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洪氏家廟的歡笑聲_故事匯 - 台灣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4年7月,作為第五屆海峽論壇閩臺同名同宗村交流活動的延續,由我負責在臺灣南投縣草屯鎮組織舉辦一場閩臺同宗同名村宗親交流和族譜對接服務活動, ... 首頁 活動報道 活動介紹 故事匯 十年掠影 地方 > 地方專題 > 地方專題 > 海峽論壇十年故事匯 > 故事匯 臺灣洪氏家廟的歡笑聲 2018年04月18日10:39:00來源:台灣網   2014年7月,作為第五屆海峽論壇閩臺同名同宗村交流活動的延續,由我負責在臺灣南投縣草屯鎮組織舉辦一場閩臺同宗同名村宗親交流和族譜對接服務活動,省委書記尤權率團參加了這場具有重大意義的“閩臺同名同宗村”宗親交流活動,最終取得完滿成功,在兩岸基層引起極大反響,獲得兩岸廣泛讚賞,産生了重要影響,並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精心選擇閩臺宗親交流地點   2014年5月上旬,我還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工作。

根據省裏的統一工作部署,省領導將在第五屆海峽論壇之後,赴臺灣中南部參加閩臺宗親交流活動。

時任省臺辦交流處吳處長請我赴臺參訪時,協助在臺灣中南部選擇一個閩臺宗親交流場地,要求確保省領導參訪活動的安全、順利。

同時,請我負責籌備一場閩臺同宗同名村宗親交流和族譜對接的活動。

  2014年5月12日至21日,我率閩臺緣博物館參訪團,赴臺開展為期十天的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活動,先後走訪了臺灣中南部縣市沿海30多個鎮(區、鄉)的100多個鄉村基層,並考慮選擇閩臺宗親交流活動場地。

  由於當年的臺灣中南部,多數地方是民進黨執政的。

在臺灣中南部選擇一個閩臺宗親交流場地,又需要確保省領導參加活動的安全、順利,是一件困難極大、風險極大的事。

經過評估和衡量比較,閩臺宗親交流場地初步選擇在南投縣草屯鎮新莊裏洪氏家廟。

因為,我從草屯鎮茄荖裏洪氏家廟敦倫堂的大廳裏,看到有個看板,展示著許多洪氏宗親祭祖和回漳州市長泰武安鎮積山村史山社祖籍地仁璲堂謁祖的照片。

這從而説明,草屯洪氏宗族與祖籍地洪氏宗親有往來,對福建祖籍地有感情。

  後來,我查閱漳州文史資料和田野調查得知,南投草屯洪氏宗族,是清代從漳州府漳浦一帶遷過去的。

古漳州府長泰史山洪氏祖先洪仁璲,被尊為洪氏開漳始祖,也是臺灣草屯茄荖地區洪氏族人的共同始祖。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草屯洪氏族裔每年組團回長泰尋根謁祖,閩臺洪氏族人發起捐資重建史山洪氏家廟仁璲堂。

當年南投草屯地區洪氏人口有兩萬多人,做好閩臺宗親交流對兩岸社會影響很大。

為此,我最終推薦南投縣草屯鎮新莊裏洪氏家廟燉煌堂,成為尤權書記率團參加閩臺宗親交流的場地。

  精心選擇赴臺的福建宗親代表   為確保省領導赴臺參加舉辦閩臺宗親交流活動的安全、順利,在省臺辦交流處吳處長的協調支援下,我深入閩南洪氏同宗村聚居地,邀請史山洪仁璲派下族裔聚居的長泰縣的史山村、湖珠村,龍海市的內社村、洪厝村、河福村,漳浦縣杜潯鎮近城村等三個洪姓聚居村。

