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張力趣味競賽- 漆包線 - NTCU-科學遊戲實驗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實驗是板主在上課中讓學生進行「迴紋針浮水」的操作(如圖一),靈光乍現想到的趣味競賽---將漆包線彎折如同「水黽」的細腳,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圖二)。
為了增加趣味 ...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NTCU
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
科學遊戲實驗室 回首頁
表面張力趣味競賽
浮在水面不夠看,越高越厲害!
※器材:漆包線、水盆
※操作過程與現象
「表面張力」的相關科學實驗相當多,本網站介紹過的就有「不沉的鐵絲」、「表面張力」等等。
本實驗是板主在上課中讓學生進行「迴紋針浮水」的操作(如圖一),靈光乍現想到的趣味競賽---將漆包線彎折如同「水黽」的細腳,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如圖二)。
為了增加趣味性與挑戰性,進行趣味競賽:「比賽漆包線突出水面的高度」。
競賽規則:
1.漆包線的長度不限,可以任意剪裁、彎折。
2.形狀與造型不限,但是不可以添加漆包線以外的物品。
3.完成後必須浮在水面上,而且邊緣不可以碰觸到裝水的容器。
4.成功浮在水面後,用直尺測量作品的垂直高度(如圖三),以高度決定名次。
如果高度相同,則進行秤重(擦乾後秤重),以重量小的為優勝。
※基本造型製作
製作四隻腳的基本造型,方法如圖四~圖七。
首先剪二段長度相同漆包線,對折之後將頭部捏住,並旋轉四隻腳將頭部打結,最後將四隻腳在桌面壓平即完成。
最關鍵的步驟是將四隻腳壓平,不能凹凸不平,務必使四隻腳可以同時接觸水面。
建議購買的漆包線直徑介於0.2~0.5毫米。
不同粗細漆包線的優缺點如下:(1)漆包線越細,越容易成功的浮在水面。
(2)細的漆包線太軟,不容易直立,高度會受限制。
(3)粗的漆包線比較容易直立,有利於高度,但是會比較容易沉下去,需要加大底部面積。
(4)粗的漆包線,不容易徒手彎折,比較費力;而漆包線如果太細,則不容易定型。
建議學生年紀越小,用細的較佳,先求成功浮著再求高度。
版主實際教學時(大學部學生),最高紀錄達到30公分(如圖八)。
另一方面,也可以比賽創意造型,例如圖九是模擬水黽六隻腳的造型。
觀看實驗影片
※叮嚀的話
1.漆包線的腳部,不一定要直線狀,可彎曲為弧形,增加與水的接觸面積,可以提高成功率。
2.完成的作品放到水面上之前,可先放一張衛生紙,再將作品放在衛生紙上面,最後以牙籤輕輕而緩慢的將衛生紙壓沉。
3.如果漆包線沉入水中,拿起來再度嘗試之前,務必先將漆包線擦乾,否則由於水分子會互相吸引,漆包線還是會沉下去。
※參考資料
1.林晉弘、王伯瑋、蔡承諭(2010)。
水黽原理的表面張力計。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物理類。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10/03/2010033010584911.pdf
2.方詩語、賴晨鐘、張智凱(2011)。
醬油郎遊四海。
第51屆東區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組生物科。
http://www.pttsh.ttct.edu.tw/dyna/data/user/a003/files/201105231609111.pdf
3.YouTube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9dg0wkS254
延伸文章資訊
- 1以水黽原理製作表面張力計
在基礎化工的課程學到表. 面張力的原理後,我們以纏小馬達用的漆包線成功的製成可以漂浮在水面的「仿水黽」,並. 且可以承載一倍重量。本研究顯示「仿水黽」在水面的荷重與 ...
- 2水黽在水面漂浮而不下沉會不會是因為表面張力?
A2:水黽的一條長腿就能在水面上支撐起15倍於身體的重量而不會沈沒,而水表面的張力效果卻沒有如此大,純水表面張力約只有70達因/公分,因此表面張力也並非水黽漂浮的 ...
- 3表面張力--圖一水黽「站在水膜上」 - 物理教與學- udn城市
注意到沒,水黽 是在水面上行走,而不是「浮」在水面。水面似有一層薄膜,支撐著水黽的腳。又,你覺得影片中的蜥蜴是靠「表面張力」水中行走的嗎?
- 4水黽的奈米科技@ 愛分享 - 隨意窩
能夠在水面上自由行走的水黽小型水生昆蟲水黽被喻為“池塘中的溜冰者”,因為它不僅能在水面上滑行, ... 水滴之所以能變成圓球形,也是由於表面張力作用的緣故。 水的 ...
- 5探討表面張力對漂浮水黽浮沉 - 全國科展
物體本就會漂浮在水面,與表面張力無關,故本研究不涉及與浮力相關的實驗。 2.本研究是以水黽的結構作為部分參考,探討沉體在受到液體表面張力時所產生的漂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