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將這個術語的標準翻譯成英文是「陽極射線(canal rays)」。

... 用來測量質譜的儀器稱為質譜儀,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離子化器(離子化源)、質量分析器與偵測器。

質譜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質譜的一個例子。

一種肽(縮氨酸)的質譜,顯示其同位素分布。

橫軸是m/z,縱軸是相對離子強度。

Orbitrap質譜儀。

質譜(英語:massspectrometry,縮寫:MS)是一種電離化學物質並根據其質荷比(質量-電荷比)對其進行排序的分析技術。

簡單來說,質譜測量樣品內的質量。

質譜法被用於許多不同領域,並被用於純樣品和複雜混合物。

質譜是離子訊號作為質荷比的函數的曲線圖。

這些頻譜被用於確定樣品的元素或同位素,顆粒和分子的質量,並闡明分子的化學結構,如肽和其他化合物。

在典型的質譜法中,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的樣品被電離,例如用電子轟擊它。

這可能導致一些樣品的分子破碎成帶電的碎片。

然後,這些離子根據其質荷比被分離,通常通過加速它們並使其經受電場或磁場:相同質荷比的離子將經歷相同數量的偏轉[1]。

離子通過能夠探測帶電粒子的機制被探測到,例如一個電子倍增管。

結果被顯示為作為質荷比的函數的已經探測離子的相對豐度的頻譜。

樣品中的原子或分子可以通過將已知質量與鑑定的質量相關聯或通過特徵分解模式來鑑定。

目次 1歷史 2原理 2.1按電離方式區分 2.2按質量分析方式區分 3質譜儀的種類 3.1有機質譜儀 3.2無機質譜儀 3.3生物質譜分析 4偵測器 5與質譜聯用的分離技術 5.1氣相色譜法 5.2液相色譜法 5.3毛細管電泳-質譜法 5.4離子遷移譜 6應用 6.1原子探針 6.2藥物代謝動力學 6.3蛋白質表徵 6.4聚糖分析 6.5太空探險 7參看 8參考資料 9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主條目:質譜法歷史(英語:Historyofmassspectrometry) 早期(J.J.湯姆森第三台)質譜儀的複製品。

在1886年,歐根·戈爾德斯坦(EugenGoldstein)觀察到在低壓下排放的氣體中的光線,該離子從陽極出發,通過穿孔陰極中的通道,與負電荷的陰極射線(從陰極到陽極的方向)相反。

戈爾德斯坦稱這些帶正電的陽極射線為「Kanalstrahlen」;將這個術語的標準翻譯成英文是「陽極射線(canalrays)」。

威廉·維恩(WilhelmWien)發現強電場或磁場使陽極射線偏轉,並於1899年建成了一個具有平行電場和磁場的裝置,根據電荷-質量比(Q/m)將陽極射線分離。

維恩發現電荷與質量比取決於放電管中氣體的性質。

英國科學家J.J.湯姆森後來通過降低生成質譜儀的壓力來改進了維恩的工作。

在曼哈頓項目中,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Calutron)質譜儀被用於鈾的濃縮。

第一台質譜儀是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斯頓於1919年製成的。

阿斯頓用這台裝置發現了多種元素同位素,研究了53個非放射性元素,發現了天然存在的287種核素中的212種,第一次證明原子質量虧損。

阿斯頓為此榮獲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

為人所知的扇形質譜儀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Calutron)是由物理學家歐內斯特·勞倫斯(ErnestO.Lawrence)開發,用於在曼哈頓項目中分離鈾的同位素[2]。

Calutron質譜儀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立的田納西州橡樹嶺的Y-12工廠的鈾濃縮。

198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被授予漢斯·德默爾特(HansDehmelt)和沃爾夫岡·保羅(WolfgangPaul)在1950年代與1960年代開發離子阱技術。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約翰·貝內特·芬恩(JohnBennettFenn),由於他開發的電噴霧電離(英語:Electrosprayionization)(ESI),和田中耕一(KoichiTanaka),由於他開發的軟激光脫附(英語:Softlaserdesorption)(Softlaserdesorption,SLD)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特別是蛋白質的電離中的應用[3]。

