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教育制度的改變:在昭和30年代(1950-60年左右),日本非常貧窮,希望培養、教育 ... 一、動員社區的力量培育下一代:建立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父母親可以諮詢教育問題的 ... 日本教育 日本的教育改革 日本教育制度的改變:在昭和30年代(1950-60年左右),日本非常貧窮,希望培養、教育出能夠工作的人類,於是廣設「職業高校」,如:商業高校、工業高校、農業高校等等,及高級專門大學(現在的短期大學),到了昭和40年代,因為大家都想去念大學,所以不選擇念職業高校,也因此「普通高校」漸漸增多,「職業高校」也就漸漸萎縮,現在日本的「職業高校」占的比例很小,台灣目前的情況跟三十年前的日本有一樣趨勢。

  但是像這樣把高中分為「普通高校」跟「職業高校」,對於學習而言是片面的、偏狹的,因為是偏狹、不足的,就主張要把兩者綜合起來,讓學生能夠選擇他們有興趣的領域來學習,讓學生有選擇的機會,想要升學的就選擇普通科,不想升學的就選擇職業科,兩者都想學的就讓他們兩者都選,選修生的的”幅度”寬廣,以期教育出更加健全的下一代。

現今日本的教育方針,簡單的說有下面兩點: 重視「人間教育」。

也就是希望培養不怕困難,能面對變化、挫折的21世紀新人類,而其基礎在於最基本的知識養成。

和台灣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其教育內容:重視「道德教育」。

也就是教導學生身為一個人生存的道路,讓未來的下一代能具備「生存的實力」。

生存實力從容擁有 「培育開拓新時代的心」,開宗明義強調日本人應該對日本民族文化和傳統、誠實勤奮的民族性、「和的精神」、敬畏大自然的心、宗教情操等引以為傲,但同時必須積極培育開拓未來的日本人。

  下一代的日本人,應該要對未來有理想、有目標,以建立有獨創性、充滿活力、富裕的社會和國家,並且要勇往向前地參與國際社會事務,獲得世界各國信賴。

  要培育出這樣的下一代,學校、家庭和社區必須通力合作,訓練孩子具備「生存的實力」。

  所謂「生存的實力」,包括自己能發掘問題、獨立思考、有正義感、倫理觀念等豐富的情感、還有健康的身體等實力。

生存的實力中,最重要的是豐富的情感,也就是「心的教育」,包括:  一、對美麗事物、大自然感動的豐富感性。

二、重視正義感和公正的心。

三、尊重生命、人權等基本的倫理觀念。

四、體諒他人和貢獻社會的心。

五、自立心、自我克制的能力和責任感。

六、能和他人協調共生,並包容接納不同人事物 和其他國家教育改革報告不同的是,該報告花了更多的篇幅在呼籲這一代的日本人,如果要培育具備「生存的實力」的下一代,首先要反身自省,重新建立低落敗壞的社會倫理。

報告中還實際地條例出,這一代日本人應該努力的地方。

例如,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重點是: 一、重新檢討家庭教育的功能:建立互相體諒、和樂的家庭,夫婦同心協力教育孩子,親子間多溝通、不要過度干涉,重視父親的影響力,單親家庭不要失去教育孩子的信心等。

二、培養孩子善惡分明的觀念:要教導孩子不能做和不對的行為,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不要總以為自己的孩子最好,疏導青春期的孩子,注意平常乖乖牌的孩子突然爆發暴力行為的前兆。

二、培養孩子善惡分明的觀念:要教導孩子不能做和不對的行為,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不要總以為自己的孩子最好,疏導青春期的孩子,注意平常乖乖牌的孩子突然爆發暴力行為的前兆。

三、培育能體諒他人的孩子:家長要以身示範孝順上一輩,體諒需要幫助的人,不應心存歧視和偏見,多和小動物相處,了解生命的珍貴,愛護環境,家長應從幼兒期多念書給孩子聽。

四、尊重孩子的個性,讓孩子對未來有夢想:不要從小就督促孩子爭第一,多稱讚孩子,多和孩子討論人生的目標,給予孩子希望和夢想。

五、建立家規:建立規律的生活規則,從小開始訓練幫忙家事,培養責任心和自立心,從早上說早安開始養成基本禮貌,訓練孩子的忍耐力(不要有求必應),讓孩子參與家庭的重要活動,不要讓孩子一個人關在自己的房間裡面,不要讓孩子看太多的電視和電動玩具,讓孩子遠離暴力和色情的電視、錄影帶。

六、認識「玩耍」的重要性:讓孩子從小體會玩耍的重要性,多讓孩子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玩,不要太早開始填鴨教育,給孩子多一點的從容和悠閒。

