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楊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號石齋,漢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今江西吉安)。

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 ... 楊廷和 楊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號石齋,漢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今江西吉安)。

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學家楊慎之父。

歷仕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楊廷和年少成名,十二歲時鄉試中舉,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歲時中進士,授翰林檢討。

明孝宗時為皇太子朱厚照講讀。

正德二年(1507年)入閣,拜東閣大學士,專典誥敕。

劉瑾誅後拜少傅兼太子太傅、謹身殿大學士。

正德七年(1512年)出任首輔。

武宗崩後,楊廷和計除平虜伯江彬,立武宗從弟朱厚熜(明世宗)繼位。

在朱厚熜未至京師時,總攬朝政共三十七日,革除武宗朝弊政,受朝廷內外稱讚,加左柱國。

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議”事件與世宗意不合,罷歸故里。

嘉靖七年(1528年),被削職為民。

嘉靖八年(1529年)卒於新都,年七十一。

明穆宗時復官,追贈太保,諡號“文忠”。

楊廷和善書,筆法工整。

曾參與編修《明憲宗實錄》、《明孝宗實錄》、《明武宗實錄》、《大明會典》,有《楊文忠公三錄》傳世。

基本信息姓名:楊廷和別稱:楊文忠字號:字介夫號石齋所處時代:明朝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四川成都府新都出生日期:1459年10月15日去世日期:1529年7月25日主要作品:《楊文忠公三錄》主要成就:歷仕四朝,二朝首輔,革除弊政信仰:儒家官職:左柱國、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追贈:太師謚號:文忠人物生平少年成名楊廷和生於明英宗天順三年九月十九日(1459年10月15日)。

祖籍廬陵,祖上在元末時為避徐壽輝部將歐祥之亂,遷徙湖北麻城,再避紅巾軍之亂,遷入四川新都。

其父楊春,成化十七年(1481年)進士,曾任行人司司正、湖廣提學僉事。

楊廷和四歲時知聲律,七歲時每日讀書數卷,為科舉做準備。

成化七年(1471年),楊廷和鄉試中舉,時年十二歲。

成化八年(1472年),他赴京參加會試未考中,入國子監,受到國子監丞黃明善的賞識。

黃明善將女兒許配給他為妻。

成化十四年(1478年),楊廷和登進士第,時年僅十九歲。

及第後,他被選任為翰林院庶吉士。

黃明善時任雲南督學,楊廷和告假前往雲南娶妻。

當時,雲南鎮守太監錢能及黔國公沐廷章都以厚禮饋贈楊廷和,楊廷和均不受。

成化十六年(1480年),回朝任翰林院檢討。

楊廷和風度翩翩,性格安靜慎重,所作文章明白暢達,很有法度。

他喜歡考究史事、民間疾苦、邊防戰事及“一切法家言”。

史稱其“郁然負公輔望”。

侍講東宮弘治二年(1489年),楊廷和升任翰林修撰,參與編修《憲宗實錄》和《會典》。

在修書過程中,楊廷和每次對內容有所草擬,副總裁官丘濬竟不能更改一字,丘濬因此稱讚他有良史之才。

弘治四年(1491年)八月,《憲宗實錄》成書,楊廷和因參與編修,升為翰林侍讀。

次年任經筵講官。

弘治八年(1495年),改任左春坊左中允,侍奉皇太子朱厚照(即後來的明武宗)講解、讀書。

弘治十一年(1498年),楊廷和奉命主持順天鄉試。

次年,丁祖母憂,馳驛歸鄉服喪。

弘治十四年(1501年),服喪期畢,被起復原職。

弘治十五年(1502年),《大明會典》修成,楊廷和被破格提升為左春坊大學士,充任日講官。

弘治十八年(1505年),又奉命主持會試。

入閣抗瑾楊廷和半身像明武宗登基後,楊廷和升任詹事府少詹事,任《孝宗實錄》副總裁。

正德二年(1507年),楊廷和入閣為東閣大學士,專掌誥命起草。

因在講筵上指責寵臣而得罪權宦劉瑾,劉瑾就傳令讓他任南京吏部左侍郎。

五月,升為南京戶部尚書。

八月,被召回京,升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朝廷的機密大事。

正德三年(1508年),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

此時,劉瑾摘取《大明會典》中的小差錯,扣下楊廷和與大學士李東陽的二級俸祿。

不久因《孝宗實錄》修成被歸還原來的俸祿。

正德四年(1509年),楊廷和加官光祿大夫、柱國,升任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當時,劉瑾愈加專橫,而焦芳、張彩依附作惡。

