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推理】謀殺與創造之時香港推理小說家群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香港,推理小說可算是較小眾的類型文學,但其實仍有香港作家正在開拓這巿場,作品甚至售出電影版權。

在詭計與設定,本格與社會派之間,來讓我們走進香港 ... 文化 系列 社會 藝文 飲食 專欄 健康 教育 時尚 設計 影片 【香港有推理】謀殺與創造之時 香港推理小說家群像 Share 返回藝文 我的收藏 所有收藏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 ADVERTISEMENT 藝文 【香港有推理】謀殺與創造之時 香港推理小說家群像 02.08.2018 匡翹劉玉梅、梁俊棋(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 留言 推理小說應該是智能遊戲還是走進社會的黑暗面?這就是本格派與社會派的分野。

「漢密特與錢德勒(當然在此還可加上其他人的名字)都是優秀作家,也都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受評論家認真看待,但他們終究不是托爾斯泰或艾略特,而且也不應一視同仁。

」某些推理小說迷看到這番言論可能大動肝火,但此番話畢竟出自推理小說評論界第一把交椅朱利安.西蒙斯(JulianSymons),卻讓人不得不思考推理小說是否文學這回事。

與此同時,可能又有一班推理小說迷甚至是作家,他們根本不關心文學與否,對他們來說,推理小說可能不過是一種娛樂。

X 本格派與社會派 香港的推理小說潮流,多承沿日本的推理小說發展。

而其實推理小說這名詞本身就來自日本,起初日本是用「偵探小說」來稱呼廣義的推理小說,又到了1940年代,由木木高太郎提出了推理小說這分類,專指具備推理元素的小說。

後來,甲賀三郎又將強調純粹邏輯推演的推理小說定為「本格派」,即正宗的意思;而專注異常心理與犯罪現象的則稱之為「變格派」。

後來,又演變出以反映社會現象的推理小說,以松本清張等人為代表,一般稱為「社會派」。

陳浩基,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是近年香港代表的推理小說作家。

在香港,推理小說可算是較小眾的類型文學,但其實仍有香港作家正在開拓這巿場,作品甚至售出電影版權。

在詭計與設定,本格與社會派之間,來讓我們走進香港推理小說的大門。

要數香港推理小說的主要人物,必然會提到陳浩基。

2011年時以《遺忘.刑警》榮獲第二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作品《13.67》售出十二個國家的版權,電影版權被王家衛買下,同時獲得2017年度日本「週刊文春推理Best10(海外部門)」及「本格推理Best10(海外部門)」兩大推理排行榜冠軍。

出道快十年,問到陳浩基是否覺得現在是寫作生涯一個較順暢的時期,他卻笑問是指經濟上還是創作上,「老實說,早幾年反而是創作更為順暢的時期,那時沒有太多的旁騖,可以讓我專注寫作,但例如到了寫《網內人》到一半時,英國版《13.67》的編輯希望我作校對,那就花了我好些時間,完成後我又要再翻看《網內人》寫好的部分,才能重拾寫作的節奏。

」 像在2018年香港書展期間,他的《13.67》推出了香港修訂版,一連串的訪問與活動,又打斷了他的寫作節奏,「我是那種一寫順了就停不下來的作家,我不能像村上春樹般,每天就只寫一段時間,其餘時間可做別的事情。

」於是寫長篇對他來說其實是困難的事情。

「在寫《13.67》時,我原來打算寫完這長篇,就要寫短篇賺賺錢,但怎知道這部作品如此受歡迎。

」 單是《13.67》,已經售出了十二國的版權,陳浩基已經以推理小說家身份在國際站穩陣腳。

貼近日本文化 《13.67》的第一章,原來只是陳浩基參加台灣推理作家協會一個內部比賽的作品,然而因為超出了字數限制,才留為己用發展成長篇作品。

陳浩基是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海外會員,這點又看到了香港推理小說與台灣的關係,因為香港沒有推理小說專屬的獎項,香港推理小說作家往往會參加台灣的比賽,例如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或是由日本大師島田莊司發起的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

陳浩基兩個獎項都曾獲獎,而當年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得獎的回報之一,就是作品可被翻譯成日語,那也是陳浩基進軍日本的契機之一。

