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督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臺灣總督府(日语:台湾総督府〔臺灣總督府〕/たいわんそうとくふ)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 ... 1940年3月7日:警務局改為「警務局」、「法務局」和「外事部」;由6局變為7局1 ...
臺灣總督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臺灣總督府的機關主體。
關於其所在建築,請見「總統府(臺灣)」。
臺灣總督府廳舍,啟用於1919年
騎兵隊於臺灣總督府前迎接於1923年4月到訪的攝政皇太子裕仁
二戰時被轟炸過的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印
於大正九年(1920)官報中公布的新帽章,改原先的旭日章為臺字章.
臺灣歷史、臺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荷治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明鄭時期1662-1683
清治時期1683-1895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1945迄今
其他政權
宋治澎湖 ·元治澎湖 ·明治澎湖 ·淡水國 ·雞籠國 ·蛤仔蘭 ·大肚王國 ·卑馬巴 ·大龜文 ·加祿堂 ·崩山八社 ·普卡爾 ·斯卡羅酋邦 ·荷治雞籠 ·魍港十寨(諸羅外九莊) ·大明永和 ·林氏天運順天 ·陳氏天運 ·鎮海光明 ·張氏天運 ·戴潮春政權 ·大南澳政權 ·法佔澎湖 ·臺灣民主國 ·鐵國山 ·大靖政權 ·大明慈悲國 ·臺中地區治安委員會
臺灣專題史
政治史(憲法史-外交史-軍事史-戰爭史)
經濟史(貨幣史-鹽業史-糖業史-農業史-漁業史-林業史-建築史(百大建設-十大土木史蹟)-工業史-礦業史-煤礦史-茶業史-彩券史)
文化史(文學史-藝術史-
電影史-攝影史-漫畫史-
動畫史-臺語文史)
媒體史(報業史-電視史)
交通史(鐵路史-航空史-公路史-古道史-郵政史-通訊史)
體育史(棒球史-賽馬史)
教育史
社會史(人口史-猶太人史)
科學史(地質史-地圖史-氣象史-天文史-
鳥類學史-昆蟲學史)
臺灣地方史
臺北史(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
宜蘭史-桃園史
新竹史-苗栗史-臺中史
彰化史-南投史-雲林史
嘉義史-臺南史
澎湖史-高雄史-屏東史
花蓮史-臺東史-小琉球史
綠島史-蘭嶼史-龜山島史
歷史列表
臺灣歷史年表
臺灣古蹟列表-臺灣遺址列表
臺灣第一列表
臺灣舊地名列表
臺灣城市歷史人口列表
臺灣行政中心列表
臺灣歷代行政機關職稱列表
臺灣社會運動(黨外-臺獨-學運-環保-勞工運動)
臺灣統治者(總統)
史前臺灣歷史年表
荷治臺灣歷史年表
西治臺灣歷史年表
明鄭臺灣歷史年表
清治臺灣歷史年表
日治臺灣歷史年表
戰後臺灣歷史年表
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列表
其他史料
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
新帝國主義-臺灣抗日運動
太平洋戰爭-國共內戰
二二八事件-臺灣白色恐怖
美麗島事件-本土化運動
臺灣問題-臺海現狀
其他臺灣系列
人口-族群-經濟-交通
地理-文化-教育-法律
政治-政府-軍事-外交
臺灣主題首頁
閱論編
臺灣總督府(日語:台湾総督府〔臺灣總督府〕/たいわんそうとくふ TaiwanSōtokufu ?)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設於1895年,首長為臺灣總督。
目次
1介紹
2組織
2.1臺灣總督
2.2總務長官
2.3直屬部局
2.4所屬官署
2.5地方行政
3府報
4廳舍建築
5參考文獻
5.1引用
5.2來源
6參見
7外部連結
介紹[編輯]
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
