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会计学或会计(英語:Accounting or Accountancy)是以研究人类的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資訊系统,以有效地管理 ... 会计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会计」重定向至此。

關於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請見「會計師」。

會計學 財務會計 ·管理會計 ·审计 主要类别 审计 预算 成本 法务 财务 政府 管理 社会 主要概念 会计期间 权责发生制原则 恒定购买力核算 经济实体 公允价值 持续经营 原始成本 配比原则 审计重要性 收入确认 会计计量单位 複式簿记 GAAP IFRS IAS 部分主要科目 资产 负债 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现金 营业收入 成本 折旧或摊销 商誉 会计准则 公认会计准则 公认审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审计准则 管理会计准则 財務報表 資產負債表 現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利润表 财务报表附注 年报 簿记 银行对账 借方与贷方 复式簿记 先进先出和后进先出法 日记账 分类账 总账 试算 審計 财务审计 内部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报告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会计资格认证 中国注册会计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高级会计职称 ACMA CCA CFE CGA CIA CMA CPA 查论编 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学 会计 管理會計 财务会计 审计 实体 公司集團 綜合企業 控股公司 合作社 法人團體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合伙企业 私人公司 獨資企業 国有企业 治理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 顾问委员会(英语:Advisoryboard) 审计委员会(英语:Auditcommittee) 法规 商法 章程(英语:Constitutionaldocuments) 契约 企业犯罪(英语:Corporatecrime) 企业责任(英语:Corporateliability) 无力偿付 国际贸易法(英语:Internationaltradelaw) 併購 职务(英语:Corporatetitle) 董事長 首席商务官(英语:Chiefbusinessofficer) /首席品牌官 首席执行官 /首席运营官 首席财务官 首席人力资源官 首席信息官 /首席营销官 首席产品官(英语:Chiefproductofficer) /首席技术官 经济 日用品 公共經濟 勞動經濟 发展经济 国际经济 混合经济 計劃經濟 计量经济 环境经济 开放经济 市场经济 知識經濟 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 經濟發展 经济统计(英语:Economicstatistics) 金融 管理 组织 贸易 经济学主题查论编 会计学或会计(英語:AccountingorAccountancy)是以研究人类的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資訊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

会计对经济实体如企业和公司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计量、处理和交流。

[1][2]会计被称为“商业语言”,[3]通常衡量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结果,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和监管者。

[4]会计的从业人员被称为会计师。

会计可以分为几个领域,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政府会计和成本会计等,[5][6]也可分为盈利会计和非盈利会计。

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信息的外部用户,如投资者、监管者和供应商报告组织的财务信息,包括编制财务报表;[7]而管理会计侧重于计量、分析和报告信息,供管理层内部使用。

[1][7]记录财务交易,以便在财务报告中提出财务摘要,被称为簿记,其中复式簿记是最常见的系统。

[8]会计信息系统是设计出支持会计职能和相关活动的系统。

在东亚,审计学是从会计学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

现代审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其研究的任务和会计学不完全相同,狭义会计学不包括审计学。

在人类历史上,会计以各种复杂的形式和程度存在。

今天使用的复式记账系统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尤其是在威尼斯发展起来的,通常将此发明归功于意大利数学家和方济各会修士——卢卡·帕西奥利。

[9]在现代,会计准则由标准制定者、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专业机构(英语:Professionalaccountingbody)等会计组织推动。

财务报表通常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10]并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编制。

[7]在实行大陆法系的国家,会计准则一般采用法定主义,国家制订一系列具体的会计法规、甚至包括统一的会计科目表,如中国、法国,德国。

在实行普通法的国家,会计准则由民间专业团体制订,如英美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

截至2012年,“所有主要经济体”都计划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靠拢(英语:Convergenceofaccountingstandards)或采用。

[11] 目录 1西方會計的起源和發展 2會計科目概述及記賬原理 3記賬步驟 4會計的分類 5會計基本假設 6会计基础 7會計操作限制 8會計報表 9制定會計準則之機關 10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11中國傳統會計 12參見 13外部連結 14注釋 15参考文献 西方會計的起源和發展[编辑] 公元前2000年的克里特文明,已有官吏兼記國庫收支、保管。

由於線形文字尚未破解,不知具體內容。

公元前15至12世紀的邁錫尼文明,在泥板上有:「國王領地,三千六百升麥;將軍領地,一千二百升麥」等記錄。

[12] 羅馬時代現金賬和人名賬 奴隶/代理人 主人 他人 從主人處借錢 收:X 支:X 借給他人錢 支:X 收:X 他人還錢 收:X 支:X 羅馬時代,民間會計盛行,日記賬記錄收支業務,現金出納賬供結轉,還出現了複式記賬的雛形:人名賬,以與出納賬互參。