七、增加和不同年齡孩子的接觸機會:例如社區的義工、體育、文化、青少年活動或廟會等地方活動。

此外,在集結社區力量方面,該報告也舉出許多可行的做法: 一、動員社區的力量培育下一代:建立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父母親可以諮詢教育問題的顧問體系,讓國中、高中學生有和幼童接觸的機會,提供父母親學習家庭教育的機會,從以企業為中心的社會轉變為對家人體貼的社會(例如,縮短勞動時間、敦促企業導入育兒假、彈性上班制等)。

二、給予不同年齡的孩子交流接觸的機會:例如長時間的自然體驗活動,鼓勵民間企業策劃相關的活動,在全國各地設置讓孩子們離開父母,體會團體生活的「長期自然體驗村」,獎勵「山村留學」(到偏遠的鄉下學校留學)或「國內home stay」。

積極推動義工、體育、文化、青少年團體活動,讓孩子從活動中體會自己的重要以及貢獻社會的心,提供讓孩子能自由冒險的玩樂場所,讓孩子多參與社區活動,例如傳統廟會或造鎮活動,讓孩子多參觀工廠企業,甚至父母親上班的地方,了解父母工作情況,將各種青少年活動張貼在超商或郵局,排除對青少年有害的資訊。

另一份出自課程審議會的報告,則強調從「偏重填鴨知識」的學習,轉變為「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並且讓孩子在「從容有餘」的環境中,學到「生存的實力」,建議改革重點包括: 一、精簡課程內容:從二○○二年起,國中、國小一週上課五天,為了避免因為上課時數減少後,老師每堂課都要教更多的內容,同時為了讓學生在從容有餘之中,培育生存的實力,教育內容應刪減。

刪減的方法是將難度比較高的刪除,或移往高學年的課程,平均每科目削減三成的內容。

二、設置「綜合學習時間」:以實際體驗、發表和討論的方式,訓練學生思考能力,橫跨各科目的學習時間。

國小一週有三小時,國中則有兩小時,課程的設計由各校校長和老師自主設計決定,例如對國際社會理解、資訊化現況、環保意識、社會福利、地方特色研究等。

三、改變學習指導的方法及評價學生的基準:老師應該拋棄「多教多塞」取向的教學方式,著重讓學生徹底了解基礎的部份,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等能力的培養。

評價學生的基準,不應該只以吸收知識的量來判斷,而應重視是否從課程中,學會自己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等「生存的實力」。

四、學校組織的彈性化:例如上課時間,不論是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或是能集中精神上課的六年級學生,都是一律五十分鐘,有不盡合理之處,應予以彈性調整。

從這一代以身作則開始,給予孩子從容有餘的學習環境,結合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力量,推動以「心的教育」為核心的教育,讓孩子具備「生存的實力」。

對認真實踐、一絲不苟的日本人而言,教育下一代的挑戰就要開始。

新新人類的大學教育 日本大學為因應21世紀的激烈競爭所施行的大學教育改革。

本來大一大二不分系的構想,一來是想節約教學資源,二來是想加強一向為國人所忽視的通識教育。

而日本各大學,多年以來,前兩年的課程即是通識課程,然而最近皆紛紛改革,將通識教育平均分散於大學四年。

本文擬以日本近幾年的改革,來使國人做一個借鏡。

日本稱通識教育為「一般教育」或「教養教育」。

已故前美國駐日大使賴世和(Edwin O.Rischauer)在其名著《日本人》中,對戰後的日本大學通識教育有一精闢扼要的敘述:盟軍總部(GHQ)為了在短時間內將戰前的舊學制改成美式學制,於是將戰前高中通識教育的後二年,與舊大學專業教育的前兩年合起來,成為戰後的日本大學。

因此很多大學都是前兩年學習通識課程,後兩年才學習專業課程。

而且通識課程的校區與專業課程的校區是分開的。

1991年6月,日本文部省(教育部)在大學審議會的建議之下,大幅度的修改了大學設置基準。

其改革要點如下: 1) 廢除各大學、短期大學原本的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外語課程等課程的 區分方式。