楊廷和與首輔李東陽兩人只能從中委曲求全,稍作補救。

擬平叛亂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叛亂,以誅殺劉瑾為旗號。

楊廷和起草赦免反罪的詔書,並請提拔邊將仇鉞,以便於瓦解亂黨。

仇鉞果然活捉朱寘鐇。

同年,張永揭發劉瑾的罪行,劉瑾伏誅,楊廷和等便論功晉升,任少傅兼太子太傅、謹身殿大學士,朱厚照蔭封其子楊恆為中書舍人。

同年十月,流民劉六、劉七等發動起義,楊一清推舉馬中錫前往討伐。

楊廷和認為他是文人,無法勝任。

但因他已經出發,無法制止,其後果然無功。

楊廷和請將馬中錫逮捕下獄,由陸完接任,斬殺受賄縱敵的參將桑玉。

後又採納學士陳霽的建議,徵調各路邊防部隊討伐河南的農民軍趙鐩等,又推薦彭澤為總制。

三年後,起義平息,朱厚照論功擬用楊廷和一子為錦衣衛千戶。

楊廷和推辭,朱厚照特加其為少師、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

正德首輔正德七年(1512年),李東陽致仕歸鄉,楊廷和接任內閣首輔。

張永誅除劉瑾後日益驕滿,他捉了一名臂上刺龍的男子作為大功,援用以太監劉永誠之例,企圖得封侯爵。

楊廷和說:“劉永誠的侄兒劉聚是因為戰功才封為伯,連及劉永誠,也不是他自己受的封賞。

”張永這才罷休。

彭澤將要西討鄢本恕時向楊廷和問計,楊廷和說:“憑你的才幹,平賊不是難事,該防備的是太早班師。

”彭澤後來擊殺鄢本恕等,立即班師,而叛軍餘部又紛紛聚集,無法壓制。

彭澤已經動身又留了下來,這才感嘆道:“楊公的先見之明,我比不上呀。

”乾清宮發生災害,楊廷和請朱厚照避居側殿,下罪己詔,並求大臣上書直言。

藉此機會,他和同僚們一起上書,勸武宗早朝,用膳以後,要親自到祖廟舉行祭祀,對兩宮太后要更加孝敬,勤於每天的經筵講習。

又當面建議廣開言路,了解下情,收還邊疆亢兵,革除侵害百姓的宮市,關閉皇家商店,放出宮內的僧人,減少修建的工程,裁削織造的項目,共十多條,都很切中時要。

但朱厚照沒有看奏疏。

不久,楊廷和因父親去世請奔喪回家,朱厚照不許。

經多次請求才得到允許,朱厚照派宦官護送他回鄉。

不久又召他出來,楊廷和多次上書推辭,才得獲準。

閣臣能為父母完全守喪(喪期三年),從楊廷和開始。

喪期結束後,楊廷和就應詔入朝。

朱厚照當時正在宣府打獵,派使者回賜楊廷和羊肉、美酒、銀幣。

楊廷和上書致謝,並請朱厚照回京,朱厚照未予答覆。

楊廷和又與大學士蔣冕騎馬到居庸關,想親自到塞外請求。

朱厚照已命宦官谷大用把守關門,他們只好回來。

朱厚照命令在他回京時大臣要自做旗帳歡迎,楊廷和拒絕,朱厚照又派使臣告知自己的意思,楊廷和堅決不聽,這才作罷。

當楊廷和執政時,朱厚照長期不理朝政,放心大膽地在大同、宣府、延綏間遊玩,朝廷大事多有缺失。

楊廷和未嘗不勸,但朱厚照一概不聽。

楊廷和也無法堅持己意,不停地上奏,因此心情憂鬱,很不滿意,幾次稱病求退,都未獲允許。

宦官谷大用、魏彬、張雄及其義子錢寧、江彬等人,非常放肆、專橫。

楊廷和雖然沒被他們壓服,但也無法對其有所制裁,他自己也只能稍稍“自安於位”。

正德十四年(1519年),御史蕭淮告發寧王朱宸濠謀反,錢寧等人還包庇他,攻擊蕭淮挑撥離間。

楊廷和請仿效宣宗當年告誡趙王朱高燧的舊例,派遣親近大臣帶前往告誡,並收回其衛隊,但使者還沒到朱宸濠就已起兵叛亂。

朱厚照想率兵親征,楊廷和等竭力勸阻。

朱厚照竟自封官職,化名朱壽,統率京軍和各路邊防軍南下討,命廷和與大學士毛紀駐京防護。

後因為乾清、坤寧兩宮工程完畢,朱厚照開恩封賞,擬登用楊廷和一子為錦衣衛副千戶,楊廷和推辭。

當時楊廷和本應起草大將軍南征的敕諭,但他不肯起草,朱厚照心裡很惱火。

等到他推薦南京吏部尚書劉春辦理東閣中誥命起草一事時,朱厚照就以楊廷和偏護本鄉人為理由,嚴厲批評他。

楊廷和上書謝罪,並請罷免自己,朱厚照不許。

少師梁儲等請連自己一齊罷免,也未獲準。

楊廷和正稱病不朝,朱厚照就傳旨南下。

朱厚照南下以後,兩次改定元旦。

楊廷和把持朝政,很注意鎮靜、沉穩,為朝野上下所佩服。

前後數十次上疏請求朱厚照回京,朱厚照都不理睬,回師後又在通州停下。

楊廷和等列舉舊例,請朱厚照還京,在宮內殿上接受獻俘,然後將朱宸濠等正法,而朱厚照已患病,急令楊廷和等前往通州聽命,就在行宮裡殺朱宸濠等,然後朱厚照才回到京城。

迎立世宗楊廷和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朱厚照在郊祀時吐血,被馬上拉回宮中,一月後病情加重。

當時朱厚照無子,司禮監太監魏彬等到內閣說,太醫已無能為力,請拿出萬兩銀子從鄉村中招募名醫。

楊廷和心中知道他們的意思,卻不答他們的碴,而是含蓄地以倫理等級秩序的問題暗示,魏彬等唯唯聽命。

同年三月,朱厚照駕崩。

楊廷和引《皇明祖訓》“兄終弟及”為據,請立武宗從弟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即明世宗)繼統,得到皇太后(孝康敬皇后)張氏準許,由其擬發遺詔,迎候朱厚熜自興王府所在地安陸府(今湖北鍾祥)回京繼位。

楊廷和根據遺詔命太監張永、武定侯郭勛、安邊伯許泰、尚書王憲挑選各營兵馬,分布在皇城的四門、京城的九門及南北要害地帶,廠、衛御史安排他們的部下四處巡邏防備。

又傳達朱厚照遺令,裁汰威武營的各團練部隊;周邊部隊入衛京師的都給以重賞,然後各歸本鎮;廢除皇家商店和軍門辦事官校,原辦事人員全部遣回家鄉所在的衛所;哈密、吐魯番、佛郎機各國進貢使臣都給以獎勵,送他們回國;豹房的番僧及少林僧、教坊的樂隊、南京的快馬船等,凡不是經常例設定的,一切都被裁撤、解散。

又按照武宗遺詔,釋放南京被逮捕、關押的囚犯;送回各地進獻的女子;停止京城裡不急需的工程建設;收回了宣府行宮中的金銀寶貝,放回到內庫中。

這些措施使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楊廷和總攬朝政三十七日,朱厚熜才入京登上帝位。

