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她是科學家-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做研究本來常常就會失敗,會和你想像的不一樣,但也是因為跟想的不一樣,才是最創新的發現。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邁入第15 年,台灣萊雅鼓勵女性追求科學夢想,讓科學領域能 ...
0
3
分享
友善列印
0
3
2022/04/12最新更新
【特輯】她是科學家
本特輯持續更新!若你關心這個議題,歡迎收藏特輯或追蹤文章作者,我們將推送新訊息給你!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十五周年
台灣萊雅與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如今已邁入第15個年頭。
讓我們跟著台灣萊雅的腳步,一同回顧這15年間,為台灣學術界做出重大貢獻的女性吧!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
歷屆得獎專訪
Promo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4/12
徒手探索宇宙的超級偵探!——李瑩英專訪
「數學會有用,就是因為它抽離出來,不直接連結到事情。
」李瑩英表示,數學研究的是共通的規律,只要發現同樣的結構,規律就可以派上用場!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李瑩英
21
Promo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4/06
就是想知道十萬個植物的為什麼!解開植物生長之謎的駭客兼翻譯——蔡宜芳專訪
一株莫名異變的阿拉伯芥,遇上一位不放棄的科學家兼植物迷,造就了改變農業、甚至是整體生態未來的契機。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邁入第15年,台灣萊雅鼓勵女性追求科學夢想,讓科學領域能兩性均衡參與和貢獻。
CHL1蛋白
分子生物學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植物
硝酸鹽
萊雅
阿拉伯芥
21
文明足跡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3/29
餵飽全人類,需要她與她的科學——余淑美專訪
「水稻教母」余淑美30年來投入水稻研究,從1993年完成全世界第一個利用農桿菌轉殖水稻基因,到建立臺灣水稻突變種原庫,隨後更發現了水稻抵抗逆境的關鍵機制。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基改作物
水稻
水稻教母余淑美
272
Promo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3/22
CO2不是廢物!以嶄新材料推進人造光合作用——林麗瓊專訪
得到第十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時的林麗瓊,已得過國內外諸多不分性別的榮譽,對於冠在科學家獎前的「女」字,很高興能獲得肯定,也自覺要承擔更多責任。
然而在30年前,類似的經歷曾經困擾過她。
二氧化碳
光觸媒
刻板印象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材料
物理
20
Promo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3/15
敞開心胸挑戰未知,發現抗癌關鍵「KLHL20蛋白」——陳瑞華專訪
做研究本來常常就會失敗,會和你想像的不一樣,但也是因為跟想的不一樣,才是最創新的發現。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邁入第15年,台灣萊雅鼓勵女性追求科學夢想,讓科學領域能兩性均衡參與和貢獻。
HIF-1
KLHL20
PML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抑癌蛋白
泛素化
癌症
細胞
缺氧誘導因子
30
Promo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3/08
首創「磁電子學」概念,物理新發現的喜樂是最強的動力!——郭瑞年專訪
在成為科學家的陡坡上,仍偶而碰到澆熄滿腔熱血的冰水迎面潑來。
社交和互動的缺乏若不改善,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女科學家繼續往上爬的動力與機會。
半導體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物理
磁性材料
電子學
73
用飲料串聯科學與世界的女性
【泛科學——她是科學家X配配飲聯名活動】正式開跑,藉由四杯飲料帶出四位女科學家的故事,還有大獎可以抽!