也邀請晉江市英林鎮英林村和鈔井村,英都鎮龍江村和霞溪村等四個洪氏同宗村宗親參加。

  同時邀請泉州市三個同名村宗親即:南安石井鎮東安下村黃姓宗親、南安石井鎮橋頭村許姓宗親、南安石井鎮和美村等地六名黃姓宗親。

  這樣,我組織了閩南八個洪氏同宗村和六個閩臺同名村的近三十名宗親赴臺,帶去宗姓族譜,赴臺開展同名同宗村宗親交流和族譜對接。

  與此同時,我還組織聯繫位於臺中市的臺灣省姓氏研究學會,臺中市王姓宗親會,彰化縣蔣姓宗親會,雲林縣楊姓宗親會,草屯鎮林姓宗親會、白姓宗親會、顧姓宗親會,苗栗縣陳姓宗親會和張姓宗親會,嘉義縣周姓宗親會和蔡姓宗親會,臺南市王姓宗親會,屏東縣林姓宗親會、高雄市烈山五姓宗親會等中南部臺灣相關宗親會和閩南同鄉會的宗親代表。

聯繫邀請臺灣中部臺灣的文史專家、族譜專家,幫助發動聯絡臺灣宗親百餘名,參加在草屯進行的宗親交流和閩臺族譜對接服務活動。

  精心準備閩臺宗親的交流內容   為了配合做好尤權書記參加閩臺同名同宗村宗親的交流活動,我在組織閩臺宗親交流的主要內容方面,做到五個突出:   一是突出閩臺同名同宗村宗親交流的情誼。

閩臺宗親交流場地,安排在草屯鎮的敦煌堂洪氏家廟。

這個家廟也是全臺灣洪氏大宗祠。

我們組織在家廟前搭建陽蓬十座。

設計製作圖片展板36個,陳列介紹閩南地區十四個洪姓同宗村和八個閩臺同名村,以及陳列兩岸譜牒文獻中心簡介。

營造省市領導參訪交流的氛圍,獲得很好的社會影響和參訪效果。

  二是突出服務台灣同名同宗村的基層民眾。

我編著綜述性文獻資料《閩臺同宗同名村》宣傳冊、《閩臺同名村》宣傳冊,以及《兩岸譜牒文獻中心簡況》資料,共印刷近3000冊,發送給臺灣的同宗同名村,受到臺灣宗親的歡迎,並在臺灣基層民眾産生良好的社會影響。

  三是突出服務閩臺同名同宗村的族譜對接。

閩臺譜牒文獻中心安排一批閩臺族譜參加在家廟陳列,開展族譜查詢登記服務,幫助臺灣宗親開展族譜對接和宗姓尋根。

臺灣宗親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

  四是突出做好臺灣中南部基層的宗親聯誼。

我提前兩天率閩南洪氏宗親團與草屯洪氏宗親聯誼。

特別是來自漳州等地的洪氏宗親,與草屯洪氏的鎮長、里長、理事長等,參加聚集談親情、説家族、話交流,進一步增進了洪氏宗親的血脈情誼,讓親情更濃,心貼得更近。

  五是突出發揮臺灣中南部宗親會的重要作用。

我注重利用多年來積累並建立臺灣宗親會的聯繫網路,注重發揮臺灣中南部宗親會的重要作用,積極協調草屯洪姓宗親會主動做好配合工作,不斷增加閩臺宗親的相互了解和親情信任,從而確保尤權書記率團參加交流活動的安全、順利進行。

  熱情洋溢話交流,感受兩岸一家人   2014年7月8日上午,我們組織發動和邀請臺灣中南部十一個縣市的百餘名臺灣宗親,到南投縣草屯洪氏家廟燉煌堂參加閩臺同名同宗村宗親交流活動。

8日下午,在南投縣草屯鄉洪姓同宗村,一場兩岸洪氏宗親對接聯誼活動正在熱烈舉行。

看到尤權書記率福建參訪團專程前來參加,草屯洪氏宗親隨即敲大鑼、打大鼓歡迎。

鄉親們紛紛熱情地涌上來。

隨即尤權用閩南話向鄉親問好:“各位鄉親好!”“尤書記好!大陸鄉親好!”聽到閩南鄉音,鄉親們十分高興。

參訪團受到正在舉行閩臺同名同宗村族譜對接活動的閩臺宗親熱烈歡迎,親情融融的場面感人至深。

  尤權書記率福建參訪團全體成員,首先觀看了洪氏家廟前面的閩臺洪氏同宗村、閩南洪姓先祖族裔入墾臺灣的人文歷史、閩臺同名村等36個展板,參觀了閩臺族譜文獻展,了解閩臺族譜對接情況。

