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納斯-李- 維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他是萬維網的發明者。
1990年12月25日,他成功利用網際網路實現了超文本傳輸協議客戶端與服務器的第一次通訊 ...
蒂姆·伯納斯-李
英國電腦科學家,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
語言
監視
編輯
提摩西·約翰·伯納斯-李爵士,OMKBEFRSFREngFRSAFBCS(英語:SirTimothyJohn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1],暱稱為蒂姆·伯納斯-李(英語:TimBerners-Lee),英國計算機科學家。
他是萬維網的發明者。
1990年12月25日,他成功利用網際網路實現了超文本傳輸協議客戶端與服務器的第一次通訊[2][3][4]。
蒂姆·伯納斯-李爵士SirTimBerners-Lee出生(1955-06-08)1955年6月8日(67歲)[1] 英國英格蘭倫敦職業計算機科學家機構萬維網聯盟牛津大學南安普敦大學Plessey(英語:Plessey)麻省理工學院Solid知名於發明萬維網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及人工智能實驗室創辦主席獎項馬可尼獎(2002年)IEEE/RSE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獎章網站www.w3.org/People/Berners-Lee伯納斯-李是萬維網聯盟的主席,為關注萬維網發展而創辦的組織。
他也是萬維網基金會(英語:WorldWideWebFoundation)的創辦人。
伯納斯-李還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及人工智能實驗室創辦主席及高級研究員[5]。
同時,伯納斯-李是網頁科學研究倡議會的總監[6]。
最後,他是麻省理工學院集體智慧中心諮詢委員會成員[7][8]。
2011年,他被任命為福特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9]。
2004年,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向伯納斯-李頒發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10][11]。
2009年4月,他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2][13]。
他被《時代》雜誌列為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
在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上,他獲得了「萬維網發明者」的美譽。
伯納斯-李本人也參與了開幕典禮,在一台NeXT計算機前工作[14]。
他在Twitter上發表消息說:「這是給所有人的」[15],體育館內的液晶顯示器光管隨即顯示出文字來[14]。
2017年,他因「發明了萬維網、第一個瀏覽器和使得萬維網得以擴展的基礎協議及算法」而獲得2016年度的圖靈獎[16]。
目次
1早期生活和教育
2生涯
3現況
4榮譽
5參見
6參考文獻
7進階閱讀
8外部連結
早期生活和教育編輯
伯納斯-李出生於英國倫敦[17],是康威·柏內茲-李(英語:ConwayBerners-Lee)和瑪麗·李·伍茲(英語:MaryLeeWoods)四個孩子中的長子。
他的父母都是電腦科學家,他們均參與過全球第一台商業電腦曼切斯特1型的研發[18]。
他在辛山小學念小學,然後在1969年至1973年間,在倫敦西南部的伊曼紐爾公學念中學[1][10]。
提姆在童年時期是個鐵道迷,他從焊接鐵道模型中學到了不少電子學知識[19]。
1973年至1976年間,他就讀於牛津大學王后學院[1],並獲得一級榮譽物理學士學位[1][17]。
在大學期間,伯納斯-李從維修店購買了一台舊電視機製造了一台電腦[20]。
生涯編輯
伯納斯-李相片,攝於2005年
畢業後,柏內茲-李在多塞特郡普爾的Plessey(英語:Plessey)電信公司擔任工程師[17]。
1978年,他加入多塞特郡芬當的D.G.Nash公司,替印表機編寫了排版軟體[17]。
1980年6月至12月間,柏內茲-李在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擔任獨立承包人,在那段時間裡,他提出了一個構想:建立一個以超文本系統為基礎的項目,方便研究人員分享及更新訊息[21]。
同時,他建立了一個原型系統,叫ENQUIRE[22]。
1980年,柏內茲-李離開CERN後,轉而任職於約翰·普爾圖形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該公司位於英國伯恩茅斯[23]。
在這間公司裡,他參與的計劃是一個遠程過程調用[24],從而獲得了計算機網絡經驗[23]。