原理[編輯] 用來測量質譜的儀器稱為質譜儀,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離子化器(離子化源)、質量分析器與偵測器。

其基本原理是使試樣中的成分在離子化器中發生電離,生成不同荷質比的帶正電荷離子,經加速電場的作用,形成離子束,進入質量分析器。

在質量分析器中,再利用電場或磁場使不同荷質比的離子在空間上或時間上分離,或是通過過濾的方式,將它們分別聚焦到偵測器而得到質譜圖,從而獲得質量與濃度(或分壓)相關的圖譜。

質譜儀由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區分如下: 按電離方式區分[編輯] 電子碰撞質譜 化學電離質譜 光電離質譜 閾值電離質譜 按質量分析方式區分[編輯] 從質譜儀所用的質量分析器的不同,把質譜儀分為雙聚焦質譜儀、四極柱質譜儀、飛行時間質譜儀、離子阱質譜儀、傅立葉變換質譜儀等。

靜電磁扇區質譜 四極質譜 飛行時間質譜 離子阱質譜 傅里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法 質譜儀的種類[編輯] 質譜儀種類非常多,從應用角度,質譜儀可以分為下面幾類: 有機質譜儀[編輯] 由於應用特點不同又分為: 氣相層析-質譜聯用儀(GC-MS)在這類儀器中,由於質譜儀工作原理不同,又有氣相層析-四極質譜儀,氣相層析-飛行時間質譜儀,氣相層析-離子阱質譜儀等。

液相層析-質譜聯用儀(LC-MS)同樣,有液相層析-四極質譜儀,液相層析-離子阱質譜儀,液相層析-飛行時間質譜儀,以及各種各樣的液相層析-質譜-質譜聯用儀。

其他有機質譜儀,主要有: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飛行時間質譜儀(MALDI-TOFMS),傅立葉變換質譜儀(FT-MS) 無機質譜儀[編輯] 火花源雙聚焦質譜儀。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二次離子質譜儀(SIMS) 輝光放電質譜儀(GDMS) 但以上的分類並不十分嚴謹。

因為有些儀器帶有不同附件,具有不同功能。

例如,一台氣相層析-雙聚焦質譜儀,如果改用快原子轟擊電離源,就不再是氣相層析-質譜聯用儀,而稱為快原子轟擊質譜儀(FABMS)。

另外,有的質譜儀既可以和氣相層析相連,又可以和液相層析相連,因此也不好歸於某一類。

在以上各類質譜儀中,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的是有機質譜儀。

生物質譜分析[編輯] 生物質譜分析(Biologicalmassspectrometry)是以質譜分析技術用於精確測量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苷酸和糖類等的分子量,並提供分子結構訊息。

對存在於生命複雜體系中的微量或痕量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質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一般的方法有: 電灑電離質譜, 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電離質譜, 快原子轟擊質譜, 離子噴霧電離質譜, 大氣壓電離質譜。

偵測器[編輯] 一個連續倍增極的粒子倍增檢測器。

質譜儀的最後元件是偵測器。

當離子經過或擊中偵測器表面時,偵測器記錄感應電荷或者產生的電流。

質譜儀的偵測器依質量分析器的種類而有所不同。

傳統上,離子數量較多或者分析區真空度低時可使用法拉第杯,而當離子數量低且真空度高時可使用電子倍增管或微通道板來偵測。

在現代質譜儀中,電子倍增管常搭配靜電磁扇分析器、四極分析器、離子阱分析器使用,而微通道板則搭配飛行時間分析器使用。

比較特別的是,傅立葉轉換質量分析器因為必須偵測離子週期性運動的頻率,所以必須採取非破壞性的感應電荷偵測器。

與質譜聯用的分離技術[編輯] 一個重要的增強質量解析和質譜測定質譜能力使用它亦隨色譜和其他分離技術。

氣相色譜法[編輯] 氣相層析儀(右)直接耦合到質譜儀(左) 主條目:氣相色譜法-質譜聯用 一種常見的組合是氣相層析-質譜(GC/MS,或GC-MS)。

在該技術中,氣相層析儀用於分隔不同的化合物。

液相色譜法[編輯] 主條目:液相色譜法-質譜聯用 與氣相色譜MS(GC-MS)類似,液相色譜-質譜(LC/MS,或LC-MS)在將化合物引入離子源和質譜儀之前進行色譜分離。

