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念 - 超普通心理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但大小恆常性也常常令人產生視覺錯覺,Muller-Layer錯覺是個常看到的例子,兩條看似 ... 深度知覺(depth perception),即為判斷物體相對於自己的方向(direction), ...
超普通心理學
序言
心理學緒論
章節摘要
核心概念
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心理學研究法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行為的生理基礎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感覺與知覺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中文的知覺與辨識歷程
顧客知覺的服務行為與顧客滿意度的關係:國民性格的調節效應與本土、外商公司的比較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科普雜誌
《打開認識世界的窗口:知覺與錯覺》
《氣味之謎:主宰人類現在與未來生存的神奇感官》
影音資料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意識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參考資料
學習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古典制約
操作制約
認知
最新研究
注意力對學習的影響力
類音字學習
自我效能
第二語言學習
問題本位學習
本土研究
學習動機
問題本位學習對於本土教育的應用及研究
學習中文字方面的研究
學習專注力的量化評估與專注力提升
生活應用
古典制約
操作制約
認知
書籍影音
書籍文章
網路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記憶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記憶的介紹
遺忘的現象
記憶的有趣現象
增進記憶力的方法
最新研究
睡眠與記憶
錯誤記憶
本土研究
記憶與疾病
工作記憶與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
感官記憶
生活應用
記憶術
感官與記憶
聰明藥丸——促進記憶的食品與藥物
耳蟲現象(earworm)
記憶也能變魔術?
書籍影音
科普書籍
網路影音
科普文章
電影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智力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本土研究
最新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一生的發展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幼年期的發展
青少年期的發展
成年期的發展
老年期的發展
最新研究
幼年期之研究
青少年期之研究
中老年期之研究
本土研究
家庭環境對發展的影響
社會觀念對發展的影響
初老年人的發展
生活應用
兒童發展心理學
中青年發展心理學
老年發展心理學
書籍影音
幼年期發展
青少年期發展
成年期與老年期發展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語言與思考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動機與情緒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動機
情緒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壓力與健康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何謂壓力
心理反應
生理反應
心理因素與反應
因應
最新研究
寬恕也能減輕壓力!?
壓力無助於健康飲食?
社會中不同族群之健康不平等
弱勢壓力與性別傾向健康研究中的復原力
大學生生活滿意度與壓力、戀愛的交織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健康心理學
健康心理學延伸應用
精神官能症
精神病
正向心理學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性格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心理異常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歷史觀點
心理異常的判定
悖論
心理異常的臨床解釋:七種取向解釋心理異常
分類模式:心理異常見類型
現代社會中的心理異常:社會觀感
最新研究
能不能康復?心理異常恢復
自我傷害的誘惑與探討
例子:自我印象與飲食失調的關係
不幸童年與非自殺性自殘的關係
心理異常與病態賭博
本土研究
中國病例研究
靈魂附身現象
地震受災戶心理異常研究
我們可以做什麼?
生活應用
自殺:合理還是反常行為?
網路成癮
強迫症
自我傷害
書籍影音
科普文章
科普書籍
網路影音
相關電影電視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心理異常的治療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社會心理學
章節摘要
核心觀念
社會認知、基模、歸因
印象與偏見
態度
從眾、順從與服從
人際關係
團體與利社會行為
最新研究
本土研究
生活應用
愛情心理學
犯罪心理學
運動心理學
工業心理學
