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知名的建築與設計網站Dezeen,是如何從拓荒者成長到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今,它已經成為全球最知名的建築與設計網站。
dezeen_好奇心日報02.jpg. Marcus Fairs Dezeen.com ...
設計共和
分享
追蹤
分享
全球最知名的建築與設計網站Dezeen,是如何從拓荒者成長到今天的?
2018/03/29
|
設計生意
|好奇心日報
「創意存在於我們的DNA裡。
」胡扯!怎麽可能?創意只會存在於教育和文化中。
文字=李麑
「創意存在於我們的DNA裡。
」胡扯!怎麽可能?創意只會存在於教育和文化中。
2006年,40歲的MarcusFairs被 Icon 雜誌解雇,這本由他參與創辦的設計雜誌剛剛進入第四個年頭。
對於另起爐灶再做一本紙刊,他有些猶豫。
Marcus找到了更老牌的建築雜誌 Blueprint,詢問創始人如何才能從零開始做一本和 Blueprint 同樣偉大的雜誌,得到的答案是:一個有想法的管理者、一群有能力的作者,以及,至少50萬英鎊。
Marcus沒能找到50萬,他花了10英鎊買了一個網域名稱,另外付了10英鎊(是的)托朋友做出一個測試版本,這個部落格被命名為Dezeen。
Dezeen的最初內容是一些建築事務所的項目資料和設計師的圖稿。
當時,Marcus的設計師朋友們甚至沒聽說過「部落格」,半信半疑的寄來新聞資料。
之後,設計了上海世博會那個「蒲公英」狀英國館的ThomasHeatherwick直接告訴Marcus:「你一定是瘋了,誰會願意在網站上看建築圖紙?!」
Dezeen是「設計」和「雜誌」兩個英文單詞的組合,但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在郵件的開頭寫著:親愛的Dezeen先生。
「很多人都以為一個名叫Dezeen的人是我們的老板,」3月17日,Marcus在上海「設計共和.設計慶典」活動中回溯了這個12歲的線上雜誌。
如今,它已經成為全球最知名的建築與設計網站。
MarcusFairs
Dezeen.com
部落格的「黃金時代」
除了更早的Designboom(創立於1999年的義大利),Dezeen是最早的線上雜誌之一,這鼓勵了之後包括Archdaily等一批專注設計與建築的線上平台。
在接受《好奇心日報》專訪時,Marcus稱最初他們像是美國西部那些手忙腳亂的「拓荒者」。
「紙媒出身的人習慣一整套的節奏,緩慢而嚴謹,找故事、寫故事,交由編輯修改,排版、校對、印刷,最後在報亭上架。
突然,這一切都被壓縮,快得好像只需要點一下滑鼠。
」
除了應付不時出現的流量超載,Marcus們還需要面對網站的突然「消失」。
最初註冊網域名稱的公司從未提醒過Marcus需要更新,有一天他們發現網站不見了,收到一封郵件,要求支付500英鎊才能「贖回」網站。
「遇到這種狀況,你沒有時間爭辯,」Marcus解釋自己對「速度」的執念,爭分奪秒。
直到今天,Dezeen仍然保持著高速度的新聞更新。
