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本書:裝幀會議(書封結構篇) -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而書背有限的空間,能放的都是識別一本書最為必要的訊息:書系、書名、作者以及出版社名稱。
當書本擺上書架後,讀者往往必須依賴書背的資訊與印象來 ...
書腰M編裝幀書封設計設計自出版出版編輯力編輯術編輯的事說來話長編輯想像一本書:裝幀會議(書封結構篇)發布於2020年4月4日分佈式入口翻譯
在主文定稿之後,接著可同時進行「輔文邀稿」、「發想文案」以及──規劃書籍設計。
也就是思考這本書要以何種具體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設計書的「封面」、「裝訂法」、「內頁版型」,用不同的觸感與形象,襯托出這本書記載的內容們。
若在讀稿時,就能一併想像出一本書的樣子,那再好不過。
但秉持著「一次做好一件事」的精神,有時候靜下心仔細思考、調查、研究手邊書稿最適合以什麼風貌呈現,也是一種方法。
在進行書籍設計之前,首先要了解一本書組成結構,以及它可能會歷經的各種工序。
書的結構
傳統精裝書的結構書的種類,過去多半依據裝訂法區分。
若從質感與發行量的觀點來看,可大致方為「精裝版」與「平裝版」,何謂精裝,自然就變成相對於大量發行的平裝版來說,它有何殊異之處。
譬如王小苗的《邪惡的純真Heroin》就以穿線裝訂,輔以絨布精裝,在封面上更加上可燃的蠟燭──「一本為了成為灰燼而存在的詩集」。
《邪惡的純真Heroin》平裝版/精裝版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uncannymiao/
限量發行,似乎更貼進「精裝」的味道。
我認為平裝/精裝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取決於出版者(或作者)對出版發行的策略與定義。
但我們回過頭來看,在與出版社、印刷廠溝通時,傳統上不同裝訂法所指涉的是什麼:精裝:以素材包覆大於書頁的紙板作為書封,透過蝴蝶頁膠合內頁,製作出堅固耐用、美觀的書本。
精裝本多用於經典級的著作或圖錄,利於長久保存,並彰顯高貴與內容之價值。
精裝書依用料、材質與製本方式,分為:圓背、方背、空背、軟精裝、布面精裝⋯⋯為了保護精裝書,通常還會加上「書衣」作為外封面。
平裝:僅使用較內頁厚實些的紙材印製,並與內頁同樣大小。
為了發行更多冊數與降低價格,會使用較差的紙質去印製;然而,現今書市以平裝本為主流,並在印刷技術進步之後,平裝書已能透過不同的裝訂法與後加工呈現耐用、富有美感的書本。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時報出版
平裝版與精裝版差異膠裝:最常見的裝訂法,以熱融膠於書背將內文固定住。
穿線膠裝:精裝書主流裝訂法,將內文的書背側用線穿縫後,再上膠固定。
書頭布:黏在書背內側上下兩端的布條,兼具補強與裝飾功能,通常會選用與封面搭配的顏色。
飄口:書封比內頁大時,超出的部分即為飄口。
書溝槽:介於書背與封面、封底之間壓製的溝槽,讓精裝書更好翻閱。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時報出版
平裝版與精裝版內封精裝書和平裝書最大的差別在於其堅固、比內文書頁更大的封面,以及更為耐用與易於翻頁的裝訂法。
介於硬精裝與平裝之間的,是流行於大部頭著作、商管、教科書的「軟精裝」,書封內不包覆硬紙板,而直接以較厚的銅西卡紙印製,製作成重量輕、但又比平裝本更典雅的形式。
但軟精裝的支撐力較差,飄口容易碰撞與變形,並不見得受到讀者青睞。
再來回到書籍構造本身,從書的門面看起。
書衣:原為保護精裝書的「外套」,具保護、防塵的功能。
如今已廣泛用於平裝書與精裝書上,並直接作為封面。
在平裝本上加上書衣,可以避免封面被折痕干擾,亦可掩飾隨著翻頁而受損的書背。