臺灣總督府成立之初,設民政、陸軍、海軍三局。
民政局下置內務、殖產、財務、學務四部。
此外,乙未戰爭期間曾短暫命高島鞆之助為臺灣副總督,高島也是為期五十年之臺灣日治時期內的唯一副總督。
1896年,陸海軍兩局合併為軍務局。
民政局則在原本組織下增設總務、法務、通信共七局。
之後在1898年、1901年皆曾修訂總督府官制,最後在1919年的最後一次修訂中,民政部(原民政局)被廢除,軍事部份也改由臺灣軍司令官(直屬日本首相、不隸於總督府)負責。
於1940年代,日本當局為了推行大東亞共榮圈,計畫將行政簡化和內外地行政一元化,並於1942年11月將掌管日本屬地(外地)的拓務省分割改制為大東亞省、內務省、外務省,而原監督管理臺灣總督府之角色則從拓務大臣改由內務大臣擔任,臺灣總督府府內組織於同年12月亦為此進行了大幅度改制[1]。
不管怎樣變動,約略來說,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行政組織可分為直屬部局、所轄官署與地方行政三大部門。
其組織特色為「總督專制」,由臺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軍事等大權。
不管1896年發布的《六三法》及後來1906年《三一法》或1921年《法三號》,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政體皆採委任立法制度,總督府為當然之中央機關。
而一般政策形成過程,通常是由總督府的技術官僚制定法律政策後,即授權臺灣總督以「總督府令」命總督府各級單位、所轄官署或地方政府執行政策。
也因此,總督府轄下機關、尤其是地方行政機關的政策實行深具人治色彩,所有行政官員皆只以執行法律及管理行政為主要事務,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缺乏自主。
另外,地方行政基層係以警察為中心,除了一般治安維護外,舉凡政治思想、結婚生子、戶口管理,還有鴉片管理、公共衛生、徵收稅金、物資分配、地政調查等,均是警察的業務。
組織[編輯]
臺灣總督府之最高長官為「臺灣總督」,而在中央行政方面,總督之下於大正8年(1919年)之前設有「民政長官」(或稱民政局長官),大正8年(1919年)之後稱為「總務長官」。
另外,中央行政部門編制有總督官房與五局二部等機關。
臺灣總督[編輯]
主條目:臺灣總督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列表
任別
總督
任期
出身地
軍階/政黨
到任
生卒年
初期武官總督時代
1
樺山資紀(かばやますけのり)
1895/05/10-1896/06
鹿兒島
海軍大將
58歲
1837/12-1922/2
2
桂太郎(かつらたろう)
1896/06/02-1896/10
山口
陸軍中將
49歲
1848/11-1913/01
3
乃木希典(のぎまれすけ)
1896/10/14-1898/02
山口
陸軍中將
47歲
1849/11-1912/09
4
兒玉源太郎(こだまげんたろう)
1898/02/26-1906/04
山口
陸軍中將
47歲
1852/02-1906/07
5
佐久間左馬太(さくまさまた)
1906/04/11-1915/04
山口
陸軍大將
62歲
1844-1915
6
安東貞美(あんどうさだよし)
1915/05/01-1918/06
長野
陸軍大將
62歲
1853-1932
7
明石元二郎(あかしもとじろう)
1918/06/06-1919/10
福岡
陸軍中將
55歲
1864-1919/10/26
文官總督時代
8
田健治郎(でんけんじろう)
1919/10/29-1923/09
兵庫
政友會
65歲
1855-1930
9
內田嘉吉(うちだかきち)
1923/09/06-1924/09
東京
政友會
58歲
1866-1933
10
伊澤多喜男(いざわたきお)
1924/09/01-1926/07
長野
憲政會
56歲
1869-1949
11
上山滿之進(かみやまみつのしん)
1926/07/16-1928/06
山口
憲政會
58歲
1869-1938
12
川村竹治(かわむらたけじ)
1928/06/15-1929/07
秋田
政友會
58歲
1871-1955
13