楊廷和起草了登極詔書遞上去,文書房的官員忽然到內閣來,說想把詔書中幾件不便利的事刪除。

楊廷和說:“以前有了不同意見,你們動不動說是陛下的意思。

現在也是新天子的意思?我們一會祝賀新天子即位後,當面上奏,要問一問是誰想刪削詔書草稿。

”蔣冕、毛紀也相繼陳述利害,來人無言以對。

過後詔書發布下來,正德年間的弊端幾乎被淘汰淨盡。

所裁減的錦衣各衛所、內監局的旗校工役人數達十四萬八千七百,節省漕運糧食達一百五十三萬二千餘石,那些宦官、義子及奉特別詔命而僥倖做了官的人大半以上被排除了。

朝廷內外都稱頌新天子是個聖人,並且稱讚楊廷和的功德。

而那些丟了官的人們對楊廷和恨入骨髓,楊廷和上朝時有人身帶利刃在轎旁窺視。

朱厚熜知道後,命令從京營中選一百名士卒保護廷和出入。

朱厚熜到經筵講習,楊廷和負責經筵事宜。

編修《武宗實錄》,也由楊廷和擔任總裁。

楊廷和此前已被加封為特進,一品官滿九年時,同時領取大學士的俸祿,朱厚熜親自頒布敕令做了表彰。

此時,楊廷和又被加封為左柱國。

朱厚熜再三召見他談話,對他格外加以慰勞。

楊廷和因此更加想要有所主張,便提拔正直的官員上來,在朝廷中分掌各種事務。

給事中、御史們遞上奏章檢舉了王瓊的罪證,王瓊被投入京城的大牢中。

王瓊於窘迫之下上書攻擊楊廷和,來為自己開脫。

法司用奸黨的條例判王瓊死刑,王瓊極力為自己辯護,得以減免罪過,充軍邊疆。

有人懷疑法司斷案得到過楊廷和的示意。

正好石珤以禮部尚書的名義掌詹事府事務,即將改任吏部尚書,楊廷和又奏請朱厚熜改派他掌管詹事司的誥敕。

有人因此說楊廷和太獨斷了。

然而楊廷和認為朱厚熜雖然年輕,但天性靈明,所以他自信可以輔佐朱厚熜致天下於太平,因而事事都有所勸諫。

錢寧、江彬雖然被殺,但張銳、張忠、於經、許泰等的官司久不能決。

楊廷和等人說:“不殺了這些人,國家的法律就不算正大,天下的公道就不算彰明,祖廟的神靈不安,百姓的心裡不服,禍亂的根源還算未除,太平政治就不會實現。

”朱厚熜於是命令抄沒了他們的家產。

楊廷和又上書請朱厚熜嚴肅對待上天的告誡,遵循祖上的家訓,弘揚孝道,善保身體,教育人民知理行義,自己也要勤於學問,謹慎地發號施令,嚴明地推行賞罰,任用人要專一,不好聽的勸告也要聽,親近好人,節約財用。

其中言語大多正直、切實,朱厚熜都優詔允準。

大禮議之爭在此之前,朱厚照駕崩,楊廷和起草遺詔,說“皇考孝宗敬皇帝親弟興獻王長子某(明世宗朱厚熜)”,按照輩份、排行應該立為皇帝。

按照《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條例,在宗廟裡祭告祖宗,向慈壽皇太后告請之後,可迎接他來即皇帝位。

既而讓禮官奏上登基即位的禮儀程式,請新皇帝由東安門進入文華殿小住。

次日,百官數次遞上勸進表,等新皇帝答應後,再選擇吉日即位。

勸進表文字都按照皇子繼位的慣例。

朱厚熜看了禮部的奏章,說:“遺詔讓我即皇帝位,沒有讓我做皇子嘛。

”等到了京師,停在城外不進去。

楊廷和堅決請求按禮部擬定的儀式辦,朱厚熜不聽,竟到行殿中接受了勸進表,由大明門直入京師裡邊,拜見了大行皇帝的神前案幾,中午就即了帝位。

詔書草稿中說到“接受皇兄的遺詔入宮供奉宗廟”。

朱厚熜猶豫許久,才表示“可以”。

過了三天,派遣官員前去迎接朱厚熜的母親興獻王妃。

沒多少天,讓禮官討論興獻王神主的稱號。

楊廷和拿出漢代定陶王、宋代濮王的故事遞給禮部尚書毛澄說:“這是足夠的根據了。

應該讓皇上尊稱孝宗為皇考,稱興獻王為皇叔考興國大王,母妃為皇叔母興國太妃,自稱侄皇帝。

另外改立益王的第二個兒子崇仁王為興王,供奉獻王的祭祀。

對此有不同意見的人就是奸臣邪佞,應當殺掉。

”進士張璁與侍郎王瓚說,朱厚熜入繼的是皇帝位,不是做了別人的後裔。

王瓚含蓄地提到這一點,楊廷和怕他干擾了討論,就把他改派到南京任職。

五月,毛澄綜合大臣們的意見做出決議,和楊廷和所說一樣。

朱厚熜不悅。

但是每次召見楊廷和時還是從容自得地賜茶慰問,想改定獻王的尊號,楊廷和最終不肯順著朱厚熜的想法來。

朱厚熜於是下達指示讓大臣們再次討論。

楊廷和與蔣冕、毛紀一起上書說:“前代過繼的君主尊崇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合乎典禮,只有宋儒程頤的《濮議》,表達了最正確的道理,可以作為千秋萬世的師法。

