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律敵人不在三十億在向心力— 十來個理律人離職|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向來以「犀利、冷靜」形象叱吒律師界的理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長文,自去年在理律工作長達十八年的資深法務劉偉杰盜賣客戶(新帝公司)股票、讓事務所一夕間負債三十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我讀網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本日焦點 1996台海危機見證人張榮豐:中國這次軍演「最靠近」!這艘航母動向最關鍵 管理 管理 理律 敵人不在三十億在向心力—十來個理律人離職 自去年十月劉偉杰捲走三十億開始,六十歲陳長文的考驗沒有停過。

當國外事務所都覺得勢不可為,陳長文卻勇於負起責任。

今年面對資深同仁離開,他仍繼續帶領五百四十位同仁,讓他們講想講的話。

敵人不是三十億黑洞,而是能否凝聚全體同仁的向心力。

892瀏覽數 分享 其他 文 官振萱 天下雜誌301期 發布時間:2004-06-15 892瀏覽數  向來以「犀利、冷靜」形象叱吒律師界的理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長文,自去年在理律工作長達十八年的資深法務劉偉杰盜賣客戶(新帝公司)股票、讓事務所一夕間負債三十億元之後,對今年六十歲的陳長文,考驗就沒有停止過。

先是與合夥三十年的「戰友」徐小波拆夥,接著是相依為命超過半世紀的母親,在今年三月過世。

陳長文現在更要面對的,是多位重要幹部因生涯規劃而選擇離開理律。

外界以「離職潮」形容理律眾多大將的出走。

「還會有多少人走?理律會有多大衝擊?理律能不能持續下去?」業界議論紛紛。

「金字招牌」出走 之所以引起高度關注,是因為理律是華人世界最大的法律事務所,再加上退休或轉換跑道的人中,屬決策階層「顧問級」以上的,就有七人。

包括理律「金字招牌」之一,參與多項金融法案修訂與起草的合夥律師劉紹樑。

雖然劉紹樑拒絕透露動向,但律師界傳言倒很一致:他將擔任開發金控策略長,八月一日上任。

除了劉紹樑,另有三位離職人士成為企業的法務主管,且全部都在中信集團旗下的公司。

此外,眾所矚目的還有一個四人團隊:聶齊桓、楊曉邦、葉秋英、蘇虹霞。

前兩人曾當過法官、後來加入理律,「是事務所最想爭取的那種人才,」一位同業指出,「因為法官對法律、程序極嫻熟,他們處理的案子會有絕對的品質保證。

」理律九十幾位執業律師當中,只有不到五位當過法官,現在就走了兩位。

另兩位葉秋英、蘇虹霞,則是另一種代表的典型。

她們都才四十歲出頭,葉秋英甚至是「五年級生」,卻已在理律十八年,做到僅次於合夥人的「顧問」層級。

「現在正是她們最有活力及鬥志的黃金時期,也握有一定的人脈,」同業指出,「怪不得他們四人的事務所還沒開的時候,就已經傳得滿城風雨。

」 而陳長文這位華人世界最大法律事務所的主持律師,怎麼看待部屬離開? 陳長文談論這件事時,室溫彷彿驟降十度。

「妳的名單哪裡來的?妳自己想想給妳的人動機是什麼?」 他將這些「外界傳言離開」的人,一個、一個寫在紙上,一個、一個說明,誰是退休,誰是去企業界,他認為這對理律不算負面,「只有出去開事務所的比較有關。

