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賭氣離家出走怎麼辦?專家揭原因:7招避免青少年慣性離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課業難達父母期望以國中階段特別多,孩子因分數考差,怕被嚴厲責備或打罵,以離家 ... 一次被打罵後,他開始賭氣不回家,一個月來雖然去學校上課,晚上卻過家門而不 ...
教養溝通青春期
孩子賭氣離家出走怎麼辦?專家揭原因:7招避免青少年慣性離家
採訪整理/張雅雯圖像/Pexels
瀏覽人數:7229
發佈日期:2021-05-14
家,原來是提供溫暖、情感支持的所在,可是,當夜幕低垂,孩子卻寧願在街上遊盪、睡公園,不想回家,為何家庭對孩子而言,不再是溫馨的避風港?
「一名沉迷線上遊戲的國小五年級女童,半夜偷溜出門會網友,至今1個多月音訊全無」、「一對小兄弟擔心父親心情不好而毆打他們,離家在外流浪11天」……兒童、少年離家的新聞層出不窮,為什麼小小年紀的孩子,會認為外面世界比自己的家安全?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離家逃避?家長該如何尋回孩子、找出孩子內心的癥結點,避免同樣情況再發生?
2009年自願離家的兒少比例已竄升到84.6%
根據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最新公布的「2009兒少失蹤報告」,2009年失蹤原因為「自願離家」的比例已竄升到84.6%。
若從年齡層來看,國中青少年的比例最高,占57.5%;國小兒童也有10.7%。
這群小大人處於即將或剛進入青春期的階段,沒有獨立經濟的能力,為何離家出走?長期關懷兒少問題的光寶文教基金會認輔志工「向日葵媽媽」歸納孩子最常離家的3大原因:
1.父母關係不佳
孩子未感受到家庭溫暖,也沒歸屬感,甚至夫妻爭吵時,得被迫選邊站,因此想逃離這環境。
2.雙親少陪伴,親子疏離
有些父母工作忙碌,作息與孩子不同,或把孩子托給長輩照顧,形成隔代教養,這可能使孩子缺乏約束力,易受外界影響。
3.課業難達父母期望
以國中階段特別多,孩子因分數考差,怕被嚴厲責備或打罵,以離家作為手段。
上善心理治療所院長羅秋怡分析,因課業壓力而離家的孩子,多數幾天後就會自行返家;不過,若家庭屬於功能不彰的崩解狀態、或家長管教前,與孩子沒有足夠的感情基礎,孩子離家時間可能較長,她舉2個案例分享:
Case1:為逃避父親打罵而離家
國小五年級的閔佑(化名),父母很年輕時便生下他,沒多久兩人就分開,於是他從小跟著阿公生活。
不料阿公因車禍去世,他轉而由父親照顧。
因兩人不親、加上父親個性衝動,常打罵管教,甚至被通報家暴,由社工接手一個月後閔佑才返家。
可是,再回家時,父親已有另一名同居人,還帶了一個女兒,也令閔佑更不受疼愛。
一次被打罵後,他開始賭氣不回家,一個月來雖然去學校上課,晚上卻過家門而不入,窩在住家附近睡。
Case2:藉離家表達對父母的不滿
國二女生柔宜(化名)的父親長年在大陸工作,她與母親相依為命,加上母親寵溺,養成自我為中心的個性。
後來,父親結束大陸工作回台定居,柔宜不適應家中多了一個人與她分享媽媽,而且父母的管教也不再依從她,所以離家出走表達不滿。
別以為孩子錢花完,就會回家
有人認為孩子離家出走,等零用錢花完自然就會回家,不過,羅秋怡直言,「即使沒有經濟來源,在外生活也不困難。
」多數中輟在外的孩子會互相收留,彼此界線模糊,物品、金錢都共用。
也因處於「同儕比父母重要」的年紀,即使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有照顧的義氣。
所以,若有同學通報離家少年的行蹤,也會遭到排擠,認為是「抓耙子」,造成父母尋人困難。
她輔導個案時發現,離家女生多不介意住男生家。
而且,不少成年男網友會透過網路互動,刻意親近、行騙這些涉世未深的少女,利用少女對戀愛的憧憬,引誘她們不自覺身陷性侵的危險。
離家孩子在哪落腳?為了取得孩子信任,投入很多時間和他們博感情的「向日葵媽媽」指出,他們最常聚集在:某位單親兒的家、網咖或泡沫紅茶店等地點,也會跟認識的人要求支援錢跟食物。
她曾問他們,「為什麼不想回去?」多數回答是,「回家又沒人關心我。
」其實,不少孩子是跟父母賭氣,以離家來挑戰父母的權威。
不過,「向日葵媽媽」最擔憂這些孩子為了尋求歸屬感而加入幫派,或為了賺取微薄金錢成為藥頭的「郵差」,把違禁品帶入校園。
一旦走向這條路,學業恐怕沒有補救的餘地,人生也要花更大力氣導正。
先安撫情緒再處理問題
7招避免孩子慣性離家
統計顯示,高達61%的離家兒有2次以上的離家經驗,主要是「返家後與家人衝突更多、家人管得比以前更嚴、對家裡不滿的情況依舊沒變。
」羅秋怡舉前述案例,閔佑、柔宜因家庭成員改變,加上不適應管教而離家。
此時,除了由專業人員協助諮詢,父母應知這階段的孩子已有自主想法,建議要平心靜氣與孩子討論彼此能接受的規範,並多花時間經營親子關係。
為了避免形成兒少慣性離家的惡性循環,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主任林武雄與「向日葵媽媽」提出以下7建議:
1.多數失蹤兒少都透過警察尋獲,若孩子離家出走,仍要報警。
2.找到孩子後,父母要放下氣憤、憂慮,接納孩子回來。
3.父母別抱持「孩子馬上就會變好」的不實際期望,更不要有「我已經很妥協了,孩子卻還不變好」的埋怨。
因關係的改善、孩子的進步都需要時間。
4.孩子返家後,要讓他的狀態保持穩定,父母可拜訪班導師與輔導室老師,告知孩子情況尋求協助,並盡量減少其他同學異樣的眼光;在家則要避免過多責難,別一直重提離家的事。
5.試著瞭解孩子對家裡的不滿,並嘗試改變;若真難以改變,要誠懇地告訴他不能改變的苦衷,取得支持與諒解。
6.建議家長參加支持性團體,除了協助調整心態,看到別人的狀況,較不會自怨自艾。
7.目前學校對於有中輟紀錄的學生,都有社工或心理師的輔導機制。
若父母需要諮詢管道,可與各縣市的家庭服務中心、生命線、張老師等單位聯繫,或撥打失蹤諮詢專線:0800-049-880,都可獲得專人協助。
文章標籤:
溝痛
離家出走
失蹤
叛逆
歸屬感
親子疏離
中輟
精選文章
孩子作弊怎麼辦?專輔老師解析行為動機、實例教導孩子誠實!