2) 廢除學生依課程類別所規定的最低學分制(通識教育36學分、專業教 育76學分、外語8學分、保健體育4學分),僅規定總學分數(124學 分)。

3) 廢除依課程類別所規定的專任教師員額,而改依照學校規模計算總員 額。

此外廢除兼任教師不准超過教師總員額2分之1的規定。

4) 各大學、短期大學可以各自規定各種上課方式(講課、研討、實驗)的 學分計算方式。

以上的大學設置基準的自由化、大綱化,其主要目的無非是要各大學依照自己的實際需要去發展自己的特色,並藉以提高教學效果。

但為了防止課程彈性化所導致教學品質的低落,文部省乃同時導進大學自我評鑑制度。

另一方面,亦有人擔心通識課程的學分數日益減少,甚至完全消失。

有鑑於此,各大學的通識教育規劃小組無不卯足全力,大幅度的改革通識教育。

以下介紹日本三所知名大學的通識課程改革。

將電動玩具和瑪丹娜裸照放進教科書的東京大學 東京大學原本即設有教養學部(通識教育學院),負責全校學生的前期課程。

另一方面,教養學科(通識系)也獨自成為一系。

在文部省公佈新的大學設置基準之前,東京大學即已開始著手討論教養學部或前期課程的全面改革,同時也再度重申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並同意前期教育由教養學部來負責。

1994年,東京大學出版了一本通識課程教科書《知識的方法》,立刻成了暢銷書。

這本書有三個主題:1、探討人文社會學科的學問特徵,以及大學的使命。

2、傳授各種方法論,不再讓學生只會背誦、填鴨,而讓他們知道如何釣魚。

3、教學生如何自我表達,包括論文的寫作、口頭報告、以及利用現代電子科技的方法。

教師為了以身作則,在這本教科書中,用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方法來編纂。

例如使用暢銷電動遊樂器軟體「勇者鬥惡龍」來解釋語言學的構造論,或是借用瑪丹娜的裸照來探討修辭學與表象文化。

從1993年度開始,東京大學全面改革前期課程(通識教育)。

改革的中心理念是「小班教學」、「選修科目的多樣化」、「擴大自由選修的幅度」。

在課程分類方面,重新劃分為:基礎學科(專業科目的基礎知識)、綜合學科(通識、博雅教育)、主題學科(跨領域的科際整合類、及全校教師提供的自由研究科目)三大類。

玆分述於下。

必修的基礎學科分為文科和理科。

文科開設「人文科學基礎」、「社會科學基礎」兩門(8學分)方法論的基礎科目;理科則開設「數理科學基礎」、「物質科學基礎」、「生命科學基礎」三門,必須選修2~3門(16學分)。

此外,必修外國語文(原則上包括已修及初修兩國語、文科14學分、理科12學分);體育及身體運動(實際技能2學分);資訊處理(1學分)。

此外理科新設「基礎實驗」(4學分),文科新設「基礎研討」(2學分)。

外語則限制班級人數為30人。

綜合學科是以通識(博雅)教育為核心所設計的,分為以下六系列:A(思想、藝術);B(國際、區域);C(社會、制度);D(人、環境);E(物質、生命);F(數理、資訊)。

每一系列都設計有不同規模的班級,以及各種上課方式,專業教師也預定加入課程規劃。

「二刀流」的京都大學--設立副修制度 目前,京都大學開設的通識課程,是遵照1989年3月1日公佈的「京都大學教養課程教育改革案」去實施的。

京都大學首先將教養部改組,成立第十個學院--「綜合人間學部」。

這次改革的最大特色是:高度通識教育理念,與四年一貫教育。

京都大學在原有的主修制度之外,又新設立了副修制度。

畢業所需的124學分當中,通識教育佔24學分,外國語文佔16學分,保健體育佔4學分。

以下分項說明京都大學通識教育之改革。

1)「綜合人間學部」將新課程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以「綜合人間學部」學生為對象的專業科目群。

第二類是開放給全校學生選修的專業科目群。

這些科目也可以當作副修課程,也可以當作全校的共同科目。

第三類稱為「全校共同科目」,相當於從前的通識課程,也是四年一貫教育的基礎。

在這種體系下的通識課程,不會再被視為粗淺入門的科目,而是新鮮而高度化的課程。

2)修習副修課程時,可從上述第二類群及第三類群中選修12學分以上的指定科目(講課、演習、基礎研討為一組)。

副修所取得的學分能被視為通識學分。

是否修習副修課程,完全由學生自行決定。

副修課程能使學生將來突破知識的瓶頸,可謂新通識教育的一環。

3)選修通識課程時,必須從Ⅰ「現代人與國際文化」、Ⅱ「基礎科學及自然環境」這兩大範疇中至少各選修一科。

通識科目的具體例子如:分子生物學入門、文化人類學基礎論、自然社會形成論、物理學概論、生化學入門、國際關係論、自我關係論等。

4)學生必須修習二國以上的外語科目(合計16學分以上)。

初學的外語,至少必須修8學分。

此外多聘請外籍教師,並積極推動與國外學生間的交流。

京都大學廢除教養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區別之後,學生自入學開始,即可接觸專業科目,如此,自然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