」也有些人陳長文不知道他們會離開。

「你要注意一件事,如果寫錯,會挨告的,」陳長文口氣鎮靜,但眼神銳利直視,「誰會告你,你曉不曉得?」 他接著說,「我還有一個好處,我就是律師,打官司不用花錢。

」 難以承受之重 採訪過程中,他自備蘋果電腦的iPodMP3錄音機,全程錄音,他手邊也有一台平板電腦,隨時熟練地操作提供資料。

採訪三個半小時,他都背脊直挺,目光炯炯,頭腦清楚,部屬私下說他「一直就是fighter(戰鬥者),很冷,有可怕的意志力」。

陳長文一生已遭遇一般人很難承受的三大重擊。

第一個是五歲喪父。

父親民國三十八年跟著國民政府來台,安頓好妻小後,再返回大陸四川邛萊參加國共最後一役,結果戰死。

三十五歲守寡的母親,以微薄的撫卹金撫養四個兒女長大。

「一直到媽媽過世,這五十五年來,我們四兄弟姊妹從來不敢在媽媽面前談爸爸,」陳長文說。

第二個重擊是獨子在生產過程中受到傷害,導致腦性麻痺。

第三個打擊是一向順遂的專業生涯,一夕生變,讓他在耳順之年,突然承擔一個三十億的債務黑洞。

「很多外國的律師事務所發電子郵件給我們,他們不覺得我們可以活得下去,因為是一億美元,連他們都不可能,」陳長文說,「但是我們選擇承擔責任,雖然是非常高的代價,但我們對得起新帝,對得起自己、社會。

」 但是現在,陳長文依然要面對部屬的退休或轉換跑道。

由陳長文的生活習慣可看出,他嚴謹、規律,也是一個專注工作,不喜歡改變、喜歡穩定的人。

因為兒子及高齡的母親,陳長文有十幾、二十年沒有休假。

雖然有一部三十九年歷史的BMW重型機車,也沒騎過幾次。

他在敦化北路的房子,一住就住了二十五年,腳上的老皮鞋也穿了七年,鞋沿都起了毛球。

有一次去朋友家,陳長文的朋友台北市長馬英九一進門就說,「我知道陳長文已經來了,他的鞋子太好認了。

」 性格念舊的陳長文,卻在去年底,做了外界認為很冷酷的決定——和三十年的夥伴徐小波拆夥。

斷了一支柱子,陳長文現在和另一主持合夥人李光燾(理律創辦人李潮年之子),合力打一場艱鉅的仗。

就像他父親,陳長文也要打他退休前的最後一役。

和新帝達成和解後,理律已在去年底,償還新帝約七億台幣(第一階段),並且以信用狀的方式,分十六季、四年償還接下來的十六億台幣(第二階段),今年已付了二億台幣。

另外,理律在未來十八年,每年將提供一百萬美元的法律服務給新帝(第三階段)。

總計賠償約三十億台幣(八六○○萬美元)。

三十億台幣有多少?陳長文的談話費一小時一萬兩千元,國內最高,如果以此標準計算,這位鐵漢律師要工作二十五萬個小時來還債,也就是二十九個工作年。

外界都認為,三十億債務黑洞是理律幹部離職的主因。

但是陳長文另有解讀,「上帝給我們的考驗不大不小。

三十億大不大?大到一個程度,現在有同仁要離開,絕對和這有關。

但反過來,我還有這麼多同仁留下來,一起度過難關。

」 劉偉杰事件發生後,有人提前退休,但也有人為事務所延後退休。

譬如負責高雄事務所的顧問白美香,已經提出了退休申請,事件後又自動把申請收回,「我實在不應該、也不忍心離開,」她說。

「但是五月份聽到又有同事離開,真的很難過,」加入理律近三十年的白美香感嘆,「最近奔波忙碌,有時在機場我想,本來是我要休息的,現在卻陪著在跑,怎麼會這樣?」 市場的拉力,內部的推力 事實上,人員的離開,都有「推力」和「拉力」。

明顯的拉力,來自市場變化產生的新機會。

近幾年對律師業衝擊最大的,一是法令的大幅翻修,二是走向專業分工。

民刑法大幅翻修,讓許多老一輩、以一般訴訟為主的「個體戶」律師,漸漸淡出江湖。

一方面訴訟法修改,檢察官起訴量只剩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採當事人交互詰問,律師要跑很多趟法院,一次又要待很久。

「現在聽說有三萬元幫人打一審官司的,連稅捐機關推定的四萬元都不到,許多老一輩的律師如果跟不上變化,過去可能也賺夠了,就退出市場,」離開理律創立理安法律事務所的聶齊桓指出。

