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寄 - 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論文摘要在探索歷史的議題和研究的過程當中,透過「田野調查」的方法走進歷史的時空場域,另一方面藉由口述歷史的訪談中重現了歷史的記憶,更因親臨現場之後連結了現在與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78.128.221.219)您好!臺灣時間:2022/01/1213:43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陳奕愷研究生(外文):Chen,Yi-Kai論文名稱:臺灣歷史田野的檢證與實踐-以戰後十個案例為例論文名稱(外文):TheProvedandPracticedofTaiwanHistoricalField:TheCaseStudyin10ExamplesofPostwarTaiwan指導教授:顏尚文、楊維真口試委員:林保堯、周伯勘、陳清香、戴寶村、蔡相煇口試日期:2014-07-22學位類別:博士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學門:人文學門學類:歷史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4畢業學年度:102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429中文關鍵詞:田野調查、歷史記憶、文化資產、數位媒體、知識產出外文關鍵詞:Filedstudy、HistoricalMemory、CulturalHeritage、DigitalMedia、KnowledgeOutput相關次數: 被引用:4點閱:1520評分:下載:250書目收藏:1 在探索歷史的議題和研究的過程當中,透過「田野調查」的方法走進歷史的時空場域,另一方面藉由口述歷史的訪談中重現了歷史的記憶,更因親臨現場之後連結了現在與過去的想像,這些實際而深刻的親身體驗,是筆者從事歷史人文研究時的重要收穫。

尤其是在當前歷史學與人類學,或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交流關係越趨緊密之下,甚至連同數位媒體科技的融入應用,從事歷史研究的方法已經越趨多元而務實。

因此,筆者嘗試一方面加強歷史田野的認識,另一方面再將過去所執行的田野案例與經歷,來檢證與實踐田野調查研究方法的反思與檢討,故而開展了本文的研究命題。

關於本文的研究是以個人過去所執行的十個案例作為基礎,至於這些案例都是屬於戰後的台灣歷史,同時主題與性質相當多元而豐富,較具特色者是調查主題對象與受訪者,是來自多元文化與族群,例如跟隨政府撤退來臺的退除役官兵(榮民)、臺灣民間走唱的念歌仔藝人、南臺灣前輩畫家的親屬與關係人士、臺灣玻璃工藝文化產業的業者,以及花蓮地區原住民部落的工藝家等等。

透過歷史田野的角度出發,從質性研究探索田野調查的學理,包括調查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工作;然後奠定在田野調查的成果基礎之上,不僅可以從訪談與口述中尋回了被人遺忘的珍貴歷史記憶,同時不論是調查的對象主題、或是調查記錄的成果本身,都是在為當前文化資產做好典藏,或是為日後留下文化資產的珍貴研究素材。

當田野調查工作的經歷不斷地累積,而數位媒體科技又帶來了許多虛擬與建構的幻象,於是實際的田野工作反而成為反思與查證的最佳途徑。

另外面臨當前產業型態的多樣化,有關數位內容產業與多媒體產品設計的開發中,亟需具有深度意涵的歷史人文素材,換言之以身為歷史人文研究的田野調查工作者來說,正好是數位內容產業與多媒體設計的素材提供者,進一步來說就是所謂的歷史知識產出。