化學物語
奠下製冷技術基礎的功臣——瑪麗.恩格爾.彭寧頓的生平
被《紐約客》稱為「冰女」的科學家——瑪麗.恩格爾.彭寧頓,是美國著名的細菌化學家及製冷工程師。
雖因女性標籤,她在化學這條路上受到許多阻礙,仍憑著自身的努力譜出偉大的一生。
椀濘・
2022/03/10
專欄
史上第一個全裸出演電影的好萊塢巨星,也是Wi-Fi與藍牙技術的奠基者——海蒂.拉瑪
海蒂.拉瑪(HedyLamarr)是全球知名好萊塢影星,同時也是發明「展頻技術」的關鍵人物。
個性鮮明、外表亮麗的她擁有著戲劇般的人生。
椀濘・
2022/03/14
她是科學家
說到科學家,你會想到誰呢?他是男性還是女性呢?現今的科學社群對女性(或是少數族裔)或許已不像「關鍵少數」的年代嚴苛,但似乎仍有張玻璃天花板影響女性科學家的發展。
讓我們透過泛科學這次的特輯來認識她們吧!這樣起碼下次在看到新聞報導在討論某位「女科學家」的非凡成就時,我們知道應該把重點放在他身為科學家如何帶我們突破知識的邊界,就如同我們談論任何一位科學家一樣。
本特輯包含三個部分,分別為那些用知識改變世界的女性、為什麼女性科學家這麼少,以及台灣女性科學家專訪。
那些用知識改變世界的女性
有在看泛科學的你,要在五分鐘說出十位科學家應該很容易吧?
那請問你的名單當中,有女性科學家?如果扣掉瑪麗.居禮之後又剩下幾位呢?你能試著在五分鐘內說出十位女性科學家嗎?(不准偷算你的科學家朋友!)
如果說不出來,那麼起碼起碼,記住以下這幾位科學家吧!
化學物語
不只有瑪麗·居禮:元素週期表背後的女性科學家
BrigitteVanTiggelen和AnnetteLykknes蒐集整理了在發現元素和探索元素特性過程中那些重要卻常常被忽視的女性研究人員的故事,並於今年(2019)1月28日發表於《Nature》評論上,我們將在這裡向大家介紹那些像居禮夫人一樣,徹底改變我們對元素理解的許多偉大女性。
活躍星系核・
2019/12/07
社會群體
照片中的人是誰?那些與瑪麗·居禮同時代,卻鮮為人知的女性科學家
當被要求在五分鐘內列出十位女科學家的名字時,將近五分之一的受訪者一個都列不出來。
那麼能列出來的呢?其中四分之三提到了居禮夫人,這裡面許多人只知道居禮夫人。
僅有1.2%的人能說出十位女科學家。
為什麼居禮夫人的光芒蓋過了其他女科學家?
活躍星系核・
2019/12/07
專欄
「核子研究的女王」吳健雄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5/31
1956年5月的某一天,34歲的楊振寧走進同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吳健雄的辦公室。
大他十歲的吳健雄在核子物理領域已有相當地位,以「中國的居禮夫人」著稱。
人們將永遠記得這位「核子研究的女王」、「物理學第一夫人」對宇稱不守恒的巨大貢獻。
張瑞棋・
2015/05/31
文明足跡
莉澤.邁特納──散發人性光輝的核子物理學家
二十世紀初期,原子核物理獲得飛躍性進展,從確立原子結構、發現同位素、到核分裂的研究等等,再再改變人類對世界的理解。
雖然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當時極為罕見,她們的身影依然在近代物理史留下不可抹滅的痕跡;其中,有個名字常跟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相提並論。
她好相處、與人為善、愛好和平,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拒絕參與原子彈研發的核物理專家──這就是核子物理學先驅莉澤.邁特納(LiseMeitner)。
科學大抖宅・
2016/11/07
專欄
埃米莉.沙特萊──奔放不羈的科學傳播者
史稱科學革命的這段時期,大大加深了人們對理性求取知識的信心。
然而,每當有新的科學理論出現,社會不見得能馬上接受,或要經歷觀點的衝突與思想的轉化;隨著證據越來越多,最後才獲得大多數人認同。
牛頓在發表他的理論之初,同樣面臨其他學說的競爭;其之所以能夠廣為人知、最終成為學界主流,某位女性居功厥偉──她參與了十八世紀學派間的論戰,也是史上第一位深刻理解牛頓學說的女性;她將牛頓以拉丁文寫成、內容艱澀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翻譯成法文,並鉅細靡遺地加上自己的解說和註釋。