另一方面,法令變動既快又大,特別是金融產業正進入重整階段,許多新的法律行為、產品相應而生。

企業對法律服務需求大幅增加,也偏好具有專業的事務所。

離開理律的楊曉邦、葉秋英等人(均是顧問級),熟悉購併、不良債權處理領域,自創事務所後,也鎖定金融業的客戶。

雖然他們一再強調離開理律是友善的離開,不過同業都認為,未來他們和理律的競爭勢不可免。

擔任企業「法務長」則是另一種選擇。

只是理律的律師與中信金控集團似乎特別對味,最近就去了三人。

一位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打趣:「這是先跑先贏,先卡到好位子。

」 陳長文無法對抗市場機會的「拉力」,卻必須正視理律內部產生的「推力」。

「劉偉杰事件只是導火線,卻把事務所的問題都暴露出來,」理律一位資深律師說。

事件發生後,理律表示會盡快和員工說明財務計劃,「但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是不知道事務所的計劃,」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說,「事務所欠我們一個交代,我們每天加班到那麼晚,工作這麼辛苦,我們有權知道公司的償債計劃對我們會不會造成影響,我們才能決定要不要留下來。

」 這名律師指出,去年底公司曾保證,員工分紅不會受到影響,但他認為去年自己及部門同仁確實分紅減少,他更想知道的是未來會不會持續減少。

不過也有律師表示,去年分紅完全不受影響。

陳長文指出,去年償債的七億元,小部分是減低行政人員的紅利,大部分是從顧問、合夥人的紅利中取得,對中間層級佔最多數的律師階層並沒有太大影響。

問題是,每一位顧問、合夥人各該擔負多少比例? 每人的比例是由執行合夥人陳長文、李光燾決定,「但我怎麼知道這個比例合不合理?為什麼我是被降了這個%?」一位離職的前理律顧問大聲質疑,「理律的分配制度向來是黑箱作業,是個黑盒子!」 問題的根源,在於制度的不透明。

三十年來,理律在財富及資源分配上,一直是由徐小波、陳長文、李光燾三位執行合夥人掌控,他們三人在做決定時有一定的標準,然而這個標準,對其他層級的人而言,是模糊的。

相較於台灣其他的大型事務所如國際通商、常在,每位合夥人的績效評估方式相對透明許多。

譬如帶進的業績佔多少%,工作時數佔幾%,都有清楚的公式可循。

「優點就是大家為自己拚,缺點是合夥人間比較不會去合作,除非彼此默契夠好,」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一位合夥律師說。

理律在太平盛世時,誰拿多一點,誰拿少一點,大家不會計較。

然而在分配債務責任時,「比例」自然就被高度重視。

「這樣的制度,造成理律可以同甘苦,卻難共患難,」一位業界人士評論。

也有愈來愈多聲音要求,理律一再倡導「公司治理」,理律自己要有governance(治理)。

陳長文臉色一沈說,「大部分的同事,都能同甘共苦,只有非常少數,他有自己的選擇、規劃。

」 「理想、感情、人性」,是陳長文再三提出的三個基軸。

理律一直以「關懷、精進、服務」為理想,認同的同仁留下來,留下來的顧問及合夥人就要共同負擔償債責任。

「而負擔責任的過程中,資深的人負擔較多,他願意嗎?恐怕這時『感情』就扮演著一定的角色,」陳長文話鋒一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同事告訴我,這時候講感情、理想,好像遠了一點。

