈歌與時代-台灣訊息歌曲之研究〉,台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

王家元,〈二、三○年代台灣與大陸通俗歌曲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1。

王家慶,〈從符號學詮釋批判當代台灣的流行音樂文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

申鴻凱,〈解構流行歌曲的政治意涵~以解嚴後的政治歌曲為例〉,台北:私立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系學士論文,民85。

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5.6。

冷雪芬,〈台灣民間消費結構轉變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3.6。

李秀娥,〈民間傳統文化的持續與變遷—以台北市南管社團的活動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8.7。

沈超群,〈柏楊與柏楊案─從新聞評議到白色恐怖的探討〉,台北: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5.11。

沈超群,〈柏楊與柏楊案─從新聞評議到白色恐怖的探討〉,台北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5.11。

周智芬,〈解讀偶像崇拜的社會現象—以小虎隊為例〉,台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廣播電視組學士論文,民83。

林世傑,〈台灣文學中的白色恐怖—以葉石濤與陳映真及其作品比較為主軸〉,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97.7。

林怡伶,〈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1。

柯永輝,〈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

苗延威,〈鄉愁四韻卅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

張純琳,〈台灣城市歌曲之探討與研究(民國20年∼70年)〉,台北: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6。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卅建制、正當性論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科技史組碩士論文,民81。

張璧瑩,〈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8~1898)〉,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民95。

許秦蓁,〈戰後臺灣的上海記憶與上海建構〉,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2.1。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2.7。

陳奈君,〈流行歌曲與文化消費〉,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12。

陳雅潔,〈當代台灣本土流行音樂之後現代性初探〉,台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

程宗明,〈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1947-1961)—抑制需求面與管制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2。

黃秀如,〈台語片的興衰起落〉,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6。

黃裕元,〈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

楊克隆,〈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變遷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楊麗仙,〈西洋音樂在台灣之沿革(1924-45)〉,台北: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3.6。

葉集凱,〈蔣經國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1975-1988)〉,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7.2。

廖珮涵,〈政治性歌曲民主化意涵的詮釋〉,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5。

臧汀生,〈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新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78.6。

臧汀生,〈臺灣民間歌謠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8。

劉季雲,〈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卅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

劉宏祥,〈政工幹部學校之研究(1950~1970),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

鄭淑儀,〈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台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1。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

蘇正偉,〈台灣通俗歌曲之發展與影響-解嚴後(1987)迄今(1993)之探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6。

蘇振昇,〈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愛情價值觀:1989~1998〉,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三、媒體報導與文章〈台視響應淨化流行歌曲〉,《聯合報》,60.8.13。

〈淨化流行歌曲:引起各方共鳴〉,《聯合報》,60.8.7。

〈關切出版法修正問題總統召見五報社長〉,《聯合報》,民47.5.2,1版。

「微言」專欄,〈歌曲審查〉,《自由晚報》,民67.1.22,2版。

方翔,〈周藍萍的歌傳唱四十年不斷〉,《中國時報》,民80.5.17,19版。

方翔,〈意難忘:美黛……〉,《中國時報》,民80.7.5,19版。

王鴻國,〈余天助理黑松恐嚇高群案判處5個月徒刑〉,《中央社》,民97.3.26。

向陽,〈暢銷台語流行歌曲依然停留在「酒與女人」、「目屎…」等半下流社會的位階〉,《自由時報》,85.9.11,34版。

宇業熒,〈歌曲審查,全憑自由心證。

觀念紛歧,實在缺少標準〉,《中國時報》,民67.1.18,唯並未查到。

何言,〈這樣傳唱,能唱出歷史嗎?〉,《中國時報》,81.2.22,31版。

余光中,〈民歌的常與變〉,《中央日報》,65.2.13,10版。

吳于珊、許惠就報導,〈江霞:歸國投馬藝人不用當人看〉,《中時電子》報,民97.3.19。

吳柱國,〈「中國現代民歌集」名稱並不妥〉,《中央日報》,65.1.12,11版。

吳清聖,〈音樂多元化:關於「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中時晚報》,83.12.10,19版。

