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野台歌仔戲其實是演給神明看的,所以觀眾在正戲還沒上演的時候要先看一段“扮仙”。

野台戲是不售票的,所以民眾可以自由前往觀看 ... 特別感謝歌仔戲資訊站工友大力協助. 歌仔戲 首頁 台灣傳統戲曲 國際知名傳統藝術 保存與發展 訪問 參考資料來源 心酸甘苦談   特色─ 歌仔戲的特色在其通俗性、包容性與自由性。

歌仔戲的音樂唱腔多為民間流行的歌謠小調, 故事情節是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 表演內容老嫗能解、雅俗共賞。

  演變─ 1.)野台歌仔戲── 野台歌仔戲其實是演給神明看的,所以觀眾在正戲還沒上演的時候要先看一段“扮仙”。

野台戲是不售票的,所以民眾可以自由前往觀看欣賞, 而有野台戲的地方,攤販雲集,熱鬧非凡。

昔日的野台戲有一定的表演模式,演出的是正統的故事, 演員也有一定的唱腔、動作,以七字仔、都馬調、雜唸仔等為主, 而今日則多表演流行歌曲、日本歌甚至脫衣舞……。

2.)內台歌仔戲── 因為野台歌仔戲大受歡迎, 有生意頭腦的商人紛紛選擇名劇團, 並加以改良燈光效果、佈景等等舞台效果。

歌仔戲不再是自由欣賞,而須購買門票,始可觀戲。

光復初期為此種表演方式的興盛期, 而通常在某些劇團要舉行公演的時候,會以廣告車沿街廣播宣傳, 演員也會著戲服在車上沿街遊行,再配上文武場的配樂,稱之為採街。

3.)廣播歌仔戲── 大約在民國五十至六十年代左右, 收音機是最大眾化的娛樂媒體, 進而發展出這種只須注意聲音表情的廣播歌仔戲。

4.)電視歌仔戲── 民國五十一年十月十日台視開播,歌仔戲自湧進螢光幕。

初期時,楊麗花就以他俊美的扮相吸引大家的目光, 再加上細膩的唱說技巧,至今仍家喻戶曉。

五十八年、六十年代,中視、華視相繼開播,也紛紛組織歌仔戲團, 中視更首次以連續劇的方式播出,造成轟動, 但隨後即因黃俊雄的「史艷文」布袋戲打入電視市場而打垮了電視歌仔戲。

為挽回歌仔戲,乃由台視節目部策劃, 集中三台電視台經應成立「聯合歌劇團」,由楊麗花擔任團長。

但無奈,因為內部問題及新聞局限制閩南語節目播出時段, 聯合歌仔戲團被迫於民國六十六年解散。

接著台視歌仔戲團在六十九年恢復, 而隨著台視小生演員轉投中視、華視,才又形成了三台歌仔戲。

  特別感謝歌仔戲資訊站工友大力協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