再者,藉著副修制度,可使學生的思考更具柔軟性、創造性。

同時,專業科目列入通識教育的一環,使得通識教育呈現高度化與多樣化。

  慶應大學注重人與環境的變化 慶應義塾大學湘南藤澤校區(SFC),在新設置基準公佈前,即已進行改革通識教育。

該校區是由「綜合政策學院」與「環境資訊學院」二學院所組成。

其改革之理念乃以下由五大主題所構成。

1)人與環境--確認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及互動關係。

2)通過資訊觀念來轉換世界觀,並強化資訊處理能力。

3)培養對異質性與多樣性的綜合評價及判斷力。

4)開創科際整合學問;培養適應現實社會的能力、自我實現的能力。

5)從知識傳授型教育,改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型教育。

為圖將通識課程改成能力開發型教育,慶應大學SFC校區乃將課程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的課程,引導學生對學問的世界有一個概略的了解;第二階段的課程,提供一個以新背景、新環境為出發點的科目;第三階段的課程,則在於使學生掌握問題的範圍、原因、要因、變數、以及這之間的相互關係;然後再將問題重新組合,研擬新的對策。

這第三階段的課程主要是由三、四年級的學生學習。

另一方面,慶應義塾大學日吉校區則成立跨學院的通識教育問題研究會,以兩年的時間研究課程的改革,並於1993年度開始實施。

以經濟學院為例,其新的通識教育課程是以設定主題為導向,並將通識教育課程的名稱由「一般教育科目」改為「綜合教育科目」。

畢業所需通識課程學分數由28學分提高為30學分(總學分數134學分則維持不變)。

從前通識課程分為「人文科學類」、「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三大類(各類選一科3學分以上)。

新的課程則分為:Ⅰ類「自然、環境類」;2類「數理、資訊類」;Ⅲ類「文化、生活類」;Ⅳ類「社會、歷史類」;Ⅴ類「思想、藝術類」;Ⅵ類「綜合講座」;Ⅶ類「自由研究研討」七大類。

畢業所需通識教育學分數,為Ⅰ類6學分以上,Ⅱ~Ⅵ類12學分以上。

從此可知經濟學院較注重「自然、環境類」,而屬於「自然、環境類」的科目有:化學、心理學、人類學、生物學、地學、地理學、天文學、物理學。

從前的外語課程是英語(必修8學分)+選修8學分=16學分。

現在則改為外語Ⅰ(必修4學分)+外語Ⅱ(必修6學分)+選修8學分=18學分。

結語--望遠鏡頭、標準鏡頭、廣角鏡頭 生物在進化到人類時,捨棄了較為寬廣的視野。

猿猴類中較低等者,和其他動物一樣,兩眼位於臉部的左右兩側,具有較寬廣的視野。

高等的猿猴及人類,眼睛移到臉部的正面,完全看不到自己的背後。

雖然無法防止從背後的攻擊,但是可以分辨物體的深度,可以測量距離,同時也使雙手能更加靈巧地使用。

目前,日本各大學的改革,就是從正視前方的專業教育,改成兼具廣角視覺的的人才。

他們希望將來的畢業生,仍是以兩眼正視前方的專家為主;可是為了因應二十一世紀多元化的需求,日本的大學必須培養出從魚眼鏡頭到望眼鏡頭都齊全的各式各樣的人才。

將來各大學教授所教的學生,將不限於「本系的」「專業」學生,而可能是通才的全方位學生。

根據日本文部省高等教育局出版的《大學審議會新聞No.11》,各私立大學至1993年為止的通識教育改革狀況如下:Ⅰ實施自我評鑑的大學有71%,但公佈結果者僅佔2%。

Ⅱ已進行課程改革者有36%。

Ⅲ已制定教學計劃者有15%。

Ⅳ實施學生上課反應調查者有8%。

Ⅴ小班教學(一班20人以下)的實施情形:外語18%;實驗、實習30%;研討課43%;畢業論文指導67%。

從上述日本各大學的改革現況來看,日本大學的通識教育改革趨勢為:1、增加研討課等20人左右小班制教學;2、課程從「概論」課改為細分、多樣化的選修課;3、開發跨領域的科際整合課程,以適應急遽變化之現代社會,並探索新的研究主題;4、注重問題的提出與解決之啟發型教育;5、由全校教師共同參與通識課程之教學或規劃;6、包括必修二國外語,及開設有關國際化之課程;7、上課方式多樣化;全面改革教科書8、通識課程不再集中於前兩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