石塚英藏(いしづかえいぞう)
1929/07/30-1931/01
福島
民政黨
64歲
1866-1942
14
太田政弘(おおたまさひろ)
1931/01/16-1932/03
山形
民政黨
61歲
1871-1951
15
南弘(みなみひろし)
1932/03/02-1932/05
富山
政友會
64歲
1869-1946
16
中川健藏(ながかわけんぞう)
1932/05/27-1936/09
新潟
民政黨
58歲
1875-1944
後期武官總督時代
17
小林躋造(こばやしせいぞう)
1936/09/02-1940/11
廣島
預役海軍大將
59歲
1877-1962
18
長谷川清(はせがわきよし)
1940/11/27-1944/12
福井
海軍大將
57歲
1883-1970
19
安藤利吉(あんどうりきち)
1944/12/30-1945/10
宮城
陸軍大將
60歲
1884-1946/04/19
總務長官[編輯]
日治時期最著名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初名為民政長官,1919年8月20日改名為總務長官。
該職位原為總督府民政局(後改為民政部)之首長,和軍務局並立。
在1919年《臺灣總督府官制》的修訂中民政部被廢除、軍事權也交由直屬天皇的臺灣軍司令官負責,但民政長官一職被保留並改名為總務長官,負責綜理庶務,負起實際上政府首腦的任務。
參見:民政長官
直屬部局[編輯]
臺灣總督府直屬部局於1920年後的變遷如下[2]:
1920年9月1日:營林局改為殖產局營林所。
1924年12月25日:遞信局、土木局和法務部廢止;由6局1部變為4局。
1926年10月12日:內務局文教課升格另設「文教局」;由4局變為5局。
1939年7月1日:殖產局米穀課升格另設「米穀局」;由5局變為6局。
1940年3月7日:警務局改為「警務局」、「法務局」和「外事部」;由6局變為7局1部。
1941年1月8日:外事部改為「外事部」和「企畫部」;由7局1部變為7局2部。
1942年11月1日:內務局改為「總務局」,財務局分為「財務局」和「國土局」,米穀局改為「食糧局」,法務局、企畫部和外事部整併為「外事部」「法務部」;由7局2部變為7局1部。
1943年12月1日:總務局廢止,國土局、殖產局、食糧局整併為「鑛工局」和「農商局」;由7局改為5局。
臺灣總督府內部部局變遷一覽
1920年9月1日
1924年12月25日
1926年10月12日
1939年7月1日
1940年3月7日
1941年1月8日
1942年11月1日
1943年12月1日
總督官房
總督官房
總督官房
總督官房
總督官房
總督官房
總督官房
總督官房
企劃部
外事部
外事部
外事部
外事部
法務部
法務局
法務局
法務部
法務部
內務局
內務局
文教局
文教局
文教局
文教局
文教局
文教局
遞信局
內務局
內務局
內務局
內務局
總務局
-
土木局
財務局
財務局
財務局
財務局
財務局
財務局
財務局
財務局
國土局
鑛工局
殖產局
殖產局
殖產局
殖產局
殖產局
殖產局
殖產局
農商局
米穀局
米穀局
米穀局
食糧局
警務局
警務局
警務局
警務局
警務局
警務局
警務局
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於終戰前的內部部局如下:
總督府評議會(諮詢機構)
總督官房
秘書官室、審議室、人事課、文書課、地方監察課、情報課
警務局
庶務係、警務課、經濟警察課、兵事課、防空課、警備課、保安課、衛生課(含鴉片癮者矯正所)
農商局
庶務係、農務課、耕地課、山林課、水產課、商政課、食糧部、獸液血清製造所
財務局
庶務係、主計課、稅務課、金融課、會計課、營繕課
文教局
庶務係、教學課(含博物館、臺灣神社臨時營造事務局)、救援局、國民精神研修所
礦工局
總務係、國民動員課、工業課、礦務課、電力課、土木課、地質調查所
外事部
法務部
所屬官署[編輯]
所轄官署有高等法院(名稱為總督府高等法院,以下正式名稱均如此例冠上「臺灣總督府」)、地方法院、專賣局、港務局、交通局、林業試驗所、評議會等。
其「局會所」轄下又設「部」、「分局」、「分所」等,屬下機關。
[2]
法院
高等法院-地方法院
高等法院檢察局-地方法院檢察局
供託局-出張所
交通局-總務課
鐵道部-列車課、自動車課、施設課等
港務局-基隆港務局、高雄港務局
