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的413个成语(二) - 人学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出处】《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 注册|登录|设为首页 首页 人学研究 人学研究 认识自己 为人处世 宇宙探索 问道苍穹 天地起源 星球史记 地球生命 山海金 生命源 草木萃 禽兽谷 人类通史 人类起源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非洲史 两河流域 印度史 中华文明 希腊罗马 欧洲史 美国史 日本史 犹太史 阿拉伯史 中亚史 南半球 中华文明 华夏春秋 中华典艺 齐家之道 礼学研究 千秋人物 思想引领 人格典范 发现创造 政商精英 窈窕淑女 文艺大家 历史事件 战之殇 大变革 王朝事 趣微史 思想典籍 思想链网 未优书舍 价值争鸣 名言林萃 精英话语 专题名言 成语学派 网络美句 图说古今 图说古今 时间共轴 筱微视频 行知人间 读书荟 史地旅 钱穆学园 乡关何处 乡土耕读 死亡文化 站长专栏 首页>名言林萃>成语学派> 出自《论语》的413个成语(二) 2020-03-1316:39:32来源:人学研究网已浏览人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11、匏瓜空悬 【拼音】páoguākōngxuán 【释义】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出处】《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   212、披发左衽 【拼音】pīfàzuǒrèn 【释义】左衽衣襟向左掩。

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213、匹夫沟渎 【拼音】pǐfūgōudú 【释义】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

【出处】《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214、匹夫匹妇 【拼音】pǐfūpǐfù 【释义】平民男女。

泛指平民。

【出处】《尚书·咸有一德》:“匹夫匹妇,不获自尽。

”《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   215、匹夫小谅 【拼音】pǐfūxiǎoliàng 【释义】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

【出处】语出《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后汉书·皇甫嵩硃俊传论》:“故梁衍献规,山东连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

”   216、片言折狱 【拼音】piànyánzhéyù 【释义】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

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出处】《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17、贫而乐道 【拼音】pínérlèdào 【释义】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出处】《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218、屏气敛息 【拼音】bǐngqìliǎnxī 【释义】屏闭住;敛收住。

闭住气,收住呼吸。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时止住了呼吸。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   219、屏气凝神 【拼音】bǐngqìníngshén 【释义】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   220、屏声敛息 【拼音】píngshēngliǎnxī 【释义】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   221、屏声息气 【拼音】bǐngshēngxīqì 【释义】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

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222、杞宋无征 【拼音】qǐsòngwúzhēng 【释义】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出处】《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   223、泣麟悲凤 【拼音】qǐlínbēifèng 【释义】麟麒麟;凤凤凰。

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

谓哀伤国家衰败。

【出处】孔子因乱世获麟而涕泣,又因凤鸟不至而伤。

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论语·子罕》:“。

  224、迁怒于人 【拼音】qiānnùyúrén 【释义】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出处】《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朱熹注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   225、墙面而立 【拼音】qiángmiànérlì 【释义】指面对墙壁。

目无所见。

比喻不学无术。

亦作面墙而立”。

【出处】《书·周官》:“不学墙面”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226、轻裘肥马 【拼音】qīngqiúféimǎ 【释义】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

形容生活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   227、求全责备 【拼音】qiúquánzébèi 【释义】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

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出处】《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   228、求人不如求己 【拼音】qiúrénbùrúqiújǐ 【释义】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   229、求仁得仁 【拼音】qiúréndérén 【释义】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出处】《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230、求生害仁 【拼音】qiúshēnghàirén 【释义】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231、求志达道 【拼音】qiúzhìdádào 【释义】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

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出处】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232、裘马轻肥 【拼音】qiúmǎqīngféi 【释义】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

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   233、取义成仁 【拼音】qǔyìchéngrén 【释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234、犬马之养 【拼音】quǎnmǎzhīyǎng 【释义】供养父母的谦辞。

【出处】《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35、群而不党 【拼音】qúnérbùdǎng 【释义】群合群。