1984年,伯納斯-李以研究員的身份重返CERN[22]。
在1989年的時候,CERN是全歐洲最大的互聯網節點。
伯納斯-李因此看到了將超文本系統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的契機:
「我只要把超文本系統和傳輸控制協議、域名系統結合在一起,然後─搭啦!─就有了萬維網[25]...創建萬維網真是一份叫人絕望的苦差事,因為我在CERN工作的時候,沒有它的情況是非常糟糕的。
萬維網需要的技術,例如超文本系統、互聯網和多種字體的文本對象等等,大部分都已經設計出來了。
我需要做的只是把它們結合在一起。
這是一個廣義化步驟,要進入更高的抽象層次,把現有的文件系統想象為一個更大的虛擬文件系統的一部分。
」[26]
伯納斯-李在CERN時使用的NeXT計算機,成為世界上第一台網絡服務器
1989年3月,他寫下了他的初步構想,並在1990年重新開發配置系統。
然後被他的經理麥克·森德爾(MikeSendall)所接受[27]。
他使用與ENQUIRE系統相似的概念來創建萬維網,為此他設計並構建了第一個網頁瀏覽器,他的軟體還可以作為編輯器(稱為WorldWideWeb,能在NeXTSTEP操作系統上運行),他還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服務器,CERNhttpd(超文本傳輸協議守護進程的縮寫)。
「麥克·森德爾買了一台NeXTcube進行評估,並交給蒂姆。
蒂姆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實踐了構想,感謝NeXTStep的軟件開發系統的良好質量。
這個原型提供所見即所得的瀏覽或編寫!現時用於「網上衝浪」的瀏覽器只是一個被動的窗口,剝奪了用戶的貢獻。
在參與一些會議的時候,蒂姆和我嘗試為系統找到一個吸引人的名字。
我確定這個名字不應該再取自希臘神話...蒂姆提出了「萬維網」。
我非常喜歡這個名字,除了很難用法語發音......」羅伯特·卡里奧,1995年11月2日。
[28]
世界上第一個網站在CERN搭建,而CERN則位於法國邊境[29]。
網站在1991年8月6日上線:
柏內茲-李在倫敦市政廳,2014年
「Info.cern.ch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及網站服務器。
網站在一台位於CERN的NeXT計算機上運作。
第一個網頁地址是http://info.cern.ch/hypertext/WWW/TheProject.html,它是萬維網計劃的訊息收集中心。
通過創建自己的網頁,瀏覽者能夠更多地了解超文本系統及技術細節,甚至能得知如何在網站上查找訊息。
我們並無萬維網原始頁面的截圖,而網頁每日也會隨着萬維網計劃的發展而改變。
各位能在萬維網聯盟網站上看到複製品。
」
這個網站解釋了萬維網是什麼,用戶如何使用瀏覽器,如何建立網頁服務器[30][31][32][33]。
1994年,伯納斯-李在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萬維網聯盟。
它的成員包括多間建議萬維網進一步改善自身質量、有意建立標準的公司。
伯納斯-李宣布萬維網完全免費的,不申請專利權,不徵收專利費,因此,人人都能輕易用上萬維網[34]。
2001年,伯納斯-李成為了東多塞特古蹟信託會名譽保護人,他在東多塞特居住過[35]。
2004年12月,伯納斯-李接受了英格蘭南安普敦大學電子及計算機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主席一職,研究語義網[36][37]。
伯納斯-李在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承認網址中的雙斜線(//)並非必要。
他還表示,他可以輕易設計出一種無需斜線的URL。
伯納斯-李為掉以輕心道歉,並說「這個主意在那時看起來不錯。
」[38]
現況編輯
2010年3月11日,伯納斯-李在英國內政部演講
2009年6月,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宣布伯納斯-李正幫助政府改善數據庫,使其更開放、更易檢索[39]。
伯納斯-李與奈傑爾·夏伯特教授(Pro.NigelShadbolt)都是data.gov.uk(英語:data.gov.uk)的關鍵人物。
這是英國政府的一個計劃,公開大部分官方用途數據,以再次自由使用。
2010年4月,英國地形測量局公開數據,伯納斯-李為此評論道:「這是政府內部文化改變的信號。
政府理應公開所有數據,除非有合理理由保留某個數據。
」他繼續說:「更具開放性、責任感與透明度的政府會給人們更多選擇,個人能輕易參與與自身有關的事件。
」[40]2009年11月,伯納斯-李創辦了萬維網基金會(英語:WorldWideWebFoundation)[41]。
伯納斯-李是網絡中立性的支持者之一[42],他還說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連接供應「不應帶有任何條件」,也不應在未徵得同意的情況下,監視用戶活動[43][44]。