法國當時是歐洲最強盛的國家,《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法文版的出現,對牛頓思想的普及帶來很大幫助,也間接促進其地位的確立。
奈何她的婚外情人名聲太過響亮,使其推廣科學的成就往往被後人忽略。
她,就是埃米莉.沙特萊(ÉmilieduChâtelet)。
科學大抖宅・
2019/12/17
化學物語
傑出的科學貢獻與多舛波折的人生:瑪麗.居禮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1/7
出生於波蘭的居禮夫人是法國第一位女性教授,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而且是首位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而兩次獎項分屬物理與化學不同學科,她更是史上唯一。
雖然她擁有如此多項榮耀,然而她所留下來的許多相片卻都未見愉悅滿足的笑容,反而多是嚴肅專注的凝重表情。
或許這多少反映了她命運多舛的一生。
張瑞棋・
2015/11/07
人體解析
破解DNA結構被遺忘的功臣:弗蘭克林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7/25
羅莎琳·弗蘭克林於1951年初來到倫敦國王學院時,已是X光晶體繞射技術的箇中高手。
她原本以為是要來研究蛋白質的結構,沒想到抵達後,主任藍道(JohnRandall)卻要她馬上接手威爾金斯(MauriceWilkins)手上的DNA研究計畫。
弗蘭克林聽從安排,但藍道卻未告知正在度假的威爾金斯,就此注定了兩人的不和,也為科學史上的一大憾事埋下伏筆。
張瑞棋・
2015/07/25
專欄
麥克林托克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6/16
1983年,美國遺傳學家芭芭拉·麥克林托克因發現基因轉位,而獲頒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距離她此項發現已過三十二年。
此一遲來的榮耀,恰恰反映出她的一生寫照:一位踽踽獨行、遠遠走在時代前面的遺傳學先知。
張瑞棋・
2015/06/16
環境生態
瑞秋.卡森——熱愛自然的科學寫作者
瑞秋.卡森生於1907年5月27日。
相較於其波瀾壯闊的人生、和成為環保經典的《寂靜的春天》,我們實在很難想像,當卡森於1934年黯然放棄攻讀博士學位時,又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打算……
科學大抖宅・
2016/05/24
好書搶先看
第一位女醫生!布蕾克威爾的毅力和信念——《與十九世紀傑出女性科學探險家相遇》上
伊莉莎白.布蕾克威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取得醫學學位的女性,也是第一個取得證照,開業行醫的女醫生。
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的婦幼醫院:「紐約婦幼診所」。
一八六九年,在英國成立「倫敦女子醫學院」。
二十世紀初期,許多傑出的女醫生,都是她培育出來的。
PanSci・
2019/05/16
好書搶先看
意外失明與永不放棄!成為醫學教育家的布蕾克威爾——《與十九世紀傑出女性科學探險家相遇》下
布蕾克威爾學成歸國後,在紐約市第十一街執業。
起初都沒有病人上門,她就主動出擊,到處為人義診,並且到教會演講「醫學講座——女孩健康教育系列」,後來講稿成書,廣泛流行,深獲好評。
她提出:「女性的細心與愛心,是成為好醫生的特質。
」也逐漸被一般人接受。
她的演講邀約,來自世界各處。
只有一隻眼睛的她,在講臺上精神抖擻,活脫就是熱愛人生的典範。
PanSci・
2019/05/17
好書搶先看
瑪莉.安寧:找到第一個完整魚龍化石的女孩—《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
發現魚龍、蛇頸龍等化石上的貢獻,被她認可為偉大的古生物學家之一。