至於興獻王的祭祀,雖有崇仁王主持,以後生了皇子,還是把第二個皇子作為興獻王的後人,再改封崇仁王為親王。

這樣,無論天理還是人情,兩全其美,沒一頭有缺憾。

”朱厚熜更加不悅,讓他們從古籍中廣泛考證,一定求得至當才是。

楊廷和與蔣冕、毛紀又說:“三代以前的聖人莫過於舜,沒聽說過他怎么尊崇自己的生身父親瞽叟。

三代以後的賢君莫過於漢光武,也沒聽說過他尊崇他的親生父南頓君為皇帝。

希望皇上向舜帝、光武帝學習,那么陛下的品德就不會有玷瑕,陛下的孝心也可以光大於天下了。

”毛澄等人也再三上奏,堅持原來的決議。

朱厚熜將這些奏章留中。

七月,張璁上書說應當是繼承皇位,而不是過繼給人當後裔。

朱厚熜讓司禮太監拿了張璁的奏章給楊廷和看,說這種議論既遵守祖訓,又依據古禮,應該聽取。

楊廷和說:“秀才怎么知道國家的重大事務。

”又將奏章送回宮中去。

不久,朱厚熜到文華殿召見楊廷和與蔣冕、毛紀,給他們一個親筆指示,要他們尊崇自己的親生父母為皇帝、皇后。

楊廷和回家後上書說:“《禮》說:在前為君的就是父母,親生父母應稱為伯父母或叔父母。

不僅喪服等次要降格,稱號也應有不同。

臣不敢阿諛奉承,順著聖旨辦。

”又密封歸還了朱厚熜的手詔。

朝臣們也都堅持原先的決議,朱厚熜就是不聽。

等到九月份,興獻王妃到了京城,朱厚熜親自確定儀式,由中門入城,訪問祖廟,又再次說明想尊稱興獻王、王妃為皇帝、皇后。

楊廷和說:“漢宣帝繼漢昭帝即位後,加史皇孫、王夫人諡號為悼考、悼後;光武帝往上承繼漢元帝的統緒,巨鹿、南頓君以上立廟於章陵,都沒有追加尊號。

現在如果追加興獻王、母妃的尊號為皇帝、皇后,與孝廟、慈壽並列,就是忘記了先皇帝而看重親生父母,採用私人間的情感而放棄國家的大義。

我們這些大臣對此無法推卸責任。

”就此自請罷免官職。

大臣諫諍的有一百多人。

朱厚熜迫不得已,於是在嘉靖元年(1522年)下詔,稱孝宗為皇考、慈壽皇太后為聖母,興獻王、王妃為本生父母,不稱為皇帝、皇后。

在這段時間裡,楊廷和先後四次把朱厚熜的親筆批示密封退回,堅持自己的意見,上了近三十篇奏章,朱厚熜常常憤憤不平。

他身邊的親近人物因而得以批評說楊廷和放肆,失掉做臣子的禮儀。

諫官史道、曹嘉於是互動劾奏楊廷和的罪過。

朱厚熜雖然將二人稍作貶謫,以撫慰楊廷和,但心中已不對其尊敬如前。

不久後,朝廷評定輔立新君的功績,朱厚熜封楊廷和與蔣冕、毛紀為伯爵,年祿一千石,楊廷和堅決謝絕。

朱厚熜改為蔭封其家世襲錦衣衛指揮使,他又推辭不受。

朱厚熜認為封賞太輕,改加為蔭封四品京官世襲,楊廷和又推辭。

適逢楊廷和復職滿了四年,朱厚熜就破例加封他為太傅,他又四次辭罷。

朱厚熜還特地頒發誥敕對他予以表彰,並在禮部為他賜酒宴一次,九卿都參加作陪。

朱厚熜很喜歡請僧、道設齋壇祈禱。

楊廷和極力勸說,引用梁武帝、宋徽宗的事例來做論說。

朱厚熜優旨採納。

當時江南欠收,宦官又請求派人到那裡督辦織造。

工部及給事中、御史提出諫勸,朱厚熜不聽,催促內閣為此起草命令。

楊廷和等人不接受命令,並且極力說江南百姓貧困,財富枯竭,請不要派遣宦官前去。

朱厚熜這下催得更急,並告誡楊廷和不要執拗、干擾這件事。

楊廷和竭力爭辯說:“我們幾個人同滿朝大臣、諫官說的話陛下不聽,卻願意聽二三個邪佞的話,陛下能跟這二三個小人一起治理祖宗打下的天下嗎?況且陛下以為織造是歷朝的舊例,不知道洪武以來哪有這舊例,只不過創始於成化、弘治年間罷了。

憲宗、孝宗愛護人民、節約財用的好政策不少,陛下不去採用,偏偏仿效這不好的措施,這是為什麼?陛下即位的詔書,把宦官僥倖的門路堵塞得差不多沒有了,天下人正在傳誦陛下的美德,現在忽然出現此事,怎么能向天下人取信呢?”他進而請追究擬寫聖旨的是什麼人,懷疑有人假借御批的名義偷偷地推行他的個人主張。

朱厚熜為此道歉說自己不仔細,讓他們告誡所派宦官不要放肆便好。

此事最終還是沒能制止。

求退歸鄉楊廷和曾屢次上書請求退休,至後來更加堅決。

他又因為興獻王稱考與否一事與朱厚熜產生矛盾,在奏章中透露自己的不平之氣。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朱厚熜聽任楊廷和離去,並責備他批評因為言語的不同歸咎於君上,不符為臣之道。

不過仍然賜他加蓋玉璽的書券,照常例供給他車馬、錢糧、護衛人員,重申以前蔭封一子錦衣衛指揮使的授命。

給事中、御史紛紛請求挽留楊廷和,朱厚熜都不予答覆。

楊廷和離開後,朱厚熜才開始討論稱孝宗為“皇伯考”。

此時,楊廷和的兒子、翰林修撰楊慎率領眾大臣跪在左順門外哭爭此事,遭到杖責,貶往雲南。

過後,大臣王邦奇誣衊楊廷和與其次子、兵部主事楊惇,女婿、修撰金承勛,同鄉人、翰林侍讀葉桂章與原兵部尚書彭澤的弟弟彭沖相互勾結、請託,上述諸人全被抓進詔獄中,經審訊沒有實據後,才被釋放。

削職定罪嘉靖七年(1528年),《明倫大典》修成,朱厚熜重定議禮諸臣之罪,楊廷和被定為罪魁。

朱厚熜降敕稱楊廷和“為罪之魁,以定策國老自居,門生天子視朕”,將其削職為民。

嘉靖八年(1529年)六月二十一日(7月25日),楊廷和病故於新都,享年七十一歲,以平民禮下葬新都城西父親楊春墓旁。

復官治葬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六月,楊廷和得以復官,朝廷又賜祭四壇,命有司治葬,蔭封他的一個孫子為尚寶司丞。