Wemightgointothehistoricalfieldthroughthefieldstudyintheprocessofexploringthehistoricaltopicandresearch;ontheotherhandwemightre-appearthehistoricalmemorybyoralhistorywork.Andalsowemightlinksomeimaginefromnowtothepastbecausewehavevisitedthesitesofhistoricalevents.AbovethepracticalexperienceismyimportantresulttohelpmyselftostudyHistory.EspeciallytheexchangerelationsofHistory,Anthropology,orotherSocialSciencesaremuchcloserthanbefore,eventheapplicationswhichhavebeenintegratedbydigitalmediatechnology.SotheresearchmethodsofHistoryhaveturnedtowardthetrendofmultivariateandpragmaticway.Therefore,Itrytounderstanddeeplywhatthehistoricalfieldis;ontheotherhandIwanttoreviewandreflecttheprovedandpracticedaboutthefieldresearchmethodbaseonmyexecutedcaseandexperience.SoIbeginmyresearchtopicofthisarticle.Aboutthisarticleisbasedonmy10caseswhichIhaveexecutedfieldstudyworksbefore.AsforthesecasesallbelongtothepostwarofTaiwanhistoryandtherearemanykindsofsubjectsinthem.Especiallyitismostfeaturedthattheinvestigatoryobjectsandrespondentsfromverydifferentcultureandethnic.Forexample:thelegionnaires(Veterans)camefromMainlandChinaretreatedtoTaiwanwithKMTgovernment,thelocalsingerofTaiwanesetraditionalnarrativeandmusicalperformance,therelativesorrelationshipmenoffamousTaiwanseniorpainterinsouthernTaiwan,theindustriesofTaiwanglasscraftculturalindustry,aswellastheindigenouscraftworksofaboriginaltribesinHualiencounty,andsoon.AboveofthemIstartmyresearchfromtheangleofhistoricalfieldandIexplore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fieldstudybyQualitativeResearch,includingthemethodsofParticipantObservationandIn-depthInterviewintheprocessofinvestigationandresearch.It’sbaseontheachievementsofthesecases,Idonotonlyfindoutthepreciousforgottenhistoricalmemorybyinterviewoforalhistorywork,butpreparethecollectioninadvanceorvaluableresearchmaterialinthefutureofCulturalHeritagefromtheinvestigatoryobjectsorrecords.NowdaythedigitalmediatechnologyhasbroughtmanyillusionsofvirtualandconstructionfromthetruthwhenIconstantlyaccumulatetheexperienceoffieldstudywork.Becauseofthistrend,theactualfieldstudyworkhasbecomethebestwaytoreflectandcheckouttheillusionistrueornot.InadditionwhenwefacethevarietyofindustrialpatternsabouttheR&Dfordigitalcontentindustryandmultimediadesign,wefindthepointthattheyneedmoredeepandmeaningfulhistoricalandhumanisticmaterialtobesourceofcontentverymuch.Inotherwords,thefieldstudyworkersofhistoricalandculturaljustarethematerialprovidersforaboveindustries.Furthermorethatistheso-call“OutputofHistoricalKnowledge”.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限制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歷史田野敘事 第二節 質性研究方法 第三節 田野行動方針 第四節 歷史知識產出第三章 從口述尋回的歷史記憶 第一節 褪色的繁榮-重回東北角 第二節 繁華的軌跡-見證打狗的崛起 第三節 遺忘的戰史-登步島大捷 第四節 大時代故事-典藏榮民記憶第四章 典藏在田野的文化資產 第一節 民間說唱-歌仔先楊秀卿 第二節 原織原味-花蓮原住民工藝文創調查 第三節 流光溢彩-臺灣玻璃工藝文化第五章 新媒體文本模式的反思 第一節 文本視覺化-歷史圖照的探索 第二節 虛構與想像-從3D〈高雄風景〉談起 第三節 虛擬與建構-以金門風獅爺為例第六章 結論-前瞻歷史知識的產出 第一節 前瞻歷史田野 第二節 從文本到腳本 第三節 雲端時代來臨附 錄 附錄一 臺灣唸歌仔楊秀卿年表 附錄二 臺灣前輩畫家張啟華生平年表 附錄三 楊秀卿傳統歌仔調譜例 附錄四 《胡蠅蠓仔大戰歌》臺羅拼音校訂版 附錄五 臺灣玻璃媒材公共藝術一覽 附錄六 薩奇萊雅紀行(稿 附錄七 部落向前行、撒奇萊雅紀行(節目腳本)參考書目 一、歷史田野綜論1.AsaBriggs,PeterBurke(李明顯、施盈廷、楊秀娟譯),《最新大眾傳播史-從古騰堡到網際網路的時代(ASocialHistoryoftheMedia:FromGutenbergtotheInternet)》(臺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6年/原著2002年出版)2.AnselmStrauss,JulietCorbin(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BasicsofQualitativeResearch:GroundedTheoryProceduresandTechniques)》(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5年/原著1990年出版)。

3.AnselmStrauss,JulietCorbin(吳芝儀、廖梅花譯),《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QualitativeResearch:TechniquesandProceduresforDevelopingGroundedTheory)》(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2005年/原著1998年出版)。

4.BenjaminCrabtree,WilliamL.Miller(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質性方法與研究(DoingQualitativeResearch)》(臺北市:韋伯文化事業,2003年/原著1999年出版)。

5.CorrineGlesne(莊明貞、陳怡如譯),《質性研究導論(BecomingQualitativeResearchersAnIntroduction)》(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2006年/原著1999年出版)。

6.DonaldA.Ritchie(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DoingOralHistory)》(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年/原著1995年出版)。