他認為,網絡中立性是一種網絡人權,「如果公司、政府干涉或監視互聯網流量,基本人權會受到威脅。
」[45]伯納斯-李是公開數據學院(英語:OpenDataInstitute)的總監之一。
[46]
榮譽編輯
1994年,他成為萬維網名人堂的成員之一[47]。
1995年,他贏得凱爾貝基金會的「年度青年發明家」獎項[17]。
同年,他獲得了ACM軟件系統獎[48]。
1997年,在英女皇壽辰上,為表揚他在「全球計算機網絡」方面作出的貢獻,他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49]。
1998年,他獲得艾塞克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50]。
1999年,他入選時代雜誌20世紀最重要的100個人物[51]。
2000年3月,他獲得公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52]。
2001年,他入選美國文理科學院[53]。
2002年,他入選英國廣播公司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54]。
2003年,為表揚他對萬維網發展的開創性貢獻,他獲頒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研究獎[55]。
2004年4月15日,他獲得首屆千禧技術獎。
獎金高達一百萬歐元,獎項在同年6月15日由芬蘭總統向他頒發[56]。
同年7月16日,因獲頒大英帝國爵級司令,他獲封為爵士[10]。
2004年21日,他獲得蘭開斯特大學榮譽科學博士學位[57]。
2005年1月27日,因他的成就,與他展示出英國人的特質,「羞怯、決心、敏銳的幽默感及良好的適應能力」,他入選2004年最偉大的英國人[58]。
2007年,他獲得成就學院(英語:AcademyofAchievement)金盤獎[59]。
同年,他與艾伯特·霍夫曼一起並列每日電訊報「最偉大的100名在生天才」榜首。
[60]同年6月13日,他獲頒功績勳章[61]。
2008年,為表揚他「構思出萬維網,並進一步發展萬維網」,他獲得了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獎(英語:WolfsonMicroelectronics)[62]。
2008年12月2日,他獲得曼徹斯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63]。
2009年4月21日,他獲得馬德里理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64]。
同年4月28日,他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同年6月8日,因他的終生成就,他獲得威比獎。
頒獎儀式於紐約市舉行[65]。
同年10月,他獲得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榮譽博士學位[66][67]。
2011年3月30日,他獲得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改變世界的人」獎。
同年5月26日,他獲得哈佛大學榮譽科學博士學位[68]。
同年,他入選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人工智能名人堂[69][70]。
2012年,他入選互聯網名人堂[71]。
同年7月27日,他在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受到了表揚[72][73]。
2017年,他因「發明了萬維網、第一個瀏覽器和使得萬維網得以擴展的基礎協議及算法」而獲得2016年度的圖靈獎[74]。
同年2月8日,他獲得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75]參見編輯
亞倫·斯沃茨
羅伯特·卡里奧
萬尼瓦爾·布什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
泰德·尼爾森
Libwww
網絡中立性
語義網
參考文獻編輯
^1.01.11.21.31.4BERNERS-LEE,SirTimothy(John).Who'sWho2015online牛津大學出版社.布盧姆斯伯里出版公司旗下之A&CBlack.
^Berners-Lee,T.LongLivetheWeb.ScientificAmerican.2010,303(6):80–85.PMID 21141362.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210-80.
^Shadbolt,N.;Berners-Lee,T.Webscienceemerges.ScientificAmerican.2008,299(4):76–81.PMID 18847088.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08-76.