「香港的推理小說文化,其實受日本影響很深。

除了看改編成日劇的作品外,台灣在無視版權的年代大量翻譯日本作品也是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香港與日本的文化比較相近。

例如香港作家寫美國盛行的冷硬派作品,你也許會覺得格格不入。

」 陳浩基自己的作品,比較偏向本格派,但也有社會派的特色。

「對我來說,我寫作的重心是事件本身。

事件的佈局如何,詭計如何安排等等。

我覺得推理小說必定是以事件為核心的。

當然,有時我也會花多了時間在人物描寫上,例如《網內人》,但那也是因為事件本身需要更多的人物描寫。

」而就算如《13.67》,多宗案件發生在香港歷史中關鍵的年份,但那些歷史也只是被側寫進事件之中,「關於文學性,我其實沒有想太多的。

我的寫作動機,從來就是娛樂。

推理小說就是要有娛樂性,要讓人感到意外。

而事實上,作品是否有文學性,那其實不到我去說的。

」 他以《唐吉訶德》、《西遊記》等曾經的通俗作品為例,「往往要等時代過了,你才會知道作品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唐吉訶德》推出時,其實是與當時盛極一時的騎士文學對着幹,因為當時已經不是騎士年代了,但人們仍讀着過時的騎士文學,《唐吉訶德》就像是惡搞作品般出現,但推出後卻幾乎滅了騎士文學了。

它是流行作品,人們閱讀是為了娛樂的,但多年後它就成了經典。

」 陳浩基與英國推理小說作家IanRankin 流行文學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如果推理小說放棄了娛樂,那可能就什麼都不是了,「娛樂不一定是看完哈哈笑的,那也可以如湊佳苖的《告白》般,讓人讀後不舒暢的。

那些也可以是娛樂。

」 在娛樂的前提下,陳浩基的出現,好像象徵香港推理小說有了新希望,「我在日本上榜時,日本那邊也有聲音說華文甚至香港推理小說是否興起呢?我當然也希望如此,但其實推理小說在香港未有生根,那大概因為推理小說盛行的國家,其中一個要求就要是個知識型的社會。

」 縱然如此,陳浩基仍希望繼續當一名推理小說家,「與王家衛開會初期,他有問過我是否想當編劇,而我不太想做。

香港好的編劇也多的是,你要數推理小說家卻沒多少個。

我希望寫好自己的推理故事。

」陳浩基說。

香港的本格與社會派 文善與陳浩基同樣獲得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 香港的推理小說當然不只陳浩基,在近年香港其實出現不少推理小說作家,不只屢屢獲獎,而且甚至有作品將會改編成電影。

如文善的作品《逆向誘拐》,作者將她的會計專業知識放到推理解謎中,便是一例。

文善1995年便移居加拿大,開筆比陳浩基更早,《逆向誘拐》則比陳浩基晚一屆獲得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及後更推出了日文版。

在華語推理界,島田莊司大有名氣,除了因為他本身的小說創作,以他命名的推理小說創作獎亦是原因。

一般文類,鮮少有作家會以自己名義在海外設立獎項,島田莊司此舉,其實有不同的因素。

其一是推理小說是一種傾向有規範的文類,由早期RonaldKnox提出的「偵探小說十誡」,到島田莊司提出的「廿一世紀本格宣言」等,處處可見此文類規範化的特質。

而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參賽作品,更需要符合島田莊司對本格的定義,可知一二。

伸引開來,又可見島田莊司的意圖──通過在華語地區的獎項,培養出一班海外的認同他理念的生力軍,為日本日漸疲弱的本格派──當然是以島田莊司的定義──加添新血。

從這裏可以看到香港推理小說家其實甚受日本本格派影響,島田莊司為日本本格派的大師,來到台灣這華文地區,其實是想培養出一班對推理小說與他有共同理念的作家。

「當年《逆向誘拐》日本版是由文藝春秋出版,剛好其時陳浩基的作品也推出了,他的作品當然是焦點,但我的放在旁邊,感覺上好像有華文推理小說在日本興起的感覺呢。

」文善笑說。

就如許多香港人般,她接觸推理是因為日本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後來才知道,有許多其中的詭計,其實都來自經典的推理小說。