7.EricHobsbawm(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2)。

8.EricJ.Wolf(賈士蘅譯),《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EuropeandthePeoplewithoutHistory)》(臺北市:麥田出版,2013年/原著1983年出版)。

9.FredN.Kerlinger,HowardB.Lee(黃營杉、汪志堅編譯),《研究方法(FoundationsofBehavioralResearch)》(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2004年/原著2000年出版)。

10.FrankKoelsch、譚天譯,《資訊媒體狂潮(TheInfomediaRevolution)》(臺北市:遠流出版,1996年)。

11.GeoffreyBarraclough(楊豫譯),《當代史學新趨勢》(臺北市:雲龍出版社,1999年)。

12.HaydenWhite(張萬娟、陳永國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13.JakobTanner(白錫堃譯),《歷史人類學導論(HistorischeAnthropologiezurEinführung)》(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原著2004年出版)14.JohnLofland,LynH.Lofland(任凱、王佳煌譯),《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AnalyzingSocialSettings:AguidetoQualitativeObservationandAnalysis)》(臺北市:新加坡商湯姆生公司台灣分公司,2005年/原著2005年出版)。

15.KeithJenkins(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History)》(臺北市:麥田出版,2011年/原著1991年出版)。

16.KeithJenkins(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艾爾頓到羅逖與懷特(On”WhatisHistory”FromCarrandEltontoRortyandWhite)》(臺北市:麥田出版,2001年/原著1995年出版)。

17.KenHowarth(陳 瑛譯),《口述歷史(OralHistory)》(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出版,2003年/原著1998年出版)。

18.KristenHastrup(賈士蘅譯),《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OtherHistories)》(臺北市:麥田出版,1998年/原著1992年出版)。

19.LynnHunt(江政寬譯),《新文化史(TheNewCulturalHistory)》(臺北市:麥田出版,2002年/原著1989年出版)。

20.JamesSlevin(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網際網路與社會(InternetandSociety)》(臺北市:弘智文化事業,2002年/原著2000年出版)21.MarcBloch(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TheHistorian’sCraft)》(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1990年/原著1953年出版)。

22.MarilynSilverman、P.H.Gulliver(賈士蘅譯),《走進歷史田野-歷史人類學的愛爾蘭個案研究(ApproachingthePast:HistoricalAnthropologyThroughIrishCaseStudies)》(臺北市:麥田出版,1999年/原著1992年出版)。

23.MichaelStanford(劉世安譯)《歷史研究導論(ACompaniontotheStudyofHistory)》(臺北市:麥田出版,2001年/原著1994年出版)。

24.PeterBurke(江政寬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HistoryandSocialTheory)》(臺北市:麥田出版,2002年/原著1992年出版)。

25.PaulKutsche(賴文福譯著),《田野民族誌-人類學指導手冊(FiledEthnography)》(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2003年/原著1999年出版)。

26.ThomasHerzog(朱柔若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ResearchMethodandDataAnalyzingintheSocialScience)》(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2004年/原著1996年出版)。

27.丁 弘,《讓歷史訴說: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行腳觀點》(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

28.王志宇,《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市:文津出版,2008年)。

29.林鶴宜,《從田野出發:歷史視角下的臺灣戲曲》(臺北市:稻香出版社,2007年)。

30.汪 鯨,《適彼叻土:歷史人類學視野下的新加坡華人族群(1819-1912)》(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31.李展平,《尋訪台灣生命原鄉》(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0年)。

32.莊英章,《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2004年)。

33.項 潔主編,《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第一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34.項 潔主編,《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第二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之一)》(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35.項 潔主編,《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第二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之二)》(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36.項 潔主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第三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37.項 潔主編,《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第四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38.張素玢,《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39.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臺北市:衛城出版,2014年)。

40.殷瑋璋,《考古學田野工作手冊》(臺北市:明文書局,1985年)。

41.陳儀深主持,《濁水溪畔二二八口豎立訪談錄》(臺北市: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9年)。

42.陳豐偉,《網路不斷革命論》(臺北市:商周出版,2000年)。

43.黃文博,《臺灣民俗田野現場實務》(臺北市:常民文化,1999年)。

44.駱芬美,《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真實》(臺北市:時報出版社,2013年)。

45.駱芬美,《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真實》(臺北市:時報出版社,2013年)。

46.蔡欣欣,《臺灣戲曲景觀(國家戲曲研究叢書60)》(臺北市:國家出版社,2011年)。

47.楊祥銀,《口述史學》(臺北市:揚智文化,2004年)。

48.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之《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市:東華書局,1990年)所彙整。