^Berners-Lee,T.;Hall,W.;Hendler,J.;Shadbolt,N.;Weitzner,D.ComputerScience:Enhanced:CreatingaScienceoftheWeb.Science.2006,313(5788):769–771.PMID 16902115.doi:10.1126/science.1126902.
^DraperPrize.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People.TheWebScienceResearchInitiative.[2011-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8).
^MITCenterforCollectiveIntelligence(homepage).Cci.mit.edu.[2010-08-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4).
^MITCenterforCollectiveIntelligence(people).Cci.mit.edu.[2010-08-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1).
^"TimBerners-LeeandMartinEakesJoinFordFoundationBoard",FordFoundation,2011-09-29.
^10.010.110.2Web'sinventorgetsaknighthood.英國廣播公司新聞.2003-12-31[2015-11-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3).
^Creatorofthewebturnsknight.英國廣播公司新聞.2004-07-16[2015-11-10].
^TimothyBerners-LeeElectedto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Dr.Dobb'sJournal.[2009-06-09].
^72NewMembersChosenByAcademy(新聞稿).UnitedStates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2009-04-28[2011-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2).
^14.014.1Friar,Karen.SirTimBerners-LeestarsinOlympicsopeningceremony.ZDNet.2012-07-28[2012-07-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Berners-Lee,Tim.Thisisforeveryone.Twitter.2012-07-27[2012-07-28].
^Cyan.李柏鋒,編.全球資訊網之父:TimBerners-Lee何許人也?他現在擔心什麼?.INSIDE.2020-12-25[2020-12-27](中文(繁體)).
^17.017.117.217.317.4Berners-LeeLongerBiography.WorldWideWebConsortium.[2011-01-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TheinventoroftheWorldWideWebTimBernersLee.ExpressVPN.
^LunchwiththeFT:TimBerners-Lee.FinancialTimes.[2017-11-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HecaughtusallintheWeb!.TheHindu.1September2018[2September2018].ISSN 0971-751X(英語).
^Berners-Lee'soriginalproposaltoCERN.WorldWideWebConsortium.1989-03[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1).
^22.022.1Stewart,Bill.TimBerners-Lee,RobertCailliau,andtheWorldWideWeb.[2010-07-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2).
^23.023.1TimBerners-Lee.Frequentlyaskedquestions.WorldWideWebConsortium.[2010-07-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Grossman,Wendy.AllyouneverknewabouttheNet....TheIndependent.1996-07-15.
^TimBerners-Lee.AnswersforYoungPeople.WorldWideWebConsortium.[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9).
^BiographyandVideoInterviewofTimothyBerners-LeeatAcademyofAchievement.Achievement.org.[2011-12-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1).
^TenYearsPublicDomainfortheOriginalWebSoftware.CERN.[2010-07-21].
^RoadsandCrossroadsofInternet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hapter4:BirthoftheWeb
^TimBerners-Lee.ConfirmingTheExactLocationWheretheWebWasInvented.[2012-08-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0).
^Welcometoinfo.cern.ch,thewebsiteoftheworld'sfirst-everwebserver.CERN.[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4).
^WorldWideWeb—Archiveofworld'sfirstwebsite.WorldWideWebConsortium.[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5).
^WorldWideWeb—FirstmentionedonUSENET.Google.1991-08-06[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2).
^Theoriginalposttoalt.hypertalkdescribingtheWorldWideWebProject.Google網上論壇.Google.1991-08-09[2008-05-25].
^PatentPolicy—5 February 2004.WorldWideWebConsortium.2004-02-05[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JohnW.Klooster(2009)Iconsofinvention:themakersofthemodernworldfromGutenbergtoGatesp.611.ABC-CLIO,2009
^Berners-Lee,T.;Hendler,J.;Lassila,O.TheSemanticWeb.科學美國人.2001,2841(5):34[2016-10-15].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501-3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TimBerners-Lee,WorldWideWebinventor,tojoinECS.WorldWideWebConsortium.2004-12-02[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7).