呂泉生,〈民謠、藝術歌曲、流行歌〉,《中國時報》,80.6.3,19版。

李修鑑,〈補破網〉,《自立晚報》,民82.4.5。

李瑞報導,「人權鬥士.柏揚」,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20080429/fight/90120901.htm狄志偉、廖啟光,〈床戲太露骨?許景淳MV太煽情新聞局限時禁播〉,《東森新聞》,民92.11.25。

http://www.nownews.com/2003/11/25/37-1548920.htm。

林安寧,〈還記往余光中的詩和楊弦的歌嗎?〉,《中國時報》,84.6.7,21版。

施心媛,〈禁播MV那英-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民生報,民91.10.22。

胡紅波,〈民歌不是這樣〉,《中央日報》,64.12.21,11版。

孫松堂,〈歌壇快筆莊奴四十年創作生涯〉,《中國時報》,80.7.8日,19版。

翁嘉銘,〈水流滿地歌星齊聲唱〉,《中國時報》,85.1.27,19版。

涂敏恆、卜人美,〈轉轉轉由七十八轉到三十三轉,三十年來流行歌曲細數從頭〉,《民生報》69.12.15,10版。

張瑞楨,〈台語禁歌,時代悲歌〉,《自由時報》,民93.9.6。

張夢瑞,〈卡門:難不倒葛蘭〉,《聯合報》,84.6.26,34版。

張夢瑞,〈姚莉:永不凋零的玫瑰〉,《聯合報》,84.11.6,34版。

張夢瑞,〈姚蘇蓉走紅香江,今天不回家〉,《聯合報》,84.9.4,34版。

張夢瑞,〈飲不盡苦酒滿杯禁唱26年終於還君清白〉,聯合報,民89.9.24。

張夢瑞,〈慎芝:帶領歌壇功勞大〉,《聯合報》,84.12.25,34版。

張麗伽,〈禁歌滄桑史卅年說從頭,查禁理由不一而足事過境遷喜見開放〉《聯合報》,民77.3.13,17版,。

曹銘宗,〈晶晶。

掀起八點檔連續劇風〉,《聯合報》,84.7.25,34版。

莊永明,〈台灣歌謠記事:飛快車小姐〉,《中國時報》,82.11.10,17版。

莊永明,〈收酒矸〉,《中國時報》,83.3.16,17版。

莊永明,〈從歌謠變遷看台灣社會的變化〉,《自立晚報》,82.10.20。

許若薇,〈「真感情」激情MV限時禁播〉,《中時電子報》,民92.11.25。

陳重生、陳世昌報導,〈安迪夫婦哭訴:追幕後藏鏡人別找藝人〉,《中時電子報》「非常光碟燒出無名火」專輯,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verydisk/content/P9211192.htm陳雅芬,〈單守花園一枝永遠的春花:我的外公陳秋霖〉,《自立早報》,82.2.16。

劉克襄,〈李中和與高凌風談流行歌曲何去何從〉,《聯合報》,67.8.6,11版。

劉潔妃,〈公視學運紀錄片,一拍三年半〉,《大成報》,94.3.27,B1版。

劉潔妃,〈狂飆的世代:從1920年代的蔣渭文到1990年代的野百合,看台灣學運〉,《大成報》,94.3.27,B3版。

戴獨行,〈邱慶彰籲正統音樂家福流行歌上正道〉,《聯合報》,民60.8.2。

羅廣仁,〈勁歌、淨歌、禁歌、噤聲的戒嚴時代-解嚴20周年專題報導〉,《中央社》,民96.7.15。

四、期刊論文林谷芳,〈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雜誌》民84年9月號,頁18-19。