書籍影音
關鍵詞彙
參考資料
PoweredbyGitBook
核心觀念
核心觀念
壹、感覺
小時候我們都曾經聽過〈瞎子摸象〉這個寓言故事,雖然故事的最後是要告訴我們事情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從故事內容中,這些視覺障礙的人們雖然無法透過視覺看到大象,但是他們透過觸覺了解到大象的外型,這就是因為我們的周圍神經系統的感覺器官,將感知到的東西傳遞到大腦,我們才可以藉此了解周遭的環境,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感覺」。
在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的層面上,我們以心理感覺是物理刺激的函數來表達兩者之間的關係,數學公式上可以表示成:心理感覺=f(物理刺激),我們將造成心理感覺50%成功率的物理刺激強度設定為「絕對閾」(Absolutethreshold),但是低於絕對閾的物理刺激仍然會對感知造成影響;老化會造成感知的退化,便是因為絕對閾的提高所造成。
舉例來說,視覺的絕對閾是在黑暗中看五十公里外的蠟燭;聽覺為在安靜的情況中聽六公尺外的時鐘滴答聲,諸如此類。
而能夠分辨兩刺激強度差異的最小值,我們稱之為「差異閾」(Differencethreshold),又稱為「恰辨差」(JND,JustNoticeableDifference),心理學上有兩種公式可以表達刺激和差異閾之間的關係,一為韋伯律,另一為費斯納定律,在此暫不討論費斯納定律。
韋伯律(Weber’slaw)的公式為{ΔI/I=constant}I為原來的刺激值,ΔI為差異閾,將ΔI對I作圖,我們可以得到一斜率為正的斜直線,如下圖。
這一章我們將探討物理刺激如何轉導為生理訊號,以下會依序介紹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皮膚感覺......。
一、視覺
視覺對於人類是相當重要的一種感覺知覺,人的知覺經驗有超過半數都是來自於視覺。
從生理上來說,視覺是透過光線刺激周圍神經系統的感覺器官,將光訊號轉變為神經訊號後,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因此我們能夠感知到影像。
人眼能夠解讀的光線為可見光,波長介於約400至700奈米,確切的範圍因人而異,當光線照射到眼睛,光線會依序穿透人眼的角膜、虹膜、瞳孔、水晶體,最後折射投影到視網膜。
Trevarthen(1968)發現人類有兩種視覺系統,分別是聚焦視覺系統(focalvisionsystem)以及環繞視覺系統(ambientvisionsystem)。
聚焦視覺為一般我們熟知的視覺系統,主要說明"Whatisit?”;環繞視覺則專門於運動控制,說明”Whereisit?”和“WhatamIrelatedwithit?”一般我們最為熟知的是聚焦視覺。
眼睛的視網膜上有兩種視覺感官細胞將接收到的光訊號轉變為神經訊號,分別為視桿細胞(rodcell)及視錐細胞(conecell)。
視桿細胞只具有一種分辨顏色的色素,所以對於顏色變化較不靈敏,通常在光線不佳的情況下是由此種細胞負責將訊號轉換成影像,而且它對於物體的移動相當敏銳;視錐細胞則是具有三種處理色彩的色素,為我們所熟悉的RGB,紅色、綠色、以及藍色,這三種顏色為光的三原色,它可以透過組合而呈現不同的色彩,故視錐細胞對於顏色較為敏銳。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夜空中只能看到黑白的星星,儘管有些星星是有顏色的。
在夜裏起床去廁所的時侯,都盡可能不開燈,不是怕影響家人睡覺,是因為開燈就會有種刺眼的感覺。
為什麼會刺眼?因為我們睡覺時習慣在黑暗中,使用的是視桿細胞,當我們突然遇到明亮的環境,人眼需要一段時間由視桿細胞過渡到視錐細胞,這個過程稱為亮適應(lightadaptation),反之為暗適應(darkadatation)。
亮適應指對逐漸明亮的光線生理調整視錐細胞變得較活躍;暗適應指對逐漸黯淡的光線的生理調整,此時則是視桿細胞變得較活躍。
工程心理學家在設計環境或產品時,會將亮適應與暗適應考慮進去。
當人們從極亮或極暗的環境中進去或出來時,無法看得清楚。
因此,戲院內的出口號誌必須在暗適應產生前就能夠輕易地被看到;階梯應該有扶手、特殊的燈光或是景是以提醒人們。
雖然每一次進入明亮或和環境時適應都會發生,但當老年時我們會失去部分暗適應的能力,因此,在設計老年人居住的環境時光線的變化應該變得比較慢。
每一種感官經長時間刺激後都會感覺到疲勞,而所謂的視覺疲勞,有一個小測試,當我們眼睛盯著某一種顏色看,持續一段時間後再去看一張全白的紙,我們將會看到一模一樣的圖形,但是卻是互補的色彩,這個後來在白紙上看到的影像,我們就稱之為「後像」。
二、聽覺
(一)
聽覺是耳朵與聲波互動的結果,而聲音是由一種由機械力產生的作用,當聲音發出後,會撞擊介質中的分子,被撞擊的分子會推動另外的分子,而此分子又會再撞擊另外一個分子,造成一個三度空間的機械能波,因此,有關於聲音的傳播,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系列看不見的波長,任何一個可以使得空氣震動的物體,如音叉、琴弦等等,都可以產生聲波。
聲波的頻率(音調)決定了人耳聽覺上音高,聲波的振幅(強度)代表其蘊含的能量,決定了人耳感覺上的響度,通常以分貝(dB)表示。
(二)聲音與人耳
人耳是怎麼將這些聲波轉換為聽覺感受的呢?實際上,我們外表可見的耳朵,又稱為「耳廓」,實際上只是耳朵的一小部分,是匯聚聲音的通道。
當聲音進入耳朵之後,聲波會對耳朵裡面的鼓膜撞擊,從而產生震動,進一步地,又會使得三塊有關聽覺的骨頭震動,稱為聽小骨(Ossicles),他們分別是錘骨(Malleus)、砧骨(Incus)、鐙骨(Stapes),這些骨頭將鼓膜與耳蝸聯結起來。
耳蝸是組成內耳的重要器官,形狀像是蝸牛,耳蝸可以說是真正的聽覺器官,上面帶有微小的毛細胞,當聲波進入耳朵後,震動會使得耳蝸內的液體震動,而裡面的毛細胞會對液體的運動進行探測,並且將剛剛產生的神經衝動傳遞到大腦。
如上圖人耳構造。
(三)我們如何辨認音高?