^Berners-Lee'sorry'forslashes.BBC.2009-10-14[2009-1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TimBerners-Lee.WorldWideWebConsortium.2009-06-10[2009-07-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7).
^OrdnanceSurveyoffersfreedataaccess.BBCNews.2010-04-01[2009-04-03].
^FAQ—WorldWideWebFoundationRetrieved2011-01-18
^Ghosh,Pallab.Webcreatorrejectsnettracking.BBC.2008-09-15[2008-09-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6).Warningsoundedonweb'sfuture.
^Cellan-Jones,Rory.Webcreatorrejectsnettracking.BBC.2008-03[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2).SirTimrejectsnettrackinglikePhorm.
^Adams,Stephen.Webinventor'swarningonspysoftware.TheDailyTelegraph(London).2008-03[2008-05-25].SirTimrejectsnettrackinglikePhorm.
^Berners,Tim.TimBerners-Lee,LongLivetheWeb:ACallforContinuedOpenStandardsandNeutrality,ScientificAmericanMagazine,December2010.Scientificamerican.com.2011-05-04[2011-12-21].
^Computing,Government.Governmentcommits£10mtoOpenDataInstitute.TheGuardian.2012-05-23.
^TheWorld-WideWebHallofFame.BestoftheWebDirectory.[2012-08-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SoftwareSystemAward.ACMAwards.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2011-10-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第54794號憲報.倫敦憲報(Supplement).1997-06-13:24–25[2012-07-28].
^HonoraryGraduatesofUniversityofEssex.[2011-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Quittner,Joshua.TimBernersLee—Time100PeopleoftheCentury.TimeMagazine.1999-03-29[2012-08-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5).HewovetheWorldWideWebandcreatedamassmediumforthe21stcentury.TheWorldWideWebisBerners-Lee'salone.Hedesignedit.Helooseditontheworld.Andhemorethananyoneelsehasfoughttokeepitopen,nonproprietaryandfree.
^OpenUniversity'sonlinegraduation.BBCNEWS.2000-03-31[2010-09-22].
^BookofMembers,1780–2010:ChapterB(PDF).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2011-06-24].(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6-06-18).
^100greatBritons-Acompletelist.DailyMail.2002-08-21[2012-08-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9).
^FellowAwards|FellowsHome.Computerhistory.org.2010-01-11[2010-08-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MillenniumTechnologyPrize2004awardedtoinventorofWorldWideWeb.MillenniumTechnologyPrize.[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30).
^LancasterUniversityHonoraryDegrees,July 2004.LancasterUniversity.[2008-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Threeloudcheersforthefatheroftheweb.TheDailyTelegraph(London).2005-01-28[2008-05-25].
^AcademyofAchievement:GoldenPlateRecipients1993-2008.AcademyofAchievement.(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3).
^8:01AMGMT2007-10-30."Top100livinggeniuses"''TheDailyTelegraph''28October2007.Telegraph.co.uk.2007-10-30[2011-12-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WebinventorgetsQueen'shonour.BBC.2007-06-13[2008-05-25].
^IEEE/RSEWolfsonJamesClerkMaxwellAwardRecipients(PDF).IEEE.[2011-10-04].(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3-05-10). }}
^Scientificpioneershonouredby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manchester.ac.uk.2008-12-02[2011-10-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2).
^UniversidadPolitécnicadeMadrid:Berners-LeeyVintonG.Cerf—DoctoresHonorisCausaporlaUPM.[2010-08-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PressRelease:SirTimBernersLee,InventoroftheWorldWideWeb,toreceiveWebbyLifetimeAwardAtthe13thAnnualWebbyAwardsWebbyAwards.comRetrieved2011-01-21
^VrijeUniversiteitAmsterdam.UitvinderWorldWideWebkrijgteredoctoraatVrijeUniversiteit(PDF).2008-07-22[2009-07-22].(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3-05-10)(荷蘭語).