追贈太保,諡號“文忠”。

為政舉措鎮靜持重楊廷和在明武宗“失德”的情況下,多次上疏規諫未果。

他雖“邑邑不自得”,但仍勤於政事,忠於職守。

正德年間,武宗多不在京。

楊廷和入值中樞,參與機要,“鎮靜持重”,“補苴匡救”,按例賑災免租,百官也各奉法守職,使國家機器正常運轉。

安化王朱寘鐇叛亂時,他“(起)草赦詔,請擢邊將仇鉞,以離賊黨。

(仇)鉞果執(朱)寊鐇”。

流民劉六、劉七發動起義,他建策獻言,調兵遣將,終於鎮壓了這次起義。

明末學者陳子龍指出:“武皇(明武宗)穆駿西馳,而天下晏然者,以任相得人也。

”安危定傾•迎立世宗武宗無子,他駕崩後,張太后(孝康敬皇后)命大臣議所當立者。

楊廷和舉《皇明祖訓》“兄終弟及”為據,主張立興獻王長子朱厚熜(明世宗),得到了閣臣們的贊同。

太后“一如廷和請,事乃定”。

使這一頗為敏感的問題,得到了順利的解決。

•剷除江彬武宗死後,當時平虜伯江彬在京畿擁有重兵,有謀反之嫌。

楊廷和與同僚蔣冕、毛紀及太監溫祥商議用太后的命令捕殺江彬,並爭取到了太監張永、魏彬、陳嚴等人的支持,最終說服了太后,成功逮捕江彬。

江彬被除去後,史稱“中外相慶(朝野內外舉國歡慶)”。

革除弊政明世宗朱厚熜未至京師時,楊廷和總攬朝政共三十七日。

在此期間,楊廷和不受皇帝的掣肘,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負。

他以革除武宗時弊政為己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楊廷和辦事勤勉,講求效率,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幹。

史載:“其調度區畫,取辦俄頃,命中書十餘人操牘以進,石齋(楊廷和)一一口授,動中幾宣,略無舛錯”,“中外倚以為安”。

正德、嘉靖之際的遺詔、登基詔都出自楊廷和之手,他的很多興利除弊的改革措施都是通過詔書的形式頒布的。

楊廷和針對武宗調邊兵入衛京師,致使“邊卒縱橫驕悍,都人苦之”、邊防力量也大為削弱的情況,在武宗死後“傳遺命罷威武團練諸軍,各邊兵俱重賚散歸鎮”,解決了這一問題。

武宗去世後,楊廷和盡廢其政,以遺詔“革皇店及軍門辦事官校悉還衛,……豹房番僧及少林僧、教坊樂人、南京快馬船,諸非常例者,一切罷遣。

又以遺詔釋南京繫囚,放遣四方進獻女子,停京師不急工務,歸宣府行宮金寶歸諸內庫。

中外大悅”。

楊廷和在所擬登極詔中,還“賜天下明年田租之半,自正德十五年以前逋賦盡免之”,以緩和階級矛盾,恢復發展農業生產。

世宗即位,楊廷和草上登極詔書。

“已而詔下,正德中蠹政厘抉且盡。

所裁汰錦衣諸衛、內監局旗校工役為數十四萬八千五百,減漕糧百五十三萬二千餘石,其中貴、義子、傳升、乞升一切恩悻得官者大半皆斥去”。

在裁汰冗官、冗兵的同時,楊廷和還注意撥亂反正、平反冤案。

在它所擬的登極詔書中規定:“正德十四年文武官員人等,因諫上巡遊、跪門責打降級改除為民充軍者,該部具奏起取復稱,酌量升用。

打死者,追贈諭祭,仍蔭子入監讀書。

充軍故絕者,一體追贈諭祭,復養親屬”。

而且,“廷和益欲有所發噓,引用正人,布列在位”。

注意選拔人才,以推行新政。

楊廷和的改革雖然時間不長,但還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嘉靖初年,政府財政狀況大有好轉,階級矛盾也相對緩和,“天下翕然稱治”。