人類是怎麼分辨傳遞到大腦的聲音高低呢?聽覺的「頻率理論」認為,隨著音高的增加,聽覺會產生相同頻率的神經衝動,像是5000赫茲的音高,會進而造成5000赫茲的神經衝動。
另外一種理論叫做「位置理論」,位置理論認為,不同音高的聲音會激活耳蝸中不同的特定區域,高音區位位於耳蝸底部,低音區位位於耳蝸外部。
大體而言,人耳一般可以聽到的聲波頻率,約位於20到20000赫茲之間,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對此範圍內的中間範圍頻率最為敏感,特別是音調的變化。
(四)聲音的定位
聲音的定位來自一個很直觀的現象,首先,我們的雙耳位於頭部兩側,可以分辨十萬分之一秒的速度差異,當聲音來自右側時,聲音會較快抵達右耳;另一種方式,是透過聲音到達耳朵的強度差異,以上兩種方式,都可以幫助我們倚賴聽覺來理解環境與監控周遭的事件。
(五)聽覺的喪失
聽覺的喪失又稱為耳聾,有關於耳聾的理論,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做「神經性耳聾」,是由於毛細胞或是聽覺神經受到損害所造成的,因為聽覺信息在抵達大腦之前就會遭到阻斷,所以,這種神經性耳聾是沒辦法用助聽器處理的。
另一種耳聾,我們稱之為「刺激性耳聾」,指的是過大響度的聲音,損害了耳蝸中特定區域的毛細胞,如果你長期在噪音環境中工作,可能會造成刺激性耳聾,而毛細胞一旦受損後就將不可恢復,需要多多注意。
三、味覺(Gustation)
味覺,顧名思義就是味道的知覺。
我們之所以能夠嘗到各種味道,主要是由於舌頭上的味蕾作為接受器,接收化學分子傳送訊號到大腦所反映出的各種感覺。
目前已知人類的味蕾總共能夠分出五種味道,分別是酸、甜、苦、鹹、鮮。
人類對各種味道的敏感度也不同,一般來說,苦和酸的東西是不可食用的,因此對苦味和酸味的敏感度較高,可防止食物中毒。
第五種基本味道,鮮,日文稱作Umami,Umami的味覺接受器對麩胺酸特別敏感,而味精(MSG,主成分為麩胺酸鈉)提味的作用就是利用其含有大量的麩胺酸。
辨識味道所仰賴的結構,即為舌頭上的味蕾(Tastebud),人舌頭上的味蕾約有10000個,但每個人的味蕾數量差異很大,因此某些人對味道更為敏感。
這群味蕾接受器細胞位於舌頭的乳突內,當味覺接受器接觸物質時,味蕾被活化,激發神經衝動,將信息傳至大腦。
甜味和苦味由特定形狀的感受器與特定的化學分子配對所產生,而鹹味與酸味則是由帶電的原子進入味細胞末端所產生。
味覺能力會隨著時間退化,隨著年齡增加,味覺細胞的更新速度變慢,味覺逐漸消失。
這也許解釋了為何許多孩童不喜歡吃菠菜和內臟,因為他們與成人的味覺感受不同。
四、嗅覺(Olfaction)
空氣中的氣味分子經過鼻腔後,傳到鼻腔(Nasalcavity),嗅粘膜(Olfactoryepithelium)上的嗅覺接受器與分子接觸,電子化學訊息在此產生,訊息經過鼻腔神經元纖維到達嗅球(Olfactorybud),將訊息處理後傳至大腦中。
許多食物嘗起來並沒有味道,透過嗅覺我們才能分辨它們,例如:巧克力、咖啡、大蒜、葡萄酒、威士忌等,這也說明了為何感冒的人,總覺得食物嘗起來沒味道。
研究發現約有1%的人完全沒有嗅覺,這樣的患者在生活上有諸多不便和危險,例如在火災中聞不到煙味,而沒有及早察覺火災的發生,或因誤食變質的食物,而產生食物中毒的症狀。
有些人聞不到特定氣味,稱為嗅盲或失嗅症(Anosmia)。
這樣的症狀說明,不同氣味分子對應至不同的嗅覺接受器,對於人類而言,大約有300~400種嗅覺接受器存在,可感受到約10000種氣味。
失嗅症是由於過敏、感染、或頭部創傷,而使嗅覺神經損壞,接觸某些化學藥品也可能引起失嗅症,例如:氨水、化學顯影劑、染髮劑等,因此避免吸入有毒物質,才能保護嗅覺功能的健全。
新生兒對香味和臭味的反應並無太大差別,這說明了對氣味的喜愛或厭惡是侯天習得的。
例如,若某人在生日宴會上第一次聞到臭鼬的味道,可能會喜歡上這樣的味道。
外激素或信息素(Pheromone)是透過空氣傳播的化學信號,是聞不到的,但能讓人產生被吸引、厭煩、焦慮等情緒,外激素也在動物的交配、家庭成員識別、領地標記等扮演重要腳色。
外激素的接受器是鋤鼻器(Vomeronasalorgan),位於鼻中隔兩側與神經細胞相連的凹陷處。
五、皮膚感覺
皮膚下不同的接受器讓我們能感受到各式各樣的感覺,而皮膚感覺包含:(1)觸覺(2)壓覺(3)痛覺(4)冷覺(5)熱覺皮膚的感覺受器。
眼睛表面雖然沒有觸覺感受細胞,但因為那裏有許多游離神經末梢,因此五種感覺都能接受到。
而皮膚上約有20萬個對溫度反應的神經末梢,50萬個對觸覺、壓力反應的神經末梢,300萬個對痛覺反應的神經末梢。
太多的刺激通常會造成痛覺,疼痛警告我們組織受到傷害,內部組織受傷也會造成痛覺。
身體不同部位對疼痛的感受度不同,例如膝蓋背面比腳底敏感很多。
人體內部器官也有痛覺神經,受到刺激則會產生內臟痛(Visceralpain),但內臟痛經常轉移到身體表面,稱為移位痛(Referredpain),例如:心肌梗塞的病人可能覺得左肩、臂、小指疼痛。
皮膚、肌肉、關節的疼痛,稱為軀體痛(Somaticpain),第一類型的軀體痛由粗大的神經纖維傳導所致,感覺強烈、確定和快速,告訴我們痛覺來自何方,此為身體預警系統(Warningsystem)的功能,例如:被針刺到的痛覺。
第二類型的軀體痛由細小的神經纖維傳導所致,疼痛感覺傳導較慢,且持續不斷,這是身體提示系統(Remindingsystem)的功能,提醒大腦身體受到傷害,此種疼痛相當惱人且極度痛苦。
另外,也有不同的人對疼痛的感覺差異也很大,若對痛覺異常遲鈍,容易遭遇意外。
動態觸覺由皮膚感受器的感覺與肌肉和肌鍵的動態信息結合產生。
動態觸覺可以提供物體細節的訊息,例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而動態觸覺主要是對物體沿弧線慣性移動的感覺,這使人們可以運用工具作為肢體的延伸部分使用。
六、肌覺(kinesthesis)
肌覺使我們感受到骨骼肌肉運動,肌覺接受器在肌肉或肌肉與骨骼間偵測到位置變化時,將機械能轉為電子化學能,最後訊息傳至脊髓神經,再傳至腦中。