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236、群起而攻之 【拼音】qúnqǐérgōngzhī 【释义】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2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拼音】rénérwúxìn,bùzhīqíkě 【释义】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出处】《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2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拼音】rénwúyuǎnlǜ,bìyǒujìnyōu 【释义】虑考虑;忧忧愁。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239、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拼音】rénzhījiāngsǐ,qíyányěshàn 【释义】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240、仁人志士 【拼音】rénrénzhìshì 【释义】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241、任重道远 【拼音】rènzhòngdàoyuǎn 【释义】任负担;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42、如指诸掌 【拼音】rúzhǐzhūzhǎng 【释义】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

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243、入孝出弟 【拼音】rùxiàochūtì 【释义】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同入孝出悌”。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   244、入孝出悌 【拼音】rùxiàochūtì 【释义】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亦作‘入孝出弟’。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245、三复白圭 【拼音】sānfùbáiguī 【释义】指慎于言行。

【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   246、三复斯言 【拼音】sānfùsīyán 【释义】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

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

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   247、三人行,必有我师 【拼音】sānrénxíng,bìyǒuwǒshī 【释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248、三省吾身 【拼音】sānxǐngwúshēn 【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

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249、三十而立 【拼音】sānshíérlì 【释义】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250、三月不知肉味 【拼音】sānyuèbùzhīròuwèi 【释义】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251、色厉内荏 【拼音】sèlìnèi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

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   252、色仁行违 【拼音】sèrénxíngwéi 【释义】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出处】《论语·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   253、杀鸡焉用牛刀 【拼音】shājīyānyòngniúdāo 【释义】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254、杀身成仁 【拼音】shāshēnchéngrén 【释义】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255、善贾而沽 【拼音】shànjiàérgū 【释义】贾通价”。

善贾好价钱;沽出卖。

等好价钱卖出。

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

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256、善与人交 【拼音】shànyǔrénjiāo 【释义】善于与别人交朋友。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   257、上智下愚 【拼音】shàngzhìxiàyú 【释义】智聪明;愚笨。

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

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258、舍己为人 【拼音】shějǐwèirén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   259、慎终追远 【拼音】shènzhōngzhuīyuǎn 【释义】终人死;远指祖先。

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260、升堂入室 【拼音】shēngtángrùshì 【释义】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

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出处】《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261、生而知之 【拼音】shēngérzhīzhī 【释义】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

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262、生荣死哀 【拼音】shēngróngsǐāi 【释义】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

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人谁不没,达士徇名,生荣死哀,亦孔之荣,呜呼哀哉。

”   263、生荣死衰 【拼音】shēngróngsǐshuāi 【释义】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

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   264、胜残去杀 【拼音】shèngcánqùshā 【释义】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

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出处】《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   265、诗礼之训 【拼音】shīlǐzhīxùn 【释义】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出处】《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   266、施而不费 【拼音】shīérbùfèi 【释义】施给人好处;费耗费。

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史记·吴太伯世家》:“广而不宣,施而不费。

”   267、时不我待 【拼音】shíbùwǒdài 【释义】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

指要抓紧时间。

【出处】《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268、时不我与 【拼音】shíbùwǒyǔ 【释义】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

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出处】《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26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拼音】shíbùyànjīng,kuàibùyànxì 【释义】厌满足;脍细切的肉。

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270、事在萧墙 【拼音】shìzàixiāoqiáng 【释义】谓祸乱出自内部。

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出处】语出《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271、是可忍,孰不可忍 【拼音】shìkěrěn,shúbùkěrěn 【释义】是这个;孰那个。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272、适可而止 【拼音】shìkěérzhǐ 【释义】适可恰好可以。

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出处】《论语·乡党》:“不多食”宋·朱熹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   273、逝者如斯 【拼音】shìzhěrúsī 【释义】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274、手足无措 【拼音】shǒuzúwúcuò 【释义】措安放。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275、述而不作 【拼音】shùérbùzuò 【释义】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276、司马牛之叹 【拼音】sīmǎniúzhītàn 【释义】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出处】《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   277、思不出位 【拼音】sībùchūwèi 【释义】思考虑;位职位。