專賣局-食鹽樟腦課、菸草課、酒課、各工廠等
氣象臺
臺北帝國大學
諸學校,如師範學校、專門學校、高等學校等學校
成德學院
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
陸軍兵志願者訓練所
海軍兵志願者訓練所
圖書館
各府立醫院
松山療養所
樂生院
養神院
各刑務所
中央研究所(1939年裁撤)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工業研究所
糖業研究所
天然瓦斯研究所
水產試驗所
神社
地方行政[編輯]
主條目: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臺灣日治時期之地方行政於終戰前設有「五州三廳」,州廳以下置市、郡、廳,郡及廳下置街庄。
1944年臺灣總督府組織圖
府報[編輯]
臺灣總督府創刊之《臺灣總督府府報》於1896年(明治29年)8月起發行,1942年(昭和17年)4月由「府報」改為「官報」。
發行計49年又2個月的時間,共發行府報、官報資料13,096號(還有號外及附錄約670餘次)。
與總督府有關及中央施行於臺灣的法律等都在這裡公布,可從此理解日本統治臺灣之法制記錄[3][4]。
廳舍建築[編輯]
主條目:總統府_(臺灣)§ 歷史沿革日本剛開始殖民臺灣時期,臺灣總督府是使用清代原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籌防局為辦公處所,但隨著日本經營臺灣的擴張,原址已經顯得太小,急需建造一座適合臺灣總督行政體系的辦公處所。
因此在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建議下,1907年5月,臺灣總督府在官方公報公佈總督府的招攬設計競賽,也是日本國內第一次正式的建築設計比賽。
競賽結果,土木局局長長尾半平及民間建築師等人,判定「甲賞」案鈴木吉兵衛的設計與荷蘭海牙國際法庭相似,因此被剔除不適用,並決定採用「乙賞」的基本設計案,該案是名建築師辰野金吾的弟子長野宇平治的設計。
但當時也有批評,認為長野設計是新古典主義建築,裝飾少且塔樓低,缺乏作為總督府的象徵意義[5]。
因此,根據龍野的建議,由總督府營繕科的森山松之助等建築師進行藍圖修改,將中央塔樓增高至60米,並增加建築物外觀修飾以更加華麗壯觀,象徵權力核心的意味更加濃厚。
明治33年(1900),臺北市區計畫委員長村上義雄所繪製的臺北市市區計畫圖,確認臺灣總督府的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一丁目,是一個完整街廓,計畫區內有民間的家屋及祠堂,在多次協議與調查後,完成徵收拆遷。
該建物自1912年6月1日開工,歷時7年興建,於1919年3月完工,耗費281萬日圓。
其中木作屋架及門窗木材、粉刷石灰等建材,都是以臺灣本地生產為主,而外觀紅色面磚及主體構造之水泥等,則是以日本內地或外國進口為主。
大正8年(1919)臺灣總督府大樓竣工時,是日本最高的紅磚建築,除了能抗震,適應熱帶氣候之外,塔樓還配備臺灣第一部電梯,並在大樓的四個角落設置吸菸室,以防止火災。
二戰期間,盟軍的轟炸及其導致的火災摧毀建築物的一部分。
昭和20年(1945)5月的臺北大空襲,總督府正面左側嚴重毀損,但未傷及建築主體,仍能整修使用。
戰後臺灣光復歸還中華民國,受創的總督府建築也大舉整修完畢。
民國39(1950)年這棟建築物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做為為總統處理公共事務的辦公處所,同時也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陳逢源.大東亞省開設と臺灣.臺灣公論.1942-10-01.
^2.02.1黃昭堂,《臺灣總督府》,黃英哲譯,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頁229。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臺灣總督府《府報》.斯土斯民展品列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官)報資料庫.[2018-01-31].