內封:書衣底下,真正與書籍相連的封面。
分為封面與封底(經常與書背搞混),在有書衣的情況下通常只會簡單設計,與書衣封面相互輝映。
書背:書的背部、脊梁處。
折口:書封向內折的部分。
通常用來放置書系或作者資訊。
全書封:指的是涵蓋折口、封面、封底與書背的整體,也就是書衣整個攤開來的樣子。
《雨野原傳奇》/奇幻基地
全書封及書腰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robin.hobb/書籍的裝幀設計是影響陌生讀者如何看待本書的第一個關卡。
書名使用何種設計、封面配以什麼插圖、文案搭配什麼字體、書腰補充什麼資訊,凡此種種,構成讀者對本書的第一印象。
至於書封的各個部位要放什麼內容,儘管有所謂「常見」的做法,卻不見得必須因循慣例,將設計局限於此。
在過去,出版社會將書封拆解為獨立的單位,個別處理封面、書背與封底,並使用一套標準格式來建構自家的書籍封面形象。
聯合文學的書背就足具代表性,長久以來已在讀者群中建構鮮明的印象與識別,在側插書架中更能代替出版社本身說話,遠遠看就能讓人一目了然這排是聯合文學的書。
但統一的書背自然消解了個別書的風貌,也無法延續正封的設計元素。
在現今的書封設計中,設計師多半將書封視為一個整體,視覺概念從正封延伸到書背、封底,而不只是三個獨立的面。
寶瓶出版社的系列書籍現在的封面設計會將正封的設計要素延伸到書背,但會透過書系、書名與出版社LOGO等元素,建構一致的書背視覺。
正封,作為書的門面,擔負起吸引讀者、暗示書籍內容、傳達風格與氣氛的功能。
暫且撇開實驗性的做法,書封多半會以醒目的書名打頭陣,再以鮮明、獨特的圖像營造氛圍與風格。
書封同時是影響紙本書「手感」最重要的地方,在平面設計之外,設計師會透過不同的後加工來彰顯書的「質感」,而這也是電子書最難以取代的部分。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遠流
作者是誰?書背,置放書籍最重要訊息的地方。
有時候正封中龐雜的文案訊息會互相干擾,反而令讀者感到困惑。
而書背有限的空間,能放的都是識別一本書最為必要的訊息:書系、書名、作者以及出版社名稱。
當書本擺上書架後,讀者往往必須依賴書背的資訊與印象來檢索。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遠流
封面的作者被書腰擋住了,只能從書背辨識封底,如果說正封先以視覺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封底則是靠真本事說話的地方。
如果是無法試閱的書本,讀者就只能透過封底的文案、摘錄、推薦語與行銷文案來決定是否購買本書。
封底同時也是置放書籍條碼與價格的地方。
《小人物:我的爸爸是賈伯斯》/天下雜誌
前折口放置作者大頭照與作者、譯者簡介
同時提供了譯者的聯繫方式折口,在平裝書封上的用途為加厚封面、提升書本直立時的穩固度,以及避免封面往外翹起;書衣與書腰一定會有折口包覆內封以避免鬆脫。
前折口通常用來記載作者、譯者資訊,後折口則用來補充其他訊息,諸如其他書籍、內容重點提示、推薦語等等。
有時候也會將封面設計、責任編輯等訊息低調的置於折口下端。
《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商周出版
於折口放置企劃、責編與封面設計的姓名,以及封面使用素材出處
《希臘之道》/聯經
平裝書封,封面與書頁一體不可分書腰:環繞於書封或書衣下緣的腰帶,被稱為書腰。
書腰常被批評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可由可無的書籍配件,不僅容易受損,若缺乏別出心裁的設計,往往不只有礙書封的美感,更可能淪落為堆砌廣告詞的文宣品。
書腰最大的用途是避免將行銷文案直接印在封面上,同時可以時常更新。
我並不認為書腰不是書的一部分,但也不否認它在讀者購入後可有可無的性質。
書腰一般用來放置推薦人、推薦語、廣告文案、新書活動資訊、得獎訊息等較為市儈與浮誇的訊息。
