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和「部份」的区别?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二版里,「部分」这个词条后面备注了「不宜写作『部份』」。

另外,以下两组词值得注意. 分子和份子。

“分子”有两个读音,读fēnzǐ时, ... 汉语语文词汇汉语词汇词义辨析「部分」和「部份」的区别?一直没搞懂部分和部份的区别关注者11被浏览105,151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添加评论​分享​3个回答默认排序知乎用户24人赞同了该回答分,读fèn时,一般有三个意思:一是成分,如:水分,养分等;二是指职责或权限的限度,如:本分、过分、恰如其分等;三是指情分、情谊,如:看在老朋友的分上,原谅他这一次吧。

份,只有一个读音fèn,也有三个意思:一是指整体里的一部分,如:股份;二是作量词用,例如,一份报纸;三是用在“省、县、年、月”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如“七月份的产量比六月份提高百分之十五”。

「部分」这个词,「分」要读轻声,汉字规范规定不能写成「部份」。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第六版里,「部分」这个词条后面均未列出「部份」作为其异形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二版里,「部分」这个词条后面备注了「不宜写作『部份』」。

另外,以下两组词值得注意分子和份子。

“分子”有两个读音,读fēnzǐ时,是数学和物理上的两个名词,如,①三分之一的分子是一;②分子由原子构成。

读fènzǐ时,是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等。

“份子”读轻声(fènzi),多指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成分和成份,身分和身份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成分”可以写作“成份”,“身分”可以写作“身份”。

但从汉字规范的角度出发,现在“chéngfèn”被规定写作“成分”,“shēnfèn”被规定写作“身份”,而“成份”和“身分”在中国内地少用甚至不用了。

如果你是为了了解中国内地的规范,那么上面的内容已经可以帮助你了。

如果你是一个被应试教育束缚的中学生,那么以上的内容也就是你需要学习的重点。

——————————如果你是一个对汉字演变感兴趣的朋友,那么接着看下去。

我并不赞成人们将字词的不同写法简单粗暴地根据现时规范划分为错的和对的。

「份」,本来读「彬」,义同「彬」,但是人们多用「彬」,「份」几乎很少用,成了罕用字。

「分」本来就是平声的:分割、分离、分配、分数大概是在明代开始,白话文里出现了「分」作{部fèn}{身fèn}{一fèn}的用法,读作去声。

于是人们开始借用原本读「彬」的「份」字,表达这个读去声的「分」。

于是,本读「彬」的「份」字,有了新的使命——承担「分」字引申义。

但是问题是,在使用中,「份」并没有完全彻底地取代「分」字读去声的用法。

如「身份」「身分」都在用,「部份」「部分」都在用,「分量」「份量」都在用……原本启用「份」打算分化「分」的去声用法,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使用共识,才出现了今天「分fèn」「份」傻傻分不清楚的局面。

题主问「部分」和「部份」的区别,我觉得大概就是被钦定和未被钦定的区别编辑于2015-03-2420:08​赞同24​​9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gwdzhihunom计算机​关注6人赞同了该回答关于这个问题,发表一下一家之言。

根据象形文字是从图画演化的过来的语言符号,所以个人觉得部分与部份这组词语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场景上。

首先,部分与部份都是代指片面的整体,即整体上的局部组成部分。

但在分与份上解释有:●分fēnㄈㄣˉ 1.区划开:~开。

划~。

~野(划分的范围)。

~界。

~明。

条~缕析。

~解。

 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

~忧。

~心劳神。

 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

~行(háng)。

 4.散,离:~裂。

~离。

~别。

~崩离析。

~门别类。

 5.辨别:区~。

~析。

 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

 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

春~。

秋~。

8.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所当然。

身~。

~内。

恰如其~。

安~守己。

 9.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

天~(天资)。

情~(情谊)。

 10.料想:“自~已死久矣”。

 11.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子。

●份fènㄈㄣˋ 1.整体里的一部:~额。

~饭。

股~。

 2.量词:指成组、成件的:一~儿报纸。

 3.用在“省、县、年、月”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省~。

月~。

4.古同“彬”,文质兼备。

分析字“分”与“份”的已有字义是非常绝对的分离两组词语的意思的。

但是从象形文字的构造上可以,很清晰看到“份”比“分”多个单人旁,所以,可以引申认为份是一种人为观察下的分。

类似量子学中的观察者效应会有不同过程、结果。

参考象形文字的构造来说,部分是非人为观察、影响下的整体一部份,而部份是在人为观察、影响下的一部分。

例如,西瓜的组成上可有使用场景:1、西瓜子和西瓜皮是西瓜的一部分。

(这是自然情况下的一部分,客观因素)如果你切开西瓜两部分以后,就可以表达为:2、这份西瓜是原来西瓜的一部份。

(这是人为影响下的一部份,主观因素)其次,问问题的人能够注意、发现两者使用上的区别是非常可贵的,而不是“咬文嚼字”。

可以说,这样词语组体现了汉语的优越性,不但可以形象表达,而且能丰富表达。

换作英语,这一点可能就较为遗憾了。

古人造字是很讲究艺术、天地、伦理、阴阳、哲学层次的,所以对该组词语进一步区分,我也只是管中窥豹!最后,当然不排除因为通用简体字,所以书写习惯上简化了改组词语,但这种说服力不大。

如果是真的,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简体的汉字的确在语言推广上得到巨大成功,但是中间丢失了很多象形文字的文化价值。

关于份,我想到的词语还有“缘份”与“缘分”,对于改组词语,同理可以找到它在使用场景上的区别。

发布于2018-04-1016:25​赞同6​​1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写回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