^NU.nl.'Bedenker'wereldwijdwebkrijgteredoctoraatVU.2008-07-22[2009-07-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荷蘭語).
^Harvardawards9honorarydegreesnews.harvard.eduRetrieved2011-06-11
^AI'sHallofFame(PDF).IEEEIntelligentSystems(IEEEComputerSociety).2011,26(4):5–15[2018-04-03].doi:10.1109/MIS.2011.64.(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1-12-16).
^IEEEComputerSocietyMagazineHonorsArtificialIntelligenceLeaders.DigitalJournal.com.2011-08-24[2012-08-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0). Pressreleasesource:PRWeb(Vocus).
^2012Inducte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HallofFamewebsite.Lastaccessed2012-04-24
^Friar,Karen.WebinventorTimBerners-LeestarsinOlympicsopeningceremony.ZDNet.2012-07-28[2012-07-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YouTube上的Thisisforeveryone
^SirTimBerners-Lee-A.M.TuringAwardWinner.amturing.acm.org.[2017-04-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英語).
^ティム・バーナーズ=リー氏に慶應義塾大学名誉博士の称号を授与.慶應義塾大学.2017-02-28[2019-04-25](日語).
進階閱讀編輯
TimBerners-LeeandtheDevelopmentoftheWorldWideWeb(UnlockingtheSecretsofScience),AnnGaines(MitchellLanePublishers,2001)ISBN978-1-58415-096-1
TimBerners-Lee:InventoroftheWorldWideWeb(Ferguson'sCareerBiographies),MelissaStewart(FergusonPublishingCompany,2001)ISBN978-0-89434-367-4children'sbiography
WeavingtheWebBerners-Lee,Tim,withFischetti,Mark(HarperCollinsPublishers,1999)ISBN978-0-06-251586-5(cloth)ISBN978-0-06-251587-2(paper)
HowtheWebwasBorn:TheStoryoftheWorldWideWebRobertCailliau,JamesGillies,R.Cailliau(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ISBN978-0-19-286207-5
TimBerners-LeeGivestheWebaNewDefinition
BBC2Newsnight–TranscriptofvideointerviewofBerners-Leeontheread/writeWeb(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echnologyReviewinterview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蒂姆·伯納斯-李
維基語錄上的蒂姆·伯納斯-李語錄蒂姆·伯納斯-李的Twitter帳戶
TED上的蒂姆·伯納斯-李
YouTube上的提姆·柏內茲-李(TimBerners-Lee):發明WWW全球資訊網
蒂姆·伯納斯-李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WorldCat 聯合目錄中蒂姆·伯納斯-李的著作或與之相關的著作
提姆·柏內茲-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W3C網站
全球資訊網的第一個網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蒂姆·伯纳斯-李&oldid=69144986」
延伸文章資訊
- 1全球資訊網28歲了!發明人提姆·柏納-李爵士寫公開信指出我們 ...
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在今年3月12日就28歲了,然而,發展至今卻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與挑戰,全球資訊網發明人提姆·柏納-李爵士(Sir Tim ...
- 2網路發展失控令人痛心全球資訊網(www)發明人展開反擊
63歲的博內茲李(Tim Berners-Lee),是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的發明人,不過他對於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如今變成這般模樣,自豪中卻也夾雜些許 ...
- 3放棄當世界首富!不申請專利的HTTP、HTML 發明者 - 公民報橘
創造了世上第一個網頁,柏納-李為什麼不為全球資訊網申請專利? ... 1991 年8 月,柏納-李將他發明的第一個網頁瀏覽器開放給了公眾,並且上線了世界上第一個 ...
- 4【WWW的誕生】全球資訊網之父:Tim Berners-Lee 何許人也 ...
寫到這裡你應該很清楚了:身為全球資訊網生父,Tim Berners-Lee 本人就是網路民主、資訊自由精神的先驅。他雖然陸續在1999 年入選時代雜誌20 世紀最重要的 ...
- 5你知道網際網路之父是誰嗎? - 每日頭條
網際網路的出現到底好不好? 首先是網際網路的創始人是: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