最初最初,瑪莉.安寧只是個沒有受什麼教育的貧窮女孩,為了生活撿化石,卻因此癡迷的愛上了化石……
PanSci・
2016/12/22
專欄
她是考古學的先驅,也是劍橋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桃樂絲.加洛德(上)
紐納姆學院(NewnhamCollege)是劍橋大學的女子學院,1939年5月7日,一位大一學生寫信給家裡:「紐納姆現在的大新聞是,牛津或劍橋大學第一次選出來自紐納姆的女性教授。
目前還不清楚,她是否會成為大學的一員!」
這位「女性教授」是考古學家桃樂絲.加洛德(DorothyGarrod),她在1939年5月5日獲選迪士尼教授。
至於「大一學生」後來拍到DNA雙螺旋結構相片,她叫作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Franklin)。
寒波・
2019/12/06
動物世界
加洛德的掙扎與偉大:不是不能兼行政,但還是最愛考古研究|桃樂絲.加洛德(下)
迪士尼考古學教授不是如中研院院士那種榮譽頭銜,而是擁有實權與資源的高階管理職,掌管劍橋大學內考古學的教學與研究。
加洛德的學術專業非常強大,行政能力相對卻很薄弱,這其中有個人因素、也有性別因素。
寒波・
2019/12/06
專欄
史上最重要的女數學家──埃米·諾特忌日│科學史上的今天:4/14
二十世紀之前,科學領域幾乎是女性勿入的禁地,其中數學這個歷史最悠久的學科,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裏女數學家竟然屈指可數,更凸顯了女性長期受到的歧視。
埃米·諾特雖然在1907年得到了數學博士的學位,然而這不代表她已敲開學術圈的大門,相反地,諾特後來仍因她的性別與身分而遭受極不公平的對待……。
張瑞棋・
2015/04/14
專欄
艾妲.勒芙雷斯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10
近來寫程式成了一門顯學,歐巴馬在2014年12月8日還現學現寫,用Javascript在螢幕上畫了一個方形色塊,成為第一位寫程式的美國總統。
那麼史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是誰呢?答案出乎絕大部份人的意料之外:是一位出生於兩百年前的女性──艾妲·勒芙雷斯。
張瑞棋・
2015/12/10
太空天文
《關鍵少數》中的關鍵:那些電影裡沒告訴你的凱薩琳.強森
2017年1月上映的電影《關鍵少數》(HiddenFigures)描述三位非裔女性數學家:凱薩琳強森(KatherineG.Johnson)、桃樂絲范恩(DorothyVaughan)、瑪麗傑克森(MaryJackson),克服了性別、種族與專業上的種種考驗,於1960年代太空競賽時期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貢獻一己之力的故事;而本篇文章著眼於《關鍵少數》的主角凱薩琳.強森。
張瑞棋・
2017/01/13
為什麼女科學家這麼少?
「這位研究者非常優秀,不只從小就立志要讀理科,往後也憑藉努力在研究領域大放異彩」看到這些敘述,你的腦中浮現的是一位男性、還是女性呢?
許多人習慣看到男性讀理科、女性讀文科,但這種分別真的有什麼道理嗎?那些本該出現在理科努力的女孩兒究竟在哪裡呢?
專欄
芬克拜納測驗:我們不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討論「女科學家」?
當我們在討論一位「女性科學家」時,很多敘述似乎都讓人覺得彆扭彆扭的;很容易會提到她的配偶、她的家庭以及他如何養育兒女、她是第一位達到某某非凡成就的女性、她是所有女孩兒好棒棒的榜樣……。
而當對象是「男性科學家」時這樣的情況會發生嗎?該如何不要讓「性別差異」像鬼魅一樣如影隨形?
雷雅淇/y編・
2019/02/05
社會群體
科研世界裡的關鍵少數:現在是撕掉性別標籤最好的時代!
在台灣,很多人認同「多元」是我們的社會特性,如同台灣豐富多樣的生態,煞是動人。
但在迷人的科學、科技與技術裡,有「多元」這個元素嗎?當我們嘗試打開「性別」這個眼睛,好好看看科學與科技,它夠「多元」嗎?而性別「多元」,又有什麼益處呢?