得知孩子作弊了,許多家長第一時間常感到非常憤怒、焦慮,但如果家長一味地對孩子指責或拳腳相向,反而只會把孩子愈推愈遠,輔...
3歲小孩開始「叛逆」怎麼辦?把握5招溝通技巧,讓孩子不再任性
當孩子跟你說「不要你管」、「我不要」時,身為家長的你覺得孩子不聽話、開始叛逆起來了嗎?當孩子無理取鬧時,你是暴跳如雷的...
青春期孩子難溝通?父母需要惡補這些課題
身為父母親的你,是否也曾為了進入孩子的世界而傷透腦筋,其實關鍵往往在於溝通時,是否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是否用對的方法說...
避免引爆青春期孩子情緒炸彈,5大地雷區千萬要避開
由於兩代成長背景大不相同,現代社會又快速變遷,兩代的價值觀與想法難免有些不同,有時父母無心的行為卻可能引起子女強烈的反...
孩子升國中,感覺關係沒以前親密了?牢記4字拉近親子距離
許多父母覺得青春期子女離自己愈來愈遙遠,與孩子無話可聊、無事可做,其實只要用心找到親子間共同的交集點,一起從事喜歡的活...
如何與家中青少年溝通?與孩子心貼心的萬用指南
你是否也曾不知如何與家中青少年溝通而苦惱?雖然每個家庭狀況不同,「用心」卻是把萬用鑰匙,用心體會孩子立場、找尋共同興趣...
孩子自我中心成習慣,如何培養出負責、獨立的人格特質?
少子化讓你把孩子當寶,什麼都幫小孩準備好?當心從小的溺愛養成孩子不健全的人格特質。
教育要從小開始,父母要收起擔憂、學會...
愛的教育不是幫孩子擺平煩心事?小心NG教養觀念從小埋下成長地雷!
有父母常問,我的孩子國小都好好的,為什麼到了國中個性、行為變那麼衝?成大教育所所長董旭英教授指出,愛的教育並非孩子一遇...
家有狂飆少年我行我素,親子關係緊張怎麼解?
有些孩子自從進入青春期,就像換了一個人,成了家人頭痛的超級大麻煩。
原本個性善良、有點自我的小男孩,變得我行我素。
家有叛...
孩子在家叛逆愛頂嘴,老師面前又是乖乖牌?家長必學的8個親子溝通術
許多小孩在學校陌生師長面前,乖巧無比,就算挑食也會把不喜歡的食物吃光光!但在父母面前總是口齒伶俐、愛頂嘴、反骨又叛逆,...
熱門文章
/HOTArticles
孩子玻璃心、情緒易失控,父母教...
孩子在家叛逆愛頂嘴,老師面前又...
孩子在學校遭霸凌不敢求救,如何...
孩子賭氣離家出走怎麼辦?專家揭...
孩子遭外流私密照欲言又止,留心...
最新文章
/NEWArticles
少年少女太早熟,罹患憂鬱症風險...
高中小孩學業無成就感、靜不下來...
9月墮胎潮?年輕學子未婚懷孕問題...
青少年失眠恐為憂鬱症預兆?出現...
青少年在意好人緣,用「說故事」...
如果您繼續瀏覽本網站,您將允許所有第三方服務隱私權政策
OK
延伸文章資訊
- 1孩子青春叛逆,逃學不回家,怎麼辦? - 劇多
- 2孩子賭氣離家出走怎麼辦?專家揭原因:7招避免青少年慣性離家
課業難達父母期望以國中階段特別多,孩子因分數考差,怕被嚴厲責備或打罵,以離家 ... 一次被打罵後,他開始賭氣不回家,一個月來雖然去學校上課,晚上卻過家門而不 ...
- 3千萬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國中生家長請一定要看看
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最可依戀的對象,而孩子卻不願回家或故意拖延回家時間,孩子為什麼會離家出走,請想一想,孩子為什麼不願回家?他一定有他不 ...
- 4孩子長大了,為什麼都不愛回家?他吐露遊子心聲:這種教養方式
我聽過很多年輕人,難以回家與自己的父母相處超過三天,各種原因都有,通常不外乎被催婚、催畢業、催找工作……等。但我很好奇,我那已成家立業、事業有成的老友,家裡 ...
- 5【文章】上學怎麼這麼難?!如何讓拒學的孩子打開心房
其中,國小生的中輟原因以家庭因素為主,國中生則以個人因素(如:作息不正常、身心 ... 「爸媽很晚回家,晚上我都在滑手機,所以常睡過頭」、「家裡沒錢讓我買第二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