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聾振聵- 翰林雲端學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同稱:「發聾振聵」、「振聾發聵」。
聵:音「ㄎㄨㄟˋ」,天生耳聾、聽不見或指糊塗不明事理。
比喻以言論喚醒糊塗麻木的人。
相似詞:「暮鼓晨鐘」、「醍醐灌頂」。
國中國文-發聾振聵
同稱:「發聾振聵」、「振聾發聵」。
聵:音「ㄎㄨㄟˋ」,天生耳聾、聽不見或指糊塗不明事理。
比喻以言論喚醒糊塗麻木的人。
相似詞:「暮鼓晨鐘」、「醍醐灌頂」。
延伸閱讀
暮鼓晨鐘飲泣數大便是美自嘆弗如筆墨難以形容不看僧面看佛面潦草鳥語花香追本溯源梵谷食人一口,還人一斗跋山涉水要嫁才要縛腳微渺香草百花齊放樂善好施深入淺出女子無才便是德目眩神迷畫舫軍令如山巧囀鳴禽喧闐貨比三家不吃虧暮靄生吃一粒豆,勝過死後祭豬頭淡然處之饕餮動如參商
延伸文章資訊
- 1發聾振聵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 2發聾振聵_百度百科
發聾振聵,漢語成語,拼音是fā lónɡ zhèn kuì,意思是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出自《隨園詩話補遺》。
- 3發聾振聵- 翰林雲端學院
同稱:「發聾振聵」、「振聾發聵」。 聵:音「ㄎㄨㄟˋ」,天生耳聾、聽不見或指糊塗不明事理。 比喻以言論喚醒糊塗麻木的人。 相似詞:「暮鼓晨鐘」、「醍醐灌頂」。
- 4漢典“發聾振聵”詞語的解釋
發聾振聵 成語解釋 ... 【解釋】聵:耳聾。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 ...
- 5發聾振聵造句 - 國語辭典
聵,天生耳聾。發聾振聵指聲音大得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以言論喚醒糊塗麻木的人。《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