PanSci・
2019/12/13
社會群體
性別和科學研究能量有關嗎?從三大資料庫看全球女性發明者參與度
性別所造成的經濟差異,呈現在薪資水準、教育程度和勞動參與率等各方面,其中又以女性在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等領域女性勞動力占科研13%,占工程專業人員的5.5%,顯示性別差異在特殊領域差距更大。
性別和創新的關連研究中,女性科研人員從投入學習到職業生涯等過程的統計數據非常少,特別是研究成果的「產出」統計資訊明顯不足。
本研究依其各機構之統計數據所推論出的女性發明者參與度,進行女性技術能量分析初探,並提出相關問題與建議。
ResearchPortal(科技政策觀點)・
2019/12/10
專欄
科研遇欺凌,女性為何忍?
女性在科學界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在看完《科學家的模樣》(PictureAScientist)這部紀錄片之後,發現事情比想像的更誇張……。
鄭國威Portnoy・
2022/02/24
認識台灣的優秀科學家
說了那麼多,讓我們回到台灣吧!在台灣,男性科研人員的人數是女性科研人員的兩倍多*;女性科學家仍是科研圈的關鍵少數,那些勇往知識邊界探索的科學家們,究竟歷經了怎樣的旅途、有著怎樣的心境呢?
Promo
首創「磁電子學」概念,物理新發現的喜樂是最強的動力!——郭瑞年專訪
在成為科學家的陡坡上,仍偶而碰到澆熄滿腔熱血的冰水迎面潑來。
社交和互動的缺乏若不改善,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女科學家繼續往上爬的動力與機會。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3/08
來自台灣
對抗全球蝦白點病,解開生物界哥帝爾斯結的關鍵領導者羅竹芳——《她們,好厲害》
羅竹芳畢業於輔仁大學生物系,陸續取得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系碩士學位、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水產學科博士學位。
一如AIDS,因一九八三年確認了HIV病毒,防治之路出現契機;蝦白點病的研究在一九九四年也終於獲得重大突破,致病的病原體蝦白點病毒終於被純化出來。
領軍的,就是羅竹芳與郭光雄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讓全球的蝦病防治終於邁出關鍵性的一大步。
PanSci・
2019/12/31
地球脈動
地下水也會引發微地震?成功改寫地震理論的馬國鳳——《她們,好厲害》
馬國鳳是國際知名的地震學家,研究一系列地震形成、破裂、結束的過程。
2004年參與並主持「台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透過跨國際合作研究,鑽取斷層帶的岩芯試樣,探究九二一大地震的成因和生成機制,成果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證實新原因假說:「其實地下水水壓引發爆裂,也會引發微地震。
」
PanSci・
2019/12/31
來自台灣
臺灣B肝防治世界第一!疫苗防癌的重要推手原是張美惠——《她們,好厲害》
張美惠投入兒童肝膽腸胃研究近三十年,在橫跨臨床、基礎和公共衛生的領域,均有獨步全球的發現,推行B肝帶原兒童防治、嬰兒大便卡,將糞便顏色篩檢與預防接種系統搭上線等等。
成為第三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傑出獎的得獎者。
PanSci・
2019/12/30
人體解析
因親情立志學醫,凝聚台灣抗癌能量的「癌症研究之母」彭汪嘉康——《她們,好厲害》
彭汪嘉康被譽為台灣「癌症研究之母」,曾在美國國家衛生總署服務三十三年,並擔任所屬國家腫瘤研究所細胞遺傳研究室主管;她成功證實人類腫瘤細胞起因於染色體的改變,並進一步從母親血液中判斷胎兒白血球及性別的可能性。
此外,她亦整合了台灣醫界的力量,推動成立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造福病患。
PanSci・
2019/12/26
來自台灣
想在科學領域發光發熱?鍾邦柱:不畫地自限、別投機取巧——《她們,好厲害》