七、平衡感(vestibularsense)
平衡感由頭的位置、移動與相對的地心引力來源決定,平衡接受器位於內耳的前庭平衡系統(vestibularsystem),前庭平衡系統告訴視覺系統如何控制眼睛的位置以調整頭部,同時使用眼睛接受到的訊息感受移動與平衡。
平衡感的感覺器官為半規管,是三根充滿液體的管狀結構,頭部移動時,會引起液體打轉,接著使神經纖維末端的壺腹嵴彎曲,彎曲信號透過毛細胞傳至大腦。
根據感覺衝突理論
(Sensoryconflicttheory)當大腦平衡系統的感覺與眼睛、身體接收到的訊息不能匹配時,會感到噁心和頭暈,例如:暈車。
而為何感覺衝突會引起嘔吐,是因為根據進化論,許多有毒食物會干擾平衡感、視覺、身體感覺間的訊息協調,以嘔吐作為對映的反應,可排出胃部的有毒食物。
貳、知覺
一、知覺的恆常性
知覺是一種把身體所感受到的各種感覺整理並運用的過程。
事實上,各種形式的能量被我們視覺感覺到時,總會有變化使我們的感覺不同,但是,因為知覺的恆常性,即使物體影像發生變化,我們能會認為該物體是不變的,也因此人類能成功的辨別出物體,使眼中的世界呈現穩定。
恆常性包括:
(一)大小恆常性
對知覺而言,雖然物體投射在視網膜上的大小在改變,但人類的知覺會覺得物體的大小不變。
大小的恆常能幫助我們了解物體變化的意義,假設現在一個人向你走來,你看到這個人的影像會越來越大,但你會知道那並不是因為那個人變大了,而是因為他越來越靠近你。
但大小恆常性也常常令人產生視覺錯覺,Muller-Layer錯覺是個常看到的例子,兩條看似一長一短的線,事實上卻是一樣長的,這就是人類因恆常性而產生的錯覺。
(二)形狀恆常性
當看物體的視角不同,物體投射到眼中的形狀也會發生改變,然而,你會覺得物體的形狀並未發生改變,這就是形狀恆常性。
假設你現在正在開門,在視覺上,原本長方形的門在打開的過程中會變成梯形,但你的知覺卻會認為門依舊是長方形,形狀並未改變,這就是形狀恆常性。
(三)亮度恆常性
指當物體表面反射入眼睛的光線數量不同時,眼睛雖感覺到亮度不同,但知覺卻會認為亮度沒有發生改變。
(四)色彩的恆常性
雖然視覺告訴我們色彩正在變化,但知覺卻依舊認為色彩是不變的。
二、知覺的組織性
人體有了感覺之後必須透過組織才能成為一個有意義的知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感覺訊息組織成一個背景和其上的圖形,稱為背景-圖形組織,研究指出,背景-圖形組織可能為一種天生的組織能力。
而知覺的組織是根據什麼而成形的呢?
完形心理學家(又稱格式塔心理學家)曾對此做過研究,最後發現人類會依照某些原則知覺,稱為完形法則。
完形法則分為:
1.鄰近法則:在空間上,我們會習慣把較靠近的物體視為一組。
如現在有五個人,其中三個人站在一起,另外兩個人站在一起,則我們會把三個人視為一組,而另外兩個人視為一組。
2.相似原則:我們習慣於把形狀、顏色、大小相似的物體視為一組。
如現在街上有一群人,他們都只穿黑色和白色的衣服,那我們會把穿黑色衣服的視為一群、穿白色衣服的視為一群,而不會把他們看做一個整體。
3.連續原則:知覺喜歡簡單、連續的圖形,而不喜歡破碎的圖形。
4.閉合原則:知覺會把事實上不完整的圖形視為一個閉合且連續的圖形。
如現在我們將一個圓形的現切成兩半,呈現出兩個半圓弧線段,我們能會把它視為一個圓的整體,而不會把它視為兩個獨立的圓弧形。
5.對稱原則:我們習慣於把對稱的圖形視為一組。
6.同域原則:處於同一地帶或同一區域的物體容易被視為一組。
如現在地板上有紅色和藍色兩個區塊,並分別站著一些人,則紅色區塊上方的人會被視為一組、藍色區塊上方的人會被視為另一組。
組織性對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組織性可說是就無法辨別出物體。
有種病會使人在知覺處理上有困難,稱為失認症。
失認症的患者雖然能感覺的到東西,但他們卻無法辨別和理解出這些東西是什麼。
就是因為他們的感覺無法組織成有意義的知覺,而造成無法辨識感覺到的物體。
三、知覺的學習
知覺是會受到學習的影響的,透過學習,可能會使我們大腦對於訊息的加工方式產生改變,而使我們的知覺產生變化。
知覺習慣是我們學習知覺的一個重要方式。
大部分的知覺學習,在於我們生活中知覺組織和注意模式的經驗習得。
這裡有一句英文,"Thisisaacat.",如果你是會英文的,你應該讀得懂這句話,但,你發現了嗎?在這句話中"a"出現了兩次,但是卻因為你習慣讀英文而導致了你把這個多餘的"a"給忽略了,這就是學習對於知覺的影響。
事實上,學習對於知覺的影響是隨處可見的,如所謂的"異族效應"。
D.StephenLindsay在1991年以嬰兒作實驗,發現嬰兒在六個月前有分辨不同種族面孔的能力,但在九個月後,分辨的能力會顯著下降。
OlivierPascalis在2002年也設計了一項嬰兒辨識人臉與猴臉的實驗,結果發現嬰兒在相近的時間內也出現了辨識能力下降的狀況。
此外,DavidJ.Kelly也以嬰兒辨識中國人、非洲人、美國人的實驗中的出類似結果。
由於學習造成我們對知覺的認定,常會造成我們有許多錯覺。
"環境背景"和"參照系"的不同就會對我們的知覺產生影響。
"環境背景"即是人會因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知覺,如現在有一個高185公分的人,站在一群平均身高170的人之中,你會覺得他很高,但是如果它是身處在一群平均身高200公分的人裡面,你卻又覺得他矮了。
這就是環境背景的不同所產生的影響。
"參照系"則是每個人用來比較的標準,同樣的事件,會因每個人標準不同而有不同的知覺,假如現在你正在舉一個十公斤的啞鈴,對你而言,是重還是輕呢?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這是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的"參照系",根據"參照系"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知覺。