49.歷史人類學學刊編輯部,《歷史人類學學刊》十卷一期(廣州市: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12年)50.劉還月,《臺灣民俗田野手冊:行動導引卷》(臺北市:台原出版社,1991年)。

51.劉還月,《田野工作實務手冊》(臺北市:常民文化,1997年)。

52.劉還月,《臺灣民俗田野行動入門》(臺北市:常民文化,1999年)。

53.韓震、董立河,《歷史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西方後現代歷史哲學研究》(北京市: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二、參考案例文獻(一)專書著作1.ArnoldHauser、邱彰譯,《西洋社會藝術進化史(TheSocialHistoryofArt)》。

(臺北市:雄獅圖書出版,1978年/原著1951年出版)。

2.ArthurRothstein(李文吉譯),《紀實攝影(DocumentaryPhotography)》(臺北市:遠流出版,1999年/原著1986年出版)。

3.BartMoore-Gilbert(彭懷棟譯),《後殖民理論(ThePostcolonialTheory)》(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2004年/原著1997年出版)。

4.JosephR.Dominick(王國贊、黃昶立譯),《大眾傳播(TheDynamicsofMassCommunication)》(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McGraw-Hill,Inc.,2000年/原著1992年出版)。

5.LisaTaylorandAndrewWillis(簡妙如等譯),《大眾傳播媒體新論(MediaStudies:Texts,InstitutionsandAudiences)》(臺北市:韋伯文化事業出版,1999年/原著1999年出版)。

6.RichardL.Gregory(瞿錦春、張芬芬譯),《視覺心理學(EyeandBrain)》(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2006年/原著1966年出版)7.RolandBarthes(許綺玲譯),《明室-攝影劄記(Lachambreclaire)》(臺北市:臺灣攝影,1997年/原著1993年出版)。

8.SusanSontag(黃翰狄譯),《論攝影(OnPhotography)》(臺北市:唐山出版,1997年/原著1977年出版)。

9.VilemFlusser(李文吉譯),《攝影的哲學思考(Towardsaphilosophyofphotography)》(臺北市:遠流出版,2003年/原著1983年出版)。

10.王 林,《美術形態學》(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1993年)。

11.王友蘭,《楊秀卿唸歌唱故事有聲書》(宜蘭市: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8年5)。

12.王志建編著,《說唱藝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13.王佳涵《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4.王蜀桂,《台灣原住民傳統織布》(臺北市:晨星出版社,2004年)。

15.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第一屆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暨保存團體專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年4月)。

16.日本展示学会展示学講座実行委員会編,《地域博物館への提言討論・地域文化と博物館》(東京市:ぎょうせい,2001年)。

17.石田良一(王勇譯),《文化史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淑馨出版社,1994年)。

18.李文堯、林心雅,《地圖會說話:不可不思議的GIS》(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2008年)。

19.汪景壽,《說唱-鄉土藝術的奇葩》(臺北市:淑馨出版社,1997年)。

20.竹碧華,《楊秀卿歌仔說唱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1991年6月)。

21.杜建坊,《歌仔冊起鼓:語言、文學與文化》(臺北市:台灣書房出版,2008年)。

22.林 松編,《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節:產業科技館》(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06年)。

23.林保堯主編,《臺灣前輩畫家張啟華紀念暨第6屆亞洲藝術學學會臺北年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美學藝術學學會,2009年)。

24.林保堯,《臺灣美術全集第22卷——張啟華》(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

25.林秀娟編,《工藝印記:臺灣百年工藝文化特展》(南投縣:臺灣工藝研發中心,2011年)。

26.林建成,《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27.林建成,《民族的美感: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的對話》(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8年)。

28.林鋒雄等撰,《找尋老歌仔調》(宜蘭市:宜蘭縣文化局,2001年)。

29.朱庭逸、方雯玲主編,《工藝新境:打造手工精品的經營之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4年)。

30.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市:麥田出版,2005年)。

31.宋國誠,《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市:擎松出版,2003年)。

32.行政院文建會文資總處籌備處,《第一屆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暨保存團體專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年)。

33.金門國家公園,《金門人文采丰》(金門縣:金門國家公園,1997年)。

34.徐麗紗,《歌仔戲曲調之美》(宜蘭市:宜蘭縣文化局,2004年)。

35.洪惠冠編,《閃亮的日子-¬新竹地區玻璃工藝發展史》(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財團法人新竹市文化基金會,1993年)。