「拓荒」還包括城市的基礎設施。
一次,Marcus帶著電腦到義大利的一座城市度假,但那裡沒有網路,他需要開一小時的車,到臨近一個有網路的小鎮,編輯完稿,再開車回去。
「現在人人都有手機,Wi-Fi是咖啡廳的標準配備,不過十幾年前,你需要開車去『靠近』網路,回頭想想這太古怪了,不是嗎?」
Dezeen上線兩個月,正在為扎哈·哈蒂準備個展的英國設計博物館找來,希望他們能專門為展覽設計一個部落格。
誰都沒想到,透過這個部落格售出的門票超過了其他所有售票管道的總和。
「這下人們不再覺得我是不是瘋子,很快有公司找上門來,想在網站上下廣告。
但當時,我們甚至連怎麽在網站上放入廣告都不知道。
」
同一年的邁阿密設計節,Marcus夫婦受邀前往巴西聖保羅,為坎帕納兄弟拍攝一支紀錄片。
他們臨時買了攝影器材和機票,但對紀錄片拍攝毫無概念,錄音效果算是「很糟糕」。
最終剪輯完成,這個粗糙的紀錄片成為當年設計周上唯一使用數位媒體的展品。
人們無暇討論它的完成度,Marcus稱那是屬於部落格和新技術的「黃金時代」。
Blueprint雜誌封面,這個老牌建築雜誌也有了自己的線上平台。
designcurial.com
「我們關心品牌,也關心看似光鮮的從業者」
在最初的幾年,Dezeen迅速獲得了認知度,但人們也在質疑它的可信度。
早期Marcus對它的描述更像是一間廣告公司:「我們擅長說故事,可以幫助設計師和品牌挖掘他們自己的故事,再透過我們的平台發布。
」它更像是一個有著大量即時訊息拼湊出的空殼,沒有自己的「態度」。
「很多人認識我是透過以前我在紙媒上發表的那些評論性文章,人們知道我是個『麻煩』人物,但奇怪的是為什麽我願意接受只做資訊拼盤。
」
Marcus表示這是最初刻意選擇的方式,專心做資訊,或者人物專訪,只呈現消息本身,不做過多評論。
「我知道有一天,我們要做真正的新聞,但評論性的文章需要時間,當時的我們等不起,說實話,連支付作者稿酬的預算都沒有。
」
轉變發生在2011年的米蘭設計周,Marcus和幾個記者在推特上討論年輕設計師的生存狀況。
#milanuncut的logo
Zerofee
展廳的主角是知名的家具品牌,他們利用年輕設計師的作品來充實自己的展位,吸引目光,或是為品牌帶來聲譽,媒體也讚揚這些品牌鼓勵創新。
但實際上,絕大部分展出的作品並不會真正投入生產。
這場在推特上發起的討論被標記為#milanuncut,媒體人、年輕設計師加入「戰局」,指責米蘭設計周成為一個壟斷性的平台。
年輕設計師需要把作品帶去米蘭,和品牌簽訂不平等的合約,站在展位旁,向前來看展的人兜售。
幸運者會被投入生產,設計師所能拿到的版稅收入只有賣給品牌的批發價格的5%。
如果無人問津,設計師從「樣品」裡拿不到半毛錢。
《衛報》採訪了一個小有名氣的設計師,他的5件作品都被廠商選中投入生產,但在前一年,他的版稅收入只有600英鎊,只夠支付半個月的房租。
Marcus們引入的討論問題包括:設計師與品牌簽訂的合約合理嗎?設計師的版稅收入比例是否恰當?誰賺到了絕大部分的錢?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幫助年輕設計師創業?