〈台北唱片業座談會紀錄〉(民87.3.24舉辦),《台北文獻》直字125期,民87.9,頁3。

〈台灣光復歌〉,《前鋒(覆刻版)》創刊號,1945.10,頁3。

〈本省文化消息〉,《台灣文化》2卷4期,1947.7.1,頁23。

〈本報音樂研究部的見面話〉,《風月報》56期,1938.1.1,頁19。

〈民謠座談會〉(1947年10月)「游彌堅發言」,《台灣文化》2卷8期,民36.11.1,頁12〈為台灣〉,《新台灣》3期,民35.4.1,頁6。

〈音樂舞蹈運動座談會〉(民44年5月20日舉辦),《台北文物》4卷2期,民44.8,頁63-64。

〈當前文藝政策案〉,《中央半月刊》371期,民57.5.1,頁73-74。

《皇冠電影》雜誌(第3期∼第6期:1966.6∼1966.9)于還真,〈我對流行歌曲的看法〉,《文壇》229期,民68年5月號,頁18-19。

介逸,〈「天烏烏將落雨」的今昔〉,《台灣風物》18卷3期,民57.6,頁83。

文耕,〈對台語廣播之我見〉,《反攻》248期,民51.10.31,頁17848-17849。

文訊編輯部,〈從「綠島小夜曲」到「小城故事」〉,《文訊雜誌》民84年9月號,頁33-35。

方巧如,〈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的國語搖滾樂團所建構的夢想世界及其限制〉,《中外文學》民85年7月號,頁82-108。

王曰叟,〈談談流行歌曲〉,《文壇》229期,民68年5月號,頁11-14。

王雲峰,〈電影、唱片、民間音樂〉,《台北文物》4卷2期,民44.8,頁79-82。

王維真,〈收酒矸與燒肉粽:兩首台語歌曲的故事〉《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124-126。

平子,〈歌謠及其社會背景:從「癸亥」說起〉,《益世雜誌》民72年4月號,頁12-18。

亦咸,〈台灣新音樂的顛覆和矛盾〉,《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95-98。

向陽,〈青春與憂愁的筆記〉,《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90-94。

因是非,〈什麼是台灣民謠:談音樂發展的路向問題〉,《台灣文藝》總86,1984.1,頁156。

朱恩玲,〈李雙澤的歌那兒去了?〉《綜合月刊》157期,民70.12,頁96-97。

朱雲漢,〈寡占經濟與威權體制〉,收錄於蕭新煌編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民78.7。

江文瑜,〈從「抓狂」到「笑魁」:流行歌曲的語言選擇之語言社會學分析〉,《中外文學》民85年7月號,頁60-81。

何寄澎,〈唐代邊塞詩與流行歌曲〉,《幼獅月刊》第四十卷第一期,民63.7,頁29-31。

余光中,〈詩魂歌魄不解緣〉,《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68-71。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3期,頁81。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26期,1988.5,頁108-102。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台灣風物》37卷1期,民80,頁8。

吳賜斌,〈祝音樂部附設〉,《風月報》56期,民27.1.1,頁16。

吳瀛濤,〈台灣歌謠集〉,《台灣風物》18卷3期,民57.6。

呂泉生,〈我的音樂回想〉,《台北文物》4卷2期,民44.8,頁74-77。

呂訴上,〈台灣流行歌的發祥地〉,《台北文化》2卷4期,1954.1.20,頁93-95。

李安和,〈從音樂社會學看歌樂〉,《益世雜誌》3卷7期,民72年4月號,頁9-11。

李志傳,〈談台灣音樂的發展-樂界五十年的回憶〉,《台北文獻》直字19期,民60.6.30。

李明,〈韓戰前後的美國對華政策〉,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兼系主任,發表於「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民94年7月1日。