毛細管電泳-質譜法[編輯] 毛細管電泳-質譜法(英語:Capillaryelectrophoresis–massspectrometry)(CE-MS)是一種將毛細管電泳的液體分離過程與質譜聯用的技術[4]。

CE-MS通常與電噴霧電離相結合[5]。

離子遷移譜[編輯] 離子遷移光譜-質譜法(英語:on-mobilityspectrometry–massspectrometry)(IMS/MS,或IMMS)是一種技術,在引入質譜儀之前,離子首先通過一些中性氣體在施加的電勢梯度下通過漂移時間分離[6]。

漂移時間是相對於離子電荷的半徑的量度。

IMS的工作周期(實驗發生的時間)比大多數質譜技術的更長,使得質譜儀可以沿IMS分離的過程進行採樣。

這以類似於液相色譜法-質譜聯用(LC-MS)的方式產生關於IMS分離和離子的質荷比的數據[7]。

應用[編輯] NOAA粒子分析通過激光質譜氣溶膠質譜儀(英語:Aerosolmassspectrometry)搭乘NASAWB-57高空研究飛機.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2月28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質譜分析法具有定性的和定量的用途。

這些包括鑑定未知的化合物;確定在一個分子元素的同位素組成,和通過觀察其碎片確定化合物的結構。

其他用途包括量化樣品中化合物的量或研究氣相離子化學(英語:Gas-phaseionchemistry)的基本原理(離子和中性原子在真空中的化學性質)。

質譜法現在在研究多種化合物的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學特性的分析實驗室中是非常常見的。

作為一種分析技術,它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比大多數其他分析技術更高的靈敏度,因為分析儀作為質量電荷過濾器,可減少背景干擾,從特徵碎片模式中獲得出色的特異性,以識別未知物或確認可疑化合物的存在,有關分子量的信息,有關元素同位素豐度的信息,時間分辨化學數據(Temporallyresolvedchemicaldata)。

該方法的一些缺點是它經常無法區分光學和幾何異構體以及取代基在芳環中的o-,m-和p-位置的位置。

此外,其範圍僅限於識別產生類似碎片離子的烴。

原子探針[編輯] 原子探針(英語:Atomprobe)是一種結合飛行時間(英語:Timeofflight)質譜和場蒸發顯微鏡來繪製單個原子位置的儀器。

藥物代謝動力學[編輯] 主條目:藥物代謝動力學 由於基質(通常是血液或尿液)的複雜性質和需要高靈敏度以觀察低劑量和長時間的點數據,因此通常使用質譜法研究藥代動力學。

在本應用中使用的最常見的儀器是具有三重四極杆質譜儀(英語:Quadrupolemassanalyzer)的液相色譜法-質譜聯用(LC-MS)。

通常採用串聯質譜來增加特異性(addedspecificity)。

標準曲線和內標用於樣品中通常單一藥物的定量。

當藥物被給藥,然後代謝或從體內清除的時候,樣品代表不同的時間點。

蛋白質表徵[編輯] 質譜法是蛋白質表徵和測序的重要方法。

電離全蛋白的兩種主要方法是電噴霧電離(英語:Electrosprayionization)(ESI)和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MALDI)。