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

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

也形容缺乏闯劲。

【出处】《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278、斯文扫地 【拼音】sīwénsǎodì 【释义】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处】《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   279、死而后已 【拼音】sǐérhòuyǐ 【释义】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80、死而无悔 【拼音】sǐérwúhuǐ 【释义】就是死了也不懊悔。

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   28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拼音】sǐshēngyǒumìng,fùguìzàitiān 【释义】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出处】《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282、四书五经 【拼音】sìshūwǔjīng 【释义】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指儒家经典。

【出处】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

”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28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拼音】sìtǐbùqín,wǔgǔbùfēn 【释义】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

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284、四体不勤 【拼音】sìtǐbùqín 【释义】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285、驷不及舌 【拼音】sìbùjíshé 【释义】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

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   286、松柏后凋 【拼音】sōngbǎihòudiāo 【释义】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出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287、随心所欲 【拼音】suíxīnsuǒyù 【释义】随任凭;欲想要。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88、岁不我与 【拼音】suìbùwǒyǔ 【释义】年岁是不等人的。

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出处】《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289、岁寒松柏 【拼音】suìhánsōngbǎi 【释义】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290、岁寒知松柏 【拼音】suìhánzhīsōngbǎi 【释义】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出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291、听其言而观其行 【拼音】tīngqíyánérguānqíxíng 【释义】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292、通力合作 【拼音】tōnglìhézuò 【释义】通力一起出力。

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出处】《论语·颜渊》:“盍彻乎”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   293、推己及人 【拼音】tuījǐjírén 【释义】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处】《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推己及物。

”   294、讬孤寄命 【拼音】xínggūjìmìng 【释义】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

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

【出处】《论语·泰伯》:“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邢昺疏可以讬六尺之孤者,谓可委讬以幼少之君也。

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

”   295、枉道事人 【拼音】wǎngdàoshìrén 【释义】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

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出处】《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296、望而生畏 【拼音】wàngérshēngwèi 【释义】畏恐惧,害怕。

看见了就害怕。

【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97、危言危行 【拼音】wēiyánwēixíng 【释义】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出处】《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   298、巍巍荡荡 【拼音】wēiwēidàngdàng 【释义】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出处】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

”   299、为山止篑 【拼音】wéishānzhǐkuì 【释义】比喻功败垂成。

【出处】语出《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止,吾止也。

”   300、温故知新 【拼音】wēngùzhīxīn 【释义】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   301、温良恭俭让 【拼音】wēnliánggōngjiǎnràng 【释义】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出处】《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   302、文过饰非 【拼音】wénguòshìfēi 【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出处】《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

”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303、文行出处 【拼音】wénxíngchūchǔ 【释义】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

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出处】《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

”《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304、文武之道 【拼音】wénwǔzhīdào 【释义】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   305、文质彬彬 【拼音】wénzhìbīnbīn 【释义】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306、文子同升 【拼音】wénzǐtóngshēng 【释义】指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

【出处】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僸与文子同升诸公。

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   307、闻一知二 【拼音】wényīzhīèr 【释义】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

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308、闻一知十 【拼音】wényīzhīshí 【释义】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

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309、无可无不可 【拼音】wúkěwúbùkě 【释义】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   310、无适无莫 【拼音】wúshìwúmò 【释义】适厚;莫薄。

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此。

”   311、无適无莫 【拼音】wúdíwúmò 【释义】適厚;莫薄。

对人没有什么亲疏厚薄。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后汉书·刘梁传》:“是以君子之于事也,无適无莫,必考之以义焉。

”   312、无所不至 【拼音】wúsuǒbùzhì 【释义】至到。

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出处】《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313、无所措手足 【拼音】wúsuǒcuòshǒuzú 【释义】手脚没有地方放。

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314、无所用心 【拼音】wúsuǒyòngxīn 【释义】没有地方用他的心。