以至於楊廷和去世多年後,太倉仍存有可供數年使用的積蓄。

個人作品楊廷和著有《楊文忠公三錄》、《楊廷和奏議》傳世。

曾主持、參與纂修《明憲宗實錄》、《大明會典》等書。

他也擅長書法,筆法工整。

清代魏坤《倚晴閣雜鈔》記載:“明《昌運宮碑》,大學士李東陽撰,楊廷和書。

”人物評價總評楊廷和為官清正,雖“位及人臣,而居處同於寒素”;他關心民間疾苦,為家鄉“通水利”,“修縣城”,“置義田”,很受時人稱道。

他一生博學鴻毅,光明正大,積極倡導勵行“新政”,對明朝之中衰起到一定振治作用。

歷代評價李東陽:吾於文翰,頗有一日之長,若經濟(經邦濟國)事,須歸介夫。

餘子俊:介夫當相天下,為我熟此,以助他日謀斷。

彭澤:楊公先見,吾不及也。

孫寧飾演的楊廷和梁儲:①天下大事,非石齋莫能濟。

②天生斯人,以了今日之事。

大匠之任,不可代也。

蔣冕:忠誠而剛正,知有國家而不知有身。

費宏:首定大策,備患防微,慮無遺算,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

石珤:竭股肱之力安社稷,以成維新之治。

喬宇:身任天下之重,竭盡心力,卒成中興王業。

席書:楊廷和社稷臣。

朱厚熜:楊廷和有大功,他日麒麟畫形。

唐樞:已而武皇崩於豹房,安危俄頃,禁從兵悉屬江彬,公密與太監張永謀啟太后,請旨誅彬。

先傳令散軍士,各就賞所,彬覺顧,瞻無人,遂就擒。

乃定遣迎今上禮,下詔紀元,釐正國條,裁革傳乞升及濫役,月省食糧一十六萬餘。

鄭曉:康陵(朱厚照)時,劉公(劉健)鞠躬盡瘁以匡其始,楊公撥亂反正以扶其終。

或去或不去,均之為大臣。

陳文燭:由翰林院庶吉士,歷官少師兼太子太師,首相兩朝,有除難定策之功焉。

薛蕙:社稷功成後,山林避寵年。

遭逢誰可並,出處獨超然。

反側當前日,經綸邁昔賢。

殷憂興聖主,至治格皇天。

凶豎同摧朽,蒼生盡解懸。

廟謨隨指顧,臣節見周鏇。

智勇千夫敵,勳勞百辟先。

賞仍虛裂土,名已重凌煙。

握璽慚周勃,揮金緬魯連。

急流嫌盛滿,介石慕貞堅。

許國心恆切,還鄉興偶牽。

留侯(張良)初相漢,樂毅晚辭燕。

異渥絲綸數,高風進退全。

草停黃閣詔,花簇錦江船。

水檻星橋側,茅堂雪嶺邊。

雲霞深綠野,卉木富平泉。

事業存鐘鼎,儀型照簡編。

累朝瞻翊戴,四海憶陶甄。

白首歸休記,青春送別筵。

衣冠望行色,端不異登仙。

明穆宗時,禮部奏議稱“廷和性抱忠貞,才優經濟。

相武廟於危疑,吁謨默定;翊先皇於初統,朝政一新。

正始厚終,庸勛卓著。

高風直節,譽望尚流。

”趙貞吉:惟皇天篤我明之祐,間出哲臣,為社稷隸。

二百年間,如仁和於公(于謙)暨新都楊公,乘所遇時,力於隸事最著矣。

蓋正統己巳土木北狩(土木之變),正德辛巳威武南征,隕空沉陸,變起非常。

非有握補天之器,挾栘斗之能,安敢授手其間哉,於公已表於憲皇之世,楊公之沒久矣。

項篤壽:余聞之人云,辛壬之交,中外多故,楊公擁戴明聖,捧日虞淵,其所釐正,功亦偉矣。

升庵(楊慎)博雅為儒林宗,不愧科名。

世稱關西楊氏(弘農楊氏)為著,若新都父子,不庶幾哉!王世貞:①新都嶷然三輔,鼎承百辟風偃,雖不久而有所扼以去,然相形成,而首次遂大分。

……新都、華亭,用亦有剛柔而業相,埒其最優者也。

②夫以楊文貞(楊士奇)、李文達(李賢)、商文毅(商輅)、劉文靖(劉健)、楊文忠(楊廷和)之賢於輔,而不得從(配享)。

李贄:世廟初入,據古執禮,公當其時,可謂正直不阿,卓然名世矣,是豈賂瑾賣友取容之人乎?此市井之談,愛憎之口,不待辨者。

獨大禮議起,人皆是張(璁)桂(萼)而非公。

余謂公只是未脫見聞窠臼耳,若其一念唯恐陷主於非禮,則精忠貫日可掬也。

故謂公之議有所未當則可,謂公之心有一毫不忠則不可。

此趙文肅(趙貞吉)所以極力為公表也。

……果如或者之說,於司直為賣友,於劉瑾為阿勢,則大禮之議,委曲扶同,公自優為之矣。

然公之議大禮也,可以許其忠,而未敢以許其妙。

若處康陵之朝,非但人不知其妙,而亦不能信其忠。

蓋大忠者不見忠,至妙者人自然不知其妙也。

是以當時知公者僅僅有李文正(李東陽)、梁文康(梁儲)、費文憲(費宏)數人耳。

文正必得公而後敢以去,梁、費二公亦必得公而後敢即安,則公所系何如哉!余又怪其不能以事康陵者而事永陵(朱厚熜)也,豈其真挾定冊之功,或恃世宗仁聖,終能聽己也耶?不知之矣。