^『制海のいしずえ』義弟 片山徹吉と総督府庁舎片山徹、e-Bookland、2008年4月
來源[編輯]
黃昭堂著:《臺灣總督府》,2003年。
臺北市:鴻儒堂出版社。
莊永明著:《臺北老街》,1991年。
臺北市:時報文化。
宮澤繁著:《臺灣終戰秘史》,1984年,いずみ出版。
緒方武歲著:《臺灣大年表》,1943年,臺灣文化出版社。
又吉盛清著:《臺灣今昔之旅》,1997年,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武內貞義著:《臺灣》,1929年,臺灣刊行會。
日本近現代史辭典編注委員會:《日本近現代史辭典》,1990年,東洋經濟新報社。
「總督府所屬英譯名稱ニ關スル件」(1896年9月19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76007。
參見[編輯]
日本主題
殖民主義主題
臺灣主題
中華民國主題
建築主題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政府
中華民國總統府
朝鮮總督府(朝鮮日治時期的類似建築)
臺灣總督府軍務局(日語:台湾総督府軍務局)
臺灣總督府報
滿洲國政府公報(日語:満州国政府公報)
朝鮮總督府官報
外部連結[編輯]
臺灣總督府報1、臺灣總督府報2,中華民國文化部
府報,中央研究院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中華民國文化部
臺灣總督府前合照,臺灣商會
殖民地行政官事典
臺灣總督府英譯名稱GovernmentofTaiwan
前任: 臺灣民主國
大日本帝國臺灣1895年-1945年10月25日
繼任: 中華民國臺灣省
閱論編臺灣總督府內部部局總督官房 ·外事部(1940-) ·企劃部(1941-1942) ·法務局(1940-1942) ·法務部(-1924、1942-) ·民政部(-1919) ·陸軍部(日語:台湾総督府軍務局)(-1919) ·海軍幕僚(-1919) ·土木局(-1924) ·遞信局(-1924) ·內務局(-1942) ·總務局(1942-1943) ·文教局(日語:台湾総督府文教局) ·財務局(日語:台湾総督府財務局) ·殖產局(-1943) ·米穀局(1939-1942) ·食糧局(日語:台湾総督府食糧局)(1942-1943) ·農商局(食糧部)(1943-) ·礦工局(1943-) ·警務局外局交通局(鐵道部 ·遞信部) ·專賣局 ·供托局 ·港務局 ·法院 ·氣象臺 ·臺北帝國大學 ·諸學校 ·成德學院 ·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 ·陸軍兵志願者訓練所 ·海軍兵志願者訓練所 ·圖書館 ·醫院 ·松山療養所 ·樂生院 ·養神院 ·刑務所 ·中央研究所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工業研究所 ·糖業研究所 ·天然瓦斯研究所 ·水產試驗所 ·神社 ·委員會地方政府臺北州 ·新竹州 ·臺中州 ·臺南州 ·高雄州 ·臺東廳 ·花蓮港廳 ·澎湖廳其他總督府報 ·總督官邸臺灣總督 ·總務長官 ·民政部職官列表
閱論編臺灣各時期最高行政區劃及最高政府機構 荷西時期福爾摩莎(荷蘭東印度公司)|艾爾摩莎(西班牙帝國) 明鄭時期東都明京(承天府)|東寧 清治時期臺廈道(臺灣府)|臺灣道|福建臺灣省 臺灣民主國臺灣民主國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 中華民國時期臺灣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政府(自1998年起已虛級化))|中華民國(東南軍政長官公署(1949年-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
閱論編臺灣日治時期歷史事件專門史
總督府
總督
民政長官
行政區劃
抗日運動
原住民政策
軍事制度
臺灣守備隊
臺灣軍
警察制度
司法機構
高等教育機構
市區改正
臺北
高雄
公共住宅
神社
日本移民村
灣生
發電所
日臺交通
始政時期(1895-1919)
馬關條約
始政
臺灣民主國與乙未戰爭
隆恩埔戰役
分水崙戰役
八卦山之役
嘉義之役
蕭壟事件
雲林大屠殺
六三法
臺灣紳章
國語傳習所
芝山巖事件
住民去就決定日
三段警備法
臺灣賣卻論
陋習改正
鴉片
纏足
辮髮
隔離教育
公學校
小學校
臺灣銀行成立與臺灣銀行券發行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歸順會場事變
蕃人公學校與蕃童教育所
三一法
梅山地震
北埔事件
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阿里山鐵路主線通車
苗栗事件
五年理蕃計畫
太魯閣戰爭
高雄港拓建
臺中中學校創立
西來庵事件
臺灣列紳傳
臺灣勸業共進會
六三法撤廢運動
西班牙流感疫情
同化時期(1919-1937)
內地延長主義
法三號
南進論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
第一發電所
第二發電所
臺灣通史
臺灣詩乘
臺灣語典
地方制度改正
町名改正
州制
市制
街庄制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治警事件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民報
日臺共學
蓬萊米培植成功
米糖相剋
二林事件
桃園大圳
嘉南大圳
烏山頭水庫
臺灣農民組合成立
臺灣美術展覽會
臺灣民眾黨與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臺北帝國大學創立
霧社事件
臺灣話文論戰
嘉農棒球隊
古倫美亞唱片
望春風
臺灣文藝聯盟與臺灣新文學
新竹-臺中地震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