  走進家廟大廳,兩岸同名同宗村宗親濟濟一堂交流的熱絡場面,讓尤權感到很高興,與前排的閩臺宗親親切握手,並與閩臺宗親一起互動交流。

臺灣洪氏家廟董事長洪盛雄先生首先致辭歡迎並介紹情況。

尤權書記發表熱情洋溢即興感言,用閩南話問候:“各位鄉親好!”洪氏家廟持續傳出陣陣歡笑聲、鼓掌聲。

  在互動交流會上,尤權書記充分肯定閩臺同名同宗村交流活動和閩臺族譜對接很有意義。

他説:明清時期許多福建先民從故鄉出發,曆盡艱險、篳路藍縷,來到寶島開荒創業、繁衍生息。

福建先民在創造繁華的同時,也延續著中華文化和宗族傳統。

這其中,閩臺同名同宗村對接交流,就是一種銘記祖先、銘記傳統,很有意義的形式。

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把中華民族文明傳承給下一代,把福建先民創業精神傳承給下一代,把閩臺鄉情親情傳承給下一代,世世代代永遠傳承下去!   尤權書記熱情洋溢的講話,博得了閩臺鄉親們熱烈掌聲。

那陣陣的熱情掌聲,讓在場鄉親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閩臺手足情”。

最後,尤權書記與洪盛雄先生互贈禮品,並與閩臺同宗同名村宗親代表集體合影留念。

福建省楊岳、陳樺、葉雙瑜和相關地市領導,也一起參加交流活動。

  省委尤權書記率團看望閩臺同宗同名村宗親,並參加閩臺宗親交流座談,處處彰顯閩臺血脈相連的關係,處處彰顯兩岸民眾期盼和平發展的期待,獲得兩岸新聞媒體和臺灣宗親的高度好評。

  臺灣《旺報》報道稱,尤權書記是福建第一個訪台的省委書記,寫下閩臺交流里程碑。

尤權書記率團訪台,“把心貼近臺灣,傾聽基層民意”,再度體現對臺工作“入心”為上。

尤權書記與洪姓同宗村代表等進行座談交流,採取低調風格、親民路線;同時也展示了自信、耐心,不分藍綠全面接觸,深入走訪基層真實民情。

  《臺灣導報》介紹稱,尤權書記赴臺參訪,第一個首站就選擇深入臺灣中南部,重視臺灣中南部基層民眾,關心及注重傾聽臺灣基層民眾的心聲。

文章稱尤權書記走親訪友之行,是不一樣的訪問,意義深遠。

  臺灣東森電視臺聚焦報道了尤權書記率團親近基層民眾,話家常、談合作、敘鄉情,展現了尤書記親民務實的一面。

通過走親訪友,這對於推動兩岸交流良性互動具有積極的意義。

  結束赴臺參訪回泉州之後,臺灣洪氏家廟董事長洪盛雄先生還打電話請我轉達:十分感謝尤權書記關心臺灣洪氏宗親。

2015年6月,在海峽論壇閩臺鄉親座談會上,我當面向尤權書記轉達洪盛雄先生的真誠謝意。

  作者:朱定波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特聘福建方志文化專家,福建閩臺譜牒研究學者,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原副館長,泉州市泉港區人民政府文化顧問團團長,泉州姓氏文化交流協會文史委主任,文博研究館員。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圖解新聞】一圖看懂第十屆海峽論壇 骨肉不分親情不斷兩岸民心相親不可違逆 兩岸民心相親不可違逆 【海峽論壇】海峽論壇為兩岸和平發展注入新動力凝聚正能量 兩岸鄉親再續緣海峽盛會又一春——第十屆海峽論壇觀察 國臺辦介紹第十屆海峽論壇重要成果:産生廣泛積極影響 京ICP備13026587號-3京ICP證130248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版權聲明 繁體 京ICP備13026587號-3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