李筱峰,〈時代心聲-戰後二十年的台灣歌謠與台灣的政治與社會〉,《台灣風物》47卷3期,民86.9。

李鴻典、莊金國、陳金萬,〈荒謬的世界紀錄台灣戒嚴三八年〉《新台灣新聞週刊》,590期,民96.7.12。

李獻璋,〈方言談屑—台灣方言研究的備忘錄之一〉,《台灣文藝》2卷2期,民24.2.1,頁91。

杜文靖,〈光復後台灣歌謠發展史〉,《文訊雜誌》民84年9月號,頁23-27。

佩宣,〈音樂界人士座談:電視歌唱改進之道〉(民67.11.1舉辦),《電視週刊》840期,民67.11.12,頁30-35。

周倩漪,〈解讀流行音樂性別政治〉,《中外文學》民85年7月號,頁32-59。

明立國,〈民歌概念之分析(一)〉,《民俗曲藝》18期,民71.7,頁18。

明立國,〈民歌概念之分析(完)〉,《民俗曲藝》20期,民71.12,頁53-54。

明立國,〈現代民歌運動的反省與前瞻〉,《益世雜誌》民72年4月號,頁29-31。

林二,〈一條漫長艱辛路:台灣通俗音樂五十年〉,《表演藝術》第33期,民84年7月,頁79-81。

林二,〈台語歌謠的日本情結〉,《日本文摘》12卷9期,民84.1,頁129-130。

林二,〈台灣通俗歌曲的分析與將來〉,《鄉土音樂》,台北:台北市教師協會編印,民84,頁184-185。

林二,〈閩南語歌曲的演變〉,《益世雜誌》民72年4月號,頁22-26。

林二〈一條漫長艱辛路:台灣通俗音樂五十年〉,《表演藝術》第33期,頁81,民84年林怡伶,〈複製或原真?主流與非主流流行音樂之事實與迷思〉,《中外文學》民85年7月號,頁10-31。

胡平生,〈左翼電影《漁光曲》及其相關史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術論文。

徐宗懋,〈獨家專訪羅大佑: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亞洲周刊》,頁18-21。

益世編輯部,〈「文化出擊」/現代民歌座談會〉,《益世雜誌》民72年4月號,頁32-37。

翁光煒,〈戰後初期的一首台灣歌謠與社會現象〉,《台灣風物》39卷3期,1989.09,頁189。

翁嘉銘,〈流行歌曲的商品觀〉,《中國論壇》30卷8期,民79.7.25,頁16-18。

翁嘉銘,〈詩的兄弟,文學的家族:談現代歌詞〉,《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81-84。

問樵,〈新竹台中震災義捐音樂會〉,《台北文物》4卷2期,民44.8,頁13-16。

張大春,〈敢有歌吟動地哀於無聲處聽驚雷…查禁歌曲值得大驚小怪之處〉,《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106-111。

張小虹,〈紅男綠女:情歌、流行文化與性別顛覆〉,《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85-89。

張育章,〈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民85年7月號,頁109-129。

張林森,〈高市鄉情〉,《高市文獻》9卷3期,民86.3,頁124-125。

張南生,〈民歌沒落了:從中國現代民歌看七○年台灣知識分子與流行文化的關係〉《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112-114。

張釗維,〈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初稿)〉,《聯合文學》7卷10期,民80.8.1,頁131-137。

張釗維,〈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初稿〉,《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

