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與後行為主義的內涵及其差異。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 有關「政治」的看法: 行為主義認為政治學的研究應該將焦點集中於人的行為之上;而後行為主義 則認為除了對於人的行為加以研究之外,亦不可忽略政治制度之研究。
因 為人 ...
文要密察,心要洪放。
心大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合內外,平若發現有您的著作而不願在此分享,請見諒並留言與來信告知,將為您處理~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010092255行為主義與後行為主義的內涵及其差異。
?政治學一、試說明政治學研究的行為主義與後行為主義的內涵及其差異。
延伸文章資訊
- 1行為主義政治學 - 華人百科
行為主義政治學是西方政治學家努力使政治學科學化的結果。這一努力肇始于19世紀30-40年代孔德和斯賓塞的實證主義哲學和方法論。經過發展,實證主義與邏輯實證主義, ...
- 2政治學的面貌
行為主義政治學階段. 1 興盛時期. 950年代到960年代。 2 研究緣起. ( ) 二戰時政治學者與其他領域學者一同於政府工作,發現社會科. 學中的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 ...
- 3行為主義政治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行為主義政治學是20世紀30年代從美國興起的一種政治學研究方式,與傳統政治學研究方式迥然不同。行為主義政治學強調通過客觀、定量的方式解釋和預測政治行為。
- 4行為主義與後行為主義的內涵及其差異。 - 隨意窩
1. 有關「政治」的看法: 行為主義認為政治學的研究應該將焦點集中於人的行為之上;而後行為主義 則認為除了對於人的行為加以研究之外,亦不可忽略政治制度之研究。因 為人 ...
- 5後行為主義-知識百科-三民輔考 - 3people.com.tw - /
人類有自由意志,有複雜思想和情感,因此以自然科壆式的研究途徑並不適用於政治學研究。其次,行為主義強調價值中立(value-free),認為研究者應當摒除自身的價值觀念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