這些都是我們對知覺的學習,習慣的不同,會產生知覺的差異,證明了學習對知覺的影響。
詳見:https://read01.com/57PD8K.html
四、深度知覺
深度知覺(depthperception),即為判斷物體相對於自己的方向(direction),以及測量物體與自己之間的距離(distance,在後面簡稱為深度(depth))的知覺。
前面討論的都是二次元的知覺,人生活在三次元空間,需要有關於深度(depth,你與某物體之間的距離)的訊息。
而聽覺只能大致判斷物體來的方向,對物體相對於自己的行進方向,與三次元物體深度的判斷,並無太大的助益,因此人類需要以視覺為主的深度知覺。
如果人沒有深度知覺以接收深度的訊息,不僅僅生活中諸如跑步、刷牙等簡單的動作沒辦法做,還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危險與不便。
當你沒有深度知覺時,你並不知道自己與周遭的物體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隨時有與物體相撞的危險。
在野外時,如果你走向懸崖而誤以為懸崖的底部與懸崖的上方與自己的距離一樣遠,而繼續向懸崖的方向前進的話,你可能會因此摔下懸崖而喪命。
由此可知深度知覺是攸關生物存亡的重要知覺,許多四足動物在出生不久便有深度知覺,能明確地察覺前方是否有懸崖,而提前躲避。
但是人在幾歲時出現深度知覺,一直是科學家們探討的課題。
究竟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習得的,科學家為此爭論不休,許多科學家為此設計實驗,觀察嬰兒是否具有深度知覺。
(一)嬰兒的深度知覺相關實驗研究
1.視崖實驗(VisualCliffExperiment)
EleanorJackGibson和R.DWalk在西元1960年時,設計了視崖實驗,測試嬰兒是否具有深度知覺。
他們找來了36個嬰兒,年齡分佈在6個月~14個月之間。
研究人員將嬰兒抱到桌子桌面的中間,將桌子分成左右兩半邊,右半邊的桌布為紅白相間的棋盤方格,左半邊的桌面設置一層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方的地板與桌子的右半邊桌面一樣,都用紅白相間的棋盤方格桌布,讓桌面的左半邊看起來是空的,製造出懸崖的效果,即為標題的「視崖」,如下圖。
圖片來源:
http://imgur.com/a/SNck1
接著讓嬰兒的媽媽與一名陌生女子分別站在桌子的左側(左半邊桌面為視崖桌面)與右側(右半邊桌面為正常桌面),分別招手吸引嬰兒爬向他那側,如下圖。
圖片來源:
http://b0.rimg.tw/shuangdong/1084eda7.jpg
實驗結果發現,多數的嬰兒,即使嬰兒的母親在桌子的左側(左半邊桌面為視崖)鼓舞他越過視崖,嬰兒仍不敢越過視崖,爬向他的媽媽。
相反地,嬰兒爬向桌子的右側(右半邊桌面為正常桌面),即使站在桌子右手邊鼓舞他的是名陌生女子。
這實驗推得嬰兒在6個月大時,便有深度知覺。
但是仍無法推知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習得的,因此之後仍有科學家,設計相關實驗,猜測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習得的。
2.先天習得理論:立體眼鏡實驗
JaneGwiazda設計了一個實驗,給嬰兒戴上一種特殊的立體眼鏡,看預設的平面圖片,使得某些圖看起來是三次元的,某些圖看起來是二次元的。
接著觀察嬰兒看不同圖片的頭部動作,即可判斷嬰兒是在幾個月大的時候擁有深度知覺。
最後發現嬰兒約在四個月大的時候,就擁有深度知覺,與其他研究證明人類腦部發展出深度知覺的年齡不謀而合,說明深度知覺主要仰賴大腦的發育(Aslin&Smith於1988年提出),而非後天的學習。
詳見:
https://spicystrawberry.files.wordpress.com/2011/09/gandw-model-answers.pdf
3.後天習得理論:視崖心跳實驗
Camposetal.於1973年設計了一個實驗,設計了與EleanorJackGibson和R.DWall的視崖實驗相同的視崖,將各種年齡大小的嬰兒放置在視崖的上方,透過特殊儀器觀察各種年齡大小的嬰兒的心跳率,比較嬰兒被放置在視崖上方的心跳率,與嬰兒放在正常桌面的心跳率。
如果嬰兒被放置在視崖上方的心跳率有大幅增加的跡象,即可斷定該年齡層的嬰兒具有深度知覺。
最後發現五個月大的嬰兒被放置在視崖上方時,心跳並沒有增快的跡象;九個月大的嬰兒被放置在視崖上方時,才明顯有心跳加快的跡象。
因此Camposetal.認為嬰兒在五個月大的時候,並沒有深度知覺,與深度知覺在腦部發育的年齡並不相符,而相對支持深度知覺是後天學習的假說。
詳見: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evrfDR09mDsC&pg=PA194&lpg=PA194&dq=jane+gwiazda+depth+perception&source=bl&ots=l-dvQBQIqeSUQ&hl=zh-TW&sa=X&ved=0ahUKEwjkrf_-3abNAhWDVZQKHRsQB9AQ6AEIIDAB#v=onepage&q=jane%2
直至今日,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抑或是後天的學習,科學界並沒有統一的定論,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一部分的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有一部分的深度知覺是後天習得的。
五、深度知覺的線索
透過關於距離的各種訊息,可以推知物體與自己之間距離的遠近,進而推測出物體相對於自己的方向。
而這些距離的訊息,通常稱為深度線索(depthcues),或是深度訊息。