36.洪惠冠編,《璃饗生活:居家、創藝、綠點子生活美學展特輯》(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2010年)。

37.洪瑞珍編著,《臺灣唸歌(楊秀卿、楊再興)》(臺北市:臺灣臺語社出版,2004年12月)。

38.范梅君,《數位內容:虛擬與真實交界的產業》(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04年)。

39.青年軍87軍221師政治處編,《登步大捷》(1950年獨立影印出版),目前收錄於楊蓮福、陳謙主編,《民間私藏民國時期暨戰後臺灣資料彙編-政治篇•續編》(臺北市:博揚文化出版,2012年)。

40.曾子良,《臺灣歌仔四論》(臺北市:國家出版社,2009年3月)。

41.姚蒙,《法國當代史學主流-從年鑑學派到新史學》(臺北市:遠流出版,1988年)。

42.姚瑞中,《臺灣當代攝影新潮流》(臺北市:遠流出版,2003年)。

43.周碧娥教授主持,《新竹地區玻璃工藝發展田野調查報告》(新竹市:新竹市政府,1996年,結案報告未出版)。

44.高宣陽,《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市:揚智文化,2002年)。

45.高島 博,《地域づくりの文化創造力-日本型フィランソロピーの活用》(大阪:JDC會社出版,2002年)46.高雄市立美術館,《現代‧前瞻——打狗美術的開拓者:張啟華百年大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1年)。

47.高雄市立美術館,《美術行者——張啟華(1910-1987)》(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1999年)。

48.連子儀,《張啟華繪畫作品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49.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竹塹玻璃藝術展》,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

50.涉谷區立松美術館,《台灣高砂族の服飾-瀨川コレクション》(東京市:涉谷區立松美術館,1983年)。

51.施炳華註釋唸讀,《台灣歌仔冊欣賞》(臺南市:開朗雜誌公司,2008年)。

52.施翠峰,《臺灣原住民身體裝飾與服飾》(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

53.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08台灣數位內容產業年鑑》(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2008年)。

54.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12Taiwan數位內容產業年鑑》(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2013年)。

55.陳文標編,《臺灣工藝產業五十年展》(南投縣:臺灣省手工藝研究所,1996年)。

56.陳奕愷,《唸歌仔走江湖-楊秀卿的遊唱人生》(新北市: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年)。

57.陳奕愷,《典雅‧奔放‧張啟華》(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13年)。

58.陳奕愷,《流光溢彩-臺灣玻璃工藝文化》(南投縣:國立工藝文化園區,2011年)。

59.陳奕愷,《學習鄉土藝術百科-臺灣傳統美術工藝》(臺北市:東華書局,1997年)。

60.陳奕愷、詹秋貴,《後山日先照-花蓮原住民傳統手工藝之美》(花蓮縣:都魯灣觀光文化發展協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2006年)。

61.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2005年)。

62.陳景林編,《精工演藝:2011臺灣工藝之家協會會員圖錄》(南投縣:臺灣工藝之家協會,2011年)。

63.賀豫惠編,《中台灣藝遊趣:工藝賞玩達人八大精選路線》(南投縣: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2009年)。

64.鄭秀月,《網路藝術NetdotArt》(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65.崑山科大媒體互動實驗室,《藝啟華開-張啟華百年影像紀錄(1910-1987)》(高雄市:財團法人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2010年)66.黃 鋰,《TRI產業專題報告:掌握全球數位內容產業發展趨勢》(臺北市:拓墣產業研究所出版,2005年)。

67.張苙雲主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年)。

68.國防部史政處編,《登步戰役》(臺北市:國防部史政處,1957年)。

69.國防部史政局編,《登步爭奪戰》(臺北市:國防部史政局,1959年)。

70.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臺北市:雄獅美術出版,1997年)。

71.蔣載榮,《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台北:雪嶺文化出版,2002)。

72.廖有燦,《簡新透視圖學》(臺北市:新形成出版,1993年)。

73.臺北縣、臺北市文化局,《第一屆臺北傳統藝術藝師獎專輯》,臺北縣文化局、臺北市文化局聯合出版,2009年)。

74.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唸歌絕藝楊秀卿女士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專集DVD》(新北市: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9年)75..臺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編,《臺灣的說唱音樂》(南投:臺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1986年)。