[13]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還設置了財務官,在凱撒執政時就有40人,另有監督官。

羅馬會計因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得以流傳。

[12] 中世紀末期,佛羅倫斯銀行家廣泛採用人名賬,賬本上邊寫didare(直譯是「給」,借錢給他行,記此處),下邊寫diavere(直譯是「有」,他行借給我,記此處),每筆賬都寫得很長,也不用阿拉伯字母。

當地貿易商很快採納了這種辦法,還進一步推廣到物名賬,這時didare和diavere的詞義就發生變化了。

熱那亞市政廳與佛羅倫斯銀行家做法類似,不過上下改成左右,還發明了損益賬。

威尼斯政府和商人又發明了资本账,是義大利會計的集大成者。

[12] 義大利人盧卡·帕西奧利在年輕的時候,是威尼斯的一名家教。

1494年,他49歲之時,出版了《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又稱《數學大全》,其中有一章專門講複式記賬。

他的方法是:日記賬記下流水、統一貨幣,分錄賬謄寫債主(Per)、債戶(A),總賬針對每筆分錄,分別謄寫dare和avere。

最後要核對和結賬。

此書受到熱烈歡迎,很多企業和政府改用複式記賬。

[12] 1633年,另一位義大利人佛羅里論述了會計期間和報表的知識。

17世紀前後,德國、荷蘭、法國和英國採納了義式會計。

[12]明治初期引入日本。

「賬」,義大利語為libro(也有書的意思),英文譯為book。

「記賬」,義大利語為contabilità,英文譯為bookkeeping,明治二年(1869年)起,日本政府音譯為簿記,明治二十年之後在日本流行,[14]20世紀初由蔡錫勇、謝霖等人引入中國。

didare和diavere,英語初譯為Debtor(欠錢者)和Creditor(討錢者),1635年荷蘭人曾譯為to和by。

明治六年,福澤諭吉翻譯《帳合之法》一書時(原名為《Bryant&Stratton'sCommonSchoolBook-keeping》),將其譯為「借」和「貸」。

[14]《帳合之法》涉及科目很少。

會計科目概述及記賬原理[编辑] 賬戶譯名異同 森川鎰太郎 謝霖、孟森 今 資產 資產 資產 負債 負債 負債 預り金 存款 存款 割引料 貼現 貼現 株主に對する負債 對於股東之負債 業主權益/所有者權益/資本 資本金 資本金 資本公積 會計科目,台灣稱為會計項目,也稱為賬戶。

今天所用的科目名稱,最初是由謝霖、孟森翻譯森川鎰太郎的《應用銀行簿記學》而來,如資產、負債、資本等。

[15]如今在中國大陸分為六類、在台灣分為五類。

須注意的是,這些名稱均有特定涵義(翻譯而來),與日常所說不盡相同。

所謂「資產」,須是可望帶來收入之事物,凡企業控制者均算在內。

所謂「負債」,須是可望帶來支出之事物,所得稅亦算在內。

所謂「業主權益」(所有者權益),須是資產減負債的淨剩部分。

不同於業主投入的本金。

[16] 複式記賬,就圍繞著「資產=負債+業主權益」進行。

企業每筆業務、每個步驟,都同時做兩筆記錄。

記錄者總能在兩邊找到對應的科目,左記一筆、右記一筆,這就是「複式」。

福澤諭吉見到Debit和Credit這兩個詞,非常困惑,說解釋起來是「大難事」。

[17]他翻譯成借、貸,傳入中國後,中國人更摸不著頭腦,兩字都可表示借錢。

[18]時至今日,有些學者乾脆說,就是左、右的意思。

[19]經詞義變化和多番轉譯,兩字與當初的義大利語確已相去甚遠。

在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三類賬戶的基礎上,再有收入、費用兩類,即台灣的五類賬戶。

企業經營期末,盤算收入開銷,便可得新的平衡:「資產=負債+業主權益+收入-費用」。

中國大陸將費用中的成本,單獨劃為一類賬戶;將餘下的費用及收入,並稱為損益類賬戶;又設共同類賬戶,包含時為資產、時為負債者。

[20] 記賬步驟[编辑] 主条目:簿记 記賬過程,又稱「會計循環」。

會計的分類[编辑] 財務會計(financialaccounting) 成本會計(costaccounting) 管理會計(managerialaccounting) 稅務會計(taxaccounting) 審計學(auditing) 會計系統(accountingsystems) 財務報表分析(financialstatementanalysis) 政府會計(governmentalaccounting) 特殊行業會計(particularfieldaccounting) 會計基本假設[编辑] 貨幣计量假設(MonetaryUnitAssumption):會計在記錄事件時,皆共同以某一貨幣單位(如美元或英鎊、歐元……而不是尺、斤、輛、個……)表達,並假定此一貨幣單位的價值穩定(購買力不變)。