大致可以分成雙眼線索、運動線索和單眼線索三類。
(一)雙眼線索(BinocularCues)
為什麼人要有兩隻眼睛,而不是一隻眼睛呢?因為透過兩隻眼睛可以獲得更多關於深度的訊息,其中的原理包括網膜像差(retinaldisparity)和輻合作用(convergence)。
1.網膜像差(RetinalDisparity)
當雙眼注視一個物體時,因為兩隻眼睛有三吋的距離,即使是注視同個物體,因為角度的不同,在雙眼的視網膜上所產生的影像,也會有所不同。
網膜像差,即為左眼看到的物體影像與右眼看到的物體影像的差別,又稱雙眼像差(binoculardisparity)。
一般來說,當物體與你的距離較遠時,兩眼視線的夾角會變小,左眼與右眼所看到的影像,重疊區塊的面積會變大;物體與你的距離較近時,兩眼視線的夾角會變大,左眼與右眼的影像重疊區塊的面積會變小。
如下圖,看較遠的物體(樹木)時,兩眼視線夾角變小,網膜視差也變小,大腦由此判定,看到的為較遠的物體;看較近的物體(手指)時,兩眼視線夾角變大,網膜視差也變大,大腦由此判定,看到的為較近的物體。
詳見:
http://oerpub.github.io/epubjs-demo-book/content/m46557.xhtml
圖片來源: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9/1423_Retinal_Disparity.jpg
用眼睛觀察周遭時,光線會激發視網膜而產生影像。
假設有兩個在視網膜上產生的影像,如果這兩個影像間的水平距離夠小的話,視覺系統可以將它們視為同一個物體的影像;如果這兩個影像間的水平距離太大的話,視覺系統就會將它們歸類為兩個不同物體的影像。
當視覺系統接收到兩個不同的物體影像時,如果這兩個影像的水平距離小於特定的長度時,視覺系統便會將這兩個影像整合為一個物體的立體影像,其中這兩個平面影像間的水平距離,即為物體的立體影像的深度,表示現實生活中物體的厚度。
2.輻合作用(Convergence)
另一個雙眼的深度訊息為輻合作用。
當你凝視一個物體時,眼球會一定程度地向內側轉。
當眼球注視較遠的物體時,眼球向內側轉的角度較小;而當眼球注視較近的物體時,眼球向內側轉的角度較大,如下圖。
圖片來源:
https://spiketren.gitbooks.io/psy101/ch4/converg.gif
當物體近到距離眼睛只有幾吋時,雙眼要內轉到幾乎是鬥雞眼的形式,才能確保物體能聚焦在雙眼的中央小窩(fovea)上。
尤其將物體從三、四公尺的遠處移至幾吋的近處時,便能明顯地看到雙眼的輻合作用。
但是輻合作用的極限距離只有10吋,再遠就會因為兩眼視線近乎平行,眼球旋轉角度太小而難以觀察到此作用。
(二)運動線索(MovementCues)
相對運動視差(relativemotionparallax)是另一個可以獲得深度訊息的來源。
當你在運動時,你與靜止的物體會產生相對運動,因此物體影像在你的視網膜上也會產生相對運動。
越近的物體,其影像在視網膜上產生的相對運動速度越快;越遠的物體,其影像在視網膜上產生的相對運動速度越慢。
這也是為什麼在疾駛的汽車上,透過側邊窗戶看遠方的山和近處的路燈時,會發現路燈看起來是急速移動的,但山看起來好像是幾乎沒有移動的。
(三)單眼線索(MonocularCues)
又稱圖像線索(pictorialcues),即使只用一隻眼睛,仍然可以運用各種圖像線索從平面的圖畫上獲得深度的訊息,以判斷物體的遠近。
以下除了調適作用,都屬於圖像線索的範疇,都是運用光線將三次元物體投射至二次元平面的原理。
許多畫家都是依據下列線索,讓三次元的景物能夠呈現在二次元的圖畫上。
1.重疊(Superposition)
2.相對大小(RelativeSize)
3.直線透視(LinearPerspective)
4.結構梯度(TextureGradients)
5.空氣透視(AtmosphericPerspective)
6.明暗(LightandShadow)
7.圖形水平面裡的位置(HeightinthePicturePlane)
8.調適作用(Accommodation)
六、動機與知覺
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和皮膚等感官不斷的接受外來的訊息,然而這些訊息的數量超過人們認知系統所能掌握,故我們不會意識到所有的訊息,而是會優先注意特定的訊息,並抑制其他訊息,我們稱其為選擇性注意(Selectiveattention)。
舉例來說,當我們在找尋某一樣東西時,我們會注意那一個我們所想要找尋的東西,而忽略附近其他的東西,甚至對其他東西視而不見。
當我們同時做好幾件事情時,我們會把心力分配到這些事物上,此即注意分配(Dividedattention)。
注意分配與人儲存和加工訊息的能力限度有關,由於人們對於熟悉的活動不需太多的注意,便可以把心力分配到其他事物上,例如老練的駕駛不像新手必須對於每一個駕駛動作投入全部的注意,而能夠一邊開車,一邊聆聽廣播的內容。
注意也會受到刺激的差異對比和變化的影響。
與其他刺激相比,鮮明的刺激(相對差異大時)通常更容易引起注意,例如寧靜的圖書館突然一本書掉落,又或者是在人群中奇裝異服的人特別顯眼。
另外適度的重複刺激可以增加訊息的接受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電視廣告或是網路廣告便經常使用這種效應,不斷地重複出現,讓該產品的印象在人們腦中久存。
然而若是頻率過高,反而可能產生慣性,亦即對刺激的過度熟悉,導致對該刺激失去注意力。
(一)注意和知覺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都聽過「齊人偷金」這一個故事,在此為大家簡單複習一下:「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
這個故事便說明了知覺和注意之間的關係。
心理學家ArienMack和IrvinRock認為,沒有注意就沒有知覺。