由於書腰通常選用較薄的紙來印製,在經歷幾次運輸與讀者取放後,非常容易損毀,有些不打算印製書腰的出版社,便會讓文案訊息直接印在封面下緣,形成貌似書腰的「假書腰」風格。
另一種方式,則是印製較大張的書衣,反折後成為書腰的形式。
讓讀者自行選擇要保留「帶有書腰」的樣式,還是將書腰折回去,還原成清爽、素雅的封面。
《湖濱散記》/時報出版
以書衣反折的方式呈現書腰訊息在書的生命週期中,真正能彰顯書腰用途的時間並不長──擺在書店平台的時間,也就是新書上市的一到三個月內。
小眾或非店銷書種,更可能從出版伊始都無從以平面示人。
書腰的訊息自然難以曝光,僅擁有避免書封加入龐雜文案訊息的功能。
在網路書店來說,書腰的功能更顯薄弱。
除非使用衝擊性的文案,在封面縮圖中就能引人注意外,這些行銷文案多半可直接列於網頁資訊欄位之中。
到底要不要印製書腰,要怎麼置放行銷文案,對經費不足、發行困難的小型出版社來說,更顯困擾,也是編輯在思考怎麼裝幀一本書時,同時必須顧慮的行銷工作。
影響一本書銷售的有許多不同層面,封面設計是一環,但更多取決於主題、作者以及一些時事周邊因素。
譬如前文提到的《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一書,書腰甚至遮住了書封的作者名稱,但「財務自由」本身已蔚為話題、成為現在人人追逐的目標。
對於臺灣讀者來說,似乎誰寫的並不重要,是否符合生活、工作所需更為重要。
隨銷售狀況更新的書腰若內容打中讀者需求,作者本身實力與號招力兼具,即便書封再醜,讀者依然買單(頂多嫌棄幾句)。
但如何吸引那些潛在讀者、初次展現閱讀需求的陌生讀者,往往得先靠「外在」來打動。
隨著臺灣閱讀人口越來越集中在一小撮人身上,加上美學素養之提升,書市裡裝幀設計的競爭也益發激烈,也出現更多實驗性的裝幀法。
這在已釋出版權的經典著作中更為彰顯,讀者在選擇購買哪個版本時,往往是依據封面而非出版社來決定。
不同版本的《人間失格》裝幀設計的費用,會隨著印量的多寡去攤提。
符合時代的設計美學,是出版社與編輯在作者之外,最容易使力、用心之處,勢必得在此做足功夫,以贏得讀者青睞。
裝幀的整體工作,包含決定裝訂法、發行版本(製本形式)、開本、是否加上書衣、書腰以及書籍各個部位要放的文案內容。
在這個工作階段,就需要整合編輯端與行銷端的意見,將之統合爲一份具體的工作指示。
由於現在書封的設計工作,多半委託給專職的設計師處理,如何與設計師/美術編輯溝通,並將溝通的成果轉化為符合市場需求與作者期待的具體作品,就有賴於執行/責任編輯的轉譯與安排。
在後續的篇幅中,會繼續說明裝幀設計如何營造紙本書的「手感」,也就是如何選紙、印刷與後加工,以及內頁如何編排。
本文同步發表至方格子支持作者喜歡我的文章嗎?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CCBY-NC-ND2.0版權聲明11322看不過癮?一鍵登入,即可加入全球最優質中文創作社區登入
延伸文章資訊
- 1看似簡單的一本書的各部分名稱叫法,你知道多少? - 每日頭條
- 2書的側面叫什麼? - 雅瑪知識
翻書的地方叫“書口”。 書籍各部分的“名稱請見下圖:. 書本的側面叫什麼? 書脊. 參考資料:zhid ...
- 3書的部位名稱- 極道女王aplenty-queen - udn部落格
【封面】 【封底】 【封面內】(封面的背面) 【封底內】(封底的背面) 【書背】書本的厚度(精裝還分圓頭式或平頭式) 【書名頁】【內封面】打開書 ...
- 4通常一本書是由好幾部份構成的 - 新興高中圖書館
一、封面:包括書脊和襯頁。 書脊:是書的背部,靠近書籍裝訂的地方,不論是平裝書或精裝書的書脊,通常都印有簡短的書名、著者的姓名,有時還印有出版商的名稱。 · 二、飛 ...
- 5認識圖畫書與製作
2.封底:後封面,封面、封底像是人的外衣,可. 以吸引讀者的注意。 3.書背:書的裝訂處,又叫書脊。通常印有書名、. 作者名及出版商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