会计主体假设(EconomicEntityAssumption):將企業視為獨立於資本主導的個體。

會計分期假設(TimePeriodAssumption):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可用人為方法劃分固定時間單位,以作為會計流程運作的依據,稱此時間單位為會計期間。

持续經營假設(GoingConcernAssumption):視企業在可預見的將來會一直持繼經營下去,而足以履行應盡義務及計畫。

会计基础[编辑] 权责发生制:以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會計操作限制[编辑] 成本效益考量(cost-benefitanalysis) 重要性原則(materiality) 穩健原則(prudenceconcept/goingconcern) 行業特性原則 貨幣計量概念(moneymeasurementconcept) 會計報表[编辑] 資產負債表範例 制定會計準則之機關[编辑] 美國: 證券管理委員會 財務會計標準委員會 國際證監會組織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编辑] 主条目: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勤業眾信)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資誠)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安永)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安侯建業) 中國傳統會計[编辑] 中國傳統會計,民國初年稱為中式會計、舊式會計。

其核心在於收付、單式記賬,賬本分三類(各地叫法略有不同,茲不細究):[18] 原始賬本: 銀錢流水 貨源 批發 轉記賬本: 銀洋錢總 進貨謄清 各戶謄清 莊號謄清 缺號謄清 存戶謄清 資本謄清 雜項 補助賬本: 門莊 存貨 暫記 本票根簿 支票根簿 來票留根 送銀簿 送貨簿 參見[编辑]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 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聯合會(ROCCPA) 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 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 美國會計師(CPA) 英國會計師(ACCA/ACA/CA) 註冊會計師(CPA) 加拿大管理會計師協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MACanada)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Canada) 會計師名銜 會計師 資訊科技稽核 外部連結[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會計法_(中華民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会计学」。

OperationsResearchinAccount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ontheInstituteforOperationsResearchandtheManagementScienceswebsite 注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01.1Needles,BelverdE.;Powers,Marian.PrinciplesofFinancialAccounting.FinancialAccountingSeries12.CengageLearning.2013.  ^AccountingResearchBulletinsNo.7ReportsofCommitteeonTerminology(Report).CommitteeonAccountingProcedure,AmericanInstituteofAccountants.November1940[31December2013].(原始内容存档于7January2014).  ^PeggyBishopLaneonWhyAccountingIstheLanguageofBusiness,Knowledge@WhartonHighSchool,23September2013[25December2013],(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DepartmentofAccounting.FosterSchoolofBusiness.FosterSchoolofBusiness.2013[31December2013].(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AccountingSoftware.[2022-03-27].(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WC198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7.07.17.2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DF2006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Lung,Henry.FundamentalsofFinancialAccounting.Elsevier.2009.  ^DIWAN,Jaswith.ACCOUNTINGCONCEPTS&THEORIES.LONDON:MORRE. :001–002.id#9445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ParliamentAuditors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Themovetowardsglobalstandards.ifrs.org.IFRSFoundationandIASB.2011[27April2012].(原始内容存档于25December2011).  ^12.012.112.212.312.4王建忠;柳士明.會計發展史.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6年.  ^椎名市郎.複式簿記の原理とその論理的導入法.中央学院大学論叢.1979年.  ^14.014.1西川孝治郎.簿記の語源について.三田商学研究.1964[2021-08-02].(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小林正典.銀行簿記学の伝播と継受:謝霖・孟森編著『銀行簿記學』の勘定科目表と借貸の理を中心に.和光經濟.2020,52.  ^潘序倫;王澹如.會計學教科書.商務印書館.1935年.  ^福澤諭吉.帳合之法.慶應義塾出版局.1874年.  ^18.018.1陳鐸.日用百科全書·卷十.商務印書館.1919年.  ^林淑玲.會計學.三民書局.201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21年版.立信會計出版社.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会计学&oldid=72040107” 分类:​会计学金融服務隐藏分类:​有参考文献错误的页面含有英語的條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BoarischŽemaitėšk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osanskiCatalàChavacanodeZamboangaکوردی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NaVosaVakavitiFrançaisGaeilge贛語Gàidhlig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ಕನ್ನಡ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ЛезгиLingálaLietuviųLatviešuMinangkaba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GaganaSamo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IsiXhosaייִדיש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