當人們的注意集中在一個物體上時,他們對另外的物體就會出現盲視,即便這些物體曾的的確確出現過,卻認為自己沒有看見它們。
Mack和Rock把這種效應稱為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blindness)。
在諾貝爾得主心理學家DanielSimons和ChristopherChabris的影片實驗中有三位白衣人及三位黑衣人分為兩組進行傳球,他先要求觀眾注意影片中的白衣人傳了幾次球,並在影片中段時短暫地出現一隻黑猩猩,實驗結果有一半的觀眾沒有發現那隻黑猩猩,這充分的展現了不注意盲視的現象,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所專注的人事物上時,我們可以集中精神觀察我們所注意的,但卻相對地忽略了更多周遭的事物。
(二)習慣化
習慣化(Habituation)指的是對一個不變或是可以預期的刺激因其連續出現而變得熟悉,使得反應的傾向減弱,逐漸適應刺激。
舉例來說,如果你周遭有人做出奇怪的舉動,例如用鉛筆剔牙,一開始你會覺得吃驚,做出較大的反應,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可能就見怪不怪,反應逐漸變小。
而習慣化(habituation)和感覺適應(sensoryadaptation)有其不同之處。
感覺適應指的是感覺器官持續接受刺激一段時間感覺敏感度降低,差異閾值隨之增大,此時必須增加刺激強度才能產生感覺經驗。
如同樣的氣味聞久了將嗅覺疲勞,誤以為氣味消失或變淡。
當我們在接受新異性刺激時,在我們意識到之前,我們的身體便會為接受這個刺激做好準備,例如頭轉向刺激物、瞳孔放大、腦電波變化等,這種生理反應狀態被稱為朝向反應
(Orientationresponse),簡稱OR。
當一個訊息反覆數次之後,便開始習慣化,進而使朝向反應減弱或消失。
(三)動機和注意
動機往往與注意十分相關。
當你在運動過後滿頭大汗感到口渴時,你的生理需求造成與飲料、水等相關的詞彙就特別容易吸引到你的注意。
正因為這個原因,在運動場旁你經常可以看到運動飲料的廣告,目的正是引起你的注意。
另外與性有關的內容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故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性與廣告之間的結合,以達到刺激觀眾的目的。
在電視廣告中,香水、牛仔褲、沐浴乳等都時常可以見到運用這類手法來刺激與性有關的動機以獲得觀眾的注意。
除了性以外,與焦慮有關的內容也容易引起注意,常見的牙膏、漱口水、生髮水廣告便常利用人們對於口臭或是禿頭的焦慮吸引注意,因為人們傾向於避免自己的負面形象,。
動機除了和注意有關,還可以改變知覺。
根據McClelland和Lieberman的發現,不同成就動機的人,對不同詞彙的辨識能力會有所不同。
例如相較於成功動機較低的人而言,成功動機高的人容易辨識出代表成功的詞彙(例如:奮鬥、努力、肯定)。
情緒性刺激是各項刺激中最容易吸引注意的,其可能原因有情緒性刺激具有演化上的優勢、情緒性刺激是與個體較相關的、•情緒性刺激是知覺上較突顯的及情緒性刺激與非情緒刺激差異性較大,故較容易被偵測。
七、期望性知覺
(一)知覺加工
知覺的加工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途徑,分別是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processing)和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processing)。
前者這個途徑描述我們從一個個細小的感覺訊息個個拼湊,進而形成完整的知覺,例如在聽音樂時,當你聽到一段很有特色的旋律,你可能突然發現這一首音樂是貝多芬的作品;而後者則是指透過我們所擁有的既有知識、經驗等,找到幾個關鍵特徵,並把各種感覺特徵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例如當你在遊樂場等你的朋友時,你不會把每個路人和你的朋友相比較,而是你的腦中有一個你的朋友的整體形象,當走過來的人符合那個形象,你才會進一步辨識確認是不是你的朋友。
這就如同觀賞畢卡索的名作《格爾尼卡》一般,當你第一次觀看時,你所使用的是自下而上加工,從各項特徵中,你得以辨識出被扭曲或簡化的公牛或是人體;之後你在一次觀看這幅畫時,你使用的是自上而下加工,你可以馬上就看到那些在畫面中所呈現出來的東西。
(二)準備、定勢和覺察
接下來所要探討的是知覺期望(Perceptualexpectancy),或稱知覺定勢(Perceptualset)。
它指的是一種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人們按照期望、背景、動機而非實際的物理刺激來感知刺激,例如在閱讀英文草寫的書信時,我們不會一個一個字母去辨識,而是按照期望和上下文來推斷,這就是知覺期望的作用。
但是這在某些情況下知覺期望也可能帶來困擾,例如在跑道上等待的跑者期望聽到起跑槍響,在聽到外面的其他聲響時可能誤以為是槍響而就跑了出去。
許多時候知覺期望是透過暗示所形成的。
前蘇聯心理學家包達列夫(Алексе́й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Бодалёв)在研究期望對知覺影響的實驗中,向兩組大學生出示同一個人的照片,在實驗前告訴第一組學生這個人是個罪犯,告訴第二組這個人是位科學家,要兩組學生寫下對這個人相貌和特徵的描述。
實驗結果第一組描述「雙眼深陷表明他內心的仇恨、凸出的下巴表明他犯罪的決心」,然而第二組卻認為「雙眼深陷表明他思想的深度、凸出的下巴表明他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從這個例子可以發現,這些暗示會造成知覺的扭曲。
下次在見到新朋友時不妨想想,究竟你對他的認知是真的你所看到的他?還是你心中所認為的他?