媒體本身也成為他們反思的對象,長久以來,媒體是設計圈這種「剝削」關係的「共謀」。
「你能發現,每個人在面對年輕設計師時都在用同一套說詞:想想你的曝光率,你在活動上可以結識的人脈……」
MilanDesignWeek
Dezeen.com
將推特上的話題推向更深層討論的是《衛報》等傳統媒體,他們批判確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設計版稅制度。
當時的義大利家居設計瞄準中產階層,大規模生產,設計師可以從中獲得不錯的收入。
但等到2011年,中國和IKEA宜家等中低價位的家具品牌出現後,義大利家具轉變定位,成為奢侈品,大量減產。
2013年,Dezeen報導了群眾募資平台,設計師可以在平台上主動發起設計項目。
Marcus解釋其中「去中心化」的嘗試,米蘭設計周不再是那個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展示平台。
這篇報導發布在Dezeen一個新設立的欄目,不同於新設計產品的發布或是新的建築項目落成,這個名為「意見」(Opinion)的欄目開始討論嚴肅議題。
「雖然從數據上看,它不會為網站帶來更多的流量,但它讓我們在業界有了學術分量。
」
「我是一個新聞人,不是一個設計師」
新的欄目邀請了大量撰稿人,他們最近討論的議題還包括:反對英國大規模拆除戰後建築;位於曼哈頓麥迪遜大道的索尼大廈(原AT&T大樓)是否值得保留;以打造城市新的場所為名,建築師成了「社會驅逐」的幫兇;洛杉磯的未來城市規劃討論中,有權參與的幾乎全是白人建築師,這並不能代表這座城市的多樣性和人們的真實需求。
最近Marcus們主動發起的討論是建築行業裡的性別不平等,他們邀請許多知名設計事務所參與調查,統計不同級別設計師的男女比例。
「建築行業當然有女性設計師,但你會發現,相對低層級的女性占比更多,越往高層,女性越少。
」
「在英國,傳統媒體習慣的抗議方式是發起一項『運動』(campaign),比如說『我們要求修改這條法案』。
但我不喜歡叫它們『運動』,這聽起來有點老派,也有點鄭重其事。
我們就叫它議題(agenda)。
」
在去年的荷蘭設計周上,Marcus組織了一場系列對話,「如何在一個糟糕的現實世界裡做出好的設計」(GoodDesignforaBadWorld),5個議題分別關於氣候變化、難民危機、恐怖主義、環境汙染和政治。
有人懷疑這偏離了設計周的「本位」,Marcus則回應,「我是一個新聞人,不是一個設計師。
」
英國退歐之後,Dezeen舉辦了一次英國「護照設計大賽」。
Dezeen.com
「護照設計大賽」中的作品。
Dezeen.com
「比方說難民問題,許多設計師相信,設計可以解決難民危機。
但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一些利用舊物設計的救生衣,或是可以幫助你找到救援物資的APP,說實話,我真的受夠了,儘管他們的本意是好的,但這些真的什麽忙都幫不到!」
Marcus邀請了一位難民營的管理者參與討論,難民並不是一個「特殊的族群」,不需要「特別為」難民設計,他們和普通人一樣,大部分受過教育,懂技術。
「目前的問題在於,絕大部分的政策都假設這些難民最終會被遣返回自己的原居住地,所以大部分的設計只能是『臨時性的』。
」
Marcus表示這是他所做過最讓人筋疲力盡的項目,「它的目的並不是提出解決方案,畫出設計圖,而是反思,設計所能到達的邊界在哪裡?設計能做出改變嗎?答案可能是能,也有可能是不能。
」
「我理解,一些新媒體不再看重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但對我而言,我們想做的始終是它。
」
Q&AwithMarchsFairs
Q:你對米蘭設計周的觀察很有趣,討論參展者,討論傳統品牌之外,包括Google、Instagram等新品牌的參與,為什麽這些重要?
A:我在世界各地都被人們追問對米蘭的看法,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真的關心米蘭嗎?為什麼?
2013年我曾經寫過對米蘭的批評文章,在展會之外,這座城市所能提供的服務實在是捉襟見肘,每逢假日就高漲的酒店房價、糟糕的大眾交通,我甚至連地鐵圖都看不懂。
突然湧入的大量遊客、我需要在陰雨天的路邊等永遠等不到的計程車。
我當時用了很嚴厲的措辭,類似「在設計周探訪米蘭,讓你處處感受到設計的對立面。
」
那次我病了,我承認那不是一個中立的新聞報導,就是一篇觀察隨筆。
發布之後,那些對我很友好的品牌挺失望的,長久以來我從他們那裡獲得VIP入場券、晚宴邀請和禮品。
一個多月之後,當時米蘭設計周的主席ClaudioLuti請我去聊聊。
進門前我很忐忑,不知道會遇到什麽,結果他說完全同意我的看法。
他做了一些事,和酒店合作,試圖控制價格漲幅,也和米蘭這座城市的人談論合作。
結果不成功,他離開了一段時間,如今又回來了。
Q:這在今天的中國似乎不太容易想像,很多城市積極舉辦各類創意活動。
A:其實如今看來,苛責這樣一座城市並不公平。
它是義大利東北部的一座工業城市,並不是最美的,氣候也不見得多好,只是因為每年有重要的展會在這裡,世界各地的人被吸引前往,這座城市的混亂是過量湧入的外來人造成的,這對任何一座城市而言都是挑戰。
它本來就不是為了迎合這些外來者的需求而設計的。
米蘭政府花了很長時間轉型,如今它變得更「文明」了。
紐約也是一樣,以前人們很難想像,在紐約可以騎自行車出門,這是一座被車占領的城市,如今它開始變得越來越適宜人居。
曾經的批評、如今的讚揚,其實都不是展場本身所能提供的訊息。
我就是一個觀察者,每年同樣的時間回訪,慢慢發現它如何改變。
Q:這是否與城市對創意產業的重視相關?