張彩湘,〈我父張福興生平〉,《台北文物》4卷2期,民44.8,頁73。

張夢瑞,〈流行時空憶難忘─作曲家左宏元〉,台灣光華雜誌網站,民95.1。

張夢瑞,〈錦歌繁弦夢一場:「秀場文化」話滄桑〉(台灣光華雜誌社網站)。

莊奴,〈流行歌曲愛國化〉,《文壇》229期,民68年5月號,頁15-17。

莊永明,〈台灣歌謠思想起-台語歌曲五十年1932-1982〉,《台灣文藝》82期,民72.5,頁199-204。

莊永明,〈光復前台灣民謠研究文獻〉,《書評書目》89期,民69.9.1,頁54-58。

莊永明,〈光復後台語流行歌曲之我見〉,《益世雜誌》民72年4月號,頁27-29。

莊永明,〈新歌艷唱北里-林清月與台灣歌謠〉,《大同月刊》62期,民69.4.16,頁20。

莊永明,〈農村酒歌話滄桑〉,《台灣文藝》革新號15期,民69.8,頁204。

莊永明,〈趣味歌謠別有天:台語歌曲導師林清月和日據時代的台灣歌謠研究〉,《雄獅美術》101期,1979.7,頁154-158。

郭崇倫,〈理想與激動的背後-威權體制的變遷〉,收錄於楊澤主編,《七O年代:理想繼續燃燒》,頁135-141,時報出版,民83.12.10。

郭麗娟,〈王明山經典收藏台語歌謠原音重現〉,《新台灣新聞週刊》474期,民94.4.21。

游素凰,〈台灣光復初期音樂發展探索〉,《復興劇藝學刊》18期,民85.10.01,頁95。

游國謙,〈從當前本省音樂的頹風談閩南語音樂類節目〉,《廣播電視季刊》5期,民56.12.25,頁95-98。

游彌堅,〈台灣省文化協進會十年來社會音樂教育活動紀要〉,《台北文獻》直19期,民60.6.30。

童世璋,〈靡靡之音與社會形相〉,《文壇》229期,民68年5月號,頁20-21。

黃國隆,〈談卅多年來國內歌曲的產銷〉,《益世雜誌》民72年4月號,頁18-21。

楊克隆,〈三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所展現的被殖民經驗〉,《台灣人文》3期,民88.7,頁291。

楊克隆,〈台灣戰後反對運動歌曲的壓抑與重生〉,《台灣人文》2期,民87.7,頁66-70。

萬胥亭,〈假行僧傳奇:崔健論〉,頁99-105。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唱片」史〉,《台北文獻》直129期,民88.9.25,頁49-86。

廖炳惠,〈九○年流行歌曲中的城鄉意識:以陳明章和朱約信為例〉,《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115-118。

劉敏光,〈台灣音樂運動概略〉,《台北文物》4卷2期,民44.8,頁4-7。

劉楨,〈專訪客家創作界的長青樹呂金守先生〉,《客家》112期,民88.10,頁62-67。

蔡文婷,〈文夏〉(台灣光華雜誌社網站)http://www.taiwan-panorama.com/,民91年5月蔡懋堂,〈近三十五年來的台灣流行歌〉,《台灣風物》11卷5期,民49.5,頁60-68。

曉風編詞、張秋東松編曲,〈桃花江曲〉,《風月報》56期,民27.1.1,頁16-18。

蕭新煌分析、平子撰文,〈歌謠及其社會背景〉,《益世》3卷7期,民72.4,頁17-21。

羅大佑,〈我用歌詞寫日記〉,《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120-121。

譚石,〈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方案/一個初步的觀察〉,《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72-80。

蘇正偉,〈國語流行歌曲的歷史掃瞄〉,《文訊雜誌》民84年9月號,頁20-22。

六、參考網站「子貓物語~~【附庸風雅】」版主梁煥松,http://chrisleung1954.mysinablog.com/「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1_art/concert/music7/musicman.「五四三音樂站」http//www.music543.com「史艷文舞台」http://www.ylib.com/bodehi/hiku/hiku2.htm「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http://140.116.10.240/taioan/「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網站」http://www.sinorama.com.tw「台灣咁仔店」網站,www.taiwan123.com.tw「台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伍佰台語歌被賭城禁唱」http://www.rzinfo.net/life/xxyl/jin6.htm「地下鄉愁藍調」。