八、超感知覺
超心理現象的種類繁多,舉凡我們在戲劇、小說中所看到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都可以被囊括在內。
一般超心理學將研究領域分為超感知覺(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和心靈致動(PK:Psychokinesis)。
其中超感知覺指的是不用感官或感覺訊息而可以有所知,即使在完全隔離一般感官的狀態下,仍然能知覺到人、事、物的狀態或性質,即為俗稱的「第六感」;而心靈致動則是指不經由已知的物理力量移動物體或是改變事物。
由於本文篇幅有限,故將著重於超感知覺的探討。
超感知覺基本上分為
(1)超感視覺(Clairvoyance)(2)心靈感應(Telepathy)(3)預知(Precognition)三個部分。
(一)對於ESP的評斷
從電影或電視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關於超感知覺的描述。
然而究竟超感知覺是否真的存在,至今仍然是心理學界不斷爭論的問題。
舉例而言,假如一個人隨口預言台灣今年會有兩次水災,結果真的出現了兩次水災。
這樣的巧合難道可以說明預言是真實存在的嗎?想必不能!事實上,人們時常沒有注意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而這些「不尋常的事件」發生機率其實不低。
故心理學家對於超心理學抱持著謹慎的態度,並訂定了嚴格的標準以檢驗ESP的真實性。
(二)超心理學研究的有效性
如前面所提到,為避免研究的偏誤或騙術等因素影響實驗結果,心理學家訂下了一些嚴謹的標準,只有滿足這些標準的研究才能被心理學家接受。
以下分別列出上述之標準。
1.控制嚴謹的標準
此處所指之標準分別對於實驗的材料與實驗的程序進行規範。
首先,對於實驗所使用的材料常見的規範有:
(1)唯一性:實驗材料是獨一無二的,以避免調換,例如當場書寫的標記。
(2)不可複製性:實驗材料必須是無法複製或是無法在實驗時間內複製的。
(3)不可逆性:實驗材料一旦遭動手腳便遭破壞而不可復原,以避免作弊等情形發生,例如將實驗用的紙牌護貝。
(4)符合雙盲原則:實驗的執行者與受試者皆不知道材料的內容,避免執行者無意識地透過眼神、臉部表情或唇動等給了受試者材料的線索,以排除作弊或是洩漏訊息的可能。
而實驗程序則需滿足嚴密的監控、嚴格的統計考驗、忠實的數據紀錄,以避免作假或是統計謬誤的情況產生。
2.可重複性的標準
若是一個研究無法被有效的重複,亦即以同樣的實驗方式得到相同結果,那麼這個研究結果便會遭受質疑。
尤其在許多有關於超感知覺的研究中並不是每個實驗都有統計上的顯著效果,許多研究也就因此不被接受。
3.抽屜問題
抽屜問題(filedrawerproblem),或稱發表偏倚,意思指的就是一般在發表時並不會將不顯著的研究結果公布出來,這使得統計結果出現偏誤。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為徵求統計結果不顯著的研究在期刊上發表,若不顯著的研究數目小於能使原有資料無效的研究數目,則原有資料便可被學認可。
(三)結論
有關於超心理學的研究固然有趣,但時至今日能夠被科學界所接受的超心理學現象仍是少數,是否存在此類「特異功能」仍是充滿爭議。
就目前而言,我們對於超感知覺的理解還是很少。
期望未來的人類能夠不斷探索新知,解開這些有趣的謎團。
resultsmatching""
Noresultsmatching""
延伸文章資訊
- 1核心觀念 - 超普通心理學
但大小恆常性也常常令人產生視覺錯覺,Muller-Layer錯覺是個常看到的例子,兩條看似 ... 深度知覺(depth perception),即為判斷物體相對於自己的方向(direction...
- 2心理學(三等、四等) - 考前命題
2.單眼線索:用單眼就可以判斷遠近的深度知覺。 八、何謂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e)?提高成就動機的途徑有那些,請舉實例說明。 答:.
- 3深度知覺 - 阿摩線上測驗
8.下列那一項知覺能力在嬰兒出生後2~3 個月才逐漸形成? (A)跨感官知覺(intermodal perception) (B)大小恆常性(size constancy) (C)雙眼深度 ...
- 4知覺心理學講義唐老師編製(1997版)
一般而言,深度知覺分為兩類:一類是絕對距離(absolute distance)的知覺,亦即 ... 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是Ames room的設計(參看圖1-17),在該房間內遠處的東西都做 ...
- 5深度知覺 - MBA智库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