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315、无为而治 【拼音】wúwéiérzhì 【释义】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

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316、五谷不分 【拼音】wǔgǔbùfēn 【释义】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

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处】《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317、五湖四海 【拼音】wǔhúsìhǎi 【释义】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出处】《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

”《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   318、下学上达 【拼音】xiàxuéshàngdá 【释义】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   319、下愚不移 【拼音】xiàyúbùyí 【释义】移改变。

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

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

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出处】《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320、先难后获 【拼音】xiānnánhòuhuò 【释义】难艰难,劳苦;获收获。

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

比喻不坐享其成。

【出处】《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321、贤贤易色 【拼音】xiánxiányìsè 【释义】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   322、萧墙祸起 【拼音】xiāoqiánghuòqǐ 【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323、小不忍则乱大谋 【拼音】xiǎobùrěnzéluàndàmóu 【释义】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324、小大由之 【拼音】xiǎodàyóuzhī 【释义】指用途可大可小。

【出处】《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小大由之。

”   325、小德出入 【拼音】xiǎodéchūrù 【释义】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

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   326、心有余而力不足 【拼音】xīnyǒuyúérlìbùzú 【释义】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327、信而好古 【拼音】xìnérhàogǔ 【释义】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328、兴观群怨 【拼音】xìngguānqúnyuàn 【释义】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

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出处】《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   329、兴灭继绝 【拼音】xīngmièjìjué 【释义】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出处】《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

”   330、朽木不雕 【拼音】xiǔmùbùdiāo 【释义】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出处】《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331、朽木粪墙 【拼音】xiǔmùfènqiáng 【释义】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

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出处】《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332、朽木粪土 【拼音】xiǔmùfèntǔ 【释义】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

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   333、秀而不实 【拼音】xiùérbùshí 【释义】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

开花不结果。

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出处】《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334、衒玉自售 【拼音】zuìyùzìshòu 【释义】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出处】《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

”   335、学而不厌 【拼音】xuéérbùyàn 【释义】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6、学而时习之 【拼音】xuéérshíxízhī 【释义】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37、学而优则仕 【拼音】xuééryōuzéshì 【释义】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33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拼音】xuárúbùjí,yóukǒngshīzhī 【释义】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出处】《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339、学无常师 【拼音】xuéwúchángshī 【释义】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

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出处】《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340、血气方刚 【拼音】xuèqìfānggāng 【释义】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

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处】《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   341、循序渐进 【拼音】xúnxùjiànjìn 【释义】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   342、循循善诱 【拼音】xúnxúnshànyòu 【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343、言必信,行必果 【拼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 【释义】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   344、言必有中 【拼音】yánbìyǒuzhòng 【释义】中正对上。

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345、言不及义 【拼音】yánbùjíyì 【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46、言而有信 【拼音】yánéryǒuxìn 【释义】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347、言寡尤,行寡悔 【拼音】yánguǎyóu,xíngguǎhuǐ 【释义】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出处】《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348、言行相副 【拼音】yánxíngxiāngfù 【释义】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同言行相符”。

【出处】《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   349、言行相顾 【拼音】yánxíngxiānggù 【释义】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出处】《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   350、言简意该 【拼音】yánjiǎnyìgāi 【释义】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同言简意赅”。

【出处】清·崔述《读风偶识》:“卷一夫《论语》:“所载孔子论诗之言多矣,若《关雎》:“、《思无邪》:“章,诵《诗三百》:“以及《兴观群怨》:“、《周南》:“等章,莫不言简意该,义深词洁。

”   351、洋洋盈耳 【拼音】yángyángyíngěr 【释义】洋洋众多;盈充满。

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

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   352、仰之弥高 【拼音】yǎngzhīmígāo 【释义】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出处】《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未由也已。

’”   353、一朝之忿 【拼音】yīzhāozhīfèn 【释义】朝早晨;忿气忿。

一时的气忿。

【出处】《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354、一箪一瓢 【拼音】yīdānyīpiáo 【释义】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355、一虎不河 【拼音】yīhǔbùhé 【释义】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