焦竑:楊石齋當武皇大漸之時,其調度區畫,取辦俄頃,命中書十餘人操牘以進,石齋一一口授,動中幾宜,略無舛錯。

此真有宰相之才,雖姚崇何以過之?楊維楨:世宗享國長久,本朝無兩,禮樂文章爛焉具舉。

齋居數十年,圖邐天下於掌上,中外儼然如臨,真英主哉!始衷終則新都、永嘉(張璁)、華亭(徐階)功大矣。

何喬遠:大禮議起,楊公嘆曰:“眾尤交責,吾何逃乎。

義之尤我,命也;人之尤我,遇也;事之尤我,時也;吾有去而。

”及被廢家居,言及受遺之際,淚未嘗不蔌蔌下也。

彼亦有以自喜,跡其時虛大位,以四旬迎嗣君於千里,梟獍在側,磨牙舕舌,楊公處之周勃、韓琦,未足專也。

支大綸:大禮之議,肇於永嘉。

而席(書)、桂(萼)諸君子和之。

倫序昭然,名義甚正,自無可疑。

廷和上畏昭聖,下畏人言,力主濮議。

諸卿佐復畏廷和之排擊,附和雷同,莫敢柢牾。

其伏闕諸少年,尚氣好名,以附廷和者為守正,以附永嘉者為乾進。

互相標榜,毒盈搢紳,皆當國者不善通融耳。

張岱:李文正伸於孝廟而屈於武廟,楊文忠屈於武廟而伸於世廟,未免為劉瑾、江彬讓一頭地也,然二君子宛轉委蛇,卒觀其敗。

其間保護正人,調停國是,為力甚多。

繞指之鐵與發硎之刃,其殺人則一。

二君子始終在位,而卒誅彬誅瑾,則二君子蓋可輕去乎哉!查繼佐:明時十二歲顯,大理卿朱奎,太常卿任道遠,兩以神童侍東宮,與介夫而三。

……論禮雖少變通,顧所持近正,不為阿容。

至南選張璁,似大有意,然已知璁口必不可捫,欲示畫一,而豈意帝夢不釋璁,又復有佐璁奪帝聽者,則介夫格心之學,尚缺講解。

……介夫持禮極正,而猶不免初終牴牾,不一節乎?張燧:武皇南巡,天下洶洶,幸臣竊國柄,已而崩於豹房,禁從兵悉屬江彬。

楊公廷和密與太監張永謀啟太后,請旨誅彬,先傳令散軍士各就賞所,彬覺,顧瞻無人,遂就擒。

噫!此何等功耶!昔韓魏公(韓琦)以空頭敕安置任守忠,談者迄今偉之。

公之視此,其難不啻十倍,而公之處此,其功不當百倍於昔耶?而或者議公賣友取容。

夫世廟初入,據古執禮,公當其時,可謂正直不阿、卓然名世矣,是豈賣友取容之人乎?此市井之談,愛憎之口,不待辯者。

獨大禮議起,人皆是張(璁)桂(萼)而非公,不知公只是未脫見聞窠臼耳。

若其一念唯恐陷主於非禮,則精忠貫日可掬也。

故謂公之議有所未當則可,謂公之心有一毫不忠則不可,此趙文肅(趙貞吉)所以極力為公表也。

王夫之:①周勃居功相漢,而致袁盎驕主之譖;楊廷和居功受爵,而貽門生天子之譴。

英主覺之於事後,而不能慎之於當時,勃與廷和自任已堅,氣焰上奪其君,有不能遽抑者在也。

識卑器小,忠貞不篤,以天子為墨莊,自貽凶危而害流後世,三代以下無大臣,究其情實一鄙夫而已矣。

②先君無前定之命,嗣子無豫建之實,則如楊廷和之迎興邸,順次而無敢擇焉可也。

廷和行其所無事,而世宗曰:“以門生天子待朕。

”亦鞅鞅芒刺之謂矣。

然廷和危而天下安。

谷應泰:若夫廷和等之伏闕呼號,甚於牽裙折檻;世宗之疾威杖戍,竟同元佑黨人。

大禮未成,大獄已起,君臣交失,君子譏焉。

而廷和戮及身後,楊慎謫死貶所。

濮議諸臣,鏇蒙賜還;興國之獄,無復金雞。

林時對:①正德改元,逆瑾(劉瑾)竊柄,洛陽(劉健)、姚江(謝遷)相繼去國,惟茶陵(李東陽)獨留;猶幸引用正人王文恪(王鏊)、楊文忠、梁文康(梁儲)、楊文襄(楊一清),或參帷幄,或任戎行,雖穆滿之駿日馳,而凶璫伏法,(朱)宸濠置鐇就擒,黃扉運籌之力也。

張廷玉:武宗之季,君德日荒,嬖倖盤結左右。

廷和為相,雖無能改於其德,然流賊熾而無土崩之虞,宗籓叛而無瓦解之患者,固賴廟堂有經濟之遠略也。

至其誅大奸,決大策,扶危定傾,功在社稷,即周勃、韓琦殆無以過。

方東樹:楊廷和等無識,執著述有無以泥胡安定、薛文清之從祀,非也。

蔡東藩:①大學士楊廷和,身居重要,初亦與叛藩往來,至蕭淮等舉發奸謀,尚欲援宣德故事,遣使往諭,促使為變。

孫燧、許逵之被害,未始非廷和致之。

②明自太祖得國,至於武宗,蓋已更十主矣。

除景帝(朱)祁鈺,因變即位外,皆屬父子相傳,無兄終弟及者。

惟武宗崩後,獨無子嗣,當時豈無武宗猶子,足承統緒,而必迎立世宗,惹起大禮之議,此實楊廷和等之第一誤事也。

世宗既已入嗣,於孝宗固有為後之義,然以毛里至親,改稱叔父叔母,於情亦有未安。

誠使集議之初,即早定本生名號,加以徽稱,使世宗得少申敬禮,則張璁等亦無由乘間進言;乃必強詞爭執,激成反對,此尤楊廷和等之第二誤事也。

不寧惟是,廷和等身為大臣,既因議禮齟齠,隱忤帝意,則此後宵小進讒,政令未合,亦無自繩愆糾謬,格正君心。

蓋君臣之際,已啟嫌疑,雖有正論,亦難邀信。

如齋醮一事,明為無益有損之舉,而世宗惑於近言,以致遂非拒諫,其情弊已可見矣。

故世宗之剛愎自用,不無可議,而吾謂激成世宗之剛愎者,楊廷和等實主之焉。

逸聞趣事傀儡場楊廷和執政時,他的一個弟弟在京中擔任公卿,另一個弟弟在地方擔任方面大員,幾個兒子都擔任要職,兒子楊慎在廷試中名列第一,人們都去道賀。

楊廷和卻眉頭緊皺,非常不安,人們向他詢問原因。

他說:“你們知道傀儡場嗎?剛開始時全都出來,快結束時都是些傀儡,一個家族氣數是有限的,如今都在我們這幾代人中泄盡了。

人們都以為這是我們家族的榮幸,這正是我所擔憂的。

”不久,他的話果然應驗了。

楊文忠對過去,一夜分為五更,兩小時一更;古稱秋季三個月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

相傳楊廷和七歲時,一次,他父親與客人對飲到深夜,有一個客人說:“有一更矣。

”一客云:半夜矣。

一客云:五更有一半矣。

出上句“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讓客人對,可是無人對出,在一旁的楊廷和隨即應對“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語驚四座。

急智過人明世宗朱厚熜登基的時候,因所穿龍袍過長,使其不斷俯視。

楊廷和奏道:“陛下垂衣裳而天下治(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朱厚熜聽後,頗為高興。

早受賞識楊廷和才器博大,素來受到同為四川人的名臣餘子俊的器重。

餘子俊歸老的那天,只拿著《大明律》與楊廷和告別,說:“介夫(楊廷和字)會擔任宰相,我讓他先熟悉此書,來幫助他日的謀劃決斷。

”功在社稷楊廷和去世多年後,世宗朱厚熜問當時的大學士李時太倉里積蓄有多少,李時回答說:“可以支付幾年。

這是由於陛下初年即位詔書裁減多餘人員換來的。

”朱厚熜感慨地說:“這是楊廷和的功勞,是不能抹殺的啊。

”殺人榜楊廷和在世宗初年的改革措施,受到朝野上下的普遍稱頌。

同時,也受到被他裁撤、阻斷“財路”的一些人的嫉恨。

史載,“諸失職之徒銜廷和次骨”。

他們散布謠言,說楊廷和:“終日想,想出一張殺人榜”,有人甚至想趁楊廷和入朝時刺殺他。

但楊廷和毫不畏懼,“出入護以衛士”,在僅有的衛士的保護下,他仍然照常理事,表現了一個政治家的膽略。

親屬成員輩分關係姓名簡介家世高祖父楊世賢為新都楊氏始祖。

曾祖父楊壽山——祖父楊玫以經貢入太學,歷貴州永寧吏目。

父親楊春字元之,號留耕,成化十七年(1481年)進士,曾任行人司司正、湖廣提學僉事。

——原配黃氏雲南督學眉山黃明善之女,封夫人。

繼室喻氏內江人,封夫人。

側室蔣氏封孺人。

同輩弟弟楊廷儀字正夫,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楊廷平號廷平,弘治十一年(1498年)舉人。