」而這就是人性,是鈔票,「如果為錢而走,我們祝福他,」陳長文酷酷地說。

走掉的人中,除非是法定合夥人,陳長文認為不需要繼續分攤債務責任,「就我陳長文來講,我只是遺憾,他在這個關頭走掉了。

」 一位法務長認為,理律的問題反映了管理資源的寡佔和獨佔的盲點,「很可惜他沒有趁他最有優勢的時候,改革他的管理,他總以為自己是最好的。

」 從創辦以來,理律一直被認為是比較「人治」的環境。

不過內部人員都理解,這是因為三位執行合夥人,希望塑造「大家庭」的感覺,因此在制度上比較不透明,「否則你知道你的錢,比另一個人多或少,你有什麼感覺?」陳長文說。

朝向更透明、更民主 然而組織龐大,又面對龐大負債,人才流失,也逼得陳長文不得不改變行之三十年的作法,朝「更透明、更民主」改變。

理律合夥律師李念祖也指出,「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充分溝通。

」 六月初開始,理律開始舉行各種會議,讓顧問、合夥人和律師,談談以前大家對事務所、對彼此,有意見卻容忍的事情,開誠布公地陳述給決策階層。

陳長文希望,到明年初會有清楚的藍圖,甚至接班制度也必須開始進行。

千頭萬緒的工作,問陳長文什麼才是他覺得最快樂的事,他回答:「退休。

」「最好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

」 新帝事件發生後,確實讓他幾度睡不著覺,「從古到現在,從來沒有這麼多『感覺』過。

」 「我一直在體會同事們的心情,包括很多你們提到,但我不予置評的問題。

我在理律努力了三十年,結果在最後一天跌了一跤,這裡面我犯了什麼錯誤?」他說。

一反一向的精準冷靜,陳長文開始羨慕起兒子,「真希望像他的腦袋,記不住事情。

」 發現自己是孤獨的 陳長文在採訪時面對尖銳問題,常以「無可奉告」或「不予置評」回絕。

然而談到徐小波,他是兩個詞一起用上,並且反覆拒絕回答。

理律內部及離職員工都不避諱指出,徐小波是在非自願的情況下,離開領導三十年的理律。

「新帝的案子,是他帶著劉偉杰做的,」陳長文說完,就再也不肯談論徐小波是否為此被迫下台負責。

而另一位執行合夥律師李光燾,則被認為態度比較溫和,因此陳長文的態度,向來較受關注。

外界也不理解為什麼非得拆夥,認為是「雙輸」的局面。

甚至內部律師感嘆,「事件發生後,才知道高層們也有這樣冷酷的一面。

」 去年十月,劉偉杰案剛發生時,理律內部向心力還相當強,徐小波甚至信心滿滿對外表示,「我相信會有新的理律誕生」。

話說完不到兩個月,他就宣布退休,同時徐小波也已付了巨額賠償金。

之後徐小波自己成立管理顧問公司,現在的辦公室,和理律無法同日而語。

徐小波的考驗是,過去他有許多想法,又有理律龐大的資源、人員支持他做研究,現在這些資源都不復存在。

談到理律最近人才流失,徐小波曾向友人說,「我的心都在滴血。

」 陳長文的反應呢? 「如果同仁覺得殘酷,我只能說對不起。

可是假設你是我,你還有什麼其他選擇?」「你沒有經過那個過程,你不會了解那種痛苦,」陳長文臉色凝重地說。

他認為自己比以前更理智,更酷,「因為轉念間你會發現,youalone,你必須自己做決定。

」 台英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羅明通認為,律師界本來就是分分合合,但重要戰將流失,理律可能會走向穩健經營,不求大幅擴張。

勁敵國際通商一位合夥律師表示,理律並沒有因為人員流失而明顯感到它的立即衰退,畢竟理律根基深厚。

「影響是逐步的,不會立刻瓦解,」前鴻海法務長周延鵬說,「法律事務所終究不像企業競爭那樣激烈。

」 因為父親的關係,不喜歡戰爭的陳長文,必須堅定地打他退休前的最後一戰。

而這一戰的敵人不是三十億債務,而是理律律師群的向心力是否持續充沛? 問陳長文這位大律師下輩子還要當律師嗎? 「我懷疑,」他立刻回答,「實在太辛苦了。

」但是理律的明天,他仍要一肩挑起。

廣告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電子報(每週五發送) 天下新聞室精選最具時效性、最重要的深度內容,每週五發送 訂閱天下電子報 精選當週熱文,週五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天下雜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 #廣編企劃|小心!那些你所不知道造成血糖不穩的元兇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理律 敵人不在三十億在向心力—十來個理律人離職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