鍾邦柱就讀台灣大學化學系,1979年取得美國賓州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之後繼續在普渡大學生物化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
1982年開始,擔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博士後研究員,受到指導教授的影響,決定踏入類固醇荷爾蒙的研究。
後來,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甫成立,她便加入工作,耕耘了將近三十個年頭,以類固醇荷爾蒙研究,享譽國際學術界。
PanSci・
2019/12/25
來自台灣
實驗就是從失敗中找成功:由大海中找出人類世的蛛絲馬跡──任昊佳專訪
任昊佳在研究上有卓越表現,曾獲得中研院榮譽博士後,32歲至臺大地質系任教,是當時臺大最年輕的老師,專攻氮的生地化循環、古海洋和古氣候研究的她,發表文章數度登在《Science》與《Nature》等國際頂尖期刊上,在今年獲得吳健雄學術基金會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
Suzuki・
2019/12/19
環境生態
「步道師」用鋤頭、石頭和木材鋪設山林合一的小徑——徐銘謙專訪
10多年前徐銘謙是個熱愛征服百岳的年輕人,她從爬山的經驗拋出這個問題,沒想到在找解答的過程中,竟轉換了自己的生涯方向,成為台灣少數的資深手作步道師,現為「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亦是臺大國發所兼任助理教授。
Suzuki・
2019/12/24
科學傳播
喜歡教書、喜歡台灣自由的研究學風,要讓語音助理「賈維斯」成真——陳縕儂專訪
十年前,資訊界的主流研究是網路搜尋系統,但陳縕儂有著不隨波逐流的精神,選擇「語音辨識」作為研究領域。
如今看來,語言理解、對話系統和機器智慧是很廣泛的領域,始終不缺研究主題,她將一切視之為幸運。
對於捨棄微軟工作而回到台灣從事教職,她一點也不感到可惜。
「教學是很快樂的事情!」她認為,把自己會的東西交給學生,看到學生從不懂到成為專家,可以跟妳一起討論研究問題,是一件無比有成就感的事。
Suzuki・
2019/12/11
專欄
是誰教機器人性別歧視?人工智慧複製人類偏見——高醫大性別所余貞誼專訪
AI居然嚴重偏好男性!?2018年亞馬遜宣布停止使用AI篩選求職履歷,演算法呈現出的數據,呈現出男女比嚴重不均,到底是誰教會AI性別歧視偏見?未來的機器人真的可以相信嗎?
科技大觀園・
2021/03/03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繁
简
延伸文章資訊
- 1世界最伟大的10位科学家排行榜让我们共同瞻仰伟人
近日,国内一专做行业排行榜的媒体排列出世界百大科学家投票活动,旨在让世界民众记住这些为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目前,第一阶段的投票结果已经出炉,让我们看看 ...
- 2科學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科學家是一個泛稱,廣義上指使用系統化的活動來發現新知識的人。狹義的定義指使用科學方法做研究,並且在一定的領域取得重要影響或者貢獻的科研工作者。
- 3HOW TO 成為科學家?(現代版) - PanSci 泛科學
科學家的工作是探索這個世界,研究包含宇宙內外運作的方式。利用過往的經驗或知識提出假設,再透過觀察和實驗來驗證,以實驗結果去支持或推翻假設,然後一而再、再而三 ...
- 4博客來-原來科學家這樣想:給青少年的相對論、量子力學
書名:原來科學家這樣想:給青少年的相對論、量子力學、天文學,培養科學素養的最佳讀物(三冊,附科學思維學習手冊),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9591799, ...
- 5【特輯】她是科學家- PanSci 泛科學
做研究本來常常就會失敗,會和你想像的不一樣,但也是因為跟想的不一樣,才是最創新的發現。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邁入第15 年,台灣萊雅鼓勵女性追求科學夢想,讓科學領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