楊廷宣一作廷宜,號龍崖,弘治十四年(1501年)舉人。

楊廷歷蔭補國子監生。

楊廷中縣學生。

子輩長子楊慎號升庵,明代三才子之首,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因“大禮議”之爭杖謫雲南,廢棄終身。

次子楊惇字用敘,號敘庵,嘉靖二年(1523年)進士,歷兵部主事。

三子楊恆號貞庵,官至大理寺寺副。

四子楊忱號孚庵,舉人。

長女——嫁正德十二年(1517年)進士余承勛。

次女——嫁舉人劉大昌。

孫輩孫子楊志仁曾任湖廣都司經歷。

楊同仁庠生。

楊其仁蔭封國子生。

楊寧仁庠生。

楊斯仁庠生。

楊有仁進士。

楊興仁曾任指揮同知。

楊右仁——楊力仁——楊資仁——曾孫輩曾孫楊省吾庠生。

楊養吾庠生。

表格參考資料:史料記載《贈太保楊文忠公廷和墓祠碑》《贈太保諡文忠楊公廷和行狀》《國琛集·下卷》《今獻備遺·卷十九》《續藏書·卷十二·內閣輔臣》《嘉靖以來首輔傳》《名山藏·卷七十一·嘉靖臣一》《罪惟錄·列傳卷之十一上·經濟諸臣列傳上》《明史·卷一百九十·列傳第七十八》後世紀念新都狀元墳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城西北,為楊春、楊廷和、楊慎等三人的家族墳墓。

因楊慎為明朝四川唯一的狀元,墓地也被稱為狀元墳。

正德十五年(1515年),楊春去世後,明武宗遣禮部主事祝鑾為其建墓和諭祭。

嘉靖八年(1529年)楊廷和去世後,並葬於楊春墓的左側。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楊慎在雲南戍地去世,其妻黃氏迎回靈柩,葬於其父楊廷和墓右側,黃氏死後亦葬於此地。

清朝時,名仕馬能修、李海瀛、沈聯芳等均拜謁並留題詠。

道光十二年(1832年),楊氏子孫楊光海修葺,並設立楊春神道碑。

1935年,楊氏子孫楊崇煥重立墓碑。

“文革”期間,墓地因修水利而遭到破壞。

1985年,新都縣公布其為縣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88年重建並開放,供遊人祭瞻。

影視形象2005年電視劇《正德演義》:孫寧飾演楊廷和。

相關詞條 楊廷棟 楊廷棟,1960年出生,江蘇省淮安市人,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

江蘇省第九屆人大代表,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江蘇省優秀企業家,江蘇省來源華夏酒... 個人履歷   貢獻榮譽   相關事件   主要榮譽 楊廷寶 楊廷寶(1901.10-1982.12),字仁輝,國立中央大學建築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現代建築設計開拓者之一,著名建築學家,多次參加、主持國際...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社會任職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楊振廷 楊振廷,1953年7月生於江蘇徐州市,祖籍北京。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美術家協會會員,徐州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原徐州師範大學美術系教學主任,現為江蘇徐... 楊振廷-資料   楊振廷-人物簡介   楊振廷-人物評價   楊振廷-個人畫展   楊振廷-國畫觀點 楊廷鑒 明朝最後一個狀元.南直隸武進(今江蘇武進)人,字冰如,號靖山。

生卒年不詳。

明思宗崇禎十六年(1643)癸未科狀元。

人物介紹   先賢祠   狀元楊廷鑒史料發現 《送行和楊廷秀韻》 《送行和楊廷秀韻》是宋朝詩人楊時的作品。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熊廷弼 熊廷弼(1569-1625),明末將領,字飛百,號芝岡,湖廣江夏(今湖北武昌)人,萬曆進士。

由推官擢御史,巡按遼東。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 簡介   人物生平   評價   後世紀念 楊廷藝 楊廷藝(越南語:DươngĐìnhNghệ,?-937年,部份文獻作楊延藝),越南史上亦稱為“楊正公”,交趾愛州人,原為靜海節度使曲氏將領,當其主曲... 楊廷藝   生平   歷史評價   相關人物   注釋 楊廷昭 楊延昭,本名延朗,亦稱楊六郎,生於五代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卒於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原籍麟州(今陝西神木)人,北宋著名的愛國將領。

是北... 家庭背景   驍勇善戰   抵抗侵略   大敗敵人   違命不遵 相關搜尋麥可·喬丹高拱朱厚熜桂萼楊廷和宦官專權雷華鋒曹煒林熙蕾明朝十六帝王守仁馮鞏唐朝閆劍波姚明李東陽麥可·傑克遜永貞革新劉亦菲李宇春撼門事件熱門詞條BMW320idiscEricClaptonmachete匯票叔比狗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喉結嘉南大圳巨輪忽而今夏朝歌泡溫泉洪爺液體絆創膏清明上河圖滷肉飯熱血三國甘地石材養護石鹽莫允雯菁優網鄭熙嶽cqcEARTHLeapfroglovethewayyoulie乳搖千年之戀懸浮術我的未來不是夢棕櫚泉死神來了流感疫苗淘米彈彈堂滿江紅燒餅遊戲大師神荼鬱壘禮物網址蝙蝠車韓戰香蕉哥哥JYPEntertainmentTheLoveSong十三行遺址台北香格里拉遠東國際大飯店當歸拈痛湯感天動地竇娥冤智慧型家居王卓鈞楊廷和@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