【出处】《诗·小雅·小昮》:“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356、一举三反 【拼音】yījǔsānfǎn 【释义】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357、一匡天下 【拼音】yīkuāngtiānxià 【释义】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

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出处】《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   358、一仍旧贯 【拼音】yīréngjiùguàn 【释义】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

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出处】《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359、一日三覆 【拼音】yīrìsānfù 【释义】指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

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

”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家语》:“本此。

  360、一日三省 【拼音】yīrìsānxǐng 【释义】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361、一日之长 【拼音】yīrìzhīzhǎng 【释义】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

【出处】《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362、一息尚存 【拼音】yīxīshàngcún 【释义】息呼吸,气息;尚还。

还有一口气。

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出处】《论语·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   36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拼音】yīyánjìchū,sìmǎnánzhuī 【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   364、一言丧邦 【拼音】yīyánsàngbāng 【释义】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   365、一言兴邦 【拼音】yīyánxīngbāng 【释义】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366、一言以蔽之 【拼音】yīyányǐbìzhī 【释义】蔽遮,引伸为概括。

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367、一以贯之 【拼音】yīyǐguànzhī 【释义】贯贯穿。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368、一隅三反 【拼音】yīyúsānfǎn 【释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369、一隅之见 【拼音】yīyúzhījiàn 【释义】见见解。

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出处】《论语·述尔》:“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370、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拼音】yīzéyǐxǐ,yīzéyǐjù 【释义】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371、衣马轻肥 【拼音】yìmǎqīngféi 【释义】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

形容生活的豪华。

【出处】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

”唐·杜甫《秋兴》:“诗之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   372、衣轻乘肥 【拼音】yìqīngchéngféi 【释义】衣穿。

轻轻暖的裘衣;肥肥壮的马。

穿着贵重的衣服,驾驭肥壮的马。

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   373、沂水舞雩 【拼音】yíshuǐwǔyú 【释义】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出处】语出《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

”   374、沂水弦歌 【拼音】yíshuǐxiángē 【释义】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出处】语出《论语·先进》:“[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375、以德报德 【拼音】yǐdébàoyu 【释义】德恩惠。

用恩惠报答恩惠。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376、以德报怨 【拼音】yǐdébàoyuàn 【释义】德恩惠。

怨仇恨。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377、以人废言 【拼音】yǐrénfèiyán 【释义】以因为;废废弃。

因为说话人的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错误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的意见。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378、以文会友 【拼音】yǐwénhuìyǒu 【释义】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   379、以直报怨 【拼音】yǐzhíbàoyuàn 【释义】直公正、正直。

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380、以紫乱朱 【拼音】yǐzǐluànzhū 【释义】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381、异端邪说 【拼音】yìduānxiéshuō 【释义】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

【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若异端邪说释老之学。

”   382、因材施教 【拼音】yīncáishījiào 【释义】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383、饮水曲肱 【拼音】yǐnshuǐqūgōng 【释义】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384、隐居求志 【拼音】yǐnjūqiúzhì 【释义】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出处】《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385、怨天忧人  【拼音】yuàntiānyóurén 【释义】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

怨恨天命,责怪别人。

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   386、怨天尤人  【拼音】yuàntiānyóurén 【释义】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

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387、悦近来远  【拼音】yuèjìnláiyuǎn 【释义】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出处】《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

”   388、允执其中  【拼音】yǔnzhíqízhōng 【释义】允诚信;执持;其代词,那个;中不偏不倚。

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

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

【出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论语·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   389、韫椟而藏  【拼音】yùndúércáng 【释义】旧时比喻怀才隐退。

【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390、在陈之厄  【拼音】zàichénzhīè 【释义】指饥贫等困境。

【出处】《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391、在色之戒  【拼音】zàisèzhījiè 【释义】指色欲方面的戒忌。