」 島田莊司在台灣舉辦推理小說獎,目的之一是推廣他定義中的本格派推理。

更寬廣的推理 文善因為曾獲得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現在是協會少數的海外會員之一,而今屆她也有參與獎項的初審工作。

而今年如果幸運的話,香港會再多一位會員,因為香港新進推理小說家冒業,以《古典力學的象徵謀殺》入圍了決選。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這獎項,比賽其實也愈來愈多元化,其實將推理的定義看得比較寬。

」文善說。

其實由20、30年代起日本出現推理小說,到60年代本格式微,及後80年代新本格歸來,這些都是愛好日本推理小說的讀者應該熟悉的歷史,「因為幾乎在每一本翻譯的導讀上,也會再說一次這歷史!」冒業笑說。

但這也反映了推理小說除了有許多規矩外,一直以來也不斷更新定義。

讀者永遠追求合理的意外感,這歷史埋積下來的變化過程,其實是給予作家極大的挑戰。

例如冒業的作品,其實是挑戰了讀者的想像,因為「受害人」是一顆蘋果。

「在房間之內,有蘋果摔破了,但證據顯示那蘋果是從看似不可能的高度摔破的。

」冒業如此形容自己的參賽作品,「那其實都是新本格的作品,雖然沒有殺人,但其實是運用了物理知識去設定出謎團。

」 冒業早前前往台灣參加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微文獎的頒獎禮,其作品入圍決選,最終雖然未能奪得首獎,但也為香港推理小說爭取更多關注。

小說存在價值 冒業指出,島田莊司在《21世紀本格宣言》中,認為新本格的未來發展應該糅合電腦、網絡、醫學、大腦研究等新科技元素,「新本格另一特色,是閱讀時的爽快體驗。

以小說為載體,新本格其實保留了許多叙述上的特色,例如是叙述式詭計,即以文字叙述去誤導讀者。

」 自言不太關心推理小說的文學性,冒業關注的反而是小說的特色,「影視化其實會限制推理的空間,如東野圭吾的作品,許多本身就是為了影視化而寫的,那小說本身可能就受影響。

小說的好處是心理的描寫空間較多,其本身有其存在的價值。

」 立場外的真相 而香港也不只得本格派的推理小說,如今年剛推出極短篇小說集《人間百詭》的子謙,則希望走上社會派系的路線。

「在社會派系中,詭計或案件,其實只是一個窗口去了解社會。

推理小說,可以讓讀者了解到一個地方真正的一面。

」 子謙希望寫出更多社會派的推理小說 自言《人間百詭》只是練習式挪用了許多經典的詭計,但因為篇幅較短,讓讀者未及思考就得到驚奇的效果。

子謙覺得自己的更長篇的推理作品,應該是介入更多社會的觀察。

「我覺得,那是一種尋找真相的精神。

為什麼香港歷來沒有太多推理小說?那可能因為大家對真相並不熱中。

在日本,找真相就是正義。

不論你的身份背景如何,如果證據指出你是兇手,那就是真相。

」 這種不問立場、只看證據的做法,看似合理,但在香港往往不是這回事。

子謙認為這局部解釋香港為什麼不盛行推理小說,因為香港人往往沒有那種求知求真的精神。

他以林子健事件為例,「當傳真社報道證據時,卻有許多人會因為立場,而覺得他們不該報道,因為那對建制有利。

這就不是對真相的追求了。

」 子謙的新作《人間百詭》,內有一百篇讓人驚奇的短篇小說。

ADVERTISEMENT 匡翹劉玉梅、梁俊棋(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推理小說陳浩基本格派社會派 延伸閱讀 藝文 2019.08.07 道盡人性光暗面 湊佳苗創作變奏曲 湊佳苗告白贖罪 藝文 2018.10.02 【一路向東】港產小說家連登推理榜首日本讀者好奇:誰是陳浩基 推理小說社會派本格派 OlderPosts 從人說到城巿,然後又從城巿回到人的所在。

關於美學、藝術、設計、城市和日常,這裏有我們的看法。

訂閱電子報 本人同意隱私條款 明周娛樂 私隱政策 免責聲明 廣告服務 聯絡我們 萬華媒體雜誌平台 ©2019OneMediaGroupLimited.Allrightsreserved. 熱門搜尋 周耀輝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