為了與現有質譜儀的性能和質量範圍保持一致,有兩種方法用於表徵蛋白質。

聚糖分析[編輯] 質譜法(MS)以其低樣品需求和高靈敏度,主要用於糖生物學,用於表徵和闡明多糖(glycan)結構[8]。

質譜法為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分析多糖提供了一種補充方法。

太空探險[編輯] 作為分析的標準方法,質譜儀已經到達其他行星和衛星。

其中兩台被海盜號(英語:Vikingprogram)帶到了火星。

2005年初,卡西尼-惠更斯號任務通過最大衛星土衛六的大氣層,在惠更斯號登陸探測器上遞送了一種專門的GC-MS儀器。

該儀器沿其下降軌跡分析了大氣樣本,並且一旦探測器着陸,就能夠蒸發和分析土衛六的冷凍碳氫化合物覆蓋表面的樣本。

這些測量結果比較了每個粒子的同位素豐度與地球自然豐度的比較[9]。

參看[編輯] 質譜成像(英語:Massspectrometryimaging) 藥物代謝動力學 參考資料[編輯] ^Sparkman,O.David.Massspectrometrydeskreference.Pittsburgh:GlobalViewPub.2000.ISBN 0-9660813-2-3.  ^Parkins,WilliamE.Theuraniumbomb,thecalutron,andthespace-chargeproblem.PhysicsToday.2005,58(5):45–51.Bibcode:2005PhT....58e..45P.ISSN 0031-9228.doi:10.1063/1.1995747.  ^TheNobelPrizeinChemistry2002:InformationforthePublic.TheNobelFoundation.9October2002[2007-08-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5).  ^LooJA,UdsethHR,SmithRD.Peptideandproteinanalysisbyelectrosprayionization-massspectrometryandcapillaryelectrophoresis-massspectrometry.AnalyticalBiochemistry.June1989,179(2):404–12.PMID 2774189.doi:10.1016/0003-2697(89)90153-X.  ^MaxwellEJ,ChenDD.Twentyyearsofinterfacedevelopmentforcapillaryelectrophoresis-electrosprayionization-massspectrometry.AnalyticaChimicaActa.October2008,627(1):25–33.PMID 18790125.doi:10.1016/j.aca.2008.06.034.  ^VerbeckGF,RuotoloBT,SawyerHA,GilligKJ,RussellDH.Afundamentalintroductiontoionmobilitymassspectrometryappliedtotheanalysisofbiomolecules.JournalofBiomolecularTechniques.June2002,13(2):56–61.PMC 2279851 .PMID 19498967.  ^MatzLM,AsburyGR,HillHH.Two-dimensionalseparationswithelectrosprayionizationambientpressurehigh-resolutionionmobilityspectrometry/quadrupolemassspectrometry.RapidCommunicationsinMassSpectrometry.2002,16(7):670–5.Bibcode:2002RCMS...16..670M.PMID 11921245.doi:10.1002/rcm.623.  ^ApteA,MeiteiNS.BioinformaticsinGlycomics:GlycanCharacterizationwithMassSpectrometricDataUsingSimGlycan.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2009,600:269–281.ISBN 978-1-60761-453-1.PMID 19882135.doi:10.1007/978-1-60761-454-8_19.  ^PetrieS&BohmeDK.Ionsinspace.MassSpectrometryReviews.2007,26(2):258–80.Bibcode:2007MSRv...26..258P.PMID 17111346.doi:10.1002/mas.20114.  外部連結[編輯] 關於質譜法的圖書館資源 您的圖書館的資源 其他圖書館的資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質譜法 查詢維基詞典中的质谱法。