【出处】语出《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   392、造次颠沛  【拼音】zàocìdiānpèi 【释义】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393、择善而从  【拼音】zéshànércóng 【释义】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394、知过必改  【拼音】zhīguòbìgǎi 【释义】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出处】《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395、知过能改  【拼音】zhīguònénggǎi 【释义】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出处】《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396、知命之年  【拼音】zhīmìngzhīnián 【释义】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指50岁。

【出处】《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   397、知其不可而为之  【拼音】zhīqíbùkěérwéizhī 【释义】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

表示意志坚决。

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出处】《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39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拼音】zhīzhǐwéizhīzhī,bùzhīwéibùzhǐ 【释义】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99、执鞭随蹬  【拼音】zhíbiānsuídèng 【释义】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出处】《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   400、直道而行  【拼音】zhídàoérxíng 【释义】比喻办事公正。

【出处】《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401、直谅多闻  【拼音】zhíliàngduōwén 【释义】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

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出处】《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   402、志士仁人  【拼音】zhìshìrénrén 【释义】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403、中庸之道  【拼音】zhōngyōngzhīdào 【释义】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404、众好众恶  【拼音】zhònghàozhòngwù 【释义】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405、众星拱北  【拼音】zhòngxīnggǒngběi 【释义】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

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出处】《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406、众星环极  【拼音】zhòngxīnghuánjí 【释义】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

【出处】《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北辰,北极星。

共,拱”的古字,环绕『·张衡《西京赋》:“譬如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

”   407、众星捧月  【拼音】zhòngxīngpěngyuè 【释义】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408、周而不比  【拼音】zhōuérbùbǐ 【释义】周亲和、调合;比勾结。

关系密切,但不勾结。

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   409、主一无适  【拼音】zhǔyīwúshì 【释义】专一,无杂念。

【出处】《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

’”《论语·学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   410、祝鮠之佞  【拼音】zhùtuózhīnìng 【释义】祝鮠,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出处】《论语·雍也》:“不有祝鮠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   411、子为父隐  【拼音】zǐwéifùyǐn 【释义】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出处】《论语·子路》:“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

”   412、足食足兵  【拼音】zúshízúbīng 【释义】食粮食;兵武器。

粮食充足,武备修整。

【出处】《论语·颜渊》:“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413、钻坚仰高  【拼音】zuànjiānyǎnggāo 【释义】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出处】《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汉·赵壹《非草书》:“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罢劳。

”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人学网名言林萃栏目思可道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 成语 春秋战国 上一篇:出自《论语》的413个成语(一)    下一篇:出自《隋书》的104个成语 相关信息 尹若男:浅探《论语》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传承至今,产生了大量的各类成语。

它们是中华文化... 尹若男:浅探《论语》学习教育类成语 出自《论语》的413个成语(一) 《西游记》里的成语 《孙子兵法》里的成语 网宣图 频道本月排行 出自《金瓶梅词话》的 暗气暗恼,白头相守,饱餐一顿,笔走龙蛇。

出自《战国策》的244个成语 出自《庄子》的473个成语(一) 出自《吕氏春秋》的94个成语 出自唐诗的100个成语 出自《汉书》的成语 出自《淮南子》的190个成语 出自《红楼梦》的114个成语 出自《老子》的170个成语 《诗经》里的成语 人学研究 人学研究 认识自己 为人处世 宇宙探索 问道苍穹 天地起源 星球史记 地球生命 山海金 生命源 草木萃 禽兽谷 人类通史 人类起源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非洲史 两河流域 印度史 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 华夏春秋 中华典艺 齐家之道 礼学研究 千秋人物 思想引领 人格典范 发现创造 政商精英 窈窕淑女 文艺大家 历史事件 战之殇 大变革 王朝事 趣微史 思想典籍 思想链网 未优书舍 价值争鸣 名言林萃 精英话语 专题名言 成语学派 网络美句 图说古今 图说古今 时间共轴 筱微视频 行知人间 读书荟 史地旅 钱穆学园 乡关何处 乡土耕读 死亡文化 站长专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