A:當然。
米蘭其實只是一個家具展銷會,說直白一點,就是賣賣椅子、桌子、燈具。
但當它到了一定規模,吸引了全世界設計圈的人前往,它開始變得有趣了。
媒體、設計精英都在那裡,各種品牌都可以試圖去搞清楚正在發生什麽,這不僅包括那些製作家具的品牌,也包括新的品牌,Google、Apple、Uber、Instagram、Facebook。
他們的人同樣在現場,今年的米蘭設計周,Google和Instagram是參展方。
他們做的不是陳列新產品,告訴你「看,這是我們的新手機。
」而是試圖參與對話。
中國越來越重視創意產業,當然我對此了解不多,從活動舉辦的密度上看是這樣。
但在英國,實際上政府越來越忽略創意產業,停止資助大專院校的相關專業,不鼓勵學生申請。
這似乎還是西方的那種傲慢,覺得中國生產的都是山寨和傢伙,我們創造了這麽多成功的傳奇品牌,「創意存在於我們的DNA裡。
」胡扯!怎麽可能?創意只會存在於教育和文化中。
GoodDesignforaBadWorld
Dezeen.com
關於設計共和.設計慶典
該活動於2018年3月16日至2018年3月25日舉辦。
它期望能夠借助設計公社的力量去重新詮釋設計的包容性、跨界性以及創新性。
設計慶典將「跨界合作項目」與「社區」的重要性納入其中,並以此深化設計共和作為一個極具創新性的、倡導將「衣、食、住、行(文化)」四個基本生活元素結合在一起的多樣性平台特質,以尋求一種更佳的現代生活交流方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好奇心日報》,原文請點此。
好奇心日報
請往下滑看更多精彩內容
追蹤我們
請往下滑看更多精彩內容
訂閱《美好生活指南》周報,每周五發刊
>>管理我的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延伸文章資訊
- 1全球最知名的建築與設計網站Dezeen,是如何從拓荒者成長到 ...
如今,它已經成為全球最知名的建築與設計網站。 dezeen_好奇心日報02.jpg. Marcus Fairs Dezeen.com ...
- 2建筑|Architecture - 谷德设计网
gooood是中国第一影响力与最受欢迎的建筑/景观/设计门户与平台。坚信设计与创意将使所有人受益,传播世界建筑/景观/室内佳作与思想;赋能创意产业链上的企业与机构。
- 3推薦:TOP10日本室內設計形象網站設計參考範例
10.Foresta / 建築設計網站
- 415個建築案例網站分享|讓你有看不完的案例
知道是哪位建築師之後再找這裡建築, 案例, 建築師, 關鍵字, 網站, 專業, 黑歷史, 課程, 耶魯大學, 工作. ... 3.arch20建築設計雜誌網實用***** 必看!
- 5建筑设计网站都有哪些推荐?
建筑设计网站都有哪些推荐? · Archdaily · 筑龙网--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建筑教育品牌 · 建筑中国 · 普利兹克建筑奖 · ArchGo! · architizer · Wall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