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
臺灣拓殖
皇民化時期(1937-1945)
皇民化運動
國民精神總動員
皇民奉公會
松山空襲
設置國立公園
大屯
次高太魯閣
新高阿里山
莎韻之鐘與國歌少年
五二七事件
國語家庭
國民學校
臺籍日本兵
高砂義勇隊
陸軍特別志願兵
海軍特別志願兵
高千穗丸沉沒
新竹空襲
高雄大空襲
臺灣沖航空戰
岡山大空襲
臺北大空襲
澎湖大空襲
戰俘營
高雄州特高事件
終戰
同盟國佔領日本
臺灣光復
後續事件及影響
反日情緒
舊金山和約
臺灣地位未定論
二二八事件
反華情緒
臺灣主體意識
臺灣人日本情結
慰安婦問題
親日人士
臺日關係
相關導航模板
臺日關係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
行政區劃
教育
日本移民村
望族
發電所
大型公園
←清治時期
閱論編大東亞共榮圈與其參與國家/政權和地區 大日本帝國內地
(南)樺太
樺太廳
千島群島
日本列島
琉球群島
外地
臺灣
臺灣總督府
朝鮮
朝鮮總督府
關東州(中國租借地)
南洋群島(國際聯盟託管地→南洋廳)
中華民國境內滿洲和內蒙古地區
滿洲國
察東特別自治區†
蒙古軍政府†
蒙疆聯合委員會†
蒙古聯盟自治政府
晉北自治政府
察南自治政府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漢地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上海市大道政府†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中華民國維新政府†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汪精衛政權)
南亞及東南亞境內獨立國家
暹羅
傀儡政權
緬甸國
菲律賓共和國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越南帝國
柬埔寨王國
寮王國
其他日軍佔領地
大宮島(關島)(日語:日本軍によるグアムの占領)
香港
大鳥島
熱田島(阿圖島)
鳴神島(基斯卡島)
諾魯(英語:JapaneseoccupationofNauru)
馬來亞
(北)婆羅洲
昭南島(新加坡)
聖誕島(日語:日本軍のクリスマス島占領)
納閩
東印度
獨立準備委員會(日語:独立準備委員会)
東帝汶
紐幾內亞島
索羅門群島
印度支那
相關條目
滿蒙問題(1920年代)
九一八事變(1931年)
華北五省自治(1935年)
七七事變(1937年)
中國抗日戰爭(1937年)
〈東亞新秩序(日語:東亜新秩序)〉(1938年)
〈基本國策要鋼(日語:基本国策要綱)〉(1940年)
〈日滿華共同宣言〉(1940年)
大東亞戰爭(1941年)
大東亞建設審議會(日語:大東亜建設審議会)(1942年)
大東亞會議(1943年)
〈大東亞共同宣言(日語:大東亜共同宣言)〉(1943年)
〈小磯聲明(日語:小磯声明)〉(1944年)
†在大東亞會議召開前已消失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總督府&oldid=68652589」
分類:臺灣總督府臺北市已解散組織1895年台灣建立1945年台灣廢除1895年日本建立1945年日本廢除隱藏分類:含有日語的條目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English日本語한국어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第45期中華民國98年12月31日發行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 ...
本書為延續性之專業譯本,譯自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印之《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原著第六章「地方警察機關的變革」內文,記述明治29年4月復行民政後之地方官官制、地方 ...
- 2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 昭和8-14[1933-1939] ;. 可在總圖書館 總圖5F楊雲萍文庫(洽櫃臺調閱) (575.8931 4032 1933a)獲得 查看其...
- 3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 Google Books
Title,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Volume 1. Taiwan Sōtokufu keisatsu enkakushi, Taiwan. Keimukyoku ·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 4日治時期警察機構沿革與分布
總督府在日治初期改隸紛亂「乙未之役」結束後,於1896(明治29)年四月開始實施 ... 但在「軍憲警三段警備制」下,專責警務的警察署負責的區域只為平靜地帶,對治安的 ...
- 5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篇)中譯本III - 博客來
本冊為延續性之專業譯本,譯自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印之《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原著第六章「地方 ... 此書不僅探討日治時期之警察制度,亦為研究臺灣史必備之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