(英文)開放式目錄計劃中和MassSpectrometry相關的內容 (英文)InteractivetutorialonmassspectraNationalHighMagneticFieldLaboratory (英文)Massspectrometersimul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ninteractiveapplicationsimulatingtheconsoleofamassspectrometer (英文)RealtimeMassSpectrasimulationTooltosimulatemassspectrainthebrowser 閱論編分析化學測量儀器 原子吸收光譜儀 火焰發射光譜儀 氣相色譜儀 高效液相色譜儀 紅外光譜法 質譜儀 熔點測定器(英語:Meltingpointapparatus) 顯微鏡 光譜儀 分光光度計 技術 量熱法 化學計量學 色譜法 電化學 重量分析法 質譜法 光譜學 滴定法 取樣 堆錐四分法 稀釋 溶出 過濾 掩蔽 粉碎 樣品製備(英語:Samplepreparation(analyticalchemistry)) 分離過程 二次抽樣 校準 化學計量學 校準曲線(英語:Calibrationcurve) 基質效應(英語:Matrix(chemicalanalysis)) 內標法(英語:Internalstandard) 標準加入法(英語:Standardaddition) 同位素稀釋(英語:Isotopedilution) 主要出版物 化驗員 分析化學學報 分離與生物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 分析生物化學 分類 維基共享 主題 專題 閱論編醫學:病理學病理學原理 疾病 感染 贅生物 病原學 發病機制(英語:Pathogenesis) 血流動力學(英語:Hemodynamics) 缺血 炎症 細胞損傷(英語:Celldamage) 傷口癒合 細胞適應(英語:Cellularadaptation)(代償性變化) 萎縮 肥大 增生 異型增生(發育異常) 組織化生(英語:Metaplasia) 鱗狀上皮化生(英語:Squamousmetaplasia) 腺性化生(英語:Glandularmetaplasia) 細胞死亡 壞死 凝固性壞死(英語:Coagulativenecrosis) 液化性壞死(英語:Liquefactivenecrosis) 壞疽性壞死 乾酪樣壞死(英語:Caseousnecrosis) 脂肪性壞死(英語:Fatnecrosis) 纖維蛋白樣壞死 細胞程序性死亡 細胞凋亡 固縮 核碎裂 核溶解 積累性 色素 含鐵血黃素(英語:Hemosiderin) 脂色素(英語:Lipochrome)/脂褐素 黑色素 脂肪變性(英語:Steatosis)(皮脂腺病) 病理解剖學 外科病理學(英語:Surgicalpathology) 細胞病理學(英語:Cytopathology) 驗屍 分子病理學(英語:Molecularpathology) 法醫病理學 口腔頜面病理學(英語:Oralandmaxillofacialpathology) 肉眼檢查(英語:Grossexamination) 組織病理學(英語:Histopathology) 免疫組織化學 電子顯微鏡 熒光免疫檢驗法(英語:Immunofluorescence)(免疫螢光法) 熒光原位雜交(FISH) 臨床病理學(英語:Clinicalpathology) 臨床化學 血液病理學(英語:Hematopathology) 輸血醫學(英語:Transfusionmedicine) 醫學微生物學 免疫診斷學(英語:Immunoassay) 免疫病理學(英語:Immunopathology) 酶活性分析(英語:Enzymeassay)(酶測定) 質譜法 色譜法 流式細胞術 血庫(英語:Bloodbank)(血液銀行) 微生物培養鑑定(英語:Microbiologicalculture) 血清學 特殊情況 心肌梗死病理時間軸(英語:Timelineofmyocardialinfarctionpathology) 閱論編質譜法 質量(英語:Mass(massspectrometry)) m/z 質譜圖(英語:Massspectrum) 質譜法軟件列表(英語:Listofmassspectrometrysoftware) 首字母縮略詞(英語:Listofmassspectrometryacronyms) 離子源 EI CI(英語:Chemicalionization) IA(英語:Ionattachmentmassspectrometry) FAB(英語:Fastatombombardment) FD(英語:Fielddesorption) MALDI APCI(英語:Atmospheric-pressurechemicalionization) APLI(英語:Atmospheric-pressurelaserionization) ESI(英語:Electrosprayionization) DESI(英語:Desorptionelectrosprayionization) GD(英語:Glowdischarge) ICP MIP SS PTR TI TS(英語:Thermospray) DART DAPPI 質量分析器 Sector 飛行時間(英語: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 四極杆(英語:Quadrupolemassanalyzer) 四極離子阱 彭寧離子阱 FT-ICR Orbitrap 檢測器 電子倍增管 微通道板 戴利偵測器 法拉第杯 朗繆爾-泰勒探測器(英語:Langmuir–Taylordetector) 聯用 MS/MS 三重四級杆(英語: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er) HybridMS GC/MS LC/MS IMS/MS CE-MS 碎片(英語:Fragmentation(massspectrometry)) CID IRMPD BIRD ECD ETD EDD NETD SID HCD 質譜分類 維基共享 規範控制 AAT:300225881 BNF:cb11944584w(data) FAST:1011435 GND:4037882-2 LCCN:sh85081907 NDL:0057130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质谱法&oldid=65991609」 分類:化學病理學質譜度量儀器科學儀器科學技術臨床病理學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自2017年2月擴充中的條目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繁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覽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do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ietuviųമലയാളംМонгол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سرائیکی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