76.蕭銘芚,《玻璃工藝》(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06年)。

77.蘇羿如,《撒奇萊雅族(Sakizaya)的生成歷程-族群團體、歷史事件與族群性再思考》(花蓮縣: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二)期刊論文1.王俐容,〈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收於《文化研究創刊號》。

臺北市:遠流出版,2005年)。

2.王貞子、劉志強,<從旁觀到參與-新媒體敘事結構解析>(收於《媒介擬想JOOK4:數位媒體與科技文化》,臺北市:遠流出版,2006年)。

3.王振義,<歌仔調的「詩合樂」歌唱傳統與特質初探>(《民俗曲藝》54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

)4.周純一,<「台灣歌謠」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71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1年)。

5.曾子良,<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及其反映思想>(《民俗曲藝》54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

6.張炫文,<「七字仔」在台灣民間歌謠中的地位>(《民俗曲藝》54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

7.陳奕愷,<虛擬與重製-試論金門風獅爺的文化觀光意旨>(收錄於《第二屆金門學國際研討會》。

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2009年)。

8.陳奕愷,<張啟華《高雄風景》(1966)之空間構成研究-以數位虛擬實境之探索方式為例>(收錄於《臺灣前輩畫家張啟華百年紀念暨第六屆亞洲藝術學會臺北年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市:臺灣美學藝術學學會,2009年)。

9.陳奕愷,<傳統歷史影像與數位典藏建置>(收錄於《教育部2008數位生活‧數位內容研討會》論文集。

板橋市:致理技術學院,2008年6月)。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楊秀卿歌仔說唱之研究 2. 張啟華繪畫作品研究 3. 撒奇萊雅族(Sakizaya)的生成歷程--族群團體、歷史事件與族群性再思考 4. 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 5. 工業遺址文化資產的田野調查方法之研究以新北市瑞三礦業選煤廠為例   1. 1.王俐容,〈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收於《文化研究創刊號》。

臺北市:遠流出版,2005年)。

2. 1.王俐容,〈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收於《文化研究創刊號》。

臺北市:遠流出版,2005年)。

3. 3.王振義,<歌仔調的「詩合樂」歌唱傳統與特質初探>(《民俗曲藝》54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

) 4. 3.王振義,<歌仔調的「詩合樂」歌唱傳統與特質初探>(《民俗曲藝》54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

) 5. 4.周純一,<「台灣歌謠」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71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1年)。

6. 4.周純一,<「台灣歌謠」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71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1年)。

7. 5.曾子良,<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及其反映思想>(《民俗曲藝》54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

8. 5.曾子良,<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及其反映思想>(《民俗曲藝》54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

9. 6.張炫文,<「七字仔」在台灣民間歌謠中的地位>(《民俗曲藝》54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

10. 6.張炫文,<「七字仔」在台灣民間歌謠中的地位>(《民俗曲藝》54期,臺北市: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

11. 8.陳奕愷,<張啟華《高雄風景》(1966)之空間構成研究-以數位虛擬實境之探索方式為例>(收錄於《臺灣前輩畫家張啟華百年紀念暨第六屆亞洲藝術學會臺北年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市:臺灣美學藝術學學會,2009年)。

12. 8.陳奕愷,<張啟華《高雄風景》(1966)之空間構成研究-以數位虛擬實境之探索方式為例>(收錄於《臺灣前輩畫家張啟華百年紀念暨第六屆亞洲藝術學會臺北年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市:臺灣美學藝術學學會,2009年)。

  1. 日治時期新營地區的歷史變遷 2. 解嚴後台灣漢傳佛教的轉型與發展(1987-2007) 3. 日治時期基隆築港之政策、推行與開展(1895-1945) 4. 工業遺址文化資產的田野調查方法之研究以新北市瑞三礦業選煤廠為例 5. 中國佛教會在台灣的組織發展(1949-2010) 6. 日治時期臺灣林業經濟研究兩面向—貿易網絡與經營 7. 民國初期戀愛觀念的建構 8. 宜蘭縣礁溪鄉田野調查暨特色伴手禮開發研究 9. 嘉義阿里山奮起湖田野調查、特色伴手禮暨創意料理開發研究 10. 台灣佛教興辦中等以上學校之研究 11. 二次戰後臺灣酒業專賣之研究(1945-1986) 12. 日治時期臺南州區之糖業與地方社會(1895~1945) 13. 從國家認同到多元實用:論美國歷史保存的特質與演變 14. 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台灣歷史像 15. 台灣佛教寺院,僧尼分布的發展與變遷--以<>為中心(1949-1987)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