http://blog.roodo.com/honeypie「吳統雄,〈我,被禁唱的民歌手〉」http://tx.liberal.ntu.edu.tw/「保羅帕茲(PaulPots)」http://en.wikipedia.org/wiki/Paul_Potts「星雲文集--覺世論叢」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delectus/awakening/55.htm「國防大學網站」http://www.ndu.edu.tw/html/A1/history.html「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網路版」「微微笑廣播網」http://www.smileradio.com.tw/radio/old_song_detail.php?oldsong_id=29「慎芝•關華石手稿資料暨藏書展」,臺大圖書館www.lib.ntu.edu.tw/General/events/ShangChi「鳳飛飛歌唱之旅」http://www.fongfeifei.com.tw「鄧麗君文教基金會」http://www.teresa-teng.org/「魔鏡歌詞網」Http://www.mojim.com 郭麗娟,《台灣歌謠臉譜》,玉山社,http://www.taiwan123.com.tw/musicface/face03-1.htm喜瑪拉雅音樂網站,http://www.cdnet.com.tw/Catalog/ShowAlbum.asp?ALBUMID=588管仁健,〈台灣70年代的愛「中」國歌曲〉,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uan0416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 2. 台灣民間歌謠研究 3. 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 4. 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 5. 從符號學詮釋批判台灣的流行音樂文化 6. 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 7. 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 8. 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 9. 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 10. 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愛情價值觀:1989-1998 11. 當代台灣本土流行音樂之後現代性初探 12. 戰後臺灣的上海記憶與上海建構 13. 台灣通俗歌曲之發展與影響-解嚴後(1987)迄今(1993)之探討 14. 台語片的興衰起落 15. 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臺灣現代民歌發展史: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理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   1. 林谷芳,〈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雜誌》民84年9月號,頁18-19。

2. 林谷芳,〈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雜誌》民84年9月號,頁18-19。

3. 方巧如,〈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的國語搖滾樂團所建構的夢想世界及其限制〉,《中外文學》民85年7月號,頁82-108。

4. 方巧如,〈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的國語搖滾樂團所建構的夢想世界及其限制〉,《中外文學》民85年7月號,頁82-108。

5. 亦咸,〈台灣新音樂的顛覆和矛盾〉,《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95-98。

6. 亦咸,〈台灣新音樂的顛覆和矛盾〉,《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95-98。

7. 江文瑜,〈從「抓狂」到「笑魁」:流行歌曲的語言選擇之語言社會學分析〉,《中外文學》民85年7月號,頁60-81。

8. 江文瑜,〈從「抓狂」到「笑魁」:流行歌曲的語言選擇之語言社會學分析〉,《中外文學》民85年7月號,頁60-81。

9. 何寄澎,〈唐代邊塞詩與流行歌曲〉,《幼獅月刊》第四十卷第一期,民63.7,頁29-31。

10. 何寄澎,〈唐代邊塞詩與流行歌曲〉,《幼獅月刊》第四十卷第一期,民63.7,頁29-31。

11. 余光中,〈詩魂歌魄不解緣〉,《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68-71。

12. 余光中,〈詩魂歌魄不解緣〉,《聯合文學》民80年8月號,頁68-71。

13.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3期,頁81。

14.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3期,頁81。

15.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26期,1988.5,頁108-102。

  1. 臺灣戒嚴時期流行歌曲的禁歌研究 2. 歌曲創作的美麗與哀愁-國治時期查禁歌曲管制體系之探討- 3. 戰後台灣流行歌曲禁歌之研究 4. 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 5. 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 6. 國家、市場與音樂──戒嚴時期台灣愛國歌曲的流變(1949-1987) 7. 戒嚴時期臺灣的歌曲管制政策與音樂創作 8. 戒嚴時期(1949-1987)國、台語流行歌曲歌詞意涵的比較 9. 台灣通俗歌曲之發展與影響-解嚴後(1987)迄今(1993)之探討 10. 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臺灣現代民歌發展史: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理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 11. 解嚴前後十年台灣流行歌曲變遷研究 12. 台灣日治至戒嚴時期愛國歌曲之國家認同意識研究(1895~1987) 13. 流行歌曲與臺灣社會之互動(1945-2015)~以歌詞為中心之探討 14. 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 15. 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